年度諮商展
科學哲學:理論與歷史
  • 定價:450
  • 優惠價:95428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83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本書把西方科哲發展區分成前孔恩、孔恩與歷史取向、後孔恩三個時期,這三個時期也標誌了議題、方法和理論重心的轉移。前孔恩時期包括邏輯經驗論和波柏的否證論。在孔恩與歷史取向時期,本書先以專章討論孔恩,隨後對準拉卡托斯和費耶阿本關於理性方法的爭論,再討論勞丹和蘭吉諾對於進步與價值的分析。後孔恩的科哲,則著重三大議題:科學實在論與反實在論的爭論、社會建構論與其燃起的「科學戰爭」大爭論、科學結構與發展的模型與演化觀。本書最後對台灣本土科哲發展的歷史作一個回顧與展望。

  一本在台灣出版、以中文寫作的科哲教科書,應該反映出台灣科哲本身的發展進程,反映出台灣本地科哲學者的關懷重心和討論重點。因此,本書內容大量引用台灣科哲學者對於西方科哲家、議題、概念和理論的分析、討論、批評與解答。

本書特色

  暨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傅大為教授2005年鉅著《亞細亞的新身體》後,台灣科技與社會學界又一重量級著作!

  科學哲學,在當前呈現為一深具傳統且創新不斷的學術領域,若缺乏一位經驗豐富的引水人,感興趣的讀者或許迷航在廣袤學海上。本書即扮演引人入港且令人信任的重要角色。本書綜合了優秀教科書的多項條件:論題廣泛、深入淺出,以思想家為經、學術思潮為緯,清晰而具條理地爬梳英美學界科學哲學的老幹新枝。作者試圖勾勒出一幅知識圖譜,既點明科哲思想家在整個科哲譜系中的定位,也細述他們承接與開啟的學思風潮。本書另一重要特色在於呈現台灣戰後近60年來科學哲學的發展歷史,讓讀者第一次能透過教科書,系統性地認識台灣科哲社群,以及其所積累的學術資產。

作者簡介

陳瑞麟

  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中正大學講座教授。專長為科學哲學、自然哲學、西方科學史和科技與社會。自2006年起擔任《科技、醫療與社會》期刊主編至今,並為 East-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編輯委員。有二十多篇論文在國內外期刊發表,並著有專書《科學與世界之間:科學哲學論文集》(2003)、《科學理論版本的結構與發展》(2004)、《科幻世界的哲學凝視》(2006)、《科學哲學:理論與歷史》(2010)、《操控物質與模型:科學實驗的檢驗、複製與播散》(準備中)。

 

目錄

推薦序 /林正弘
自序:十年闢一徑 /陳瑞麟

1  導論
2  歸納與驗證
3  否證與假說的檢驗
4  典範、常態科學與科學革命
5  支持方法或反對方法
6  解題、進步與價值
7  科學實在論對抗反實在論
8  社會中的科學
9  科學理論的認知與演化
10 島嶼上的科哲

人名索引
名詞索引

 

推薦序

  閱讀有資格的人寫正確而可靠的入門書是一種令人愉快的經驗。近幾年來,哲學學門的各次領域,諸如形上學、知識論、心靈哲學、倫理學等,都陸續出版了國人撰寫的相當好的中文教科書或入門書。然而,目前在國內頗為熱門的科學哲學,雖然有不少專題研究論文(包括學位論文),卻始終沒有一本正確的中文教科書。陳瑞麟教授的這一本《科學哲學:理論與歷史》彌補了此一缺憾。

  科學哲學是以科學為對象的研究領域。正如自然科學以自然現象為研究對象,社會科學以社會現象為研究對象,以及人文學科以人文現象為研究對象,科學哲學則以科學本身為其研究對象。人類知識的發展史上出現了科學這樣的探究自然現象以及社會現象的學門,社會上培養了一批從事這樣探究工作的科學家,以某種特殊的方法從事探究工作,產生了數不清的研究成果(包括各種各樣的器具、制度、理論等)。這些現象乃屬於人文社會現象,它們本身也值得探究,而科學史、科學哲學及科學社會學等則是從不同的角度,對這些有關科學本身的現象,加以探究。二十世紀上半葉的早期科學哲學,以科學理論的邏輯結構和哲學意含為主要內容,前者包括科學說明的模型、理論化約的可能性及其條件、假設與證據之間的驗證關係、科學定律的性質等議題,後者則包括因果關係、時空的性質、科學的客觀性、以及科學理論中涉及的抽象體是否真實存在(亦即科學實在論與反實在論的之間的爭論)等屬於形上學或知識論的議題。二十世紀下半葉,孔恩的《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對科學哲學發生了相當大的影響,科學哲學界逐漸重視科學理論之歷史的發展,改變以往完全關注科學理論之靜態邏輯結構的思考方式。另一方面,孔恩的書在科學史學界也發生了影響,產生一批熟悉科學哲學的科學史家(例如劍橋大學科學史及科學哲學系的Nicholas Jardine)。此外,孔恩的著作也提醒科學哲學界不應忽略社會脈絡。舉凡科學社群的互動、科學教育的實況、科學成果的出版、評鑑等這些科學社會學(sociology of science, 不同於scientific sociology)所探究的議題,也逐漸受到科學哲學界的關注。目前有不 少大學設置了科學史、科學哲學及科學社會學的綜合性跨學門研究所,也有不少專業期刊橫跨這三個領域。科學哲學家已經不能在安樂椅上做純哲學性的思考,即使自己不做科學史或科學社會學的研究,也必須參考別人的研究成果。

  本書作者陳瑞麟教授在就讀於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期間,就已開始勤讀科學原典(例如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及赫茲的《力學原理》),加以多年來參加台灣S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社群,擔任相關的《科技、醫療與社會》期刊 主編(於2008年成為新成立的「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的機關刊物),在科學史及科學社會學方面均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已發表多篇出色的研究論文。在科學哲學方面,則早在2003年任職東吳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期間,就榮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其博士論文擴充改寫出版的《科學理論版本的結構與發展》(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也獲得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著作獎。由於作者對科學哲學的相關知識具有紮實的背景,因而能寫出一本涵蓋面周延又包含自己研究成果的教科書。本書的另一特色是引述許多科學史及當代科學的實例,對科學哲學的抽象概念及複雜的學說,做精確的解析及深入的討論。我們很慶幸終於出現了一本介紹科學哲學的可靠的中文書籍。

林正弘
2010年1月29日

作者序

十年闢一徑

  《科學哲學:理論與歷史》是筆者十年來「科學哲學」研究與教學的總成果。看到它即將問世,多年的心願與懸念即將實現,內心不禁有一絲絲的狂喜。

  自從博士畢業以來,筆者即投入哲學教育的行列。「科學哲學」是筆者的專長,也是幾乎每年都會開設的課程。可是,跨入二十一世紀,科學哲學已有近百年的發展歷史,它已成為一門內容豐富龐大的學科,有無數精彩繽紛的問題、概念、理論、思想、學派被提出、被討論、被發展。究竟要如何呈現這個龐大殿堂,使得大學學子得以領略宮廟之美、百官之富?更何況筆者自己不過是徘徊在這領域的邊緣地帶而已。

  坊間其實流傳著中國學者寫作的中文科哲教科書,可是它們無法令筆者滿意,因為它們通常只是介紹一些理論家的說法,缺乏詳細的科學實例的示範、也缺乏問題的清楚陳述、缺乏科哲家的互相討論與爭辯,更甚者它們對於理論概念的理解與筆者的理解有相當的落差。相較之下,英文科哲教科書乃是較好的選擇,因為它們通常能呈現一本「哲學」教科書所該有的問題、討論與爭論內容。因此,筆者所能做的只有選擇現成的英文科哲教科書,在課堂上依據其架構與內容來講授。可是,我們的大學、甚至研究所同學即使有夠好的英文程度,仍不足以完全吸收一本英文科哲教科書的內容。中文講義仍然是必要的。筆者因此著手撰寫中文講義。筆者有幸,可以參考業師林正弘教授的授課講義,也承蒙傅大為教授寄贈他自撰的科哲講義,再加上參考英文教科書,得以規劃出筆者自己的科哲授課架構與內容。

  可是,講義仍然只是綱要、條列式的呈現,許多上課內容(例如舉例說明)並沒有事先被寫入。隨著每一年對課程的反省、檢討與補充,四、五年後筆者的講義慢慢充實,開始有了小教科書的規模。不過,這份講義並不足以被出版成一本教科書,因為它們的架構、格局和內容只不過是既有英文教科書的「編譯版」而已。筆者開始動念寫作一本完整的中文科哲教科書。第一個在筆者腦中浮現的問題是:這本中文教科書應該具備什麼特徵和條件,才有出版的價值?

  多年來,筆者的科哲課程曾換了幾本英文教科書(例如導論所附的英文科哲教科書中的幾本),這些教科書的架構、內容隨著出版年代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後期教科書多了許多早期教科書所沒有的議題、理論和概念;早期教科書討論的一些內容也在後期教科書中消失了。換言之,英文科哲教科書會反映出英文學術界的科哲本身的發展過程---這正是我想要的,一本在台灣出版、以中文寫作的科哲教科書,應該反映出台灣科哲本身的發展進程,反映出台灣本地科哲學者的關懷重心和討論重點。當然,台灣的科哲仍是追隨英文科哲的主流在跑,但這並不代表台灣的科哲學者沒有自己的問題和論點。幸運地,我在2002-2003年之間曾接受國科會人文學研究中心委託 ,執行一個研究戰後台灣科學哲學發展的計畫,因此得以對台灣的科哲發展有一個較全面性的掌握。同時,我自己身為台灣科哲社群一員,也有不少科哲研究,而且著重在八十年代後的議題,例如科學與價值、科學模型、科學實驗、科技與社會面向等,這些議題在許多英文教科書中仍不多見,然而它們是我的科哲研究重心。

  大約在2006、2007年左右,我決定了教科書的基本架構,亦即以孔恩為分界,區分出前孔恩、孔恩與歷史取向和後孔恩三個時期,這三個時期也標誌了議題、方法和理論重心的轉移。換言之,這個架構同時考慮並整合了歷史發展與理論議題取向這兩大特色。前孔恩時期有邏輯經驗論和波柏的否證論,爭論的議題焦點是理論的檢驗究竟是歸納地驗證或演繹式地否證,方法則是邏輯分析,構成本書第二、三章。孔恩與歷史取向占有四、五、六章,第四章主談孔恩本人的科哲,它引發了理性、客觀性、進步的爭議,也導致歷史分析取向的誕生和興盛;第五章談歷史理性論者拉卡托斯對孔恩的批判,以及反理性論者費耶阿本的爭辯;第六章的重心在於「解題與價值」,討論勞丹和蘭吉諾。第七、八、九章則是後孔恩的科哲,有三大重要議題:第七章討論科學實在論與反實在論的爭論;第八章主談受到孔恩啟發的「社會建構論」進入科哲舞台,也燃起了關於「科學本質」的「科學戰爭」大爭論;第九章則是討論科學結構與發展的新焦點:模型與演化觀。顯然,這個架構也反映出我自己對科哲發展歷史的分期與理解。最後一章則是對台灣本土科哲發展的歷史作一個回顧與展望。

  決定了架構之後,內容就是重要的課題了。既然一本在台灣出版的中文教科書應該要反映台灣科哲研究本身,正如英文教科書反映了英文科哲的爭論。筆者因此全面以台灣科哲學者對於科哲議題的討論內容來代替英語科哲家的討論內容,例如林正弘教授對於科學說明的涵蓋律模式之檢討、對波柏的基本述句之邏輯的批評與重構,傅大為教授對特置假設和競爭結構的討論,筆者自己對於常態科學的反省和其它許多議題的討論等等,而且在參考文獻中提供了盡可能完整的台灣研究之文獻。正因如此,這本教科書的許多部分(特別是第六章之後),乃是筆者已發表著作的部分內容之直接引用或改寫。筆者終於在2009年暑假完成了暫時滿意的一本教科書初稿。

  當然,有太多太多科哲議題、科哲理論和科哲家,例如機率、貝耶斯主義、因果性、定律的本質、決定論與反決定論、化約、重要的物理學哲學、生物學哲學和經濟學哲學議題,本書都沒有也無法涉及。一來筆者對那些議題要不是不熟、就是還在研究中,二來筆者無法也無能力寫一本科哲百科全書。筆者衷心期盼更新生代的科哲學者,可以著手寫作不同偏重面向和不同類型的科哲教科書,使台灣的科哲也能產生如同英文科哲教科書百花齊放的景象。

  必需一提的是,敏感的讀者可能在本書中讀到「譯詞不統一」的現象,這並非編輯失職,而是筆者刻意的主張,因為台灣確實存在不同學者對於同一術語或人名有不同譯法的情況,因此談到其他作者討論的名稱時,當然要保留尊重原作者的譯名。本書儘量在第一次提及某名稱時以加括號(或譯成xxx)來表明不同譯詞的存在。然而有另一種情況是,同一個英文詞有略微不同的意義,在不同的脈絡中,應該選用不同的中文字來翻譯才比較通順,例如「拯救現象」和「保全現象」這樣的多元譯詞。筆者這種「不統一譯詞」的作法,也是「不可翻譯性」的觀點之反映。

  在序文尾聲之處,筆者必須感謝素未謀面的Harold Brown、A. F. Chalmers、Edwin H.-C. Hung、John Losee等作者,因為筆者過去開課時相當倚重他們的教科書;筆者也感謝 林正弘教授和傅大為教授,因為他們的上課講義是此書的先驅;再來要感謝修過筆者科哲課程的所有同學,由於他們的參與才能使得一本新教科書誕生。還有,感謝本書編輯林意淳小姐,她的細心、認知與專業,訂正了筆者初稿的許多誤打、誤植和缺漏,完美地展現一位學術編輯該有的條件;感謝群學劉鈐佑總編輯爽快地同意出版此書。最後,儘管本書已多次修訂、校閱,但內容與編輯錯誤或許在所難免,祈望讀者能不吝指教。

陳瑞麟
中正大學哲學系
2010年1月26日

 

詳細資料

 

內容連載

坎貝爾主張一種溫和的實證論,他的主要貢獻是研究科學理論的結構,主張理論的目的在於說明「實驗定律」(experimental laws)。理論包括兩群命題:一群是「假說」,敘述說明了定律;另一群是「辭典」(dictionaries),使用實驗詞項來解釋假說中的觀念(「辭典」即後來邏輯經驗論的「對應規則」[rules of correspondence])。布里基 曼的科哲又稱為操作論(operationalism)。他主張連結假說和經驗的「辭典」所描述的內容必須是「可操作的」,也就是對「辭典」裏的每個詞項下一個「操作型定義」(operational definition)—亦即,可用實際的步驟程序去描述出來。如,「等重」應該定 義成「將待秤物置放在天平兩邊上秤盤上,而能使天平保持水平狀態者,即代表兩物體等重。」

邏輯實證論(logical positivism)或邏輯經驗論(logical empiricism)是二十世紀第一 個強勢的科學哲學理論家族和學派。它整合了之前科學哲學的主要觀點,建立一個完整的科哲理論,提出了人們心目中對科學的「實證形象」,廣被接受,故又被稱作「公認觀點」(the received view)或「標準觀點」(the standard view)。在框架了人們心目 中的科學觀之時,它也成為日後不同科哲觀點批判和檢討的對象。對邏輯實證論觀點提出的第一個檢討,就是約莫同時的科學哲學家卡爾.波柏(Karl Popper, 1902-1994)。他稱自己的科哲理論是否證論(falsficationism)。波柏反對歸納法,認為科學 實驗的重點不在於歸納累積,而在於設計實驗來否證它。而且科學的成長不是由於驗證的累積;而是通過否證先前的理論而進步。波柏的觀點開始將「理論結構」的探討,導向「理論發展」的研究。否證論因此成為科哲從邏輯分析取向(logico-analytical approach)轉向1960年代後科哲歷史取向(historical approach)的一個中介。這兩個理論 是本書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內容。

1962年,科學家出身的科學史家孔恩(Thomas S. Kuhn, 1922-1996)出版《科學革命 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下文或簡稱《結構》)一書,最初 哲學界重視此書的人不多,但它在社會學界則顯現出影響力來,促成哲學界不得不重視。英國倫敦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的波柏學派和拉卡托斯學派,在 1969年召開會議討論(批判)此書,編成《批判與知識的增長》(Criticism and Growth of Knowledge),此後孔恩和《結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而且肇始了科哲研究的歷史 學派—包括常和孔恩相提並論的費耶阿本(Paul Feyerabend, 1922-1994),以及反對 孔恩的「歷史理性論者」(historical rationalists)拉卡托斯(Imre Lakatos, 1922-1974) 和勞丹(Larry Laudan, 1941-)。這四位科學哲學家的學說構成了科學哲學史中「歷史取 向」的焦點,也是本書第四、五、六章的討論重心。

歷史取向從1970年代開始成為科學哲學不可或缺的一環,科學史也成為科學哲學不得不關注或分析說明的材料。然而科哲的發展並不停留在歷史取向上。1980年代後,許多新的科學哲學研究取向、觀點、理論、學派源源不絕地被科學哲學家開發出來。當然,這些新的研究取向,都不能免於科學史的考察,換言之,都被要求要能說明科學史的發展演變。以研究取向為指標,我們大致上可以辨識三種:屬於分析哲學傳統的「分析—歷史取向」(analytical-historical approach)、由科學社會學家主導的「社會學—歷史取向」(sociological-historical approach)、應用與結合認知科學的「認知(心理學)—歷史取向」(cognitive- (psychological-) historical approach)。本書第七、八、九最後三章,分別討論這三種取向的科學哲學。

下一節我們希望透過天文學革命的案例,來展示科學哲學的問題究竟如何產生,以引領讀者進入科學哲學的殿堂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科普、飲食、電腦】高寶電子書暢銷書展:人生就是選擇的總和,全展75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親子天下_加碼
  • 三采尋寶記套書加碼
  • 世界閱讀日(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