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從農家子弟到法學教授
猶記得十年前,入門學生們為我舉辦六秩華誕祝壽論文發表會暨生日會,其既熱烈又溫馨之氛圍,迄今仍時時回到記憶裡。而今,越上年紀越覺得時光快速溜走,十年時光轉眼飛逝,入門學生們又要為我舉辦七秩華誕祝壽論文發表會暨生日會,心中雖倍感高興雀躍,卻也不免唏噓嘆息。
好像易經有云:「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我出生在農家,命中注定要當個農家子弟,然而由於親身體驗到農家生活之困苦,農家子弟社會地位之低落,我自中學時起即立志要翻轉社會階層,脫離窮困生活。大學自政大法律系畢業當年度,即同時考取政大法律研究所及臺大法律研究所,為同班同學唯一雙榜錄取者;在服預官役期間參加海軍第一軍區論文競賽,又獲得第一名成績;就讀臺大法研所,選修王仁宏老師講授之國際經濟法專題研究,繳交之學期報告獲得王老師高度讚許,更毫無障礙地讓王老師收為入門弟子,在在讓我自己肯定自己適合往學術研究道路前行。然而身為農家子弟,根本不敢妄想出國留學,好在老天有眼,就在我撰寫碩士論文期間,產險業務發展委員會舉辦保險從業人員出國進修考試,我有幸考取,獲得留學二年之補助,乃有留學美國進修保險法之大好良機。
留學二年後回國,同時被保險改革專案小組及保險法修訂小組借調,期滿後進入政大法律系擔任講師,咬緊牙關,全心全力投入學術工作,五年升等副教授,再五年升等正教授,服務滿25年,自政大退休後轉往銘傳法律學院任教,10年後正式退休,擔任教職合計34年,期間擔任過之主要經歷計71種;發表過之主要著作計29種;主持或參與過之專案研究計71項;對保險業之具體貢獻(含起草法案及研擬保單)計26項。在即將滿70歲之際,入門弟子們齊聚一堂,為我祝壽並發表祝壽論文集,心中自是萬分感動,而回想起「從農家子弟到法學教授」如此這樣的一生,也可算是一個有用的人了。
林勳發 謹撰
推薦序
若提到在政大教保險法的林老師,常有人會問是哪位?其中年資較長者,應該就是指勳發老師,大家習慣稱他「大林老師」。由於他向來和藹可親、風趣幽默,頗受學生同儕歡迎愛戴,所以取其英文諧音,也就是「親愛的(darling)老師」。
與勳發老師相識於1986年,是在我就讀政大保險研究所時期。猶記得當時本系正處草創階段,經常見到勳發老師「以校為家」,全力輔佐創辦人施文森所長,共同為本所奠定堅實的基業,其認真負責的態度,受到許多師長前輩的肯定讚賞。於1991年,我退伍後返校任教,在某次偶然的閒談中,勳發老師鼓勵我參加教育部公費留考,後來竟幸運考取並負笈英倫,方得宏觀窺探保險法學術殿堂之奧秘。此等知遇提攜之情,長存我心、由衷感謝。
於1999年,本系陳繼堯教授以其退休金捐助創辦「財團法人繼耘保險文教基金會」,希望保險從業人員能深耕其保險專業,進而服務社會並增進國民福祉。勳發老師與基金會的前輩先進,不遺餘力地參與論文評審、研討會座談等公益服務,犧牲奉獻的精神令人感佩,當是後輩學子們景仰學習的典範。
為提升臺灣保險法學術的研發能量,在勳發老師與眾多前輩先進的指導下,「台灣保險法學會」(Taiwan Insurance Law Association, TILA)於2014年正式成立,成為一個從事保險法制研究、推動國際與兩岸學術交流及培育年輕學子的非營利性學術平台。草創至今,在創會理事長施文森大法官的領導下,勳發老師與同仁齊心協力推展會務,成果卓著,有目共睹。原期盼勳發老師能傳承大業,繼續領導同仁更上層樓,無奈因健康因素而無法如願,誠屬遺憾。衷心期盼勳發老師能早日康復,重拾昔日英姿。
本祝壽論文集收錄臺灣保險法學術菁英之著作,代表對勳發老師如沐春風般教導的感恩。期許後輩學子能秉持「繼續耕耘」及「優良傳承」的精神,在工作崗位上認真學習、奮發向上,不辜負勳發老師的苦心教導。光陰荏苒,時值勳發老師七十壽辰之際,誠心祝福:
親愛的「大林老師」,松柏長青,福壽康寧!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
社團法人台灣保險法學會理事長
財團法人繼耘保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後學 林建智
推薦序
仁者長壽
恭祝林勳發教授七秩華誕
2021年是林勳發教授七秩華誕,為感念林勳發教授為兩岸保險法交流和兩岸保險法青年人才培養所做出的卓越貢獻,兩岸保險法學人共同為林老師七十華誕撰寫了這本祝壽文集,文集收錄了兩岸學者所著的關於保險契約法、保險科技以及責任保險、海上保險的20餘篇最新成果,其出版發行可謂兩岸保險法學界之盛事。
林先生高足陳俊元博士囑我代表大陸保險法學者為文集寫個序言,我拖了很久卻遲遲難以下筆,一方面是因為當我寫個開頭後總覺著辭不達意、筆不勝情,另一方面是我本人從資歷和身分上講,夠不上寫這個序。但考慮到我個人以及我的諸多弟子受惠於林老師教誨和提攜頗多,容不得我輕易推辭。
林勳發教授是我保險法研習之路的領路人。我初識林老師是在 上海財大法學院舉辦的一次兩岸財經法研討會上,當我對陳俊元博士關於保險代位權的演講發表了簡短的心得體會之後,林老師給我了較多的肯定和鼓勵,並就今後保險法的研習提供了前瞻性的建議和指引。我當即便向林老師表達了我對保險法所蘊含的良善理念之憧憬及研習保險法的堅定決心。自那之後,我就在研習破產法之餘,潛心研習保險法,並陸續把研習心得發表在《中國法學》(2篇)、《法學》(5篇)、《中外法學》、《法學家》、《月旦民商法雜誌》、 《保險研究》、《上海交通大學學報》等刊物,2010年,我主編了《保險法新論》教材,2012年主持翻譯了《美國保險法原理與實務》一書,2014年還承擔了機動車三責險改革方向的國家社科基金重點專案並免鑑定結項,2016年被推選為中國法學會保險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上述這點滴成績的取得,毫無疑問,都是在林勳發老師的鼓勵和指導下完成的,雖然我不是林勳發教授的授業弟子,但林老師卻是我保險法研習之路的引路人。
林勳發教授作為享譽兩岸的保險法學家,為兩岸保險法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我印象中,林老師受邀到訪過的大陸法學院不下10家。每到一處,先生除了就相關前沿專題問題發表演講並提出制度改進的中肯建議外,一定會跟這些法學院的師生建立良好的交流關係,不僅學生受益良多,而且從事保險法教學研究的青年教師大多都會得到林老師直接或者間接的指導和提點,這些法學院的保險法學術研究水準也都會得到較大幅度的提升。現在看來,這些法學院除了持續地開設保險法課程外,大多成立了專門的研究機構,並經常舉辦形式多樣的保險法學術研討活動。我清楚地記得,是林勳發老師特意讓我爭取到交大校方的支持成立了上海交大保險法研究中心,林老師還特地於2013年12月14日率團蒞臨上海交大閔行校區,參加第二屆「滬上保險法實務論壇」,並在此次會議上促成了上海交大和亞太知名保險機構──臺灣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合作,於2014年初正式簽訂合作協定。自此,兩岸保險法研討會便在兩岸持續地輪流舉辦,形成了固定的交流機制和學術品牌,也帶動了上海交大保險法學術活動的日趨活躍,僅在2014年當年,就有葉啟洲教授、李祝用法律總監、 陳欣教授、姚軍首席律師、張冠群教授、賈林青教授等光臨交大法學院講學交流。是先生對保險法「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理念的孜孜廣播和在兩岸保險法學界的往來穿梭,才成就了大陸保險法學的日漸繁榮。
林勳發教授還對兩岸保險法青年人才的成長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兩岸建立起固定的學術交流機制之後,林老師安排了大量的青年教師和學生赴臺進行學術交流和進修,並精心安排這些保險法青年教師和學生到相關實務機構參訪、拜會資深保險法前輩,更不用說親自開車帶學生在臺觀光、品嚐臺灣美食、領略臺灣本土文化風情了。這些青年教師和青年學生有的已在學界嶄露頭角,有的已在保險實務界負衡據鼎,但每當他們回想起在臺灣經歷的美好時光,無不感念林勳發老師如師如父般和藹可親的關愛和照料。
林勳發教授為兩岸保險法制的進步獻出了寶貴的青春和熱血,未屆古稀卻顯得有些積勞成疾。猶記得2018年林老師來上海講學之時,我和弟子周波、孫宏濤一起陪同先生到廣富林參觀,先生體力明顯不支。但先生即便行走困難,卻仍以自己背雙肩包可以拉直肩膀為由,不讓我們替他拎包,而是自己背包負重前行。其實,和先生交往這些年來,先生對他人所表現出來的自然而然的紳士風範和儒雅之氣,都是我們頗受感染而又無法超越的。2019年兩岸保險法研討會在河南安陽召開之時,本想邀請先生至中原大地走走看看,無奈由於天氣原因,先生未能到訪古城安陽,這是此次學術盛宴美中不足的憾事。
林先生是幽默達人,每次會議或者演講間隙,先生都會記得給大家來上一個段子,段子一出,全場氣氛瞬間輕鬆愉快、風趣和諧。近年來,大陸的保險業有了長足的發展,已經成長為世界第二大保險市場,保險深度與保險密度顯著提高,保險法制的進步也比較明顯,保險法學研究會的理事會成員已有近200人,保險法研究成果也日漸繁榮,不少高校也都設立了專門的保險法方向的教席和研究機構。我相信這一切都和先生多年來致力於推動兩岸保險法制完善與保險法學進步的努力有關。前幾年,大陸從事保險法研究的人員增多之後,先生開始擔心大陸法學院保險法資料儲備的緊缺問題,費盡心思想給大陸增添圖書資料,但由於兩岸隔閡仍在,相關進程顯得困難重重。
常言道,大德必得其壽。先生本於保險法之理念而濟世達人,本於兩岸保險法制之懸殊而桃李成溪。我雖無緣拜先生為授業恩師,但先生卻把我當入室弟子一般對待,先生的弟子們待我亦情同手足、親如兄弟。每念及此,感激之情無以言表,謹屬此短文,感念先生師恩浩蕩之大師風範!敬祝先生永保童心,福壽康寧!此為序!
韓長印
2020年11月
推薦序
不知從何時起,我的北京大學同學微信群中,習慣於用「長者」來稱呼中國大陸已卸任、但在位期間政績尚可的少數幾位前國家領導人。依我的理解,該語境下,「長者」一詞可能有多種含義,或表達尊敬,或寄託懷念,或托古喻今。當收到為林勳發教授七十大壽文集作序的邀請時,我腦海中閃現的第一個詞就是「長者」。
在大陸學術圈,對於某個學科領域的泰斗級人物,人們習慣於尊之為「先生」,以表達仰視和敬慕;在大陸法學圈,當後輩和前輩間存在諸如師生情誼時,後輩多習慣於稱前輩為「老師」,以表達尊敬和親近。作為一名學者,被學生或年輕人稱為「老師」是較為容易和普通的事,但被人尊為「先生」或「長者」則是很難很難的事。作為一名後進,當你能夠稱呼某位「先生」或眾人眼中的「長者」為「老師」時,這本身通常是一件很榮耀的事。我很榮幸自己這幾年開始擁有這份榮耀,可以稱林勳發先生為「林老師」。
我和林老師的人生交集始於兩岸保險法學界的交流互動。2011年,中國大陸保險法學研究會成立後,大陸保險法學的研究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兩岸間保險法學人及實務界專家進行交流的機會日漸增多。2015年,在施文森老師、林勳發老師等臺灣保險法學界前輩的指導支持下,兩岸的保險法學會共同發起設立了「兩岸保險法學者論壇」。論壇由雙方輪流主辦,一年在大陸,一年在臺灣,今年已經到了第6屆。兩岸保險法同仁在歷年的交流和探討中產生有豐富的學術成果,並建立起了深厚的友情,大陸保險法同仁從與臺灣同仁的交流中獲益良多。相關成果的取得、友情的建立和林老師給予的具體支持指導密不可分。就我個人而言,在多年的交流之後,雖然在感情上和林老師越來越親近,但在學術研究等方面卻感覺和林老師差距越來越大。梳理其原因,大概有四:一是我深為欽佩的幾位大陸保險法學者(如韓長印教授、樊啟榮教授等)每次聊起林老師時,都對林老師在保險法領域耕耘之深、參與保險立法之廣、對兩岸保險法制貢獻之大崇敬讚譽有加,讓我感覺林老師的形象日漸高大;二是對於林老師在機動車輛保險方面影響深遠的著述學習領會有限,在學界同仁談及機動車輛保險這一大陸財險市場中龍頭險種的法律制度完善時,個人心中一直底氣不足;三是在自己對諸如巨災保險、保險損失補償原則等保險法基礎疑難問題進行長久思考後的若干關鍵時刻每每能從林老師的著述或演講中獲得有重要啟發或支持;四是感歎於林老師國學積澱之深、詼諧幽默細胞之豐富,每次聽林老師發表演講、主持會議或私下交流,看林老師旁徵博引、古今趣事信手拈來,把枯燥的保險法學術問題講解的栩栩如生、活靈活現,聽眾則笑聲不斷,深覺林老師對保險法律制度的理解研究及對人生的頓悟已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中國大陸的保險法制自1978年恢復至今,不過40餘年。中國大陸保險市場規模雖然近年來已躍居全球第二,但整體而言仍處於「大而不強」狀態,正如大陸保險法學的研究現狀,故均需要加倍努力。相比之下,臺灣保險市場是先行者,臺灣的保險法制也仍有許多值得大陸借鑑學習之處。隨著兩岸保險法同仁交流的深入和友情的加深,相信兩岸保險市場與保險法制也一定能夠相互促進、共同成長。
最後,借用《詩經•小雅》中「高山仰止,景行景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來表達我對於林勳發先生七十大壽的敬意,並祝林老師健康永駐、福壽綿長!是為序。
中國保險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任自力
2020年9月20日
序
本論文集旨在恭賀林勳發教授七十大壽,由兩岸之保險法學者、實務工作者與林勳發教授之門生故舊,共同撰寫而成。除了針對近年來的保險法學新議題提出研究以外,亦在呼應教授對於保險法制的卓越貢獻。
林勳發教授耕耘保險法制數十年,著作等身,對兩岸保險法學貢獻卓著。教授關於保險契約效力之理論架構,廣為兩岸保險法學文獻所採用。老師並致力於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之建構,所草擬之保單達二十餘種,對於保險市場與實務影響深遠。老師學成後在政治大學法學院與風管系任教多年,開設保險法、保險單條款專題等課程,亦受聘於臺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開設保險法規課程。教授上課深入淺出,妙語如珠,極受學生歡迎,課堂上往往是人山人海,盛況空前。教授在政大榮退後,轉往銘傳大學任教,也繼續在政大兼課。近年來教授致力推動兩岸保險法學界交流,在論壇上教授總是能精準剖析兩岸保險法之關鍵,對於大陸保險法制亦有相當影響。足見教授春風化雨,作育英才無數,影響深遠,更可見教授對杏壇與保險法制的持續無私奉獻。
本書主要接續勳發老師六十大壽論文集之方向,以中小篇幅的論文為主,著眼於近年保險法學之重要議題。收錄論文共二十篇,主題涵蓋保險契約法、保險與科技之新趨勢、責任保險與治理、海上保險之新開展等四大領域。與上次不同的是,除了教授之門生故舊以外,本次更邀請了大陸保險法學界的好友一起共襄盛舉,以彰顯教授對兩岸保險法制之成就。
本論文集能順利付梓,要衷心感謝兩岸賢達的無私賜稿、林門師兄弟與信華兄的諸多幫忙,以及元照出版公司團隊的嚴謹審查與編輯,都是我們能完成此一美事的關鍵因素。謹以本論文集獻給林勳發教授,恭祝老師生日快樂,並銘記老師對學生們的溫暖照顧、以及對保險法制的卓越貢獻。
編輯委員會
壽序
恩師勳發
恩澤庇蔭廣芳濟
師表循善眾學人
勳業功彰產官學
發揚保險研究門
繼上次 恩師六十大壽論文集又過了十個寒暑,更多當年曾受 恩師教誨諄諄的學子們,也紛紛於保險產官學一展長才。當年何其有幸,得受 恩師不吝傳授所長。於當年指導論文,留學唸書,甚至回國尋求教職時,都蒙受 恩師一路以來的提攜與照顧。尤其對於學生們的熱情大方以及指導時的開放自由,更讓日後從事教職的我們深受感動與影響。
在此正逢 恩師七十大壽前,謹以誠摯感念的心以及近年來研究成果撰文,特祝 恩師:
身體康泰,德行天下。
日月齊輝,春秋不老。
學生
汪信君 謹致
2020年10月29日
我所認識的林勳發老師
憶起約十年前,勳發老師的門生好友為老師舉辦六十大壽的論文集發表與祝賀活動,當時我還在政大法律系就讀博士班。時光飛逝,老師的七十大壽就要到了,我現在也已經濫竽為人師。除了義不容辭的擔任本次論文集的聯繫工作以外,回想起這十年乃至於我的生涯,如果能有一點點成就,都應該要歸功於老師的啟發與殷切教誨。
與許多同學一樣,我剛進大學時,對於法律與未來的生涯,多少仍覺得困惑與茫然。直到大三修到老師的保險法,老師生動又深入淺出的教學,引起了我對於保險法的興趣。這樣的契機,讓我重新思考念法律的方法,慢慢漸入佳境,也開啟了我對於保險領域的興趣。後來我順利考上風管所,才有後來的發展。
我跟著老師完成了政大的碩士與博士學位,在近六年的時間中,深刻體會能當老師的學生是一件很棒的事情。老師保險法的功力無庸多言,但老師也非常鼓勵我們有自己的想法。記得碩士班時每次跟老師討論,老師總是微笑的傾聽我各種天馬行空的見解,再給我建議、提醒我思慮不周之處。我想就是這樣反覆歷練的過程,讓我發現了研究的樂趣,而進一步有往學術工作發展的勇氣。
除了功課以外,老師對於學生的生涯也是非常關心。來自普通家庭的我,原本想都沒有想過要念博士甚至出國,但老師總是不斷鼓勵我勇敢逐夢,說經費有困難他可以幫忙。考上公費留考出國後,當我在美國遇到困境時,老師隔海溫暖的鼓勵要我不要放棄。還記得有次跟老師約在政大行政大樓的咖啡廳寫推薦信,老師親手寫了一版又一版,不滿意又揉掉再次重寫。我在旁邊看著,心裡滿是說不出的感謝與感動。我想,太多太多的細節,都可以看到老師對學生的愛護。
老師對於保險法領域貢獻卓著,不論是關於保險契約效力論、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之架構、乃至於諸多保單條款的草擬,都已是目前保險法學的重要基礎。老師曾在政大、臺大、銘傳等校執教,桃李滿天下,門生在各領域均能有相當發展且關係密切,種種都可以看到老師作育英才的成功。在恩師七十大壽前夕,除了對浩瀚師恩的無限感謝,更衷心祝福老師延年益壽,身體安康。
陳俊元
202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