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老照顧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2
序章 怎麼,你竟然會在這種地方?
1

  肥胖的老人左手提著沉甸甸的彎曲的紅色樹脂棒快步行走著。肥胖的中年男子提著彎曲的藍色塑膠棒行走在他的右側。老人的右手之所以空著,是為了在腿腳不便的中年男子失去重心時,好去攙扶他的身體。對於在狹窄的散步小道上錯身而過的行人表現出的好奇,提著彎曲塑膠棒的這兩人並不在意,繼續往前行走……

  老人(也就是我)被查出心律不整而停止游泳時,俱樂部的教練建議我儘量做行走鍛鍊,我也希望順便訓練兒子糾正拖曳著腿腳走路的習慣,便欣然接受了建議。教練送給我兩支大棒子,說是拿著這棒子行走,公子的腿腳或許會自然而然地抬起來,「老先生您本人嘛,也曾看到他在游泳池旁被絆得琅嗆摔個大跟頭……」

  我和兒子光大致等到黃昏時分,便從居住的高臺走下坡道,前往運河河畔那條散步者已見稀少的散步小道。閒置多年的溼地帶上已開發出成片的公寓,年代久遠的堤岸也得到修整,對人數業已增加的居民們開放了這裡。

兩人分別提著紅、藍兩色棒子行走著,也會有人向這對父子打招呼。儘管智力障礙給行走也帶來了影響,可光自從學會說話以來,那種鄭重其事的文章體語言卻從不曾混亂。這一天訓練結束後,在攀爬通往高臺的那條坡道前照例坐在長椅上小憩時,光這樣說道:

  「剛才問話的那孩子,說是原先懷疑爸爸已經有一百歲了。」
  「看到還算年輕,就吃驚了,是嗎?」
  「有人問,爸爸還在寫小說嗎?」
  「可能對方認為,這麼問總比說『還活著嗎?』要好些吧。」
  「是個上了歲數的人。」

  剛開始寫小說那幾年裡,雖說還沒在電視上露過面,卻也常有陌生人向自己打招呼。顧忌到自己說的是四國森林中的方言,加之發音又不太清晰,因而不能立即予以回答。在被編輯帶去的一家小酒館裡,就因為這麼一點兒遲誤而發展為暴力衝突。

  後來上了年歲,也是考慮到抵抗力的衰退,對一般打聽雖說不是視而不見,可在思考問題時若被拉到意想不到的會話中去,其後要想再回到先前的話題上來就要花費一些時間了。確實到了如此反應的年齡。為了使得話語不那麼複雜,倒不如「如實」地回答問題。

  「距離一百歲還有一段時間。小說也是這樣,較之於主題,只要找到新的形式就打算寫。」
  「也有可能直到最後也發現不了嗎?」
  「那是可能的吧。」
  「即便這樣,你說還是要作為小說家生活下去……」
  「打算就那樣結束自己的生涯。」

  就在這天,新的方法出現了。從背後傳來沉重腳步聲的那個行人,使得光踏入柏油路邊際冬日裡的枯草叢中。回首瞥去,此人像是少年,卻用老人的聲音招呼道:

  「What!are you here?」

  這是日本人說出的英國口音的英語。我重新打量那位說了這句英語後便挨到身旁的人,卻是一個讓我大為意外的人物。然而我隨即意識到,就在前些日子,我們父子在眾人面前周章狼狽之際,圍觀我們處境的人群中就有此人,當時顧不上進一步確認,便一直延續到了今天。我還回想起,當時儘管恍若看到幻影一般,面對發生在他身上的巨大變化,我對他的那種感覺卻是一如既往。
21 2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