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老照顧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5
三年又六週的閉關

  閉關中心的硬體設施
  在佛教的心靈發展體系中,研習(聞)和深思(思)在禪修(修)中獲得實踐。儘管在理論上,研習與禪修緊密連結被認為是理想的狀況,但是這兩種訓練在制度上通常是分別而獨立的:新進的學者被吸引進入佛學院;未來的禪修大師進入閉關中心──一個設計來傳授完整禪修訓練的機構。

  在舊譯派(寧瑪派)和口耳傳承(噶舉派)的傳統中,基本的密集禪修訓練課程持續三年又六週。《蔣貢康楚閉關手冊》是針對這種形式的閉關所撰寫而成的指南,這些閉關中心的硬體結構並沒有標準的模型。我造訪了喜馬拉雅山區,包括西藏、印度和尼泊爾,和其他國家,包括法國、加拿大和台灣的閉關中心,以下的描述即是以這些閉關中心為基礎。

  一個禪修閉關中心通常獨立於一座寺院、寺廟或公共禪修中心等主要的建築物之外,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小團體,受到所隸屬的較大機構的供給和保護。

  從外部來看,閉關中心是靜止的島嶼,本來就無意吸引外界的注目。進入閉關中心的人,把對家庭、生計或社會的義務和責任留在門外,等到他們所選擇的訓練時期結束後,再重新擔負起這些義務和責任。在禪修閉關期間,公眾在任何時間都不容許進入閉關中心,只有隨侍的廚師和被指派的禪修指導者是唯一能夠進出閉關中心的人員。

  在閉關中心的結界內,一些建築物環繞著中庭。每一個閉關行者都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關房,禪修者在這個房間度過一天絕大部分的時間。寺廟是最大的建築物,整個團體一天在此聚集兩次:早晨和傍晚,以進行團體的祈請和禪修(在喜馬拉雅山區的閉關中心,皆會在這兩個時間供應早餐和晚膳)。另外,在閉關中心的結界內,有一個大房間供閉關行者練習瑜伽。閉關中心內的其他建築構造還包括廚房、浴室和廁所,整個閉關中心被圍牆或籬笆環繞,以杜絕公眾的窺探。

  每一個閉關行者的關房只提供足夠的空間來設置一個小佛堂、一些書架、一張書桌,以及讓閉關行者在地板上做大禮拜時能夠伸展肢體的地方。每一個關房的窗戶都對著中庭敞開。關房裡面沒有床舖,取而代之的是一張「禪修座椅」;那是一個木質的支架,有著低矮的三個面,以及一個高高的靠背,可以既是一張禪修座椅,也是一張床。進行長期密集閉關的閉關行者(例如這本閉關手冊書寫的對象),必須讓自己習慣採取一種坐著的、挺直的睡姿。

  閉關中心通常是一個小團體,居住其中的禪修者人數通常是十二個或十二個以下。喜馬拉雅山區的寺院和佛學院有傾向於擴張人數的一些惡名,然而閉關中心卻不是如此,在這樣的團體中,健全的師生比例一向被認為是必要的。舉例來說,在蔣貢康楚仁波切的閉關中心,只有八個人構成一個閉關團體:一位上師、五位閉關行者、一個廚師以及一個樵夫。

  在一些比較次要的部分,蔣貢康楚仁波切的閉關中心脫離了慣常的模式。在這個閉關中心的結界內,有一座以上的寺廟;在一個閉關團體中,同時進行兩個禪修課程。第二個禪修課程是由一個負責第二座寺廟的閉關行者來進行,而這第二座寺廟專供護法。這個閉關中心不像現代大多數的禪修中心,閉關行者在閉關期間,必須把所有私人財物留在儲藏庫中。這種限制後來變成全面的,從宗教物品(例如佛像和唐卡)到衣物;在後來的閉關,甚至連不分尺寸大小的僧袍都由閉關中心提供。這種強制執行的一致性,似乎強調了蔣貢康楚仁波切的堅持:在他的閉關中心的閉關行者,無論他們在閉關中心外的財富或社會地位,都要把自己和他人看成是平等的,並且受到一視同仁的待遇。
5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