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老照顧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4

盟軍記載的二戰臺灣機場

杜正宇、謝濟全


壹、前言

臺灣眾多的機場,除少數民航機場外,幾乎都是因太平洋戰爭而出現。在猛烈的戰火下,無數人投入了機場的建設,但戰後近70年的今天,我們卻依然不易回答一個基本卻又重要的問題:二戰時期的臺灣機場倒底有多少?近來的研究,礙於臺灣與日本檔案的殘缺;中研院對美軍資料的蒐集尚在進行;以及研究者的不同觀點,以致眾說紛紜。洪致文的論文,係比對他歷年的調查、《警總接收檔案》、《國軍檔案》與一份美軍的調查(1945):「Dispositions of Japanese Army Airfields in Formosa」,做出二戰臺灣機場共有64座的結論(不含澎湖)。 筆者的研究則比對《警總接收檔案》、《國軍檔案》、《空軍年鑑》、《日本防衛省檔案》,以及劉鳳翰的研究,得出71座的初步清單。隨後以何鳳嬌、洪致文、張維斌等人提出之接收時即撤廢的機場名單、跑道是否相連、實際空間分布等,依次刪除。但有二重港、關廟、西螺、梧棲四座機場無法確認,因而僅能暫時做出59-63座的結論。

面對不同數量的結論,筆者心中不無疑問。竊以為歷史之撰寫須為史實負責,先前之研究既缺乏美方檔案,便應設法取得;因而赴美國國家檔案館(NARA)、美國海軍總部(Naval Yard)、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等地蒐集盟軍原始檔案。 本文的撰寫便是立基於這批盟軍檔案與日、臺文獻,企圖透過對各種檔案的整理與分析,以釐清臺灣機場的使用與數量。

貳、盟軍檔案之編寫與內容

1942至1949年間,美、澳等國的情報單位及美國國防部、海軍與陸軍等編寫了許多臺灣機場的相關調查報告,內容包括經緯度、相對位置、面積、設施、跑道尺寸,以及空照圖、簡圖與分布圖等。美國國防部(War Department)於終戰後編製的臺灣機場檔案中,有兩份係由日本截獲。機場簡圖與筆者於日本防衛省所見相同,但文字記載增加了美軍調查資料。其中一份條列11座機場的建造時間、絕對位置、相對位置、跑道長度、設施與海拔高度(1946)。 另一份則有22座(1946)。 戰後,美國對臺灣機場的調查,即使到了1950年代,仍在持續進行(1954, 1955)。

41 2 3 4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