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光廷的所有評鑑

Sea of Tranquility

Sea of Tranquility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3/02/03

(1)庭中望月
月亮在文學裡有很多意象,還可以拿來比喻不同年齡階段閱讀的滋味,對我來說,應該開始進入「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的階段,雖然對書籍仍有溫存,可是已經漸漸失去年輕時那種知識啟蒙的樂趣。若把閱讀看作一種職業,原來讀者也會職業倦怠,已經懂得如何把書本庖丁解牛,恰好呼應這個時代的閱讀脈動,有些書籍教人如何”榨乾”書中的知識,極限閱讀法,高效率一年破千本閱讀量。這個其實不用人教,只要你從小就有閱讀的習慣,無師自通,誇張一點的說,用那種方法看書一年上萬本都不是問題,只要你會”翻”書,三個步驟就讀完了: 看封底介紹、看目錄、看章節標題和子標題。連《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都不用讀喔。 就是這麼簡單!

如果你在YT視頻上看到這種速讀法,他們沒有在騙人,這些YTR都是閱讀大師,已經純熟的掌握閱讀的藝術,因為當你讀到一定程度以後,幾乎95%的書籍都無法勾起你的興致,站在圖書館和書局裡,用眼睛掃描過去,從書架上抽下來,三分鐘瞄一眼,大概就知道它在講什麼了,書籍都是交互引用,知識是串在一起的一個網,已經被纏住的人不會想再被綑綁,而是掙扎想要剪斷礙手礙腳的織線。這個境界需要一點時間累積才能體會,難怪主流的”閱讀”都講究效率,不要對書中的文字動之以情,而是單純當作資訊即可,多吸收一些能夠直接應用於職涯的資訊比較實際。

可是啊…這樣就沒有文學的樂趣了。

人長大以後的閱讀怎麼越來越讓人迷惘? 這時候就會覺得自己幸與不幸:幸運的是從小確實有養成看書的興趣,而且會持續一輩子;不幸的是從小過度依賴書籍,導致活在想像的世界裡。之前讀了一本書叫《How to Read Now?》,作者在開篇就說覺得很幸福,她的爸爸是一位來自菲律賓的美國移民,一輩子從事低階的勞動工作,但爸爸的書架上都是西洋古典文學經典,作者從小耳濡目染,雖然父親很早就過世,沒有留下任何遺產,她卻很感謝他的引導,繼承了愛讀書的習慣,這是留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從此才能溫柔又堅強的活在這個殘酷的世界。

文學確實會帶給讀者勇氣,不然我可能今天也無法開開心心的上班下班了。回家後趕緊逃回”真實”的文本世界,忘掉”虛幻”的現實世界。沒辦法,這是愛看書的遺毒,價值觀顛倒,分不清虛虛實實,寧願活在想像的世界,畢竟那裡的人事物如此溫柔,男人怎能不流連於溫柔鄉呢。看了一整天只存在於銀幕上的資產及收益,好多好多個零,millions,billions,《Trillions》,zillions,nihilism,資本主義的架空世界,比賽博龐克的敵托邦還要冰冷,還好在愛的盡頭,還有元宇宙的狗狗B和貓咪陪伴? FYI~FTX,崩盤後重新再來,虛擬貨幣就是未來。

活在網路時代,真的會讓人有點心煩欸。難怪有溫度的療癒作品會熱賣,文字還是有她的魔力,文學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創作就像一種工程,literary engineering,國外有文學研究者將迴歸分析應用於文學評論,開創了一個新的文學研究子領域。這種看似毫無意義的研究,其實反過來證實文本的迷人之處,讀者可以用自己喜愛的方式去欣賞一部作品,「作者已死」是一個很偉大的理論,解放了20世紀的迷惘讀者,也漸漸分不清20、21世紀的分野了。怪不得有一個叫作「模擬理論」 (simulation hypothesis)的思想實驗,假設人類活在一個電玩裡面,這個理論因駭客任務而廣為大眾所知。一本書如果要發揮影響力,似乎都得仰賴傳播媒體的力量,特別是電影的推波助瀾,讓平面的文字成為立體的印象,從此烙印於集體記憶。

(2)末日敘事
《飢餓遊戲》三部曲第一集出版於2008年,電影第一集上映於2012年,從此開啟了2010年代反烏托邦系列的改編熱潮。有一段時間好萊塢改編很多類似的青少年類型小說(young adult fiction),主角就是一個年輕人,活在一個世界末日以後的世界,殘存的人類苟延殘喘,而出身卑微的主人翁因為命運使然,踏上拯救人類文明的英雄旅程。如果熟悉西洋文學史,就知道這種英雄史詩的敘事方法是歐美文學的根基,從文明啟蒙的古希臘《奧德賽》等作品一路傳唱至今,形塑了美國崇尚個人主義的民族性。

因為《飢餓遊戲》太好看了,讓很多書迷/影迷發現原來這種世界末日的世界觀如此吸引人! 如果你對這種類型有興趣,一定會先Google查查看類似的作品,查詢的結果就會跑出《分歧者》、《移動迷宮》這幾部代表性作品。不過呢,如果你是一個在庭中望月的中年大叔,可能會覺得青年文學小說少了一點內涵,畢竟原著的目標受眾是青年,在思想深度上面可能無法完全滿足老人挑剔(自以為)的品味,這時候就要再鑽得更深一點,多一點耐心爬文,上GR一本一本的看,接著就會打開一個全新的反烏托邦世界。(說個秘密:所謂反烏托邦三部曲其實超難看的XD,如果你從這邊切入,可能再也不想看了。)

我第一次愛上末日題材的作品是2014年在歐洲交換學生時,那時候還是大學生,把台灣的科幻小說讀得差不多了。艾西莫夫、海來因、亞瑟克拉克這三位大師應該是大部分台灣青年讀者的科幻啟蒙,葉李華教授不遺餘力推廣艾氏小說,《基地系列》到今天依然不斷再版,艾西莫夫著作等身,至今仍有新的作品首次被翻譯成中文引薦給台灣讀者,例如鸚鵡螺文化的《永恆的終結》和《神也鬥不過愚蠢》,他們家引入的科幻小說都是上乘之選,等拿到6000元普發記得去支持一下喔。

總之這三位所謂的20世紀科幻大師的作品,在台灣從二三十年前就已經有中文版了,如果想要研究可以直接去各縣市總圖的科幻小說書架搜尋,我基本上把所有能找到的都讀完了。這些科幻作品是我學生時期K書之餘的緩衝劑,讓我持續保有閱讀的熱情,畢竟參考書多無聊啊~關於這部分的閱讀追憶,等我以後有機會再專文分享。

(3)知之為知之
順便岔題一下,閱讀真的跟職業能力的養成有點類似,累積越多經驗,就開始懂得分辨良窳,不管是跟人對話,還是讀別人的文章,大概幾秒就知道對方的程度了,我現在有時候很驚訝,因為發現好像所謂知識領域最深奧的東西都略知一二,所以越來越沒耐性聽演講,真的不是自傲(書讀越多會越謙虛),而是因為都”知道”了,沒必要再聽第二次。現在已經明白專業的書評家、美食家、影評人這些人為什麼那麼挑剔了,上了年紀會發現時間如此珍貴,沒有時間再去重複聽或讀一樣的東西。

這種感受可以再進一步去探討閱讀分享的本質,思想家有兩派人馬,學院派會堅守學術精神,用專業但艱澀的語言寫作,所以受眾很少;另一派學者則提倡開放性,主張學術應該走入人群,所以嘗試用不失嚴謹的白話文寫作。如果常去書店,應該會看到主題書區的策展經常更換,有很多是「獨立出版聯盟」的作品,他們很用心結合學術與時代脈動,這種書通常對求知若渴的知識青年充滿魅力,但進入職場以後就會失去閱讀動力,偏偏這種書正是滿足智識慾望的解答,所以趁年輕時還沒(像我一樣)”阿搭馬孔固力”,有機會看一些這種書,會讓自己用新的視角去審視人生。我可能還保留一點稚氣,對這種書還是有fu,但熱情正在逐日消退,老人都很愛感慨哈哈,順便也要好好自省,到底閱讀隨筆要怎麼寫?

(4)Anthology Anthropology
反烏托邦小說的英文叫dystopian novel,或者post-apocalyptic novel,這種書主要被歸類在speculative fiction底下,又包含fantasy和sci-fi。我個人對奇幻小說(例如魔戒)比較無感,偏愛有科幻成分的小說。科幻小說很有趣,它設想科技的進步會如何形塑未來世界,科幻小說幾乎在某種程度上都有反烏托邦的色彩,因為科幻作家希望警惕讀者去思考科技的陰暗面,現在寫科幻小說的書評都要硬扯一下”這本科幻很像黑鏡”XD,你應該懂我的意思。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經典作品基本上每一本都可視為反烏托邦小說。講到這裡,私心再推坑一次,大推菲利浦狄克的每一本小說,若你看過PKD的書,應該會打從心裡愛上他。

台灣的閱讀跟歐美有時差,在某些類型小說領域,時差甚至長達一二十年。我算是從21世紀初期開始閱讀,到今天也橫跨了二十幾年,所以已經學會辨識文學的脈絡,這幾年台灣科幻跟中國一樣都蓬勃發展,有越來越多元的本土和翻譯著作,不過很多歐美科幻書迷推崇的sci-fi cult classics其實都沒有中文版,這時候就會覺得能夠直接閱讀原文是人生最大的幸福,花那麼多時間學英文不就是為了盡情探索西洋文學嗎~如果活到一百歲,還有七十年可以好好閱讀;如果現在才開始學英語,等到嫻熟時已經60歲了,搞不好還活不到那個歲數,就無法體驗語言的美妙了。是故,閱讀要趁早,此言不假,兒時的閱讀記憶也比老人讀書深刻。

科幻在歐美是一個廣受歡迎的類型,科幻書架常常一整排,其中有一小區是科幻選集(sci-fi anthology),這種書通常都厚達四五百頁,把同一個主題的短篇故事蒐集成一本書,一次滿足讀者的慾望,主題非常多元:時間旅行、蒸氣龐克、賽博龐克、假想歷史、廢土(wastelands)、太空歌劇…等。

這幾個主題我都有買過,但都沒時間讀完,這種選集的品質也參差不齊,很多是那種刊登在美國冷門科幻雜誌的作品,但也不乏整本都是頂級科幻作家的合集。我很喜歡讀這種合集,因為能夠從中認識超多優秀作家,接著就能在西洋文學裡自由行,不然你就會被台灣出版社編輯的閱讀品味給侷限,翻成中文版的作品不見得合你的胃口,透過這種大雜燴,可以培養自己選書的直覺,當然囉,編輯都是內行人,他們的選題也是值得信任~

關於這種合集,目前英語世界最權威的編輯之一叫作John Joseph Adams,他的選集非常好看! 以末日題材為例,他精選出《Wastelands: Stories of the Apocalypse》在GR上有近一萬則評價,後續又推出另外兩集,如果你喜歡電玩《異塵餘生》那種世界觀,記得去研究一下。另外還有一個頗知名,但品質較不齊的書系叫作「The Mammoth book of XXX」,你可以去GR或亞馬遜搜尋看看,就會看到很多有意思的主題合集。

Goodreads真的是一個很好用的搜尋引擎,把全世界的閱讀社群都連結在一起。閱讀雖然是很personal的事情,但分享還是有其樂趣啦,如同20世紀科幻小說的預言,21世紀人類活在虛擬空間,一切透明去中心化,過度強調個體,若希望尋覓一絲僅存的社群連結,一起讀好書,Let’s Goodreads! 當個業餘的人類學家,到閱讀的邊陲去田調,登出後試試看民族誌的撰寫。當代讀者沒耐心,所以直接跳到executive summary吧。

(5)Executive Summary
《Sea of Tranquility》是Goodreads 2022年讀者票選的年度科幻小說,有多達12萬則評分,平均4.14顆星,可見這本書一定又會被改編成電影。本書作者艾蜜莉.孟德爾(Emily St. John Mandel)是一位出生於加拿大的新銳作家,這本是她的第六本小說。她的第四本小說《如果我們的世界消失了》(Station Eleven)讓她一夕爆紅,榮獲亞瑟克拉克獎,也被歐巴馬選為2020年最愛的書籍之一。非常巧合的是,《如果我們的世界消失了》設定在傳染病大流行後的末日世界,恰好碰上2019年的新冠疫情,讓這本書成為關於疫情必讀的作品之一,進一步推升她的知名度。

孟德爾應該是近幾年歐美文壇的當紅炸子雞,已經屬於第一線的頂級作家。我過去幾年讀了太多非虛構作品,現在想要重溫兒時讀小說的樂趣,同時希望讓自己看書的內容不要偏離主流太遠,所以Goodreads每年度的讀者票選是一個很值得參考的書單,既然有那麼多評分,豈有不讀的道理呢,偶爾還是要跟風一下湊熱鬧。一讀不得了,人家會爆紅是有原因的,她的文筆非常優美,打破類型小說的界線,寫出一本令人驚豔的新世代sci-fi,我腦中的sci-fi還停留在上個世紀,感覺近幾年科幻小說越來越精彩,可以安排一些閱讀時間重回科幻的懷抱。

Sea of Tranquility連書名都取的很有意境,寧靜海是月球的一個內海,當年阿姆斯壯也在此踏出人類的一大步。月球是科幻小說中一個常見的場景,例如海萊因的《怒月》故事就發生在月球的人類殖民地。在孟德爾的小說中,有一部分的故事也發生在月球的殖民地。這本書的題材其實不新鮮,如果你有科幻小說的閱讀資歷,這本書沒有任何腦洞大開的構想,她的情節甚至有點老套,跟海來因的《夏之門》有一點雷同。本書與時間旅行有關,在20、21、23、25世紀之間來回跳躍,每個世紀都有各自的故事線。

20世紀的主角是一位英國貴族青年,因為跟父母起爭執,使他被流放到加拿大的英屬哥倫比亞,他是一位多愁善感的青年,喜歡畫畫,看著海洋發呆,某天他走進一片森林裡,在一棵楓樹下,突然感到天旋地轉,聽到小提琴聲,以及某種機器的咻咻聲…這跟未來有什麼樣的關聯呢? 請自己去看書吧~我過年時決定要讀這本書的時候,刻意避免閱讀任何的讀後感,因為怕被雷到,如果你真的好奇,博客來頁面的書介已經寫得很好了,這本書也有被外文館選為2022年4月的官方選書。

如果你能夠讀英文,孟德爾的文筆極佳!!! 那種會讓人發出讚嘆的程度~她的作品能擄獲廣大讀者的心絲毫不意外。雖然有點老套,但故事本身也很好看,不過整本書的重點是享受其如樂音般的文字。孟德爾的作品經常提出一種對藝術的拷問,就是說在末日世界裡,藝術是否仍可撫慰人心? 答案很顯然是肯定的,因為本書就是藝術傑作。很有意思的是23世紀的主角是一位小說家,正在地球進行book tour,這個小說家就是孟德爾本人的投射,她用cameo的筆法分享她對於末日小說的觀點。

如同書介,這是一本具有靈魂溫度的科幻小說。
寫了好多,sci-fi的魅力真的無法抗拒。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 人中有 2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書店不死

書店不死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3/01/02

這本《書店不死》是一本寫給書店的情書,對於仍抱持浪漫情懷的讀者來說,應該會邊讀邊微笑,因為書中的人物是如此單純可愛,那麼的固執己見,典型的愛書人模樣,真心的相信書籍的力量,希望能盡一己之力,向大眾宣揚閱讀的美好,只要再多賣一本書就好了唷~這本好書如果能在某位讀者人生最低潮的時候出現,搞不好就此拯救了一個失根的靈魂。本書的書店店員表示,他/她希望能把自己熱愛的書交到讀者手裡,書店的存在,不就是為了把書籍神祕又隱性的力量給召喚出來嗎? 走進書店的人,一定都可以感受到我們選書的用心吧! 實體的場域才能提供人跟人相遇的機會,所以就算在這個窮鄉僻壤,還是要堅持開一間書店,讓閱讀的魔力感染這塊土地!

本書作者石橋毅史原本在一份報導出版業的刊物當記者,後來他辭職當自由撰稿人,這是他辭職後的第一本書。他想不帶成見的四處走訪日本的書店,把所見所聞記錄下來。本書出版於2011年,離iphone剛問世僅隔四年,當時電子書閱讀器也開始在日本普及(亞馬遜在日本經營的狀況比較理想,今年6月宣布退出中國電子書市場,將經營重心集中在關鍵市場,日本即為其一)。日本是個相對喜愛閱讀的國家,出版業非常發達,如果去Google就會看到一些新聞報導說,日本電子書閱讀的比例在2010年代確實成長不少,反觀紙本書可想而知不斷萎縮。閱讀人口減少的趨勢在世界各國都一樣,各國的出版社、經銷商、書店都想盡辦法轉型,希望能在時代浪潮底下生存,繼續守著曖曖內含光的夢想。很多從業人員寫下很多書籍,有些大聲疾呼,另一些溫柔的用文字寫下來,幾許被淚水暈開的筆跡…《書店不死》屬於後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無力,但仍抱持著未來會更好的信念。

書的內容我就不整理了,反正書介差不多都說完了。這本書沒什麼高大上的企圖:希望改革書店、振興閱讀文化…這種從一百年前就在呼喊的口號,空谷回音,有多少人聽見呢? 這本書很單純,就是作者離職後自行駕車,四處拜訪書店,訪談書店老闆、店員、出版人,他走訪的書店大都是獨立書店,有的開在鬧區,也有開在人口僅幾百人的小村莊。作者會多次造訪,從白天待到晚上,打烊後跟訪談對象一起去居酒屋小酌,互相交換對於書市的看法,主題從書店經營、閱讀文化、社群經營等,到對方的個人經驗,無所不談,本書沒有一個明確的主軸,本書共八章,每一章聚焦於一位賣書的人,作者有時也會跟訪談對象身旁的人交流。

坦白說這種書不讀它也不會怎樣,如果你也是愛書人,不用翻開它,就一定知道它要說什麼了。不外乎讀者流失、市場萎靡、理想跟現實的抗衡、市場導向的弊端等等。如果是愛書人,搞不好你也可以寫出長篇大論,內容比這本書還要精采也說不定。讀書人都有”風骨”,討厭跟風,不喜歡隨波逐流,所以當面對時代的巨變,又很愛固守己見,緬懷逝去的黃金歲月。書中好幾位店主,原先都在連鎖書店/出版社工作,因為越來越無法忍受大公司把書店經營當作資本主義的遊戲,為了賺取利潤而踐踏書本的靈魂,於心不忍,終究辭職自行開店,秉持著入行的初衷,自己選書,用心擺放書架,希望能吸引到讀者的目光,為書市注入一流清泉,讓更多讀者雨露均霑,享受閱讀的美好。書中也有好幾個人物是因為市場縮減而遭裁員,因為只懂書,又捨不得離開,所以選擇繼續用各種方式逗留在這個產業,並期待未來某一天能迎來另一波榮景。獨立書店經營不易,慘澹經營是常態,但他們奮不顧身,就算賭上退休金也想試試看!

真的是傻得好可愛呢! 這也是為什麼讀書人都一副無害的模樣吧? 在你死我活的資本社會裡,顯得格格不入。資本家想著如何贏家全拿,讀書人想著如何透過一本書改變一個人(one person at a time)。大衛對抗歌利亞的故事讀過吧? 記得去看葛拉威爾的書喔^^

如果對日本出版業有興趣的人,也能從這本書了解到日本書市的產業概況,不過已經是十年前的書了,讀起來很有歷史感,算是記錄了一個時代的切面吧。我原本對一些書市的實務運作不太了解,這本書也讓我更加了解出版產業中每個環節如何相互合作。另外國情不同,日本的例子也可當作參照,用來對照歐美、台灣、中港等地有哪些異同。每一本書的問世,背後都有很多人的犧牲奉獻,除了閱讀本身,去了解一下它的”生產流程”,就會更珍惜手上的這本書。

下面我要來碎碎念了,不想聽大叔碎念請回上一頁~

*
我在回頭書區找到這本書,書緣已經有點泛黃,2013年第五刷,定價280元。通膨真的讓物價不斷上漲,現在一本動輒五六百元,就算79折也要四百多元,我除了買書跟旅遊以外幾乎沒什麼消費慾望,但精打細算後竟也開始猶豫是否要下手了,這種結構性的問題真的無解。我想看這本書的原因跟幾年前差很大,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竟然是以警世寓言為出發點開始閱讀,心中告訴自己,對這些堅持信念的讀書人要致上最高的敬意及祝福,但自己絕對不能變成這樣,在職涯發展上,務必要貪婪,要把《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當作唯一的信念,搞懂賽局理論,才不會陷入囚徒困境。

年紀大了好像會常常想起小時候的模樣,最近常想起學生時代的種種時光,歲月流逝的速度飛快,還好有留下一些紀錄。近來約了幾位十年以上沒見的老同學敘舊,大家都覺得到這個階段會開始懷疑人生,想出國走走,或者想在工作之餘嘗試一些別的,或許是斜槓,也可稱為尋夢,總之每個人都在努力探索人生意義。君子之交淡如水,吃完飯以後各自回到名利場打拼,後會有期。看FB動態也很有感觸,大家的照片開始變成大人的模樣,大叔們捧著美嬌娘慶祝孩子的出世,大頭照也改成梳著油頭的職場菁英,一切都是如此的理所當然。已經看不到充滿理想色彩的貼文,熱門財金作家的股市評析是最熱門的閱讀素材。是否也要去考一下CFP來開班授課?

另一點蠻有趣的是,好像有些臉友對書籍越來越感興趣,甚至嘗試分享閱讀心得,當然主題也是跟投資理財或心理學有關囉,但通常都沒什麼迴響,我也嘗試過,但朋友畢竟不是TA,應該要去報名行銷課程,學習數位時代的邏輯思維。我的樣本數不多,但也有看到少數幾位臉友似乎想透過閱讀探索人生意義,這個時候我就會反思一下自己的閱讀歷程,「了解人生意義」這件人生大事我已經完成目標了,頓時覺得欣慰,至少在還算年輕的時候就先開竅了,感覺很多人終其一生都無法解開這個謎題,這種東西也沒人能帶領,只能各憑造化自己摸索,書本就是引導我的救命恩人吧。

從小看書看到大,書本一直是陪伴我成長的精神食糧,個性內斂,無法像大部分血氣方剛的青年,四海一家、稱兄道弟,在球場上揮灑汗水。只能安靜的坐在圖書館或書店看書,希望透過文字為人生定錨,一路走來,精神世界也是由文本所塑造。但令人難過和迷惘的原因也在此,進入江湖開始打滾後,發現一切價值體系崩潰,需要從廢墟中重建,儘管捨不得,卻勢在必行。好在閱讀教會讀者如何”學習”,把體制的價值觀內化也沒那麼難嘛,文學訓練讀者的想像力,學會精神分裂,具備多重人格也是生存的必要條件,竟也開始愛上低級的趣味。陽春白雪頗呵呵,下里巴人樂呵呵。我已經把一本書《The Method: How the Twentieth Century Learned to Act》加到待讀清單,準備好好學習如何演戲。

書籍是很微妙的存在,被書環繞是一種幸福,至少對書蟲來說是如此。但古老的書冊裡,泛黃的頁面上,衣魚是一種不討喜的害蟲,啃食著陳腐的知識,這樣子你還會想當書蟲嗎? 正常人應該不會,現在我也可以理解了。人的想法要跟上時代,保持開放的態度,定期把腦中的資料重新整理。You are what you read. 開啟自己的臉書和IG,怎麼發現全部都是出版、新聞、文學領域相關的資訊? 明明就身處不同的產業,跑錯了精神上的同溫層,趕緊退追蹤,改訂閱專業領域的KOL嗎?

這陣子閱讀圈子的新聞蠻多的,讀書人怎麼沒有以身作則? 所以才會有那麼多嘲諷讀書人的俗諺吧。自命清高,結果表裡不一。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確實有行俠仗義的大俠。武俠小說裡,劍客兩袖清風,厭倦了俗世的功利,乘劍而去,隱墨在山水畫裡。但活在塵世裡,終究認清一切都是利益,追求效率的資本主義,資本市場即真理,書籍被當作一種替代性商品,在自由競爭中不斷探底,以拉抬其他業績。一本書的價差可以高達一兩百元,誰不心動? 定價制嗎? 人文學者呼籲應重視閱讀風氣的普及,才能追根究柢,讓社會往更好的方向前進。

以前讀這種文章都會很激動,現在卻開始學會冷眼旁觀(畢竟也無能為力),這是一種明哲保身的智慧嗎? 振筆疾書對社會有任何影響嗎? 就算文句再有溫度,用文法連結人與人的關係,說到底也不過是自我安慰,試圖填補虛擬時代的情緒空白。西洋文學在21世紀越來越轉向叩問作者及讀者內心的情感流動,2022年諾獎得主安妮·艾諾以回憶錄體裁獲獎,因為她「勇敢、冷靜而敏銳地揭露了個體記憶的起源、隔閡與集體壓抑」,可見沒必要追憶60年代的社會運動了,靜靜的傾聽自己的內心即可。閱讀終究是一個人的事情,如同彼得·漢德克筆下主角對世間萬物的冷漠抽離,跟外界簽訂互不侵犯條約,楚河漢界,以免最終於烏江畔自刎,江山與美人皆不復得,人生還有什麼意義?

開始學習有錢人的思考模式,市面上有很多書教讀者如何內化上流階級的處世原則,確實應該好好學習他們的財富觀念,有了麵包才有愛情,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國文課本不要再殘害幼苗了啦,選擇那些歌頌閒雲野鶴的古文,寫下這些美文的作者都是不得志的文人,遭流放邊疆,只好寄情於詩歌讓精神自由,正常的孩子對此嗤之以鼻,怎麼我偏偏把它當作理想人生的境界? 悠然見不到南山,愚公實在犯傻,要多少個世紀才能移動山河? 哪有女孩願意一生一世陪伴這種精神上的阿Q呢? 高富帥,傻白甜。趕快下載Tinder學習自我品牌行銷,個體就是無限公司,個體化的今天,務必得學會形象經營。

《書店不死》,只是輓歌響起。就像失戀情歌的歌詞,就讓青春的浪漫,安葬於回憶裡。生死輪迴,這樣才能重生,不是嗎。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How to Read Now: Essays

How to Read Now: Essays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12/31

這本《How to Read Now?》的書名是完美的取名藝術,短短四個字,身為一個”讀者”,絕對要拿起來/點進去看一下,書籍的歷史本身就是一個很有趣的主題,中古世紀僧侶在修道院一筆一筆臨摹於手抄本,一代一代傳承著文明的智慧結晶,古騰堡發明印刷術以後,使得大量印刷成為可能,加速知識的普及。進入20世紀無線電和電視的發明,思想家紛紛呼籲大眾抵制庸俗的娛樂以免致死,21世紀網路普及,加上智慧型裝置問世,知識已經碎片化,快知識和去脈絡化的學習成為新型態的娛樂,FOMO,所以要狼吞虎嚥吸收各種有意義或無意義的”知識”,知識總是不嫌多不是嗎? 書到用時方恨少,書中自有黃金屋。

現在流行用限動和圖片來閱讀,更厲害的人用抖音和小紅書來寫書評。老派閱讀的必要已經是一種被嘲笑的過去式,閱讀心得的型態也物換星移,突然很懷念成長過程中陪伴我長大的書評體裁,可能老人總愛懷舊,過往的事物總是最美,中國古典文學至20世紀中後葉的文學作品是我重要的記憶構成,或容許我極矯情的告白~純粹的精神故鄉。豐子愷論美、晚名公安派張岱獨抒(讀書)性靈、余光中先生〈聽聽那冷雨〉…滴滴答答落在青春的屋瓦,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庸俗男人家。

夜深人靜之際,耳畔為何還常常聽見下雨的聲音? 可能是我的流行音樂病發作吧。總以為閱讀札記是用來記錄成長的軌跡,但年紀到了,逐漸頓悟很多事理,一來內心的思想流動不該過於赤裸,畢竟資本的流動講究效益,感情用事會傷害自己,大人世界就事論事,自掃門前雪,陽春白雪也請一併掃掉。請端上資本主義的獻祭,字節跳動的文案,配上霓虹光影,如同工業化生產的製程,原來熟悉的商業歷史,也可用文學來做擺飾。散文的本質,散文的質的,原來都是自作多情,可能就像第一次失戀,難以接受,卻必須接受。所以請收斂好情緒,靜下來仔細思考,現在要如何閱讀呢?

“閱讀”這件事很弔詭,從小聽長輩諄諄教誨,說多讀書有好處,可以增廣見聞,感受作者的生命經驗,體會到自己一輩子可能都沒機會接觸的人事時地物;閱讀還可以培養讀者的同理心,淨化身心靈,養成高貴的精神品格;閱讀可以訓練一個人批判性思考的能力,獨立思考是假訊息橫流的當代,閱聽人必須具備的公民素養;閱讀可以做好多好多事情,bla bla bla,相信大家都已經聽到爛了,這種老生常談就跟國文課的廢存一樣,從我國中95課綱到現在已經不知道第幾個版本了,原來歷史真的有循環,專家學者振筆疾書投稿媒體,呼籲社會不該短視近利,人文學科是培養下一代為人處世的根本,不可偏廢啊! 人生的意義難道只有賺錢嗎? 文學的意義就在於教導我們直面人生的困境,度過人生必然的起起落落,國文老師會用很感性的筆法總結:「是故,在這個眾生喧嘩,價值觀失落的年代,文學顯得更加重要!」

OK喔~我懂了,並且去實踐它了,然後發現有更多疑惑沒獲得解答。應該是讀書人愛鑽牛角尖,就像尼采這種偉大思想家最後都瘋掉了,身為一位讀者,我以前天真且真心地相信閱讀的價值,不過進入社會以後嚴重懷疑文本到底跟現實是有多脫節? 當然也要承認自己很奇怪,劍走偏鋒,讓子彈飛,現在心智逐漸成熟,才驚覺閱讀喜好那麼偏,導致惡性循環,只好繼續往文本裡鑽,跑去看這種討論閱讀本質的書。結果這種書真的可以療癒我受傷且不成熟的心靈,書中所言完全契合我的價值觀,這應該就是所謂同溫層,可惜現實生活裡所屬產業不同(我現在已經被資本主義教壞了,被迫把文學視為一種產業),人類社會由諸多部落組成,為了融入部落文化,跨領域是笑話,所以平常講話要把專業術語和英文縮寫掛在嘴邊,強化彼此的符碼認同,後後現代主義,一切符碼都可以被解構,為了在液體現代性的當下凝聚僅存的連結,入境隨俗是必要的美德。

再講一個很微妙的心情,以前在國文課常常會覺得古人很逗趣,為什麼同一個時期的文學可以分成那麼多流派,例如南朝組成文學集團,到民初也有新古典與白話文兩派分庭抗禮。台灣文學史上也有很多詩社、論戰,其實到現在好像也有依大學分成不同的派系,各自成立雜誌(現在是粉絲團or頻道or部落格)向社會宣揚某種文學理念或意識形態。我很喜歡一個英文單字”institution”,指社會機制或機構,年歲漸長,會深刻體會到institution看似無形,卻牢不可破,所以傅柯這些哲學家才會想方設法希望可以把它”解構”,這背後有很深奧的哲學體系,我這種門外漢無法論述,但讀了那麼多書,大概可以心領神會它的意義。

以前我一直相信文學倡導的眾生平等,人跟人沒有階級,不管是貴族或庶民都是一樣的,至少在智識層面大家可以互相交流,沒有高低對錯。但文學裡這種四海一家的理念,顯然跟現實不符,讀書人看不起common man,笑他們反智主義,common man(或者該說正常人)也嘲笑讀書人活在象牙塔裡與現實脫節。有時慶幸自己跨在這兩者之間,上班的時候當個正常人,下班再去精神世界裡遊玩,有一段時間不太適應,覺得精神分裂,採取閱讀的視角看人生,結果就跟Philip Dick的主角一樣陷入迷路的矩陣迴圈,書本就是藍色藥丸,吃太多會中毒,如果Neo選擇藍色藥丸,駭客任務的劇情也會嘎然而止演不下去,這就是為什麼正常人都會避免”閱讀”,讀者變少是有原因的,除非是人生遇到某種困境,才會想要看一下書,我也是這樣過來的,所以知道它的奇蹟功效,但偶爾伴隨強烈副作用。一般情況下,文學語境裡提倡的閱讀不一定是有益的,光看那些得獎作品充滿極度憂鬱的色彩,讀完想要開心也很難。

小時候曾夢想可以當個特派員四處遊歷,記錄眼前發生的新奇事物,說說故事就可以生活,多麼美妙的職涯啊! 長大的過程很愛看紀錄片及閱讀報導文學,新聞學的某些理念也就烙印在腦中。就這一點來說,寫書評還不錯,因為題材可以自由選擇,不受拘束,用文字去遠方遊歷回來再寫下來,彷彿在寫快電,不過新聞講究客觀公正,不能用第一人稱書寫,寫作主體要從文本中抽離,這一點跟文學致力於捕捉情感流動,彷彿光譜的兩端。二十出頭的時候還懷有歌德式的浪漫情懷,覺得兩者或許可以兼容,因為在成長過程中最觸動我的文學,感情元素都很強烈。接著就傻傻的寫啊寫,被現實磨啊磨,寫閱讀心得成為生活的一大樂趣,青春轉瞬即逝,總想留下一些素材供未來參照。

但到了某個時間點,就像戀夏五百日中Summer在某個清晨醒來,發現感覺不對了,忘記愛情的初衷,一切又發生的如此自然。想了許久(都把心思浪費在這種沒意義的糾結上…),釐清了原因,就是剛剛提及的institution,當漸漸懂事,就會頓悟原來寫作也有既定的社會框架,書評也好、新聞也罷,它原來有一種約定成俗的寫法,不能恣意妄為! 一棒打醒夢中人,突然間覺得下筆好沉重,無法再心追手寫。純粹寫作的快樂沒了,是否索性就不寫了? 這就是很多寫作者到三十幾歲就停筆的原因吧,無法率性揮毫,被隱形的框架綑綁,乾脆一刀兩斷。我還太嫩,但大概已經能夠體會從小泡在圖書館,納悶書架上很多作家為什麼都只在某個人生階段出書,往後便無聲無息,甚至直接封筆。道理很簡單,與其在文本中悶悶不樂,人生有更重要的事情,例如結婚生子,享受天倫之樂。

我一直覺得閱讀”心得”是個很吸引人的寫法,很自由,喜歡藉此記錄心情上的點滴,反正也一毫未取,不會有利害關係,可以隨心所欲,但人長大了,就知道不該當異數,唉呀,好難過喔。。。真的…價值觀要重塑才行。

《How to Read Now?》的內容很艱澀,討論Joan Didion、Handke、(去)殖民文學、希臘史詩之類的深度題材,書中也有揉合大量作者的生命經驗。如果不是文學重度讀者,應該也讀不下去。但如果你對西洋文學癡迷,這本2022年7月的新書應可滿足你的reading lust。本書大大的更新我對於西洋文學圈的認識,讓我對歐美文學圈這幾年關心的人事物有了全新的瞭解。這是一本文學評論散文(literary criticism essays)這幾個月在西方讀書圈獲得一些關注,GR上面有不少討論,因為本書嘗試回答的問題就是每個讀者心中最大的疑惑—現在究竟該如何閱讀?

這本書的作者Elaine Castillo生於1984年,是一位正在歐美嶄露頭角的新銳作家,她的觀點和評論非常犀利,所以書封的設計就把NOW的O轉換為炸彈(最近新學到一個詞—visual grammar,這款書封就是很棒的視覺文法),她的每一篇散文都擲地有聲,鏗鏘有力,批評起來毫不留情,卻又莫名的溫柔,就算你不同意她的看法,也一定會欣賞她的聰明才智,而且會很想跟這種人交朋友,進行深度的談話。

書的內容要另闢一篇長文分享,礙於篇幅就此打住。文學跟新聞寫作要完美切割,竟然花那麼久才想通這個道理,一本書可以寫成兩篇書評,其實好像也不違和。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Trillions: How a Band of Wall Street Renegades Invented the Index Fund and Changed Finance Forever

Trillions: How a Band of Wall Street Renegades Invented the Index Fund and Changed Finance Forever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12/31

現在從事金融服務業,加上在商學院受教育,我的學經歷應該算蠻特別,基本上把商學院所有的領域都涉獵過,所以梧鼠技窮,現在老了懂得要乖乖地蹲在一個產業累積專業才行~順便藉這本書的心得分享一些想法吧。

這本《Trillions : How a Band of Wall Street Renegades Invented the Index Fund and Changed Finance Forever》依照字面的翻譯為《兆元:一群華爾街的變節者如何發明指數型基金並永遠改變了金融》。顧名思義講的就是指數型基金的歷史。這本書我四月就看完了,趁跨年前把心得寫一寫好了,不要拖過年。為何會拖這麼久才寫心得呢? 這就是近期在寫書評/心得/筆記/摘要…(很多種講法請自己挑一個喜歡的)時一直盤旋在腦中的疑問,即閱讀對於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當初看完時有一股衝動想要趕快趁中文版還沒上市前把內容整理好投稿,這種金融商業類型的作品剛好是我的守備範圍,認真寫應該幾天就可以完稿。不過拖延症發作,導致一直沒動力下筆,這背後的緣由很有趣,如果喜歡閱讀和寫作的人應該在某個階段都會有這種感覺~不知道寫這些東西要幹嘛XD。

書籍是很古老的產物,現在還抱著書本捧讀的人基本上都跟不上時代了,這種話很不中聽,不過忠言逆耳,真的喜歡看書的人應該可以理解,我們當然知道教育界對於閱讀好處的讚揚,書本可以啟發智識那一套說法,這也是讀書人愛上閱讀的初衷,不過既然文本教讀者要自我覺察,當你認真的思考,拿文本教你的東西去跟現實對照,就會發生”文學的幻滅”這種事情,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所以正常人都不”看書”了,對生活沒幫助,甚至有害,何苦為難自己呢?

閱讀和寫作是一體兩面的,一個好的作家必然是好的讀者,反之亦然。既然領悟到閱讀的盲點,對於寫作的信仰就會有點動搖。

*
這幾年社群媒體成為人類生活的中心,精神世界數位化轉型,去中心化讓所有個體擁有無限的發言權,所以”心得分享”成為新潮流,不管是閱讀、觀影、電玩等娛樂性質的心得,抑或職涯、友情、婚姻、諮商等人生大小事都有非常多的心得在網路上供大家參考。如果從專業化的角度來稱呼,這些心得都是專家的”洞見”(insight),提供內幕消息供外行人參考。這幾年新創圈有一股趨勢,就是創立職涯相關的社群平台,邀請專業人士貢獻所長,並分享從事這個行業的酸甜苦辣。這種平台又分兩類,第一類是幫助企業找到合適的專家解決經營上的疑難雜症,第二類的目標客群為應屆畢業生,提供職涯規劃及建議。

漸漸的,心得分享開始成為風潮,社群媒體的初衷就是分享,這也是我們這一代建構自我認同的重要環節。恰巧當代資本主義鼓勵實用性及效益,心得分享的性質也跟著轉變,好的分享必須有”價值”。資本市場的運作機制很簡單,簡而言之,在資本市場可以創造收益,社會大眾願意付錢購買,就是真正有意義的分享。這個邏輯很OK,因為知識本來就是一種產業,這也有相關的書可以去研讀,知識生產者非常辛苦,腦力的勞動有時比體力活還累,若能讓市場接受並獲得報酬,正是當代知識的價值所在。

*
不過呢,凡事物極必反,新鮮的事物久了,現代人好像都會覺得有點膩? 我蠻好奇別人是否也有這種感覺? 一開始我很喜歡看各種心得,不限於閱讀心得,我也很愛聽不同職業的人物訪談,例如觀看各種一日系列,透過半小時的時間,在想像層面彷彿體驗過另一種人生。應該是資訊過量,這一兩年開始有意識地迴避這些資訊,因為看完和聽完有時候竟然讓自己更茫然XD,一來羨慕這些成功職人,讓自己有點自慚形穢,二來發現這些分享對自己的人生沒什麼直接幫助,應該要謹慎使用時間,去吸收對未來發展有可預期效益的資訊。

閱讀分享也是如此,有在看書的人應該都有注意到,現在寫閱讀心得成為新的趨勢,思想家也提出擔憂,希望當代讀者不要食緊挵破碗,狼吞虎嚥會消化不良,慢閱讀才可以把書讀進心坎裡,而不是比速度,為了週更而焚膏繼晷的閱讀,這會破壞閱讀的樂趣啦。曾幾何時斜槓變成新的負擔,好像在正職以外必須有新的收入才能抵銷通膨的侵蝕? 關於心得寫作,小弟也算有一些經驗,真心建議不要帶有目的性,以免熱情消耗殆盡,希望透過寫作變現嗎? 訂閱電子報和開課程? “讀書人”很愛批判的喔,要做好心理準備。資訊統整要能夠定價,必須嘔心瀝血,2020年是台灣podcast元年,最優秀的幾個元老級的訂閱制節目都停更了,因為太累了啦,寫作變成一種負擔,對於熱愛閱讀和寫作的人來說,人生的一大樂趣沒了,簡直失去重心,不知人生意義何在? 連我這種業餘寫開心的人都能感受到壓力,更何況賴以為生的筆耕者? 真的要脫帽致敬! 真的!

*
閱讀分享的寫法也值得討論,就我的視角,感覺大部分都是偏向介紹書本的內容,提供讀者有價值的乾貨,閱讀跟觀影一樣,流行用五分鐘看完一本書,沒辦法,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必須用這種方法才能勉強跟上時代節奏,此類寫法廣受歡迎也是理所當然。到了這個年紀心智逐漸成熟,開始理解其背後的意涵,大多數他人不想知道你這個讀者的”想法”,每個人都忙於生活,別拐彎抹角,30秒電梯簡報,把重點一次說清楚吧! 有一些比較老派的讀者,特別是喜歡文學的人,喜歡讀閱讀心得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好奇別人怎麼想,結果發現時下的分享少了一點什麼,只好轉而閱讀純文學批評,才能滿足”探索閱讀世界”的好奇心。任何寫法都有其價值,甚至可以說資訊分享對社會大眾才有意義。不過目前真的蠻偏向實用性,連以往純文學的作家拍YT都變成純粹分享資訊,這個轉變頗值得另一步思索呢。

對於寫閱讀心得的人而言,記錄心情的日記型寫法比較能細水長流。雖然文不對題,但是藉由這本書而舒緩的展延,把一些閱讀的感受寫下來,感覺很舒服喔~好啦,可能只有我這麼覺得。閱讀是很個人的事,還是順其自然,跟隨心之所向好了。其實不太喜歡純寫書的內容,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網路上都查得到,原文書也是一樣,基本上只要google書名+book review,就會跑出專業的書評。以本書《Trillions》為例,倫敦政經學院的書評網站就有相當詳盡的介紹,現在OpenAI也已經會寫作了,請”祂”告訴我們書的內容搞不好也很完整。英文看不懂嗎? No worries, just google translate,翻譯人員或許也快失業了? 人體腐朽的速度跟不上科技進展的神速,之前讀到語言學家分享對於人工智慧翻譯和語言學習的想法,他們雖然對於AI能夠快速打破語言隔閡感到樂觀其成,但另一方面也感嘆未來人類可能不用再學習語言了,反而失去那種語言跟心靈合而為一的樂趣。讀書人總愛緬懷吧,現在效率至上,語言的質感? 還是算了吧。

*
《Trillions》這本書的作者是金融時報全球財金的特派員,FT的記者功力都超級深厚,能夠把複雜脈絡清楚解構。這本書的原文不好讀,我讀了快一個月(以寫作的投資來說CP值極低,如果你要以書的內容來寫心得,就連選書都要精打細算喔,計算投入的時間成本,這樣的閱讀還有樂趣可言嗎?),但如果你也有財金背景,讀起來會很親切,它很像把CFA的課程用故事的手法講一遍。CFA裡面有很多什麼Sharp ratio,選擇權定價模型Black-Scholes Model這些令人眼花撩亂的術語,這些學術理論背後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一批從芝加哥大學出身的學者提出理論,接著由一群華爾街的天才付諸實現。這本書是資產管理(Asset Management)產業歷史的權威性著作,對於實際操盤確實沒啥用處,不過如果好奇BlackRock、State Street、Blackstone、Vanguard這些響噹噹的資產管理公司背後的商業故事,這本書可以一站式滿足,把片段的金融知識完美的統整在一起。看完這本書上網研究時,發現一個優質金融紀錄片的YT頻道「FINAiUS」,介紹當今華爾街最頂級的銀行家的生平故事。

金融業是一個統稱,旗下又包含無限的子領域,身處其中就會驚嘆資本社會分工之精密,無窮無盡。這也是閱讀的好處之一啦,能較深刻的認識這個世界。我待的金融領域算是下游,金融業公務員正常上下班,才有閒情逸致看這種書^^。剛畢業時曾嚮往要進投行或銀行MA,但這種金字塔頂端的激烈廝殺,可能不適合柔弱書生。《Trillions》這本書啊,我很喜歡它的敘事手法,用講故事的方式讓我認識約翰·柏格等這些發明了指數型基金的偉人,讀者亦能在書中學到ETF、共同基金等指數型商品的發展歷史及未來展望。指數型基金堪稱金融史上最傑出的金融創新之一,所以透過本書深度的認識其本質,我覺得非常有趣!

最後一個深度感悟,再次體認到人生的有限性,一個改變金融歷史的商品,背後有無數的無名英雄前仆後繼,這本書把他們的故事寫下來致敬,成為一本精彩的報導文學,如果對金融有興趣的人,推薦給你。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Working: Researching, Interviewing, Writing

Working: Researching, Interviewing, Writing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11/22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1)
最近在重新整理腦中的資料,把一些沒必要和過時的想法進行迭代,難怪這幾年這麼流行斷捨離,要跟青春的天真浪漫吻別真的好難,不過身為男人不能優柔寡斷!! 在職場裡要養成有害的男子氣概,文本裡呼籲《我們都應該是女性主義者》,不過Goodbye my love,不要再那麼做作幫自己貼標籤了啦,長大就要學會如何庸俗和務實,進入社會的唯一目標就是趕緊賺錢,從來沒有聽過職場裡有人在討論社科作品裡的那些主題了,漂亮女生就是單調的環境中柔和的glitch,物化、無償的家庭勞動…講這些幹嘛呢,男人多賺一些錢提高在愛情市場的籌碼比較實在啦,還要內化古希臘人的審美觀,想盡辦法練成如雕刻般的健美身材發到IG,腦袋中的形而上學太抽象沒人在意,想辦法迎合視覺文化的主流才是正解…當男人也挺累的啊。人生就是不斷的比較欸! 突然很懷念大學時FB上貼文充滿理想主義色彩,平日晚上偶爾在校園聽一場演講,關於某某正義,財富、權利、資本諸如此類的話題。人生確實有SOP無法逃離,所以必須腳踏實地的好好養成專業才行。

自己也快要跨過一個以前難以想像的檻,所以下班後花蠻多時間在胡思亂想,統整一下自己至今累積的技能和知識,認真的思考未來該如何應用? 閱讀分成兩種,一種學以致用,另一種漫無目的,我應該兩者算有均衡發展,但花太多時間偏頗在無用之書上。前者務實,後者務虛。大部分的讀者都是前者,學習有用的專業知識,吃飽沒事幹的呢才愛讀閒書,看了一大堆結果現實世界的時間就默默流逝掉了,等到黃粱一夢驚醒,才發現大家都已經成家立業,到了這個階段就是開始觀看十幾年沒聯絡的同學曬嬰孩,社交媒體展示人間百態。

不過閒書看多還是有好處,如果再探究深一點就進入文學領域了。有一句很老套的話叫看越多書越覺得無知,已經花那麼多時間盡量多瀏覽各領域的作品,結果發現越來越多領域沒時間去瞭解了,挺感傷的。另一個感觸是困擾自己的所有事情,基本上一定有某個人也想過,不論古今中外,一定可以找到一本書幫自己解惑。

閒書看多可以養成搜尋這種書籍的能力,如果又有外語能力,看到某個程度以後,會越來越喜歡看原文書。我從小讀到大,從台灣本土的書開始看,很奇妙喔,有一種fu,雖然台灣文學很精采,但看來看去會有一種既視感或基調,寫的主題、技巧、氛圍…都是在同一個文化語境下進行,我現在去書局,有時候還會想起二十年前逛書店的感覺,書換來換去,怎麼好像都似曾相似? 這時候Goodreads和亞馬遜的價值就體現的淋漓盡致,可以網上四處閒晃,從不同文化的視角來解構人生。

(2)
分享一些閱讀的觀察和想法,下面是幾個未來我希望能夠多探索的領域~
新生代作家
英國季刊雜誌《Granta》收錄的所有作者。
這本雜誌是西方New Writing的標誌性刊物,如果要類比的話,大概就像台灣的《聯合文學》。英語世界現在檯面上那些獲獎作家,甚至幾位諾獎得主都是在此初試啼聲,這個雜誌專門引薦新銳作家給西方讀者。人類都愛歌詠青春年華,新銳作家總是惹人憐愛,在青春的尾巴,還帶有一點稚氣卻才華洋溢,這種人實在是太迷人了。

舉例來說,最近台灣好像很多人在讀Sally Rooney,她就有在《Granta 135: New Irish Writing》撰文分享觀點,或者該說她定義了新一代的愛爾蘭文學? 如果你喜歡Sally Rooney,想像一下收錄在這本雜誌裡的其他作家可能都不遑多讓,應該就會熱血沸騰了。我很喜歡《Granta》的選題,它不只專注於英國文學,視角還會拉到拉丁美洲、非洲、世界各地,切入的角度又不全然是文學評論,選文也有一定比例的報導文學。文學+新聞=完美的恆等式啊! 另外,《Granta》每隔十年就會選出Best of Young British Novelists,如果你有在閱讀英語文學,這個獎項的得主你一看就會跳起來,台灣如果要翻譯英國小說,基本上都是從這群作家中選出來。

令人很期待的是《Granta》明年初就要推出Best of Young British Novelists 5,好書讀不完! 人生太短暫了~ 幾個月之前看完一本《The Startup Wife》,作者Tahmima Anam就是2013年的Best young novelists之一,她發揮文學技巧寫了一本關於新創圈的小說,這種書驗證一句成語—拍案叫絕。功力太強悍了,很多構思巧妙到不可思議,這種書會讓我慶幸自己能夠讀懂它,intelligentsia,智慧可以很迷人,但要懂得欣賞,孤芳自賞也行啦。

有意思的是《Granta》雜誌的前主編John Freeman離職以後自己創了一個雙年刊《Freeman's Anthologies Series》,風格跟格蘭塔雜誌維妙維肖,選擇一個特定的主題,然後請各路文學武林好手撰稿,我目前只讀了一本《Freeman's: Home》,這位主編的選書(文)品味實在太讚,文學最有意義的地方在於賦予讀者探索世界的機會,並藉此反觀自身,這種文章通常都寫得很深沉,有非常深刻的底蘊,跟現在流行的碎片化閱讀差很多,這種文字要假日找一個很安靜的地方細細品讀。以我讀的那本來說,它從多重面向闡述”家庭”的意義,恰好呼應這個階段的人生,原生家庭、自己的家庭、親族、社會國族…非常有趣。

中生代作家:
《Dear Friend, from My Life I Write to You in Your Life》by李翊雲
《Once Upon a Time in the East: A Story of Growing Up》by郭小櫓
《Stay True》by許華
《How to Read Now》by Elaine Castillo (PS.書名的藝術! 取名很重要,這種書名直接吸引眼球OVO)

老前輩 feat 資深作者
《How to Read and Why》by Harold Bloom
還有一些歐美文學系教授的文學批評著作,這個待讀清單還有待擴充。

(3)
前年看到Goodreads的朋友分享一本評價上千則又4.5顆星的作品《Working: Researching, Interviewing, Writing》就點進去研究一下,赫然發現好幾位GR的朋友都有寫閱讀心得,通常一本書被推薦了往往會勾起我的好奇心,作者是一位叫Robert Caro的作家兼記者,本書2019年出版時他已經84歲,他在書中分享工作、研究、採訪、寫作的心法。第一時間我以為只是一本工具書,這種分享工作技巧的作品我沒有很喜歡,不過看了朋友Philipp的介紹,興趣就被勾起來了。

如果偶爾在GR上面發文,時不時會收到一些好友邀請,我還收過一個烏克蘭科幻作家的邀請XD,不過通常加進來以後也不會有互動就是了,可能是我太消極啦,應該要主動一點。總之,Philipp是一個念生命科學的博士生,他說自從讀了PhD,他非常驚訝幾乎有約60%的時間都在”寫作”,寫完再刪再寫,不斷重複循環,彷彿看不到盡頭。有人愛開玩笑說學者就是寫作工人,絞盡腦汁發明各種晦澀的專有名詞發表論文累積點數,才有機會在世界上最競爭的高教就業市場謀得一席教職。Philipp說這本書給他莫大的安慰,當下一次親朋好友問他何時才能寫完博論,他就可以說Truth takes time!

關於這一點我也心有戚戚焉,關於寫作這回事,如果有花一些心思在上面的人應該都能深有同感,如果對寫作感到迷惘,《Working: Researching, Interviewing, Writing》是一本很有智慧的書。Robert Caro何許人也? 他被譽為當今美國最傑出的傳記作家,他兩度獲得普立茲獎,在三十歲成為全職作家之前,他是紐約地區一間報社的記者。1953年從普林斯頓英語系畢業以後,就投入文字工作至今逾70年,寫作生涯榮獲美國幾乎所有重要的文學獎項:美國書評人協會獎、國家圖書獎、美國人文勳章、入選美國藝術和文學學會院士…你聽過的獎項他都榜上有名! 他的作品從美國總統到市井小民都在閱讀,讀過的人都說從此改變了他們看世界的角度。

讀到這邊你可能以為他著作等身吧? 最意外的地方來囉,他一輩子至今只寫了六本書(包含《Working: Researching, Interviewing, Writing》),平均一本要寫十年,而且幾乎每一本都能獲獎。更準確地說,他雖然被稱為傳記作家,卻只為兩個人寫過傳記,第一位叫Robert Moses,他是20世紀中葉紐約最有政治影響力的都市設計師,當今紐約的市容都由他一手擘畫。Caro的處女作《The Power Broker》就是其傳記,Caro希望透過Moses的故事,分析政治權力(political power)如何影響美國社會。這本書花了他7年,期間還為此近乎破產,不得不賣掉位於長島的家,搬到一個小閣樓繼續創作。Caro在書中分享寫作的孤獨,寫作這門技藝彷彿是一個地下秘密結社成員之間才能體會的默契,有一個英文字叫camaraderie,就是在講這種感受。他寫到第五年時曾經一度差點放棄,但他在某次廣告中讀到市區有一間市立圖書館,有一間專門給作家寫作的房間,只要你手頭上有書籍的合約就可以申請。他懷著忐忑的心申請成功,旁邊的人都靜靜地伏案寫作,Caro偷看他們的名牌才驚覺有幾位是他崇拜的作家。

有一天Caro寫了一整天很累,起身時發現背後站了一個人,自我介紹後才得知他是羅斯福總統和第一夫人的傳記作者。他問Caro:[How long have you been working on it?] Caro說五年了,心中感到不好意思,彷彿自己很差勁,怎麼一本書要寫那麼久呢? 對方卻拍拍他:[It took me 9 years to finish the first volume.] Caro從此跟他變成好友,午休偶爾會一起吃午餐。他終於找到自己的部落了,在這裡他才發現自己並不孤獨,閱讀、研究、寫作是一門神秘的手藝,要找到心有靈犀的人確實不容易。

(4)
1974年Caro寫完那本書以後,他開始思考下一本要來寫誰的傳記? 美國60年代是知識份子最憧憬的年代,社會運動風起雲湧,徹底重塑美國的民主社會,這段期間的美國總統Lyndon Johnson扮演功不可沒的角色,他原本是甘迺迪總統的副手,結果1963年甘迺迪遇刺後詹森上位,1964年成功”連任”,直到1969年卸任。1973年僅64歲時便心臟病發逝世(據說他不願連任就是因為家族有心臟病史,家族的男人好幾位都在六十幾歲時死於心臟病。) 詹森總統在美國留下深遠的政治遺產,因為在他的支持底下,馬丁路德博士等人爭取黑人平等權利的努力才得以開花結果。

美國雖然標榜為自由民主的社會,但少數族裔的權利其實直到六十年代才逐漸落實,在那之前唯一的重大變革源於南北戰爭,內戰結束後有一段時期(1865-1877)被稱為「美國重建時期」(Reconstruction Era),美國政府大規模修改聯邦法令,才讓美國廢奴的努力開花結果。殊不知往後一個世紀,美國參眾兩議院在推動社會變革方面陷入腦死,幾乎沒有什麼積極作為或立法來促進種族平等。這個僵局直到詹森總統上位後才化解,當今許多最重要的權利法案都是在詹森總統的領導下通過。因此Caro非常想瞭解詹森總統何德何能,把他的political power發揮到極致而影響了整個美國乃至全世界? (反觀Moses的影響力只限於紐約一座城市)。Caro希望透過詹森的個人傳記,微妙的帶出整個美國社會在那個年代的歷史演進。

結果詹森的傳記至今寫了半個世紀還沒寫完XD,等於Caro用一輩子去幫一個人寫傳記! Caro是一個力求真實的作者,他的新聞學訓練教導他寫作務求”真實”,他把這個理念貫徹到底。他會竭盡所能把所有相關的人事物都蒐集齊全並想透了才下筆,他為了寫詹森的傳記,上山下海訪談上千位人士,花了數十年在詹森圖書館把館藏一頁一頁的讀完,館藏有上萬箱,累積起來有上千萬頁的文件,他就真的一頁一頁的讀。另外為了重建詹森的童年,他曾跟妻子搬去詹森的故鄉住三年,只為了撰寫一兩個章節! Caro相信唯有把自己沉浸在詹森成長的環境裡,才能瞭解他的童年是怎麼度過的,童年經驗又如何影響他往後的政治理念? 在此必須一提Caro的妻子Ina,她本身也是一位作家及中世紀歷史學家,亦為Caro唯一的研究助理,她為了支持丈夫的夢想,跟著他四處搬家,甚至家徒四壁也跟著他一起度過,這種愛情也太感人了吧!! 怪不得Caro要把書獻給Ina。

Caro這種寫作技法近乎完美的重現詹森總統的每個人生階段,Caro也把自己的一輩子都貢獻在此了。詹森總統的傳記分成五部,每一部都厚達約一千頁,光詹森總統的童年就寫成一本一千頁的大部頭作品。Caro至今仍在寫第五部,講述詹森總統在1960年代的故事,Caro原本還想親身走訪越南,去探索越戰的遺緒,沒想到計畫被疫情打亂了。他自己也開玩笑說搞不好還沒寫完自己就先離開人間了,這種對寫作的堅持實在是令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Caro累積了一輩子的寫作經驗,每天閱讀和書寫十幾個小時,數十年如一日,使他有諸多感觸,他因為自覺可能快要沒時間了,他可能沒機會好好的寫一本回憶錄,所以決定先打破過往的慣例,推出一本160頁的類回憶錄(quasi-memoir),分享他整個寫作生涯中最難忘的人事物和寫作心法。除了Caro的人生閱歷,讀者也能從中順便認識紐約都市設計的歷史、美國20世紀的歷史、政治權力的運作、詹森總統的生平故事、”寫作”的本質和心境…不及備載。所謂inspiring and enlightening大概就是這種感覺吧,Caro本人就是一個完美的新聞人/文學偶像啊! 他用打字機寫作,在圖書館仰賴卡片目錄搜尋資料。現在我們用手機寫稿,用Google一指即可取得所有資訊,他那種埋首於浩瀚書海的純粹已經成為歷史。他發現自己喜歡沉浸在文本中那種忘我的愉悅感,亦熱愛透過寫作向讀者解釋他的發現。很懷舊呢,數位原生代或許無法體會20世紀的時代精神,我也是20世紀末的產物,已經開始感受到被時代淘汰的趨勢了呢~

(5)
最後寫一點”讀後莫名有感”,現在寫作講究效率,甚至有書教人怎麼一天寫數萬字。Caro在書中說writing is easy,但讀者最愛問他那為什麼出書這麼慢? 一本書竟然要寫10年!? 他說當記者的那段時光,他從來沒有錯過任何deadline,但當記者時他一直有個遺憾,就是為了趕在截稿前送出,必須犧牲很多事實查核,沒辦法打磨出最完美的文章,所以後來他轉行寫書,才得以好整以暇的實踐他的寫作的信念。不過這邊又引申出另一個困境,他一開始簽約的出版社只答應給他5000美元當《The Power Broker》的稿酬,並且完稿前只願意預付2500美元。這筆錢很快用盡,有一段時間他陷入極度低潮,想著自己寫的東西不知道何時才能寫完,出版後也不知道讀者在哪裡,有人會看嗎? 出版社又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

所幸皇天不負苦心人,他在因緣際會之下遇到一位女經紀人,她看到他第一句話就問:[你可以告訴我,為什麼你看起來那麼緊張嗎?] Caro把經濟困境跟她說,她就笑了:[你放心,你這本書全紐約的出版社都知道,你不用再擔心錢的問題了,我一通電話就能幫你跟對的人聯繫上,任何一位都能幫助你解決經濟問題。] Caro接著跟四位老闆吃飯,其中三位帶他去五星級餐廳吃飯,並許諾:[We can make you a star!] 只有一位老闆請他直接來辦公室吃三明治當午餐:[Because I am too busy working]. Caro不假思索就直接跟他簽約了~這位老闆也在往後大力支持Caro自由發揮,不必再為錢所困擾。

這位仁兄就是美國20世紀最偉大的編輯之一Robert Gottlieb,擔任過《紐約客》主編,也是美國最大出版商之一Simon & Schuster的編輯,他經手過美國許多20世紀最偉大的作品,例如《第22條軍規》以及Caro的著作。他2016年也有出回憶錄《Avid Reader: A Life》。我剛剛查才驚喜的發現原來下個月有一部紀錄片《Turn Every Page - The Adventures of Robert Caro and Robert Gottlieb》要上映,就是在講兩人的情誼! Caro在書中不斷提到編輯(不論是記者時期或作家時期)對他的影響,他還是小菜鳥記者時原本沒自信做好調查報導,編輯只回了他一句話:[Turn every goddamn page!] Caro從此內化這個理念,把調查做到鉅細靡遺才下筆,這也成了紀錄片名的由來。

我最近一直在想工作、興趣、夢想、價值觀要怎麼整合在一起。「認識自己」是世界上最困難的謎題,很多人好像一輩子都找不到答案? 為什麼要那麼倔強堅持一些無謂的追求呢? 近來閱讀和寫札記變得五味雜陳,一定要社會化對不對,如同媒妁之言,閱讀的自由戀愛必然以分手收場? 還是要當一輩子閱讀的不婚主義者,承諾是選擇障礙世代最困難的抉擇。20世紀的男女乖乖順從父母安排步入婚姻,不也廝守終生嗎? 長輩閱歷無數,有識人之明。千里馬需有伯樂,才能避免老驥伏櫪的窘境,從馬槽看得到伯利恆之星,等甩掉身上的雜物以後,就可以準備起跑了。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3 人中有 3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追尋這世界的祕密:周國平哲思集

追尋這世界的祕密:周國平哲思集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11/13

中國有一個生活風格網站叫”一条”,他們製作很多精美的視頻,邀請許多藝文界名人或普通人分享生活的點點滴滴,典型的標題諸如「在深山裡一個人品味孤獨」、「放棄頂級外企高管職,回到家鄉開小民宿度過餘生」之類的。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他們的影片,最近連Yahoo首頁都在直播了。如果心中有文藝魂的觀眾應該會愛上這種作品,他們的拍攝風格如此唯美,凡間的風塵似乎都在濾鏡下洗盡鉛華,反璞歸真不就是人生的終極奧義嗎? 在職場庸庸碌碌一輩子為了什麼? 不斷比拚誰的宅邸華美、孩子金榜題名、投資有方財富自由…俗人困於名利場,但有一些人不甘隨波逐流,決定離開主流視野,在邊緣追尋小確幸,大家心裡都有一座桃花源,只消聆聽心之所向,就會發現人生其實可以很簡單,何必以主流價值作繭自縛? 人呢,最重要的是精神生活,而非物質生活,一個人就算富可敵國,若為了事業而家破人亡,相信他心底也不是真正的快樂!

這種文字可以一直寫下去沒有盡頭~

但是當你已經看過太多這種文章或影片,心底會逐漸疲倦,enough is enough!
就跟閱讀一樣,書看越多,就會開始反省書籍這種媒介到底意義何在? 我以前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我會開始對文本產生”反感”,科幻小說《華氏451度》歌詠文本的力量,恕小弟幽默一下,現在心中的怒火可能是四萬多度,想要把過去讀過的書全數燒掉,看著讀過的書在火堆裡燃燒,心中或許還會有一些快感,呼~終於把這些囤積在腦袋中毫無意義的垃圾清乾淨了。

我一直覺得自己智識啟蒙的時間太晚,大概這兩三年才比較正式社會化,在那以前都活在小溫室裡當幼苗,殊不知真實世界就像啟示錄中的末日世界,用書籍自我揠苗助長,以為智慧之樹長得卓然挺拔,長出溫室的瞬間,天崩地裂,迎來最後的審判,等不到救世主的歸來,就已經化為塵埃。繞了一大圈,才發現付出那麼多青春在文本裡真的有點枉然。原來長大、成熟、衰老是這種感覺,心境上再也回不去了,難怪古今中外的讀書人都要哭天搶地為逝去的年華哀輓,人生只有一次,記憶無法格式化,純真已逝,好奇心不再,所以才需要有下一代延續生命的火苗,彷彿跟著他們重新再活一次?

最近看完好多本探討人生的作品,越來越強烈意識到生命的短暫,所以在選書上變得越來越謹慎,而且蠻有趣的是連寫閱讀心得的動力都漸漸減弱,因為寫這些東西有時候蠻空虛的,特別是寫了很多篇+很多年以後,心態上竟然越來越輕浮,如同虛無主義的精神,沒有意義就是一種意義。哲學論述最愛拐彎抹角了,把一些很日常的情緒,出神入化的支解又重構,讀者的腦漿四溢後又重新運轉,突然覺得思考的模式變了,看世界的角度不太一樣了?

現在所謂最難的文學作品我應該都讀得懂了,還可以用英文直接來讀文學評論,心血來潮甚至還可以用英文來寫讀後感,閉門造車,結果造了好多無法發動的中古車,特斯拉已經從瘋狂科學家變成在路上跑的電動車,根本沒人在乎誰是”特斯拉”好嗎~這也是台灣未來產業轉型的關鍵! 建議讀者,趕緊跳上下一波科技的順風車,讓時代浪潮推擠向前(錢)衝,不要再沉迷於已被時代淘汰的文學,既然精神世界遲早要被顛覆,不如一開始就先破壞式創新,拔得頭籌!

哲學論述大概就是這些套路,從古希臘開始不斷辯證,結果兩千年過去,兩百年前康德等人證明本體論不存在,二十世紀哲學家開始反過來抓語言的毛病,進行語意分析、語言結構、語言符碼…等思想實驗,哲學家開始反思是不是語言本身的邏輯性,讓哲學論述困在死胡同裡走不出來? 存在的意義就是感知,現象都是人類感知出來的結果。哲學本身的悲劇就是它找不到結果,沒有一個”真相”存在,探究一切事理後,才明白沒有最終的答案。好在哲學的意義就是探索的過程,在過程中讓思考者認清存在的本質。知識追求本身是沒有意義的,但追求的過程會讓人參透天機,知識最終會成為智慧,進而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心裡OS:真的嗎??)

哈哈哈,我無法再寫下去了,很佩服哲學家能夠長篇大論,把思考的過程翻來覆去,條理分明的替讀者解析。標題的《追尋這世界的秘密》作者周國平教授生於1945年,他是一位知名的中國學者,畢業於北大哲學系,專長是研究尼采,曾任教於知名大學,也在中國社科院工作過。他的作品被選入中國中小學國文課本,當年有一句話叫「男生不可不讀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讀周國平」,他的作品在對岸80、90年代改革開放時期曾風靡一時,他以雋永的筆法向讀者介紹哲學,引領讀者思考人生的各種可能與挑戰。當年經歷文革,中國年輕人求知若渴,各種思潮百家爭鳴,鼓舞著新時代少男少女的心。周先生的成名作《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讓廣大讀者看到一個有血有肉的哲學家,上帝已死,但超人降臨人間,原來哲普著作可以這麼平易近人,周先生的作品啟蒙了一代的年輕學子,至今仍創作不輟,繼續向老中青三代讀者介紹哲學的美好。我也很喜歡他的文字,幫助我釐清過去幾年閱讀的脈絡,從哲學的視角統整許多零散的片段,這是一本很棒的哲學入門書!

現在中國是一個敏感詞,為什麼要讀中國作家的書? 其實閱讀跟追劇有點像,很多中國作家的作品其實都頗有深度,值得一讀。中國政府在政治上雖然扼殺了大眾獨立思考的能力,但優秀作家總是會想方設法發揮創意,希望透過文字啟發更多讀者。哲學就是一個有趣的領域,因為哲學是如此的”無用”,跟現實生活完全脫鉤,哲學的探討反而可以不被政治侷限,在純思想的空間一直辯證。

另外,中國文學跟台灣文學畢竟還是有一些淵源,身為台灣讀者,母語又是中文,還是會對當代中國文學感到好奇。當代中國作家其實蠻多人也是遠離政治的姿態,在文學的領域吟風弄月,偶爾來個中外文學評論。有看到一本書叫《Paper Republic Guide to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出版方是向西方翻譯引介中國文學的英國NPO—「紙托邦」,這種中華文化跟西洋文明的雙向交流,我覺得蠻吸引人的。話說年初也有一本《Kingdom of Characters: The Language Revolution That Made China Modern》很吸睛! 介紹當代中國漢字的演變,作者是台裔的學者,喜歡中文的人可以參考一下~

射手嚮往自由,看到文學會怦然心動,偏偏邱比特的箭射中紅心,心碎的血不斷流淌,染紅了整片大陸。2002年的第一場雪來得很晚,1992年也下過一場白雪,三十年了,又到了射手的季節,雪片依然飄落,靜悄悄的,最後一絲火苗融化雪白,冰火交融,獵人拿著弓潛行,小水池映著天宮月牙的倒影,形而上學,反映一條好漢的認知與無知,繼續追尋著世界的秘密。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孤獨課

孤獨課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10/20

有一種講法挺浪漫的,反映閱讀的老派,就是說當一本書出版以後,它會自動找到讀者。光從這種講法就能感受文本的靜態感,跟今天強調動感的社會很不協調,所以還對文本依依不捨的人就會陷入天人交戰的窘境,因為心底知道不應該再花那麼多時間在這種已經被時代淘汰的東西上,但精神上真的念念不忘,可能就像老人都會懷念初戀,直到死亡前的那一刻,想像假如當年跟她廝守一生,或許單純的愛更深刻雋永。

愛書人/文學愛好者還有一個通病,就是很愛無病呻吟,以為這樣可以博取關注與同情,結果無人搭理,只好默默心理啜泣。唉唉,先別急著否定,現在流行心理諮商,所以讓我來個自我精神分析。我已經讀書讀到大徹大悟了,加上時間的歷練和摧殘啊,學會從各種角度分析一件事,既然看書是我最大的娛樂之一,關於這個不太好的消遣,真的可以來搞個文化大革命,自我批鬥一番~

*
先從閱讀分享講起好了,文學講究獨抒性靈,但那是社群媒體以前的年代才適用,因為現在一切已經個體化和去中心化,以前文學家在媒體上寫專欄,大家沒有那麼多接收資訊的管道,只能仰賴媒體的權威,造就那個年代的文學偶像,洛陽紙貴,一字千金。智慧型手機發明以後,用銀幕碎片化閱讀成為主流,現在書評都是用圖片在撰寫,IG一查發現新大陸,像劉姥姥一樣走入大觀園,赫然發現自己閱讀的切入點完全錯誤,沒有人在乎IG的創業歷史好嘛,應該是學習如何使用IG來SEO,流量為王,才符合資本世代的邏輯,不應該花時間閱讀商業傳記,而是要身體力行去創造商業故事讓別人來寫。

彭博社身為國際商業媒體龍頭非常了解這一點,請記者去寫storyline,把一篇雜誌篇幅的文章硬生生擴充成一本書,如果入選金融時報商業書獎等獎項,就可以改篇成電影或迷你影集,現在新聞工作者是這樣在賺錢,因為深度的調查報導沒人想看,只好同時具備娛樂性質。

死讀書大概就是這樣,前後邏輯顛倒,貽笑大方。不過欣慰的是,看書久了還是會訓練一些洞察力,發現閱讀可以有商業模式,這個真的是太shocked了! 難怪近一二十年越來越流行非虛構作品,因為現實真的超乎想像,光一個區塊鏈的世界就已經比科幻小說還精彩,聰明的人早就賺得盆滿缽滿,身邊就有好幾個例子,身價上千萬。文本(或者該說文學)太安靜了,不好意思大肆推播,偏偏這是我們這個世代的必然。

我常常在想是不是應該把所有從書本上看到的東西都用反面解釋,才會在現實中成立? 例如文學說歲月靜好,但太安靜不OK啊,油油的反而吃得開,大獲好評,在職場或感情世界皆如此。先耍壞再裝乖,因為叛逆而學會和解。這種邏輯才是現實世界的真理,可惜從小就是乖乖牌,已經無法改變了,可憐一個沒有青春的男孩哈哈。

*
羅蘭巴特說當作者把一本書出版以後,就不再屬於作者,是謂作者已死。這個講法可以換句話說為「讀者已死」。對文學評論沒概念的人會從字面上解讀,哦? 作者都死掉了嗎? 心裡OS沒差啦,反正我也沒在讀書,不影響生活。文學家振筆疾書,提出各種文學理論,建構與解構這個時代,然後那些書放在圖書館裡等待讀者。

有時候就會有一些跟時代脫節的讀者很開心捧讀,結果發現精神世界跟現實世界對撞,板塊擠壓會大地震,難怪最近一直地震齁,常常覺得腦袋很暈眩。或者用另一個比喻,黑洞會不斷向內坍塌,就像知識的擠壓,把照亮世界的光都吸進去,宇宙因此黯淡無光,最後密度太高就大爆炸。我現在已經知道為什麼有些讀書人到最後會變得那麼憤世嫉俗,所以選書時要均衡飲食,多看療癒作品和成功學,心情愉悅,身輕如燕。否則啊,就會進入暗黑領域,讀者已死,這不是指統計上的數字,而是心理上的素質,覺得一切意義盡失(還可以押韻呢~)。

講歸講啦,愛之深責之切,沉浸在某件事情之中久了,就會開始切身體會它的美妙與荒唐。閱讀整體來說美好大於荒唐,但後者可以寫成一本又一本的專著,幾乎每一位以文學維生的文字工作者都會分享細致的感悟,這些感受就像職業病吧,每個領域都會有一些內行人的共同感受,所以書蟲只好繼續窩在書房裡讀書,希望從某位作家那裡獲得認同,抱團取暖,最近即將入冬,台北變很冷,是不是應該多買一些精神食糧好過冬? 下班趕緊回家窩在床上讀一讀散文集,散文的文學本質是作家的內心表述,經過一整天耗盡心思的工作,吃飽、運動、梳洗後,趁睡前半個小時至一小時靜靜的讀一讀散文,再順便寫個日記,周而復始的規律生活,竟然也有小確幸的儀式感。

*
關於散文集的閱讀心得,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主題,之前收看《名人書房》訪問台灣最知名的書評人,楊醫師就說了一句很發人深省的話,他說閱讀心得有一種寫法,就是擷取全書精華,這種寫法像在吃作者豆腐。這一句話戳中小弟的笑點,對於某些很不正經在寫讀書筆記的人來說,這句話真的超級有感。在新聞業有一個詞叫blurb,就是東拼西湊其實很容易就能產出一篇文章,現在很多新聞網也是都去歐美的網站把幾篇文章湊在一起,以前記者為了一篇文章要實地查訪,現在調查報導成本太高,只能退而求其次用這種方法衝流量,真的好辛苦。為了寫一本書要投入大量心力,所以這種寫法在「付出程度」上確實有一點吃作者豆腐。但話又說回來,願意花時間幫別人整理,這也是很高尚的情操啊,對這個社會才有真正的價值。不要學”筆者”都在胡言亂語,心理一直呢喃碎碎念,像個獨居老人一般,真的不太好。

每讀一本書,就像又上了一堂《孤獨課》,然後當你累積上百堂的時數,就會成為孤獨國主,我是不是應該去明星咖啡店樓下擺攤呢? (致敬一下!)

*
正經一點,這本書是新一代香港的文化人亞然的處女作,1993年出生,本書出版於2019年,書稿完成於作者25歲那年,以出書當作25歲的紀念。我以前不認識這位才子,在書局巧遇本書,所以說書籍真的會吸引到目標受眾,這一點啊,有一種無法言喻的微妙感,它不會像Meta要蒐集cookies才能精準投放,書籍有靜物畫般獨特的氣質,心有靈犀的讀者總會莫名奇妙被吸引而佇足。

亞然光看筆名就知道有一個老靈魂,他鍾情於古典樂、威士忌、以及足球,書中有約莫一半的篇幅都圍繞在這三個興趣之上。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接著前往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攻讀博士,目前回港任教於大專院校,並時常於知名期刊或媒體發表文章與撰寫專欄。這本書應該是專欄文章的合集,主題就是作者在倫敦的生活點滴:寫寫讀書札記、下課後去聽古典樂、上小酒館喝喝酒~微醺的四季。

倫敦是僅次於紐約的國際級城市,當代英語辭典的始祖Dr. Johnson不是講過一句極度矯情的話嗎:「When a man is tired of London, he is tired of life.」當一個人對倫敦厭倦了,代表他也對人生厭倦了。倫敦是一個文化融爐,世界各地最精采的文化盛事都齊聚於此,光以古典音樂來說,幾乎每晚都有世界級的樂團在此巡演,而英國畢竟有幾百年的文化底蘊,常常會提供民眾藝文活動的補助。對學生來說更是如此,音樂會門票只要5~10鎊,就能享受一流的演出,這也是作者最愛的課後活動之一。另外,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都來到英國了,當然也要四處走動,前往蘇格蘭及歐洲城市遊歷一番,書中收錄了好幾篇旅遊隨筆。

讀書人要胸懷世界,雖然身處異鄉,依然念念不忘母土。亞然是一位非常關心社會的知識分子,承襲了中國數千年讀書人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優良(or不良XD?)傳統,心心念念的都是香港的近況與未來。加上又是本科畢業,他的政治及時事評論寫得很深刻,年僅25歲就能寫出這種文字,真的佩服!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的研究領域竟然是香港和台灣的政治,他也曾來台灣中研院訪學,寫了幾篇很有意思的台灣社會觀察~

亞然開的書單都是極度知性的出版物,例如牛津大學出版社那些書系,天啊,這個時代真的還有人”也”在讀這種書~閱讀品味必須點讚,不過一定是都看這種書,才會把書名取叫《孤獨課》吧,文本的溫柔能否對抗極權的冷酷? 台港兩地近幾年適逢多事之秋,都遭遇了一些動盪不安,好像快變成命運共同體了,「自由」是讀書人最珍視的價值。書籍除了承載這些情感,是否還有影響時代的任何可能呢? 張愛玲在八十年前用小說筆法記錄了一座城的淪陷,今年初也有一位香港女作家寫了一本《The Impossible City: A Hong Kong Memoir》感覺也很好看,香港真的是一座很撩人的城市,在知性及感性層面都充滿無限可能,希望她能永遠保有這樣的魅力與活力…

只要你喜歡”閱讀”,這本書你一定會喜歡!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3 人中有 3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布拉格時間

布拉格時間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10/18

(1)書街
這本書讓我想起自己在布拉格的時間,用文字舊地重遊令人感觸良多,時間一晃眼就已經到老人的年紀了,慶幸在天真的年少時光曾經到歐洲晃遊一段時間,穿梭在那些兒時閱讀的文學作品中發生的場域,無形之中塑造了現在的模樣。

為什麼會想看這本書呢? 現在每天下班都會在台北街頭走一走,年初搬家後,下班走路的路徑改變了,現在幾乎每天都會經過中山站和雙連之間的地下書街,記得好幾年前北上找女友約會曾造訪這邊,這邊原本是樸實無華的書店,那種毫無設計風格的純機能書局或臨時攤位,有的門口擺放英文雜誌兼賣文具,當時這邊的書都舊舊的,書緣還有些發霉,一本一百元陳列在生灰塵的書架上等待讀者。我當時翻到最後一面看出版的年份,竟然有民國六、七十年代的作品!

書籍是另類的時光膠囊,包裹著一位又一位作者的生命經驗,這是閱讀的最大樂趣,可以間接地體驗不同的人生。漸漸時光快轉,台南老家”自己的房間”書架上的那些書也逐漸腐朽,當初興高采烈的從書店買回家,愛不釋手的一直聞新書的香味,出版年份為民國九十年代,原先白皙光滑的書面,如今已黃斑遍布,彷彿自己初老的容顏。

這幾年誠品接手把這條舊書街重新打造成前衛的新書街,下班後很愛到這邊溜搭一圈,玻璃門把外在的噪音隔絕,輕柔的音樂緩緩流瀉,工作忙碌一整天以後來這邊,真的有淨化身心的效果,畢竟大人世界充滿各種卡夫卡式的荒謬,現在從事的產業也跟卡夫卡的職業有一點關聯,我跟他蠻有緣份的啊,文學評論不是很愛說「透過閱讀穿越時空跟偉大的作家對話」嗎? 我還親自到布拉格去追尋您的足跡呢~現在回到台灣,繼續回到文字的世界裡旅行。

(2)布拉格
上個月看到一本簡體版的書《布拉格精神》,作者伊凡.克里瑪是當代捷克的重量級評論家,跟米蘭昆德拉是同一類人,就是在東歐鐵幕之下,依然用文字對抗極權主義思潮的那種文豪。前年捷克參訪團來台引發一陣捷克熱潮,媒體紛紛把瓦茨拉夫·哈維爾和天鵝絨革命拿出來當作頭版報導。今年(2022)金馬經典影展主題也是「捷克斯洛伐克電影黃金時代」,可惜現在沒辦法如當年一樣翹課泡在電影院一整天了,現在要乖乖地累積年資增加特休假才行,看著電影海報,勾起學生時代對世界的浪漫遐想呢。恍如昨日,八年前那個年輕的小男生也在發生過革命的廣場跟一個小女生懵懂無知的手牽手探索世界。

瓦茨拉夫廣場靠近地鐵站附近有捷克最大間的書店Palác knih(Palace of Books),捷克文我看不懂,但英文勉強可以讀懂,地下一樓一整層都是英文圖書,這是我第一次沉浸在全英語的文本世界,手扶梯一下來就是歐美最暢銷的sci-fi genre,我在這裡認識眾多二十世紀的科幻大師,不然每次都只讀什麼20世紀三大科幻小說家好膩喔,台灣當時還沒引介其他的科幻大師,所以只好把他們三人的中譯本全部讀完,但總有一股衝動想找其他的作家來讀。

我們每次來布拉格我都要來這裡抱個5~10本書,然後提著一袋書走30分鐘去趕火車回東部的沒落工業城Ostrava,通常一上火車Sandy就睡著了,我就終於能安靜的開始閱讀,就是在這種移動的空間上,第一次讀到菲利浦狄克和幾位大師,那種穿梭在現實跟虛幻之間的感覺很超現實,歐洲的一切都如靜物畫,美術館歐洲中古世紀的風景畫,跟今天用手機拍攝的畫面宛如複製貼上。

喜歡文學的人都會嚮往在紛亂的變化中尋求穩定,世界為什麼要變化的那麼快速呢? 科技設法顛覆一切,人工智慧即將取代人類,不要再談文學中的感情因子了,同情心應該由演算法來取代,《雲端情人》才是真正的戀人,跟機器人談戀愛多溫馨,《銀翼殺手2047》那位虛擬人像不也超正的嗎,真心建議大家去讀一下Philip Dick,他筆下看似荒唐的世界,對照如今的現實世界,不用大驚小怪了,他是一位先知,提前一個世紀預言未來世界。

(3)長鏡頭
經過三個小時半的車程,午夜的火車進站Ostrava-Svinov,正好是隆冬時節,下雪了,有軌電車24小時皆有營業,Sandy睡眼惺忪的伸懶腰,拉著行李催促我趕快跟上,從波西米亞到摩拉維亞,文藝作品中的Bohemian lifestyle令我如此著迷,我還在東張西望希望將當下的感動銘刻於心。文學以意識流詮釋永恆,多愁善感又裹足不前,在物慾橫流的當代,閱讀者的姿態如同羅丹的雕刻,只能擺放在博物館隨時間風化,看似很美,卻跟現實生活完全脫節,當代藝術首推NFT,迷因動圖無限複製,加密貨幣的暴漲暴跌,正是本世紀的優雅舞姿。

愛情是文學小說必不可少的情節,為了成全男女主角的愛情,彰顯愛情的可貴,主人翁總得歷經百轉千迴,生離死別,甚至傾覆一座城市。這是最動盪的時代,是最好亦最壞的時代,文學裡的愛情講究深刻而永恆,在歐洲零下的酷寒裡,掌心的溫度可以傳至心坎裡。大革命的時代高呼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在當代愛情市場,社交軟體滿足自由性的渴望。當代電影已經成為短影音,一鏡到底的長鏡頭好像也沒觀眾耐心觀賞。自編、自導、自演,既然有女主角願意陪我來布拉格試鏡,好像應該繼續用慢鏡頭捕捉她的身姿,《凝視優雅》闡述奧黛麗赫本為何會成為20世紀的唯美意象。若愛情是一種唯心主義,或許一輩子只容許一種詮釋。

離開布拉格之後的日子,我們又在歐洲其他國度旅行,每到一座城市總得去拜訪當地的書局,造訪過數十座大城小鎮的書店,看著架上用各種歐洲語言書寫的作品,每個國家的封面設計各有千秋,書中飽含人類文明迷人的集體結晶。巴黎的莎士比亞書局也很浪漫,我們造訪的當下,店員正在訪談某位或許享譽國際的作家,《愛在三部曲》亦曾於此取景,在火車上相遇,在維也納及巴黎談情說愛。

不同的是我們在搭上火車前就已經相識,也在這兩座城市留下足跡,文學教會我們如何想像,我卻難以想像孤身一人的歐洲旅行,當身旁的她變為變形蟲般的空白人形,旅行的感動都將欲言又止。文學是很濫情的放縱,故可大言不慚。孤獨是全然的主觀感受,如果沒有她,自己應該是全世界最孤獨的人,不然也不會一頭鑽入書籍的世界尋求慰藉。

(4)未央
有了旅遊的經驗以後,開始對旅遊文學產生興趣,往後的幾年讀了一些旅遊經典,對於用文字去感受這個世界有更深層的體會。踏入社會以後,還是希望在某些微小的片刻保持一些青春的熱情。《布拉格精神》是比較嚴肅的文化論述,我想讀輕鬆的旅遊小品,上網查詢發現幾本旅居布拉格的作品,《布拉格時間》是其中一本,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我好奇學術出版社怎麼會出這種travel writing呢? 代表一定有可讀性吧? 果不其然,作者是一位叫昂放的男性(應該是啦),作者簡介寫道:「大學時代開始記者生涯。從事過報紙、廣播、電視等行業。四面八方生活。之後,決定遠行,不斷遠行。」這根本是在向我未竟的青春夢想致敬啊!

這本書的寫作風格大部分的讀者應該會難以接受,因為太過夢囈了,寫得非常朦朧,嘗試用文字捕捉一座城市的神韻,整本書就是作者在布拉格各處閒晃,然後寫一寫作家、劇作家、演員、詩人、藝術家、音樂家這些藝文人士的生平故事,例如他走到黃金巷,就會開始介紹卡夫卡當年在這邊寫作,然後旁邊那一間房子其實也曾經是某某人的故居。

布拉格還有一個愛書人的朝聖地,號稱全球最美的圖書館,這間圖書館當時我們也有去參觀。布拉格是一個藝術家的城市,每一個轉角都有故事,假如人生可以重來,按下人生reset鍵,有一種人生道路感覺很夢幻,到布拉格查理士大學讀個PhD,然後就待在歐洲最美的城市度過一輩子,讀讀書,寫寫東西,這種人生或許比上班族生活更有樂趣吧~當然現實跟理想還是有落差,人長大就學會務實,該把夢想放下了呢…

(5)軌跡
我應該是年紀大了,一開始讀本書竟然有點難以下嚥,覺得太做作了啦~就是超過一般人可接受的範圍。進入職場以後,必須開始收斂文藝的靈魂,成為一位面無表情的專業人士/利潤生產器,就連閱讀都受影響,現在的閱讀漸漸偏向工具性的商業著作,因為資本主義追求效率最大化,一切都以資本及金錢為出發點,文學中那些同理心等人類的情感因子,談笑間已灰飛煙滅,《念奴嬌·赤壁懷古》還在詠唱,大江東去,青春已不復返了呢。

閱讀這種書其實會擾動心中某些壓抑的情緒。長大進入社會代表戴上一個面具,像演歌劇魅影一樣,跟人的交際都要有所保留比較適當。因此我很羨慕作者這種無拘無束的流浪生活,我下單時順便買了他另一本書《紐約制造--曼哈頓的名士與小館》,我還沒造訪過紐約,希望在未來數年有機會成行,先透過他的文字去體驗一下大蘋果的文藝範兒。

至於自己在布拉格的時間,以後再找機會慢慢記錄吧。旅遊文學經典《時光的禮物》的作者十八歲那年浪遊歐洲,結果花了一輩子才寫完《歐洲三部曲》,成為定義20世紀旅遊文學的經典大作,仔細一想會覺得很逗趣~一個七八十歲的老人在回憶半個世紀前的旅遊時光,可見旅行留下的烙印多麼深刻啊。人生有好多回憶想要用文字歸檔,但時間流逝的速度快到難以捕捉,只能留下一點吉光片羽。好好把握每一天,透過閱讀和書寫,繼續記錄成長的軌跡吧。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幹嘛羨慕新加坡?:一個台灣人的新加坡移居10年告白

幹嘛羨慕新加坡?:一個台灣人的新加坡移居10年告白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10/16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最近對新加坡很感興趣,所以想找一些相關的書來研讀,這一本標題吸睛的書出版於2015年,當年其實就已經有注意到,但一直沒機會坐下來認真地讀,剛好在中山地下書街回頭書區一本100元特賣,很興奮地抱回來讀了四個晚上把它看完。這種由旅居當地的台灣人所寫的文化觀察書籍讀起來都很親切,畢竟從台灣人的視角出發很容易引起共鳴,不論是否完全認同作者的觀察,透過別人的眼睛去看世界,就是閱讀的最大樂趣,不是嗎~

這本書有強烈的個人色彩,作者梁先生是一位高材生,建中、台大土木系畢業後,前往美國攻讀土木碩士,在美國留學期間結識了來自新加坡的太太,亞洲人在美國畢竟是少數族裔,亞洲人文化相近,在寂寞的異鄉作客,友情很快就升溫為愛情。作者在認識太太之前也對新加坡很陌生,腦中的印象跟大多數人一樣,一顆耀眼的南洋明珠,僅半個世紀就從小漁港躍升為世界級城市。因為妻子是拿新加坡政府獎學金來留學,學成歸國後可直接進入大學任教,小倆口畢業後幾年,決定一起回到新加坡生活,梁先生就順勢依親申請永居,並於2004年旅居新加坡。

在搬到新加坡之前,作者曾經短暫先回台灣任職於跨國工程公司,並申請轉調至新加坡分公司。原本頂著高學歷,結果來到新加坡當地,發現就業市場並無想像中理想,沒有太多相關的職業選項,此時作者已年近而立之年,人生的發展總是出人意料,他轉而投入教育界,經過一番波折總算取得小學華語教師的資格,任教三年後辭職,回家當起奶爸,並開始全職投資人的身分持續至今,期間也出版了兩本暢銷書,處女作《投資告白》分享全職交易人的心法,《幹嘛羨慕新加坡?》是梁先生第二本作品。

*
前一位讀者提到書中很多普通且公開的常識,這倒是真的,不過我覺得作者把這些常識梳理得很好耶,脈絡清晰,雖然本書內容大部份的主題,可能對於資深讀者/新加坡老司機來說已經是老生常談,但對於我這種對新加坡不太熟悉的人而言,本書提供一個在地化的視角,近距離感受新加坡的社會脈動。

這本書共九章,第1~8章分別介紹新加坡的政治、經濟、教育等主題,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新加坡”標籤”。第9章話鋒一轉,總結作者在新加坡生活十年的心境,梁先生漸漸覺得新加坡的生活太單調了,加上在國外漂泊多年,月是故鄉明,步入中年心境上逐漸懷念起台灣的人情味,趁著每年回台灣的空檔,跟幾位一二十年不見的老朋友聯繫上,其中兩位執教於台大,在校園中回憶當年,歷歷在目,家永遠是最溫暖的地方,跟新加坡淡薄如水的人際關係相比,回到台灣不啻為一種念舊,更是回到歸屬之處,英文叫where you belong。好像很多旅外的台灣人最終都會回到台灣,這似乎是一種普遍的心境轉折呢。

*
講到新加坡,通常首先映入腦海的畫面就是整齊劃一的政府組屋,新加坡1965年倉促獨立時,民生凋蔽,經濟蕭條,市容骯髒不堪,李光耀先生帶領的人民行動黨隨即展開一系列改革,其中一個重點施政即普及住房率,類似當年台灣耕者有其田,新加坡希望居者有其屋,政府設立一個專門的部會「建屋發展局」統籌整個國家的建設,到了二十世紀末二十年,新加坡基本上80%以上的人都有房子可住,這也成為新加坡最引以為傲的成就之一。

新加坡最大的政黨叫「人民行動黨」(PAP),一黨獨大已經一甲子,創黨元老正是聲名顯赫的李光耀,目前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也是PAP的秘書長。國際主流媒體對於新加坡通常讚譽有加,唯獨對新加坡政治有所微詞,甚至直接批評新加坡是披著民主外衣的獨裁國家。怎麼會這樣呢? 因為新加坡從以前就一直由PAP治理,而PAP的靈魂人物正是李光耀先生,他直到2011年辭去內閣資政一職才算正式退出政治舞台。

在那之前整整半世紀,他影響了整個國家的所有面向,大至外交政策,小至生活細節,李先生都有他的堅持與理念,例如最知名的雙語政策,強勢推行英語為主要官方語言,藉以凝聚多元種族的向心力。這種大家長式的權威治理,讓新加坡的官僚體系高效又廉潔,成為享譽國際的「新加坡模式」,而PAP也就順理成章一直擔任執政黨。有趣的地方來了,新加坡建國初期人民教育素質低,對於政治參與毫無概念,但漸漸的,隨著新加坡在世界各種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反映人民的公民素質已不若往昔,人民逐漸渴望改變。

*
自2011年起,有一個叫做「工人黨」的反對黨開始展露頭角,最近一次2020年大選,已經在國會93席民選議員中取得10席,這是首次有反對黨取得雙位數的席次。新加坡的政治版圖似乎已經開始改變,兩黨制略有雛型,這也是一種正向的必然發展吧,人民總會希望提高政治參與的權利。透過本書的介紹,我們可了解一下新加坡”民主制度”的運作機制,以及背後蘊含的”巧思”。新加坡第一代開國元老們在設計時,就已經把權力鞏固其中。美國開國元勳擔心法律設計的瑕疵會導致民主崩解,反觀新加坡的憲法最初在草擬時,本來就沒有太多民主的元素,因為當年面臨內憂外患,憲法必須賦予政府較大的實權。

舉例來說,新加坡的選區劃分方式很巧妙,這些選區被稱為「集選區」,每個集選區一次都有好幾個人組團參選,像買粽子一次至少要三~六顆,不能一顆一顆買,所以執政黨可以在每個選區安插一位部長級候選人,連帶地就能拉抬其他人的聲望,一口氣把此集選區的席位全部抱回家。另外,官方在任命內閣成員時,法律條文也有一些規定,讓PAP的黨員更容易順理成章官拜高位。對台灣來說,有些人愛開玩笑說新加坡國會類似我們當年的國民大會。而新加坡政府壓制反對派的新聞亦時有所聞。

*
新聞媒體是一個民主社會的基石,第四權可以監督政府的所作所為。不過在新加坡新聞被箝制,2021年無國界記者組織發布的新聞自由排名中,新加坡在全球180個國家中排名160名,台灣排43名。新加坡雖然取得耀眼的經濟成就,但也犧牲了一些公民社會的活力,每個體制都有它的優缺點吧。新加坡政府控制了國內主要的媒體,李光耀特別在意國內的言論管控,所以透過一系列收編,把國內的傳媒都一一收攏旗下,政府成立一間控股集團「新傳媒(Mediacorp)」,目前依然是最具影響力的電視媒體。當年如果有人在媒體上亂說話,總理常常一通電話就可以讓反對聲浪靜音。

在比較極端的情況下,總理本人會直接以誹謗為由向異議份子提出訴訟,而新加坡司法體制傳統上傾向支持政府,被告勝訴的機率小,又要負擔高額的罰金和訴訟費用,從開國以來,已經有不少異見分子因為這樣家破人亡,甚至流亡海外。二十一世紀隨著網路普及,新加坡一些意(異)見領袖在網路上開部落格針砭時事,吸引不少粉絲的支持,網路也給予獨立媒體發聲的管道,不過政府的言論管控也逐漸轉移到網路空間,當某個獨立媒體取得閱聽人關注,政府可能就會撤銷其執照,或以違反法規為由勒令停業。在一個假訊息橫流的年代,這樣或許可以過濾掉一些有害資訊,但壓制多元聲音是否得宜? 有些新加坡人很羨慕台灣的言論自由,所以要好好珍惜呢!

*
新加坡採取菁英統治,由政府統籌規劃一切大小事,雖然對內壓制社會力量,但對外可是熱情呼喚,積極地吸引海外投資,新加坡在國際經商排行榜經常排名第一名,他們把自己定位成國際企業的中間人,讓這裡成為區域及全球的商業中心。畢竟地狹人稠,唯有吸引海外投資才能發展經濟,而政府確實把新加坡打造成一座美麗的花園城市,目前持續推出誘人的方案吸引跨國企業把總部遷移至此。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2000年代是否要建設賭場的議題,經過一番辯論,政府打造了聖淘沙和濱海灣金沙兩座綜合渡假村,引進利潤豐厚的博弈產業,創造眾多就業機會。

新加坡是一個信奉資本主義的社會,人生跟工作綁在一起,每個人都有一個「公積金」帳戶,一個強制性的儲蓄計畫,用來支應退休、買房、醫療等需求。每個公民的人生目標就是盡可能在公積金帳戶多存錢,以期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這一套系統固然讓大部分新加坡人安居樂業,但它有一個前提,就是你必須一直處於雇傭狀態,假如不幸失業,瞬間就會掉出社會安全網的保護。儘管政府有試著修補漏洞,但綜觀來說,如果想在新加坡生存,就必須把工作當作人生的首要目標,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目標。

這種高度競爭的狀態從出生就開始了,新加坡在教育制度上亦採取菁英主義,小學時就直接把孩子們分成三個等級,會讀書的孩子政府會全力栽培,給你全額獎學金到海外留學,回國後直接空降政府高官。但這群人畢竟是少數,更多人是直接被分類到”打工”族群,直接認定這個小孩未來就是要當(低階)勞工,被分類到這個族群的孩子心裡就會有陰影,進而影響自信及人格的發展。當然這些分級制度形式上已經廢除,但在文化上已經根深蒂固,所以新加坡父母會處心積慮希望讓孩子學業表現優異,才能取得向上流動的機會。對孩子來說,這種學業壓力會讓人喘不過氣。新加坡雖然在PISA表現亮眼,但背後有多少孩子不快樂的童年,又是另一個故事了吧。

話說我有在領英上追蹤新加坡的總理和幾間公司,最近新加坡政府宣布廢除國小的回家作業,搭配父母和孩子快樂出遊的照片,結果下面當地人就留言說,新加坡很會行銷國家形象,但實際上住在這裡的話,你就會了解事情可能有它無法明說的另一面,沒有回家作業? 可能就會有更多的補習,才能超越同儕,結果增加父母的財務壓力。

*
總之,《幹嘛羨慕新加坡?》是一本很有趣+很有料的輕鬆讀本,如果你對新加坡感到好奇,又不想完全從歌功頌德的角度來認識她,這本書提供很多值得思考的觀點,我很開心有機會一讀~剛好現在有家人也在新加坡工作,她常常跟我分享當地職場的心得,再搭配書中的這些內容,新加坡感覺越來越立體,真的是一個很有趣的國家呢!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4 人中有 4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我的人生在哪裡?:和22位法國心理醫師談心

我的人生在哪裡?:和22位法國心理醫師談心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10/09

法國是近代思潮的起源地,太陽王路易十四是歐洲中古世紀的象徵之一,歐陸以法國文化為尊,法語是一種高尚的語言,跟今天的英語一樣,講話時不時就要落一句Bonjour以示自身的文化資本。就算到二十世紀,法國依然在思想領域有舉足輕重的話語權,諸如存在主義之類高深又高雅的哲學術語皆源於法國,直到今天巴黎依然吸引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前仆後繼,希望浸淫在其浪漫的香頌裡。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法國在21世紀世界文化的舞台逐漸失去影響力,當然她依舊美麗,不過有點人老珠黃,法國在思想界的話語權旁落,主要是讓位給美國。法國自由、平等、博愛等理念,在冷戰後以民主的形式全球化,美國成為新時代的道德領袖,法國的號召力就相對減弱。如果對這一類主題有興趣,有一本書《French Lessons: A Memoir》可以加到待讀清單,我已經加到GR的to-read-list上面好幾年了,一直沒時間讀,工作以後真的好難有完整的時間閱讀,所以要珍惜每一次看書的機會。

作者Alice Kaplan是耶魯大學的法語系教授,她從小受法國文化薰陶,心中有一個美好的法國意象,長大後她決定去法國留學,但她漸漸發現法國的精神生活跟想像有落差,她在書中分享自己對法國的熱愛,另一方面也針對當代的法國文化進行批判。這本書屬於一種二十世紀晚期開始流行的文體—critical autobiography。名義上是自傳,但融合跨領域的內容,例如遊記、報導、文化評論等,這種寫法我很喜歡,因為才有個人看法(personal take),通常這種作品感情充沛,讀起來有人情味。

*
閱讀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跟作者交流,彌補日常生活中講幹話的空虛,現在大部分的人際交流都蠻表面的,聊聊美食、說說垃圾話、嘻嘻哈哈~職場融洽很棒~不過下班以後在精神層面還是會渴望深一點的交流,這時候就要感謝網路的無遠弗屆,讓身在台灣的讀者可以查詢遠方的書籍或講座影片,畢竟這類主題真的很難找到人聊呢,自己應該也要努力追趕進度,五子登科,每個年齡階段都有固定的話題,同事已經開始分享如何籌辦婚禮,還跟我說不懂再問他,大家也都投資有方,形成一套套投資哲學了。

今年自己到了一個很奇妙的年紀,看世界的態度也產生很微妙的變化,逐漸確立自己的思考體系和價值觀,然後很感嘆地發現自己的想法跟主流是如此的不合時宜,真的蠻哀傷的哈哈。喜歡閱讀和文學的人應該比較有同理心吧,因為書裡總是洋溢這種情懷,但文本的溫柔往往會被現實的殘酷撕毀,資本主義的無情並非空穴來風。最近找了一些以前認識的人吃飯,問他們會不會覺得現代社會很自我中心? 他們都說這種問題大學時代就已經想過了,進社會以後時間寶貴,思考這種無解的問題根本毫無意義。

頓時覺得自己很像傻瓜,一個不成熟的小男孩。看來真的要強迫自己成為一個面無表情又冷漠的專業人士,當代生存的必要條件? 我又重新想一遍過去幾年閱讀帶給我的啟發,時間真的咻一下就過去了,試著用看書釐清人生意義,莫名其妙就佔據了自己四分之一的人生,究竟是否值得?

很多愛書人會說書籍在最低潮的那段時期接住了自己。這句話我深有同感,雖然我不知道把二十世代的黃金歲月虛擲在泛黃的書頁間是否划算,但至少在心靈層面很慶幸用書療癒了自己,二十歲出頭時的很多迷惘已經消失了。大學時有一次實在是心情不佳,第一次去輔導室登記諮商,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因為講了一個多小時,對方用一種愛莫能助的眼神看著我,我只好想辦法自己尋找出路。

好在生命總會找到出路,時間可以療癒一切,我成了一個江湖郎中,搭配書籍秘方按時服用,久病成良醫,最後竟然治好了心中所有的疑難雜症,而且這種疫苗只要接種一劑,抗體就可以持續一輩子。心情豁然開朗的快樂,相信讀書人都心有靈犀。

*
我一直很想找機會來讀一下心理學或心理諮商的作品,心理學是當代的顯學,我大學時還沒那麼明顯,但今天一般人若想閱讀,首選感覺都是心理學著作。從佛洛伊德開始,接著讀榮格或阿德勒,以及很多我沒聽過的心理學大師。我在過往的閱讀經驗中,片段的讀過心理學的一些介紹,某某流派、某某治療方法(例如行為治療)、精神分析…諸如此類,我從來沒有系統性的研究過心理學,所以當我看到這一本書就覺得一定要翻一下。書名又很契合當下的心境—《我的人生在哪裡?:和22位法國心理醫師談心》,”談心”是一個多浪漫的場景,這就是書本存在的意義,在生活裡無法跟人談心,就用文字當媒介交流吧。

這是一本合集,”主編”安德烈是一位廣受歡迎的心理學家(出版社把安德烈稱為”作者”,這樣可能會誤導讀者),他邀請22位同行分享自己成為心理醫生的故事。這本書切入心理學的角度很吸引人,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會成為心理醫生呢? 以此為業又有哪些感受? 這幾年很流行”一日系列”,介紹各行各業的酸甜苦辣,既然心理學是顯學,以它為業的人應該具備哪些特質呢? 如果你喜歡從這種角度思考事情,這本書就很適合當作窺探心理學的一小扇窗口。

*
書中的心理醫生都是法國人,大部分年紀應該都五十歲以上,甚至有七十幾歲的資深心理醫生,比較年輕的大約四十歲上下。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人生故事,所謂真人圖書館,有血有肉的生命經驗比形而上的空談更有意義。在此也要感謝譯者的功力及用心,這本書讀起來很流暢,有把每一位作者想要分享的心情呈現出來。這種匯集各路人馬的作品是兩面刃,一方面給讀者多元視角,但相對就稍顯零散,無法展現心理學的前後脈絡。不過我還是很愛讀合集,因為現代社會專業化分工,”心理學”是一個統稱,它旗下有無數的學門和流派,21世紀是一個沒有大師的年代,因為社會太複雜,跨領域是天方夜譚,每個人只能在某個小小的領域各司其職。因此透過合集,讀者得以一窺某個領域的廟堂之美。

如果你愛看電影,講到精神分析時腦中應該會想到《飛越杜鵑窩》等作品的畫面,愛打電動也會想到《沉默之丘》及一大堆跟心理學or精神分析扯上邊的作品。我讀本書之前對心理學的認識大概僅止於弗洛依德是奧地利人,他的精神分析理論傳到美國在二戰後發揚光大,隨著社會越來越重視心理健康,心理諮商亦逐漸普及。直到八九零年代,許多心理治療還在使用恐怖的方式,例如用高壓電療或強效藥物,結果適得其反。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心理學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一種產業,用以生產快樂,心理健康在商業領域變成一種利潤豐厚的工業化製程,所以說資本主義真的很奧妙。

*
另外我也很好奇心理學和哲學如何交互影響? 哲學是一切思想的源頭,小弟也是一知半解,都是透過哲學家傳記間接學習,哲學目前也是一種心理諮商的媒介,所以我蠻想找到嫁接心理學和哲學的那塊拼圖,才能看清楚全貌。這本書描繪了一些輪廓,書中幾乎每個心理學家都對既有的心理學”不滿”,認為應該有更適合病患的治療方法或理念。

書中有一個觀點很突出,多位作者都抨擊傳統”精神分析”無路用。他們在1970~1980年代接受心理學訓練,當時法國心理學界流行承襲自佛洛伊德的那一套精神分析體系,心理醫生冷冰冰毫無感情的用精神分析理論解剖病患,接著提出一套觀察的總結,希望提供病患一個客觀的視角,讓病患了解自己的處境,重點是病患要”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

好在過去二三十年,心理學越來越講究”同理心”,醫病關係不再是對立,而是合而為一。心理醫生跟病患攜手,由心理醫生引導,希望讓病患走出腦中的陰霾。這是一門博大精深的技藝,紙上談兵很容易,實務上總會遭遇各種挑戰。作者群在書中分享他們執業時遇到的困難,需摸著石頭過河,一步一步找出解決方法。因為這本書在介紹他們的生命故事,所以我們亦得以一探心理醫生的心理世界。

他們對人類的精神世界有無限的好奇,往往也熱愛閱讀、文學、藝術等主題,但這個職業每天都要接受別人最隱私、最黑暗的情緒,心理素質要非常強韌。他們在書中分享透過運動、正念、冥想、宗教等形式排解。心理醫生們也愛開一個玩笑,說他們在治療病患的同時也在自我治療,許多心理醫生自身在幼年時也曾遭遇某些創傷,使他們對人類心理有所好奇及質疑,長大後就投入這個跟人類心靈打交道的職業。

值得一提的是,書中多位醫師呼籲社會,應該把心理治療落實於日常生活中,目前社會的風氣把心理學當作危機發生時的應變措施,而非「預防勝於治療」,往往當社會發生重大災變時,政府才會請出心理醫生當作災後復原的”補救措施”,這樣其實會本末倒置。平時就應該重視心理學的應用,提高人民的心理韌性,才能實踐心理學的初衷,使更多人快樂生活。

如果對心理醫生這個角色有興趣,或者對一般心理學有興趣的讀者,這本書提供很多有意思的觀點,加上本書是從愛思辯的法國視角出發,許多觀點令我耳目一新,聽這些心理學家談心,確實能夠獲得不少啟發。心理學自19世紀晚期才開始形成獨立的學門,發展至今歷史只有一百多年,算是一門持續蓬勃發展中的學科,讓人很好奇未來的發展方向。人性及心理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主題,希望以後能再更深入探索。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3 人中有 3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60上一頁 12345678910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