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尼采哭泣

中文書
文學小說
9折$ 378
5 /5
8位讀者評分
5
87%
4
13%
3
0%
2
0%
1
0%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6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15/10/14

當尼采哭泣(When Nietsche Wept)讀後感--兼論尼采的邊緣性人格
德國哲學家尼采於哲學本身並不盡然較其他哲學家傑出,然而在解放人類被禁錮的靈魂、面對孤獨的心靈突破,尤其破天荒喊出"上帝已死",挑戰西方基督教文化,這位思想巨人身體力行抗拒物質誘惑,為立下典範,以幾近自虐模式,為人類在生老病死的內在焦慮中粹煉出宗教外的全新出路,沒有他在十九世紀奠定"存在"基礎,二十世紀的心理、哲學等人文發展是否如今天樣貌實難定論,封他為存在思想的頂尖英雄該不為過吧!

真理的敵人並非欺瞞,而是對事情的深信不疑!
我們對生命的責任是創造更高境界的生命,而非複製更低等的....
真理的追求者不畏狂風暴雨,只怕水域太淺.....
廣闊的視野能沖淡悲劇,當你爬得夠高,悲劇將不會再是悲劇.....

本書最值得閱讀之處是作者Irvin Yalom憑著對尼采的深厚了解,不時於書中穿插發人深省的哲思文句,仔細咀嚼這些存在思想所關心主題:孤獨、自由、死亡、老化、獨立、生命意義等現代人正陷於苦悶的人生議題,如果您正因現實生活、經濟問題而陷入心靈困境,尼采所開岀的良方,能讓焦慮的現代人得到無比慰藉.

此書已問世十年以上,小說為引人入勝的虛構、修飾文體始終吸引不了我,然而當Irvin Yalom、Josef Breuer、尼采及佛洛伊德(書內為配角)等大師一字排開, 有些事形勢比人強,不讀可能是我的損失,閱畢後發現幸好當初未讀,因為以十幾年前的知識功力自認無法駕馭深邃內容.

書中主角Josef Breuer為維也納當地名醫,享有一切中年男子該有的榮華,因無法與妻子建立相知相惜之情,因此渴望出現婚外的心靈連結,另一主角尼采也同樣面臨情愛長期枯竭 ,在兩位同時迷戀內外兼具作家Lou Salome下,彼此展開一段奇幻的心靈互療,即便Yalom鞭辟入裡的將兩位孤獨的靈魂在面臨情愛時的愛恨情仇刻劃得絲絲入扣,從種種跡象顯示, 當Lou Salome之於尼采,以及貝莎(Breuer的歇斯底里患者)之於Josef Breuer的激情超乎正常情慾的互動就可能有依附關係滲入,既存在依附,不套入John Bowlby的依附理論解讀潛在心靈深處的情愛,就難以窺探其真相.

邊緣性人格在十九世紀尚未被發現,此堪稱心理疾病中最複雜症狀直至20世紀中業才在美國精神醫學診斷手冊(DSM)首次出現,尼采自然不清楚身心受迫可能為此人格所困,診斷此症可由三方向嘗試:

一,由美國精神醫學診斷手冊(DSM-5)判別:

九項診斷標準中包括:怕被拋棄、人際困擾、認同障礙、衝動行為、自殘自殺、易怒衝動、空虛孤獨、暴怒、多重性格.(三項以上為中度,五項以上為重度)

二,茁著”您也害怕孤獨嗎?解析邊緣性人格”(心理出版社)指出此症有五大主要因素:

三歲前未受良好照護、童年經歷孤獨歲月、幼時父母感情不睦經常吵架、父或母為邊緣人格、幼時經歷分離焦慮.

三,我在作邊緣人格心理諮商時,也發現此人格有另九大特質:

邊緣人格九特質:強勢、急躁、極端、操控、情緒、固執、嘮叨、愛面子、壓抑(邊緣人格分外放及壓抑型,外放型較不會壓抑).

尼采寫過”瞧!這個人”自傳,整本書僅交代本人其他著作大綱,未多提家庭背景及生平事蹟,因此欲藉文獻資料分析其性格有客觀難度,此外邊緣人格既複雜難懂,就很難以生硬的診斷標準界定,如試著由尼采所處成長背景、邊緣性格行為及面對情感事件(依附對象)的心理反應論斷該是另一周延方式,:

成長背景:尼采在本書末段有以下的自我剖析:自父親死後(五歲失怙),我被無情又冷漠的女性所環繞,母親、妹妹、外祖母、阿姨們,不健全的環境烙印在我身上,從那時起,我就視與女人的親密關係為畏途…

邊緣性格之行為:邊緣人格的特質之一是極端,尼采曾說:”上帝已死”,”出門跟女人會面?別忘了你的鞭子!,人際關係上的情緒反應也表現在他與音樂家華格納的愛恨情仇上,曾視他為摯友,將其偶像化,當發現華格納音樂中歌頌基督教,被視為情感上的背叛,立即與好友劃清界線.尼采反宗教同時,似乎也將反宗教本身視為個人信仰,除了極端、強勢、操控、情緒、固執的邊緣人格特質能解釋,還有什麼因素能解析此特蘇性格呢?

面對情感事件(依附對象)的心理反應: 尼采於書中說:Lou Salome不僅是我的紅粉知己,也是心靈伴侶,她了解我,為我找出新的方向,讓我邁向令人昏眩的高度……,這位自視甚高的哲人一旦被能匹配才女吸引,枯竭心靈極可能展開依附,在求婚被拒後,尋求母愛的邊緣人格原魔可能因此爆裂,於是不斷說出貶抑女性的非理性話語.

除以上因素外,根據記載,在偏頭痛、嚴重胃病、過度換氣(邊緣人格的恐慌症現象)、憂鬱、焦慮、,甚至出現強烈自殺念頭…..,皆證明尼采在情變下邊緣人格症狀.

John Bowlby的依附理論認為年幼時遭遇的情感剝奪,正是影響人格發展和與他人社會互動困擾的最大主因, 邊緣人格者在嬰幼兒期未滿足心理依附基本需求,終其一生都可能尋覓那童年經驗中未曾吃飽喝足的心理依附,從尼采為情所困的ㄧ生該得到些許印證。
展開
user-img
5.0
|
2010/02/01
阿拉摩提-愛你的命運
這是書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敲醒對現在生活方式忐特不安的我
這本好書值得細細品味
展開
user-img
4.0
|
2009/05/07
非常有趣、人性的一部小說,用虛構的情節帶出再真實不過的問題。

書中的每之談話治療皆有驚喜。
展開
user-img
5.0
|
2006/10/03
只是想推薦...給更多心靈需要滋潤的人
這本書的精華心得,就留給文筆好的讀者分享吧.
展開
user-img
5.0
|
2005/06/10
不知道多少人有這種感覺:關於心理分析、心理治療的題材 (意識、夢、潛意識、記憶、失憶、深度對談、自我剖析、存在、催眠…) 有時就好像身上的「癢」一樣,明明感覺得到,卻很難搔到它。

也許正是因為難以捉摸、半夢半醒的關係,藝術家喜歡圍繞在心理分析四周來做文章。Dostoevsky 在《地下室手記》裡寫道:有些事只能說給朋友聽,有些甚至朋友也不能說,另外有些事連告訴自己都不行;西班牙導演 Pedro Almodovar 的電影 《悄悄告訴她》 (Talk to Her) 是藉著兩位昏迷不醒的女病患以及男看護士的獨白來述說現實世界的故事; 2004 年 Umberto Eco 最新的小說 The Mysterious Flame of Queen Loana 中間的主角也是一位患了失憶症的舊書商,在一場意外之後,忘記了所有情感的聯繫 (朋友、家庭、子女、婚外情) 卻牢牢記得一切跟書與文化有關的事物。可見虛構中有夢幻的成分,經常令藝術家著迷。

Irvin D. Yalom 現任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精神醫學教授。在《當尼采哭泣》(When Nietzsche Wept) 這本小說裡,他虛構奧地利心理分析之父 Josef Breuer 與德國哲學家尼采1882 年年底在維也納相遇的一段故事。

當時尼采由於情感受挫,臨床上有貧血、嘔吐、偏頭痛、妄想、憂鬱症的跡象,不但精神狀態低迷,甚至嚴重到有自殺的傾向。在故事裡,Breuer 受尼采前女友 Lou Salome之託,決心要治療尼采的心理與身體病痛。但是尼采並非普通病人,他的自尊心與哲學體系強烈到視痛苦 (misery) 為人生的試金石,再大的病痛也沒有治療的必要。尼采和 Breuer 在私人診所見過幾次面之後,拒絕接受 Breuer 進一步的建議,住進療養院接受專業的治療,因為他認為 Breuer 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利用自己,他不可能成為任何人的棋子。不得已,Breuer 在尼采即將離開維也納以前,想出了一個妙計,他請尼采用他的哲學訓練當他的心理治療醫師,而他負責治療尼采的身體。兩個人各有專長,各有需要治療的地方,可以算是立於平等的地位,尼采考慮了一下,答應了這樣的安排。

原來,Dr. Breuer 當時是人人稱羨的名醫,家世顯赫且美艷無比的妻子為他生育了五個小孩,表面上看來一切順遂,但是他內心深處從父母、家庭到事業都有外人不知道也無從紓解的遺憾與壓力。透過和尼采真誠的對話與殘酷的回應,他最後終於跳出束縛,得以選擇 (而不是被人選擇) 他自己的人生。而他也回過頭來幫助尼采暫時放下超人的面具、吐露出心裡的鬱卒,從而緩解身心的病痛。

經驗告訴我,透過學者或專家所寫的故事,讀者比較容易理解一些比較艱深而且沒時間多接觸的主題。這本小說也不例外,除了專業素養使得場景對話逼真寫實以外,書中有許多作者熟讀各種著作且仔細研究以後插入故事中間的思想名言。透過兩位主角的深度對話,導引出追求生命意義與淬煉思想人格的一些準則,例如:
Whatever does not kill me, makes me stronger.
凡是沒讓我掛掉的,都讓我更堅強。
If you kill God, you must also leave the shelter of the temple.
如果你殺了上帝,你當然也要離開教堂的保護。
Not to take possession of your life plan is to let your existence be an accident.
一個人不掌握生命就是讓他的存在變成偶然。
If one does not live in the right time, then one can never die at the right time.
如果我們不能生得其時,那麼我們也永遠無法死得其時。

這些話假使是放在一本哲學或心理學的專論作品的話,讀者可能會感到比較沉重的負擔。透過小說的鋪陳,我們好像身歷其境一樣隨著故事的節奏、對話的張弛而起伏,不知不覺就吸收很多臨床與心理分析治療相關的知識,順帶將尼采的重要哲學思想也一併咀嚼。

作者說故事的功力令人相當驚訝。實際上 Breuer 並沒有見過尼采,但許多週邊的人物與背景都有歷史根據。兩位開啟時代的巨人心靈之間的對話與角力能夠引經據典寫到合情合理可以算是難能可貴,雖然最後的轉折 (twist)稍微有一點突兀,我想也沒有更合理的安排了。

1882 年 Dr. Breuer 正屆不惑之年,1894 年他與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合著的《歇斯底里研究》(Studies on Hysteria)開啟了二十世紀心理分析學科的先河。尼采當時也已經接近四十歲,三年以後尼采完成了《查拉圖斯特如是說》 (Thus Spoke Zarathustra)。尼采曾說他的書要等一百年以後才有人讀,又說:Hegel lamented on his deathbed that he only had only one student who understood him, and even that one student misunderstood him! I am unable to claim even one misunderstanding student.

黑格爾臨終時感嘆只有一個學生了解他,而且還是誤解。我卻連一個能誤解我的學生都沒有。這句話其實過於悲觀。憑著悍然面對生命的態度,追根究底的勇氣,他也已經成為影響深遠的哲學家。

故事到最後,Breuer 邀尼采留在當地體驗家的溫暖,尼采卻執意要到義大利放逐自己。在冰天雪地的維也納冬季裡,兩個人因為推心置腹而建立的友情太令人不捨,讀者可能會私自希望「故事不要這樣結束」。以這個標準來衡量的話,這本小說應該算是成功了大半。
展開
user-img
5.0
|
2004/12/30
在自我追尋的過程中,如果你曾經問過自己一些沒有答案的問題,那麼,這本書顯然沒辦法提供你答案;但是,它能給你的,卻是一份更好的禮物:一種幫助你追尋的「力量」。
誠摯的希望大家來讀這本好書!!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