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人
內容連載 頁數 1/9
◆3關鍵讓大腦「清醒」,就不會常常做白工!
 
大腦清醒時思緒敏捷,工作時處於興致高昂的絕佳狀態;學習時,解題速度會比平常快上許多,即使碰上高難度的題目,也可以馬上找到方向;寫文章時則能文思泉湧,條理清晰。
 
因此,每當提到學習方法時,如何刻意讓大腦保持「清醒」,並善加應用在每一次的學習時間,絕對是要優先強調的重點。一般在三種情形下,我們會覺得自己的大腦思緒清晰:
 
《關鍵1》運動之後,大腦會變「聰明」
 
大腦什麼時候最清醒呢?答案是「在身體充分活動之後」。大家不妨回想平常散步、慢跑後(或進行當中),頭腦是不是格外清楚,創意和靈感接二連三地湧現?與好友談笑風生後,也會感覺大腦變靈活了。
 
造成此類現象的原因,其實是血液充分循環至整個大腦的緣故。大腦支配肢體運動的區塊,分布在大腦表面的中央位置,如果想使運動機能活躍,必須將血液輸送至該處,如此便能理解讓血液循環至大腦的重要性了。
 
◎身體越活動,大腦效率越高
 
人類的大腦機能運作與身體活動程度息息相關。人體活動時,大腦的活性也會隨之升高。身體越活動,大腦效能就會越高。
 
然而學習時坐在椅子上,幾乎處於靜止不動的狀態,唸書的時間越長,身體的靜止時間越長;而身體的靜止時間越長,會讓大腦運作效能更趨低落,我們常不知不覺落入這種惡性循環。因此,把學習與運動視為一套相輔相成的方法,才是恰當的做法,這也是學習效果突出的人,自然而然養成的習慣。
 
《關鍵2》整理桌面、丟垃圾,能刺激大腦產生「興奮感」
 
除了運動之外,「工作後」也會覺得大腦特別清醒。例如「桌面整理後」比「桌面整理前」更容易進入學習狀況;同理,完成多道簡單的計算題後,容易感覺思路更加清晰。這種現象被稱為「勞動興奮」,由德國精神科醫師艾米.克雷普林所提出,因此也被稱為「克雷普林的勞動興奮」。
 
◎善加利用克雷普林的「勞動興奮」
 
分析大腦結構,位處大腦邊緣的「伏隔核」與「勞動興奮」密切相關。那怕只是動動手的簡單工作,都能刺激伏隔核,使人處於輕微興奮的狀態。
 
想引發勞動興奮,必須先對工作抱持「簡單、輕鬆」的想法。可能有人會因此產生疑問:「簡單的工作就能引起勞動興奮,那麼困難的工作,成效豈不是更好?」但事實並非如此。
 
伏隔核屬於大腦「酬償系統」中的一環。「酬償系統」簡單來說就是人受到讚美時,會激起「好,我要更努力!」的心態,是影響本能行動的中樞。對大腦來說,「讚美」就是成功體驗,會讓自己感到「舒服暢快」。
9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