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人
內容連載 頁數 1/2
第一堂課 最美的理論
 
愛因斯坦年輕時度過一整年遊手好閒的時光。有時候若不「虛度」光陰,恐怕會一事無成,但很不幸,現在青少年的家長常忘了這件事。
 
那時愛因斯坦住在義大利帕維亞,他是因為受不了德國高中嚴厲的教育方式,放棄了那邊的學業來義大利和家人會合。
 
那時,二十世紀才揭開序幕,義大利也剛開始工業革命。愛因斯坦的父親是工程師,參與波河平原最初幾座發電廠的興建工程。
 
愛因斯坦閱讀康德的著作,有時候跑去帕維亞大學聽課:純粹為了興趣,沒有註冊入學,也不是為了考試。就得這樣,才能成就不折不扣的科學家。
 
三篇震驚世界的論文
 
他後來就讀瑞士蘇黎世大學,全心研讀物理。幾年後,在 1905 年,他投了三篇論文到那時最負盛名的科學期刊《物理學年鑑》。三篇中任何一篇都可以拿一座諾貝爾獎。
 
第一篇論文說明了原子確實存在。第二篇論文為量子力學鋪下了基石,這在下一堂課會討論。第三篇論文談的是他的第一個相對論(現在稱為「狹義相對論」),這個理論說明,每個人的時間之流並不相同:如果一對孿生子其中一人以高速移動,那麼兩人的年齡就會不同。
 
一夜之間,愛因斯坦成了舉世聞名的科學家,收到來自各大學的聘函。但是有件事始終讓他感到困擾:雖然他的相對論立刻受到讚譽,卻跟我們所知的重力理論,也就是東西如何掉落的理論相牴觸。
 
那是他在寫一篇相對論總結文章時發現的,於是他開始思考,由偉大的物理之父牛頓提出的萬有引力,這個不容置疑的古老定律是否也要重新檢視,以符合新的相對論觀念。
 
他浸淫在這個問題裡,花了十年的時間才解決:十年裡他瘋狂投入研究,不斷嘗試、犯錯、陷入混沌;寫出錯誤的論文,或提出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想法,但也不乏誤入歧途的想法。
 
終於,在 1915 年 11 月,他發表了一篇論文,提供了完整的解答:一個新重力理論,他稱為「廣義相對論」,那是他的嘔心瀝血之作,也是蘇俄物理學家藍道(Lev Landau)所說的「最美的理論」。
 
有一些巔峰之作,能深深打動我們,如莫札特的「安魂曲」、荷馬的《奧德賽》、西斯汀教堂、《李爾王》等等。體會其精髓或許需要一段時間的學習,但得到的回饋是純粹之美,並解讓我們打開眼睛,以全新的視角觀看這個世界。愛因斯坦的瑰寶「廣義相對論」,亦名列這些作品之中。
21 2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