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厭女:為什麼越「文明」的世界,厭女的力量越強大?拆解當今最精密的父權敘事

中文書
人文社科
79折$ 410
3 /5
14位讀者評分
5
29%
4
14%
3
21%
2
14%
1
22%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14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3.5
|
2022/01/05
這本書真的很不容易讀.我一直到後面幾章才真正進入狀況.一度想放棄.但又對這個題材很感興趣.只能利用自己精神較好的時候用力讀.花了很長時間才讀完.想為翻譯平反一下.翻譯真的沒那麼糟.和作者本身的書寫方式.讀者個人的背景知識有關.如果想要輕鬆讀就別買這本了.因為會很挫折.而且遇到挫折會怪翻譯.我一直到慢慢進入狀況後才了解.之前看到評論那麼多人說翻譯差我還去按同意.對不起.所以在看完之後特地來道歉.翻譯這本書一定很辛苦.看完收穫很多.台灣主流媒體似乎不太討論這類議題.看到美國有這麼多論述感覺美國在這方面細緻很多.但同時也驚訝美國在性別方面仍然有這麼多我覺得很誇張的現象.例如:對女性總統候選人的攻擊.在墮胎方面對女性的不尊重等.當然美國還有嚴重種族問題是我身在台灣較難感同身受的.讀這本書最大的收穫是:女性被預期為一種付出的角色.這部分我很有感.但在讀這本書之前沒有這麼清晰.感覺從這個視角解答了人生中很多的疑問.謝謝出版這本書.謝謝翻譯(以目前出版業的狀況.翻譯應該也沒多少收入.翻譯這種書算做功德吧.尤其對英語能力沒有很好的我而言.真的謝謝翻譯)
展開
user-img
5.0
|
2021/10/04
一本不可錯過的談性別、談厭女、談父權的書。翻譯上的確不是很通順,但我把中譯版就當作別人先查好單字這樣。
說這本書是仇恨主義的評論正是證明了我們為什麼需要女性主義,我們離性別平等還很遠。只是談女性困境,都會被要求噤聲。
展開
user-img
4.5
|
2021/08/10
|
電子書
曼恩的文字並不容易讀,英文原文讀起來還是很吃力,性別相關的書籍在台灣雖然有一定出版量,但也不是每本都能出版,能有中文譯本非常感謝。
展開
user-img
4.5
|
2021/07/04
本來想了解國外的厭女文化和華人社會的厭女有何不同,
讀著讀著卻越來越難過,
原來全世界的女性,至今依然在跟厭女文化搏鬥,
而且還真的是在越文明的地方越嚴重。

這本書提出了每個人都該大聲問出來的問題,
不論是有意識還沒意識的問題都是。

而這些問題的答案,
讓我們能更透徹的了解,該如何面對自己身處的厭女環境。
展開
user-img
2.0
|
2021/05/26
翻譯非常糟糕,如果不是作者深有洞見,我可能只給半顆星。
希望之後能有出版社重新翻譯,這本書的翻譯方式根本google等級而已。
厭女情節本身錯綜複雜,很多人以為「厭女」是「討厭女性」,但根本不是這樣。
作者剖析了很多層面的問題,可惜翻譯大打折扣,
展開
user-img
3.0
|
2021/02/28
翻譯是真的差
上面有一個「看兩章英文就想回頭看中文」的人
隨便就質疑別的評論是否真的看得懂英文也是很好笑
我是先看完英文看到網上評論都說翻譯差才買中文見識的
先不論翻譯中文不順
中文不順至少還不能算是真的翻錯
這個翻譯單一般名詞、形容詞就非常多小錯誤
一個詞意思很多
但是一堆詞都選了錯誤的或詞不達意的中文釋義
展開
user-img
2.5
|
2020/11/15
翻譯品質實在欠佳,一些近似機器翻譯般的句子不時出現。若能忍受這一點,原書作者對於當代社會的厭女心態提出的深入分析,其個人洞見仍值得一看。
展開
user-img
1.0
|
2020/08/30
我不知道我們為什麼要花錢去購買一個宣揚仇恨主義的書籍
拿錢去支持一個宣揚仇恨主義的人
如果一位男服務生被同樣的對待,那不是厭男而是厭女
如果一位跨性別服務生被同樣的對待,那不是厭跨而是厭女
所有的事情都被放到厭女的框架裡
好像這個世界上只有女性才是受害者
男性受害也是厭女情結的錯
不是厭跨情結也不是厭人情結
只能以女性為中心解釋一切的論述
可是父權主義的一切結構與迫害
難道不都是以女性而非人類為中心來解釋一切才創造出這一系列的迫害與仇恨行為嗎?
仇恨主義可以被廣為宣揚攫取支持與資源真的讓人很痛心
展開
user-img
4.0
|
2020/06/12
因為跟朋友開讀書會的關係,買了中文紙本跟原文電子書,得說,這本書很難,完全不是一般程度的讀者可以輕鬆理解的內容。看到一些對翻譯的批評,讀完之後倒是覺得還好,可能因為我本來就有讀原文的習慣?反而覺得中文翻譯很有幫助。原文本身已經是很「不好看」的英文了,中文雖然偏直譯,但我很難想像它能變成多漂亮或多好讀的句子。身為一個看到前兩章英文就幾乎只想回頭看中文的人來說,很懷疑那些說要看原文的人真的看得懂。

但這本書真的棒,看到非常多段落都有豁然開朗的感覺,很多以前不知如何反駁的父權現象在裡面都找到了解釋(而且是非常詳盡的解釋)。例如下面這段就很能說明為什麼有些女人甘願待在特定的女性形象裡,做著被認定是女性專屬的事務,而且沒有感覺到性別歧視或厭女的存在(搞不好還會抗議說我沒有被歧視):

然而,在一個父權文化裡,性別化社會關係的階級本質可能會與女性處於其中臣屬地位時的實質性內容產生衝突。以某些陰性屬性的照顧工作類型為例,當女性不只被交付執行某些特定的情緒、社會、家務、性和再生產勞動,更被認定要同時以一種充滿愛與關懷的方式,或滿懷熱情地執行它們時,父權的規範和期待便必須低調而安靜地操作,它們的強迫性質最好不要明說。父權意識形態獲得了一長串機制的支持,以服務這個目標,包括女性們對於相關社會規範的內化、對於女性獨特氣質和偏好的敘事,以及將相關照護工作定調為可以帶給個人滿足感、對社會而言有其必要、在道德上有其價值,並且是「酷」、「自然」與健康的(只要是由女人來執行它們)。女性遵從這些相關的社會角色時,理應要盡可能地看來自然,或看似是自由選擇的結果,例如幾個最明顯的例子便包括了充滿愛意的妻子、奉獻的母親、「酷」女友、忠實的祕書,或好的服務生等等。陰性屬性的非正式角色亦同,例如女性經常要作為家庭、工作場所或公領域內的情緒下屬,且從事相關工作。然而,整體而言,這個無縫的表象幾乎必定是迷惑人心的,因為,一旦這些「軟性」的社會權力形式顯得不足以維持它們時,或多或少便會有一些隱晦地帶著敵意、威脅和懲罰性質的規範執行機制隨侍在側,或在背景進行操作。
展開
user-img
0.5
|
2020/05/06
|
電子書
先說結論:翻譯的品質對不起本書的價格和原作者,建議大家購入之前要三思。

翻譯最大的問題就是,全書幾乎是直接以英文的語序翻譯而來,並沒有針對中文文章的樣子做調整,對於閱讀理解非但沒有幫助,還更是一種阻礙。另外,有些專有名詞翻譯錯誤,讓人懷疑譯者的專長是否真的是性別研究。出版社的編輯在面對這樣的譯文沒有提出糾正,也是很讓人心寒,可惜了原作者辛苦寫成的書。
展開
user-img
0.5
|
2020/04/08
經人推薦這本書,雖然手頭不寬裕還是買了。
因為非常想好好了解厭女,也沒有其他中文書,所以非常期待這本書
一收到就馬上打開、坐下來想專心看。
看了一頁覺得辛苦,第二頁已經開始必須反覆看好幾次句子試圖看懂,第三頁看一半我就辦理退貨了。

請問這翻譯是丟估狗嗎?不然怎能如此不通順?
一看其他讀者的書評,真的心有戚戚焉「完全可以推導出原文用字是什麼」
語助詞亂放、落落長三句句子結束後還是無法看出來要描述的主體是什麼、一個簡單的形容詞也翻的無法讓讀者看出是褒是貶
生平第一次搜尋譯者是什麼背景...
好像只是交換留學美國一年?
出版社也不是什麼窮出版社,對這本這麼重要的書怎能如此輕率?
我不相信出版社沒發現翻譯問題

只恨自己英文不夠好,跟這本書無緣
展開
user-img
3.0
|
2020/04/07
買這本書的原因不外乎想對厭女情結有更深刻的認識,但本書的中文翻譯使得閱讀過程不甚通暢,以下僅以前言為例:
p.41第二段第二行 “如果他們願意的話”-中文不會有這種講法
p.46第二段第六行“他和他的律師保證我會變成有罪的那個人”-不用看原文也知道是he and his attorney would make sure that
p.50第三點“倘若(比如說)”-If, for example,中文不會這樣講
本書每句都有引用,也非常多斷句,我相信譯者非常辛苦地翻譯,但翻譯完成後,編輯們是不是應該以讀者的角度思考能不能順暢地看完本書? 才不枉費所有人的苦工!
展開
user-img
2.0
|
2020/01/23
原作者對厭女情結的研究十分全面及深入,2星都是給予作者的用心與專業。

但不得不說,翻譯的水平令我大失所望,文中有許多概念都由英語文法直接翻譯過來,閱讀起來十分吃力,例如文中「在我所關注的社會環境中的白人異性戀父權秩序下,厭女情結一個關鍵而重要的動力。」,其實是由英語補充說明的文法直譯,以中文文法而言十分不通順和累贅。整體令文中的概念難以消化,令原作者的研究遜色不少,因而扣去3顆星。
展開
user-img
5.0
|
2019/12/16
本書作者重構了厭女的概念,使得其不陷入個人主觀因素,而能夠以一種社會現象來加以分析討論,這讓我們能夠更加清楚指出過去被概念不清所遮蔽的問題。
其中可以看見作者作為一個哲學學者,她如何小心和謹慎的論述她的主張,而且並非僅限於抽象化的,普世的論證,而是地域化地討論了美國與澳洲的脈絡,並引用了充分的實證數據加以佐證,使得其論點非常扎實有力,其中也點出了種族等多元交織性弱勢的問題,其中的論點甚至更可以用來去思考其他弱勢族群所受到的不平等。
本書並不是給予看似普世化的答案,而是一個起點,身處於台灣的讀者,既可以認知到女性的臣屬地位經驗是普遍的,亦是需要被脈絡化理解的,而透過本書開啟屬於台灣脈絡的討論。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