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老照顧展
花小錢做行銷

花小錢做行銷

內容連載 頁數 1/2
利基行銷是什麼?

有家小書店的店面不幸地落在兩間超大型書店之間。某天,書店老闆進門前看到右手邊那家競爭者貼了一幅巨大的廣告招牌:「週年慶大拍賣!價格下殺五折!」標語比他的小書店門面還要大。

更慘的是,左手邊那家同業擺出更大一幅的廣告:「清倉大拍賣!定價狂砍六折!」這幅廣告同樣把小書店給比下去。成了夾心餅乾的小書店老闆怎麼辦呢?身為利基行銷戰士,他創造了自己的廣告標語,然後將之掛在門上。這張標語簡單寫著:大門入口。

和傳統行銷的不同處

利基行銷不倚賴巨額行銷預算的蠻力,相反的,他們倚賴靈活想像力的力量。利基行銷戰士和傳統行銷戰士間主要有二十種不同處。

一、傳統的行銷一貫維持「要正確行銷就必須投資金錢」的理論;利基行銷則維持這個理論:如果你想投資金錢,你可以這麼做;但是如果你願意投資時間、精力和資訊,那麼你也可以不需要投資金錢。

二、傳統行銷一直罩在一層神祕的外衣下,讓一般公司行號老闆卻步,因為他們連行銷到底是否包括銷售、公司網站,或是公關活動都搞不清楚。正因為他們如此畏懼傳統行銷,又極怕犯錯,他們乾脆什麼都不做。反之,利基行銷徹底褪下披覆在行銷學上那層神祕的外衣,揭露行銷的本質是一道企業主可以掌控的過程,而不是他們必須受制於行銷。

三、傳統行銷的主要訴求對象是大型企業,利基行銷的精髓、中心思想和靈魂,則是針對小型企業:那些擁有遠大夢想,但只有微薄預算的公司。

四、傳統行銷以銷售量、回應特別優惠活動的客戶數量、網站的流量,或是實體店面的來客量,衡量行銷成效。利基行銷提醒你,真正該注意的數字是你的利潤。我看過很多銷售量突破歷史紀錄,但是卻同時在賠錢的例子。任何行銷如果無法幫你增加利潤,那麼就不是利基行銷。

五、傳統行銷依靠經驗和判斷力,說穿了,就是把「臆測」說得好聽一點罷了。但是,利基行銷戰士不能承受錯誤的猜測招致的風險,所以利基行銷是盡可能建立在心理學、人類行為法則的基礎上。舉例來說,九○%的購買決定存在人類的潛意識中,也就是我們最底層深處的部位所決定的。我們現在知道一個如灌籃般強力的方法可以接觸到大腦那個部位:不停重複。重複的力量大於一切。

六、傳統行銷建議企業應該不斷擴張,然後開始分散投資。這種思維讓很多企業身陷麻煩,因為這讓它們忽略原本最擅長也最具競爭力的本業。利基行銷建議經營者,如果它們本來就想要壯大企業,那麼就去擴張,但是務必記住,眼光不要離開自己擅長的本業,正因為一開始就將本業做好了,企業才得以發展至今天的規模。

七、傳統行銷認為,擴張事業的方法是新增一個又一個的客戶,但這是一個費時又花錢的方法。所以,利基行銷主張,擴張事業應該以幾何方式成長:增加每一筆消費的總額,想辦法在每次營業週期中,讓每一名顧客增加消費次數;利用消費者好評相傳的強大力量,並同時繼續採傳統方式新增一個接一個的客戶。如果你同時從四面八方下手開發客戶,想要不穩定地增加利潤,恐怕都很難。

八、傳統行銷將所有的焦點放在完成交易上,在這之下產生一個錯誤觀念,即認為一旦交易完成,行銷的動作就結束了。利基行銷提醒你,六八%的生意流失是緣於交易完成後的漠不關心。利基行銷了解到這一點,提倡強力後續追蹤:消費者完成交易後,仍然與他們保持連絡,並繼續聆聽他們的意見。

九、傳統行銷勸告你四下觀察,是否有你應該想辦法消滅的競爭者。利基行銷則勸告你,同樣去掃描四周,觀察哪些公司行號擁有與你一樣的潛在客戶和相同標準,但這麼做的目的卻是讓你可以和這些公司行號合作,共同推展行銷。 如此一來,你在擴展自己行銷能力所及的範圍,又能在同一時間減少行銷費用,因為你可以和這些公司共同負擔費用。

十、傳統行銷竭力建議你,一定建立一個代表公司的標誌,說是在視覺上讓他人認識你公司的記號,並強調,以令人印象深刻的程度而言,視覺上的刺激比聽覺高出七八%。利基行銷則要警告你,建立公司標誌已經過時了,因為公司標誌充其量只是做到讓人想起你的公司名稱而已。相反的,利基行銷戰士會以一個「meme」來代替公司標誌。「meme」是一個視覺或聽覺上可以傳達出一整個意念的象徵符號,可以用最少的時間傳達最多的東西,尤其是在網路上,一般人通常都只用幾秒鐘快速掃閱你的公司網站,這時「meme」就可以發揮最大作用。我們在往後的章節裡會繼續探討「meme」。

十一、傳統行銷一直都是一個關於「我」的方式。看看任何公司網站,你都會看到「關於我們公司」、「關於我們的公司沿革」、「關於我們的產品」。但是一般人才不在乎你怎麼樣哩!「關於我行銷術」只會讓大家昏昏欲睡。這也是為什麼利基行銷戰士總是實行「關於你行銷術」;每一個字、每一個點子都是關於客戶,也就是那個上網瀏覽的訪客。一般人在乎的是自己,如果你能夠與他們討論與他們有關的事情,他們會全神貫注聽你說。
21 2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