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如一場盛大的舞會,而我們每個人都是舞者。尼采認為,起舞不僅是身體的律動,更是靈魂的綻放。有人輕盈如風,有人熱烈如火,但真正重要的是用心感受生命的脈搏,在舞動中領悟存在的意義。 《每個不曾...more
蘇格拉底身處西方哲學發生重大轉折的時刻,以及古希臘自然哲學、倫理學與形而上學的交點;他的觀點、立場、言辭和思想充滿張力與魅力,對它們的刻畫與定位也歷來困擾着後學。弗拉斯托窮數十年研究之力,從...more
《智慧的覺醒》集結了克裡希那穆提在美國、印度和歐洲等地的演講與談話文章,主題涉及傳統與依賴、看的藝術、追求快樂、衝突、孤獨、思想、意識、恐懼、暴力、冥想、智慧等,引導人們實現內心的智慧覺醒和...more
本書摘譯了司陪丁等人彙編的《培根著作集》中有關培根自然哲學的若干文章,包括“論事物的本性”,“論本原和起源”,“瓦勒里烏斯(解釋自然)”和“宇宙現象”等經典篇目,它們均可視作《新工具》的雛形,主要涉及...more
本書是作者詹姆斯·尼古拉斯對盧克萊修《物性論》做的一次的“貼近閱讀”。與認為“伊壁鳩魯主義只是自然哲學”的觀點不同,作者認為,存在一種伊壁鳩魯主義的政治哲學,這個論斷的全部證據和意義的澄清都只能...more
在這一AI時代,哲學何為?藝術何為?本書彙集了當代技術哲學研究領域代表人物許煜過去十年的重要研究成果,試圖闡釋與技術時代相關的諸多關鍵問題,內容涵蓋哲學、技術和藝術三個領域。 在本書中,我們可以...more
從事思想史研究的學者常常將自己描述為竊聽過去對話的人、不同思想世界的探索者,以及過去社會的轉譯者,而批評者時常嘲諷他們只狹隘地關注少數人的思想;不過,從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當代思想並對其做出理...more
古羅馬皇帝留存千年的智慧箴言一部洞察人生、透徹思考的哲學自省書。 《沉思錄》是一本樸素而又無比真誠的書,這是馬可·奧勒留與自己的對話,分為十二卷,每卷都有一個大主題,涵蓋感恩、思索宇宙、靈魂論...more
這部凝聚着馬克思畢生心血的皇皇巨著,堪稱融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于一爐的馬克思主義百科全書,是人類思想史上一座不朽的理論豐碑,被尊為工人階級革命的“聖經”。它以深邃的洞察力剖析商品、貨...more
法國思想家列斐伏爾研究城市問題的一系列著作中的一部,也是與馬克思主義思想聯繫最緊密的一部。列斐伏爾深入研究了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中關於城市問題的重要論述,其關注的焦點是“在歷史唯物主義理論框架...more
本書是“馬克思漫漫說”這一介紹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社科普及品牌的最新成果,是繼《馬克思漫漫說·政治經濟學》之後,圍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相關知識,推出的一本介紹辯證唯物法即馬克思主義唯物法的圖書。...more
在蘇格拉底的弟子色諾芬的對話作品《希耶羅,或僭主》中,僭主希耶羅與詩人西蒙尼德討論僭政的利與弊。施特勞斯將對話譯成英文並作了完整解讀,之後邀請好友——法國哲學家科耶夫寫了評論文章,由此觸發了兩...more
本書是歐洲最偉大的在世哲學家之一吉奧喬·阿甘本分析歐洲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弗里德里希·荷爾德林的生活和作品。荷爾德林的一生被整齊地分為兩部分:他的前36年,從1770年到1806年;他的後半生,從1807年到18...more
和春秋戰國時代的中國一樣,古希臘是軸心時代的思想重鎮之一,重磅思想從此發端,締造了兩千年西方文明。古希臘人的城邦生活充滿哲意——他們熱衷於散步和交談,對萬物、宇宙的奧秘刨根究底,哲學論辯無處不...more
《青年黑格爾》由格奧爾格·盧卡奇于1938年完成,1948年在蘇黎士出版,是盧卡奇轉向馬克思主義成熟期之後,以馬克思的思想和方法論為指導原則寫成的黑格爾研究的經典之作。 全書分為四個章節,按照時間順序...more
本書是著名學者陳鼓應在《悲劇哲學家尼采》之後所做的尼采研究的幾篇重要論文的彙集,在中國的尼采研究中可謂獨樹一幟。書中對尼采哲學的幾個重要概念、尼采哲學的獨創性及其在哲學史、思想史、文化史上的...more
本書是作者格奧爾格·盧卡奇在完成著名的《心靈與形式》後,撰寫的以《審美文化》《安德烈·奧第》《托馬斯·曼的小說〈國王的神聖〉》為突出代表的一系列短篇隨筆以及評論文章的合集。 這些創作都可以算作...more
這是德國哲學家、思想家弗里德裡希·威廉·尼采創作的一本散文詩體哲學著作。 全書共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1篇至關重要的序言和2篇演講,演講地點主要集中在一個叫作“花斑母牛”的市鎮裡。 第二部分同...more
生活裡總是有許多問題,小到「今天晚上吃什麼」,大到「你最近幸福嗎」。人們過著過於具體的生活,每當追問意義的時候,轉頭就被生活的瑣碎和生存的壓力所淹沒,信息爆炸,觀點極端,當你迫切想要理解、解...more
叔本華借鑒了康得的“現象—物自體”的二元結構,用“意欲”取代了“物自體”,同時,把柏拉圖的“理念”置於意欲和個體表像之間,理念是意欲的完美的客體化,個體表像是意欲不完美的、幻象的客體化。叔本華在唯理...more
《彼此的對等》是一部深刻剖析人類平等基礎的政治哲學力作。在西方哲學傳統中,人人生而平等的觀念根深蒂固,但在現代道德和政治哲學中,基本平等的原則卻鮮有深入研究。沃爾德倫在本書中提出了一種細緻且...more
《論靈魂》是亞裡士多德的最具吸引力、被後人注釋最多、內容最為豐富的著作之一,是西方哲學史上首部系統地論述靈魂的定義及其官能的著作,對整個西方哲學史產生了深遠影響。 “靈魂”這個概念在亞裡士多德...more
本書由兩部分構成:前四章主要關注斯賓諾莎的實體的形而上學,後兩章則處理思想的形而上學。作者從實體與樣態的關係這一基本問題出發,對斯賓諾莎的思想體系進行了細緻分析,反駁了一些在學界中廣泛流行的...more
本書以歐洲思想史為鏡鑒,全景式地介紹了從葉卡捷琳娜二世時期到20世紀初共百餘年的俄國思想發展的歷史進程。在作者看來,俄國的18世紀和19世紀構成了一個具有鮮明特徵的文化時代,便於人們將它視為一個結...more
尼采曾宣稱自己是“歐洲的佛陀”,且終生對佛教抱有極大興趣。雖然他遵循佛教思想,摧毀了被他當作雙頭錯覺的存在與自我,但他認為自己所倡導的是對於隨之而來的虛無主義危機的回應,而這與他的印度同行截然...more
一本自我對話性質的小書,一些關於生死、自然、煩惱、自我、他者的洞察和思考,很多隨性、審慎而又睿智的語言,讓你回歸內心的城堡。 馬可·奧勒留,古羅馬帝國政治家、軍事家、哲學家,“五賢帝”時代最後一...more
馬克斯·霍克海默、西奧多·阿多諾合著的《啟蒙的辯證》是批判理論的哲學論文集,也是20世紀法蘭克福學派哲學的代表作。兩位學者對法西斯主義的批判、對反猶主義的剖析、對文化工業的解讀,在此書中融合為對...more
在這本書中,我們得以窺見這位偉大哲學家驚人廣闊的視野,這種廣闊既是地域上的,也是學科領域上的。文學、哲學、建築、音樂、繪畫、宗教……無所不談。他的目光所及,從自己居住的巴黎,忽而落到拜倫棲居的...more
“維特根斯坦的主要貢獻是在數學哲學領域”,哲學家曾親自寫下這句評語。 知名維特根斯坦研究者塞弗倫·施羅德在這本新作中為維特根斯坦的數學哲學思想提供了一次細緻連貫的刻畫。作者聚焦于對維特根斯坦數學...more
本書是介紹二十世紀神學巨人卡爾·巴特(Karl Barth)的思想導論。作者以西方和亞洲各學界對巴特思想的受容史作為切入點,剖析了巴特思想所遭受的誤解,以及各類誤解的源頭,並提出了一套詮釋巴特文本的基本...more
對思想者而言,恐怕沒有比散步更有益的事情了。無為無用,自由無拘,有些思想註定只在這樣一種狀態下才能誕生。 在這本書里,“最後的步行者”齊奧朗化身成一名漫畫人物,漫步巴黎街頭,頭腦中自然流淌出許...more
《自然哲學體系初稿》(1799)是謝林早期自然哲學的成熟版本。謝林從作為無條件者的自然出發,創新性地使用動態原子論模型來解釋無機物質,又將物質的起源歸入普遍的宇宙有機體的歷史中,明確了自然哲學中有...more
本書是亞歷山大·柯瓦雷關於科學革命主題的論文集,共收錄了六篇以科學革命為主題的論文,集中體現了作者對科學思想史編史學綱領與科學革命觀的深刻見解。前四篇圍繞伽利略所發動的科學革命而展開,后兩篇...more
如何過幸福而充實的生活?如何做個好人?幾千年來,我們似乎都為這兩個問題所困擾。愛比克泰德終身都在思考的便是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愛比克泰德意識到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會遇到的各種困境。他用畢生的心...more
這是一本生動的簡明史,深入地探究了從古希臘到今天,哲學如何改變了人類的知識和我們生活的世界。 在索姆斯看來,哲學並不是象牙塔中的抽象概念,而是知識的根源。2000多年來,正是哲學探究對新概念的發...more
“跳舞的時候,我就跳舞。睡覺的時候,我就睡覺。”“讀書和騎馬,旅行和戀愛,食物和藝術,和女兒交談,和貓玩耍,照料尚未完工的花園中的捲心菜。忠實地享受生而為人的一切。”“在急於展示幸福的時代,誠實...more
分析了17世紀以來儒學思想在東亞各國的傳播,指出儒學東傳後,異域學者研讀經典、提出新詮,在將儒學作建構自我身份、政治合法性的思想資源的同時,也豐富了對儒學的理解,並且時至今日,儒學仍是東亞文化...more
在該書中,作者獨辟蹊徑,以傳統形而上學的存在論為基本線索,批判性地考察了費希特在1794,1798/99和1812年三個版本的知識學形態,指明了它們的內在的演進線索。該書指出,知識學的困境與“發展一種同時是...more
《理想國》是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代表作品,他整理了蘇格拉底與友人的談話,用對話體形式展述其哲學思想。 本書涉及柏拉圖思想體系的各個方面,包括哲掌、倫理學、教育學、文藝學、政治學等各個領域,其...more
本書以叔本華的年譜為主線,從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叔本華原著,即韋啟昌翻譯的《作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第2卷、《附錄和補遺》2卷和《倫理學的兩個基本問題》,以及楊宗偉翻譯的叔本華手稿《叔本華暮年之...more
本書主體內容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文本導讀”講述了《費爾巴哈論》的歷史語境與主導思想、《費爾巴哈論》的文本結構與學術闡釋、《費爾巴哈論》的“科學”話語及其在中國的傳播;第二部分“現實意義”探討了“...more
間隙是有意識的決定和行動的特徵;理性只能在間隙中發揮作用;理解行動中的理性,關鍵是理解間隙與向上適應指向的關係。約翰·塞爾界定了實踐理性經典模型的六大主張,分析了它們為什麼是錯誤的,並爭鋒相...more
本書整理了漢娜·阿倫特的數次訪談,並收錄了她與雅斯貝爾斯夫婦的通信節選。阿倫特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她的哲學洞見與對現代社會的思考啟發了無數讀者。阿倫特在這些訪談與書信中剖析了她的...more
中世紀哲學包括在大約一千年的時間裡人們借助數種語言進行的思考。本書將探討不同文明圈在中世紀的哲學發展進程,並且如實記錄各項主題的碎片化狀態。 本書在把握相關主題時,儘量避免從理論角度評判,而...more
《資本論》是德國思想家卡爾·馬克思創作的政治經濟學著作,1867—1894年分為三卷出版。 《資本論》全書共三卷,以剩餘價值為中心,以唯物史觀的基本思想作為指導,通過深刻分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揭示了資...more
這是目前市面上最新的一本盧梭傳記,曾入選2005年美國國家圖書獎。哲學家讓-雅克·盧梭在18世紀的文壇上出人意料地爆發了,他是一位挑釁者,他的作者讓讀者們為之動容。直到今天,我們的政治和社會生活中仍...more
從《柏拉圖全集》中精選了《歐緒弗洛篇》《申辯篇》《克力同》3篇,另收納牛津大學本傑明·喬伊特(Benjamin Jowett)教授在《柏拉圖對話》中所作的3篇導讀。公元前399年,70歲的蘇格拉底被三個雅典公民以不...more
在現代社會,人們之間的冷漠、孤獨與無助越發成為一種社會問題。現代人寧可用手機聊天,也不願意麵對面交流。如何解決這樣一種交流困局,回歸本真的交往方式?人們該如何走出自我的牢籠,與他人交往,建立...more
《后希臘化哲學》由多倫多大學古典學系教授博伊-斯通斯撰寫,是一部重要的哲學著作。該書首次追溯了公元初期的哲學革命,重建了斯多葛學派的哲學基礎,並揭示了柏拉圖主義的重要性。作者指出,斯多葛學派...more
本書是法國哲學家阿蘭的一部哲學散文隨筆集,譯本為台灣麥田出版社版本,由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法國哲學、美學與文學研究學者楊凱麟審校。書中共有90多篇散文隨筆,作者或引經據典或用生活周...more
柏拉圖的《理想國》為什麼反對藝術?亞里士多德的《尼各馬可倫理學》倡導什麼樣的人生?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真的認為君主一定要不擇手段嗎?霍布斯的《利維坦》的自然狀態是什麼? 介紹西方哲學的書籍所面...more
本書是蘇格蘭著名哲學家赫伯特·詹姆斯·帕通的代表作,他是不列顛理念論(也即英國觀念論)的代表人物,曾以堅持理念論的倫理學立場與對元倫理學(尤其是愛德華·摩爾)的批評而聞名。20世紀30年代以後,帕通的...more
本書為北京大學韓毓海教授的“西方哲學社會科學經典名著導讀”課講稿。作者選取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洛克、克勞塞維茨、黑格爾、馬克思、熊彼特、薩繆爾森、弗里德曼等影響西方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思...more
西方馬克思主義者盧卡奇在20世紀初曾經提出一個經典學說:“物化”,它用以描述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下,商品關係日益入侵到人際關係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實踐因而變得扭曲。 那麼,一種非物化、非扭曲的狀態究...more
本書是《康德著作全集(注釋本)》的第9卷,主要收入代表性作品有《邏輯學》《自然地理學》《教育學》。與《康德著作全集》第9卷相比,本書增加了各篇科學院版的編者導言、科學院版的編者注和譯者李秋零老師...more
本書是《康德著作全集(注釋本)》的第8卷,主要收入康德1781年之後的論文,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有《關於一種世界公民觀點的普遍歷史的理念》《回答這個問題:什麼是啟蒙》《人的種族的概念規定》《論目的論...more
《蘇格拉底的申辯》是柏拉圖的名篇,內容為蘇格拉底的辯護辭。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被人控告不信神和教唆青年變壞,他被迫出庭答辯。他拒絕逃走,也拒絕流放或罰款之類的處罰,因為他認為自己無罪,最終他服...more
本書著眼於帕多瓦的馬西留與現代秩序的構造,將馬西留的思想道路概括為“斷裂與重建”。 這條道路意味著對亞裡士多德主義“類比之路”與唯名論“單義性之路”的雙重融合,從而重構出以人民為中心的新中介,結果...more
本書是《康德著作全集(注釋本)》的第3卷,主要收入《純粹理性批判》(第2版)。與《康德著作全集》第3卷相比,本書增加了各篇科學院版的編者導言、科學院版的編者注和譯者李秋零老師的譯者注。...more
一、有別於通常按照康德—費希特—謝林—黑格爾的思路來研究黑格爾辯證法的形成過程,本書基於對黑格爾不同時期有關懷疑主義之文本的分析,按照黑格爾自身思想的進展過程,從黑格爾對懷疑主義的批判立場出發...more
梅洛-龐蒂晚期的自然反思立足于現代哲學史和科學史,是思想觀念和科學經驗共同作用的結果。梅洛-龐蒂敏銳地指出世界只是思想的內卷,為了跳出內卷,他從現代物理學和生物學等視角展開反思,並試圖在肉身的...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