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濱散記【獨家收錄梭羅手繪地圖.無刪節全譯本】:復刻1854年初版書封,譯者1萬字專文導讀、精選中英對照絕美語錄

中文書
文學小說
79折$ 379
4.5 /5
3位讀者評分
5
67%
4
33%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2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4.0
|
2024/05/18
170年前出版的散文集,主題包含經濟/閱讀/獨處/季節/飛禽走獸...等等。被評為「十大形塑美國人性格的書」首選,也是美國人最喜愛的十九世紀非虛構文學。據說影響了托爾斯泰/甘地/馬丁路德/甘迺迪,也吸引了無數後世的文學大家。年代久遠對喜愛歷史的我完全不是問題,主題眾多也不是,但是年代+主題就會讓我有種忽遠忽近的飄忽感。或許是因為梭羅引用的都是印度的薄伽梵歌、荷馬史詩<奧德賽>、奧維德的詩作等等更為古老的著作,比較熟悉的只有孔孟大學與希臘羅馬神話,而現代經濟顯然也與170年前不可同日而語。但梭羅筆下的四季卻讓人心生嚮往又彷彿觸手可及。

因此閱讀體驗極度複雜難言,我甚至無法說我讀完了。但梭羅的智慧確實是遠超當代的,否則此書不會在出版後沈寂50多年又重新被大力推崇又影響無數人再流傳至今,只能說以我的學養只能隱微感受到梭羅的恢宏光芒,希望日後有機會再沐浴其中,領受更深層的覺醒。
展開
user-img
4.5
|
2024/05/11
梭羅在《湖濱散記》這本書裡說了一個故事。
有個印地安人看到白人鄰居過得很富裕,有豪華氣派且裝潢精緻的房子。他認為:「只要掌握一個技能,再應用一些邏輯,財富與地位就隨之而來」。
於是他決定:「我也要做生意!我會編籃子,這是我可以做到的事」。

他單純地認為,只要完成了籃子,客戶就會購買。
但他沒有想到,他需要「讓籃子值得別人買」。
或者應該去賣一些值得別人去買的東西。
「自我感動是賺不到錢的。」
而且他沒看到的是,有錢的白人鄰居為了「供養」這棟房子,所付出的代價有多少。

梭羅也曾編織一個非常精緻的籃子,
但他並沒有想要讓籃子值得任何人去買,
純粹覺得這是值得他去編的籃子。
所以他並不需要研究如何把它做得值得別人來買。
反而,他研究的是「如何避免以後得靠編籃子生存」。

人們讚美並認為成功的生活,只是一種生活方式之一而已。為什麼要犧牲其他種生活方式,只誇耀某一種?

他去偏僻的瓦爾登湖的目的,不是為了過節儉的生活,更不是為了過昂貴的生活,只是為了「去障礙最少的地方,做一點個人想做的事」。

2019年去了日本中禪寺湖。記得那天細雨濛濛,我撐著傘站在湖岸邊,看著眼前的景緻,讓我想起梭羅描述的⋯

「湖是最美麗的、最有表情的風景。它是大地的眼睛。看進湖中,觀者可以衡量自己本性的深度。」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