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到貨2本75折
上下五千年:上、中、下(最新版)

上下五千年:上、中、下(最新版)

  • 定價:348
  • 優惠價:87303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涵蓋政治、軍事、科技、文化、經濟、藝術、民族、法律、外交、教育等諸多方面,講述了從盤古開天辟地到1949年新中國誕生的中華五千年歷史。

林漢達(1900-1972),筆名林迭肯、林濤,鎮海龍場鄉林家村(今屬慈溪)人。早年就讀於寧波崇信小學,1924年畢業於之江大學,執教寧波四明中學。1928年入上海世界書局,歷任英文編輯、編輯部主任、出版部主任。1937年留學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研究院。兩年后獲博士學位回國,歷任華東大學教授兼教育系主任、教務長、教育學院院長等職。1941年,學校內遷,留上海從事拉丁文字研究,編寫中國歷史通俗故事。畢生致力中國文字改革和文化教育,著有《向傳統教育挑戰》、《西洋教育史講話》、《中國拼音文字的出路》、《漢語拼音自修課本》、《中國拼音文字的整理》、《東周列國故事新編》、《上下五千年》等。
 

目錄

001盤古開天地
002神農嘗百草
003涿鹿大戰
004堯舜禪位
005大禹治水
006后羿奪權
007商湯討伐夏桀
008盤庚遷都到殷
009奴隸為相
010姜尚釣魚
011武王伐紂
012周公輔助成王
013共和行政
014驪山烽火
015鮑叔牙薦管仲
016一鼓作氣
017老馬識途
018唇亡齒寒
019秦穆公廣招人才
020宋襄公愚不可及
021重耳流亡異鄉
022退避三舍
023商人弦高救國
024崤山大戰
025楚庄王一鳴驚人
026搜孤救孤
027晏子出使楚國
028伍子胥過昭關
029孫武嚴格治軍
030孔丘周游列國
031仲尼授徒興學
032子貢生財有道
033老子留下五千言
034卧薪嘗膽
035屬鏤寶劍殺功臣
036墨子主張兼愛
037三家分晉
038西門豹破除迷信
039扁鵲起死回生
040商鞅立木
041孫臏智斗龐涓
042孟軻講「仁」
043庄周逍遙自得
044蘇秦合縱聯六國
045張儀瓦解聯盟
046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047屈原投江
048孟嘗君廣羅門客
049田單巧布火牛陣
050李冰修建都江堰
051完璧歸趙
052負荊請罪
053范雎遠交近攻
054趙括紙上談兵
055毛遂自薦
056信陵君竊符救趙
057甘羅十二拜上卿
058圖窮匕首見
059韓非發憤著書
060秦王吞並六國
061秦始皇築長城
062張良博浪沙行刺
063密謀沙丘
064陳勝吳廣揭竿而起
065項梁拉起子弟兵
066項羽破釜沉舟
067劉邦約法三章
068項庄鴻門宴舞劍
069蕭何月下追韓信
070暗度陳倉
071四面楚歌
072高祖回家鄉
073白馬盟誓
074蕭規曹隨
075周勃奪軍印
076緹縈救父
077張釋之嚴格執法
078周亞夫治軍
079晁錯削地
080馬邑伏擊戰
081飛將軍李廣
082衛青和霍去病
083張騫探西域
084蘇武牧羊
085董仲舒引經斷案
086桑弘羊關注鹽鐵
087司馬遷忍辱著《史記》
088霍光受托輔政
089昭君出塞
090王莽復古稱帝
091綠林赤眉起義
092昆陽大戰
093劉秀重建漢朝
094馬援老當益壯
095「強項令」董宣
096漢明帝天竺求佛
097班超投筆從戎
098王充宣揚無神論
099王景治水顯才能
100許慎編著《說文解字》
101蔡倫發明造紙術
102張衡測報地震
103梁冀連立三帝
104宦官迫害黨人
105范滂臨禍別慈母
106「醫聖」張仲景
107黃巾軍起義
108王允巧施連環計
109曹操煮酒論英雄
110官渡之戰
111孫氏兄弟踞江東
112劉備三顧茅廬
113周瑜赤壁布火陣
114華佗救人難救己
115劉備奪取益州
116關羽敗走麥城
117曹丕廢漢稱帝
118陸遜火燒連營
119諸葛亮病死五丈原
120司馬懿裝病篡權
121司馬昭之心
122阿斗樂不思蜀
123王溶樓船破東吳
124石崇王愷斗闊
125杲頭杲腦的晉惠帝
126賈后專權八王亂
127李特收容流民
128匈奴貴族稱漢帝
129祖逖聞雞起舞
130司馬睿建東晉
131中流擊楫
132石勒重視文化
133陶侃搬磚頭
134王羲之寫《蘭亭集序》
135顧愷之畫作傳神
136桓溫領兵北伐
137捫虱談天下
138苻堅一意孤行
139謝安鎮定自若
140晉軍淝水大捷
141陶淵明辭官歸隱
142劉裕智擺卻月陣
143檀道濟以沙代糧
144高允實話實說
145祖沖之推算圓周率
146賈思勰與《齊民要術》
147酈道元撰寫《水經注》
148范縝不信鬼神
149魏孝文帝遷都改革
150梁武帝出家為僧
151侯景屢當叛將
152陳后主驕奢亡國
153隋文帝信任趙綽
154隋煬帝修大運河
155李密與瓦崗軍
156李淵建立唐朝
157玄武門事變
158魏徵直諫
159李靖平定東突厥
160薛仁貴三箭定天山
161玄奘西行取經
162文成公主遠嫁吐蕃
163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164「藥王」孫思邈
165文采飛揚滕王閣
166武則天當女皇帝
167狄仁傑桃李滿天下
168請君入瓮
169開元盛世出賢臣
170一行測定子午線
171李白斗酒詩百篇
172「詩聖」杜甫
173張旭懷素狂草齊名
174「吳帶當風」繪嘉陵
175鑒真東渡傳佛法
176李林甫口蜜腹劍
177安祿山發動叛亂
178楊貴妃命喪馬嵬驛
179張巡借箭抗敵
180李光弼大敗史思明
181劉晏巧通千里漕運
182「茶聖」陸羽
183顏筋柳骨
184郭子儀單騎退敵兵
185白居易寫《琵琶行》
186渾城、李晟平叛
187王叔文改革失敗
188柳宗元被貶柳州
189李想雪夜取蔡外
190韓愈倡導古文運動
191甘露之變
192朋黨亂朝政
193「滿城盡帶黃金甲」
194朱溫「全忠」不忠
195「海龍王」睡警枕
196耶律父子建遼
197李存易統一北方
198石敬瑭甘當「兒皇帝」
199周世宗率軍親征
200陳橋驛兵變
201杯酒釋兵權
202李后主亡國
203半部《論語》治天下
204楊家將一門忠勇
205蕭太后執掌遼國
206寇輩堅決抗遼
207元吳反宋建西夏
208狄青假面戰敵軍
209「先天下之憂而憂」
210歐陽修提倡新文風
211包拯鐵面無私
212王安石變法
213沈括著《夢溪筆談》
214畢舁發明活字印刷
215司馬光編寫《資治通鑒》
216柳永「奉旨填詞」
217才華橫溢的蘇軾
218色彩繽紛說畫壇
219宋江方臘起義
220阿骨打反遼建金
221李綱堅守東京
222徽欽兩帝當俘虜
223李清照詞才閃耀
224韓世忠抗擊金兵
225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226秦檜陷害忠良
227書生智勇退敵兵
228朱熹理學集大成
229陸游臨終《示兒》
230辛棄疾壯志難酬
231「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232耶律楚材改革立法
233忽必烈建立元朝
234文天祥正氣浩然
235張世傑壓山遇難
236元世祖重用讀書人
237郭守敬編訂《授時歷》
238紡織家黃道婆
239馬可·波羅游中國
240趙孟煩與黃公望
241《竇娥冤》泣鬼神
242「曲狀元」馬致遠
243情深意濃《西廂記》
244賈魯修復黃河
245紅巾軍高舉義旗
246「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247朱元璋大戰鄱陽湖
248神機軍師劉伯溫
249明太祖濫殺功臣
250朱棣興兵奪皇位
251解縉修《永樂大典》
252明成祖遷都北京
253鄭和下西洋
254況鍾治理蘇外府
255土木堡英宗被俘
256於謙保衛北京城
257王陽明創立「心學」
258楊繼盛鐵骨錚錚
259海瑞冒死諫皇帝
260秀美江南多文士
261戚繼光痛剿倭寇
262李時珍著《本草綱目》
263張居正改革朝政
264湯顯祖連作「四夢」
265朱載埔苦研樂律
266李贄離經叛道
267葛成痛打稅使
268努爾哈赤統一女真
269明軍兵敗薩爾滸
270徐光啟譯《幾何原本》
271魏忠賢迫害東林黨
272袁崇煥寧遠大捷
273皇太極反間明君臣
274徐霞客壯游神州
275宋應星編《天工開物》
276李闖王造反
277張獻忠聲西擊東
278盧象異巨鹿殉國
279崇禎帝煤山自盡
280吳三桂開關迎敵
281史可法血戰揚州
282少年英雄夏完淳
283鄭成功收復台灣島
284李定國堅持抗清
285康熙平「三藩」
286雅克薩清軍告捷
287三戰噶爾丹
288八大山人冷眼觀世
289「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290蒲松齡說狐聊鬼
291清廷大興文字獄
292鄂爾泰推行改土歸流
293土爾扈特東歸祖國
294鄭板橋揚州賣畫
295寓禁於修的《四庫全書》
296曹雪芹創作《紅樓夢》
297乾隆帝六下江南
298和坤貪得無厭
299林則徐虎門銷煙
300第一次鴉片戰爭
301「我勸天公重抖擻」
302洪秀全金田起義
303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304曾國藩鎮壓太平軍
305慈禧太后垂簾聽政』
306李鴻章主管洋務
307死嬰引發天津教案
308首批留學生赴美
309左宗棠收復新疆
310曾紀澤收回伊犁
311劉銘傳擊退法艦
312馮子材大敗法軍
313張之洞創辦實業
314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315《馬關條約》喪權辱國
316公車上書
317康梁推動變法維新
318六君子血濺菜市口
319英國強占「新界」
320租界變成國中之國
321嚴復翻譯《天演論》
322王懿榮發現甲骨文
323張謇經營紡織業
324義和團扶清滅洋
325詹天佑修鐵路
326康有為宣揚保皇
327革命先行者孫中山
328章太炎與《蘇報》案
329黃興策動長沙起義
330秋瑾就義軒亭口
331黃花崗七十二烈士
332武昌起義的炮聲
333滅亡中國的仁十—條》
334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335棄文從理的蘇步青
336袁世凱稱帝
337張勛復辟
338五四運動
339抵制日貨運動
340中國共產黨成立
341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
342瞿秋白與《國際歌》的傳播
343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形成
344五卅慘案
345中山艦事件
346北伐戰爭
347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
348四一二政變
349南昌起義打響「第一槍」
350挺進井岡山
351平民教育家陶行知
352「民族魂」魯迅
353九一八事變
354一·二八事變
355扭轉局面的遵義會議
356一二·九運動
357七君子事件
358兩將軍「兵諫」蔣介石
359盧溝橋事變
360八一三事變
361平型關大捷
362南京大屠殺
363台兒庄大捷
364鄭振鐸「搶救」古籍珍品
365《黃河大合唱》與冼星海
366日本投降了
367毛澤東勇赴「重慶談判」
368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
369三大戰役
370百萬雄師過大江
371國旗、國歌、國徽的由來
372開國大典
本書歷史大事年表
后記
 

《上下五千年》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優秀歷史讀物。它的選題構思出自原教育部副部長,著名的教育家、語言學家、歷史學家林漢達先生。林先生擬定了這套歷史讀物的整體寫作提綱,寫了部分篇目,並且確定了「上下五千年」這一膾炙人口的書名。遺憾的是,林先生未及完成這一宏偉的寫作計划,就在「文革」的動亂歲月中含冤去世。粉碎「四人幫」后,曹余章先生受少年兒童出版社約請,續完了林先生未寫的部分,並對林漢達先生的遺稿作了整理和補充,使《上下五千年》成功出版。
 

詳細資料

  • ISBN:9787532489374
  • 規格:466頁 / 普通級 / 1-1
  • 出版地:中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考試用書、教科書】聯經電子書展|單本85折、三本79折|聯經出版50週年:閱讀‧我們相遇
 

購物說明

溫馨提醒您:若您訂單中有購買簡體館無庫存/預售書或庫存於海外廠商的書籍,建議與其他商品分開下單,以避免等待時間過長,謝謝。

大陸出版品書況: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書況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封面老舊、出現磨痕、凹痕等均屬常態,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請注意,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調貨時間:若您購買海外庫存之商品,於您完成訂購後,商品原則上約45個工作天內抵台(若有將延遲另行告知)。為了縮短等待的時間,建議您將簡體書與其它商品分開訂購,以利一般商品快速出貨。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中信5折起
  • 曬書節
  • 哲學│歷史│文學 79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