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智慧箴言

中文書
人文社科
79折$ 252
5 /5
3位讀者評分
5
100%
4
0%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3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23/01/17
會來搜尋這本書的人,也許本身有哲學相關背景,或者是對哲學有興趣,更多的是對人生有某種程度的迷茫,被推薦而來,我不想劇透,僅發表我讀完此書的感想。

有一句成語,叫做不忍卒讀,意思是寫得淒美動人,讓人不忍心讀完,我一直無法理解,為什麼作品或文章很棒會讓人不忍心繼續看下去?直到我遇見了叔本華,他的每一本著作,我意識到每翻一頁,剩下的內容就減少一分,於是有了明明精彩到停不下來,又生怕看完。即使一本書可以重複閱讀,但參透每個真理的最初悸動也只有那麼一次,大部分人評價叔本華悲觀,其實是活在自己的粉紅泡泡當中,載著玫瑰色眼鏡看著這個世界,也許讀完叔本華心情會變得略為沉重,那就是紅藍藥丸的選擇題了,端看你自己想要什麼樣的人生狀態。
展開
user-img
4.5
|
2021/10/10
叔本華說;「人生是否符合關於幸福生活的這個概念,眾所周,我的哲學提供了反定的答案。」

叔本華於年過花甲時,將生命的體悟,人性的觀察,總結成了此篇章。叔本華透過平時細膩的觀察將一些我們很少認真想過的概念一一拆解分析,我們可以好好地審視這些概念及情境,看它們對我們來說究竟重不重要,值不值得持續徘徊在我們的心頭。

叔本華認為人生的佳品有三類:「人之所是」;「人之所有」、「人的形象」,其中以「人之所是」最為重要。

人之所是:指健康、體力、美貌、道德品格及性情等等。
人之所有:財富、財務等等
人的形象:別人心目中的形象,名譽、品階級名聲等等。

叔本華對於健康至上的概念,我很是認同:「人生的頭號愚蠢,就是犧牲健康,以求其他:求財富、謀騰達、圖博學、逐名聲,更遑論縱色慾,求片刻之歡。健康第一,我們應該把一切都放在它後面」。且叔本華認為快樂與福都是負面的(負面為李連江譯,我認為意思大概類似內隱的,平時不會特別感受),痛苦則是正面的。如叔本華所言:「全身健康舒適,只要某部位受點傷,全身的健康就不再進入意識,注意力集中在傷處的痛苦」。身體若不健康遑論有多少財富、外貌有多迷人,終究不幸福。

「唯有獨處時才是自由的,人也在孤獨中看見自己的本相。」對於現代人來說,其實更需要留點閒暇給自己,如果是精神卓越之士,就不會擔心無聊的問題,更能在獨處時反思自己。

叔本華在書中剖析了一些觀念及想法,是對於個人生活的指導,或許有一些概念我們不完全認同,甚至有種族歧視、歧視女性的字眼,但我相信仍值得閱讀。我相信每個人對於幸福的定義不同,我們不一定要把偉大哲人的理念奉為圭臬,反倒可以藉由觀看別人對於幸福的剖析,去更堅信自己的理念,過上自己覺得幸福的人生。
展開
劇透警告
《人生的智慧》,或原書名翻譯為《人生智慧箴言》,節錄於叔本華的《附錄和補遺》。《附錄和補遺》是1851年叔本華的封筆之作,他寫道「我將封筆了,剩下的就靜觀其變了。」《附錄和補遺》採格言體,分為兩卷,而其中《人生的智慧/人生智慧箴言》包含了叔本華經典名句「人們在這世界要嘛選擇獨處,要嘛選擇庸俗,除此以外,再沒有更多別的選擇。」

本作分為六章,整體講述人生追求幸福之方法,其中第五章《建議與格言》分為四部: 泛論、我們對自己的態度、我們對他人的態度、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命運和世事的發展,以53節分別說明包括幸福的追求、認識自己、現在於未來的平衡、節制、反省、獨處、忌妒、健康、運氣(叔本華很重視運氣)等等主題,叔本華使用眾多過去哲學家、文學家的文句,如亞里斯多德、伏爾泰、哥德詳述四個主題的觀點,我將之視為是62歲叔本華的人生觀,可謂道盡世間的現實,筆下毫無諱言,直指世界的缺陷,卻處處皆中肯到了極致。叔本華在此作強調如下:
【人的自身】
叔本華認為決定凡人命運的根本差異有三: 人的自身、身外之物及人向其他人顯示的樣子。世人多認為後二者是造成幸福差異的根本影響,所以多數人汲汲營營追求財富、名譽、地位與名聲,然而人的自身(內在素質、感受方式)才是影響幸福的最大關鍵,後二者只是間接影響。幸福取決於我們自身,即取決於我們的個性,如艾比克泰德說的「擾亂人們的不是客觀事物本身,而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見解。」憂鬱型的人就算十件事完成了九件,他也會因為那一件而悲傷;相反地,愉快的人能因為一件小事而感到快樂。
「誰經常笑,誰就是幸福的;誰經常哭,誰就是痛苦不幸的。」

【閒暇】
叔本華說「閒暇是人生的精華。」閒暇對於多數人而言,如果不是享受或娛樂,就是無聊與渾噩,一無所知的無聊,因為多數人認為對抗無聊的方法便是透過娛樂、虛榮等(然而所有熱鬧與渲染,只是歡樂的假象,如尚福爾說的「所有社交---聚會、沙龍、是悲慘的一齣戲,一台糟糕的話劇,煩悶、乏味,依靠機械、服飾和包裝暫時撐持。」)。
然而對於智者而言,閒暇是寶貴的,智者希望更多的閒暇時光,因為此時他可以獨處,他可以成為自己,成為自己的時間與力量的主宰。因為只有自己才能與自己達成和諧,而不是朋友或另一半,而只有在獨處時才能找到那個自己。

另外此作中,健康與運氣也是一再出現的主題,因篇幅限制,只能詳述上面兩則。
然而這些都只是叔本華思想的鳳毛麟角,而叔本華的魅力只有真的去讀過他的作品才能深刻體會,這也讓托爾斯泰、左拉、普魯斯特、湯瑪斯・曼、契訶夫等人陶醉與崇拜。在他過世後,格溫納致詞說到「他孤獨地死去,正如他之前孤獨地活著,…,但此時此刻,他為此孤獨得了補償。」叔本華或許一生都在與自己獨處,所以看盡世間醜惡,也才能在晚年寫出如此真實之作。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