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止)
浣熊

浣熊

  • 作者:葛亮
  • 出版日期:2013/10/08
內容連載 頁數 1/11
自序
 
浣城記
 
若干年前,看韋伯的《貓》,頗為感嘆。美輪美奐在其次,更吸引我的,是對人類法則的模擬與些許的抗拒。在城市的某一個角落,這些動物聚集與歌舞,並以一個獨特的名字表達尊嚴。牠們極度仰慕權威與守護,也在背叛與漫長的和解中經歷成長。然而,當牠們終於對這世界感到厭倦,一條雲外之路(Heavy Side Layer)將成為重生之始。這是人類望塵莫及的歸宿。
 
我始終相信,我們的生活,在接受著某種諦視。來自於日常的一雙眼睛。一隻貓或者一羽鸚鵡,甚至是甲蟲或是螃蟹。卡夫卡與舒爾茨讓我們嚇破了膽,同時感到絕望。我們不知道下一秒鐘會變成什麼模樣,更糟糕的,是在活得最興味盎然的時候分崩離析。城市人更是如此,誠惶誠恐,想像著自己站在過於密集的行動鏈條的末端,時刻等待著有一隻蝴蝶,在遙遠的大洋彼岸扇動翅膀。這就是我們被決定的命運。
 
在一次颱風過境之後,終於提筆,寫我生活的城市。這場颱風以某種動物為 名,因為其行動的迅捷,且路徑奇詭。它為島城帶來了強風與豐沛的雨,也帶來 了不期而遇。 
 
說起來,這城市並不缺乏相遇,大約由於地緣的匯集擁促,或者源生流徙的傳統。相遇而有了故事,有了關於時間的見證。見證別人,也見證自己。在每一個時代的關隘,彼此相照,不再悕悕惶惶。因此,歷史的因緣,幾乎成為人與城市遇見的軌跡。百來年前,有個叫做王韜的人,抱著避禍之心,來到了這個被他稱為「蕞爾小島」的地方。來了便不走了,作文章,辦報紙。老了,終究要回去。
 
在這城市留下的足跡,卻帶不走。人生的逸出,這便不是宿命,是奇遇。又過了許多年,這城市被另一人寫成了書。依然寫相遇,遇的是時世的變遷,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這人叫做張愛玲。在港大讀書時,聽了一些往事,有關這位命運多舛的校友。身歷艱辛的光景,留一點物欲的貪戀,聊作安慰。半個世紀前的無奈與蒼涼,倏然定格於傾城,綿延至今。無從說起,「一些不相干的事」,命為《傳奇》。
 
傳奇終有些英雄落寞,若誕生於日常,傷感也隨之平樸。都是舊事,如今的傳奇是個殼。這城市的底裡,已傳而不奇。一如它的華美,是給遊客展示的專利。
11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