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信仰展

排序依

共有1306

歷史文物季刊第35卷1期(114/03)-324-百年匯流-李奇茂與李再鈐的藝術

歷史文物季刊第35卷1期(114/03)-324-百年匯流-李奇茂與李再鈐的藝術

史博畫報 01 筆墨之春 編輯室筆記 06 李奇茂.李再鈐.鍾桂英3展同步登場 封面故事 11 百年匯流-李奇茂與李再鈐的藝術 14 追尋窮形盡相的行旅-李安榮.何堯智.黃宗偉談「李奇茂百年展」 21 天馬行雲奔自在-李...more

觀臺灣第65期(2025.04)--二戰X漂流

觀臺灣第65期(2025.04)--二戰X漂流

今年是二戰結束80週年紀念,研究文化記憶學者揚·阿斯曼(Jan Assmann)認為40年就會讓活生生記憶面臨消失的危機。 那麼為何我們還要再提及80年前結束的戰爭呢?當今世界逐步捲入全面戰爭漩渦,國際也進入了...more

台灣文學館通訊第86期(2025/03)

台灣文學館通訊第86期(2025/03)

一本文學含金量高的日常讀物,越來閱愛讀。 國立臺灣文學館《閱:文學-臺灣文學館通訊》每期規劃兩則不同的專題,搭配固定專欄「文學日常」、「另一種文學」,透過90頁篇幅有機連結臺灣文學作家、跨領域...more

孟學思想史論(卷一)(新編)

孟學思想史論(卷一)(新編)

本書是《孟學思想史論》(共3卷)的第1卷,探討孟子(371-289? BCE)思想內外交輝、顯微互滲的9個面向,第一部分分析孟子學的內在範疇,包括孟子的思維方式(第2章)、心性論(第3章) 、經典詮釋學(第4 章)、生命...more

113年臺灣閱讀風貌及全民閱讀力年度報告

113年臺灣閱讀風貌及全民閱讀力年度報告

本手冊是113年臺灣閱讀風貌調查報告,教育部主辦,國家圖書館承辦。 透過「臺灣閱讀風貌」報告,彙整113年公共圖書館讀者借閱紀錄資料,加以統計分析,瞭解國人年度的閱讀習慣及興趣,積極協助全國圖書...more

奧秘海洋季刊館訊125期2025.03-海洋私房事

奧秘海洋季刊館訊125期2025.03-海洋私房事

對人類來說,孕育下一代承載著情感和責任,而對海洋生物而言,繁衍不僅關乎物種的延續,也影響著海洋的生態平衡。 《奧秘海洋》125期以「海洋私房事」為題,帶大家了解海洋生物五花八門的求偶、生殖與...more

2024桃源美展[線裝]

2024桃源美展[線裝]

「2024桃源美展」以「繪畫與書寫類」的藝術創作,分為「水墨」、「膠彩」、「書法篆刻」、「油畫」、「水彩」及「版畫」共6個類別,今年共有930件作品激烈角逐,經評審後展出62件作品。作品創作風貌多元,...more

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精裝]

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精裝]

膠彩畫是臺灣美術史發展中意義獨特值得探究的一章,亦是本館長期關注及典藏的方向,2000年舉辦「東亞油畫的誕生與開展」及「臺灣東洋畫探源」兩個展覽,聚焦日治時期美術發展的兩大方向及其對臺灣美術發展...more

翰墨無邊:國際書法名家邀請展[精裝]

翰墨無邊:國際書法名家邀請展[精裝]

「翰墨無邊—國際書法名家邀請展」為桃園市立美術館橫山書法藝術館與國際蘭亭筆會聯合主辦之特展,展覽集結來自中國、日本、韓國、臺灣,以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越南、阿根廷9地的書法名家,共展出59...more

究明原委: 戰後臺灣政治案件的多元探索[軟精裝]

究明原委: 戰後臺灣政治案件的多元探索[軟精裝]

為了增進社會大眾對臺灣白色恐怖歷史的了解,並推廣相關研究,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與國家人權博物館合作,將後者委託前者執行之「臺灣白色恐怖歷史編纂計畫」第五期產出的10篇與臺灣白色恐怖歷史相關的...more

記憶鏡行事:走讀二二八事件遺址

記憶鏡行事:走讀二二八事件遺址

喀擦!相機的快門收合,開啟,攫取了二二八事件遺址的景色,會是一輛腳踏車不經意地經過遺址建築旁,抑或能夠回到那個時代?當我們靠近這些遺址時,我們會看見什麼,感受到什麼?又是否還能發現任何二二八事...more

平反的起點:二二八事件的民間研究與紀念敘事

平反的起點:二二八事件的民間研究與紀念敘事

1987年為台灣島內民間平反二二八的轉捩點,尤其學術的探討更為紀念平反、追求歷史真相的重要基礎,期間開始嘗試針對二二八歷史進行學術性之探討,其中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於1989年開始籌備二二八的研究工作...more

多元史料的交光互影: 戰後臺灣史研究新階段學術討論會論文集[精裝]

多元史料的交光互影: 戰後臺灣史研究新階段學術討論會論文集[精裝]

本論文集除了主題演講之外,收入14篇論文。內容有蔣總統的「人才庫」—以侍從室檔案為中心的探討(1948-1988),國史館藏青年黨籍監委《陳翰珍日記》介紹及其史料價值,重新認識八二三砲戰—以兩蔣日記為線索...more

觀臺灣第64期(2025.01):一起尋找家

觀臺灣第64期(2025.01):一起尋找家

這一期,我們講的故事圍繞著「尋找家」這個主題。「尋找家」,追尋的既是一個安身之所,亦是一種歸屬認同:帶著這一份情懷,我們走入當代原住民族生命經驗的多元光譜之中。 移動,或許是每個人都有的經...more

Rediscovering Taiwan: Chen Cheng-po’s 120th Birthday Anniversary

Rediscovering Taiwan: Chen Cheng-po’s 120th Birthday Anniversary

2025年為臺灣前輩畫家陳澄波先生130週年紀念,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與國立臺灣博物館共同策展「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從早期知識份子/藝術家的視野下與本館作為博物學關懷的對話下,呈現臺灣差異...more

向光半年刊NO.11(2024.12):人權紀念碑.紀念墓園與轉型正義

向光半年刊NO.11(2024.12):人權紀念碑.紀念墓園與轉型正義

臺灣轉型正義不僅具有抽象概念的論理,亦有具形體物質的存在,因此本期《向光》期望透過臺灣的「人福紀念碑」、「紀念墓園」這些實質存在物體、場址,來像達轉型正義的抽象意涵,如同走讀歷史現場一般,不...more

美國國家安全與對臺政策檔案選譯五:布希至柯林頓時期(1989-2001)[軟精裝]

美國國家安全與對臺政策檔案選譯五:布希至柯林頓時期(1989-2001)[軟精裝]

美國國家安全會議係由美國總統主持之最高層級國家安全與外交事務決策及跨部門協調參謀機構,其相關檔案文獻為吾人欲了解冷戰以來美臺關係歷史發展之必備參考資料,本套書特予選譯,以提供學術界及社會各界...more

藍寶奇遇記

藍寶奇遇記

藍鯨小藍與媽媽一同邀遊大海,認識大大小小的生物。小藍與媽媽遇見水母、海豚和鬼蝠虹,看見困住小魚的塑膠袋,還有從沒見過的黄色圈圈,好奇的小藍越來越靠近黄色的圈圈·······。 2020年臺東長濱沙灘的海...more

博物館照明入門

博物館照明入門

光會損害博物館展品,損害程度取決於三個要素:光照強度、曝光時長及光照波長。我們要盡可能減少光照強度與曝光時長,以便將劣化損害降至最低,遺憾的是,許多對於光照損害的討論,只關注光照波長,即傾向...more

秦賢次先生訪談錄[軟精裝]

秦賢次先生訪談錄[軟精裝]

秦賢次,1943年6月8日生,臺北三峽人,筆名秦雲、石彬室,為臺灣民間著名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者、藏書家。國立政治大學西洋語文學系畢業;1967年退伍後,曾任明台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水險部經理、管理部協理...more

奧秘海洋季刊館訊124期2024.12:棘合吧!海洋生物

奧秘海洋季刊館訊124期2024.12:棘合吧!海洋生物

大家耳熟能詳的海星、海參、海膽,有什麼共同點呢?牠們都是具有硬質內骨骼、放射狀對稱外表的「棘皮動物」!還有一般人較陌生的陽燧足、海百合也都是棘皮動物一類。這些生物守護著海洋生態系的健康與平衡,...more

帝國的標本:蔡咅璟個展

帝國的標本:蔡咅璟個展

1945年太平洋戰爭結束,隨著臺灣政權轉移,身處於各博物館的標本有的四處流落,甚至荒廢,有的失去文件紀錄,然而標本是一種目的性的產物,當其目的性不再存在時,懸宕的意志與欲望讓祂們變成一種很尷尬的...more

海邊的竹籬笆:走進左營海軍眷村的過去/未來

海邊的竹籬笆:走進左營海軍眷村的過去/未來

1949年後,大量軍眷隨政府抵臺,其中分布在高雄左營的海軍眷村是全臺灣單一軍種最集中的眷村,近年來也是全國首創「以住代護」政策進行眷村文化的保存運動,希望本書能將屬於左營獨特的眷村生活記憶、歷史...more

傳藝季刊第151期(113/12)-追光記

傳藝季刊第151期(113/12)-追光記

每隔人心中都有一道光,指引著你我勇敢前行。表演藝術家們追尋著那道光,用生命在臺上綻放光芒;而臺下觀眾,也各自追尋自己喜愛的光,和戲裡的角色一起哭一起笑。...more

現代美術期刊NO:213期[113/12]

現代美術期刊NO:213期[113/12]

經歷四十載風華的北美館,始終在臺灣當代藝術發展的前沿致力於開拓多元未來的可能性。載全臺南北新美術館紛紛成立地當下,本期專題「來徑與遠景-北美館進行式」邀請資深館員結合實務經驗與第一線觀察,檢...more

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精裝]

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精裝]

本書為「托瑪斯.德曼 歷史的結舌」展覽中文專輯。展覽由攝影展覽基金會、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與臺北市立美術館共同策劃,2025年1月18日至5月11日於本館展出。 德國藝術家托瑪斯·德曼(Thomas Demand)以逼...more

永恆之痕-傳統陶瓷修復技法:鋦瓷、金缮(2版)

永恆之痕-傳統陶瓷修復技法:鋦瓷、金缮(2版)

本書的出版係屬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為整理且豐富國內工藝修復技法書籍,所編輯出版的傳統陶瓷修復技法教材工具書。鋦瓷及金缮,除能作為破損陶瓷器物之修補技法,其修復技巧,更體現了工藝之技術性、...more

偶藏韶光:亞洲多元文化之身

偶藏韶光:亞洲多元文化之身

「國立臺灣博物館」成立於1908年,自日治時期即陸續蒐藏臺灣、中國及東南亞之偶戲相關藏品。2019年至2020年,臺博館陸續獲得各式偶戲文物之大量捐贈,整飭入藏同時,更規劃「臺博偶戲館藏系列叢書」。本冊...more

「藝術游擊」10位藝術創作者在馬祖的斥候誌

「藝術游擊」10位藝術創作者在馬祖的斥候誌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辦理「島嶼對話-臺馬藝術交流計畫」之「藝術游擊」藝術家駐村活動,邁入第6年,113年徵選10位年輕藝術創作者前往馬祖北竿、東莒與西莒3個島嶼駐村生活與創作。成果集收錄10位藝術創作者...more

蔣經國日記(1960)[精裝]

蔣經國日記(1960)[精裝]

蔣經國日記,始於1937年5月4日,終止於1979年12月31日,其中1948年闕如,而1937至1940年,以及1945、1946、1947與1949這八年的日記為抄謄本,其餘年份的日記皆為原件,且為蔣經國本人所記。蔣經國早年寫日...more

蔣經國日記(1961)[精裝]

蔣經國日記(1961)[精裝]

蔣經國日記,始於1937年5月4日,終止於1979年12月31日,其中1948年闕如,而1937至1940年,以及1945、1946、1947與1949這八年的日記為抄謄本,其餘年份的日記皆為原件,且為蔣經國本人所記。蔣經國早年寫日...more

蔣經國日記(1962)[精裝]

蔣經國日記(1962)[精裝]

蔣經國日記,始於1937年5月4日,終止於1979年12月31日,其中1948年闕如,而1937至1940年,以及1945、1946、1947與1949這八年的日記為抄謄本,其餘年份的日記皆為原件,且為蔣經國本人所記。蔣經國早年寫日...more

蔣經國日記(1963)[精裝]

蔣經國日記(1963)[精裝]

蔣經國日記,始於1937年5月4日,終止於1979年12月31日,其中1948年闕如,而1937至1940年,以及1945、1946、1947與1949這八年的日記為抄謄本,其餘年份的日記皆為原件,且為蔣經國本人所記。蔣經國早年寫日...more

蔣經國日記(1964)[精裝]

蔣經國日記(1964)[精裝]

蔣經國日記,始於1937年5月4日,終止於1979年12月31日,其中1948年闕如,而1937至1940年,以及1945、1946、1947與1949這八年的日記為抄謄本,其餘年份的日記皆為原件,且為蔣經國本人所記。蔣經國早年寫日...more

蔣經國日記(1965)[精裝]

蔣經國日記(1965)[精裝]

蔣經國日記,始於1937年5月4日,終止於1979年12月31日,其中1948年闕如,而1937至1940年,以及1945、1946、1947與1949這八年的日記為抄謄本,其餘年份的日記皆為原件,且為蔣經國本人所記。蔣經國早年寫日...more

蔣經國日記(1966)[精裝]

蔣經國日記(1966)[精裝]

蔣經國日記,始於1937年5月4日,終止於1979年12月31日,其中1948年闕如,而1937至1940年,以及1945、1946、1947與1949這八年的日記為抄謄本,其餘年份的日記皆為原件,且為蔣經國本人所記。蔣經國早年寫日...more

蔣經國日記(1967)[精裝]

蔣經國日記(1967)[精裝]

蔣經國日記,始於1937年5月4日,終止於1979年12月31日,其中1948年闕如,而1937至1940年,以及1945、1946、1947與1949這八年的日記為抄謄本,其餘年份的日記皆為原件,且為蔣經國本人所記。蔣經國早年寫日...more

蔣經國日記(1968)[精裝]

蔣經國日記(1968)[精裝]

蔣經國日記,始於1937年5月4日,終止於1979年12月31日,其中1948年闕如,而1937至1940年,以及1945、1946、1947與1949這八年的日記為抄謄本,其餘年份的日記皆為原件,且為蔣經國本人所記。蔣經國早年寫日...more

回歸線Re-turn-Vol.0011拾景剪影

回歸線Re-turn-Vol.0011拾景剪影

在當代藝術的創作方法、媒材形式皆越趨複雜且多元的現在,美術館如何透過一次次不同的展覽內容及策展想像,重新探索白盒子空間的可能性,甚至透過藝術家的作品呈現,將他們對環境的觀察及自身經驗,轉化為...more

展高雄系列專刊:三社三味 茂林特展

展高雄系列專刊:三社三味 茂林特展

展高雄系列迄今,「三社三味-茂林特展」為第17檔特展。茂林地區雖是人口最少的行政區,卻因原住民族比例最高而具文化代表性。區內三大部落──茂林-得樂的卡、萬山-歐佈諾伙、多納-古納達望,各自孕育出獨特...more

陳誠先生日記[增訂版/3冊合售/軟精裝]

陳誠先生日記[增訂版/3冊合售/軟精裝]

陳誠(1898-1965)自黃埔建軍起,即受蔣中正重用,歷任黨政軍要職,在臺推動土地改革、三七五減租、協調美援規劃、開放地方自治等,對國家多有建樹。其日記詳盡記錄參與國政經歷,為研究近代史之重要資料。...more

從戒嚴到解嚴史料新編(全二冊不分售)[精裝]

從戒嚴到解嚴史料新編(全二冊不分售)[精裝]

本書收入多種近期公開的檔案史料,內容包括:蔣中正主政時期「臺灣省戒嚴令」效力疑義與法令修正、戒嚴的施行、監察院調查糾正與臺灣省議員提案;蔣經國國防部部長任內至主政時期戒嚴令修正重申研議、戒嚴...more

戰後台灣史料與研究:國內安全委員會檔案選編[全4冊/精裝]

戰後台灣史料與研究:國內安全委員會檔案選編[全4冊/精裝]

《戰後台灣史料與研究—國內安全委員會檔案選編》四冊係以〈國內安全委員會案〉作為母群,從中挑揀出最具有起源性、代表性、特殊性、事件性,且攸關情報高層決策之重要檔案彙編而成。嗣而,編定《國內安全...more

戰後臺灣政治案件:臺灣獨立聯盟史料彙編[全4冊/精裝]

戰後臺灣政治案件:臺灣獨立聯盟史料彙編[全4冊/精裝]

臺灣獨立聯盟成立是海外台獨運動邁向新階段的開始,聯盟奠基於1960年海外留學生所建立台獨組織,重心逐步由日本轉往美國。1970年代臺獨運動蓬勃發展也跟國內外局勢相關。1971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1972年...more

為國存史:在臺灣訪談錄[軟精裝]

為國存史:在臺灣訪談錄[軟精裝]

本書對曾參與本館重大變革的退休與現任同仁,及攸關本館業務的學界人士進行訪談,計14位受訪者。...more

台灣情民主路:劉峯松先生訪談錄[軟精裝]

台灣情民主路:劉峯松先生訪談錄[軟精裝]

劉峯松先生,台灣彰化縣人,父親是基層警員,於1941年出生於臺灣彰化。1953年畢業於員林國小,1968年畢業於臺中師專夜間部。同年觀護人高考及格。曾任國小和國中教師、台北地方法院觀護人等職務。長期投身...more

戰後臺灣政治案件: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相關案件史料彙編 (一)精

戰後臺灣政治案件: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相關案件史料彙編 (一)精

內容為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在二戰後使用羅馬字聖經和普世教協會員身分違背國民黨政府的國語政策與反共國策,雙方關係產生摩擦以及長老教會不得不妥協過程,以及長老教會關切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的外交困境與臺...more

戰後臺灣政治案件: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相關案件史料彙編 (二)精

戰後臺灣政治案件: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相關案件史料彙編 (二)精

內容為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基於關切一九七○年代中華民國政府的外交困境與關懷臺灣的安全,繼發表《國是聲明》與《我們的呼籲》之後,於一九七七年發表《人權宣言》,對政府提出建言的資料,以及國民黨政府處...more

蔣經國日記(1969)[精裝]

蔣經國日記(1969)[精裝]

蔣經國日記,始於1937年5月4日,終止於1979年12月31日,其中1948年闕如,而1937至1940年,以及1945、1946、1947與1949這八年的日記為抄謄本,其餘年份的日記皆為原件,且為蔣經國本人所記。蔣經國早年寫日...more

美國國家安全與對臺政策檔案選譯六:別冊 - 臺灣關係法[軟精裝]

美國國家安全與對臺政策檔案選譯六:別冊 - 臺灣關係法[軟精裝]

「臺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1979年4月10日經總統卡特簽署,成為第96-8號公法,旨在以美國國內法規範對臺關係、處理臺灣法律定位問題與實施對臺政策。由於該法極具特殊性,45年來平穩運作,美國...more

歷史臺灣: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刊第28期(113.11)

歷史臺灣: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刊第28期(113.11)

1998年由歷史學家倡議發起的「大家來寫村史」活動,可視為在臺灣推動歷史詮釋權開放的象徵性起點。此後,歷經地方認同、文化民主、公眾參與等社會價值的普及,以及地方型博物館、區域文化資產整合,甚至是...more

清代臺灣張丙事件研究

清代臺灣張丙事件研究

本研究在探討清代臺灣張丙事件的歷史與社會意義,與常民歷史記憶有著深化的情感,而與事件相關的歷史場域,至今仍然在臺灣的鄉鎮角落可以見到其遺存。尤其張丙事件有平埔族屯番、閩粵義民參與平亂的事蹟,...more

鑛山誌 vol.3 礦山生存術

鑛山誌 vol.3 礦山生存術

《鑛山誌》採1年1刊形式出版,內容為「在地」與「博物館」觀點的共構形式,邀請地方社群參與書寫,以建構具多元視角的水金九礦山學。延續前兩期的主軸,持續作為關注水金九礦山生活型態的MOOK年刊,面向包...more

從西亞到歐洲─外交禮品的故事[軟精裝]

從西亞到歐洲─外交禮品的故事[軟精裝]

國史館為我國總統、副總統文物的主管機關,典藏國內外各界致贈我國的外交禮品,其中與西亞、歐洲相關的文物為數不少,這些文物除了具有特殊的風格外,其致贈的外交場合也是我國與國際社會互動的重要見證。...more

他者‧他方:常玉與旅法藝術家的巴黎跫音[精裝]

他者‧他方:常玉與旅法藝術家的巴黎跫音[精裝]

以20世紀初期臺灣、日本、中國藝壇與法國畫壇交會的時代為背景,透過常玉及其他留法亞洲畫家作品的共同展出,探討東亞藝術與文化面對西潮東漸的不同樣態,介紹現代藝術運動在東亞發生的樣貌,將臺灣藝術史...more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

2025年為臺灣前輩畫家陳澄波先生誕辰130週年誕辰紀念,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與本館共同策展「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從早期知識份子/藝術家的視野下與本館作為博物學關懷的對話下,呈現臺灣差異、...more

靈魂的棲所[線裝]

靈魂的棲所[線裝]

本書為國立臺灣美術館2024年國際科技藝術大展「靈魂的棲所」之展覽專輯,內容含括12位/組國際與臺灣藝術家、學者展出作品,「靈魂的棲所」所展現並希望與觀眾探討:在這肆意發展的數位科技世界中,究竟何...more

布農族馬遠部落歷史研究

布農族馬遠部落歷史研究

本書主要在探討部落起源與遷移擴散、親屬關係與社會網絡、傳統領域與尋根維護、生態知識與狩獵文化、從傳統信仰到基督宗教、族群與互動、經濟與就業、重大歷史事件、教育與永續,內容豐富而精采,是一本忠...more

阿美族貓公部落歷史研究

阿美族貓公部落歷史研究

本書主要在探討部落領域、勢力與民族關係、氏族遷移與部落形成、國家進入與區域發展、舊俗、祭儀與宗教、文化復振的意識與行動。 貓公部落現所在行政村為豐濱鄉豐濱村,位於貓公溪與一尾匯合口南岸一處...more

當我們同宅一起 公宅設計與理想現代生活

當我們同宅一起 公宅設計與理想現代生活

財團法人臺灣博物館文教基金會與國立臺灣博物館共同進行建築文化推廣,2023年共同策辦「當我們同宅一起──公宅設計與理想現代生活」特展。「公共住宅」是國家介入改善居住問題的策略,也是不同時代對於理想...more

海洋生物的秘密:2024第五屆臺灣科學節《奧秘海洋》徵文暨繪圖活動得獎作品集

海洋生物的秘密:2024第五屆臺灣科學節《奧秘海洋》徵文暨繪圖活動得獎作品集

自2020年起,海生館為鼓勵12年國教學生以「閱讀」探索海洋,每年舉辦以海洋為主題的徵文暨繪圖活動。本屆「2024第五屆臺灣科學節《奧秘海洋》徵文暨繪圖活動」邀請學子透過閱讀海生館出版之《奧秘海洋》雜...more

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機裝]

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機裝]

本專輯為「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紀錄,內容包括有館長序、策展專文、35位藝術家作品圖版、放映計畫介紹、藝術家簡歷等。本雙年展自2007年起,國立臺灣美術館以臺灣為據點,輻射亞洲當代藝...more

潮壤相接

潮壤相接

《潮壤相接》不僅在作品間構建對環境與邊界的多重敘事,也期望透過展覽專書和一系列活動延展這些議題的深度。本次展覽專書除了收錄參展藝術家及作品簡介,也邀請研究者為每位藝術家撰寫專文或訪談,以更完...more

夢土上的李泰祥:告別十周年紀念特展專刊

夢土上的李泰祥:告別十周年紀念特展專刊

臺灣樂壇在1941年誕生了一代宗師李泰祥,他的創作涵蓋古典與通俗音樂,而他的音樂就像夢一般,充滿著無數可能與想像,造就許多經典作品流傳至今。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為紀念李泰祥大師,特於2024年...more

孫中山與臺灣:日治時期臺灣同胞對孫中山的認知與想像

孫中山與臺灣:日治時期臺灣同胞對孫中山的認知與想像

本書深入闡述孫中山與臺灣的密切關係,孫中山曾經兩度派人到臺灣宣傳革命思想,並建立革命組織,也曾經三次親自抵臺,促進革命思想於臺灣的傳播,同時激發並培養臺灣同胞的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感,更進一步探...more

畫說史前:Blihun漢本[精裝]

畫說史前:Blihun漢本[精裝]

國定Blihun漢本考古遺址位處於宜蘭縣南澳鄉澳花村漢本聚落附近的山麓上,發現完整度極高的聚落型態,具有高溫工藝技術以及熱絡的島內外交易,是新石器時代轉化金屬器時代的重要遺址。 本書以發掘、描繪...more

台灣學通訊第140期(2024.11):鐵路建設與宜蘭市街發展

台灣學通訊第140期(2024.11):鐵路建設與宜蘭市街發展

【本期主題】宜蘭面向世界 宜蘭的地形封閉,交通對歷史的影響尤具關鍵。從清朝翻山越嶺的淡蘭古道,及至日治初期軍用路、輕便車、五分車,邁向現代里程的宜蘭線鐵路等,訴說不同時期的演變。 1924年12...more

觀臺灣第63期(2024.10)-聲活記憶

觀臺灣第63期(2024.10)-聲活記憶

封面故事 生活中總是充斥著各種聲音, 鬧鐘聲、車聲、音樂聲、podcast聲, 它們看不到、摸不到,卻伴隨我們的左右。 讓我們閉上眼睛、張開耳朵, 重新感受生活中無所不在的聲音, 也許是動物...more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職員輯錄(三)[軟精裝]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職員輯錄(三)[軟精裝]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是研究戰後臺灣初期1945至1947年期間,官員任免情形的重要史料。而本輯錄係包含民政處所屬的衛生局以及相關醫療院所,諸如省立醫院、檢疫所、衛生試驗所...more

2024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

2024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自2004年辦理「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首屆及第二屆(2004及2008年)採「作品競賽」模式,開放全球陶藝創作者報名參賽,得獎及入選作品可於陶博館展出。2010年起,陶博館增設「主題策...more

奧秘海洋季刊館訊123期2024.09:海洋生物捉迷藏

奧秘海洋季刊館訊123期2024.09:海洋生物捉迷藏

「捉迷藏」是充滿童年回憶的遊戲,然而對於海洋生物來說,捉迷藏是一場生死交關的生存競賽!在海洋裡只要躲得巧妙就能趨吉避凶,除了能瞞「天敵」過海,更能對獵物攻其不備。 《奧秘海洋》123期以「海洋...more

台灣環保運動史料彙編第3冊[精裝]

台灣環保運動史料彙編第3冊[精裝]

近年來,社會對於反對核能發電、能源轉型、海洋生態等問題逐漸重視。回顧此一歷程,應有助於讓台灣在各項挑戰中 持續前進,也讓國家持續進步發展。 環保運動如同多數的社會運動,是站在衝撞體制的一面...more

台灣環保運動史料彙編第4冊[精裝]

台灣環保運動史料彙編第4冊[精裝]

環保運動是對舊有的價值觀進行挑戰,所以教育宣導與理念推廣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而國內外團體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除了可以擴大運動的支持範圍外,更有助於吸取他國經驗、增廣見聞、促進友誼,並提升台灣的國...more

公共圖書館可及性指引[二版]

公共圖書館可及性指引[二版]

長久以來,圖書館遵循基本原則提供各項服務,以滿足行動不便或有部分障礙讀者的需求。然而,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與變動,圖書館面臨諸多新的挑戰,因應服務群體的多元,以及各式線上服務資源的興起,使得圖...more

時光旅者:鐘永和臺灣影像展

時光旅者:鐘永和臺灣影像展

本畫册記載於宜蘭美術館辦理「時光旅者—鐘永和臺灣影像展」展覽情形。本次展覽呈現攝影家鐘永和40多年來透過鏡頭留下臺灣各個角落的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致,他的攝影風格自然樸實,像是穿梭於時光的旅者,以...more

文化藝術工作者及事業著作權保障作業參考手冊

文化藝術工作者及事業著作權保障作業參考手冊

本部作為臺灣藝文產業的推手,責無旁貸重塑藝文著作權締約雙方的雙贏觀念,《文化藝術工作者及事業著作權保障辦法》施行已2年餘,為協助第一線同仁對著作權觀念再發酵,實務經驗再加乘,特編撰本參考手冊...more

觀臺灣第62期(2024.07):西仔反印象記

觀臺灣第62期(2024.07):西仔反印象記

身處不同位置的人們, 對於一場戰爭的印象與感知, 總是不盡相同。 繼續往後翻, 在書信、影像、民間傳說、 乃至於各種各樣的歷史材料當中, 你所見到的清法戰爭, 又將會是什麼樣子?...more

臺灣河川今貌:黃運祥厚工水彩

臺灣河川今貌:黃運祥厚工水彩

本館舉辦「臺灣河川今貌–黃運祥厚工水彩創作展」,是他繼「臺灣海岸風貌」系列及「臺灣港灣風貌」系列後,推出的第三個創作系列。忠實記錄臺灣各地河川今日的風貌,其中有許多作品呈現河川被人為破壞的樣...more

民主與民主之外:李登輝百年誕辰紀念學術討論會論文集[精裝]

民主與民主之外:李登輝百年誕辰紀念學術討論會論文集[精裝]

本論文集除了主題演講之外,收入13篇論文。內容有李登輝總統執政後如何在黨內外、保守與改革中維持平衡,李登輝在臺北市長、省主席任內的施政與思想,劉明修撰寫《李登輝傳》的意義,李登輝處理資深中央民...more

14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