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暑期閱讀
內容連載 頁數 1/2
1-4.五味食療,就是中國的營養學
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鹹,五者充形則生害矣。
──秦‧《呂氏春秋》


提到「營養學」,大部分人會想到的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他命及礦物質等營養素。其實,中醫也有營養學。

早在宋代,蘇東坡就在《養生說》中提到:「營養生者使之能逸而能勞。」東西兩方的營養學觀,同樣都是透過飲食調整身體狀况,只是中醫的理論與西方營養學大有分別。

我們所熟知的現代營養學,是食物本身所含的營養成分,再根據人體必需的營養提出建議攝取量;而中醫食療養生,則著重於食物的性味與人體的陰陽以及氣血、臟腑功能間的協調平衡,不同體質的人所需要攝取的食物也應有所不同。

然而,一般人聽到食補、食療,可能馬上就會覺得要熟記「性寒味苦」、「性溫味甜」等各種食物的屬性,才能達到飲食養生之效。

其實,這並沒有你想像中的困難,只要把握幾個大原則,不必強記各種食物的屬性,只要憑著自己的味覺,就可以輕輕鬆鬆利用中醫的營養學概念,達到以飲食調理身體的狀況!

臟腑的祕密,
藏在你的口味裡


中醫認為:「五味入口,各有所歸。」這裡的五味指的是甜味、酸味、苦味、辛香味(包含辣味)與鹹味,「歸」則是指五味被人體吸收之後,大多進入哪個臟器,對身體也會產生不一樣的功效。

所以,不同的滋味,便會對應到不同的臟腑,根據《黃帝內經》的說法:「五味各走其喜,穀味酸,先走肝;穀味苦,先走心;穀味甘,先走脾;穀味辛,先走肺;穀味鹹,先走腎。」

也就是說,酸味歸肝,苦味歸心,辛香味歸肺,鹹味歸腎。一旦人體中的五臟六腑出現偏差狀況,可以利用五味補充,或者減少對特定臟器的刺激。

只是,中醫講究中庸之道,如果五味過量,也會打亂人體平衡,損壞臟器,導致疾病。

� 甜味
很多人心情不好或倦怠時,就想吃甜食,因為甜味本身就有緩解及益氣的作用,不僅能夠舒緩鬱結的情緒,同時也能緩解脾胃。再者,由於脾胃位於人體中心位置,其他臟腑器官都得仰賴脾臟所運化的營養精氣,甜味補脾,吃甜食可強化脾胃功能,使人提振食慾。

但是,甜味過量則會因產生飽足感而減弱脾胃消化功能,造成食慾不振的現象。過多的溼氣與氣血也會因此而聚集在身體中央,無法代謝,造成腹部肥胖、四肢乏力等症狀。

脾臟「喜燥怕溼」,想攝取甜味養脾,最好選擇性平、性溫的食物,例如荔枝、櫻桃等等。性涼的甘味食物則容易傷脾,例如香蕉、西瓜,尤其疲勞多痰,或有臉色淡白、頭暈心悸等血虛症狀的人須少吃。

� 辛香味
辛香味大多氣味濃厚,刺激性強,具有發散與行氣的作用。
一般人以為辛味就是辣味,其實辛味又分為辛涼與辛熱兩種。辛涼入肺,也就是能養肺氣。像是具有發散解熱、退燒、出汗、止痛、解鬱等功效的薄荷、白蓮等,就屬辛涼食物。

而辛熱則是辣味,主要是入脾胃,具有發散、出汗、醒脾(促進食慾、幫助消化)等功能,像是肉桂、蔥、薑、蒜、辣椒等。

在得到風寒型感冒時,要吃具有辛溫發汗散寒的食物,忌食生冷性涼;風熱感冒則宜吃辛涼疏風、清熱利咽的食物,忌吃辛辣熱性。

另外,有人「無辣不歡」,愛吃麻辣鍋或在吃飯時配上一小盤辣椒,但吃辣會大量流汗,人體的精氣也會隨著汗水而大量流失,所以平時就容易流汗的人應該少吃辣,以免耗損太多精氣。
�����
� 鹹味
鹹味有下沉的功能,能夠抑制心火,但是一旦到達臨界點後,因為反作用力的關係,反而會讓能量產生更大的爆發力,使心臟承受巨大的壓力,引發高血壓、心臟病等等。

腎虛的人可以補充鹹味以養腎,但是過多的鹹味會削弱腎臟的作用,腎臟一旦有毛病,身體就容易水腫、雙腿無力、發麻等等。

除此之外,由於鹹味食物大抵偏寒,長期食用不但傷腎,也傷脾胃,體質虛寒的人尤其更須注意鹹味的攝取。

� 酸味
酸味入肝,中醫認為肝臟除了藏血,還維持著全身氣機通暢。適量酸味能強化肝功能,達到疏肝理氣之效。像是如果有身體乏力、面無血色、肌肉鬆弛等症狀,表示肝功能較弱,這時可以藉由補充酸味食物養肝。

酸味入肝臟後,會刺激胃腸黏膜,促進胃酸分泌,增強消化功能,但若肝氣過盛,則會壓迫到脾胃功能,造成胃酸過多、胃灼熱、泛酸水。有以上這些症狀的人,就要少吃酸,改以攝取甜味來滋補脾胃。

� 苦味
對常常內火過旺(如:嘴唇乾燥、口腔潰瘍等)的人來說,苦味可說是必須攝取的一味。因為苦味大多性寒,且能清熱瀉火。平時飲用微苦的咖啡、綠茶等飲料,不但有利尿的功效,也能藉此清掉體內熱毒。

也正因為苦味能夠清理熱毒,所以因為體內溼熱所造成的肥胖,可以藉由攝取苦味,達到減肥之效。相對地,皮膚乾燥、體型乾瘦之人,便不適宜多吃苦味,因為這類人體內沒有溼熱,若再以苦味清熱,只會使得皮膚更乾燥,體重下降。

大多數的蔬菜都屬苦味,例如牛蒡、萵苣、生菜、苦瓜等等,平時吃這些蔬菜,就能清熱瀉火,平復情緒,排掉體內多餘的熱毒。

五味加一味,
淡味為主保健康


其實,除了上文所提及的五味之外,還有一味是常常為人所忽略,卻是最健康、最不可或缺的,那就是「淡味」。淡味可當「清淡」來理解,例如五穀、野菜等等。

淡味也是各種味道的基礎根本。多食淡味,不僅較不易造成偏嗜一味帶來的壞處,同時也能全面調養臟腑器官。

清淡的五穀和蔬菜是造血的根本,多吃這類食物,能夠滋養血氣,促進血液循環,使得體內運化順暢通達,還可令人神清氣爽,情緒平穩。

中醫認為,若人突然想吃某種口味的食物,代表內臟有其需要,無須特別忌口,只要不過量即可。雖然五味各歸不同臟腑,但最好以淡味為主,其餘五味為輔,這就是最簡單而基本的食補觀念。

2-7.體寒,痠痛就會找上你
熱則流通,寒則凝塞,通則不痛,痛則不通也。
──清‧《醫學心悟》


肩頸痠痛、關節疼痛,是很多人都會有的小毛病。而當身體出現這些痠痛感時,我們知道可能是因為長期姿勢不良,或是過度疲勞所導致。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其實造成這些痠痛的原因,是因為氣血不通暢,而氣血的流通,和「體溫」有很大的關係。

身體不保溫,
病痛不請自來


人體的平均溫度是三十六.五度左右,當體溫每下降一度,代謝率就會下降十二至十三%。

中醫則認為:「寒則殺,暖則生。」寒涼帶來肅殺之氣,溫暖則代表生生不息。

當身體的溫度下降,會讓血液變冷、變稀少,流動速度也會變慢。寒的特性是凝滯收引,所以它會阻礙氣血的運行,最後導致疼痛,也就是「不通則痛」。

要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屬於體寒,手腳冰冷是一個很重要的判斷指標。像是許多女性在冬天時常會四肢冰冷,甚至冷到睡不著,就代表末梢血液循環較差,身體氣血運行窒礙。

而體寒也並非與季節有絕對的關係。像是現代人夏天時喜歡開冷氣,或喝杯加滿冰塊的冷飲,也會造成內外寒熱不調,將寒溼困在體內。

寒、溼經常相伴而生,當體內聚集的溼氣沒有排出去,在體表就會形成水腫或皮膚發癢、長溼疹;發生在腸胃道,則會導致拉肚子、腸胃功能減弱,或是無法運化水溼導致肥胖;在關節或筋骨處,則會造成四肢麻木、痠痛。

因此,若想要擺脫痠痛,要先把溫度控制好。而且當排除了身體寒氣,改善虛寒體質,代謝力跟免疫力也會隨之增強。

「戒寒食暖」的保暖之道</b>

想要去除體內的寒氣,最快、最好的方式就是「戒寒食暖」。
吃暖食會讓我們身體的溫度上升,帶動血液循環,將體內囤積的垃圾帶走,身體裡面的垃圾清乾淨了,體重自然會跟著減輕。

像是蔬果大多屬性寒,綠豆、豆腐和海帶等也屬寒涼食物,要盡量避免食用。

還有,將冷飲在口中多含幾秒鐘再吞下,也可以降低寒氣對身體的傷害。

在生活上,則要注意「去寒保暖」。除了適當穿衣、不在冷氣房中待太久等,以避免受寒之外,也可以用熱敷的方式,使肌肉充分舒展。

「痛則不通,通則不痛」,想要氣血暢通,除了要勤加活動之外,也要注意到身體內在跟外在環境的溫度變化,如此雙管齊下,痠痛的毛病才不會找上門。

21 2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