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6
user-img
大讀裁者小日記/尤加利🍊

114則書評

114本書評分

29位追蹤者

284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114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評鑑發表
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2:不執著的練習
讀者評分
4.0
|
2025/05/11
《#不執著的練習2 》讀記

不同不是常態嗎?怎麼遇到了人我們就要他認同我呢?
衝突往往是如此而來,在不了解對方的狀態下,希望他認同自己。

這不就是自己所討厭的「傲慢」嗎?因此當我們生氣的時候,其實也是不懂得保護自己,因為沒有在互動中把自己放在安全的位置上。而且令人生氣的人若是認知不足、不知道別人界線的幼稚鬼,那麼為什麼要花時間精力在放他放心上呢?

也許不在乎「他」,才是對自己好的方式吧~

本書提供了簡單明瞭的指南
▋簡化人際關係
▋換個方式看待工作煩惱
▋成功的身心「重置法」
▋看禪語學習切換力

“總的來說,人生就是活在當下。過去、現在、未來看似相連,實則各自獨立,別放不下過去、別擔憂未來、專注於現在,全力以赴,做好此刻能做的事即可。

這是一本能鍛練「放下」「放心」「放輕鬆」的書,偶爾藉一本小小的書,讓我們的煩惱「放個假吧」,祝好。

///
在雨中隔窗看這本書,頗能解開心結,
反覆的練習「不執著」、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然後在人世間的種種,多些灑脫,加上豁達。像是陰天中薄橙色的燈光,暖暖自己的心吧~

❝我不是在閱讀的書頁裡;就是在寫作的筆尖❝
#樂讀2025-24
展開
心流讀書學習術【哈佛媽媽成功驗證、40萬親師推崇追蹤、千位頂級專家確認】:爸媽不操心,孩子自主又自律,坐不住、沉迷3C、不愛念書都有解
讀者評分
3.5
|
2025/04/21
談好教養、樹立典範;孩子自然進退得宜、熱愛學習。

做父母,不在付出多少代價、心力與努力,而在給了什麼「方向」,能夠引導孩子找到起適合的路是為人父母的的天職。

正如所有的生物一樣,每個孩子都需要獨立,只是人類之異於獸,是護持的時間特別的長久。

比起考到好成績,更重要的是學習的態度。

孩子能夠掌握「夢想、自主、迫切感、正確的方法」四個原則,喜歡學校、喜歡老師、喜歡同學,喜歡上學、就會喜歡學習。

書中提出創造投入浸潤式的學習環境,有三不與三要。

「不過度操心、不強力控制、不追求完美」

「要信任、要觀察、要應變」

///

孩子能夠進入心流狀態的學習, 來自於被充分的信任以及無條件的支持,並且擁有內在的驅動力與需求動機。

外在的專注力與時間管理這原子習慣則是相輔相成。

這本書的內容蠻淺顯,適合在教養的過程中開始想要改變的父母,經由這本書多一點方法與觀念來協助認識我們的孩子,才能夠找到真正適合的方法來支援,相信孩子自己可以成為自己的領導者,他們擁有人生的主控權。我們所需的是把世界帶給他們,但是真正走出自己的世界,去探索、去追尋則是孩子本身的責任。

••••••📚書籍資訊📚 •••••••••
作者:房鐘姙
原文作者:방종임
譯者:Loui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小宇宙文化
出版日期:2024/2/28
••••••••••••••••••••••••••••••
❝我不是在閱讀的書頁裡;就是在寫作的筆尖❝
#樂讀2025-23
展開
未來的戰鬥:皮凱提與桑德爾對談平等與正義,揭露當今獨特又殘酷的不平等
讀者評分
4.0
|
2025/04/20
平等是追求互惠下才能更平等;自由是在互重下才能更自由。

在政治與經濟學者的雙邊論述下,思考了平等的更多面相。

從法國大革命與美國獨立革命的歷史經驗而言,平等自由的推動來自於社會的中產階層。特權階層不願放手已有權力;底層則是不知自己權利,喚起社會民眾的群體意識,才能給予平等自由的力量。

然而正如書中對話所揭櫫的,若沒有社會民主體制的制衡支架,則自由平等也成了任人揑塑的黏土,因此,在各種公民論壇理論交鋒並能夠有民主有效率的政府,才能真正實現平等自由。

///

經由兩位大師的對話,腦洞大開,思辨理解的過程中,因時地制宜,仍待追求更合理、合適、合情的自由平等之道,但也讓人更深感一切得來不易。
是值得閱讀的一本書,但願更多人閱讀了解其真義,才不致過度浪費自由。
展開
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
讀者評分
4.0
|
2025/04/20
太多別人的聲音,會忘記真正的自己。

身為情緒勒索者,他們非常擅長做一件事:貶低你或你的能力自我價值,引發你的罪惡感以及剝奪你的安全感。

而成為被情緒勒索者往往是自我價值低落或是道德責任的束縛。

如果我們不要被情緒綁架,早在童話故事中的Goldilack就是要找到我們與他人那個剛剛好的距離。

///

周慕姿心理師的情緒勒索將此詞廣泛被傳播、認識,讓我們自我覺醒也察覺他人,也是在雙向互動時的平衡。

••••••📚書籍資訊📚 •••••••••
作者:周慕姿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17/02/02
••••••••••••••••••••••••••••••
❝我不是在閱讀的書頁裡;就是在寫作的筆尖❝
#樂讀2025-21
展開
24小時人體運作不思議:從起床、上班、運動到就寢,重新認識你的身體
讀者評分
4.0
|
2025/04/05
掌握生命節奏是否可行?

本書指導讀者使用能量能力左右稱為壽命的時間,能部分掌握生命的長度、提高生活品質,並增加生產收益。

用24小時來看,氣喘常發生於天亮前,心肌梗塞或腦中風好發於早上、高血壓則是黃昏常發作、腦中風風險高的時間是晚上。

經由每天24小時吃飯、呼吸、曬太陽、運動、睡覺….,讓生命活化的關鍵就在日常生活之中。

增加理想的24小時並實踐,讓身體狀況好、精神安穩,製造更多良性循環,達到健康而高效的人生。

///

當我們沒有去思考,未來是什麼的時候?
常常不知道現在做的事是為什麼?
現在做好,未來就好


❝我不是在閱讀的書頁裡;就是在寫作的筆尖❝
#樂讀2025-20
展開
最有梗的歷史讀物《朕說歷史漫畫1》+《朕說歷史漫畫2》套書
讀者評分
4.0
|
2025/04/03
《#歷史上的名女人》讀記

婦好文武雙全,氣質膽勢兼具,又有少女的童心,令人喜愛度爆表,雖得君王三千寵愛於一身,仍不免妊娠過度,還是辛酸。

夏姬絕代風華,數次輾轉離合,笑罵任人、身不由己,最後終得覓得良緣,良禽佳木,心中感慨。

呂雉是大老婆的典範,雖狠,但活出老婆界的高度,以往對她蚩之以鼻,但除去不忍猝睹的人彘之外,倒也痛快。

黃桑的文字幽默,亦開啟解讀這些歷史的另一現角,而從中,我們會發現人的更多可以的面相,也許就不再拘泥自己原本的人設。

///
永遠案頭都有一本書,而架上更多未完成,逐書時光雖遙遙無期,但一畝書田無論種瓜種豆,皆豐厚了心窩,足以。

春光唱和,繁花爭豔
忙碌與閑適迭次交錯,
我惹了一身書香,也落了心情颯爽。

一隻不搭便車的蝸牛,慢慢爬梳沿途的風景。

❝我不是在閱讀的書頁裡;就是在寫作的筆尖❝
#樂讀2025-19
展開
小恩的秘密花園(凱迪克榮譽獎)
讀者評分
5.0
|
2025/03/09
《#小恩的秘密花園》讀記

每一本書都有歷史~
每一顆種子,都是擴增與散佈的希望~。

故事是1935年,美國經濟大恐慌的歲月,羅斯福總統正開始新政。

畫面中看到戰間期的人們生活、火車車廂的衆生相、失業風暴、麵包工坊與市坊的街景,復刻舊歲月。

繪本中的種子小信封,代表一個個從絕望中掙扎求生的的可能。

文字是即時的訊息傳遞;而畫面是思緒的反芻,因此,繪本其實能讀性更高,永續的絮語,如填充玩具的棉花,在記憶中絲絲纒繞,不斷延展更多的發現。

大人讀繪本,其實更全面,
結局永不結束。

彩色的花兒,為城市添上色彩與花香;生命的照護滋長,讓我們感受到生長與力量!

因此,以「活力」打開心窗,看看更廣的世界吧!

擁抱Hugging

❝我不是在閱讀的書頁裡;就是在寫作的筆尖❝
#樂讀2025-18
展開
坐霸王車的男孩:從黑暗到光明的逆轉人生
讀者評分
4.5
|
2025/03/08
這本書的作者,爹不疼娘不愛,老爸換了一個又一個,國中輟混日子,到底是什麼接住了他,讓他不再往下墜?沒有沉淪到底?

從書中,看到是一個人的人生故事,啟發的是我們不同生命的思考如果我是他,我會做什麼樣的選擇呢?如果我是這樣的人生,我會有什麼樣的命運?走什麼樣的路呢?

這樣的問題,從作者的文字爬梳中思考,身為師者與父母,有什麼是我們可以扶持住徬徨的孩子的力量呢?

讀旅過程,書頁翻過的是數載人生。我看到了作者對於生命的理解與寬厚,例如他對於曾經幫助過他的董叔與蕭叔,感受到了被「懂得」,懂得你的傷、懂得你的痛,也許從不說什麼道理,就一個可以窩的地方,漫長淒涼夜𥚃的一絲鵝黃溫暖,就是爬出地獄的救命繩;蕭叔的「曉」,也許是在母親的無能為力、父親的逃避疏離,在冷井中的一股溫泉,讓作者掙扎浮出濁世,重燃希望。

連結郝旭烈郝哥三察三為這系列的書中,提到「觀察」、「覺察」、「洞察」。

總和書中所提,自己的不正經理解,得到的可能性答案是:

作著「觀察」那麼多的悲劇後,後,啟動「我不想成為」…的人的思維,而走向喜劇人生的一條路。

在賣光碟與轉運手的生活中觀察人生百態,「覺察」自己的更多可能。

最後「洞察」到價值與意義,每個小成功都是大成就。展開人生新格局。

🔹為什麼不會跌到黑闇之谷?
①是「認為」,釐清心之向。作者在每一個階段的停頓,得到重新思考自己要的。
其中令人很感動的螢幕就是他中挫以後到加油站打工,遇到國中的導師,老師並沒有對他說什麼只有問他最近過得好嗎?有沒有想要回到學校唸書?
這一段pause ,啟動下一階段的重回夜校學習的新生。

②是「作為」,決定身體做。在販賣光碟為人頂罪被抓到警察局裡面的那段時間,作者決定了不想再過這樣的日子擔心受怕,所以決定要離開這樣子的環境,用身體的行動來抽離把自己的決定權還諸於光明。

③是「成為」,得到生命所賜。
作者成為計程車司機以後,遇到了許多的人事,不同的人展現不同的生命姿態。例如有人生活富裕,卻不懂得甘苦人的生活,無法換位思考。又如身心障礙不便,卻能夠在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裡面,對人展現最大的尊重。因為明白,而不再想成為不明不白的,心中的豁達與喜悅,成就心靈的平靜恬適。

很真摯的文字與情感,面對這麼多不堪,作者也很勇敢的活得好好的,咀嚼不同的人生口香糖,以自己的姿態吹出不同的泡泡^ ^

很適合處於徬徨人生狀態的人,讀完慶幸自己的生活,原來我真的還不錯。

如果比好的比不上
就比慘比較好過

❝我不是在閱讀的書頁裡;就是在寫作的筆尖❝
#樂讀2025-17
展開
失控的焦慮世代:手機餵養的世代,如何面對心理疾病的瘟疫
讀者評分
5.0
|
2025/02/23
《#失控的焦慮世代》讀記

還好這本書出版,還好有人告訴我們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作者直接指出,沒有好好的預防,這會是一場不容易看出,卻殺傷力即大的瘟疫。

靜不下來或憂鬱少年,過度自卑、自戀的少女、更脆弱的人際關係,加上焦慮又不知如何掌控的父母,都是現在社會的普遍現象。

這本書最重要的是提醒我們手機改變了我們的孩子、剝奪了他們的童年、染色的青春。

●#童年大重塑

沒有五感體驗的童年,在現實生活過度保護,而在網路世界不設限,孩子們失去了可以勇敢冒險,例如爬樹或是走路上學的快樂童年。取而代之的是聲光色的五彩霓虹,光彩絢麗,過度勾起物欲上癮,對平凡生活的的趣味忽視。

就好像是童年回憶裡面的是四果冰和與加了一堆五顏六色的奶油、棉花糖、巧克力堆疊的越高越好的超級豪華冰淇淋的兩張照片,若「加工」當成了習慣,一切變得理所當然以後,要拒絕誘惑就變得更難。

作者提出來所謂的「童年大重塑」,你手機為主的童年,造成四種根本性的傷害:包括社交障礙、睡眠剝奪、注意力碎片化、上癮。

●女孩們的陷落

社群媒體對女孩的傷害大於男孩。讓他們陷入憂鬱、焦慮、飲食失調,甚至自傷的念頭與行為。廣告與媒體以及演算數據特意堆播,這些強大的誘惑力,在孩子自我意識還沒成熟前,攫取他們的目光形塑了錯誤,或不適合的價值感。

男孩和男人比較專注追求自主性,而女孩和女人比較看重共融性。

因此女性受到社會期許的完美主義影響,常常會用濾鏡來美化自己,或是截取完美的角度。看著漂亮的女生,也會對自己的體型還外貌更加焦慮。無法停止和他人比較的結果,會對自己的現實生活越來越不滿意。因此就會產生了過度消費、自我貶抑,或是過度追求偶像明星的效應。

自我認同的發展過程中,一部分靠你如何成功融入群體;一部分靠你如何展現自己作為個體的價值,例如擁有獨特的技能,受到群體的青睞⋯⋯。

●男孩們的退縮與失控

失去了可以冒險、追求的勇氣,退縮在自己的小小方寸空間裡面滿足一切的社會性需要。不需要被拒絕、也不會受傷的有人在網路遊戲中得到征服快感手機世界。讓大量的男孩們,陷在其中不可自拔。

●我們能做什麼?
作者對學校與家庭和不同年齡的小孩都做出了一些建議,
在這邊針對青少年家庭提供幾點比較符合台灣,現在社會的狀況來截取摘要並建議。
❶增加在現實世界的體驗,提提高五感經驗。
包括在所有的數位設備上設定家長控制功能和內容過濾工具,並且重視面對面的陪伴。
❷盡量拖延孩子註冊社群媒體帳號的時間。
❸提升他們的移動力,及面對生活的能力。
多依賴青少年幫忙家務,協助青春期小孩找到一份兼職工作、協助青春期的小孩找到培養能力和領導力的方法,並且在大自然裡給自己更大的刺激。

❹父母要成為園丁,讓孩子有學習和成長的空間:不要成為木匠,直接塑造並決定孩子的形狀。

我自己的做法是:帶孩子搭公車、坐大眾捷運,或者是讓他們到農田裡面工作,就是希望能夠提高孩子們在現實生活的挑戰經驗,並且培養智慧、勇氣、責任和能力。過程中的陪伴與對話,是非常重要的一部份,多聽聽孩子的話,先少介入,畢竟他們面對的世界與挑戰與我們是大大的不同。

然而一些心中的原則,人是有所秉持的,包括一些好的品格好的習慣,但是要在生活中啟發與引導孩子體會並感受更踏實的快樂。

❝我不是在閱讀的書頁裡;就是在寫作的筆尖❝
#樂讀2025-15
展開
奧本海默(套書/上下兩冊,不分售)
讀者評分
4.5
|
2025/02/16
《#奧本海默》讀記

打開了一本非常大部頭的書,這兩個禮拜都在慢慢地咀嚼這上下兩冊的奧本海默。

目前看到上冊 《American Prometheus 》敍說奧本海默的前半生。

有一些感悟與啟發:

首先,天才真的是孤獨的,因為超凡,所以常常無法被理解。像奧本海默或馬斯克還有比爾蓋茲,都是我最近看的傳記。發現他們的共同點都是與眾不同的專注,也嬰兒他們在人際上面,尤其是學齡時代常常受到排擠的壓力。

這也是在特殊教育中,資賦優異兒童常常更需要一些可以跟他一起有合作又有競爭力的夥伴。

奧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在青春的時代,也有一度憂鬱的時光,令我覺得非常訝異的是拯救他的不是任何的人,而是一套書: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從文字中把他所不解的事情都具體的語譯示現,因為有被理解的感受,得到了心靈的平靜。

另外,如果是生活在一個富裕與教育良好的家庭,成為研究者或開創者的機會還是大得多。所以如果家境還不錯,能夠好好把握資源,無後顧之憂的深入研究與閱讀,成為菁英專家的機率,還是大得多。

身為一個平凡人,看到一個天才閱讀如此豐富,一方面是知道自己為什麼平凡;一方面是可恨自己不早點知道原來比我聰明的人這麼的努力。

最近也因為全心全意的投入許多大本書,目前奧本海默才讀一半,接下來還有《張忠謀自傳》,只能一步一步的完成閱讀心得。單純的讀書,養成了習慣,穿越時空沉浸式的閱讀,似乎與這些過往的人接上線,因此能夠深深地體會,對岸共和國(在立陶宛)的憲法中。

“第三條:死亡是權利,不是義務。”

只要還有人,則有些人是永遠存在的。
因為思想是永遠不滅的,一代傳一代更古恆常,甚至因為時代而賦予的新的意義,又重新啟動新的人生。

…. 未完待續……

有時候覺得讀一段,有感受就直接能夠寫一段其實也不錯。因為這麼多字的一本書,如果一次要寫一篇心得,還真的是需要完整的時間與強大動力。

能讀傳記,收納一個世紀加上人生縮影,真是值得~


❝我不是在閱讀的書頁裡;就是在寫作的筆尖❝

#樂讀2025-15
展開
數學天才學院1-3套書【全3冊】(套書加贈 大合照書籤+台灣獨家謎題別冊) 1:十四歲的危險方程式 2:人工智慧PP和那些數學奇才們 3:藍色晚霞和Zero的祕密坐標
讀者評分
4.5
|
2025/02/07
如果你還在尋找一本讓中學的孩子翻書沉浸閱讀、愛上數學探索數學並且對學習好奇與探索的課外閱讀讀物的話,《數學天才中學》系列書籍,絕對不會讓你和青少年讀者失望。

如果你就是那個對閱讀無感、對數學頓感的中學生,那這系列結合冒險探索、電競遊戲及刺激解謎設計的數學小說,絕對適合你!

同時兼具學科知識及流行文化,加上懸疑精彩情節。以K-POP風格的青春熱血為背景,結合密室脫逃與解謎遊戲的劇情設計,不僅符合108課綱的核心精神,更讓人欲罷不能,迫不急待想知道後續的故事發展。

故事的主角們是一群熱愛數學、對未來充滿憧憬的中學生。謎團的真相以及各種深具吸引生活情境題,貫穿故事,激發數學的樂趣,讓人不知不覺跟著主角們愛上探索數學的歷程,讓你數學成績不再「破防」

從閱讀本書的過程中,認識到每一個挑戰都需要團隊合作才能破解。正如主角們從誤解到包容到彼此合作,不斷重新整合每個人的觀點,也逐步理解與妥協的重要性。
這本書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將數學巧妙地融入真實生活中,就是我們身邊會發生的事。寓教於樂,激發了讀者對數學的興趣,竟讓我這高中數學永遠被當的文科專門生,不知不覺地跟著計算起來,發現了數學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原來如此深具魔力。

跟著主角們一關接一關的破解謎題,這過程不只是數學的冒險之旅,更是一次次隨著主角成長的旅程。看完以後,不禁讓人愛上探索與挑戰,並在不知不覺中培養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列夫•托爾斯泰

恭禧你,翻開這本書的你,正得到通往寶藏的鎖匙。

❝我不是在閱讀的書頁裡;就是在寫作的筆尖❝
#樂讀2025-12
展開
原始碼:成為比爾.蓋茲
讀者評分
5.0
|
2025/02/06
喜歡這本書的封面,是孩提掉牙的比爾蓋茲,從小開始,每個孩子都有無限可能。

關於比爾蓋茲的故事,零零散散也讀了不少,但一口氣有脈絡的縱觀,還是痛快!

所謂的『原始碼』,就是許多的特質,小時候就開始了!如果0是開始,1是終點,在中間有什麼讓這些人超凡?踏上人生的旅途,沿途的征服,從家庭、學校、社會的形塑,其中的學習習慣、態度與性格,讓人生這條修習場,能有更多的勝算,影響他人,也幸福了自己。

電子書買下,立即可讀;而巨頭們傳記類的書,我選擇放在客廳,提醒我自己與孩子,要時時觀察成功的人,「做對了什麼」及如何面對失敗。
正念之身:覺察當下,活出健康
讀者評分
4.5
|
2025/02/04
《#正念之身》讀記
如果人生只有一次,不能像日劇《重返人生》再來一次,

那我們可以追求本書所說的『逆齡』的健康,遠離疾病、愈活愈年輕,不斷重塑生命新樣貌。

以下用ORID來分析
《正念之身》作者艾倫·蘭格博士的「逆時針」理論,把「怎麼可能❗️」變成「為何不能❗️ ❗️」

▪️O(Objective)客觀事實▪️
• 本書作者為哈佛心理學教授 艾倫·蘭格(Ellen Langer) 撰寫,她是正念研究的先驅。
• 書中探討 正念(Mindfulness)如何影響健康,並透過大量科學研究與案例佐證。
• 研究指出,改變心態能影響生理健康,例如「逆時針研究」顯示,當長者沉浸於過去的環境並自我認定年輕,他們的身體狀況也會有所改善。
• 研究強調「控制感」的重要性,當人們感覺能掌控生活時,健康與壽命也會有所提升。

正念不僅是一種冥想技巧,而是一種關注當下、不評價的生活態度,並非單純的正向思考或逃避現實。

▪️R(Reflective)感受聯想▪️
• 對於健康與心理的關聯,本書讓人耳目一新,顛覆了傳統「身心分離」的觀點,並強調身心一體的概念。
• 讓人聯想到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例如:當我們認為自己壓力大、疲勞時,身體真的會更疲憊。可以從肩頸緊繃與酸痛來感知。

若我們覺得「自己老了」、「不行了」、「學不會新事物」,這種心態可能會讓學習變得更困難。

作者的研究與觀點,讓人重新思考:「心態,影響健康?」我們得要好好與我們的身體對話。

▪️I(Interpretive)詮釋意義▪️
• 正念並不是要讓人變得積極樂觀,而是讓我們更清楚地「認識當下的自己」,不強求「正面情緒」,而是接受自己當下的狀態。正念具有實際可行的方法,包括:

• 呼吸覺察(專注於吸氣、吐氣)
• 正念飲食(細細品味食物)
• 正念行走(感受每一步的接觸與變化)
• 正念傾聽(全然專注於與他人的對話)

這些方法都能提升專注力、降低壓力,進而影響健康。

本書改變了傳統「醫療只依靠藥物與治療」的觀點,提醒我們:心念也是影響健康的關鍵因素。

▪️D(Decisive)行動與決策▪️
• 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正念,例如:
• 每天花 5 分鐘練習呼吸觀察,減少壓力與焦慮。
• 在用餐時專注於食物本身,不看手機,體驗食物的味道與質地。
• 在感受到身體疲勞或壓力時,先觀察當下的感受,而不是立即評價或抗拒。
• 在對話時專注傾聽,減少分心,提高溝通質量。
• 若能將正念融入生活,將會影響我們的健康、情緒與人際關係,讓自己變得更平穩、更有能量。

這本書提醒我們,心態與健康息息相關,只要稍微改變思維方式,便能改變身體的狀態。正念,不只是心理學概念,更是一種影響生活質量的強大工具。

💟作者提出的具體實踐方式

◎ 釐清錯覺:
❌認定疾病一直存在會影響健康
⭕️正向心態會促進健康

◎ 專注當下:
用正念關注自己能夠掌控的事

◎ 追求整合:
追求工作生活的整合而非平衡

◎正念感染:
透過正念讓週遭環境積極互動

◎ 身心一體:
敞開心胸才能身心更健康富足

◎ 正確決定:
做決策時別擔心決定是否正確而是努力讓決定變正確

◎ 無限可能:
與其問「那怎麼可能」
不如問「為何不可能」

///

有時候在想,為什麼那個人菸酒檳榔都來,卻能夠那麼健康?

也許是太過於理想,但確實在他們的思考裡面「憂心」那一塊,也許是比較淺薄的,也因此正念的想法而影響到健康的身體。

因此如果我們已經有好的生活習慣,更應該覺察當下,讓我們的思維影響到健康的身體,而能夠達成完整的身心一體。

這說來有一點吸引力法則的概念,但是因為如此才能夠讓我們趨向於健康,而不是時時關注與不健康。

作者在第7-9章安慰劑效應、關注變異性、正念感染力,以科學實證研究來,讓我們見證心至改變的影響力,使我們的人生之旅,有更多的奇蹟,並且驅於更完美的可能。

如果關注健康或是常常負面思考的人,閱讀這本書會是非常好的改變的開端。

感謝這本書的出版,感謝我讀了這本書

❝我不是在閱讀的書頁裡;就是在寫作的筆尖❝
#樂讀2025-11
展開
人間失格:獨家收錄【太宰治的三個女人】彩頁專欄及【生前最後發表私小說〈櫻桃〉】,一次讀懂大文豪的感情與創作祕辛(四版)
讀者評分
5.0
|
2025/01/30
《#人間失格》讀記
#陪青少年讀經典1

親愛的少年:

如果你常常有孤獨、不被理解、覺得無法融入人群、或是對很多大人的世界充滿懷疑,請『千萬不要』讀這本書。
年少時會覺得這根本就是在講我嘛!那種跟爸媽疏離的感覺、那種必須在人際間強顏歡笑的無奈、那種與世俗有許多的想法相悖的迷惘與矛盾,似乎就是在反應著我與人i間失格的部分!

是不是我也是異類呢?是不是我也不適合融入人群呢?

重拾這本書,年輕的我與經過歷練了,看待的角度已經不同。

為什麼會重讀這本書是因為許多的青少年跟我提到一部動漫《文豪野犬》其中的太宰治浪漫多情,永遠都有美女在身邊環繞,然後他常常要找美女殉情…。於是有許多的少年家找了人間失格來看、了解部分的太宰治,然後覺得有點厭世、總覺得與許多的人事物格格不入,正如劇中的主角葉藏一樣。

首先,來談一下《人間失格》,在此之前,先問自己:

「有誰是完全符合人間期待的? 」
「人間期待的又是什麼呢? 」「為什麼要符合別人的期待呢?」
·· ·· ·· ·· ·· ·· ·· ·· ·· ··
《人間失格》是日本作家太宰治於1948年發表的自傳性小說,以手札記事的方式來敍述。透過主角大庭葉藏的自述誌事,描述他「失格」的人生。
🔹故事概述:
 ❶童年與偽裝
大庭葉藏出生於富裕家庭,但從小就覺得自己無法理解人類的情感。他害怕與人交流,因此選擇透過搞笑和迎合來獲取他人的認可,掩飾自己的內心恐懼。
 ❷青春與墮落:
進入學校後,他開始沉迷於酗酒、放蕩的生活,甚至與一名女子共謀自殺,結果女子身亡,而他倖存下來。這次事件讓他進一步感到自我厭惡,也使他與家庭漸行漸遠。
 ❸婚姻與崩壞:
葉藏後來結婚,試圖過上安穩的生活,但依舊擺脫不了酗酒與吸毒的惡習。他的精神狀態每況愈下,最終因妻子被侵犯而崩潰,徹底喪失對世界的信任,走向瘋狂。
 ❹徹底的失格:
葉藏最終成為一名社會的「失格者」,被送入療養院。他的結局充滿絕望,象徵著對人世間的徹底放棄。

🔹評析
 ❶「人間失格」的意義
標題「人間失格」可解釋為「喪失作為人類的資格」,即葉藏認為自己無法與這個社會產生連結。他既不是純粹的反社會者,也不是單純的受害者,而是一個無法適應社會規範、找不到自我定位的人。
 ❷太宰治的自我投射
主角葉藏的經歷與太宰治本人極為相似,如沉迷酒精、吸毒、自殺未遂、對人際關係的恐懼等,因此《人間失格》被認為是太宰治的半自傳作品,也反映了他對自身人生的深刻絕望。
 ❸虛偽的社會 vs. 內心的真實
葉藏害怕人類,卻又極力扮演他們想要的角色,這種矛盾反映了社會的虛偽。他的失敗並不完全是個人問題,而是社會環境和個人心理問題交織的結果。
 ❹存在主義與日本戰後社會
《人間失格》強烈帶有存在主義色彩,描寫人類的孤獨與荒誕,與薩特、加繆等西方作家筆下的哲學相呼應。此外,小說發表於日本戰後,許多人對未來充滿迷茫,因此葉藏的絕望與墮落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精神狀態。
 ❺悲劇的普世性
雖然葉藏的經歷看似極端,但他對孤獨、虛偽、無力感的描寫卻讓無數讀者產生共鳴。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有「不被理解」的時刻,因此《人間失格》至今仍然是一本深受討論的經典小說。

《人間失格》是一部關於自我疏離與社會不適應的經典作品,透過葉藏的故事,展現了人類內心的脆弱與掙扎。這本書既是對太宰治自身生命的告白,也是一部深刻探討人性黑暗面的哲學小說。

【以上匯整自ChatGPT/Capliot/ Germini】

從心理學背景來分析關於太宰治的理解:
❶疏離感:政治世家、優秀的手足、大家族的不上不下的其中一員。
❷不被重視的藝術細胞:在功利主義至上的家族中哲學的思考、文學的風釆、藝術細胞,都是被抹煞或去勢的。
❸情感追求的矛盾與困惑:歷史上的拜倫、唐璜、元稹、畢卡索、太宰治⋯⋯,研究了這些渣男,其實根本而言是對愛的不安全感與另一種信仰。而太宰治的情感及厭世,也許來自當代不被允許與認同的另一種情感,因而糾結困惑,無處可解。
❹二戰後的歷史時空帶來的虛無感,因此產生太宰治「無賴系」的時代氛圍,爾後美國的「嬉皮」時代。解構主義與存在主義的引領,至使當時進入「未來」是什麼的無序感。
❺菁英主義與左派思想的拔河。從太宰治身上也看的到這樣的矛盾與選擇的掙扎。

《文豪野犬》救贖了太宰治,給了一條人生新的蹊徑。

走在康莊大道的人,對景物厭倦無感,繞進小路,感悟不同。

「我們每個人,不過都是世界上一條落魄的野犬。」

「我們所擁有的權力只有迷茫,宛如往來於陰溝的野犬一般。」

葉藏與太宰治的孤獨在那時無解?然而在現在呢?

🎆如果他們是你的朋友,你會怎麼陪伴呢?

基本上,若是同是青少年,除非你同時讀了小川系、青山美智子或是榮格、阿德勒的心理學,不然的話,你大概會跟他一樣厭世疏離。

🎆三招錦囊試試:
❶問AI,給他的人設是有邏輯、理性、正向、溫暖,然後跟他討論。

❷找輔導老師。這問題找專業的來,太宰那時沒這資源,但現在我們有,該去找出口,為什麼要把自己關起來?

❸與智慧同行。
看書、找有智慧的人聊聊。「人是唯一為困惑生命的意義的生物,這就是你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笛卡兒說:「我思故我在」即是此意。

正如這些文豪們,對生命存在價值的探究,具體化成每一次的抗爭。救贖的兩個層面,一種是「救人」;一種是「自救」。懷著對生命的體恤去救贖他人,在與內心痛苦鬥爭的過程中救贖自己,在過程中他們都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正如文豪野犬中的太宰治,脫離了暗黑勢力,明白了生存的意義與生命的價值。

他的孤獨無可救藥,只有自己明白自己以後、愛上所有,不為沒有而遺憾,才是真正解脫。

那解藥就是愛、信賴、信仰與感恩。
愛上經典,擁抱智慧
如果你已讀過書評,做好準備,那就好好開讀吧!

❝我不是在閱讀的書頁裡;就是在寫作的筆尖❝
#樂讀2025-10
Fb粉專:大讀裁者小日記
展開
朵朵小語:讓自己豁然開朗的100則提醒【朵朵小語25週年紀念作】
讀者評分
5.0
|
2025/01/28
從國中開始,就一冊一冊的收集朵朵小語,每一次都當下糾結的情緒能夠因爲朵朵的一句話撥雲見日、豁然開朗。

好像風拂過臉龐絮絮喃喃,但卻讓人感到舒心自在。

傷心困頓的時候,輕問一句:「親愛的,你愛你自己嗎?」

「為了讓他滿意,你自我壓抑;為了讓他開心你委曲求全他予取予求都是當然而你盡心盡力全是應該。?真正的愛會鼓勵你進行展現自我,給你滋養,使你快樂而不是讓你像一朵漸漸失去水分的花。」(P.13) 

徬徨失序的時候,從書頁中拋出一條繩索🛟,拉著我從低谷爬升。

如2012.3抄錄的一段話:「就像春天收成的草莓、秋天收成葡萄一樣,當時機成熟時,你就會得到應該得到的收穫。親愛的,上天要給你的東西只屬於你並且一定會給你。在開花結果之前,你會經歷一般長期的心靈耕耘、風霜雪雨都將是你必經的過程。」(朵朵小語-收穫)

然後,隨著一本本的文字堆疊,就好像過了一山又一山。每一次的谷底都為了站上更好的前景,每一次的山頂都有不同的視野。回頭看縱使篳路藍縷,卻也累積了更多意想不到的行履歷練。

每次的閱讀隨著心境不同,又有了不同的體悟。不論是不是心靈雞湯,都能讓美好的情懷像溪水在流淌,濯足滌淨每一寸的心靈沙塵。

忙碌的時刻,仍有15分鐘的片刻,這一則者、一段段美好而溫暖的字句,正適合!

♥️用♥️文♥️字♥️愛♥️己♥️愛♥️人♥️愛世界♥️🍃
展開
夏韻芬樂享人生提案:迎向AI時代的全齡理財建議(限量簽名版)
讀者評分
4.5
|
2025/01/24
《#夏韻芬樂享人生提案:迎向Al世代的全齡理財建議》讀記

這本書的許多觀念,讓我們在A I的過去與未來之間的過渡時代,做好準備,看清我們所應該具備、應備的能力來面對,並更能掌握不確定年代。

🍃這本書特別突出的有三點:
①文詞淺顯易懂,生活實例發想引人入勝。
②表格清楚,方便理解與實踐
③用Al理財規劃的觀念突破與省思。

我自己最受益的是七天理財計劃,按部就班,重新省思、重新調整布局。有表格核對、有圖解分析,可見編排的用心。

在許多方面的議題提出思考:像生育兒女、要不要借/給孩子錢、房產的配置、投資的建議…,就是聽作者節目的菁華、摘要。

看似閒談,但是對喜愛文字閱讀及視覺表達知識懶人包的人而言,這是個好選擇。

因為如果想要更有脈絡,除了自己看節目的書寫筆記之外,用一天看書、七天規劃實踐、向有經驗、有想法的前輩討智慧,看清後半生,快速高效吸收,是閱讀這本書最大的收穫。

❝我不是在閱讀的書頁裡;就是在寫作的筆尖❝
#樂讀2025-8
展開
你的人生,他們六個說了算!:決定你一生的六種物質
讀者評分
5.0
|
2025/01/22
《#你的人生他們六個說了算》讀記

▫️為什麼推?

書中舉了許多例子,運用各種譬喻,幫助讀者更了解這六種激素對我們人生的影響。

了解這些化學物質,進而去調解與梳理,不僅能夠有方法去處理與改變難題,更能夠培養高效率的轉換能力,影響到我們精神上心曠神怡的滿足。

這本書最近我逢人就推,因為深感周遭的人身處煩惱迷霧之中,或是憂鬱、焦慮的人不少。

因此上市短短兩週,就已經再刷了,購買量代表關注流量。能夠有這樣子的銷量就代表其影響力也愈大,期待更多讀者,能夠藉由作者深入淺出的說明論證,來理解人生困境許多的原因,以及我們情緒、行為的產生的源由。進而能夠處理與解決。

正如《腦筋急轉彎》帶我們認識情緒,讓我一起好好認識這些腦內小精靈吧!

/ / /
▫️讀了有什麼幫助?書裡寫些什麼?

最近突然很想跟大腦變熟!所以看了一系列有關腦袋兒的書。

其實關於大腦的書籍,這幾年多如牛毛,如何在這牛毛中找到最適合自己閱讀的那一本?克服「科學恐懼症候群」而開始好好的了解大腦、開對話,給養分,展潛力?

如果你遲遲不敢打開一本腦科學的書,這一本書也許是很好的開始,光看可愛的封面應該就有打開的動力了。

作者提到腦子中最要緊的六種物質多巴胺、催產素、血清素、皮質醇、腦內啡、睪固酮。

他巧妙地用天使特調以及魔鬼特調來比喻,善用這六種激素,並且了解他們,則能夠讓人生得意、平衡、有意思;但是若沒有注意去理解以及正確的調節,則人生會失序、荒唐沒理智。

讀了這本書以後,如何能夠更簡單來說白這6種激素的功用與影響呢?

我想如果用車子的部件或功能來比喻多巴胺、催產素、血清素、皮質醇、腦內啡,加上睪固酮,可以這樣形容:

 ▪️多巴胺(Dopamine)——引擎啟動器與加速踏板。
多巴胺像是車子的引擎啟動器,啟動動力,讓你開始追逐目標。同時,它也是加速踏板,讓你感到興奮和滿足感。當完成某個挑戰時,多巴胺的「油門」讓你想更快、更努力地追求下一個成就。但要小心,踩油門過頭可能會導致「油耗過快」或引擎過熱(比如成癮或過度追求快樂)。

    ▪️催產素(Oxytocin)——安全氣囊與溫暖的車內座椅
催產素是車子的安全氣囊,當你處於危機中時,它能提供保護,減少衝擊力。同時,它像溫暖的座椅,帶來舒適感,讓你在親密關係和信任中感到放鬆和安心。催產素讓整個「駕駛旅程」更有溫情。

 ▪️血清素(Serotonin)——穩定的懸吊系統與定速巡航
血清素是車子的懸吊系統,幫助保持車輛在崎嶇路面上的平穩性,讓你不會因外界的小起伏而失控。同時,它也是定速巡航系統,幫助維持情緒上的平衡感,讓你不會因情緒波動而過度「加速」或「減速」。如果血清素不足,你可能會覺得「每段路都很顛簸」。

 ▪️皮質醇(Cortisol)——緊急煞車與警報燈。
皮質醇是車子的緊急煞車系統,當危險來臨時,它迅速啟動,幫助你減速並保持安全。同時,它也是儀表板上的警報燈,提醒你要注意可能的危機。不過,警報燈如果一直亮著,會讓人壓力山大,長期下來可能導致車子的部件(身體)磨損。

 ▪️腦內啡(Endorphins)——高性能燃料與抗震功能
腦內啡像是高性能燃料添加劑,在長途駕駛或困難路段中提供額外的能量,讓你覺得「沒問題,可以再撐一會兒」。同時,它像車內的抗震功能,幫助減少疼痛和不適的感覺,特別是在疲累或受傷時,讓你繼續前行。

 ▪️睪固酮(Testosterone)——引擎馬力與運動模式開關
睪固酮就像車子的引擎馬力,它決定了你有多少「力量」去加速和征服挑戰。同時,它也是運動模式開關,當你需要更高的表現(比如競爭或自信)時,開啟運動模式讓車子性能全開。不過,過高的睪固酮水平可能會讓車子「開得過猛」,增加失控的風險(例如過度衝動或攻擊性)。

六種就像車子的關鍵功能部件,彼此配合運作,才讓身體這輛「車」能平穩、安全、且高效地完成旅程。每種成分都不可或缺,但過度或不足都可能讓車子「失靈」,讓我們的人生成「失速列車」!

/ / / 

❝我不是在閱讀的書頁裡;就是在寫作的筆尖❝

#樂讀2025-8
展開
讓10000+人愛上讀書:為什麼要讀書?曾放棄讀書的我告訴你。 沒方向、成果差、被潑冷水……先做一件事就好。
讀者評分
5.0
|
2025/01/19
《#讓10000+人愛上讀書》讀記

🚩這本書適合

❶不想讀書的人
❷不會讀書的人
❸覺得讀書沒用賺錢比較實在的人
❹沒有閱讀習慣的人

🚩你為什麼要讀這本的理由?

❶告訴你不想讀書很正常,逃跑不可恥。
❷不是只有學覇才會讀,學渣也能成為好豆腐。
❸從做得到開始的小成功得到大成就。
❹讓你只想擺爛的原因,作者告訴你,你會從爛泥拔腳,立刻往前奔赴不回頭。
❺不被世界困住的方法,如何找到自己的路並堅持走下去?
❻讓爸爸媽媽知道,他們是全世界最棒的爸爸媽媽。
❼相信自己,你是個很不錯的人,你永遠會讓自己更棒。

🚩 本書有感金句

①重新回想必須相信自己的理由,看見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更好。

②不是失敗,只是還沒做到。

③生命中充滿一次一次的失敗,就是成功的原因。

④用每天的小成功,來讓自己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人。

⑤動力並不是主動(doing)毒癮,而是自然發生(being)。他不是原因,而是結果。

⑥別管那些笨蛋怎麼笑你,重點是自己不要成為笨蛋。

⑦只要我改變選擇,經歷不一樣的過程,一定能改變結果。


/ / /

本書觸及了在最應該燦爛的青春時代,被升學巨輪碾壓、陷在知識塔底地下室的學子,這些孩子心中最敏感脆弱不安、恐懼的那一個部分。這些耍廢的學生內心深處的聲音其實是:

「如果我努力了,做不到怎麼辦?」

「如果我失敗了,讓自己或爸爸媽媽失望怎麼辦?」

「學這些東西對我的未來真的有用?」

「好難、我做不到」

到底誰可以讓他們相信自己可以的?

作者用追星的人一定會成功來說明,我們可以看到成功的特質。要做的事是找到目標與信仰,為了自己的熱情與興趣讀書學習,那讀書考試不再只是為了贏過他人或進入進頂尖大學,而是為自己、為他人、為夢想。擁有的夢想就會自己想要變厲害,而增長見識和知識點。

我們活在一個可以選擇「怎麼活」的世界,所以能夠有夢想去追求,並且相信自己能夠做得到,是這一生的懸命。

不要懷疑自己的價值,也不被別人的質疑影響,相信自己能夠做到、能夠改變能夠成長、有資格擁有一個美好的人生。

愛上學習最重要的是發現潛能、找到夢想、持續相信自己的過程。

書中還有提到一些讀書的策略與方法,例如讀書計劃表、曼陀羅思考法、骨牌效應、細分的魔法、80/ 20(帕雷托法則)法則、提高專注力….。當然這部分因為不是書裡面最重要的核心,但是也能夠開啟一個最基本的練功能力。

這本書另外一個亮點與令人感動的地方就是「父母的語言」。
在孩子需要的時候支撐起孩子,協助他能夠繼續往前。例如媽媽給他的小成功的紀錄本。我想任何一個孩子知道爸爸媽媽這麼認真的記下他的每一個小成功,應該都會有滿滿的能量吧! 嚴肅的爸爸也能夠在自己的錯誤與愧疚的時候,寫下對他的愛,這些扶持,能夠讓孩子感到滿滿的肯定與價值。遇到失敗,也不會隨便放棄。

❝我不是在閱讀的書頁裡;就是在寫作的筆尖❝
#樂讀2025-06

▫️Fb粉專▫️大讀裁者小日記
展開
娃娃看天下—瑪法達的世界【瑪法達降落地球60週年紀念版.限量珍藏套書】:阿根廷國寶級漫畫大師最不朽的經典作品,三毛精心翻譯,套書首刷特別附贈典藏卡6款一組!
讀者評分
5.0
|
2025/01/13
《#娃娃看天下》試讀記

🧑🏻‍🦰:「瑪法達,今天上課還乖嗎?」
🧒🏻:「我們學了好多功課。」
🧒🏻 : 「妳呢? 媽媽?」
🧒🏻:「妳在這個不變的山洞中過得還好嗎?」

就是這麼一個天真、幽默、又犀利、又令人哭笑不得、啼笑皆非、又很有道理卻也好氣又好笑的「小孩」,風靡了60年,幾乎是每10年就會出一個紀念版。
Mafalda是阿根廷漫畫家季諾(Quino)創作的漫畫,主角是一位住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小女孩瑪法達。該漫畫於1964年至1973年間連載,在拉丁美洲和歐洲廣受歡迎,被翻譯成近三十種語言,是西班牙語漫畫中最為國際知名的作品之一。 
從序文中看得出三毛對《娃娃看天下》的極度喜愛,身為讀者,都知道對世界有愛、對人有關懷,越有深刻豐富感情的人,越能夠理解為什麼瑪法達得如此令人著迷。

2024年是瑪法達誕生60週年,為此推出了紀念版漫畫書,並計劃改編成動畫影集。真是太讓人期待了!

網路爬文還提到哥倫比亞波哥大機場設置了14座瑪法達雕像,向這位關心環境和社會問題的小女孩致敬。 

不論是《瑪法達的世界》、《娃娃看天下》,都讓我們感到對這個世界最真摯的愛與關懷、對社會議題最冷靜理性的懷疑批判。

🙄娃娃看天下經典語錄:

❶娃娃看世界與社會:
• 「我不反對進步,只是反對它破壞地球。」
• 「這個世界有太多問題,讓人連小孩都無法安心當。」
       • 「為什麼這個世界這麼亂?沒有人能修理它嗎?」
       • 「如果這世界是圓的,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角落需要被改變?」
❷娃娃看社會與政治:
• 「如果人人都懂得分享,世界會更好。」
• 「民主聽起來很棒,但如果它開始變得像廣告那樣虛假呢?」
❸娃娃看教育:
• 「學校教我們很多東西,卻沒教我們如何應對現實。」
• 「媽媽,我該先做功課還是先拯救世界?」
       • 「為什麼我們要學這麼多東西,卻沒有人教我們怎麼改變世界?」

❹娃娃看家庭及兩性關係:
• 「媽媽,妳為什麼要當全職家庭主婦?妳難道沒有夢想嗎?」
• 「大人總是叫我們要聽話,可是他們自己也不聽話啊!」

❻娃娃看人生與未來
• 「人生就像義大利麵,總會遇到番茄醬。」

• 「問題是我們不僅要面對現實,還得與它相處。」

❼娃娃看世界衝突與和平
• 「如果按下電視上的停止鍵,世界也會停下來嗎?」

• 「為什麼人們不能像拼圖一樣,互相契合而不是互相對立?」

     • 「如果人類那麼討厭戰爭,為什麼還要製造武器?」

瑪法達用童稚卻尖銳的語言,向大人世界發問輿質疑,看似童言童語,卻字字句句、鏗鏘有力,提醒我們關注社會、環境與人生哲理。

她提出對世界不公和動盪的無奈與疑問、幽默又深刻地批判社會問題的存在。突顯對社會議題的關注。以及其對荒誕、矛盾的威權、官僚制度無奈的嘲諷,亦可見在輕描淡寫中對腐敗陳舊,極度的嗚咽與內心深處的吶喊。
• 「為什麼爸爸每天上班很辛苦,回家還要看報?」
• 「為什麼媽媽總是說 ‘我很忙’,爸爸卻可以坐著看電視?」
因為是60年前的作品,所以許多的社會情形,有一點不同,尤其是在兩性關係部分;但是再一次拿出來看,仍然覺得有許多我們還沒有做到的地方,還是有許多進步的空間。正如書中所說的:「阿根廷為什麼進步的這麼慢呀!」

💟這些看似無釐頭、天馬行空的問題,常常就是個大哉問。

• 「為什麼有些人犯法會被抓,有些人犯法卻不會?」

• 「如果每個人都有權利,為什麼有些人的權利比較多?」

透過這些問題,讓我們能夠更明白我們所身處的世界,正如笛卡爾說的:「我思故我在」這就是我們存在的意義價值,也是生而為人的本分與可貴。

///

身為大人的我,常常都在思考:我是不是低估了孩子,而高估了自己?

看了瑪法達,《娃娃看天下》更覺得孩子們的頭腦裡面裝著想要好好把世界看到的思考。

孩子都是不簡單的,只有平權才能看見。

❝我不是在閱讀的書頁裡;就是在寫作的筆尖❝
#樂讀2025-06
展開
溝通的方法
讀者評分
4.5
|
2025/01/12
《#溝通的方法》讀記

溝通是一場無限遊戲,本書作者縱橫商場的經驗累積,鉅細靡遺地敍述溝通的各種眉角,可說是溝通的百科全書。

溝通從傾聽開始,隨後鋪陳掌握溝通的三大原則(開放性/目標感/建設性)。接著談破冰、讚美、激勵、說服、輔導、安慰,成為一個人們願意跟你談話的溝通高手。

還不夠?再從批評、提意見、績效面談、主持會議,來進行統合綜效、達成目標的溝通,以成就彼此的期待。

最後化被動為主動的溝通:運用「道歉」,來把錯誤變成促進關係的「機會」;「調解」關係來「優化」社會網路;「求助」他人以「增強」自己的關係網;並且用「拒絕」來「劃界」限,但又不傷和氣。

終章,不論是即興發言、閒談、會報或是競聘時的溝通。都能夠促成彼此關係,長久的和諧與進步。

溝通無礙,則有愛無礙。把溝通與人際搞定,基本上也就不會有什麼樣的煩惱。

作者是得到A PP的創始者,也是成功CEO職場的標竿,這本書,裡面舉了非常多實際的對話與情境。

在書後面有重點摘要,要點金句覆盤。適合想要在快速建立好的人際關係的人,以及可靠溝通創造多贏的讀者。明白的人箇中要領,好好的研讀,功力必能大增。所謂「人在江湖飄;哪有不挨刀」,如果把溝通做好,大半能夠閃開不中招。

全力以赴的溝通,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這本實用教戰守策,如職場上的十八羅漢,保你平安。

❝我不是在閱讀的書頁裡;就是在寫作的筆尖❝
#樂讀2025-05
Fb. 大讀裁者小日記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