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書市集
一個游蕩者的世界

一個游蕩者的世界

A Wanderer’s World

  • 定價:320
  • 優惠價:9288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72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一部充滿詩意的文化苦旅
一場世界主義者的人文壯遊

  「在通往世界的途中,中國變得更清晰了;在試圖瞭解中國時,我也多少意識到自己的角色與價值。但我清楚,自己對內心的更徹底的追問尚未開始,我對於世界的理解,仍停留在知識層面,即使這層面也淺薄不堪。至於偶見的內心追問,也更多是暫時的情緒,而非深沉的情感。我還生活在生活的表層,連接靈魂深處的根還沒有生長,它需要真正的恐懼與愛。」——許知遠

  他不是凱魯亞克,也不是切格瓦拉,他是一個祖國道途上的陌生人;他不是托克維爾,也不是亨利萊維,他是許知遠,一個在世界的鏡像中看到了熟悉中國的游蕩者。

  和書寫一樣,旅行無疑是許知遠用來思索這個世界、追尋自我的主要方式。《祖國的陌生人》一書記錄了他的中國行腳,而《一個遊蕩者的世界》則是他在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俄羅斯、印度、不丹、中東、東非和埃及的人文壯遊。

  在劍橋,他讀美國人160年前寫的一本書《一個美國人在維多利亞的劍橋》,詢問自己是否可以記錄下此刻中國和英國的相逢。

  在巴黎的十三區,他找到了鄧小平、周恩來、老華僑和新溫州人之間的微妙聯繫。

  在柏林,他藉著那堵著名的牆,引申到香港和深圳之間的界河。

  在羅馬,溫州人歐洲創業傳奇的故事背後,彰顯出移民和當地社區之間的緊張。

  在俄羅斯,他遇到的來自海參威的妓女都要給他半價,因為「你們中國人什麼都需要打折」。而在慾望的甦醒過程中,他想到了那個因一首詩而被史達林流放並死於海參威的俄羅斯詩人。

  在印度,他看到了中國在智力上和創造領域上可悲的落敗。他無法想像,泰戈爾在1916年的美國和日本演講的弘揚世界主義,反對民族主義虛榮和浮泛的《民族主義》,在快100年後的中國,是否還有人聽得懂。

  在不丹,他看到了半山上造佛的中國人,將國內熟悉的邏輯帶到了單純寧靜的世界。

  而在開羅,他拜會了埃及當代最重要作家阿斯萬尼,愕然發現他過著牙醫和作家的雙重生活。「埃及也是我的病人。貧困、腐敗、恐怖主義這些埃及面臨的問題,都只是病症。它們都來自共同的病因——政治獨裁。」

  「我期待卻可能永遠也成不了卡繆式的旅行者。他在一個充滿著潰敗與掙扎的時代生長,旅行與寫作、武裝抵抗一樣,是他重構意義的方式。」------許知遠

  在這個經驗貧乏的時代,唯有透過歐、亞、非的場場壯遊,自我的追尋和對中國的質問才有可能完整展開。在世界,知性而獨立,迂迴卻直進,許知遠成為一個不斷回望中國與自身的游蕩者。

作者簡介

許知遠

  當代中國最知名的公共知識分子,評論家,他用行走、思考和文章來解讀中國社會的變化過程。著有《未成熟的國家》、《祖國的陌生人》和《極權的誘惑》。許知遠曾擔任《經濟觀察報》主筆,目前是《生活》雜誌的聯合出版人和美國《商業週刊》中文版總編輯,同時也為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聯合新聞網和《亞洲周刊》等媒體撰寫文化和時事評論。他也是北京著名的獨立人文書店「單向街」的創辦人。

 

目錄

自 序:拙劣的旅行者
一、再別劍橋
二、歐洲的靈魂
三、列寧的陰影
四、世界的鳥巢
五、最快樂的王國?
六、衰落與新生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8790605
  • 叢書系列:八旗中國觀察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6k菊 / 14.8 x 21 x 1.4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再別劍橋

我日益感到瓦茨拉夫˙哈維爾所說的作家「第一股風」的結束。在一篇真摯的自傳性的文章裡,他把一個作家二十多歲時的創作稱作「第一股風」。他關於世界的最初經驗開始在體內形成,他開始更嚴肅地理解自身,用自己的眼睛打量世界。這是個令人陶醉的寫作過程,他生機勃勃,自信十足,充滿自我發現的英雄主義。他不僅受惠於內在的活力,時代也常常寵倖他,他的自我表現與時代情緒恰好合拍,他贏得喝彩與聲譽。這個過程大約可以持續十年。漸漸地,他發現自己耗盡了最初的經驗與能量,嘗試過各種角度,而同時,外部環境也發生轉變,不再熱情地接納他之前的努力了。

哈維爾是在一九七六年寫下這些文字的,那時他在等待創造上的「第二股風」的到來。他的「第一股風」從五〇年代末開始。他是個劇作家,在一個社會主義政權中,他的資產階級出身把他從社會等級的頂端推向底層,備嚐生活的荒誕與心酸,這也為他的荒誕劇提供靈感與素材。在他嘗試寫作時,捷克的政治氣氛開始鬆動。他的劇本不僅不斷地上演,其中的荒誕、反諷的語言與情節激起廣泛的共鳴:革命實驗帶來了一個機能錯亂的社會。他的「第一股風」在一九六八年結束,不僅因為熱情與才能的逐漸耗盡,更是外部環境的轉變。蘇聯的坦克碾平了「布拉格之春」,作家、知識份子與藝術家或者流亡,或者淪為清潔工、建築工人,沒有劇院再能上演他的劇本。

哈維爾相信,在「第一股風」結束後,作家有三種選擇:他可以用更精彩的方式來表達自己過去的思想,也可以把精力用來鞏固自己已獲得的地位、表現出的創造力,它們都是某種意義上的自我重複。對於一個更為嚴肅的作家來說,他還有第三個選擇,他拋棄過往的自己,把自己從昔日的經驗、公眾的期待、熟悉的題材與論調中擺脫出來。這也是一次重新發現自我、發現世界的旅程,你要探測到你的新聲音,等待新經驗的醞釀成熟,它將是你寫作生涯的「第二股風」。如今我們知道,哈維爾最終找到了自己的「第二股風」,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他不再寫劇本,卻成為我們時代最深邃與動人的散文作家之一。

我猶記讀到這篇文章時的激動,它挑明我內心的困惑。也是大約十年前,我決定以寫作為業。那是九〇年代末的中國。詩歌甚至散文年代都已結束,它是個新聞報導的時代。全球商業、技術、消費、資訊網路似乎不可逆轉地改變中國,她似乎再一次獲得新生。這也是個新資訊湧動、舊的表述方式失效的年代。我這一代的寫作者不再以斯湯達爾、卡夫卡、馬奎斯、艾略特為楷模,鍾情的是《時代》、《滾石》、《經濟學人》的新聞寫作。似乎只有這種明快、跳躍的新聞體,才能把握這個迅速變化的中國社會。

我突然發現自己佔據了意外的優勢。一知半解的英文、雜亂的知識、熾熱的青春表達慾、模仿英文雜誌的寫作風格,這些因素令我充當資訊斷層中的填補者。我引用約翰˙彌爾來為個人自由辯護,用海耶克與巴柏來反對計劃經濟與封閉社會,用愛默生的「美國精神」來映照「中國精神」,用彼德˙杜拉克的管理理論來探討中國的商業社會,為網路革命將改變中國而歡呼……我對所引用的人物是確切瞭解還是對他們的思想充滿誤讀,沒人深究這一切。對一些人來說,它正好是個熱氣騰騰的中國的寫照。而對於我的很多同代人來說,我一廂情願的樂觀打動了他們,我們都出生在二十世紀七〇年代,我們的成長恰好相逢中國歷史上少見的和平與繁榮,沒有大規模的動亂,不中斷的經濟增長,日漸開放的社會,日漸增多的個人自由……我們的雄心也隨之膨脹,認定自己必將是一個新時代的締造者,我們還將隨著中國的崛起而躍升到世界舞台的中央。

倘若我的「第一股風」是即興、激情、碎片、截稿壓力式的寫作,如今我想寫得更深入、更系統、更富個人洞察力,要承擔起一個作家對應的知識與道德上的責任。

會員評鑑

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18/05/07
許知遠先生的書,喜歡的群體應該比較小吧,它屬於極為知性的那類,
關於天下,關於國家,關乎整體人民,一種宏大的敘事,從個人的角度出發。
許先生對於當代中國有深刻的觀察,這本書是他旅遊中的見聞,
將旅程中的啟發套入中國的框架下,讀者就得到了一本富含哲思的遊記。
我越來越喜歡讀這種旅遊文學,隨著量的累積,我發覺自己對世界的認識逐漸擴大,
許多有意思的人文觀察不斷出現在各種遊記中,代表了那個國家或社會的確擁有的價值,
至少在遊者眼中都窺見了某種特質,進而影響後來到訪的我們,造訪當地的經驗。

我簡單的分享一下許先生的旅程~

(1)劍橋
他前往劍橋訪學,看見了徐志摩的遺留,還有當代留學生的種種,
儘管人數眾多,卻不見中國留學生積極參與其他文化,反而在遠方的他鄉聚首,
形成一個奇妙的中國聚落。

(2)德國
德意志的靈魂在過去一二百年動盪不安,特別是納粹主義,
東西德的分裂,以及爾後柏林圍牆倒塌的後續。
中國精神也在近代分崩離析、重組,剩下的是什麼呢?

(3)俄羅斯
前蘇維埃帝國稱霸世界的雄心,似乎已經灰飛煙滅,
普丁掌權後的自由民主,彷彿是披了糖衣的現代沙皇?
列寧的精神遺產不在,而是在中國發揚光大,勢不可擋,
同為社會主義的兩大強權,中國有何與眾不同呢?

(4)印度
從加爾各答到班加羅爾,印度令人眼花撩亂,加爾各答是昔日British Raj的首都,
殘存的殖民時代建築在現代髒亂的襯托下顯得格格不入。
1991年經濟改革後,以班加羅爾為核心的IT產業蓬勃發展,工程師和呼叫中心的形象,
成了印度的象徵。
中印關係是一個鮮為人知的歷史,除了1962年的那場戰爭,
原來泰戈爾曾在徐志摩的陪同下,前往中國參觀、演講。
印度文化吸引了西方好幾代的嬉皮,中國文化的影響力在哪呢?

(5)不丹
這就不用多說了,號稱最快樂的隱士王國,與時下中國的價值觀大相逕庭,
不丹人的知足天性,讓他們似乎快樂的生活在21世紀。

(6)埃及
同為輝煌的古代文明,法老早已消逝在滾滾沙河中,炎黃子孫延續五千年,
如今正逐步取回世界的主導權。埃及的獨特性在於阿拉伯與歐陸文化的交疊,
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還有許先生鍾愛的民主題材,自然也被拿來與中國討論一番。


許先生的旅程很有深度,他時常在華僑的陪伴下遊覽當地,
這些在海外的中國人,讓他反思中國在世界上的角色和價值。
一個遊蕩者的世界,也是一場充滿反思的見聞之旅。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理財先理心,改寫「薪」藍圖!采實電子書商業理財書展,參展書單書85折起、任選2本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鏡文學全書系
  • 飲食保健書展
  • 華文創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