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新鮮人
你的健康水知道

你的健康水知道

  • 作者:胡建夫
  • 出版日期:2013/01/17
內容連載 頁數 1/1
1水是人體的原動力

古人有云:水為萬化之源,土為萬物之母,飲資於水,食之於土,飲食者,人之命脈也,而營為賴之。世界上許多物質都可以找到它的替代品,但迄今為止,卻沒有一種物質可以取代水。

關於人類的起源,有科學證明,人是由猿進化而來;而猿是由海底的水藻變異而來;水藻又是微生物在水的作用下質變的結果。這些研究和言論雖然撲朔迷離,但有一點無庸置疑,那就是,水對生命的形成至關重要。沒有水就沒有生命,沒有水也就不可能有地球上的一切。

水不僅以液體的形式大量存在於地球上,而且整個地球上的生物都是由水構成的。人體也是由70%以上的水和30%以下的其他物質組成。可以說人體也是一個大水球。水是構成人體的最重要成分,如血液、淋巴液以及身體的分泌物等都與水有關,水約佔成人體重的60~70%。有科學研究證明,一個人如果一星期不吃飯,搶救後他還可以維生;而如果一個人三天不喝水,他的生命就會垂危。所以水是維持我們生命的原動力。同時水中含有鈉、鈣、鎂、鉀等無機鹽類,是大多數動植物必不可缺少的物質來源,而且水的攝取與排泄還有助於動植物調節體溫。

可見,水的作用不容小覷,尤其我們平時飲用的水,不僅對潔淨、衛生、安全至關重要,而且還對人體的健康有著重要的作用。人體每天喝8~10杯水,可以保持身體健康,精力充沛,大腦活躍。因為水參與體內所有化學反應的進行:食物的消化、吸收及營養物質的運輸,體內新陳代謝及代謝產物的排泄,輔助體溫的穩定,保護且促進體內器官、關節、韌帶、肌腱等的潤滑,甚至每個細胞遺傳物質DNA的中心軸也是由水分子團架構而成。

人體所吸收的食物必須有水的參與才能分解,各營養素只有透過水才能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水(溶劑)的這一特性,使它對人體發揮了很多功能:

◎水是一種流質,柔軟剛毅,填充人的身體的空隙,讓人看起來圓潤飽滿。
◎水造就了血液,是血液運送紅血球(紅血球事實上是個「水袋」內含有顏色的血紅素)的交通工具。
◎水做為溶劑,可以融化進入身體的各種物質,包括氧氣和病菌;水一抵達某個細胞,就把氧氣帶給那個細胞,而且把肺部的廢氣帶走。
◎水能有效地製造全體神經傳導物質的所需。
◎水具黏附功效,能形成一層細胞保護膜,降低在碰撞中傷到細胞。
◎人體內的能量只有轉化成ATP才能被身體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糖是ATP的主要來源,必須在水的作用下才能轉化成大腦所需的能量。
◎水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食物中的能量必須透過水的分解和輸送才能被身體所吸收。
◎水可預防DNA的損傷,也可使得DNA的修補機轉更有效率,如此一來異常的DNA就會比較少。
◎水可以大幅提升構成所有免疫機轉的骨髓,激起免疫系統的效率。
◎水潤滑,可以避免便祕和腹瀉。
◎水對身體冷卻(排汗)系統和加熱系統都是不可或缺的。
◎高科技下的電腦病,可以用水來有效的醫治。因為水對椎間盤具有按摩和擦拭作用,可充當「吸震軟墊」的作用。

可見,人與水是一個統一的結合體,水在人體裡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並且,水中存在的各種營養元素是我們所食用的其他物質所沒有的,就算有也必須在水的作用下才能被身體吸收、利用。可見人體健康和營養輸送,與水有直接的關係。

喝水有學問
1、補水不足危害多
當人體缺水使體重減輕不足2%時,一般表現為口渴;到達6%~8%時,一般會出現半昏迷狀態;到達10%時,會導致幻覺、吞食困難;若達到10%~20%時,生命就會陷入垂危狀態。

2、「渴」不是飲水的唯一標準
生活中常有這樣的錯誤:渴了才喝水,並且喝大量的水。可是,事實上,大量的水不但不會被吸收,還有可能稀釋了血液和胃液,進而降低人的免疫功能。所以,要飲水但不要「補過」。

3、日常喝水的七不要
不喝生水;口渴不要大量飲水;大量出汗應喝鹽開水;飯後不要馬上喝水;睡前不要補水過多;不能喝「千滾水」;不喝過熱開水。
11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