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解鎖:史丹佛頂尖學者裘.波勒以最新腦科學推動學習革命

中文書
親子教養
9折$ 360
4 /5
6位讀者評分
5
50%
4
16%
3
17%
2
17%
1
0%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6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2.0
|
2023/07/04
這本書應改為教養解鎖,沒有任何相關大腦的科學解釋,只有例證;轉變、驚訝用詞在書裡看到無數次,卻沒有實質的讓人驚嘆或啟發。
展開
user-img
4.0
|
2022/11/27
本書重點就是書皮上的那六把金鑰,內容大多和『心態致勝』和『刻意練習』雷同,想看看更多原理可以去看這兩本書。內容大多闡述作者在實驗的例子或是其他書本引用的例子,實驗案例居多。
展開
user-img
2.5
|
2022/03/03
書評:大腦解鎖
Limitless Mind: Learn, Lead, and Live Without Barriers

總評價: ★★✫☆☆
----------------------------------------------
通用性: ★★☆☆☆
實用價值: ★★✫☆☆
內容深度: ★✫☆☆☆
內容密度: ★☆☆☆☆
敘事易讀性: ★★★★★
翻譯與排版: ★★★★★

註:星等意義可參照 Amazon 美國版或日本版的書評狀況。
深度密度等,為對於:從書名與書籍系列推斷之,預想目標讀者程度為相對參照。
----------------------------------------------

【內容】
主旨:講大腦具可塑性,學習是大腦的鍛鍊過程。不要自我放棄、自我催眠天資差或學不會。努力學習就會有成果。廣義上是勵志類的書。

有腦神經科學為據。如肌肉會越練越強,腦神經中的連結(學習成果、Hardwire)也會因學習而強化;不管別人說其天資如何。

有學就會有成果。但如果因被評價不合適就不去學,那就當然學不會,因為根本沒去學。

註:雖本書標榜終生學習,作者過去主要工作與著作與兒童的學習、特別是數學的學習有關。書中潛在議題為:反對基於天資標簽、種族、及性別所產生對學習的歧視與自限。特別是在STEM領域(理工科。科學、技術、工程、數學)。

書中舉很多實例,說明克服既成觀念去學習所得的成果。但本書主旨很可惜也就只有這樣。

是符合書名題意「解鎖」,但似乎不太需要為了這個寫一本270頁的書。其鼓勵家長的用意,應高於鼓勵學生本人。書中應用例主要是有學習問題的學童,其大概不會自己找這本書來看。

延伸:當然如其所言努力學習就會有成果,不要太自限於別人給的聰明或笨拙的評價。但腦的可塑性有其限度(如物理傷害與年齡);所累積的學習成果資產差異,也會對往後有影響。

延伸:另外要注意學習任何東西的時間都有機會成本。特別是對兒童來說,大約在6歲前沒接觸到的一些與底層視聽味覺等感官神經有關的經驗,往後就很難發展(沒用到的部份會被大腦視為不需要而被汰換掉)。相關領域見其他讀物。基本原則是給6歲前的兒童合理自然的生活經驗。不要只關在小房間小教室內集中訓練少數幾樣東西。


【實用價值】
屬於核心觀念的提倡與說明。提倡要具體進行學習,不要劃地自限。

標簽效應可正可負:很可能誇一個人其就會更認真學習,並因此變得更好。講其壞有可能就會因此放棄不學,那就自然學不會,因為根本沒有去學。但反之也可能自滿、或不服輸。


【翻譯與排版】
算順吧。
只是書中用意主要是在講,滿滿一堆克服心理障礙進行學習的成功例。這種在翻譯細節上有沒有問題也就沒有去注意了。


【比較基礎參考:類似讀物】
●大腦如何精準學習
●打破大腦偽科學 HIRNRISSIG
●思考不過是一場即興演出,用行為心理學揭開深層心智的迷思
●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認知神經科學之父葛詹尼加對意志的大哉問
●Incognito 躲在我腦中的陌生人
●意識究竟從何而來 Self Comes to Mind
●情緒和你以為的不一樣 How Emotions Are Made
●關於失智,醫生忙到沒告訴你的事
展開
user-img
5.0
|
2021/10/11
每個人都能學習你想學的事,
侷限你的往往是你的思維。

這本書顛覆我的思維,
解開我對學習的誤解,
看完感覺非常受用。

書中不光是談到學習,
也談到教育制度,
我一直以為能力分班
是東方人才有的制度,
沒想到西方人也吃這套。

另外,本書也談到霸凌,
作者博士論文獲得當年
英國最佳教育博士論文獎,
出版的書獲得最佳教育書籍獎項。

剛應聘到史丹佛任教,
就被史丹佛數學系教授下馬威,
說她那套教育方法在美國行不通,
甚至捏造謊言,在網路攻擊作者。
直到作者彙整資料,
在網路公開被霸凌的細節,
逆轉了自己的命運。

有無數女教授跟女科學家寄信給她,
闡述他們被男性欺凌細節,
有更多的人們支持作者,
讓她能繼續做對的事情。

即使現今社會,
依舊有許多有權勢的男性,
認為女性不該進入STEM學科的研究領域
(STEM 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

光看這個章節就能聯想到,
台灣一些具有前瞻創意的老師,
或理工科的女性,
在職場上碰到的難題有多少,
全心全意認真工作,
卻被資深前輩們扯後腿,
能持續在教育界付出的老師,
或能在理工領域堅持的女科學家,
都非常值得敬佩。

本書分為六個章節,
對應大腦解鎖的六把金鑰。

前三把學習金鑰建立心態:
1.大腦具可塑及成長性
2.錯誤能啟動正面效應
3.改變你的信念及思維

後三把告訴你如何學習:
1.多角度思考及學習
2.學習重視靈活非速度
3.與人連結,共同學習

摘錄其中兩章的讀後心得

▌大腦具有可塑性
我讀國中時,
有位同學是永遠的第一名,
國中三年不曾掉到校排第二。
從來不曾參加聯考制度,
國三時推甄竹女,
高三時推甄台大醫科,
屢戰屢勝,學習勝利組。

我一直覺得她智商很高,
高到常人無法企及的地步。
但看完這本書,
覺得她可能只是掌握訣竅,
知道如何善用時間,
懂得專注於課業,
有高效率的學習模式。

▌多角度學習
有些長輩喜歡說
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多,
但如果社會大眾都依循舊例,
聽長輩的話,不求突破,
世界怎麼能進步?

千萬不要以為你的想法,
是解決問題的唯一解法,
有很多富含創意,
或是更高效的方法,
等著你去開發或發覺。
展開
user-img
5.0
|
2021/05/08
劇透警告
《大腦解鎖》這本書的作者與《心態致勝》作者Dweck是史丹佛大學的同事,對於成長型心態這個心理學的概念,我是在兩年多前才知道的,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但隨著閱讀了《刻意練習》之後,知道大腦會不斷成長,透過加強神經元間的連結、新生連結等,我變得對自我更有自信了,因為我知道只要有對的方法,加上努力,就能不斷讓自己突破。
展開
user-img
5.0
|
2021/04/02
書名: 大腦解鎖
作者: Jo Boaler
天下文化 ISBN:978-986-525-031-7

#其實決定成就的_更多來自於思維方式
數學考不好 是因為沒有數學頭腦嗎?
英文考不好 是因為沒有語言天分嗎?
難道我沒有這方面的天賦
我就注定學不好嗎?

其實並不全然是這個樣子
這世界上有99%的競爭
都還不到比拚天賦的層次
而成功者跟失敗者之間的差別
除了努力程度之外
決定性的差異來自於不同的思維方式

#成長型思維VS固定型思維
面對失敗的態度 決定了一個人的將來
當你遭受到失敗的時候
你面對失敗的態度是什麼?
是怪運氣不好? 怪自己不夠聰明?
還是客觀的分析失敗原因
然後想辦法精進自己?
你面對失敗的態度
將決定了你未來面對人生的態度

#擁抱失敗_這是使你進步的契機
你研究了一百個商業成功的案例
都不如你研究一個失敗的案例
成功固然美好 但是沒有太多學習價值

成功往往需要一點運氣
並不是你複製成功者的方式
你就能重現相同程度的成功

而失敗案例的學習價值則非常珍貴
因為失敗沒有任何好運的成分
是100%可分析的事實
而且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別人遇過的失敗
總會以某種形式重現在你身上
若是你事前有做好功課
自然就能迎刃而解

就像為什麼高三學生在大考前
要多做模擬試題的練習?
這是一樣的道理

#不要把成功歸因在天賦
很多家長在孩子考100分的時候
會讚美孩子”你真聰明”
這時候要注意了
你在誇讚孩子聰明的時候
同時在灌輸孩子固定型思維的觀念
你的孩子會認為 “成績好=聰明”
往後他的人生就會傾向於害怕失敗

他會害怕自己不再是那個聰明的孩子
而不願意踏出舒適圈去挑戰自己
當然更糟糕的作法是罵孩子笨
尤其是當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的時候
罵孩子笨蛋
是直接的否定和打擊孩子的自我認同
這會讓孩子更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孩子就容易自暴自棄
當孩子表現良好的時候
你該表揚的是孩子付出的努力

當孩子成績不理想的時候
你該引導孩子找出失敗的原因
並協助孩子改善
失敗的是事情 而不是你的孩子
成功與否並不是重點
重點是失敗後你有沒有重新站起的勇氣
在面對整個人生的時間尺度來看
考試成績只不過是隨堂測驗
為何要讓孩子認為成績就決定一切呢?

在成功之前 勢必會有很多難關
只有擁抱失敗而繼續前行的勇士
才有資格享受成功的榮耀

#大腦解鎖 推薦給你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