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走入十牛圖

走入十牛圖

  • 定價:400
  • 優惠價:936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40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眾生耽於迷執,忘失本性,終致不認得「自己」。
  
  走入《十牛圖》,重新發現這原本具足的「本我」。
  
  《十牛圖》,由宋代廓庵所作,是禪宗思想的經典《禪宗四部錄》的其中一部。《十牛圖》以十幅圖畫將尋覓本性的過程循序漸進地排列出來,含有豐富的哲學意義,然而在中國卻未有廣泛流傳,有關的研究亦寥寥可數。不過,它在日本卻得到了重視,並發展出富有東方特色的哲學理論。
  
  本書根據《十牛圖》的十幅圖畫及頌語,依圖次第解釋牧童所象徵的「自我」(ego)、牛象徵的「本我」(self),以及牧牛過程所喻指的修行過程,逐步闡述如何從迷惘的狀態尋回本我,並且以中、日、西方的哲學思想進行比對,探討《十牛圖》「找回自己」、「存在論」、傳統東方神秘主義思想等,更立體地折射出《十牛圖》的思想面貌。
  
  一起走入《十牛圖》,一步步尋覓這迷失已久的牛──你的「本我」。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王小林


  日本京都大學博士(文學),香港城市大學亞洲及國際學系副教授。專攻中日比較文學、日本思想史、日本古典文學等,於校內任教日本文化、中日文化交流史、中日比較文學等科目。主要著作有《日本古代文獻の漢籍受容に關する研究》、《從漢才到和魂》、《日中比較神話學》、《漢和之間──王小林自選集》等。
 

目錄

前言
《十牛圖》總序

第一章  尋牛
「分別」與「絕望 」
從「己事究明」開始

第二章  見跡
我是誰?
知識的陷阱

第三章  見牛
身體的失落
事上磨練
小學問

第四章  得牛
千辛萬苦,只為證己
「不生」與「我思,故我在」

第五章  牧牛
「牧牛」的方式
「懈怠」的本義

第六章  騎牛歸家
「牛」本是「我」
「遊」的主體性

第七章  忘牛存人
一道寒光,了卻「分別」
「忘卻」的力量
從「赤肉團」到「場所」

第八章  人牛俱忘
野狐禪
遮詮
非我之我
「無一物」與「無盡藏」

第九章  返本還源
萬物是我,我是萬物
「本我」與「本覺」
與萬物同「自在」

第十章 入廛垂手
生活的終極境界
「入廛垂手」的宗教性
「性在作用」的歷史意義
告別偽「良知」
「良知」的覺醒
雕刻自己的佛像

後記
參考文獻
 

《十牛圖》總序
  
  夫諸佛真源,眾生本有。因迷也沉淪三界,因悟也頓出四生。所以有諸佛而可成,有眾生而可作。是故先賢悲憫,廣設多途,理出偏圓,教與頓漸。從麤及細,自淺至深。末後目瞬青蓮,引得頭陀微笑。正法眼藏,自此流通。天上人間,此方、他界得其理也超宗越格,如鳥道而無蹤跡。得其事也,滯句迷言,若靈龜而曳尾。
  
  間有清居禪師觀眾生之根器,應病施方,作牧牛以為圖,隨機設教。初從漸白顯力量之未充,次至純真表根機之漸照,乃至人牛不見,故標心法雙亡。其理也盡根源,其法也存莎笠,遂使淺根疑誤,中下紛紜,或疑之落空亡也,或喚作墮常見。
  
  今觀則公禪師擬前賢之模範,出自己之胸襟,十頌佳篇,交光相映。初從失處,終至還源,善應群機,如救飢渴。
  
  慈遠是以探尋妙義,采拾玄微,如水母尋餐,依海蝦為目,初自尋牛終至入鄽,強起波瀾,橫生頭角,尚無心而可覓,何有牛而可尋,泊至入鄽,是何魔魅,況是起禰不了,殃及兒孫,不揆荒唐,試以為提唱。
  
  譯文
  
  眾佛成佛的根源(佛性),我們這些眾生生來就具有。只不過有時因為迷惘而落入三界,有時覺醒而一舉逃出四生。所以既有可以成就的眾佛,也有無法解脫的眾生。因此,世尊不忍看見眾生迷惘,心生悲憫之情,想出了許許多多的辦法。原理方面,有的全面,有的片面。教誨方面,有的重頓悟,有的談漸修。從淺顯到深入,從細微到宏觀。最後,世尊眨着蓮葉般清澄的眼睛,邀來頭陀第一迦葉尊者,微笑着點頭稱是。真理之慧眼所傳遞的信息(禪法),自此以後開始傳播。無論天上的神仙與地上的眾人,世俗世界與外部世界,只要掌握了這個真理,就不會被事物的形式所拘束,恰似天空飛翔的鳥兒,飛過之後不會留下任何足跡。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更多的人卻因為語言造成的「分別智」而身陷迷惘,他們就好像靈龜困在泥潭之中,無法擺脫自己為自己製造的困境。
  
  近來,清居禪師仔細觀察了眾生的修道能力,為了對每個人的病症開出最合適的藥方,他將修行的過程比喻為牧牛,然後繪成圖畫,以此來因材施教。首先,用牛逐漸發白的畫法,表示修行的能力尚不充分,繼而逐漸向完美的方向演變,以此表達對方的能力越來越圓熟。最後,到達人與牛都消失的境界。特別的是,將眾生的心與教導方法一併消亡,作為修行的目標。雖然這一套圖徹底地闡明了人類存在的根本道理,但其教導方法還保留着向外擴展、尋求出路的傾向。因此,不僅讓悟性較低的人感到困惑,也讓中等程度以下的人不知所措。有人擔心會不會因此落入虛無,有人甚至訴說因此而墮入了常見。
  
  依我(慈遠)來看,廓庵和尚的《十牛圖》在前人先輩作品的基礎上,發揮了作者獨特的創意。十首出色的頌,與圖畫交相呼應。從最初失牛開始,到最後返本歸源,所有的內容都巧妙地與眾人的機質相吻合,就好像給飢餓的人送上了美食,給口渴的人遞上了甘泉。
  
  慈遠(我)體味(廓庵)和尚的神妙義理,盡量挖掘其中的秘訣。這就好比水母為了尋找食物,把蝦米當作自己的眼睛。廓庵的《十牛圖》,從最初的尋牛到最後的入廛,有意掀起思想的波瀾,在意想不到的方向安置牛角一樣。既然沒有可尋得的心,又哪裏有牛要去追逐呢?到了最後入廛的部分,究竟又是什麼莫名其妙的把戲呢?更何況,慈遠的所謂探尋妙理,是祖上先人所不容許的,所以這種責備肯定會報應在子孫的身上。儘管如此,我還是不怕自己才學粗淺,試着就《十牛圖》發表自己的意見吧。
  
  
 

詳細資料

  • ISBN:9789888310739
  • 規格:平裝 / 223頁 / 25k正 / 14.8 x 21 x 1.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香港
 

內容連載

前言
 
作家賈平凹在他的回憶錄裏曾經寫過這樣一件事:小時候的某年冬天,他與父親上山砍柴,在回家途中不慎失足,跌到懸崖邊上。在那裏,他看見了一棵開滿了鮮花的樹。這個景象一直留在他的記憶中。在很久的一段時間裏,有一個疑問一直纏繞着他,如果不跌下山坡,就不可能看到那一樹鮮豔無比的花朵。果真如此的話,對那一樹鮮花來說,他就是惟一看見了它的美麗和存在的人。那麼,一樹鮮花究竟是為誰而盛開的呢?
 
其實,除了賈平凹,面對盛開的鮮花,古今中外的詩人和哲學家也曾無數次抒發感想並提出疑問。例如,19世紀英國詩人阿爾弗雷德.特尼森(Alfred Tennyson, 1809-1892)就曾經寫過一首小詩,描述了他與一朵花的關係:
 
牆縫裏開了一朵花
我把你摘下
你的全部
包括根鬚
盡在我的手中
啊,小小的花朵
如果我可以知道
你究竟是何物
包括根鬚
以及你的一切
那個時候
我就會知道
神與人究竟為何物
 
原文
Flower in the crannied wall,
I pluck you out of the crannies;-
Hold you here, root and all, in my hand,
Little flower- but if I could understand
What you are, root and all, and all in all,
I should know what God and man is.
 
這首詩,曾經被日本哲學家鈴木大拙(1870-1966)在一次著名的講演中特意引用,目的是為了說明西方文化中人與自然的關係及其特點。鈴木指出,面對花朵,特尼森的行為是分析性的,他將花從生存的地方連根拔起,雖然這樣做花就不能繼續生存,但他毫不介意。所以,特尼森的立場顯然是將花作為與自己完全無關的、「客觀的」「科學對象」來看待。
 
不過,同樣在西方,與特尼森不同,17世紀德國詩人安格魯斯(Angelus Silesius, 1624-1677)曾經寫下這樣一首短詩:
 
中譯
薔薇不為什麼而盛開
那是因為它要盛開
它不在乎自己
也不去詢問
他人如何看自己

英譯
Without Why
The rose is without why.
It blows because it blows.
It thinks not of itself.
And no display it shows.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宗教命理】大耕老師解盤改運實錄!只要改變命盤上幾個條件,便可能迎來全然不同的人生!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親子天下_加碼
  • 三采尋寶記套書加碼
  • 世界閱讀日(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