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光廷的所有評鑑

集體倦怠:沒有熱情、沒有夢想、沒有未來,這就是千禧世代生活的殘酷世界

集體倦怠:沒有熱情、沒有夢想、沒有未來,這就是千禧世代生活的殘酷世界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10/09

正常人出社會工作幾年以後常常遇到瓶頸,抱怨說工作沒辦法帶來成就感,日復一日重複一樣的工作,讓自己成為一個快要壞掉的小螺絲釘,質疑工作的意義和價值何在? 對於工作感到不滿好像已經成為這個世代的集體焦慮,基本上所有人都把工作當作人生中的必要之惡,大家都想要趕快FIRE,最好三十五歲以前就財務自由,提早退休,這樣後半生就有數十年可以好好享受,不用受限於慣老闆的頤指氣使,老爺/老娘只要不爽隨時可以辭職不幹,這種灑狗血的電視劇情節對上班族來說似乎代表人生的最高境界~

感覺我們這個世代所有上班族都愛戲稱自己是社畜,父母輩透過工作實現自我,雖然也累,一周甚至要工作六天,但父母那一輩對工作的態度好像不會像今天的年輕人那麼負面。對父母來說,工作就是工作,養家餬口的生活日常,上下班打卡,規律的生活,任勞任怨,按部就班完成每一次任務,當年景氣也比較興旺,社會上的風氣就如同膾炙人口的那首歌「愛拚就會贏」,勞動階級對工作的向心力比較強烈,經濟正在起飛,工作就是人生中很尋常的一部分,穩穩地做到退休,期待含飴弄孫,頤養天年。

*
出社會幾年了,現在自己對於”工作”這件事也漸漸有了深刻的體悟,以前在商學院讀了很多商管理論,當時總覺得這些論述言之有物,天真的以為對於工作應可駕輕就熟,再怎麼難應該也不會比考試難吧? 如果學業都能應付了,工作應該還行吧? 結果認真讀了二十幾年的書,進社會的第一天就得全部忘掉,不然就會被笑眼高手低。所以啊,給年輕人一些毒雞湯,不要讀太多”書”XD,特別是無用的課外書不要看太多,那些社會科學言之鑿鑿,鏗鏘有力,在讀者腦中建構理想烏托邦的樣貌,殊不知一切都是他們想像出來的海市蜃樓。另外批判性思考也有不太好的副作用,有時候對一些事情會覺得難以接受。所幸隨著時間流逝,有稜有角的人都會被現實磨得圓滑許多,世界自有她運行的法則,平心靜氣地融入就對了~

工作就是把自己手頭上的事情做好,其他的就順其自然。

當學會了這種思考習慣,在循環重複的工作裡,逐漸會摸索出一些道理。專業的養成就是各種微小事物的總和,終於懂什麼叫十年磨一劍,職涯發展真的要有長線思維,而且我覺得很有趣,因為自己也轉換過跑道,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覺得所謂”職涯規劃”常常害人不淺,現在很流行職涯教練,這又是另一種選擇障礙,工作選擇太多元,反而讓人一直定不下來,總覺得下一份工作會更好。結果往往那些安分守己,不去胡思亂想,在同一間公司做二十年的人最終都當上高階主管。工作換來換去嘗試多元職涯規劃的人,有時候反而無法精通某項專業。

當代職場相當不可靠,在資本主義的框架底下,企業為了生存必須採取諸多措施,往往導致員工的權益縮減,在極端的情況下,正職直接被零工經濟取代,未來機器人也會逐步接手我們的工作。馬斯克最近不是宣布未來幾年就要量產人型機器人Optimus嗎? 這個名字就是”最佳化”(optimize),科幻小說都是真的,機器人真的要開始取代人類了,不知道未來我們會不會活在一個敵托邦裡。總之面對這些挑戰,我們普通人也只能靜觀其變,順便思索一下要如何”武裝”自己,當機器人末日來臨時(開個玩笑啦,話說這個sci-fi的題材很好看!),希望自己不會被AI殲滅。

*
總之千禧一代對於工作的看法整體來說變得有點消極,就算是工作狂也是為了趕快累積財富,同時多開幾條斜槓,希望趕快獲得”自由”。弔詭的是,那些真正財富自由的人,常常在遊山玩水幾個月之後就渴望重回職場,人生才有目標,所以說人類是一種很逗趣的生物。不管自己現在處於哪個職涯階段,難免都會心累,這時候就可以考慮讀一下相關的書籍。這類書籍叫做文化研究,通常都是針對特定現象做深入的探討,標題這一本《集體倦怠》就是在分析千禧世代面對的空虛感,英文副標題叫做「千禧世代如何燃燒殆盡?」,為什麼許多年輕人只想躺平、安靜辭職,甚至直接耍廢呢? 這本書試著提出解釋,但很遺憾的是作者在爬梳眾多文獻之後,感嘆地說雖然寫了厚厚一本書,但這種社會現象已經根深蒂固,她也無法給出解方。

這本書我讀了一個星期,看完一方面覺得很寬慰,因為原來這些是集體感受,並非個人問題;但另一方面很困惑,這種問題既然沒有解答,幹嘛花那麼多時間閱讀它? 隨著閱讀量的累積,我越來越覺得閱讀的CP值有待商榷,畢竟連作者都給不出答案,令人灰心啊。讀完隔天回老家,家人現在忙著開店,下班在客廳看電視我就問老姐和老妹,跟她們說這本書的內容,她們就直接叫我別再看這種沒意義的書了啦,因為無法解決任何問題,你應該把時間拿去做其他事情~

我再把書拿起來翻一次目錄,重新回想一下這本書到底說了哪些東西?

*
本書作者安妮是一位美國作家,替媒體BuzzFeed撰稿,專門寫文化研究的主題,她在踏入媒體界之前短暫待過學術界,因為她本身也是一位熱愛知識的千禧世代,她依照自己的興趣發展,從德州大學媒體研究所博士畢業,接下來就是漫長的博士後職涯,輾轉於幾間大專院校授課,最終踏入媒體圈。她為了取得博士學位付出極大的代價,背負沉重的學貸,偏偏媒體圈又是一個挺血汗的環境,她為了不高的收入必須”焚膏繼晷”,燃燒自我,拼命的寫稿才有收入。這樣的成長過程讓她心生恐懼,她只好放棄生育下一代,因為連自己都快顧不好,怎麼有餘力去傳承? 安妮多次在職涯過程中過勞,腦袋徹底斷線,恰巧她的研究主題又跟社會議題息息相關,她發現不只自己,很多朋友和採訪對象也都表現出精神耗盡的狀態。她決定發揮學術精神,廣泛蒐集資料,並訪談數百位人士,成果就是手上的這本書,確切的反映千禧世代的時代精神,一種有點病態的集體倦怠。

這本書的題材其實並不新鮮,已經有眾多類似的出版物,這些作品也會互相引用,只要讀過其中一本,大概就知道作者想要傳達的主旨了。這些著作共通的主題就是”效率”~~效率、生產率、利潤這些東西變成主宰人生的教條,所以人們拚死命的去追逐效率,久而久之就會燃燒殆盡。

這一切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的新自由主義,隨美國全球化向外輸出,自由市場機制主宰一切,職場框架也隨之劇變,資本主義是不帶感情的,最終的目的即利潤,當它逐漸普及,我們的人生就變成一個利潤生產器,所作所為都是為了效率和利潤。人性、智識啟蒙、同情心…這些東西都會阻礙效率,所以越來越不重要,大學變成職業訓練所。工作也莫名其妙被賦予新的敘事(narrative),以前工作很單純就是養家糊口,但現在工作變成很高尚的情操,資本主義鼓勵人類把工作當作人生的全部,把生命奉獻在工作上是最崇高的典範,這種思考模式在潛移默化中被所有人奉為圭臬,個體為了生存就只能跟它拚了,在瘋狂的效率追求中,希望自己不要成為燃燒殆盡的爐渣。

這本書主要在探討美國的社會現象,但基本上可類推適用其他國家,特別是那些受到美國文化影響的國家,例如台灣、日本、韓國。這幾年英語世界出了很多本檢討美國資本主義的書籍,例如2018年金融時報商業書獎的入圍作品《Capitalism in America: A History》,美國建國兩百多年,19世紀晚期開始出現第一批巨富,諸如洛克斐勒等人,因為鐵路和石油而富可敵國,這段時期被稱為鍍金時代。20世紀初迎來另一批高潮,福特發明生產線,讓大量製造成為可能,華爾街也開始崛起,為資本市場提供燃料。雖然1929年大蕭條讓美國經濟一度衰退,但二戰爆發傾全國之力投入戰爭,國內經濟又快速復甦,美國女性也在此時加入勞動人口。二戰以後美國成為稱霸世界的強權,國內經濟蓬勃發展到1970年代,戰後嬰兒潮世代享受了美國經濟的蜜月期。

*
美國最自豪American dream,代表只要肯拚,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機會向上階級流動。不過這一套體制有其黑暗面,它著重個人,不重視群體,所以社會缺乏一個社會安全網來保護弱勢的族群。一個人如果貧窮,在這一套體制的眼中,代表你不夠努力,才會落到這副下場。生病、憂鬱、出意外嗎? Sorry,那是你自己的問題,你要自己負責。這種框架對人生一帆風順的天之驕子來說很棒,但實際上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壓力很大,因為你只要運氣不好,任何一個環節出錯就GG了。突然生病? 不好意思,美國沒有全民健保,請回家吃自己;突然心情不佳無法工作? Oh,你不夠堅強,無法維持高生產率,you are fired.

美國在20世紀中葉以前勞工權利有受到比較多的保障,當時工會的力量還能影響企業和政府,但時過境遷,漸漸美國的勞工變成一個又一個孤島,必須自食其力。種種因素集結在一起,導致職場變成一種修羅場,為了生存彼此得激烈廝殺,過去的那種命運共同體消失了,請好自為之囉~

有幸在這種環境下生存的人,或許可勉強稱為中產階級,他們了解社會的殘酷,所以會提前幫下一代做準備,所以孩子從一出生就開始被安排各式各樣的補習、活動、教育,希望讓孩子能領先群倫。這就變成一種惡性循環,千禧世代生於經濟衰退的年代,父母處心積慮為孩子設計人生,每個人都為了上大學而背負沉重的學貸,資本市場的投機又引發金融危機…各種因素疊加在一起,千禧世代就成為真正意義上”垮掉的一代”,比60年代的Beat Generation還要慘,千禧世代是Burnout Generation,當年凱魯亞克還能《在路上》探索人類的精神世界,千禧世代只能過上《游牧人生》,公路電影何時拍得如此淒涼?

*
工作久了就會開始變成小時候討厭的大人,來哼唱一下Vising《長大以後》吧~

[長大以後的我們
學著 看懂每個人臉色
愛著 不會珍惜自己的人 就算了
乾脆 簡單而認份平平淡淡過一生]

想一想,很慶幸自己還算走在開心的職涯路上,每天都很充實,享受著成長的快樂。《集體倦怠》? 這本書除了給予安慰,更像警惕,如何平衡生活及志業? 真的是長大必修的學分。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7 人中有 7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入境大廳

入境大廳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7/10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前幾年倫敦政經學院的書評網站《LSE Review of Books》發了一篇引起廣泛迴響的書評,這篇文章評論的書籍叫《Academic Conferences as Neoliberal Commodities》,旨在探討學術會議是否就是一種新自由主義的商品呢? 假如你對學術圈有一些認識,應該知道學術會議是學者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環,幾乎每年總得參加幾場學術會議,地點通常辦在世界知名城市的高級飯店或會議廳,為期兩三天,與會期間主辦方會邀請研究領域中的重量級學者來演講,年輕學者就在台下聽兩三天的演講。

每一場研討會結束後,許多年輕學者會前仆後繼圍住大師,除了直接跟大師請益,有時候這種交流帶有一點利益導向,因為在一個競爭激烈的高教就業市場,若有幸獲得大學者的青睞和提拔,”仕途”就有機會一鳴驚人,增加論文刊登在國際級期刊的機會,因為大學者常常就是期刊的審查委員。在一個純智識的理想情境中,學術圈是一個思想自由,讓人類的思想互相激盪,擦出美麗火花的場域,不過在真實世界裡,學術圈也像一種職場,而且依照學門劃分成諸多學術部落。

我四月時在臉書看到一則天下雜誌的動態〈接受了待遇極差的教職缺 博士生:乞丐沒有選擇的權利〉,這篇文章收錄於本書中,進而認識本書。此時剛好在買午餐,工作很忙碌,每次趁午休時都會思考一下未來的職涯發展,我就會去想如果當初走學術,會不會更適合? 但轉個念頭,又會慶幸自己在某種程度上,保持著精神上自由,不必受限於條條框框。

特別是讀到這種文章,就會覺得”知識”在現實生活中很脫節,抱持理想踏上學術征途的勇者,眼前面對的是各種開外掛都很難打敗的魔王,寒窗苦讀三十年,如果撐過寂寞的博生階段,沒有到得憂鬱症退學(請參考世界最知名的Nature期刊〈Depression and anxiety ‘the norm’ for UK PhD students〉,高達71%的PhD學生都有輕微憂鬱症的表徵),取得博士學位後,必須拼命爭取在七年內取得終身職(tenure),否則四十歲時就面臨失業的中年危機。

所以這才會繞回去開頭那本探討學術會議的作品,新自由主義跟資本主義合體以後,學術圈也把矽谷那一套精神內化,學術會議就像新創的Demo Day,Pitch to investors. 思想產業也有供需法則,為了避免自己成為outlier,所以學者得使出渾身解數做電梯簡報。

讀完天下的那篇文章以後,過幾天要飛新加坡,看著書名《入境大廳》覺得好有意境,完全反映當下的心境,想著要不要買起來旅程上閱讀,但行李太多暫且擱置。回來後,竟然一直心心念念它白色的書封,散發一種極簡主義的美感,看博客來的圖片還以為是一支筆,沒想到買回來才發現是麵包袋的束口帶~為什麼以此當作封面呢? 因為它在作者不間斷的異國遷徙經驗中,提供一種穩定而微小的幸福,就像本書文字的質感,溫溫的,暖暖的,非常動人!

本書作者陳偉棻教授於研究所取得獎學金前往美國伊利諾州攻讀博士,畢業後一度到香港的大學工作,接著再到英國中部的一所大學當教師。從台灣出發→美國→香港→英國,這一路上的移動,在外人眼中似乎充滿異國他鄉的流光溢彩,感覺每天都活於詩與遠方裡,但若從當事人的主觀視角出發,這些遐想轉化為日常生活的瑣碎與不便,初來乍到的興奮感只會維持幾周,等到一切歸於平淡,他鄉生活也僅是家鄉的複製貼上:搭車上班、超市採買、餐館用餐、上床睡覺…。

這幾年隨著人類社會往雲端移動,生活型態發生本質上的變化,疫情更加速了這種轉型,現在我們生活中一大部分都是虛擬的,從人際互動到工作內容,幾乎都透過網路完成,很多職缺都是遠距工作,所以產生一群叫”數位遊牧族”的群體,拿著一台筆電穿梭於不同國界,在世界各地的咖啡館連線工作。這種工作型態看似自由自在,但代價是失去某些固著的歸屬感,進而產生某些遊牧族才能體會的「生命經驗」。

「生命經驗」是一個文學上很美麗的詞藻,人類跟動物最大的不同就是我們有感情,而傳遞幽微情緒最佳的載體就是文字,所以最好看的散文總是充滿感情,直抵人心,引發共鳴~這本書入選2021紅樓詩社贊助計畫的決選(第一次聽到這個獎助計畫,感覺贊助出版的書都很好看!),也獲得多位評審的青睞,特地為此撰寫多篇推薦序,博客來官方也有專訪~本書第一句話就是評審讚美作者散文寫得真好! 這句話確確實實! 寫得真好!

如同書介所言,這是一本安頓之書,書寫游牧世代的生命經驗。陳教授雖然不是印象中那種在背包客棧上網的digital nomad,而是在學術殿堂從事教學工作,但那種因不斷搬遷所引發的思緒,本質上是一樣的。本書分成四章,大致上依地域區分:美國、香港、英國、台灣。書中描寫的都是生活中平凡的人事物,但正是這些生活中的小事,反而深刻凸顯生活的本質。有遇見的小人物:越南籍的美甲師、洗衣店神秘的店員、清潔阿姨、失意的研究同僚;書寫不同地域的生活樣貌:美國中西部令人心胸開闊的大學城、隨四季遞嬗而色彩萬千的林蔭大道、香港市值台幣四千萬的蝸居裡,裸露在外的燈泡及難以轉身的促狹、英國中部悠閒移居的生活情調…

生命經驗隨著閱歷會疊加,過往的經驗可能會於未來不期然地昨日重現。陳教授非常擅於捕捉這些幽微的片刻,例如離開香港以後,失去每天下樓就能走入茶樓品茗的樂趣,來到英國後,為了重溫那些已逝的吉光片羽,就會前往中國城,在遙遠的英格蘭由移民開設的茶館裡,嘗試跟中華文化重新建立連結。本書最後一章,視角拉回台灣,作者分享自己成長的經驗,如何形塑未來遠方的自己? 遠離母土已十逾年,在可預見的未來應仍會待在遠方生活。每年回到家中,跟父母家人重聚,歲月在每個人身上都留下痕跡,儘管有點不捨,但這就是人生的況味吧~

游牧世代正在書寫屬於一篇又一篇獨特的生命故事,甚至還產生了專門分享海外生活的雜誌,相關主題的podcast也已經聽不完了。如果你喜歡深刻的生命經驗分享,這本書就是必讀~如果你剛好也有類似的遊牧經驗,感受又會更深刻。此外,對有志於學術生涯的讀者來說,書中有許多觀察值得參考。《入境大廳》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優秀散文集,推薦給所有喜愛用文字品味人生的讀者! 對此類作品感興趣的讀者,本書出版社(時報出版)近年推出不少類似的作品,都跟海外生活有關,而且都超好看的! 可以去探索一下喔~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1 人中有 1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開始Podcast:千萬收聽製作人教你內容規劃、主持、上架指南

開始Podcast:千萬收聽製作人教你內容規劃、主持、上架指南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6/20

如果你想嘗試製作podcast,這本書或許可以考慮讀一讀,本書介紹製作podcast時應該抱持的心態,這本書並非實用的工具書,它不會教你如何一步一步完成節目的錄製,大部分的篇幅都在分享作者從事這個行業的心路歷程。如果你想了解當podcaster的心境,這本書就值得一讀,但如果你希望學到實用技巧,這本書可能會讓你失望。

更進一步來說,書中的許多內容,其實就跟你去看知名YTR影片分享的內容差不多,成功的YTR和podcaster幾乎都分享過自己成功的祕訣,他們都拍過影片/錄過節目分享從事這一行的酸甜苦辣。我覺得這本書並沒有提供太多新穎的見解,不過因為統整在一本書中,對於想要認識podcaster的讀者來說,本書的分享比較全面,畢竟網路上的影片/音檔有點碎片化。

本書提供了認識此行業的一小扇窗,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一下。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 人中有 2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愛沙尼亞.解密全數位王國:一張數位身份證就能超越GAFAM!從全球首創雲端治理成功模式,解讀數位化矛盾與未來

愛沙尼亞.解密全數位王國:一張數位身份證就能超越GAFAM!從全球首創雲端治理成功模式,解讀數位化矛盾與未來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5/22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本書很像政府官員到國外訪查後,回國所撰寫的報告,兩位作者是法國人,以法國政府及法國讀者當作目標受眾,他們都擔任過跟政府有關的幕僚或顧問,多次造訪愛沙尼亞,將研究成果集結成冊出版,讓一般讀者也有機會深入認識愛沙尼亞這個”全數位王國”。

愛沙尼亞是全世界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雲端國家,他們幾乎所有政府的運作都仰賴數位平台,把公部門的一切行政流程都電子化了。目前他們是世界上最徹底落實公部門數位化轉型的國家,從出生到死亡,一切都能在線上解決! 簡單來說,他們把政府當作一間科技公司來治理,重視數位科技人才的培養,並積極的推動數位化轉型。跟Google有點像,政府設置一個叫X-Road的入口網站,接著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整合到這個系統中,縮減冗長的行政程序,大大的提高效率。

每個人去公家機關辦事應該都有不甚理想的經驗,其中一個最大的弊病就是處理效率慢,抽一個號碼牌要等一兩個小時,加上往返路程可能半天就沒了。在私人企業中,效率至上,客戶的要求通常都會被即時滿足。愛沙尼亞政府了解這個痛點,乾脆直接把政府全面數位化,把人民當作客戶,以期快速滿足老百姓的所有需求。

這本書就在介紹愛沙尼亞是如何做到的,如果你對數位化轉型有興趣,非常推薦買來參考一下,這本書大概讀3小時就看完了,很輕鬆,又能認識一個走在科技前緣的波羅地海三小國,以科技為主題的旅遊文學~

愛沙尼亞是前蘇聯的衛星國,1991年蘇聯解體後獨立,原本仰賴的飯票沒了,必須自食其力。此時,資訊科技正好在美國和西歐快速發展,愛沙尼亞的領導層意識到這波科技浪潮即將顛覆一切,所以高瞻遠矚,決定搭上這一波浪潮,在過去二十幾年由政府帶領,積極導入資訊科技,如今獲得耀眼的成果,例如提高國民的生活便利性,只需要填寫一次資料,資料就會在政府機關之間共享連動,資訊流通讓很多事情都能無縫接軌,以前去不同的機關都要重複填寫表格,現在不用那麼麻煩,政府已經把使用者介面優化了,提高使用者體驗,國民就對政府按讚。

讓數位科技普及還有很多好處,國民面對日新月異的科技不會感到抗拒,而是熱情地擁抱它。愛沙尼亞成為很多數位新創的加速器,最知名的就是Skype,這個國家缺少天然資源,所以數位人才的培育更顯重要,如今數位產業已經成為愛沙尼亞經濟最重要的一環。18分鐘就能開公司,10分鐘就能註冊成為電子公民…愛沙尼亞成為新時代國家治理的模範,隨著越來越多國家重視數位化轉型,愛沙尼亞變成一個最佳的範本。在可預見的未來,她的這一套框架應該會繼續向外輸出,成為國際間參考的典範。

當然愛沙尼亞也有面對一些挑戰,在一個理想的情境之下,數位化轉型能帶來很多優點,不過實際上並非如此。以公民參與為例,儘管大家都能很方便的用政府的系統線上投票,但是投票率其實並不如預期的高,也就是說,雖然基礎建設已經完成,但不一定就能激發民眾的政治參與。此外,老年人口有時候也不太了解如何操作智慧型手機,若政策不夠周全,有可能會影響到老年族群的權益。愛沙尼亞也有歐洲最高的性別薪資差距。調查也指出,國內說俄羅斯語的族群,並沒因蓬勃發展的數位產業而受益,甚至被拋下了。資訊安全也是另一個重大的課題,前幾年愛沙尼亞曾被駭客攻擊,在一個高度數位化的國家,這已經是嚴重的國安危機了! 如何應對這些困境,尚待有關當局著手解決。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收穫是最後三章,人類社會已經漸漸”虛擬化”,跟近期很夯的元宇宙一樣,未來人類將會活在虛擬空間,現實中的”實體”反而變得次要。這也影響到未來關於”國家”的定義,傳統上國家有看得見的實體國界,但在數位空間中,並沒有國界的概念,每個人都可以是多重公民,在多個虛擬的國家中生活。世界各國的政府要如何面對虛擬世界中的”國家治理”? 政府跟人民的社會契約又要如何簽訂? 這些主題我從來沒想過,這本書在書末提出了一些問題,愛沙尼亞是一個值得借鏡的例子。

智慧型手機發明以後,數位化轉型變成一種很性感的倡議,讓人想到青春洋溢的新創公司,以及科幻小說中寧靜祥和的未來烏托邦。愛沙尼亞是一個很迷人的案例研究,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一下這本書囉~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不平等的樣貌:新加坡繁榮神話背後,社會底層的悲歌

不平等的樣貌:新加坡繁榮神話背後,社會底層的悲歌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5/21

上個月去新加坡找另一半,她現在外派星國,在南洋待了一個星期,以前只有在樟宜機場過境,這次可以入境這座傳說中的城邦國家,非常興奮。喜歡讀文學的人應該都對南洋有一點憧憬,椰子樹搖曳的身姿,懶洋洋的海島氣息,以及可歌可泣的殖民歷史。年紀大了,現在對旅行有另一番感受,心裡很懷念二十幾歲時那種對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心的衝動,歲月催人老,搭上飛機的那一刻少了某種新鮮感,以前會幻想即將踏上冒險的征途,但當下的腦袋是想著有沒有機會到新加坡”打工”,好讓薪水翻倍跳,為五斗米折腰。

喜歡看書的人應該都有透過書籍去認識一個國家的嗜好吧,至少我很熱衷此道。如果要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第一件事就是搜尋「best books about (somewhere)」,這一次空格填入Singapore,跑出來很多推薦書單。話說這一陣子開始感覺越來越多關於書單的網站或文章,從最受矚目的比爾蓋茲書單,到上市櫃公司的CEO都洋洋灑灑列出影響自己最深的幾本書。通常這些書都無法挑起我的興致,閱讀久了就會養成一套自己選書的手感,坦白說就是”看心情”,我很喜歡那種直接去(網路)書店閒晃,然後跟某本書不期而遇的樂趣,閱讀反映當下自己的心境,這句話有它的道理存在。

查閱一下各領域專家推薦的新加坡書單後,標題這一本《This Is What Inequality Looks Like》不斷出現,但我瀏覽完這些清單後,反而沒有動力把任何一本加到Goodreads的待讀清單。老狗常常趴在店門口眼光呆滯,有點擔心自己是否也變成這副模樣了,我不敢說自己見多識廣,不過過往幾年一直閱讀,好像對幾乎所有領域都有皮毛般的了解,久而久之,漸漸疲乏,現在看著那些社科作品常常五味雜陳,因為書中的論述從人類文明初始便已開始論證,只是時空背景不一樣,不然內容其實大概都同樣的套路,不斷的繞圈圈。

知識分子有一種很滑稽的宿命論,就是在文本裡一直辯證,結果根本對社會毫無影響,世界繼續運轉,知識人就哀怨不被世人理解。大量閱讀的人最終一定會有這種感觸,心境上產生一種異類感(otherness),好作家似乎都跟社會格格不入,站在邊緣才能觀看的更清楚? 忘了誰說過,當一個人開始去反思「思考」這件事,他就會頓悟思考是一件很荒謬的事情。人生有限,開開心心,吃喝拉撒睡,其實就很幸福了,愛思考的人是自找罪受,吃飽沒事做。呵呵,這一點我深有同感!

*
但思想模式已經定型,無法打掉重練,所以只好將錯就錯。4/20入境新加坡以後,就決定去探索一下當地的書局。打開旅遊文學家最討厭的Google Map搜尋bookstore,跑出幾間紀伊國屋和indie bookshops。下午第一站先去牛車水(中國城)的草根書室吧,畢竟跟台灣有所淵源,也久仰大名。有趣的是,書局中可能超過一半的書都是台灣的出版物,價格是台灣2~3倍,還沒有萬惡的79折XD,可見台灣真的是華語世界的文學燈塔,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啊! 在台灣當讀者是多麼幸福的事情,要多珍惜才行~

店名叫grassroots,所以書局裡一定有很多極具深度的社科著作,關心時代,針砭時事,果不其然,選書反映了從南洋視角,擁抱世界的胸襟。店門口右側的第一個書架陳列的都是新加坡當地作家的書,這也是最吸引我的角落。我已經養成一種習慣,可以一手看實體書,另一手用手機查GR,因為紙本書太貴,有興趣的書還是買kindle版比較實在,又不佔空間。新加坡的閱讀地景也很奇妙,她是一個僅有約一甲子歷史的年輕國家,要在一個多種族的國家凝聚統一的國族認同,是一件很微妙的社交工程。除了官方英語,還有華語、馬來語、印度語系等語言,這也反映在文學作品上。

新加坡好多某種主題的合集(anthology),例如Malay sci-fi(馬來族群的科幻小說)、Singaporean Noir(新加坡犯罪小說)、Best Singaporean Short Stories等。還有一本《The Naysayer's Book Club: 26 Singaporeans You Need to Know》,看到這種書名想要不買也很難,而且這本有得獎,2019 Singapore Book Award的Book of the Year。
作者訪談26位新加坡的意見領袖,並請他們分享閱讀書單,這個主題太特別了,我覺得是一個認識新加坡很棒的切入點!

順便說一下,這本亞馬遜賣USD12,現場要新幣28.8元,換算一下就知道經營實體店面的成本多沉重。亞馬遜說spend less, smile more. 《一鍵購買》(木馬文化的新書)讓美國付出多少代價? 好啦我知道,思想要neo-liberal才行,不能太左膠,所以要推崇《贏家全拿》的信念,資本市場就是真理,亞馬遜甚至影響了當代的小說創作,有一本書《Everything and Less: The Novel in the Age of Amazon》就在探討這個現象。

我問型男店員說如果要推薦一本書認識新加坡,他會推薦哪一本? 他拿標題這一本《This Is What Inequality Looks Like》給我,他說這本書有在國會引發熱烈討論,也是現象級暢銷書! (上網一查發現新加坡熱銷超過三萬冊)。我剛剛已經有翻過了,但第一時間沒有心情再讀這種書,這跟《窮人的經濟學》和《游牧人生》本質上都是一樣的作品,聚焦在窮人身上,批判惡化中的貧富差距。有時候心裡常常自我調侃,就是這種書害我沒辦法像有錢人一樣思考,在資本主義的世界中,應該要先爬到金字塔頂端才有資格悲天憫人,而且這種書也會讓自己變得有點距離感,不喜歡講太多垃圾話或聊美食。若要維持活潑開朗的主流氣質,這種書少碰為妙。不過店員真心推薦,心一橫還是買下去了(新幣27.9元),加上《The Naysayer's Book Club》和另一本香港、新加坡兩地作家合著的選集,《Tales of Two Cities》(新幣21.4元),買回台灣慢慢讀。

*
在新加坡待了一周,後面幾天也有去烏節路最大間的紀伊國屋。紀伊國屋面積很大,藏書豐富,但是我以前就逛過類似的書店了,英語世界的大型書局逛多了會有既視感,我感興趣的反而是當地文學的書架。紀伊國屋有五六個書架的分類主題是Asian Literature,也有看到三毛和幾個台灣作家的英譯版。這些書常出現在書評網站Asian Review of Books,如果你對這一塊有興趣,可以去研究一下。

紀伊國屋收藏比較多新加坡當地的文學作品,大概瀏覽一番後,對於新加坡文學關注的主題有了一點認識,用英文來形容就是the subtlety of Singaporean identity. 某種微妙的新加坡身分認同。另外,新加坡雖然常被西方外媒批評不民主,類似披著民主外衣的獨裁國家,但他們的公共辯論場域也還算自由吧,只要不碰觸到禁忌話題,對於大部分社會議題都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反觀台灣百無禁忌,真的很棒,不過難免有點混亂就是了。各有利弊,新加坡那種井然有序的秩序感,我個人滿喜歡的。

*
Google Map另外有推薦一間叫BookActually的獨立書店,我循線來到小印度的一間”倉庫”面前,納悶這哪是書店? 可是玻璃門內側又呈列好幾本文學作品,伸手去轉門把竟然鎖住,驚動印度女店員走出來問我:「Are you taking your order?」 我問她這裡不是書店嗎? 她說原本是,但已經改成線上經營了,店鋪改成倉庫。心裡覺得很可惜,從Google Map上的圖片感覺原本是一間很溫馨的indie bookshop。進一步搜尋才發現這間書局的老闆被以前的年輕女店員控訴有不恰當的romantic advances,引發整個新加坡出版界的譁然。因為這間獨立書店本來在當地享有盛名,算是一個愛書人的公共空間,沒想到被玷汙了。後來經營權移轉,加上租金高昂,只好轉成線上書局。

看來不只台灣,全世界閱讀的人口都在減少,紀伊國屋這個月(五月)也關閉了另一間分店,新加坡只剩兩間門市。這讓我想到台灣現在還在討論究竟要讀紙本書還是電子書,這個問題從我小時候到現在,21世紀已經過了20年,我們還在”轉型”階段,心裡真的覺得閱讀會讓人過度懷舊,沉迷在已逝的黃金年代,然後那位新加坡老闆對女性的”浪漫”幻想,搞不好也是文學害的,相信熱愛文學的人應該都懂,閱讀有時候會讓人不切實際,與現實脫鉤,文學與女性? 還是文學與貓比較安全啦,當個喵星人。

*
如果你想驚鴻一瞥新加坡的出版世界,可以去讀《The Straits Times》記者Olivia Ho的報導,感覺她是新加坡出版圈的首席報導者。很多相關新聞都由她執筆。

這篇文章本來要寫《This Is What Inequality Looks Like》的讀後感,可是一查竟然發現已經有中文版了啊! 那就寫一點其他相關聯的內容好了。中文書名叫《不平等的樣貌:新加坡繁榮神話背後,社會底層的悲歌》,一月初由聯經出版,Okapi也已經有超級優質的書評簡介了! 如同那位男店員所說,這本書對於想深入了解新加坡的讀者來說,確實非常好看! 私心的說,如果英文能力許可,可以直接讀原文版,這種社科作品讀起來竟然可以有韻律感,作者的文筆實在優美。我以前就知道新加坡「唯才是用」(meritocracy)的議題,但讀了這本書才知道整套系統如何運作。

新加坡光鮮亮麗的成就背後,隱藏許多不為人知的社會議題,本書替讀者一一解答,雖然聚焦在不平等及貧窮身上,但作者也介紹了新加坡社會的集體思維,而且作者的筆觸非常溫柔,閱畢,心裡竟有一絲絲療癒感。若你想認識這個城邦國家,可考慮翻閱本書。之後如果有機會,也希望多透過閱讀,更深入認識這個迷人的國家~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9 人中有 9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我的流行音樂病

我的流行音樂病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5/14

有一種書極具渲染力,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深刻感受到作者對書中題材的癡迷,有點像聽快歌,聽著聽著,讀著讀著,讀者就會跟著嗨起來~本書就屬於這種能夠讓人沉迷其中的好書! 作者熊儒賢老師是一位台灣流行音樂界舉足輕重的幕後推手,許多傳唱一時的經典作品都由她在背後操刀,她也曾擔任過作詞人、MV導演等眾多角色。熊老師曾負責眾多歌壇巨星的幕後養成,將青澀卻滿懷音樂夢的少年少女,經過巧妙的形象塑造、專輯企劃、市場行銷、實力養成…一步步把歌手推向舞台中央,成為發光發熱的偶像巨星,而這些歌曲旋律也陪伴歌迷成長,成為一代又一代的集體記憶。

本書於國家圖書館的編目資料中有三個分類的關鍵字:(1)音樂史、(2)流行歌曲、(3)台灣。因為熊老師的親身經歷就像一段台灣流行樂的歷史縮影吧,雖然是個人散文集,但集結成冊,已然有成為”斷代史”的架勢~ 娛樂產業雖然可細分成電影、電視、廣播等子領域,但其實彼此關係緊密,業務範圍環環相扣。熊老師於1980年代初畢業於台藝大廣電系後第一份工作先加入電視圈,接著加入多家耳熟能詳的唱片公司,負責的業務包山包海,感覺根本斜槓開外掛,非常厲害! 我原本對唱片公司幕後的工作內容不太了解,讀了這本書才認識了一點輪廓。如果用現在流行的科技業職稱來形容,唱片公司的員工類似「產品經理」,歌手則是產品,「唱片人」的任務就是將歌手推向市場,希望擄獲聽眾的心,讓唱片的銷量長紅。

熊老師在書中分享唱片業的許多內幕及花絮,對音樂及其背後的產業有興趣的讀者一定會獲益匪淺。此外,因為作者經歷了台灣音樂界的黃金年代,我們可以從中體會當時生機勃勃的樂壇活力。1980年代台灣解嚴,社會活力迸發,包含音樂在內的文化產業開始蓬勃發展,流行音樂不用再被束縛,可以嘗試各種可能,從西洋到本土,音樂人將靈魂傾注於音樂作品中,流行歌唱出當下時代的共同感受,並一路傳唱下來成為經典老歌,至今仍餘音繞樑。1990年代台灣樂壇席捲整個華語世界,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等地的歌手紛紛來台出道,創造出另一波高潮。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90年代來台的香港歌手,使台港兩地的音樂圈有更深的連結,香港有極為成熟的音樂工業,從新人的發掘、技巧訓練、作品錄製、媒體合作曝光、發片後的演唱會…等一系列環節搭配得天衣無縫,香港擅長製造「巨星」,能歌善舞,外表出眾,在唱片公司和媒體的完美助攻之下,一位位巨星的誕生,自然水到渠成,香港的天王天后到了今天仍在舞台上繼續引領風騷,幕後的唱片人功不可沒。

20世紀最後20年台灣的音樂圈熱錢湧動,商業上取得耀眼的成績,也吸引眾多國際主流唱片公司來台插旗。此時就不免俗要提到商業在音樂產業中扮演的角色,歌曲固然能打動人心,但歌手也是一種職業,若能取得商業上的成就,也是美事一樁。不過資本主義以利潤為導向的思維模式,常常跟音樂人的理想有所摩擦,唱片銷量成為衡量歌手的指標,進而衍生出一些負面影響,諸如市場操弄、低級媚俗等,市場跟夢想如何衝撞,如何妥協,熊老師在書中都有分享一些觀點,值得大家省思。

21世紀之交是另一個轉捩點,實體唱片業被科技顛覆,音樂不再由唱片公司”壟斷”,mp3格式的興起,加上網路的普及,讓大眾可以輕而易舉取得音樂,數位格式讓唱片顯得多餘,人手一台walkman或ipod,人類聆聽音樂的方式進入新的紀元,唱片公司面臨結構性轉型,虧損嚴峻,引發大規模的倒閉潮。儘管作者事業有成,替公司帶來亮眼業績,依然不敵大環境的變遷,竟然四度被裁員! 代表這已經不是個人的問題,而是整個產業快要撐不下去了。熊老師決定自行開闢一條新道路,創立「野火樂集」,出版台灣的在地好聲音,偶爾也會將一些已經被人遺忘,但在台灣音樂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作品集結出版,讓好作品繼續由後人傳唱。

熊老師也會帶著台灣歌手到世界各地表演,看著台灣音樂超越文化隔閡,感動無數的聽眾,那種成就感與欣慰,有一股難以言喻的美妙滋味。熊老師在書中提到,台灣的本土音樂非常豐富多元,可惜的是有很多藝術家尚未被發掘,她不遺餘力的推廣這群藝術家的作品,希望讓更多人聽見。其中,有滿高的比例都是原住民歌手,並非刻意為之,而是自然而然,因為原住民在台灣音樂領域有深遠的影響力,但在過去並沒受到太大的重視,作者希望歌迷在聆聽排行榜歌曲的同時,也可對原住民音樂投以更多關注,歌迷將會發現多采多姿的新世界~

容我穿插一點自己的經驗…去年到竹東旅遊,在火車站旁的原住民產業園區,巧遇一個現場音樂會,就坐在那邊聽了半個小時,原住民的歌聲根本天籟,而且莫名的療癒! 突然覺得自己對這一領域好陌生,藉由讀了這本書,也算上了一堂寶貴的課,稍微了解台灣原住民音樂的發展歷程,有趣的是,以前也有讀過胡德夫老師的書,互相參照,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很喜歡本書的第一輯「座標」,歌曲有一種很浪漫的意象,承載每個歌迷私密的記憶。樂符譜出的旋律具有流動性,可以穿過時空,烙印在心裡,所以我們聽到一首流行樂,往往會想起當年的酸甜苦辣,點滴在心頭。輯一的精神即「音樂與城市」,每一座城市都有她獨特的音樂屬性,不論是兒時鄉村的市井小民叫賣聲,還是於國際大都會巡演時的安可聲,都是每個人的獨家記憶。

本書第二輯命名為「江湖」,也就是作者於流行音樂界闖蕩江湖的心路歷程。第三輯「神遊」的文章大多刊登於熊老師在天下雜誌的專欄,我也是從這邊尋覓到這本書~熊老師的專欄文章大多以某位歌手為題撰寫,介紹音樂家背後的故事,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當掌聲響起來,熱淚盈眶時,別忘記還有很多辛勤的幕後人員,默默的貢獻一己之力,讓音樂永流傳。

其實偶爾讀一下這種作品感覺能讓自己更貼近腳下的土地。小弟覺得這幾年台灣的本土文化越來越有活力,雖然自己不屬於文化圈,但光從新聞和閱讀就可以感受到,例如台語的地位越來越鮮明,使一些作家強化作品中的台語元素;客語也逐漸普及,在很多地方都能聽到;探討台灣身分認同及意識的書籍也越來越多。還有很多例子,稍微用心就能感受到。另外,自己也漸漸變成大叔,讀這種書也能順便追憶一下已逝的青春,兒時的偶像皆已不惑/知天命了,時光飛逝呢。小時候還在聽床邊說書或古典樂的卡帶,沒想到一晃眼就已經到了Spotify串流的年代。原本對很多音樂作品背後的故事不甚了解,透過這種書才得以補足知識的缺口,並滿足這方面的好奇心。

還有其他微妙的心境,小學時暑假會住在廈門,當時對岸都聽台灣的歌曲,但這幾年情勢反轉,抖音排行榜已經成為台灣日常生活的背景配樂,YT上面演算法也一直推播,此消彼漲,仔細想想真的很神奇。另外,幾年前在麻六甲觀光,街頭藝人看到我台灣人的樣子就突然大聲唱〈愛拚才會贏〉,當下嚇一跳,然後覺得很逗趣一定要tip一下,今天看這本書才知道這首歌背後的故事。此外,把以前讀過關於音樂產業的商業研究跟真實世界作個對比,心裡難免有些五味雜陳,科技公司聲稱讓更多藝術家雨露均霑,但藝術家嘔心瀝血的創作變成注意力經濟的「內容」商品,創作者有時分毫未取,這種商業模式是否合理? 也值得深思呢。

總之,如果你對台灣音樂有愛,別錯過這本好書!!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 人中有 2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Foreign Correspondence: A Pen Pal’s Journey from Down Under to All Over

Foreign Correspondence: A Pen Pal’s Journey from Down Under to All Over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5/06

本書書評我有投稿到《獨立評論》,可以去看一下喔^^,標題如下:
[你還記得20年前的筆友嗎?一位特派記者的國際人生]

如果要我選這幾年讀過最有fu的書,這本應該Top 10,原因很多,一來跟自己的成長經驗有關,畢竟曾經置身於書中的場景,那種感受是很微妙的~另外,也很開心現在自己的文章有一定的水準了,可以刊登在媒體上~某方面來說也算圓了從小自己的記者夢吧。

還有,自己到了一個很敏感的年紀,其實心裡真的蠻抗拒當大叔的說,總覺得還有很多事情沒完成,怎麼就那麼老了,雖然說讀過那些探討人生有限性的書,還寫了心得有沒有~結果心裡還是難以接受時間的無情。對文學有興趣的人總愛緬懷過去,這種壞習慣真的很難改欸。標題這本書的結尾是幸福的,但是其實作者後來也有失去某些東西。我就經常覺得為什麼命運總愛那麼無情呢?

意識流最經典的作品,名字取的很浪漫:「追憶似水年華」。被戲稱為磚頭書,從來沒有人會認真讀完。作者已死是一種對文本的詮釋,但對讀者來說似乎也是。我已經讀書讀到連回憶錄這種體裁的源流都知道了,卻逐漸領悟閱讀的侷限性(真的沒在唬爛)。今年該寫一下自己二十世代的札記了,找個地方收納回憶。有時候要趁還在那個年紀區間附近寫,不然等到時間過去了,應該早就失去熱忱了,現在已經有一點那種感覺了。

Reading note/book review/synopsis/summary…好多種講法啊,我有看到一本書叫《Essayism》探討散文該怎麼寫。文學好喜愛各種”主義”,其實只要熱愛資本主義即可吧? Reading makes you rich. (Materially or mentally?) 括弧是我加上去的。有正確答案嗎?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 人中有 2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After the Fall: Being American in the World We’ve Made

After the Fall: Being American in the World We’ve Made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5/05

本書心得我有投稿到《關鍵評論網》,有興趣可以去google喔~標題如下:
[《After the Fall》:從匈牙利、俄羅斯、中國,再將眼光拉回自身——美國真的沒落了嗎?]

這本書是歐巴馬任內的副國家安全顧問寫的書,美國官員很流行卸任後寫回憶錄省思或爆料,這已經是一個傳統了~重點整理已經寫在投稿中囉。如果你覺得自己很多想法好像跟主流不太一樣,其實蠻適合讀這本書,作者文筆很細膩,他寫出很多幽微的心境,我在Kindle上畫了很多highlight,不知道為什麼跟現在的心情很有共鳴。

另外,我有看到另一本叫《The Education of an Idealist: A Memoir》的作品,如果有讀完再來分享~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異類矽谷:老派矽谷工程師不正經的深度田野踏查

異類矽谷:老派矽谷工程師不正經的深度田野踏查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5/05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你應該有讀過一種書,看完以後會超級想要認識作者本人,因為內容寫得太好了,幽默風趣又犀利,很像面對面在聊天,連到戶外探險時,也可以把場景鮮活地呈現出來,實在是最佳的文字導遊! 先感謝作者鱸魚先生如此用心寫出這些文章,也要向出版社一鞠躬,本書所屬的Across系列好好看! ! (PS此書系很多都是旅居海外的台灣人所寫,有非常貼近生活又深刻的文化體驗,如果想要認識其他國家的文化,記得去研究一下喔~)

本書從書名就能得知主題,即作者在矽谷工作及生活30年的心路歷程。本書的文章近幾個月在各大媒體轉載,書中關於矽谷文化的深度觀察讓所有人嘖嘖稱奇! 網路上的文章分散各處,少了脈絡有點可惜。這邊的”深度觀察”是真的極度細膩,如果你對矽谷好奇,想要認識這個神奇的”地名”,這一本書絕不能錯過! 另外,還有一本叫《恐怖矽谷》的作品,由一位文學背景出身的美國女作家執筆,這本書也被譽為認識矽谷的經典論述。這兩本書有非常巧妙的相似之處,讀者可以從台灣人及美國人兩種角度近距離認識矽谷。

*
矽谷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其創新的能力,近半世紀美國的經濟成長及其世界霸權有很大程度要歸功於矽谷的崛起。矽谷是當代科技的搖籃,型塑當今社會的資訊革命就是從這裡點燃。美國60年代流行嬉皮文化,加州溫暖的陽光孕育了慵懶又崇尚自由的氛圍,這種氣質隨著時間逐漸融入美國的商業世界(Corporate America),跟東岸華爾街階級分明且整齊劃一的形象形成強烈對比。

矽谷在1960年代以前還是一個安靜的西岸小鎮,也曾充當美國海軍的基地。20世紀中葉的美國主要由大企業主宰,當時人們的職涯發展即畢業後加入一間大公司,接著安穩的做到退休。不過有一些具備創新精神(叛逆精神)的小夥子希望當自己命運的主人,在東岸資金的挹注下,很多年輕人開始有資金自行創業,矽谷成為新創的聚落,華麗轉身成為獨角獸的產地。

在這背後,創業投資人扮演上帝一般的角色,今年初國際知名商業作家Sebastian Mallaby有寫一本書叫《The Power Law: Inside Silicon Valley's Venture Capital Machine》介紹創投產業的歷史,本書也是亞馬遜的Editor’s pick,若想認識矽谷的造物主,也可以去翻閱一下。故事的源頭是一群被稱為「Traitorous Eight」的年輕科學家,他們在創投之父Arthur Rock協助下建立「快捷半導體公司」,這一群人後來又創立Intel、AMD等半導體大廠,據說如今八九成矽谷公司的族譜都可以追溯到這八位”叛徒”,他們在維基百科上面那張照片,跟後來「PayPal黑手黨」那張照片有異曲同工之妙。

矽谷的生態圈非常了不起,影響全人類文明的走向,雖然這幾年科技巨頭引發一些批評,但矽谷耀眼的成就是不可否認的事實,而且矽谷跟台灣也淵源很深,台灣能成為如今的科技島,其實也是當年有一批創業家從矽谷取經,在竹科複製這種樣板,才有今天的護國神山和整個半導體產業鏈,真的很佩服創業家的遠見呢!

*
總之了解矽谷的重要性以後,相信很多人都會好奇在這邊生活和工作是什麼感受? 除了YT網紅們的影片分享,書籍也是一個值得切入的視角。YT的文化觀察比較表層,片名通常都是「(某科技巨頭)+(軟體工程師or商業分析師or產品經理)的一日生活」,從起床開始拍,開車,照一下辦公桌,照一下午餐,下班,然後總結一下。相較之下,書籍的論述會比較深入。

本書共分成四個部分,分別探討矽谷的文化精神、職場、自然環境、奇聞軼事。

矽谷最偉大的地方是其兼容並蓄的精神,她敞開心胸接納來自世界各國的人才,今天的矽谷超過1/3,甚至快要一半都是印度人,印度人跟華人不同,華人很愛內鬥,印度人則會拉幫結夥,時間一久他們在矽谷的人口比例快速攀升,如今眾多知名企業的高階主管都是印度人,經典的故事就是他來自印度的某個貧窮村莊,靠著苦讀和獎學金來到美國完成American Dream。因為印度族裔太龐大,他們也影響了矽谷的人際互動模式。作者在書中分享跟印度人互動的心得,以及對這個群體的深刻觀察。印度人懂得表現(搶功勞),華人的文化則是謙虛內斂,結果在美國meritocracy的框架下,印度人反而獲得企業青睞,華人被占盡便宜。

作者也分享很多有趣的故事,例如印度人的搖頭方式可以依區域劃分,印度北方人和南方人搖頭晃腦的方式都不太一樣,作者敘述的方式超級爆笑XD。另外,隨著外籍移民的比例提高,白人反而遭遇”種族歧視”,非美國出身的主管會偏袒技術移民,導致白人工程師找不到工作。乍看之下很荒唐,但這也代表矽谷極度的包容性,竟然可以反客為主,讓非美國人建立矽谷共和國,這種文化也是非常特殊。

本書第二部分是全書的精華,真心建議每個人都該讀一讀。這邊探討的矽谷職場文化值得讀者省思,矽谷精神雖然迷人,但她的副作用也很強烈,並正在快速擴散至全球的職場。矽谷把資本主義發揮到極致,好處是激發生產力,但它毫無人性可言,弱肉強食,比動物世界還原始。這幾年不是很推崇Netflix的零規則文化嗎,這一周的新聞指出因訂閱人數下滑,導致內部爆發離職潮。以Google為首的企業推出琳瑯滿目的員工福利,從五星級午晚餐到休假無上限,實際上這些都是精打細算過的營運成本罷了,意圖讓員工奉獻更多時間予公司,員工卻還心甘情願的感謝公司。以無上限休假為例,以前矽谷公司提供一年30天的休假是慣例,結果無上限休假流行以後,連30天都免了,矽谷多的是工作狂,你可以去無上限休假,別人就會趁這段時間努力衝刺成果,一個月後回來發現磁卡進不了公司,HR叫你去辦公室拿紙箱,接著警衛陪你走出去。

矽谷贏家全拿的職場文化,衍生很多職場悲歌,一般職員負擔不起市區的房價,只能每天通勤2~6小時來回,甚至直接睡在紙箱裡。本書有很多關於矽谷的細節會讓讀者恍然大悟,例如貫穿矽谷的主要幹道其實只有一條,矽谷中間又被海灣阻擋,進而導致更嚴重的塞車問題。此外,矽谷的招聘文化也已經變質,在「八叛徒」的年代,員工能自由跳槽提供職場流動性,但現在變成傭兵文化,企業和員工不再講究忠誠,美國企業甚至已經開始用AI在招聘,職缺比黃金還稀有,就算你擁有最頂尖的技術,過幾年也很可能被淘汰,結果為了找一份工作平均要花半年,甚至一兩年,中間經歷5~10道關卡,曠日廢時。

關於這方面的細節,推薦去讀程天縱老師《職場力》一書的第一章,曾幾何時只是想糊口變得如此困難。作者鱸魚大哥在書中提到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觀察,現在資料庫已經開始學會自我維護,跟會寫新聞的機器人一樣,再過幾年技術成熟了,這些設計程序的工程師就可以捲舖蓋走人了。這一兩年中國科技業也開始大規模解聘,因為很多工作都朝自動化發展,所以中國年輕人又開始崇尚公職,至少不用害怕餓肚子。

本書第三部分和第四部份比較輕鬆,作者是一位熱愛戶外運動的熱血大叔,常常前往人跡罕至的地方探險,他分享矽谷周圍的自然生態。其中,矽谷近年面臨越來越嚴峻的環境問題,缺少、停電、野火等已成常態,這些問題事關矽谷存亡,在書中都有深度論述。科技的力量還是有極限,人類必須跟地球和平共處。

*
矽谷是一個引人好奇的地方,喜劇跟悲劇同時上演,如果想認識這片應許之地,大推《異類矽谷》,另外我也因本書認識一個podcast節目《矽谷為什麼》,目前也是忠實聽眾,有興趣認識新創生態圈的讀者可以聽一聽,保證獲益匪淺!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5 人中有 5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遠距工作革命:哈佛商學院教授教你,在哪辦公都高效的創新方法

遠距工作革命:哈佛商學院教授教你,在哪辦公都高效的創新方法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4/28

這本書入選2021年金融時報與麥肯錫最佳商業書獎的初選,每次讀此獎項的入圍作品都覺得頗受啟發,如果喜歡閱讀商業類著作,很推薦參考這個書獎喔,其中大部分的作品都會有中文版,博客來查一下就知道了~

累積一些閱讀經驗後,我覺得閱讀跟新聞報導一樣,也很講究「脈絡」,不同的人生階段看書有不同的感受,這句話大家都知道,但大量閱讀以後,這種感受會指數型增強。若有在寫日記或閱讀心得的人,回頭去讀幾年前的讀書心得,經常會以為那是另一個不認識的陌生人。其中一個感嘆就是那個人也太稚嫩了吧! 講好聽是天真,但實際上就是不成熟,等到終於”長大”了,就知道為何世界如此運轉,英文叫《The World As It Is》(這也是一本書的書名哈哈,閱讀到走火入魔的壞處,書名竟然變成寫作時使用的單字)。

閱讀何來脈絡可言? 這種感悟大概是這樣,學生時代沉迷於所謂知識的追求,好奇權力、資本、企業、政府等機制如何交互影響人類社會,所以蠻喜歡社科類著作,但每個人累積一定程度的人生閱歷以後,其實就都會明白社會運作的邏輯,這種豁然開朗的感受不一定得透過閱讀才能獲得。某種程度上,閱讀甚至會阻礙自己認識真實世界的模樣。文本基本上跟真實世界是平行時空,值得參照,但從本質上就不一樣。

結果愛看書的人活在自己的世界久了,反而偏離正常人的感官世界,所以才會有文學家感嘆閱讀有害,此非無病呻吟,而是深刻的洞察。有時覺得自己也是受害者XD,現在希望努力讓自己正常化。打趣一下,現在看到推廣閱讀的文章,心裡都會狡猾的笑一下:「不要害孩子們啦~」。之前看過不少出版業人士所寫的文章,文中提到工作久了,書籍也不過是一種工作上的產品,那些縹緲的智識啟發還是歇歇吧,多賺一點錢才是王道。

工作也幾年了,現在真的覺得閱讀最好要功利化,知識分子式的閱讀無法賺錢,如果連肚皮都填不飽,遑論關心時代,況且時代也不須你的關心。這種三觀被徹底顛覆的幻滅感讓人難過,但心情平復以後,好像又進入另一層境界,可以無所顧慮,無憂無慮。有一些思想家感嘆現代人都聚焦在自己的內心世界,不關心社會。我現在已經可以理解為什麼二戰以後的西洋文學創作都從心靈視角抒發,光要把自己內心的小劇場演好就不容易,妄想登上百老匯根本是痴人說夢。

講回來這一本《遠距工作革命》,這本書的文章就是那種會收錄於《哈佛商業評論》的作品,總共有八篇,分別從不同視角探討遠距工作的本質。我以前讀這種書沒太多感觸,覺得這些東西我都”知道”,幹嘛讀呢? 但這就跟脈絡有關了,自己成為職場一員以後,逐漸能明白商管文章背後的真實意涵了,在適當的情境之下閱讀,才會恍然大悟,理解商學院為何要拆分成各種枝微末節的研究領域,確實有其道理。

本書作者采黛爾.尼利是哈佛商學院的知名教授(話說每一位哈佛商學院教授好像都很知名XD),她是一位傑出的組織行為學者,曾被選入五十大商業思想家的排行榜,她也是遠距工作的專家。哈佛MBA第一年的必修課「領導力及組織行為」就是由她授課。她是有色族裔,能夠在世界第一的商學院擔任管理教職,代表她的確有兩把刷子! 確實,如果你有工作經驗再來品讀她的作品,或者說再來認真讀哈佛商學院出版的任何著作,應該都能從中找到值得反思的課題。

哈佛商業評論的文章風格即「就事論事」,針對探討的主題深入剖析,引述各方文獻佐證。因為哈佛是學術研究的重鎮,所以在這邊當教授必須具備強大的資料分析能力,每一位教授都像肉體資料庫一般,樞紐分析太陽春了,他們撰寫的案例研究皆須使用VBA等級的研究技能才能完成。這本書也不例外,研究扎實而廣泛,卻又能以平易近人的方式闡述,讓讀者認識遠距工作的本質。這種面向社會大眾而寫的學術性作品可讀性很高,因為一本書往往概括了此主題的方方面面,把相關的研究全部統整在一起,讀者可以一站式解惑。

2020年開始爆發新冠疫情,這本書2021年3月出版,算是恰逢其時,但2022年的現在來說,書中的觀點應該大家都已經相當熟悉。疫情讓企業被迫數位化轉型,遠距工作成為新的常態,員工發現WFH讓工作更有彈性,企業發現這可以省去實體辦公空間的花費,在未來WFH很明顯會成為工作的一部分,如果你上領英滑一滑,就會發現很多新的職缺都是遠距工作,許多企業根本沒有實體辦公室,只是存在於網路空間的一個名稱,幕後的員工變成一個個email地址。

以前在實體的辦公室裡,員工之間會注意到彼此各種生活小細節,例如看對方桌上的擺飾,以及透過平常的互動,產生信任感。這是傳統團隊默契的養成方式,但如果轉換成線上,同事變成視訊上一個小框框,這樣一來,團隊默契該如何培養? 或者說,是否有可能培養呢? 這些問題就是這本書嘗試回答的議題。在作者看來,遠距工作是當代眾多工作方式的一環,它本身並沒有好壞之分,只要好好使用,它能促進團隊合作,讓企業以更高效的方式完成目標。

要如何達成呢? 書中分享很多小技巧,若你是經理人,這些技巧能幫助你凝聚團隊向心力;若你是員工,深入認識遠距工作的本質,在心態上應該能更舒服。遠距工作對一個團隊來說,首先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凝聚成員的向心力? 第一步,成員之間要先溝通好線上合作的框架,這個框架要定期且頻繁的更新,讓大家處於同一個頻率上,才不會各自為政,影響合作品質。當知道遊戲規則後,遠距工作就能賦予每個人更多的工作自由,免去舟車勞頓,在家就能完成進度。

說來簡單,實務上卻有很多挑戰要克服,包含語言、種族、時差…等,哈佛商業評論的目標讀者是國際企業的高階主管,所以他們的格局有時候會拉很高,試著替跨國企業解決企業管理時遭遇的難題。這本書有些篇章就是如此,在跨國團隊的情境下,作者提出觀點與建議,希望讓遠距工作成為多元背景團隊的合作利器。這本書給我的啟發比原先預期的還多,因為作者花很多心思探討”工作的本質”,唯有了解”工作”這件事,才能進一步將遠距工作應用於此。

遠距工作最初由一群宣揚「敏捷開發」的科技從業人士所採納,特別是軟體工程師,他們的工作不一定要關在同一個屋簷下才能進行,遠距離工作也能處理得當。因應市場的快速變化,科技業奉行迭代(iterative)這種開發產品的邏輯,遠距工作又可以提升效率。隨著「敏捷開發」的浪潮席捲全球,遠距工作也順勢成為風潮,疫情也加速它的普及。

遠距工作可看成一種溝通的方式,團隊合作有很多溝通方法,包含面對面、視訊、電話、郵件等,排序越前面的方式,資訊含量越高,越後面的資訊量較少,各種方法都有優缺點,例如面對面可以減少誤會;郵件可以永久保存。遠距工作只是場域改變,雖然沒辦法面對面溝通,但能改用其他方法聯繫,所以若視情況採用最佳的溝通方法,整體而言,效率有機會比傳統的辦公方式更佳。不過遠距辦公也產生一些負面效應,例如有些企業不信任員工,採取監控措施,在電腦中安裝軟體追蹤實際工作的時數,反而導致員工士氣低落。面對這些問題,企業的領導人都應該深思熟慮。

另外,建立及維繫團隊感情的方式也五花八門,如何取得平衡則考驗領導者的智慧。若主管悶不吭聲,原以為這樣可以讓員工專心工作,沒想到員工反而覺得備受冷落。若在辦公室工作,主管跟員工比較容易觀察彼此,有問題也能及時提出,但轉換到線上後,雙方經常會一廂情願地揣摩別人的心態,結果衍生後續的不愉快。在遠距工作時,主管該適度傳訊息或撥電話關心下屬,讓下屬知道遇到困難時有人罩,下屬也該讓上司了解自己的狀況,才能讓團隊合作無間。當團隊成員來自不同國家時,文化差異會讓情況更複雜,為了讓團隊維持巧妙的平衡,領導者就必須軟硬兼施,強制所有人以同一語言溝通,以免內部分裂成小團體。此外,母語人士若為英語者,往往會佔據優勢,領導人需要適當的施予控制,盡量讓所有成員處於平等的位置。

本書還有眾多類似的遠距工作案例分析,遠距工作已成主流,所以深入認識一下這種工作模式,也是很有助益呢!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 人中有 2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60上一頁 12345678910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