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止)
國小語文教學答問

國小語文教學答問

內容連載 頁數 1/2
壹、注音符號教學

一、為什麼學漢字前,要先學會「注音」?


人類的進步是先有「語言」再有「文字」,各國的造字方式各有不同。

漢字是以: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等方法來造字,嚴謹地說,前四種是「造字」方法,而後兩種是借用已有的字而產生的新字,我們又說它是「用字」的方法。六書中,以「形聲字」占的比率最高,約在百分之九十上下。

形聲字是一部分「表聲」,一部分「表形」的文字。在遠古以前,形聲字可以從字形上讀出字音,看出字義,但是經歷了久遠的年代,漢字有些音變、形變的現象,所以不容易從字形上讀出正確的聲音了。例如:「每、莓、霉、海、誨、侮」都以「每」當聲符,但「字音」卻有很大的差異。

每:每天
莓:草莓
霉:倒霉
海:大海(它不念每)
誨:教誨(它不念每)
侮:侮辱(它不念每)

又如:「借、錯、醋、腊」都以「昔」為聲符,但是字音也有所不相同。

借:借人
錯:錯別
醋:香醋
腊:腊月

由於漢字字形 與字音之間有很大的差異,如果不學標音的符號(注音符號或漢語拼音),識字上會遇到較多的困難;如果前學了標識漢字的拼音法,就可以正確念出五萬多個漢字的字音了,這是合乎學習原則的,所以學者都建議先學標音符號。

二、漢字有哪些標音方法?

1.古代的「讀若」、「讀如」、「反切」:中國古代有用同音字相互標注方法,如「冬讀如東」,就是先學會幾百個字音,用一個字音來註明另一個同音字的方,用來標示。
「反切法」就是用兩組文字組合拼讀出的字音,這兩組文字一組表示聲母,一組表示韻母,念的時候是取前一個字的聲,與後一個字的韻,拼讀出另一個字音的方法。如:東是「德紅切」。
21 2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