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PLUS 2018第76期

ART PLUS 2018第76期

  • 雜誌名稱:ART PLUS    新功能介紹
  • 刊別:月刊
  • 出版地區:台灣
  • 語言:繁體中文
  • 出版社:藝術地圖
  • 出版日期:2018/04/01
  • 定價:128
  • 優惠價:95122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封面故事

一人藝術無限公司

很多藝術家到了一定的年紀、有了某種程度的被認同性,開始稱呼自己為「藝術家」,從此可以以創造作品維生.於是,他們開始與喜歡自己作品的買家做交易,開始接受人們付錢委託因為喜歡他們自己的創作。然而,有些藝術家卻不被諒解,開始被一些不相干的人妄自評斷,聲稱:金錢會扭曲創作的過程與生產,讓他墮落沉淪.

這文化的裂口是如何形成的?或者與市場的守門人和藝術中天之驕子所打造的權力與金錢的體質有關.

為了不再受制世人的目光掌握、且仍握有收入的金流;同時設法打倒那些已經達到目的,為他們貼上標籤,說他們在為錢作嫁賣商品的各種不公平的批評的。這些藝術家,在熱情與金錢在藝術中難以並存的傳統世界仍蓬勃發展之際,卻在過去這十幾年跳脫常規的獨特道路逐漸開展出自己的事業。他們有能力開設自己的網上畫廊、獨立做自己的經紀人、擁有一大批粉絲,過著不錯的生活,從收藏家、消費者,甚至是大型機構,每個人都是他/她的服務對象.最棒的是,這些藝術家通常都不需要找這些人,而是這些人會來找他們。

本專輯邀請4位作者,他們或者是獨立藝術家或者是洞悉藝術家生存狀態的觀察者,以各在香港與台灣獨立奮鬥藝術與市場的狀況下,分享他們的經驗.

文章將會請作者分享個人的創作故事,從小到大,以及分享創業經驗例如建立和維持一項成功藝術事業所需處理的主要課題如發展自己真實的風格、管理自己的事業、行銷自己的作品、運用社群媒體或其他宣傳工具、找尋對你自己有利的收入來源、因應職業生涯一中的起伏消長等,讓我們看到作為一位「藝術家」,要如何當「藝術家」是一門專業,也是一份「職業」。
 

編者的話

夕陽紙本媒體·另一個世代的等待

2017年年頭,突然收到英國龍頭雜誌《Time Out》的訂閱特別通知,說雜誌即將辦理退費,因為改版。隨後將近一年的時間只聽耳語絮說,《Time Out》只做網上版,去年英國總部已收回香港的股權,今年則改變發行方針改印免費雜誌,雖至今尚未看見發行。香港的紙本媒體,15年前已經全面盛行免費報紙及免費雜誌,至今,除了主流的媒體如《頭條日報》、《AM730》、《The Standard》(星島日報英文刊物)外,其他免費刊物尤其是雜誌幾乎都快消失。《Time Out》從英國發行至全世界,曾是最重要的藝術、潮流文化等資訊的平台,而今卻在香港重新整頓後卻決定走向免費化?

台灣由民間經營、歷史最久與市場佔有率最高的其中兩份重要文化刊物之一—《典藏‧今藝術》1992年創立,自2000年4月(中華民國89年4月)衍生《典藏古美術》及《典藏今藝術》,2007年年尾宣布隨《今藝術》當代藝術版的雜誌加贈《ART.INVESTMENT典藏投資》 。10年光陰,《今藝術》上個月宣布自2018年4月起與《典藏投資》重新合併一本。與這在英國與台灣皆稱為龍頭老大的雜誌相比,於2004年5月創刊的《a.m.Post》這個月剛好邁入第15年,期間的轉折正好敘述一個階段香港藝術雜誌的歷史。

說起藝術雜誌這個老掉牙的話題,在香港可是生生死死、澎湃不斷的文化議題。一本藝術雜誌在香港,幾乎都必須要有政府支持,民間自己主持的文化雜誌,幾乎都維持不過三年,正常的時限是一年就結束,而且還是在政府資助的情況下。真正以藝術雜誌、民間支持,而且還能維持至今超過15年的,只有《a.m.Post》。

《a.m.Post》由藝術地圖有限公司創立,2003年以《藝術地圖》創業,後發展至《a.m.Post》,《藝術地圖》正確來說是一本單張,不算是一本雜誌。《a.m.Post》就是現在《Art Plus》的前身,原為《藝術地圖》缺乏文章的需求誕生。一年左右,《a.m.Post》開始「雙週刊」的製作,那應該是免費雜誌的黃金期。我們為了紓解編輯人力不足的壓力,嘗試將月刊的專輯拆成上下集,並且將貼切時事的文化資訊,以二個星期的速度出版一次並與當時火紅的《Time Out》與時並進。讀者為了追著上下輯的專輯,雙週刊滿足了那時爆棚的閱讀慾,每每都有讀者打電話過來購買上一期的專輯。但,以為紓解編輯部人力的想法,卻實際增加了兩倍工作.半年後,我們決定再回復月刊的發行.

2011年是最火紅的年代。2011年11月11號稱世紀「光棍節」當日正式發行《Art Plus》(《a.m.Post》正式改名,並預留此刊名做另一用途),同時並在中環外國記者會盛大舉辦記者會,除了宣布香港新名雜誌的上架,也宣布台灣版《Art Plus》成立,他們同時於台灣及香港統一超商及書局上架。

因為要上架統一超商(獲得統一超商免費支持以免費刊物的身分獲得「掛架」的推廣,當時熱愛藝術的統一超商主管Rose Yeung是促成此事成功的貴人)。因此,我們決定將《a.m.Post》改成容易上架的版本,以當時最紅的IPad尺寸,以及霧面粉紙的紙質,符合大眾口味發行。雖然《Art Plus》並沒有如預期因為上了統一超商也增加了潮流與生活類客戶的廣告支持,讀者層也沒有因此擴大,但我們卻發現自己讀者群真正的面貌,即上班族與知識型的專業主管,他們散佈在各種業別,會計師、律師、建築師等,雖然身分各不同,卻一樣屬於高教育族群。這一類的族群,讓我們充分認知了《藝術地圖》絕對不是那種潮流文化雜誌,也放棄了對時裝品牌客戶的追求, 認真務實的走進「藝術」這個小眾層面。我們鞏固自己的一條路,同時找到更被業界認可的一個身分。雖然一直以來,講求以大眾行銷的一些單位仍然不以這種小眾雜誌為目標,但不可諱言,如果藝術文化機構若要在文化這方面鞏固其專業的業績,《a.m.Post》與《Art Plus》絕對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紙本雜誌跟著時代的腳步太慢?電子媒體前途也不太可言喻。**

貴為香港至今仍屬翹楚的免費刊物《藝術地圖》及屬下的六份刊物,可能是現今唯一僅存的免費刊物之一,當大多數刊物都走向電子化,我們也被譏笑為跟不上時代潮流的媒體,《Time Out》的改變是逆境中轉向?還是如我們這些紙本雜誌一樣,跟著時代的腳步太慢,前途將至如何?不可言喻。

五年前電子媒體的蓬勃,《藝術地圖》電子平台的項目開始賣得很好,我們卻仍然固執地堅持紙本的平台,以電子平台為副,而今也逐漸走入線上直播與網上錄像版本的推廣。這是不是一種「與時並進」不太確定;但確定的是,電子平台無法像我們一樣再提供紙本的輔助,最終你還是會看到很多電子平台,一年或者一季都要返回紙本的印刷。紙本是不是將至終結?仍是問號。

回頭反思龍頭雜誌如《Time Out》或是《典藏今藝術》無聲無息的消失或合併,不像以前一樣如香港的紙本雜誌一旦接近結束,一定又生又死地叫罵政府,我反而喜歡這種如夕陽在地平線上逐漸掩沒的浪漫。這不代表是一個光榮時期的結束,也許只是暫為休息,等到世代過後,媒體的發展將以另外一種什麼的面貌再出現,你永遠不知道。

我們的下一代都已經不以紙本閱讀為目標,學校的教學也主打電子媒體的閱讀與測驗,或者浪漫的想,這樣無聲無息的消失,等待轉換,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下一個時代的人類將流行什麼樣的媒體,我們也很期待。

總編輯:樊婉貞
 

雜誌目錄

004 Column
阿棲睞與憤怒的海
《40對談—香港話劇團發展印記1977》

008 Feature
一人藝術無限公司
專訪伍卓賢
笨小孩的藝術成長路
另一種藝術事業的面向:Movana Chen專訪\
殊途同歸?保持差異!—「藝」想不到的生存法則
從台灣出發,借鏡藝博經驗
北京為什麼需要獨立藝術空間?(上)
爪哇島上的方向辯證

034 a + special
台南子弟鋼琴家 開創府城國際新連結 - 台南藝術節
外百老匯音樂劇《三張明信片的三種風景》台版在台首演

039 Preview
同流We Draman 的聖訴
NERVE X 卓翔《肖像曲》
當代舞 x 無伴奏合唱劇場《香‧夭》
香港管弦樂團「蕭邦與布拉姆斯」音樂會
鄧泰山鋼琴獨奏會
湯·庫普曼與阿姆斯特丹巴羅克合唱團
「跨媒介文創計劃」
一趟發現的旅程

動見体M.O.V.E Theatre《病號》
2018NTT-TIFA  ICK × Kris Verdonck《I/II/III/IIII》
飛人集社劇團《長大的那一天》
阿伯樂戲工場《決不入戲》
不可無料劇場 BIU Theatre《第366夜》Bedtime
All About Boooks丁柏晏創作個展
李錦明個展文稿
隱藏的時間:北投在地影像採集計畫Part II

050 Visual + stage
《邂逅!山川人》
北歐之聲在澳門—千山雪海 音樂夢在雲外
靜河流深
「戲偶人生」系列再度重臨
東西共融述說亞洲故事 - 29th MAF
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第19屆畢業展
非常認真—比利時及法國實驗漫畫 AMSPACE
愛麗絲劇場實驗室重演《香港三姊妹》
捕光捉影 香港風情
第十二屆鮮浪潮國際短片節:46部獨立電影打開自由之窗

064 Music
鄧泰山:是黑馬還是千里馬?
從原聲帶聽奧斯卡得獎電影  (1)

072 Lifestyle
書名:藝術史學的世界觀: 從宮布利希與葛林柏格到阿爾珀斯及克勞斯
David Byrne:亞美利堅是個烏托邦
 

內容簡介

自《藝術地圖》2003年7月於香港創刊,2004 年1月發行港澳版,並於2004年5月出版《am post》,《藝術地圖》與《am post》已成為港澳最具影響力的文化媒體。《am post》剛出版時只是想要把藝術圈內的文化活動介紹給圈外的藝術愛好者,從每月印發兩萬份,之後不斷遞增,高峰期曾印到100頁並發行至每月3萬5千份。9年的光景伴隨著香港文化發展的醞釀期,社會在轉型,政府確立創意產業並帶動商界參與,民間力量成立並主動透過傳媒引領社會議題,年輕一代對社會的關注。《am post》將帶著《藝術地圖》走進7-Evelen的店鋪,成為史上第一本在香港7-Eleven雜誌架上索取的藝術月刊,《am post》留下了「a」for art,「m」for map的名字在歷史,正式改名為《art plus》,於2011年11月在港、澳與台灣三地同步創刊。

《art plus》傳承《am post》,繼續以跨文化藝術的方向發展,並會在香港、澳門和台灣建立互動的文化平台。《Art plus》將代表這時代我們需要的生活參照,從各城市差距中得到更大的啟發,分享相近觀點的樂趣,找出不同的生活意義,遠想彼此的文化底蘊,微觀各自的生活態度。我們希望超越界限和距離,加上與信念相近的流通網路合作,從他們最大的連鎖網絡及各區的文化地點,以更廣更多的平台接觸大家。《art plus》是藝術+生活,藝術+樂趣,藝術+人生各種的可能性,我們相信唯有給自己不斷地加分,生命才會充滿意義。

 

詳細資料

  • 條碼:R030072045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現代出版,由此開始。商務印書館暢銷展,精選滿888現折88。
 

購物說明

退換貨說明

請注意!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

非屬上列品項之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