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愛孩子:波蘭兒童人權之父的教育札記

中文書
親子教養
9折$ 378
4.5 /5
13位讀者評分
5
46%
4
54%
3
0%
2
0%
1
0%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13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3.5
|
2022/04/18
這本書實際看完的感受沒有推薦介紹寫的這麼棒,也許是時空背景有點太off,雖然可以看出作者愛孩子的心,但如果把這本書當作是工具書或是教養書,可能會大失所望。
展開
user-img
5.0
|
2021/06/02
關於育兒,《如何愛孩子:波蘭兒童人權之父的教育札記》是我心中最偉大的作品,它不過度樂觀,也不悲觀。它非常實際,相當科學,由於作者既是醫生亦是教育家,不單著重於兒童心理層面的探討,對於教育制度、行為規範面同等重視。它是我所讀過對兒童教育剖析最深、最廣的著作,從一般嬰幼兒、孤兒院的孩子皆有所書,動人又震撼,誠心推薦所有父母、教師一看。
展開
user-img
4.0
|
2016/10/25
在與父母諮詢的過程中,我常說一句話:「我們這輩子,都是第一次成為父母」。這個第一次,是這輩子第一次,也是往後幾年唯一的一次。

這句話點出我們共有的焦慮經驗。面對育兒知識的懵懂,尋求專業人士、育兒書,又或者是諮詢親友的育兒經,都不失為經驗累積的好基礎。只是,父母多少會有感覺,那些流於階段式、步驟式的經驗分享,並不一定適合自己的孩子,也讓人感覺少了一些父母與親子之間相處的味道。

相較於新手階段的焦慮,隨著孩子長大、親身的育兒經驗累積,對於某些事情,我們變得更得心應手。只是,這樣的得心應手,也往往容易讓我們失去一些思考的空間與機會。

《如何愛孩子》並不是一本step-by-step的育兒書,反而比較像是一個觀察過無數孩子、無數父母的醫師,在那個距今有些遙遠,許多我們現在習以為常的觀念都還不普遍的年代,所做的「親子關係剖析」。

不同於教科書式的條列整理,這本書乍看下會讓人感覺是作者的碎念與喃喃自語。讀到後來,又或者可以說是,許多不同型態父母的自省筆記。這些自省,有的從嬰兒角度出發、有的從父母角度出發,有的從作者本人的專業醫師角度出來。觀點的互相切換,呈現出育兒、愛孩子的豐富內涵。在友善、熟悉與親切的口語表達下,此書呈現了許多在當代可能難以被接受,但在近代卻相當重要的育兒觀念。

作者說:「當你放下這本書,開始整理自己對孩子的想法,這本書的目的就達成了」。

因此,作者擺明了,不是要提供我們正確的育兒做法,而是想用他經歷大半輩子所累積的觀察,提醒著我們身為大人,該如何認識孩子、接納孩子、理解孩子,乃至於最後,我們真的有機會在不斷省思、整理自己的歷程,慢慢找到「愛孩子」,而不是「礙孩子」的方法。

請容我摘錄書中幾句讓我十分驚豔的句子。

・不管在懷孕的時期,或是生產的時刻,孩子都不是你的。
・愛是一種你會要求報酬的服務嗎?
・整個現代的教育方式,都在渴求孩子當一個方便的孩子。
・哺乳是懷孕的延續。
・我們可別脫離「綠色大便」的迷信,然後又掉入「完美成長曲線」的迷信啊。
・他了解語言,但不是透過文字,而是透過表情和語調。
・錯誤是一定會存在的。我們不要害怕錯誤:孩子會帶著令人驚訝的警醒去修正我們的錯誤,只・要我們不削弱他寶貴的天份,以及他強大的自我保護力量。
・他不是在玩,也不是在模仿大人。更不是在殺時間。他在工作。

上面小摘錄,僅是書籍的浮光掠影。如果這幾句話,讓你十分有感覺、十分困惑、或者不滿,那非常推薦你一起來看看這本書,聽作者娓娓道來,為什麼他這麼想。

在閱讀的過程,我們可能會不小心陷入作者的喃喃自語中,某些字詞、字句,當下閱讀時,或許不是那麼容易直接理解,但這樣的小碎念風格,並不會讓作者心中某些精闢、一針見血的觀察變的遜色。

「在想要認識孩子之前,先認識你自己」

閱讀過程,不求快。我想,之於作者,他或許更希望我們聽完他的分享之後,留一點時間給自己,反思、反省、反饋於孩子。

邀請各位爸媽,利用本書與你的內心交談,以及眼前這段珍貴的親子關係,好好的認識自己,也好好地認識你眼前珍貴的孩子。
展開
user-img
5.0
|
2016/10/18
讀完這本書,心中最大的感觸是處處驚喜,相見恨晚,恨不得自己能夠在初為人母之時便能與之相遇,在育兒的路程上少了那許多的跌跌撞撞與暗夜哭泣。或許,許多人一看到書名《如何愛孩子》,會以為這只是又一本給現代父母的教養指導手冊,對付孩子的教戰守則。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這本書不但沒有搖旗喊的空洞理論,更沒有不切實際,彷彿培育聖賢的道德教條。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真摯熱情的大人在長時期和眾多孩子生活互動後一而再,再而三的自我省思。

整本書不時出現的直指核心、打破成見,發人深省的對兒童,對教育,對人性本質的既清明又澄透的剖析,不但引人思索,更神奇的是還展現了強大的療癒力量。

柯札克由衷的提醒大人『在你想要認識孩子之前,先認識你自己。在你開始劃出孩子的權利與義務範圍之前,先認清你自己可以做到什麼。最重要的,你自己也是個孩子,你必須認識自己、養育自己、教導自己。認為教育學是關於孩子的科學,而不是關於人的科學──這是最可怕的錯誤之一。』還記得曾有一位焦慮的母親曾和我聊起,不知何故她的孩子最近情緒跌宕,起伏不定,做母親的希望盡快找到讓孩子情緒變好的方法。在一陣討論之後,我輕聲問她:那你最近情緒好嗎?這位年輕母親忽然露出會心而尷尬的一笑。同樣的,在推廣閱讀多年的路上,許多大人常忽略,當我們期許孩子喜歡閱讀,成為讀者之前,第一個要用心培養的讀者是誰呢?沒錯!那便是自己。我想教養孩子最珍貴的價值不僅在於培育出優秀傑出的孩子,而是促使我們更深刻的去思考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柯札克強力主張讓『讓孩子犯錯』。他說:『讓孩子犯錯。我們不要努力試著對他每一個行為發出警告,也不要每次當懷疑出現,就立刻為他指出道路,⋯⋯他必須練習和自己的良心爭執,然後生出道德的抵抗力。』是的,所有的生命都必須自己獨自走過一回,體驗更是兒童認識世界,瞭解自我最重要的方式,童年時期的犯錯提供成長的養份並且鍛練心性。父母實在無需步步為營,焦慮萬分啊。


展開
user-img
5.0
|
2016/10/17
讀著這本書的時候,我的腦海裡,經常浮現出柯札克的身影。他蹲下來,蹲得很低,用孩子的高度看著眼前的孩子,試著體會他的感受與世界。
他靜靜的看著眼前的孩子,看他如何從遠處搬來一張椅子、如何爬上去、如何遇到挫折、如何終於歷經千辛地把門打開。他只是靜靜地觀察、靜靜地思索,不打擾。他不只看見孩子會搬椅子了、可以把門打開了,他花更多時間探究在這過程中,孩子的心智如何發展,而這過程中的每一步,對孩子的成長來說,又是如何深具意義。
展開
user-img
5.0
|
2016/10/17
這本書完全出乎我意料。
  看到「如何愛孩子」這樣的標題時,以為打開來會如同很多坊間偽心理書籍一般,充斥著「與孩子相處的一百種方法」、「跟孩子溝通的12種秘方」、「教你聽懂孩子的心的87種小秘密」,偽善、虛偽又不明所以的讓人以為這些是寵物飼養指南,但這本書的內容真的完完全全出乎我的預料,充斥著可能的真實(所以同時是殘酷的真實),以及意圖成為警鐘,讓讀者警醒的散文述說方式,而且重新將焦點真正放回孩子身上,讓讀者的視角不僅僅是停留在「親子關係」,而是隨著文字逐漸看到了「兒童自身」,蘊藏在這樣的文體下,是許多的難過、感動、希望,以及對自己的重新檢視。
  如果你是一位助人工作者,這會是一本你可以從中進行非常多思考激盪的書籍(服用前的善意提醒:如果不習慣思考碰撞,當然可能會腦過勞,或腦抽筋),而如果你並非從是助人相關工作,這本書也可能會提供你一個全新的視角去檢視自己、重新認識所謂的「孩子」;以下我簡單擷取在閱讀這本書時寫下的一個筆記和一個經歷,與各位分享這本書帶給我的視角

一、「自以為是愛的愛」與「要你不誠實的誠實」
  「家長是愛著孩子的」在台灣這句話通常被當作親子關係的大前提,但家長真的愛著孩子嗎?或是僅僅只是用著自己自以為是愛的方式去愛著孩子?
  在兒童、青少年的諮商實務現場中常常可見的是,與當事人共同努力、奮鬥,讓內在可能出現了一點改變、鬆動,但當遇到寒假、暑假,這樣長時間和家庭相處的時候,一切努力又很像化為烏有;父母是真的愛著孩子嗎?這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孩子真的愛著父母,因為是唯一的、無可取代的;所以才會那麼拚盡全力,想去贏得那一點點的關注、那一點點的愛。
  另個方面,在家庭中、教育現場中,常見的一件事情是,家長或教育者常常教導孩子:「要誠實」,但當孩子真的「誠實」的時候,卻又遭受批評:「沒禮貌、沒教養」,言行不一的大人啊,你們可曾見過青少年眼中那不屈、憤怒的眼光,如果您也曾如此背棄您的教導,又為何能要求我呢?

二、「我說了算的當家氣勢」
  前幾日,剛好在辦理網路業務的時候,旁邊坐著一頭憤怒而「講理」的母親,因為孩子要期中考前回到家還先打開電腦玩而正感到憤怒,所以拿著資料抽了號碼牌準備把家中的網路都停掉,一邊講著手機,告訴孩子這個晴天霹靂的事實,對孩子不斷重複著一句話:「我要把你們網路停掉,我知道,你會聽話對不對」,一道聖旨就此降臨,母親的一個「看不下去」,成為了這個家庭兩個孩子無法反抗的聖旨;對照作者所言【最重要、最理所當然的兒童人權是:可以說出自己的想法,以及主動參與大人關於他的考量及決定。當我們成熟到可以信任、尊重孩子,當孩子也信任我們、說出自己的權利-教育中的問題和錯誤就會比較少】。
  這本書確實成為了警鐘,但也如同此書作者所述:「沒有一本書、沒有一個醫生能取代個人警醒的思緒,以及個人專注的觀察」,若是我們喪失了清醒的腦袋,就看不見任何新的可能性,也看不到蘊藏其中的希望,從兩個人類間互相理解、互相信任開始的希望,如果可以的話,開始將孩子當成一個人類吧、開始將自己當成一個人類吧…
展開
user-img
5.0
|
2016/10/17
每一頁幾乎都有一句(或好幾句)當頭棒喝,推薦給所有心臟夠強,又真的願意好好面對自己的父母親。當你覺得每讀幾行就被刺一下,當你即使一直被刺依然堅持繼續讀下去,當你明白自己一再犯錯但願意改變自己讓錯誤可以越來越少,當你願意誠實面對自己與孩子----我想,我們身為父母的"等級",又進步了一點點。不斷累積這些願意與努力,我想,我們就會更懂得如何愛孩子一點點。
展開
user-img
5.0
|
2016/10/17
雅努什.柯札克所著《如何愛孩子:波蘭兒童人權之父的教育札記》一書,以細膩的多元視角去探察身而為人,這樣獨一無二的個體,從懷孕的母親、初誕生的嬰兒、生物與環境的依存共生,對話互動的觀察反思,一步步引導讀者覺察自我與父母親、子女、照顧者之間那絲終生牢牢牽絆的身心靈細線,乃至更擴及教育、社會環境各層次的「5W1H 愛的思考」。

隨著作者的帶領,若你還未經生孕,你或許能探索自己從小至今的生命歷程,若你已為人父母或照顧者,你或許能覺思專屬你教養孩子的方式,書中通篇不會有任何規章教條道理,卻能讓你深層體悟過去、現在、未來,得出心中那種種困惑的新方向,沒有制式統一的養育法則,卻能令你開擴設限的思維框架,以更多元的視角找出符合現狀的最適彈性理解。

當你開始思考,那麼這就會是作者的初衷:「有些想法要自己經歷過痛苦才會誕生」。回歸生命最原始的生存本能,以自然的方式去發掘每一生物個體的獨一無二,並尊重不同世代的成長時代環境與權利自主性,如作者所述「每一個專斷獨裁的決定都是可能的錯誤」,每一位成人可能都忘了曾經是個孩子,孩子是最原始的生命力量,當你決定帶他們來到這世上前,你會否曾認真思考過能給他們什麼樣的未來? 這樣的一張純潔白紙,你將陪著他們妝點哪些色彩? 父母與師長或許僅是領著孩子探索世界的媒介,你會如何以所知所學去觀察孩子? 陪伴孩子? 愛孩子?,複製自己原生家庭的重複迴圈? 或是你內心已有創新的思維脈絡?

就從雅努什.柯札克所著的《如何愛孩子:波蘭兒童人權之父的教育札記》,漸進地去探索出你的智慧方向吧!
展開
user-img
4.0
|
2016/10/17
大學時代,曾經當過許多次營隊的小隊輔,在市區、監獄、偏鄉、921災區)等地服務各種類型的孩子,這些經歷也連帶稍微影響到剛出社會所選擇的第一份工作:在少年矯正機構擔任輔導老師。原本以為在那裡工作,只要有愛、以及無條件的關注,就可以幫助這些迷途的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方向,就好像過去四天三夜或三天的陪伴一樣。

之後也陸續在不同場域當中、與許多各有故事的孩子們一起生活,再對照波蘭醫生兼兒童文學作家亞努什‧柯札克的著作《如何愛孩子》,就更加深深地感受到,教育與教養,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一年,在追一個中輟的孩子,在校外看過他幾次,怎麼勸就是堅持不回學校上課,兩人相對就是無言與無盡的臭臉,該生最後甚至曾因竊盜而被留置在少觀所。離職後的某天再次回到該校,偶然看到那個孩子,發現他不僅對我打招呼,臉上也展現了笑容。跟同事聊了之下才知道,有個比較遠的親戚願意照顧他,於是,他當是感受到被愛的溫暖,而逐漸願意把自己的心門打開。

原來,關心一個孩子真的很簡單,只要灌注足夠的愛,自然就會健康、茁壯,成為一個讓人驚豔的人。

但這樣的愛一個孩子,談何容易?

柯札克《如何愛孩子》共分成兩個部分:家庭中的孩子;收容所、夏令營和孤兒院中的孩子。看著前篇,腦中霎時浮現紀伯倫【論孩子】:「Your children are not your children. They are 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Life’s longing for itself. They come through you but not from you, And though they are with you yet they belong not to you. ……」

在家庭中的孩子面臨的問題是:我們花了多少時間去認真地觀察他們的一舉一動?照顧者們多半卻只顧著把自己的期待、理想、未竟事務、對於美好未來的想望投注在他們身上。於是我們忽視他們的天賦、掩面不看他們生理或心理上的抗議、僭越他們對自己的自主權,讓他們逐漸失去了個體性……或者是無止盡的溺愛,而忽略盡到教養的責任,然後,任其生長的結果,不僅養成驕縱的個性,更可能是加害社會的危險分子。

而在機構內的孩子,往往因為戰爭、貧窮、被遺棄等而失去了親人,對於人的不信任感很深,對於自己的價值感極為貶低,這樣的孩子因為缺乏被愛的體驗,或者不知道如何去愛人,而經常只能以錯誤或不恰當的方式去處理人際關係,於是再度被否定、看不起,然後被說「你看我就知道,這個人沒救了」。因而陷入一種無限絕望的循環,最糟糕的是,這樣的景況,是會一代傳一代的。

柯札克在本書中,提到兩個他在孤兒院中很有意思的嘗試,他設置了監護人委員會、同伴法庭,前者有點類似臺灣的「小天使」,由兩個人每天的日誌交流,讓彼此學習同理與理解別人的想法,同時也能自此跟人際有著良性的互動。

同伴法庭則是孩子們發生的問題,由孩子們審判、解決。而同伴法庭中陳列了前99條法規,居然都是判當事人無罪,各種緣由不盡相同,如當事人會改進、當事人不清楚事件的始末、做錯事的不只有當事人本身……雖然柯札克也明確地記載著同伴法庭遇過孩子們不願得罪當事人或怕麻煩,而讓許多當事人的問題無法改善;縱然如此,從柯札克的紀錄中可以窺見,他極力地想把這群孩子當作「有能力」的人,雖然遇到很多挫折,但也從中看到孩子們的成長與希望。

從這也讓我想到,前陣子課綱議題鬧得沸沸揚揚,有人認為開放讓學生參與課綱審議是件很荒謬的事,其中還不乏知名的教育工作者,在此也可以跟柯札克的理論做個對照,當我們的孩子還沒有能力與意願去參與各種公共議題時,代表我們的教育還有好長的一段路要走。

即使如此,教育與孩子,都值得我們花一輩子的心力去投資,只因為孩子們不僅只是資產,更是值得保護的獨特存在。
展開
user-img
4.0
|
2016/10/16

閱讀波蘭兒童人權之父雅努什•柯札克(Janusz Korczak,1878-1942)《如何愛孩子》讓我重新開始思考教育的本質。他最有名的箴言是:「整個現代的教育方式,都在渴求孩子當一個方便的孩子。它一步步按部就班地催眠、壓制、用強硬的手段毀滅孩子內心的自由和意志,他堅毅的靈魂,以及他渴求和企圖的力量。」或許他的話不能算是振聾發聵,因為很多人很早就注意到了,但是在實際的執行面上,我們依然是以「好教」為主。

這樣的當頭棒喝讓人覺得非常沉痛,的確我們是承認教育的重要及必要,但是我們在設計課程或是確立方向的過程都是非常粗糙的。就好像我們拿著滴管硬要孩子吸收,卻沒有考慮到吃這件事情的可能性及重要性。所以,在書中一直強調的孩子不屬於父母,不屬於任何人,孩子就是他自己,應該要被更多人理解和接受。

這本書是用非常閒散的筆調說著非常嚴肅的事情,不只從家庭中的孩子來思考教育的方式,讓讀者可以反思自己對待孩子的行為是否合宜,也讓人感受到作者的用心良苦。書中還延伸談到收容所、夏令營、孤兒院的孩子,讓讀者除了獨善其身的照料自己的子嗣,更能兼濟天下的體會社會中的弱勢或者活動中的孩子們離家的心情。

因為我的工作是高中教師,也有個學齡的孩子。所以當我閱讀這本書的時候,常常覺得冷汗直流:原來這樣是不好的!原來這會讓孩子感覺不受尊重!原來這是不好的說話方式!原來可以更細緻的處理!原來不是習慣就代表應該繼續做下去!所以我們應該要時時刻刻的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也應該要虛心的接受專家的建議。不過,並不是每個部份都是用於台灣,所以要懂得因時因地制宜。希望可以更有智慧的處理學生和孩子的問題!



展開
user-img
4.0
|
2016/10/16
同理,不代表認同
初初翻開厚厚的書稿,有如詩一般的書寫,對於習慣案例分享甚或教條式編排的讀書習慣讀來煞是費力。但同時也在此般的衝擊之中,不禁在一段段母嬰互動、親子關係的細膩的刻劃中,看到一種「真實接觸」的感動。理論適合論述大人類發展的規則,卻難以套用每一位家長與孩子之間的獨特,因著解決問題是人類與生俱來異於一般動物的優勢能力,面對孩子的每一分每一秒所出現的狀況,也只能如實觀察,然後嘗試。
從事青少年輔導工作的筆者,在進入收容所與夏令營的篇章後,更是不斷陷入與過去與青少年接觸經驗的對話,再次體會心理學家Jung所謂兩極對立的超越,因為是成人,所以身負教育的角色,但也因為我們是人,所以在知識之前,是看見與理解。看見屬於每個孩子的獨特,所以能夠賦予他所能執行的任務,這便是一種信任的開始。理解某些孩子的限制,協助他如何在團體中安在,這是關愛的延展。
社會人百百種,在社會縮影的學校體制中,卻極為困難允許孩子的「不同」,時下翻轉教育理念的推行,其實該翻轉的,是整體對教育理念的認同。這確實是不易的,就如同筆者翻開這本書的初期,腦海便不斷冒出「還有幾頁啊」的雜念,倘若大人們有這般警醒,而有勇氣在過去失敗的洪流之中重新站起來,在彼此的支持與守護之中,共同推動這時代的桎梏…到底該如何愛孩子?從觀察開始吧!觀察孩子,也觀察自己!
展開
user-img
4.0
|
2016/10/15
一本好書的價值在於:不是直接告訴妳正確答案,而是能啟發你對主題的諸多思考;「如何愛孩子」就是這樣的一本好書,在閱讀的過程我想起了很多關於孩子的大小事,同時也引發了許多的思考:究竟如何正確的理解每一個孩子?!愛是什麼?!如何在有限的條件下(例如:現有的教育體制、貧弱的家庭資源、同一時間需要照顧上百個孩子),還可以好好的愛孩子?!以上的重要問題,我不急著想要尋找答案,因為隨著經驗的累積,當我愈來愈可以靠近孩子、理解孩子時,孩子自然會告訴我該如何愛他們,這是逾十年的輔導工作最大的心得。十分推薦給想要理解、愛孩子或已經付出愛的讀者們,尤其是父母與長期與孩子工作的大人!
展開
亂世中的人性關懷

這是一本上個世紀前半葉就完成的著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兒童教育經典,身在台灣的讀者們終於有幸於今年閲讀到本書。
這本書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第一點,是作者在和孩子們互動時,很注重「非語言」,也就是「身體語彙」的面向。相較於同時期絶大多數的教育及心理工作者僅關注在口語表達的內容,作者在書中強調了觀察孩子們臉部表情及肢體動作等層面,以對於他們的狀況有更清晰、全面的理解。這在當時是相當難得的。這令我想到同時期的主流心理治療取向:精神分析,只是口語層面的溝通表達,案主在諮商過程中是背對著治療師坐在躺椅上,所以治療師看不到案主的臉。眼神接觸是人際溝通的關鍵管道之一,缺乏此項,在如今的觀念中看來是非常不可思議的。因此,作者的理念在當時是相當前衛的。
接下來就是作者基於「人本」的立場,將孩子們視為成年人般對待,甚至成立法庭。如此的信任程度,至今看來依舊難能可貴,而且恐怕不是多數師長可以做到的。然而,作者也並不諱言這種作法到頭來並不成功,只因串供、共謀等現象隨之出現,徹底打破一般「孩子是天真無邪」的普遍認同。兒童,也足以顯示成人世界中種種的負面作為。這就是赤裸裸的人性展示。
反之,作者在現實生活中最後選擇和院童們一起入納粹集中營並因此失去寶貴的生命,這是人性光輝的極致。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