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她的街頭智慧
街頭智慧,就是你只有身在街頭才能學到的智慧。
它通常不會記載在書裡,也很難在任何一堂課裡學到──你想學,還真得深入街頭……
就像我媽媽一樣。
我媽媽在八歲那年被迫離家,你可以說她淪落街頭,一直到十四歲之前,她唯一的棲身之所,就是海邊的一個洞穴。
那是媽媽每次回頭看,沒有埋怨,卻還是都會淚濕的一段時光。
就像在街角的一朵小花。
在大多數人都還在備受呵護的童年時光裡,她很不一樣,她必須靠自己活下去──卻依然挺立、依然綻放。
那是上天給那朵小花艱苦的命運,卻沒有忘記也同時給她樂觀。
還有智慧。
她很早就知道人不用急著當大樹、不要急著當矗立的目標,因為那樣很容易被移除或遭受風雨攻擊。隱身街頭的小花,靜默地接收雨水跟陽光,在最不起眼的角落,近看車來人往,也看盡冷暖人情──那是她在街頭學習的初步,那是她在街頭學到的「生存智慧」。
十四歲,媽媽遇見一個賣藥團,因為她有一個原住民的好歌喉,所以他們帶她離開那個街角,進入另一個更漂流的街頭。
那朵小花因此看見了更大的世界,她害怕、好奇,可是她很勇敢。她變成賣藥團裡的開心果,她會把生活裡的好事跟壞事,都變成笑話,說給大家聽;她能歌善舞,很多人因為她的表演而跟老闆買藥;當警察來的時候,她還會拉著蓬裙扯著喉嚨要大家「快跑啊!」然後自己像一個會飛的燈罩那樣衝在最前面……
那朵小花後來變成賣藥團的台柱,大家都很喜歡她、幫助她。她大量學習、突飛猛進,她在這個時期學會的是街頭的「做人智慧」。
可是每當她在晚上聽見隔壁的女孩,因為想家而偷偷啜泣的時候,她都會想起自己其實也還有一個家,可是家的記憶很遠很遠、很模糊……她知道自己到底還是一朵失根的小花。二十歲,她在基隆遇見我爸爸,他給她安全感、一個可以信賴的懷抱,他們相愛、結婚,生下我。
那朵小花從一個賣藥團台柱,蛻變成一個妻子和母親。
場景也還是在街頭,那是一個爸爸團長、一個歌星媽媽跟一個三歲會打鼓的天才小鼓手,我們「羅家歌舞團」全省跑透透的日子。
那也是她在街頭,終於不再孤單的日子。
在那段街頭生活裡,在身為一個「妻子」的角色的部分,她有時柔軟、有時強悍,她強悍的原因,大多數是因為要站在我們前面,保護我們;但當她是一個媽媽的時候,我們很親──我不知她是如何做到的,我又親近她、又害怕她;因為她對我的管教非常嚴厲,但我會接受;因為她總是不教條,她舉例給我聽的道理,我總是一聽就懂,而且很難反駁;因為它們總是發生在我身邊,甚至就近在眼前……
後來我才知道,原來那都是媽媽來自街頭的「生活智慧」。
現在應該是媽媽可以享清福的時候了。
可是她還是很忙,她也還在街頭。
她忙著照顧她的那群流浪動物朋友,從一大早到菜市場拿那些跟攤販預定好的食物,到開車去餵牠們、跟牠們說話……但那也只是她的一部分「街頭生活」而已;她還有個街頭在鄰里街坊、在市集攤商;某個颱風夜,她正在家裡打麻將,聽到社區的人說旁邊的山坡塌了,她馬上衝出去救人,接下來三天她都駐守在社區應變中心,回來後手帶著傷,接下來一個月,她就算左手吊著繃帶,也還是可以開心地跟鄰居打牌……
那就是我媽媽。
我從來沒有聽過,她對於自己的命運有任何埋怨;相反地,她認為自己能活下來,是因為好運、是因為當時許多來自街頭的幫助。所以多年後,她最想回饋的,也還是她最熟悉的街頭。
這幾年媽媽管我越來越少。
我不知道那是因為我很少犯錯,還是因為就像她曾經說過的,當我過了二十歲,就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於是我擁有了更大的自由,可以自己做任何人生的選擇與決定──但非常奇怪,即便我擁有了那些權力,我還是會在面對任何人生的問題與抉擇時,如此輕易地,就又想起了那些,媽媽曾經跟我說過的話……,它們總是如此簡單,卻深刻,讓我輕輕一聽,就成為我一生惕勵自己、做人處事的依歸。
她不是一個讀過很多書的媽媽。
卻教會我比任何一本百科全書,更多的道理。
那就是她,一生在街頭所看、所學,甚至還因為她生命的特殊遭遇,才有機會得到的,最珍貴的街頭智慧。
所以當出版社要我幫這本書寫個「序」,他們說「序」就是說明這本書的定義──我想了很久,但其實很難……
它是一本,羅志祥從小到大,在街頭聽媽媽說的故事書。
它是一本,我跟歌迷、許多年輕朋友分享,如何越挫越走上坡的人生爬坡手冊。
它是一本,爸媽可以送給小孩,哈!一本不囉嗦的床頭參考書。
但最後我覺得它可能更像,一本關於一朵街頭小花的書──裡面是她的勇敢、樂觀、熱情、善良……,那是她一生在街頭的觀察與收穫,它們不一定合乎邏輯,卻充滿智慧,我現在就要把它說出來……
那就是,媽媽教我的24個街頭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