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4
user-img
FB搜尋「霏常簡單」🔍

25則書評

25本書評分

18位追蹤者

193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25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評鑑發表
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她如何謀弒母親、婆婆與丈夫
讀者評分
5.0
|
2025/01/10
作者是一位資深記者,曾獲得卓越新聞獎,
透過鍥而不捨,多次書信往來和獄中面談,
嚴守界線,卻能以耐心取得死刑犯的信任,
得到本書主角女性殺人犯林于如本人寫的自傳,
雖然,其自白內容,直到最後仍然真偽難辨,
但確實是媒體報導或社會大眾看不見的視角。

這本書能完成,很不容易,佩服作者的毅力,
因為非虛構寫作很困難,不像小說能發揮想像力。
舉例來說,光是要採訪死刑犯,就有許多阻礙,
前面的章節,作者提到在前期洽談的過程,
本書主角,女性殺人犯,在尚未同意受訪之前,
甚至主動跟作者提出同性婚姻登記的要求,
以利克服監獄對於面談時間的限制。
但是作者思考之後,選擇拒絕了,
因為她希望彼此的關係是真誠的。
而非利用這樣的「伴侶關係」,來完成本書。

但是真正的寫作難關,來自於克服自己的心魔,
「為何社會大眾需要理解死刑犯的複雜性呢?」
作者常自問這個問題,
最終花了三年的心力與時間完成本書。
雖然真相難明,各方立場及觀點皆不同,
但是我相信它是一本真誠的書,
不論是作者與受訪者,或作者面對讀者,都是。

大多數電影或影集比較是用第三人稱角度來看,
但這部作品的中間有使用死刑犯本人寫的自傳,
我個人對於「死刑存廢」並無太多的見解,
但是覺得能夠以「第一人稱」視角,
透過死刑犯的自傳去了解她這個人,
是很特別的感受(雖然真偽難辨)。

像《八尺門的辯護人》比較針對死刑議題聚焦,
但這本書則是針對女性在社會所承受的各種壓力,
比較是在探討,為什麼,她會成為殺人犯?

追求真相的「過程」,也許比正確的結論更重要。
大力推薦這本書!因為它帶給我許多反思。
希望我們都因閱讀這本書,成為一個更柔軟的人。
展開
你願意,人生就會值得:蔡康永的情商課3
讀者評分
5.0
|
2024/10/14
如果光看書名、作者,你可能會有所誤解。
我發現,它完全不是心靈「雞湯」,
而像是每天都需要喝的「白開水」。
因為人類是群體動物,只要活在這個世界上,
不論你是否承認,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情商」。
情商低的人,不只是讓別人不快樂,
更重要,其實是自己也過得不快樂。  

我不是因為是蔡康永的粉絲,而購買這本書,
讀本書之前,沒讀過情商一、二部曲前兩本。
甚至很久以前,我曾在圖書館借閱過: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2》,
當時的我是讀不進去的。

為何即便如此,我還是購買這本書?
因為我先在實體書店有快速翻閱過,
發現書中故事新奇好玩,內容很好吸收。
隨後,線上聽了他與阿滴的YouTube訪談,
瞭解作者用心良苦寫出這本書的動機與過程,
我覺得,對現階段的我,很有啟發、也有幫助。  

今天拿到這本書之後,我已經讀完一半了,
很享受閱讀的過程,幫助我鬆開很多結,
有種泡溫泉或是全身按摩過後的感覺,
不是「身體」,而是平時難以碰觸的「心靈」。  

剛才洗澡放空思緒的時候,靈光乍現,
突然想到自己應該用什麼譬喻來形容它。
「如果此刻的你,像是一支快要沒電的手機,
這本書像是充電線,可以幫助你重新找回能量。」
我們絕對不是突然從100%滿格降到1%的,
所以,我們也不需要勉強自己快速回血,
從1% 立刻恢復到100%的狀態,是不可能的。
但是,那個起心動念的瞬間,至關重要。  

一起讀這本書吧!點點滴滴都是累積與改變,
不是為別人,受惠最多的一定會是我們自己!
最後,引用書中喜歡的一小段話來結尾:
「這本書,不是叫人一定要起床的書,
而是希望能告訴那些想起床的人,
怎麼找到每天起床的理由。」
展開
生存的12條法則: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對混亂生活開出的解方
讀者評分
5.0
|
2024/10/09
你覺得,混亂的生活,真的會有解方嗎?
這本書,在黑暗中發光,給予我很大的力量。

這是一本心理學、生物學結合哲學、神學的著作, 每一條法則,看起來無關痛癢,實則舉足輕重。
如果光看標題,可能完全無法理解,
為何這些事情,會對「生存」很重要。
因此作者旁徵博引各種理論和故事,說明原因。  

必須先說,這不會是一本人人喜愛的書,
我相信,喜歡它的人,一定會很喜歡,
不喜歡的人,可能翻閱幾頁就會放棄。
文筆風格相當獨特,
我目前沒有遇到其他本書,
能像這本書的口吻一樣,明明是在說道理,
讀起來可以同時平易近人,卻又偉大光榮。
討論自身受苦看似嚴肅,讀起來卻饒富趣味。

生存的12條法則
法則01:站直,抬頭挺胸
法則02:善待自己,就像善待任何你有責任幫助的人
法則03:結交希望你變得更好的朋友
法則04:跟昨天的自己比,而不是跟今天的別人比 法則05:別讓孩子做出令你討厭他們的事
法則06:批評世界之前,先整理好自己的房間
法則07:做有意義的事,不要便宜行事
法則08:說實話,或至少不要說謊
法則09:假設你聆聽的對象,可能知道一些你不知道的事
法則10:說話要精準
法則11:孩子玩滑板時,不要干擾他們
法則12:在路上遇到貓,就摸一摸
展開
運氣好的人,原來這樣思考,這樣行動:科學實證,打造強運大腦的「幸者生存」心法
讀者評分
5.0
|
2024/10/09
運氣好的人都是怎樣的人?
怎麼樣能夠變成運氣好的人?
如果你也對這兩個問題感到有興趣,
我會推薦你閱讀這本書。  

「運氣好的人」是能主動抓住機會的人。不單純依賴運氣,而是透過思維和行動來提升遇到好事的機率。擁有樂觀、開放的心態,能從錯誤和失敗中學習,並善於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來創造更多機會。所以,運氣好的人更像是能主動創造好運的人。  

這本書是從大腦科學的角度出發, 深入探究能改善運氣的方法。書中有大量的有趣實驗與真人真事的故事, 搭配腦科學的理論支撐,不會淪為空談。每個章節都直接提供具體可執行的小方法,不論是「思考」或「行動」,讓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中實踐,把自己變成幸運腦。  

我之前就對「幸運」這個主題很有興趣,所以已經有讀過許多國內、外作者寫的書, 我發現大部份都是心理學的角度出發,而這次是我第一次讀到從腦科學研究出發的書。很幸運能在茫茫書海中發現這本書,覺得很喜歡,而且內容也很實用, 推薦大家,也祝福各位運氣持續變好!
展開
1天1行小日記,寫出超強行動力(1書+1行動日記)
讀者評分
5.0
|
2024/09/24
這是一本很有啟發的書,
推薦給平時覺得自己很忙碌,
也沒時間書寫紀錄生活的朋友。

寫日記是為了紀錄生活,讓我們有所反思。
一天只寫一行,因為簡單,所以容易執行。
這麼極簡的日記,到底應該要寫些什麼呢?

1.記事👉紀錄今天最重要的事
2.意義👉思考這件事對自己的意義
3.發現👉產生什麼樣新的發現
4.行動👉應採取什麼具體行動

今天是2024/9/24,我的一行日記練習如下:
記事:今天整理家裡,斷捨離不少物品。
意義:平時拖延,才會累積太多要處理。
發現:只要願意開始行動,其實不困難。
行動:每天微整理&至少丟棄一樣物品。

大家一起練習寫「一行日記」吧,
讓習慣成為我們最強的夥伴!✍️

#拖延症患者自救會 #行動就對了
展開
明日,明日,又明日
讀者評分
5.0
|
2024/09/02
我原本以為這本書的主題是跟電玩遊戲有關,不是電玩迷的我,也許看不懂。但讀了之後就完全沉浸在故事裡面,而完全不會有任何技術上的問題。而且這本小說很貼近真實人生,把人與人之間那種想靠近又必須保持界線的微妙關係,描繪得非常生動。

在「人生」這場遊戲中,我們每個人都是玩家。追求夢想過程中,總會遭遇痛苦難耐的關卡挑戰,但至少還有,各種不計回報、不同形式的「愛」。劇情細節不說,想留給大家自行品味及摸索。只想特別提出,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亮點: 其中的一個章節,作者以「第一人稱」視角,臨摹「死亡前」的回憶,瀕死狀態的心境與感覺,太寫實也太美了,讓人覺得鼻酸,卻又不忍掉淚。  

我很喜歡且享受閱讀本書的過程。讀完以後,查資料才發現兩件有趣的事: 1. 這是一本連比爾蓋茲都推薦過的小說。 2. 書名其實很有深度,很有意思,來自於莎士比亞有名的悲劇《馬克白》。 不論你是不是電玩迷,我都大力推薦你讀這本書,會有很多感動。這是一本很有深度,很貼近真實人生的小說。
展開
延長健康壽命的腦心理強化大全
讀者評分
5.0
|
2024/09/01
本書作者樺澤紫苑Kabasawa Shion,他是日本精神科醫師,他非常喜歡讀書,也喜歡創作分享,所以他的Youtube社群網站追蹤人數超過50萬 。我讀過他許多作品,例如《最高學習法》、《最高學以致用法》都是知名度很高的著作,而另外一本《高材生的讀書術》也非常好看,是在講閱讀的技術和方法。

千萬別看本書書名好像很難懂,其實這本書內容非常有趣而且超級豐富,作者是依據最新科學研究,總共提供我們「100個」延長健康壽命的鍛鍊大腦和心理健康的方法 。

我們可以透過五大類來去培養自己良好的生活習慣。這五大類是:睡眠、運動、晨間散步、生活習慣和休息,是我們每天日常生活中重要卻容易被忽略的事情。

我不太了解為何在我評論這本書之前,它的評價只有2.5顆星,我會給這本好書滿滿的5顆星好評。
展開
長期買進:財金教授周冠男的42堂自制力投資課
讀者評分
5.0
|
2024/08/28
「短線靠運氣,長線靠讀書。」
作者是0050掛牌上市第一天買進的元老投資者,
因購入跑車瑪莎拉蒂,而且車牌選用0050,
受到媒體廣泛報導,引起全台投資人的矚目。
他因而瞭解到普羅大眾愛聽故事,
不喜歡看客觀枯燥的數據資料,
所以專業學者出身的他,這次不寫學術論文,
寫這本大家都能輕鬆讀的理財書,提升素養。
全書沒有太多艱深困難的專有名詞與理論,
只有大量幽默故事舉例和清楚易懂的分析。

周冠男教授具有超強的金融學術背景,
不僅是美國愛荷華大學財務金融博士,
有專業的會計師執照,
擅長分析市場結構、投資行為學。
我跟大家一樣好奇,為什麼這麼專業的高手,
會甘心放下自己的主動投資能力選擇被動投資?
這是我主要購買此書閱讀,想要尋找的答案。
讀完之後,我也確實瞭解到原因,
而且相信每一位讀者都會有屬於自己的體會。

書中引用許多國內、外研究數據讓我打開眼界,
例如彩券銷售額和股票交易金額居然有連動!
當公益彩券的頭獎累積金額達5億台幣時,
台灣以散戶交易為主的股票交易量,
就會下跌5.2%-9.1%。
這代表不少人將股市當作賭場,
當另一邊賭場(公益彩券)的彩金提高,
股市的賭金就會流過去。

另外有趣新知,是我之前沒有注意過的。
像美國有五花八門的主題式ETF,例如:
錯失恐懼ETF (FOMO ETF)、
社交情緒ETF (BUZZ ETF)、
迷因ETF (MEME ETF),
都是很會包裝行銷,說好聽的故事,
但績效慘不忍睹,虧損慘重,對賺錢沒幫助。

既然是理財書,當然也不只是談股票,
也討論了其他理財工具,進行優劣比較。
例如全台超多人都在瘋的「高股息ETF」、
年輕族群愛的「虛擬資產」(比特幣、NFT)、
老少咸宜人人都愛的「房地產」,
如果你是上述任何一種理財工具的愛好者,
那你一定要讀這本書,會有不同觀點與啟發。

書中有許多突破盲腸、針砭時事的超中肯評論,
教授以「真知灼見」與「盲從偏見」直球對決,很多金句讓我邊讀邊哈哈大笑,還好在家裡讀,
如果是在外面咖啡廳,要憋笑應該很辛苦。

感謝這本書,啟發我對提升理財知識的興趣,
幫助我了解各種不理性行為,補充滿滿理性。
最後幫大家歸納最簡單存錢致富方法就是:
長期買進大盤指數ETF,買買買不要賣。
展開
正確犯錯:哈佛學者揭開成長心態的關鍵,分辨失敗類型與應對方式,駕馭不確定的未來
讀者評分
5.0
|
2024/08/03
多數人理性上知道:「犯錯可以幫助我們成長、使我們進步。然而感性層面,卻不是這麼運作。當我們實際犯錯時,可能因情節輕重,遭遇團體的羞辱與打擊,感到可恥與挫折感。所以要如何以正面角度看待「錯誤」,是我想讀這本書的原因。


作者是在哈佛大學任教學者,因為她的研究與專業都是「企業組織文化」,所以非常貼近企業管理或是各種團體運作的實務面,書的內容很接地氣,不會只是空有理論而已。

令人出乎意料的實驗結果開場,作者研究的假設失敗了,她原以為越優秀、越愛團隊合作的醫療團隊會越少失敗、越少錯誤發生,結果卻完全相反。正當她覺得沮喪,進而挖掘到一個寶貴的事實。上述團隊因具有高度安全感,反而願意坦誠揭露錯誤,讓團隊有持續進步與改善的空間,顯得失敗率高。反觀失敗率看似較低的團隊,其實是因為成員刻意掩蓋後美化的結果,而不是真的沒有犯錯。

書中將「錯誤」分為三大類別,分別是:基本型、複雜型、智慧型,每種錯誤都有相對應的解決方式與舉例說明,精彩的真人真事故事及豐富的場域情境,會讓人陷入思考並獲得啟發,是值得推薦的好書。
展開
醫生說我可以去死沒關係:日本王牌精神科醫師終極療癒秘訣,治好1000顆破碎的心!
讀者評分
5.0
|
2024/07/27
「人並不是因為做了什麼才有價值,
人的存在本身就有價值。」
《醫生說我可以去死沒有關係》
看似搞笑與厭世的書名,
其實書中內容超級療癒。
作者是一位日本精神科醫生,
但他自己也曾因大學重考三次有過輕生念頭。
這本書幾乎沒有任何心理學的理論,
只有很多真人真事的小故事,讓你覺得被同理。
雖然書很薄,只有255頁,可以輕鬆讀完,
雖然篇幅不長,但裡面有很多我喜歡的句子,
推薦給覺得人生很苦悶的朋友,
只是單純地活著,就很好了。
展開
執行長日記:關於事業與人生的33條法則
讀者評分
5.0
|
2024/07/17
「不要害怕失敗,因為失敗賦予你力量。」

本書是一位30歲英國年輕企業家的成功心法,
他所創辦的四家公司市值超過十億美金,
他的YouTube頻道「The Diary of A CEO」,
也有來自全球676萬名的訂閱者。


 

作者依據自身經驗,從一無所有到今天成就,
大方分享關於工作與人生,重要的33條法則,
書的售價$379,等於取得每個訣竅成本才11.5元,
超級划算!推薦大家可以買來閱讀!

內容很勵志、精彩!有趣、感動的真人真事故事,
還有不落俗套的大膽想法與創意見解,
絕對不是那種落伍或通俗的成功法則。
展開
深刻認識一個人:發現自己與他人的非凡之處
讀者評分
5.0
|
2024/07/13
你是否想要深刻地認識一個人,並也希望自己能被別人真正理解與看見。那你一定不能錯過這本書,因為讀完,你會發現自己原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去練習與實踐,獲得更高品質的人際關係,無論親情、友情、愛情,甚至是對立關係的「艱難對話」,在本書中都有。  

我常覺得在這個社群媒體盛行的時代,多數人習慣網路互動,流於表面的認識,沒有辦法真的深入內心的對話,實際上是疏離的,無法真正地理解彼此。但是這樣淺薄的關係,是你嚮往或喜歡的嗎?如果不是的話,讓我們一起透過這本書,學習如何真正了解別人。  


本書章節分為三大部份,重點如下:
1. 我看見你:深刻理解他人,是對別人,也是對自己最好的禮物,並學習分辨人際關係中的「削弱者」與「照亮者」。
 2.我看到你的磨難:如何分享悲傷、克服恐懼。
 3.我看到你的力量:如何看見不同人格特質顯現出的能量,並瞭解誠實評估自我。  


 千萬別看這本書的封面和書封的作者照片看起來好像很嚴肅,以為內容很無聊沈悶,其實完全相反,作者是一位超暖心的大叔。他是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評論家,因為是記者出身,所以文筆流暢,說故事的功力相當深厚,而且又是歷史專業,所以字裏行間有濃厚的人文素養,書中的內容充滿許多動人的小故事,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哭點太低,但我真的落淚好幾次。今年下半年雖然才過10幾天,我已經非常確定,它絕對是我下半年最愛的書之一。超級推薦!

 

P.S. 本書也是比爾蓋茲 2024 夏季書單最推崇的五本書之一喔!
展開
有種英文模仿術,一旦學過英文馬上用出來(圖卡朗讀MP3免費下載)
讀者評分
5.0
|
2024/06/17
本書作者並不是文科出身,她是台大化工系且曾經至美國知名學府史丹佛大學留學唸碩士,也曾經在台灣知名科技公司台積電工作,因此不管學歷、經歷都很有豐富的經驗。也正因為她並不是文組的背景,她寫的這本書更著重的不是文法理論,而是實際上的應用。

許多人離開學校,當了上班族以後,如果不是在外商公司工作,可能用到英文的機會並不多。像我雖然大學是外文系畢業,但是因為目前工作職務內容很少接觸到英文,所以很明顯的感受到自己英文程度的退步。因此,我買了這本書希望藉由刻意練習,從「模仿」而非「死記」的方式來複習與提升英文能力。

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學習語言最重要的目的,其實還是在於運用。這本書裡面分享了很多實用的內容,都是來自於近期知名企業人物的報章雜誌或網路文章與演講,所以與時事很貼近。例如找工作、開會、做簡報、向跨部門合作的專案同事自我介紹等。我覺得編排上很用心,除了提供大量工作與生活的例句以外,如同書名,也的確保留很多空間讓讀者可以實際地模仿,照樣造句練習。不像傳統英文學習書籍強調「輸入」,這本書希望能夠加強的是讀者的「輸出」能力。
展開
請叫我「遊民小姐」!:躺平、安靜離職很可以!勇敢出走,做自己人生的老闆
讀者評分
5.0
|
2024/06/11
「自己的人生,才是最重要的工作。」—P.142
這是一本充滿智慧哲學的極簡主義實踐之書。
作者像朋友,坦誠分享兩段截然不同的人生。
前半段是追求名利而犧牲健康的「工作狂」,
後半段是知足常樂及懂生活的「遊民小姐」。
(這個「遊」,其實是悠遊自得的人生。)

社會崇尚的成功,往往是金錢衡量的價值,
但是,每個人其實都有獨特的生活哲學,
唯有醒悟,不再被世俗的標準所蒙蔽,
才能幫助自己走出一條最想要的路。
書中的簡潔精鍊文字令人讀起來很舒服,
也引用許多書籍、電影、戲劇的名言,
大量金句讓我們以更多元的角度去思考:
「人生的意義」與「自由的定義」。

本書不是教你如何財富自由的方法,
但更寶貴的是,它將啟發你心態自由。
如果你需要追求自主人生的勇氣,
非常推薦閱讀這本書。
祝福讀完這本書的我們,
都能早日加入遊民行列!
展開
面對無禮之人,就要比他更無禮:35個人際關係斷捨離,奪回內心的舒服與安定
讀者評分
5.0
|
2024/05/10
「為了不再受苦,請勇敢地向無禮之人說不!」

雖然書名已經如此清楚表達出核心精神🎯, 但是許多道理「知易行難」,要如何實踐? 在於我們是否能真正內化吸收,並在日常練習。  我很喜歡看書的原因之一, 是因為我們個人的生命體驗都是有限的, 但藉由讀書,無論是理性論述或感動的故事, 都能帶來不同觀點的啟發,塑造思維模式, 或具體方法,讓我們節省摸索的時間與心力。  
☑️ 為什麼我們面對無禮之人就要比他更無禮? 因為無禮之人無法理解我們的內心有多煎熬, 即使做出貶低、傷害他人的舉動,也不自覺。 所以,我們必須拿出堅定無比的態度, 直接予以反擊,他們才不會繼續放肆!  

☑️本書教導我們應該要如何做? 必須清楚意識到「無禮之人」的態度無法改變, 我們完全沒有必要獨自忍耐和承受傷害。 從周遭人際關係,透過觀察其言行,辨識出: 哪些是沒有救的無禮之人,反擊或遠離他們。 哪些是值得我們交流或是值得共處一生的人。  

☑️這麼做,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當我們建立起強大的信念,懂得保護好自己, 將會獲得內心平靜,遠離紛擾,提升生活品質。 將寶貴心力與時間,留給我們真心喜歡的人, 共享美好時光,過得更快樂。  

書很輕薄,大約200頁左右,內容好吸收。 透過35篇短文,用不同的主題方式來剖析: 哪些行為是屬於自私自利的無禮之人才會做的事, 我們應該如何在第一時間,因應處理!例如:
 1. 用堅定表情,冷靜凝視對方5秒鐘
2.不要浪費超過20秒的時間反芻思考
3.若對方越線了,請在5秒內指出來

另外書中也有分享,哪些很棒的待人處事行為,值得學習效仿, 是能夠為自己與他人帶來正能量的對象。  

我覺得是一本很有意思,也很有收穫的書! 雖然章節較缺乏的完整架構與連貫性, 但瑕不掩瑜,仍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
展開
我心態好好:領多少錢做多少事,完全可以!
讀者評分
4.0
|
2024/04/22
作者奧田弘美是一位精神科醫生,同時也是產業醫生(協助企業診斷員工健康的顧問),她在書中指出,職場中常見壓力源有以下六種:同儕壓力、過度緊張、變化壓力、成果壓力、遠端工作,並針對這些壓力提出對策。因為日本職場文化關係,過勞情況比台灣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讀完不禁心有戚戚焉,會開始留意自己是否有壓力過大,身心俱疲的情況。讓人了解到過勞的傷害,開始重視身心健康的重要。  

本書輕鬆好讀,有許多個案的情況作為舉例,而作者分享的方法也都是簡單在日常生活中可實踐的。不過我覺得比較可惜的是,內容較淺顯,主要談如何實踐,較少補充相關的心理學理論。  

以下分享從書中讀到幾個實用的心法:
 ☑️若已知壓力源,保持距離即可降低壓力。
 ☑️不焦慮、不與他人比較、不要太努力。
☑️痛苦時,學會放下,把眼光放得更長遠。
 ☑️從睡眠、飲食、運動、心靈四個方面調整,好好照顧自己。

尤其是最後方法是在本書最後完整的一個章節,作者詳盡分享注意事項與執行細節,非常實用。
展開
讀書變現的創作法則:心得書評、聽書文稿、短影音和直播,新手必學、說書系KOL一定要懂的品牌獲利管道
讀者評分
5.0
|
2024/03/18
本書是提供給「閱讀」領域創作者的SOP,內容非常完整紮實,核心精神是:閱讀這件事不僅能變成一種完整的商業模式,更重要的是能激發自己的力量,改變人生。作者弘丹來自中國農村,她從小就瞭解到自己必須要透過讀書改變人生,現在成為個人品牌顧問及暢銷書作者,也是付費社群的寫作成長教練。

作者完全不藏私地在本書中鉅細靡遺地分享其閱讀變現的心法,為的是能幫助讓更多喜愛閱讀的人,我覺得值得敬佩。  本書架構很明確,總共8章,前3章是閱讀理論基礎,主要論述提升讀書思維(找出內在動力)與破除常見的盲點(讓閱讀不再卡關,更有效率),後面5章是本書精髓,依序論述5種閱讀變現的方法與執行要點,是本書最有價值之處。
1.寫讀書文章變現:讀後感、書評和推薦書單
2.寫聽書稿變現:把書讀透後精華講給他人聽
3.直播變現:提煉核心內容,分享更多人
4.讀書社群變現:如何經營線上閱讀社群
5.打造個人品牌:透過飛輪效應創造影響力 

 「閱讀和寫作,是最被低估的底層能力,卻是最快上手的生存技能!」我非常認同作者提出的這個觀點,或許我們大多數的人都是把閱讀和寫作這2件事當作是興趣,並未想過要透過它們去賺錢。但是當我們願意投入大量時間與心力去進行輸入(閱讀)與輸出(寫作)的時候。其實我們也在提升自己創造的價值,而且也讓自己增加更多被看見的機會,而這些契機就可能改變人生。
展開
慣習Habitus:輕鬆做好準備,躍向人生顛峰
讀者評分
5.0
|
2024/03/10
本書的書名很有趣,為何是「慣習」,而非常見的「習慣」?因為兩者的確是不同的名詞。慣習(Habitus)一詞是由法國社會哲學家皮耶·布赫迪厄提出的概念,源自拉丁文,意思是「擁有、持有、隨身攜帶」。本書作者是德國語言與文學博士,她以社會學角度分析階層差異是如何形成,所以本書指的「慣習」,是由社會文化環境決定的第二天性,能決定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的所有行為。  

雖然我們出身背景的確影響我們擁有的資源,不難理解,社會階層與財富往往是代代相傳,但作者認為「慣習是能夠改變的,人也是會蛻變的。因為出身所帶來的慣習,雖然是我們的一部份,但並不能阻止我們的發展。」因此透過本書瞭解「七大資本」,可以讓自己有系統地擴充,影響與改變個人的慣習,進而改變人生。  

☑️本書核心概念 
個人能透過「七大資本」來改變「慣習」: 
一、知識:能力,能創造經濟價值的技能。 
二、物質:財產,你所擁有的東西。 
三、社會:認識的人,社交能力衍生的資源。 
四、文化:表現在日常生活中的品味。 
五、身體:生理特質能體現個人社會地位。 
六、語言:說話方式,溝通與表達能力。 
七、心理:面對事物的態度,如:自信、樂觀及韌性。  

☑️為何推薦?
書中故事不落俗套,讀起來輕鬆有趣。本書最特別之處,是把人生的資本有系統及架構地分類,讓我們以「大局觀」去了解社會運作的全貌,但同時又能以個人行為去逐一實踐。除了累積「物質」資本以外,我們也應關注其他資本的重要性,使自己能更全面地拓展視野,開創更寬廣自由的人生。
展開
第六十七隻穿山甲【博客來獨家親簽版】
讀者評分
5.0
|
2024/03/10
先說結論,這不是雅俗共賞的小說,甚至對保守人士來說,充斥「傷風敗俗」內容,但,這是一本我愛的小說。  

在開放預購的第一天,即使完全不知書中任何內容,就在博客來買了2本,一本給自己,一本送朋友。拿到書後,我沒有馬上讀,而是刻意等到前幾天才把這本書當聖誕假期的讀物。比起先前作品,這本書談的是「大人的友誼」。我覺得這本很有共鳴。因為交換學生的關係,曾在法國待過半年時間,現在也有很要好的Gay蜜,所以這本小說除了帶我穿越時空回到法國以外,也讓我更珍惜我與Gay蜜之間的友誼。  

作者陳思宏的遣辭用字已經爐火純青,擅長敘事、構圖的功力,在前面作品中已經展露無疑,就不贅述了。為了保留給大家自己享受閲讀過程的樂趣,我只引用P.144的一小段話就好:「清淡的湯裡浮著兩顆灰色貢丸,蔥花雪,胡椒粉沙塵暴,熱湯入口,汆燙身體裡所有的不安。」我發現作者很會把名詞當成動詞用,那個雪、那個沙塵暴,讓人現在就想來碗熱騰騰的貢丸湯。(等你看完這本小說,還會有更多想吃的食物,我就不爆雷了。😬)  

3天內讀完了這本小說。停頓的空檔,我思考為什麼自己這麼喜歡陳思宏的作品,我沒有確切肯定的答案,因為喜歡是種「感覺」,很難用理性的邏輯去分析,目前得到的結論可能是「真實,不畏懼去書寫那些大眾選擇迴避,對於大多數人都是難以啟齒、醜陋的真實。」那些現實生活中不能說、不想說、不敢說的,全都能在書裡看到。  

我愛這本書的真實,不是指劇情的真實,而是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情感那種真實。小說是假的,讀完之後我們並不會因此獲得什麼實用的知識或技能(好吧,必須承認看完本書,對屁股方面的知識真的增長不少),但是它描繪的那種獨處時不被任何人理解的寂寞、想不停說話的衝動、想說卻說不出口的難受、看似失去聯絡卻永恆存在的友誼、人生遺憾帶來的力量,這些都是我愛的部份。
展開
Stay True保持真誠(首屆普立茲自傳文學獎得主)【博客來獨家限量贈品版】
讀者評分
5.0
|
2024/02/03
「友情在於去認識的意願,而非被認識的渴望。」

關於友情,如果只能讀一本散文,
我推薦《保持真誠》(Stay True:A Memoir. )。

讀這本書,我覺得需要一些太陽。🌞
不然在室內讀的話,可能會淚流不止。

昨晚睡前讀,
我以爲在黑夜中,
會流淚是正常的。

今早打開遮光窗簾,
即使窗外風景一片明亮,
卻還是邊讀邊哭。

於是決定把書帶出來,
在人聲嘈雜的星巴克,
用晴朗的午後時光,
把這本喜歡的書,讀完。

其實拿到書的隔天,
我就已經讀完快一半,
但在關鍵事件出現前,
我刻意停下來,
只因害怕看見悲劇來臨。

以為做好心理準備了,
沒想到翻開那些篇章,
痛失摯友的感受,
還是透過文字穿越了時空,
直擊了我的心,
如此深刻且真實動人。

最後分享我在書中最喜歡的一段話之一, 
是作者爸爸與他透過傳真,書信寫的內容: 
「生命有著兩難,
你必須找到意義,同時接受現實。 
如何應對這種衝突是我們每個人的挑戰。」  

如果我愛讀的商業理財書,是大腦的重訓,
那我愛讀的文學作品,應該是心靈的瑜伽。 
謝謝本書作者徐華,寫出如此真心的作品。

希望我們永遠都能對自己,保持真誠。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