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死亡貼近我

中文書
心理勵志
79折$ 268
5 /5
16位讀者評分
5
87%
4
13%
3
0%
2
0%
1
0%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16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4.0
|
2019/12/12
閱讀《直到死亡貼近我(Let the Whole Thundering World Come Home: A Memoir)》前,我並不知道作者娜妲莉.高柏(Natalie Goldberg) 出版過許多本關於寫作心靈治療的書籍,但靠著書寫,的確能讓作者本人在不安時內心得到平靜。這是文字和書寫的魅力。

而從書中更容易發現出現在一般癌友身上的專有現象。例如接受前的漫長抗拒期,和迷信名醫現象。

自始至終的書寫都忠於她本人的抗癌鬥志,她不寫化療到底讓她受盡多少折磨,只簡單寥寥數語帶過那些殘酷治療。她只寫疾病降臨時或治療時她的心情,她想積極求生存下去的心情,她懼怕死亡靠近的心情。

......如果您是熱愛生命的人,歡迎來閱讀這本娜妲莉.高柏的《直到死亡貼近我》;如果不是,買書錢就直接省了吧。

展開
user-img
4.5
|
2019/01/29
我喜歡Natalie 的禪風自由書寫,沒有禪之淡泊,無味至上,只有現實清晰的肌理,以及伴隨書寫節奏的活潑心跳聲。
每年,每學期,我帶著大一國文或是通識課的學生閱讀、書寫。閱讀多是經典名著,書寫多是自由書寫。我帶他們紙上奔跑、戶外靜走靜寫,學期末的評鑑回饋,得到最多好評的,竟多不是那些名山大作,而是自由書寫。
《直到死亡貼近我》一書,一樣的娜式風格。在書中,Natalie的筆,如此貼近死亡的記錄,不閃躲,直抒死亡迎面而來的,無可回避的恐懼、閃躲,還有面對時的種種驚濤,以及終於拾起數十年禪行書寫之力,支著被癌細胞侵城略地到無可容身的最後方所,猶能以筆為劍,為刀,為自己闢出一園所,與死神奮戰的屍野為沃土,終至能綻放一朵慈愛之花—一如後記中提到最愛的畫家皮耶.波納爾的死前作品《杏花盛開》(Almond Tree in Blossom)
至此,我相信,自由書寫不是隨興自由而已,而是一種誠實。孩子們喜歡自由書寫,是因為終有一個官方所在,容他們誠實。
***
我記得我讀過一個哲學家寫死亡,他說,為什麼人們討厭死亡,往往有一個主因是以為少活的那些歲月會是多美好。如果我慢點死,便可以多吃些山珍海味,多看些人間美景,多享受些親人溫情,但事實往往是,即使有多出那些不死的歲月,我們仍在瞎混中過日,食不知味,視而不見,當然不會多看親愛的人一眼,多說一句甜蜜而溫暖的話。但死神的衣角輕輕劃過時,我們剎那便明了生命之可貴,愛人之可愛。以及痛苦,多麼地深入骸骨,無法回避。
***
我明白,這世界對心靈導師的夢幻需要,如偶像崇拜般,容不得法身蒙塵。但,我寧願見到肉身拼搏,老死病魔軍大敵壓境,步步進逼之際,縱屢戰屢敗,節節敗退至無可退處,猶能語帶花,眼神有光,足以辨識是我輩中人。
如果娜妲莉,是一名女禪者,是一位書寫的心靈導師。我很高興,看到這樣一本帶著禪味,卻能轉翻雲淡風輕的禪式舊套的死亡書寫。
展開
user-img
5.0
|
2019/01/28
一開始吸引我的是那開門見山的書名:直到死亡貼近我。
這是多麼直述卻又帶有情感的狀態,似乎我們在潛意識中無意識的迴避那終有一天必須要面對的------死亡,其實一直都在那一線之間。

一直到我們不得不面對它,才開始了人生的旅程 ,因為它,開啟了一個不同於以往的眼光,不需要汲汲營營的計畫以後那未知的將來,因為迎接自己的不是未來,而是每一個真實的當下,你開始看見自己,誠實面對自己的恐懼、悲傷、憤怒,然後接受,這就是現在的你。

作者娜妲莉‧高柏(Natalie Goldberg)透過自己切身經歷病痛與面對疾病種種引發而來的情緒,在那病痛的身體裡,心裡浮現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生理與心理上的雙面壓力,無時無刻充斥在身邊,漸漸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逃避不了的這一切促使我們開始行動,感受到面對這一切需要的勇敢,是的,在疾病裡某種程度上我們都是孤獨的,但這似乎能更靠近自己,重新找回內在的力量。作者在書中那不放棄任何機會也要活下去的希望和堅持,讓人看見心的力量,一直都是支持我們開創自己人生的原動力。

我特別喜愛那在書的結尾作者提到了人生面對死亡的大哉問:當死後的世界近在門前,該如何活下去?------法國畫家,耶.波納爾(Pierre Ponnard)答道:讓花盛開。
生命追求每一個能展現自己本質的任何機會,於是,我們成為自己。
展開
user-img
5.0
|
2019/01/28
#娜塔莉高柏(Natalie Goldberg)
#直到死亡貼近我
#讀後心得

在心靈工坊公佈這個試讀活動時,我在臉書看到時我當下告訴我要參加,
縱使它是個沉重的議題。當我得知被獲知成為搶先試讀者,我很興奮開心!

我從未讀過娜塔莉高柏的著作,我是被書名深深吸引,看完後感受到作者是用生命去表達當下的每一刻情緒,尤其是罹癌所感受到的苦楚與伴侶玉光也罹癌的雙重打擊,生病與化療的煎熬與等待將是多麼讓人絕望,她把這一切寫入她的生命裡。娜塔莉是個禪修老師,她靠著禪修獲得平靜,與癌症和平共處,這一切是多麼不容易,她把這一切的過程寫得如此詳實又殘酷卻又雋永,
也許這是老天爺給作者的一份禮物,但這份禮物未免太過於沉重到面對生命的威脅,但是禮物的背後才是老天爺真正要傳達的,如何與疾病共處,抑或者為什麼會找上你,抽絲剝繭後也許深埋在內心深處的傷從未處理。
老天爺的用意是要我門去面對它、放下它、處理它,引述娜塔莉幾段話,「我想再一次大把攫取生命,並緊抓不放。我若略過其中粗糙、黑暗、痛苦的面向,那麼所得的必不真實。凡我們所逃避的,其中必有能量,若是我對苦難視而不見,那麼我的寫作生命也將死亡。當你身處在極端的病痛中,你所知的以及生命中的一切被扔出窗外,連玻璃也砸著得粉碎時¬¬─我要說得是:我們並沒有瘋。這也是生命的一部份。」我深深悸動著。

這本著作讓我想到內在森林植物詩畫卡所描述”復活草,又名還魂草、復活卷柏。原產於墨西哥沙漠地區,以能「假死而復活」的特性得名,它生長於岩石縫隙或荒坡上,三億年前即在地球上蔓延。在極度乾旱時,枝葉會緊緊縮成球狀,褐乾狀宛如枯死,實則為了牢牢鎖住體內最後一滴水,即始喪失高達98%的水份,仍能頑強存活數十年。一旦遇到難得的雨季,則發揮強大的吸水功能,能吸收比自身細胞重數百倍的水分,重新伸展枝葉,恢復綠意盎然的生機。”

你相信自己就是奇蹟的存在嗎?你所有的努力都在創造生命的奇蹟。也許你遇到了困境讓你死寂,但死而復生的能力一直都在,堅持下去,你就會找到轉變的縫隙,進而突破。「直到死亡貼近我」這本帶有奇蹟能量之書值得推薦,相信你跟娜塔莉一樣獲得生命的奇蹟。
展開
user-img
4.5
|
2019/01/28
人生自古誰無死?有時覺得死亡還是很遙遠的事,有時又覺得人生是如此無常,誰也無法預料死神哪時會突然現身自己窗前。但能肯定的是,當得知死亡正一步步在靠近,任誰也難以在第一時間還能老神在在地喝著淡定紅茶吧!


作者娜妲莉.高柏是知名的心靈寫作教學者,且長年投身禪修,或許我們會以為這樣的人士,在得知自己罹癌的第一時刻,一定能夠冷靜接受並面對,也一定能比許多人更快調適好心情,如果要以這樣的標準來評判未免太苛刻,不能接受壞消息當然是人之常情,只是當崩潰、怨懟、沮喪各式各樣等足以毀天滅地的負面情緒襲捲而來時,該如何各個擊破才是重點。


幾乎是娜妲莉確診罹癌的同時,她的同性伴侶玉光也被診斷出得了乳癌。除了詳細忠實記錄自己的抗癌過程,書裡也能看見許多娜妲莉與玉光的相處點滴,深入心靈的對話,這是我個人最喜歡閱讀的部分,兩人互為彼此的心靈依靠,我常常想著:如果病了,身邊有個伴侶陪著自己,應該是人生中最值得慶幸的事了吧!


「妳知道自己得了癌症時,有想過自己就要死了嗎?」有天娜妲莉終於忍不住問了玉光這個問題。多麼直搗人心的提問。這個問題也震撼了我,不禁想著自己會如何回答,設想了好幾個可能的答案,也試著站在玉光的角度體會她的答案,並接收到滿滿的感動。


讀了這本書,看了作者的抗癌歷程,突然覺得不只身體會生癌,心靈也會得癌症,心裡的癌同樣需要投入治療,手術也好,化療也好。不管身心健康,或是正遭受生理病痛折磨,或是心裡有傷,《直到死亡貼近我》都很適合讀上一讀,也許能從中獲得療癒,也許能從中找到面對磨難的勇氣!
展開
user-img
4.0
|
2019/01/28
最初知道娜妲莉・高柏,是因為讀了她的《心靈寫作》一書,進而認識到這位以寫作當自身修行方式的作家,透過盡可能放下評斷與標準,讓自己沈浸在文字之流的過程,我們有機會更加深入地探索生命與內在發生的一切,而這樣的練習我也持續至今,尚未停筆。

透過不斷地傾聽、接受與寫作,許多難以紓解的感受彷彿尋得了出口,內在的真切體會也得以浮上心頭,不知不覺間累積了十多萬字的紀錄,逐漸看見自己不同狀態的樣貌,並因此願意對自身付出更深的理解與包容。這個簡單而開放的方法,曾啟發了我籌辦心靈書寫工作坊,希望分享給更多人在生活中運用自由書寫,展開和自己相遇的旅程,還有參與者現已成為作家,算是意料之外的收穫。而娜妲莉的《療癒寫作》,也曾陪伴我於2015年旅居泰國時,在溫暖的清邁土地上生活和寫作,然後因此更靠近自己一些,願意多接受自己一點。

《直到死亡貼近我》這本即將出版的新作,作者誠實地闡述了當一個人面臨死亡可能近在眼前時,所產生的種種矛盾心態與情緒,儘管是多年來不斷透過寫作修行的娜妲莉本人也不例外。人們對於修行者面對苦難應該出現的平靜幻想,實際上可能只是種刻板印象,我們平時不見得特別珍視自己的生命與健康,但在死亡當前能夠活下來,也許是躺在病床上多數人的微小願望。

由於作者的伴侶玉光亦在相近期間罹癌,娜妲莉因而更加深切體會到身而為人的孤獨之必然,能夠照顧好自己就已經多麽不容易,若同時還能自在的相伴相依,何其難能可貴,值得珍惜!也許人終究得赤裸裸地面對生命的一切挑戰(包括選擇如何活下去),卻依然可以在生活的各種掙扎與慌亂之中,覓得片刻時光,真心地體會與自然萬物同在的觸動,真誠地感受和所愛之人交流的溫情。

更重要的是,意識到不管發生什麼事或遭遇什麼處境,我們都可以選擇真實地面對自己,覺察甚至接納無論好惡的狀態與心情,那些不明所以模糊不清,那些痛苦不堪狂暴悲戚,那些暗地欣喜自鳴得意。讓我們繼續在日常裡練習,好好地和自己在一起,陪伴自己走過從今往後的光陰。
展開
user-img
5.0
|
2019/01/27
十分感謝能夠獲得搶先閱讀《直到死亡貼近我》的新書讀者機會。透過閱讀這本書,讓我明白到,所有的發生都是最美麗的安排。

如果沒有這個癌症,作者的人生就沒了這段奇妙的珍貴旅程。我想這種被死亡貼近的機會,並不是人人都能遇見的。倘若,真的遇上了?那麼,我們又會用著什麼樣的姿態去面對它?經歷它呢?我想 …我可能一剛開始也會跟作者一樣,先選擇逃避吧。哈哈哈 …

那些我們以為都已經接納了的過往發生,自以為事情都已經過去了。認定隨著時間的流逝,過往的情緒感受,也會跟隨時間滴答滴答的逐漸淡忘。但其實根本不會過去,沒被消化和釋放掉的情緒,總會有一天再次的向你反撲而來。

過分完美的表面平靜,在內心裡的深處其實是被壓抑很深的波濤洶湧。

苦澀,它一直都在!

當事情一件接著一件地撲向作者,粉碎了她曾自認擁有的沉著淡定。情緒就在醫院病房、診療程序、癌症中心、快速決定的過程中遊蕩。

那些未曾經驗過的歷程,沒聽過的藥名。在身處極端的病痛中,卻決定要為讀者記錄這一切。當所知與生命中的一切都被粉碎時,她說:「這也是生命的一部分。不要放棄。集中注意力。我們要把自己放大,直到足以容納這一切不可想像之事。」。

這段話讓走過喪父之痛的我,完全能感同身受。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我們任何人都無法跳過這個部份。在感到生命苦澀時,真的不要放棄!更要集中注意力,把自己放大的好好照顧自己。把自己滋養到能夠容納這不可想像的事,微笑的走過,走出它。當你能笑著看待時,表示你已經走出它了。

作者的筆觸細膩而真實,如果死亡是你無法感受的想像。那麼,我強烈的推薦你一定要看這一本。它會讓你重新思考,自己是否也有被遺忘的苦澀記憶?有或沒有,翻閱的過程你就會知道了。
展開
user-img
5.0
|
2019/01/27
#娜塔莉高柏(Natalie Goldberg)
#直到死亡貼近我
#讀後心得

認識娜塔莉,2007-2019,十二年的光景。我不只是一個深愛她的讀者,我兌現她的態度與方法。而她的生命經驗一再地超越了我的認知,卻帶來深層的平靜,如此簡單卻如此充滿力量,如此細瑣卻如此流動。我心所賞的她,是她的真實、也是紀律,所有她喜歡的事都是重要的事。書寫、禪修、藝文創作、旅遊或每回一吃就要節制的甜點,如其永不熄滅的熱情,穿梭在不同章節裡。同樣的主題,被她一寫竟然雋永、充滿韻味。我不得不欽佩,她的堅持與質樸,愛著她的不華麗卻燦爛的樂趣與生活。

於是,在心靈工坊公佈這個試讀活動時,我當下是全身通電般地興奮,但沒有設想這次的主題如此灰澀與沉重。即使看到這麼直接、明瞭的書名,都尚未意識到它將帶來的衝擊,我一時忽略了娜塔莉傳遞真實經驗、描繪細節的功力,忽略了她是個不折不扣的人類、會病痛且將邁向死亡裡。對,我天真地覺得她會永遠中年、為我們書寫。

事實上,我是心理專業助人者,很多的機會、我的服務對象會談到各種失落、死亡或陪伴與照顧病人的經驗,對於死亡或治病的議題,我並不陌生,也盡可能地敞開,我能明白這份坦然有助於梳理那難言、矛盾的內在;然而,這件事發生在親人身上時,我觀看、感受著家人在其中的心理變化與調適,才真正地學習與領略那些影響。我曾試著將經驗與心情化為文字,卻發現我寫得永遠是我所能感知與想像的。

娜塔莉為我揭開了病患的心境與遭遇,她交待那些藥名、醫療處遇,艱澀得難以接近,而不管有怎麼樣的就醫流程或選擇,其實醫療的結果可能都是個不太確定能否相信的機率。當娜塔莉去分享時,我也才承認自己如此的無知。娜塔莉的自我紀錄與心聲撞開了我的懦弱,也讓我跟自己的父親再不同的層次裡連接上。她的精準與貼近,讓我不得不直視父親無止盡的疼痛與脆弱。他從來沒有說出口的無助,蔓延開來。

我無意將父親的經驗和娜塔莉的故事進行對照,但她寫成了我能懂的片刻。我在字裡行間跟父親和解。除了他自己,沒有人能為這份痛楚負責。我的父親是罹患了腸癌,發現時是第三期,知悉的那刻,他的身心靈、整個生活掀起巨大的變化,思量不同的醫療決定、但從沒有足夠的時間與資訊去評估。其實就算給了他很多的時間去思考,他也不會選擇醫療的治療。事實上,他抗拒進入醫療過程。他不信任外科的處理,以及也不服藥物的作用,因為他認為治療的手段會削弱他對於活著的慾望。

親友對於他固執地決定感到相當焦慮,醫療人員也想當然地努力地建議他積極治療。沒有人成功,除了止痛藥品和一些營養食品。他靠信念與意志來撐起這個越來越虛弱、失能的自我。而至今他還在病裡,努力地共處而不是對立,他逝去了很多,但保留了一些自由與瀟灑。我凝望著娜塔莉,看到她選擇以最擅長的書寫、留下低迷與瘋狂的療程,無論是想逃離還是迎向治療,文字承載著她的情緒,這本書比以往任何一本都來得更真切與誠摯。她端出一則又一則失序、不再如常的生活記事,我越往下讀,發現自己的心跳加快,承認我害怕失去她。

雖然她不曾知道我的存在,我卻因為認識她而覺得驕傲。九十四頁的試讀文本,我劃下一句句經典,我反覆咀嚼,並朗誦出口,我僅從第四頁這一面截取這段句落,我認為它是這本書產出的動力與精義:

『我想再一次大把攫取生命,並緊抓不放。我若略過其中粗糙、黑暗、痛苦的 面向,那麼所得的必不真實。另一句作家必須知道的箴言是:凡我們所逃避的,其中必有能量。若是我對苦難視而不見,那麼我的寫作生命也將死亡。你不能退卻、躲避、拒絕承認。你就是得咬著牙反身回到那蒸騰熱浪中。如果我沒寫出這本書,那之後便再也寫不出任何一本書了。』

我向她致敬,並且深深地感謝宇宙為我安排、驚歎這個旅行的巧合。在拿到這本書的試讀內容時,我剛好那週在美國聖塔菲,那是我生平第一次去到這個地區。我這麼多年翻讀娜塔莉的書,她真的說了多次在新墨西哥洲的種種,但遠在台灣、以宅女自居的我,對我來說,那異地無疑是外星球,這是故事的背景、這個背景退到我失散的意識裡。

當我看著她所提到的地點,風景,而與我眼前一致,內心的震憾無比。我前幾日才走過的阿布奎基機場,我穿過的荒原,這不只是無意義的名詞,我離娜塔莉如此靠近。我說不出那種內在親密、但其實時空遙遠的感覺。我內在沒有更多的勇氣寫一封信問候她。就在我要離開聖塔菲的那晚,和朋友在一間餐館吃飯,同行的夥伴指著一位女服務生的名牌,她是『Natalie』。我們都笑了出來。
我們相遇了,以『文字之名』。

嘿,謝謝妳這輩子花了很多時間作畫、書寫與禪修。謝謝妳深深地愛著妳的老師、朋友、學生與伴侶,還有那些作家與詩人。祝福妳與妳的所愛。


紀夏(Anadala)
展開
user-img
5.0
|
2019/01/27
隨著娜妲莉‧高柏的文字,讓我進入了一個未知的世界——疾病與死亡。面對這一切對我來說是多麼遙遠,卻也十分接近。

老實說,現在的我並未想過「死亡」這件事,真實面對過的是,多年前外公生病直到過世的那段期間,陪伴在一旁的是外婆與小舅,每每回到外公家,總覺得想是夢境一般,過去那個疼愛我的、活力十足的外公,現在竟然安靜地躺在床上,生活起居皆得由人服侍,每次探望外公後,總是淚水滿面地騎車回家,複雜的心情難以用言語說清。直到外公過世,當我看著棺材裡的外公,第一次感受到死亡竟離我這麼近。

「在靈魂抽離後,還剩下什麼?」我的心中充滿疑問。

透過娜妲莉‧高柏樸實的文字描述,我隨著文字進入她與伴侶面對癌症時的情緒,從不能接受,到想盡辦法對抗,這一路以來的心路歷程,以及面對死亡的同時,生命所有的經歷都將重新被檢視,娜妲莉‧高柏透過文字細膩而真實地呈現。

一如往常,我眼前的景象也隨著作者的描寫展開,或許有過高亢的情緒,隨著文字的節奏,也走過低潮的幽谷,藉由禪修獲得平靜的娜妲莉‧高柏,最令我欽佩的是,即使面對死亡的恐懼,依然一如往常透過禪修安撫狂暴的自己。

那赤裸的呈現內在脆弱的一面,身為罹癌的患者及家屬,那無奈與恐懼透過事件平實的說出,過程中的焦躁不安,讓人感同身受;然而最後尋回力量的過程,並再次檢視自己的生命歷程,讓我深信,「寫作」與「禪修」的力量。
展開
user-img
5.0
|
2019/01/27
寫作,對你而言是什麼?

對法國哲學家及文學家布朗肖而言,寫作,就是和死亡打交道,就是延遲死亡。(汪民安,2018︰16)

對娜妲莉.高柏而言,寫作跟修行一樣,都要學習相信自己的心,珍惜並洞察生命經驗的種種精髓,以專注、自我紀律、活潑創意和開放的態度,讓心中的迴旋之歌,從筆端流唱而出。(心靈工坊網站 - 作者介紹︰娜妲莉.高柏 Natalie Goldberg)
---
《直到死亡貼近我》是作者透過書寫文字的方式,面對自身肉體的病痛的練習的作品,或許在尚未閱讀書中內容前,會果斷地認為談生死議題的書籍都較為沉重,甚至是較為避諱的事情。

透過閱讀本書的過程裡,我卻了許多不同的體悟及感動,作者用真誠地文字書寫出最真實的自己,不論是從初期得知病情的否定,到開始了解每項不同檢查、儀器及藥名,治療所帶來的病痛、不適感,甚至開始對於病情的害怕、焦慮,對未來的恐懼、未知,自己是否能在活到明天? 病情是否會好轉? 盤旋在內心中的疑問,隨著時間的遞嬗,疑惑、懷疑自我及世界的程度更加遽。

佇立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無助、手足無措、無奈…,面對巨大且龐然的無聲,從來沒有人教過此時的我該如何面對死亡,更精確來說,似乎沒有人真正地告訴我們該如何誠實地面對自己。

或許這是一本在談死亡的著作,藉由作者生病的親身經歷,她是如何地貼近死亡,如何面對這一切,可以提供大眾作為一種陪伴的經驗,然而,我更傾向認為作者其實透過貼近死亡的經驗更清楚地看見內在自我的脆弱性。

正如龔卓軍(2005:126)所言,「生病是經驗而非知識,接近生病經驗而必須暫時停止直接取用字面的語言或概念,以防止視域(horizon)的窄化,保持對病人生活世界的起在文本的敏銳態度,去探詢病人的意向結構。」

生病,打亂原有日常生活的節奏性,失序的價值系統需要重新調整,不論生活或個人存在的意義等,都指向著視域的再開放,而對於生活世界的時間性也隨著改變。
---
 死亡可以不是悲劇,而是恩寵。 (余德慧,2010︰導讀 )

我們何時會死去?不知道! 然而,死亡距離我們遙遠嗎 ? 不知道!

然而唯一確定的就是我們終將一死,在生命時光中我們很少去談論這個議題,因為我們在活著的狀態時,大部分的時間通常都是指向未來(余德慧,2003︰15),現在的努力,在未來可以換到多等值的事務,如實決定我們是否投入現在事務。

布朗肖的寫作核心主題都圍繞在「死亡」。與死亡的聯繫,包含生前與死後,使得我們將自身至於轉瞬即逝的生活"之外'',從不同世界的跨越,體現人的超越性,從不同境遇與世界跨越,試著在現實中建立與自身當前狀態的關係。

布朗肖認為真正強而有力的藝術作品是混亂和秩序的結合,"作品是一種純粹的循環。在這種循環中,即使寫作時,作者既危險地將自己暴露在要求他寫作的壓力下,但也抗拒著這種壓力。"(汪民安,2018:16)

死亡又如何成為恩寵? 

我想不論作者或我都無法給讀者們任何特定的答案,但或許我們能從美國神學家保羅 ‧ 田立克( Paul Tillich)的思想中得到一些靈感上的提點,接續將以其著作《存在的勇氣》進行以下的論述︰

" The courage to be is the ethical act in which man affirms his own being in spite of those elements of his existence which conflict with his essential self-affirmation.''

「存在(to be)的勇氣乃是人不顧(in spite of)與其本質層面之自我肯定相衝突的那些實存因素,而仍然肯定他自身存在(his own being)的倫理學行動。」(中譯)

"Speaking of courage as a key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being-itself, one could say that this key, when it opens the door to being, finds, at the same time, being and the negation of being and their unity.''

在這段文字中,提及作為存在的勇氣之關鍵部分,需要肯定自身、否定自身的存在以及肯定與否定存在的一體,這兩者在生命之中會不斷地出現,而更是人需要去面對的。

存在的勇氣,正是具有「不顧」性質的自我肯定,它能讓我們從人生中源自非存在的種種威嚇、困頓與焦慮不安中超拔而出,徑直對自己本質性的存在樣態做出肯定。(錢雪松,2018︰IV)

疾病、衰老及死亡是人類生活的另一種面向,促使我們學習如何更加地去經驗不存在及遮蔽的自己,從中學習「柔軟」,當亦趨強調獨立、堅強與自主的社會中,其實逐漸地忘卻我們生來就是柔弱的,不需要無時無刻都保持著壓抑與堅強的狀態。

適時地給自己一段屬於自己的時間,從事和自己身心靈貼近的活動,允許自己可以卸下堅強的裝備,誠實地面對自己,因為我們在生命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與自己相處,卻從來都不瞭解自己,包含自己的身體狀態或心理狀態,偶爾對於自身的肯定,進而才能產生勇氣,持續地向前。

「勇氣」之後的行動︰如何讓花盛開?

作者在最後一章節中提及︰當死後的世界近在門前,該如何活下去? ─法國畫家及版畫家 皮耶.波納爾( Pierre Ponnard)答道:讓花盛開。

禪修的訓練總是針對死亡喋喋不休,我們不會永遠活著、 開悟、 別浪費生命,在這些概念的背後都蘊藏著一項共同本質︰行動。

積極地去發揮你生命的力量、在任何狀況下都要堅持不懈去嘗試和行動,因為只有如此生命的勇氣及意義才會迸然而生。

---

參考文獻︰
余德慧(2003)。生死學十四講。台北:心靈工坊出版社。
汪民安(2018)。福科的界線。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
彭榮邦、廖婉如(譯)(2010)。好走:臨終時刻的心靈轉化(原作者:凱思林.辛)。台北:心靈工坊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00)。
錢雪松(譯)(2018)。存在的勇氣(原作者:保羅‧田立克)。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50)。
龔卓軍(2005)。生病詮釋現象學:從生病經驗的詮釋到醫病關係的倫理基礎。生死學研究,1,97–129。
展開
user-img
4.5
|
2019/01/27
人生是本斷代史,不管有沒有史官紀錄;生活是首交響樂,必定有多人合奏。於是,或長或短、有磅礡有纖細的史詩交響樂串起每一個世代---毫無間隙無處躲藏的我們都得老實的彈奏著自己。
遠古祖先用族譜墓碑編歷史,荒涼又遙遠;爺爺奶奶用記憶訴說老故事,重複又混亂;現代人用臉書編輯新故事,真實中透著虛假---於是我們以為的真實好像始終不是眼見之下的真相,虛幻或許更貼近真實一些。
一直喜歡聽娜妲莉說故事,從第一本書《心靈寫作:創造你的異想世界》開始,不但有春日微風似的輕哼哄著你打開心靈書寫的竅,還有引領的階梯讓你一步一步有跡可循。她對禪修、跑步、文學與書寫練習的信仰始終不變且影響深遠:從裡而外的如實鋪陳、隨筆式行文、生活的吉光片羽、教學的深自反思。讀她的書總令人隨著她筆下的真實起舞,最後放膽提筆書寫悄然剝開自己的真實。
儘管娜妲莉曾經表示書寫無關信仰,但我深深感受到:心靈書寫本身就是一種信仰,它成了一種生活態度、直心修練,藉著書寫來覺察、喚醒,藉著與生活的聯結,最終達到靈性的澄淨。
這本書裡她的故事像冬日的低吟沉重緩慢,卻深入你內心的幽暗,兩人罹癌的過程讓生命的衝突點達到最具壓迫力的頂端,但她說「疾病是我們生命的另一個面向,不是抗拒也不是挑戰」,只是「找回正軌」。「癌症讓我學會的是,我不能掌控任何事」藉由書寫「臣服」就產生作用。
一如娜妲莉過去寫的書,經過閱讀參與那慌亂狂暴的過程,我往往找到心底深處角落裡的那絲光亮那抹寧靜~
不多,但是,足夠了---
展開
user-img
5.0
|
2019/01/26
Kubler-Ross曾提出人在面對臨終前的五階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憂鬱、接受。在我19歲時我的專科同學因車過驟然離世,本來以為還有很多青春歲月可以揮霍的我,才理解到原來棺材裡躺的是死人不是老人。

後來在一次的心靈書寫當中(也就是本書作者提倡的寫作方式)我才明白那次的經驗,直視死亡的經驗,驚呆了我,才明白原來人命這麼脆弱,只要一點點意外,一些些不確定就可以在這世上消逝殆盡,甚至將你的存在也悄然地抹盡。雖然我距離19歲已經有點遙遠了,但對於死亡的焦慮總是如影隨形,心理治療學派的存在主義總說:焦慮是一種常態,每每我在準備相關考試時總愛背出這段,但當一想到自己可能躺在棺材裡,成為一具沒有思考的屍體時,焦慮感就爬滿了全身。那種深刻的焦慮是甚麼?娜妲莉在這本書中給予相當好的詮釋,如同她一開始發現自己罹癌的那刻,她先逃離、先否認,即使明明知道治療是必然的事情,她仍想著接下來還有甚麼工作需要處理,或是到哪個景點走一走,她逃避著死神給予她的音訊,繞了好大一圈,強迫著自己轉身面對疾病,即使治療多痛苦,即使有太多未知數在等待著她,所有的不確定性讓她更焦慮,身心狀態沒有一處是好的,她用自己的方式苦中作樂,持續書寫記錄著一切。

這是一本很美的書,但也很不堪,因為它忠實地記錄著一個癌症的病人面對死亡來敲門時,所有可能浮現的負面情緒、難以自主的身體狀況、還有亂七八糟的生活與即將崩壞的伴侶關係,對於未來充滿著絕望感;美的是她在對抗病魔的過程,坦然地與自己的身體對話,接受他人的幫助,在這些支持網絡與連結中,重新看見人性中的美好。因此,看完這一本書之後,你會很感謝自己還活著,自己還有呼吸,還有體力與能力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因為每一刻的到來都是奇蹟,而每個人還能夠跟自己的生命有一些連結,體驗人生中更多酸甜苦辣的滋味。
展開
user-img
4.5
|
2019/01/26

在死亡的面前,我們都是一樣的。

面對突然靠近的死亡,除了手足無措,大概就是縈繞腦裡的「為什麼是我」,以及拚了命想討價還價,期待能在死亡的面前多爭得一些喘息的片刻。

這種時候,人究竟應該如何自處,如何度日?是否,有一種什麼樣的生活品質,其實是我們應該更早一些意識到,讓它在其他的時間裡更多一點的存在?

身為心理師,提到死亡,不難馬上聯想到Yalom在《凝視太陽》或是《存在主義治療》裡的核心概念「死亡,是生命最珍貴的禮物」,學會如何面對死亡,你才能更好地面對生活等等;提到面對死亡的恐懼,也不難聯想到悲傷與失落的階段,一個階段接著一個階段,恩,這個就是抗拒、討價還價,彷彿一切都是清楚而輕巧的,但一切其實都沒有那麼簡單。

正如作者身為一個多年的禪修老師,深知死亡與肉身的消失是種必然,許多的感受會生滅,一切都是會過去的,然而,當面臨自己突如其來的疾病時,這多年的禪修依然受到了考驗,雖然理智上知道生滅,但面臨身體的沉重無力依然感到無助,也無法坦然地接納死亡。

我尤其喜歡作者的真誠,誠實而誠懇地記錄了她對禪修的反思,以及面對死亡時,其實那些生活裡瑣碎而微小的事,反而是能讓人感到平靜的事。

好好過生活,在這個此刻,這個肉身。

面對死亡的威脅的時候,這些瑣碎而細小的記憶,能幫助我們在一切都失控的感覺裡,仍然能有一點點的安穩,而不是充滿恐慌與無助,感覺到生命裡延宕了太多太多,彷彿只剩遺憾。

我們無法時時刻刻意識到死亡,那會讓我們難以過日常的生活,然而,當面對死亡、面對只有這個肉身卻即將到此為止的這個事實,作者的經歷、經驗跟反思,值得參考。
展開
相對於市面上許多談及疾病和死亡的書籍,《直到死亡貼近我》並不是一本唱高調的書,作者娜妲莉‧高柏(Natalie Goldberg)長年接受禪學思想並身體力行,細膩誠實地書寫心情變化,情緒高低起伏的心路歷程。作者平實的書寫自身境況使得本書非常平易近人,可以輕易地融入作者的種種心境中,讀起來真誠不扭捏,從車窗外看見的一片美景到一球入口的冰淇淋,點點滴滴看似簡單,卻是在生命終點站前如實書寫著,這實在是筆者覺得最難能可貴之處。

文字是作者一生以來,獲得力量的途徑,如今她也利用文字,將其經歷生命中最重大關卡的歷程留下來,留在你我的面前;從中,我們看見死亡,看見恐懼,更看見以為已經離自身遠去、卻在死亡面前再次找上門的往日關係。也就在作者溫潤的文字書寫中,讓我們得以有機會地看見日常中最重要的小事。
展開
user-img
5.0
|
2019/01/24
最近很幸運地獲得一個新書試閱的機會,書的內容是關於一位曾經罹患癌症的病人,對抗疾病的心路歷程。


我讀這本書的時候,有一些地方非常觸動我,也使我想起一些事。


我小一那年,媽媽因為膽結石開刀住院。

小小的我,其實並不完全知道媽媽的病是怎麼回事。媽媽為什麼會生病呢?膽結石是什麼?醫生要用刀把媽媽身體切開,把石頭拿出來,這樣會不會很痛?媽媽…會死掉嗎?

我不確定當時有沒有人試著回答我這些疑問或者安慰我的心情?也許大人覺得小孩不懂,不需要解釋太多,可是我真切地記得自己有可能會失去媽媽的那種恐懼。


我人生中第一次真正遇見死亡,是在我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我的外公因為腦溢血,變成植物人;幾個月後,在親友的商議下,決定放手讓外公離開。這是我第一次參加親人的葬禮。


第二次,是在我大學畢業的幾個月後,我失智多年、臥病在床,全仰賴我爸媽照顧的阿嬤,最終因器官衰竭而病逝。


阿嬤最虛弱的那幾年,我在外地念書。

每次,我從台南回家,晚上看到爸爸細心的用刀刮除阿嬤因為久臥在床而滋生的褥瘡爛肉,我總不忍直視;阿嬤後期因為無法咀嚼,媽媽只好把煮好的飯菜,用食物調理機打成泥,一口一口餵阿嬤吃,每一餐都要耗費將近1個小時。看到這一切的我暗暗在心裡想著:我以後絕不要過這種生活,我寧可死。


對我而言,生命的長短一直都不重要,活得有尊嚴、有意義、有品質,並且快樂,才是最重要的事。


其實我想說的是:

《直到死亡貼近我》的作者,用細膩而深刻筆觸,描述疾病對她的造成的衝擊與影響,她是如何看待與面對這個由自己身體所長出的癌細胞,而如何與其相處和對抗。

我特別喜歡她敘述禪修對於她生命的影響,即使在她得知自己生病之後,禪修曾經帶給她的學習及平靜,使她得以安撫內在狂暴的自己。我欣賞她能夠逐漸接納自己生病的狀態,並努力照顧自己,接受朋友的陪伴與照料。即使在病中,依然沒有放棄生活,沒有讓疾病成為她生活的全部。

這不是件容易的事。

謝謝作者的分享。

展開
user-img
4.5
|
2019/01/23
與西蒙‧波娃、漢娜‧鄂蘭並稱西方當代最重要的女知識份子蘇珊‧桑塔格,在其著作《疾病的隱喻》指出癌症通常以體內腫瘤的邪惡意象出現,起因神秘,通常被視為因個人因素如精神壓抑焦慮或生活飲食習性不佳而罹病。癌症所落入的想像,是二十世紀的負面行為:畸形成長,壓抑,污染。
癌症真的是不體面的病,說出來是禁忌用語,在文學運用上似乎等於髒字,癌症不再是純粹的疾病,充滿偏見的隱喻,讓病人諱疾忌醫,但人非神佛,百毒不侵,健康的人總有一天會成為疾病王國的公民,娜妲莉‧高柏(Natalie Goldberg)就在為閉關際寫作工作坊忙碌之際,接到自己得了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症。
罹患重大病症,凡所有患者皆飽受打擊,被「災禍」、「天譴」、「罪惡」等迷思充斥腦海,讓患者孤立與人群,排除於社會,乖離正確的醫療途徑,娜妲莉也同樣面對如此慘況,癌症擊倒了她,站在暴風中,死亡隨時出其不意會找上她。
患重病是人生無常跡象之一,無常往往比明天更早到來,只是人們總是後知後覺,「無常」是生命的真相,人們不能因此退卻、躲避、拒絕承認。海德格其中一個最著名的學說:人是「向死存有的」(Being-towards-death),意思是當人意識到自己終將一死時,就會深刻反思自己生命的意義。心靈寫作大師面對死亡,面對無常,再次以文字為武器,真實敘述有血有淚的療癒治病過程。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