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套書展
不平等的樣貌:新加坡繁榮神話背後,社會底層的悲歌

不平等的樣貌:新加坡繁榮神話背後,社會底層的悲歌

This Is What Inequality Looks Like

  • 定價:380
  • 優惠價:79300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28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 進步繁榮只是自我催眠?說「另一個版本」的新加坡故事──讀《不平等的樣貌》

    文/有關人類學,|,聯經出版2022年03月18日

    讀新加坡學者張優遠的《不平等的樣貌》的時候,我想起三年前參觀的、當時一票難求的「新加坡開埠兩百週年」紀念展。展場設在福康寧公園裡,一座綠意盎然、位在市中心的小山丘上。人們魚貫入場後,會先被引導到一道從天花板傾瀉而下的「雨的瀑布」。當隆重的引言告一段落,投影光束詭譎地閃爍,雨滴瞬 more
 

內容簡介

星國年度TOP1暢銷熱門話題書
揭開新加坡人的「家醜」,不敢公開的社會真相

全球GDP人均所得亞洲第一、世界排行第八
人民擁房率90%,貧困人口卻可能高達20%
外人稱羨的新加坡,
存在著高度的不平等與扭曲狹隘的價值觀……

在新加坡這座高度發展的小島上,
有一群蝸居於租賃組屋的低收入者,
他們也許有了容身之處,卻找不到立足之地……

  新加坡似乎很晚才意識到所得與財富分配不均的問題,
  因為我們很難把這些現實納入進步繁榮的故事裡。——張優遠

  臺灣房價居高不下,好羨慕新加坡「住者有其屋」?
  其實,許多當地人的願望是搬出租賃組屋……

  名列亞洲四小龍的新加坡,向來給人光鮮繁榮的印象,然而作為亞洲最富裕的國家之一,其經濟發展的背後充滿爭議,強調國家榮耀的國族主義,只想揚長避短,對社會不平等問題視而不見。

  社會學專家張優遠深入走訪底層社會,歷時三年與低收入者聊天、訪談及觀察,了解弱勢階層面對的困境,結合其十年來對於新加坡家庭、社會福利、性別和公共政策的專業研究,指出新加坡在托育結構、福利制度、教育體系、勞動環境中普遍存在的弊病與不平等,反思改善之道。

  本書英文版出版後在新加坡蔚為風潮,激發公眾對不平等現象廣泛、深度的辯論,影響深遠。書中所揭露的問題,在中產階級逐漸增加、都市貧困問題日益劇烈的亞洲主要城市同樣可見到。《不平等的樣貌》貫穿不同階層、城市、國家和地區,掀開亮麗表面下無所不在的不平等環境,將居民百姓連結在一起,並點名我們關心、重視每一個人的尊嚴。

名家推薦

  ▍專文導讀
  黃克先  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強力推薦
  朱剛勇  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
  林宗弘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林韋地  季風帶文化發行人
  張烽益  臺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蔡瑞明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依姓氏筆劃排序)

媒體讚譽

  張優遠憑藉勇氣、誠信和科學工具,進入不為人知的不平等領域。她深入新加坡底層社會,讓讀者看到原本看不見的事物,將低收入家庭動盪不安的艱苦生活、求學經驗、養育子女與住所的問題,對照中產階級視為理所當然的舒適享受。她推翻廣為流傳的錯誤觀念,呼籲人們關注新加坡福利制度的缺陷,同時探討如何修復這些問題。這正是社會學的真諦!——麥克.布洛維(Michael Burawoy),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社會學教授

  這本書難能可貴,採用民族誌手法,生動描繪出新加坡低收入者的生活、夢想與失望,同時巧妙穿插各種明顯或隱晦的意識形態、社會結構和官僚作風,這些因素把我們連結在一起,也將我們隔離開來。文字精練、令人回味的散文篇篇見解精闢、富含同理心,卻又保持一定的距離、以分析為基礎,而且立論嚴謹,讓我們看到那群經常遭到遺忘的同胞在過什麼樣的生活,並促使我們檢視自己和社會,以及工業化後富裕的新加坡。平易近人的敘事手法不但觸動人心,同時發人深省,應該作為我們討論國家本質的基礎。——林愿清(Linda Lim),美國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羅斯商學院(Stephen M. Ross School of Business)企業策略與國際企業學榮譽教授

  《不平等的樣貌》令人耳目一新、大開眼界,也讓我們深思。本書充滿熱情和洞察力,文字平易近人,凡是對新加坡或其他地區貧窮與不平等問題感興趣的讀者一定覺得深受啟發。張優遠的著作是以社會學家的敏感度為出發點,並與新加坡低收入者密切互動三年而形成。這本書顛覆新加坡全然繁榮進步的形象,讓我們看到新加坡弱勢居民的日常經歷、挑戰,以及許多人的既定想法,如何阻礙他們獲得有尊嚴的援助。張優遠邀請讀者正視不平等現象,並思考這群人在社會矩陣裡的位置。她認為,新加坡人對於「社會包容」(social inclusion)和「犧牲小我、完成大我」(the greater good)過分簡化的論述,導致許多人強調市場價值和自力更生,因此很難推動實質改變,縮減社會不平等現象。——郭思嘉(Nicole Constable),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人類學教授與國際研究中心研究教授

  《不平等的樣貌》是精心傑作,張優遠刻意避開學術框架,從道德與政治角度檢視這個社會問題,並讓我們看到真實的生活經驗未必符合大多數人以為的新加坡人可以靠著努力向上移動、大都會、無拘無束、掌控自我命運、富裕的全球公民形象。作者描繪個人和家庭的日常生活,採用民族誌手法,讓他們表達自己的聲音。書中不同章節都傳達出在這座國際性的大都會城市,身為低收入者與在不平等條件下生活的悲哀和經歷。本書以批判的鏡頭檢視一般大眾、學術界與官方對於新加坡社會的說法。迄今為止,大部分新加坡人,包括學者在內,都不認為新加坡有貧窮問題,更不會追究其原因或深究社會的不平等現象、討論政府和社會結構必須負哪些責任。我們很需要這樣的一本書來點醒我們。本書提供豐富的實例,讓讀者看到新加坡部分人口的日常經歷,必然能在全世界引起迴響和共鳴。作者刻意顛覆既有觀念、提出令人深思的道德難題,並強調體制結構對於造成貧困和不平等所扮演的角色。張優遠的聲音透過文字有力並真誠地傳達出來,挑戰讀者思考,每一頁都蘊藏啟發人心的力量。我們無法昧著良心不參與,這是我們無法拒絕的邀請。——維尼塔.辛哈(Vineeta Sinha),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學教授

  這本書在很多方面都傑出不凡。張優遠鼓勵新加坡所有居民檢視不平等的社會結構和心理背景,同時挑戰我們許多因新加坡經濟發展而受益的人,質疑為了自我安慰而告訴自己、其實只是自欺欺人的故事。《不平等的樣貌》的文字優美流暢,也是很棒的典範,讓我們看到學者如何深入思考社會學家的角色,然後以一般大眾為對象,邀請讀者踏上共同學習的旅程、了解生活在不同世界的人經常遭受忽視的經歷。——侯仁敦(Philip Holden),新加坡國立大學英國語言與文學教授

  張優遠在這本文字平易近人、觀察精闢的書裡,帶領讀者超越統計數字,了解新加坡相對沒那麼幸運的人的日常生活,是這座匆忙城市非常需要的一本書。——菲利普.葛斯基(Philip Gorski),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社會學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張優遠(Teo You Yenn)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社會學博士,目前擔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兼社會學系主任,曾發表諸多期刊論文、書籍文章與評論,著作包括2011年勞特里奇出版社(Routledge)出版的《新加坡新自由主義道德:家庭政策如何影響國家和社會》(Neoliberal Morality in Singapore: How family policies make state and society)等。她致力於教學,並將研究成果帶入公共領域。2013年獲頒南洋教育獎(Nanyang Education Award),2016年榮獲美國社會學學會性與性別部門(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Sex and Gender Section)的女權學者社會運動家獎(Feminist Scholar Activist Award)。

譯者簡介

方祖芳


  第23屆與28屆梁實秋文學獎譯文組評審獎得主。譯作包括《從新主管到頂尖主管》、《新韓國人》、《一生設計》、《創意電力公司》、《消費行為之前的心理學》、《華爾街的猴戲》、《飛行少年》、《走對下一步》等。
 

目錄

推薦序  公共社會學的經典範例  黃克先
原書序  不平等的民族誌  郭建文
前言
第一章  第一步:破壞原有的敘述
第二章  日常生活
第三章  平衡工作與生活不該是階級特權
第四章  我希望孩子比我更好
第五章  在缺乏階級保護的環境下成長
第六章  有差異的應得
第七章  需要、想要、尊嚴
第八章  尊嚴就像乾淨的空氣
第九章  家醜外揚
第十章  關於「種族」的備忘錄
第十一章  接下來怎麼辦?
附錄  為所有讀者而寫的研究方法:這就是數據的樣貌
後記  自傳民族誌:出乎意料的一年
致謝
參考資料
 

推薦序

公共社會學的經典範例
黃克先(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從各國際組織以及各國家自行統計的數據來看,每天生活赤貧或貧窮線以下的人口,在過去幾十年間正不斷減少中。長久以來困擾人類的貧窮問題,似乎正得到解決。只是,這種樂觀想像之外也存在另一種反省聲浪,認為客觀的生活水準及物質條件雖有顯著提升,但貧富不均的狀況卻在惡化;過去普遍認為下一代的生活會比這一代更好的願景,已成為錯覺;有資本及土地的人賺取的暴利,正快速拉開與領薪資的受僱者之間的財富距離;階級流動的道路不但變窄,甚至被關上;各社會內自認被政治菁英與時代拋下的沮喪怨嫉正在醞釀,等候特定的時間點爆發。有識者認為,貧窮並未被消除,只是轉換了樣貌,或被某些迷思掩蓋著,而以更隱微的方式存在著。本書《不平等的樣貌》作者張優遠教授即持這樣立場。在底下,我將具體指出本書對我們理解貧窮現象的幾個重要啟發,並將本書發現對比臺灣的狀況,說明你我應可自本書看見的,不只是新加坡人的問題與反思,也是臺灣人的。我們與新加坡在很大程度上共享著類似的地緣政治位置、經濟發展軌跡、語言文化。因此,在面對貧窮這件事上,有許多值得相提並論之處。

  首先,當前的貧窮現象樣貌變幻不一,欲掌握它,搭配以身為度、親歷現場的長時間田野研究有其必要。貧窮,可能是因久居於特定場所,而在身上沾染的揮之不去的氣味;可能是大螢幕電視這種別人眼中的奢侈品,但卻是家戶裡僅可得的娛樂;可能是父母對孩子一句「我希望你們比我更好」的告誡;也可能是貧戶小孩參與許願計畫的過程。許多貧窮研究仰賴的,是政府公布的統計資料、財稅資訊,或學界自行蒐集的大規模調查等量化數據,數字不見得能捕捉到滑溜的貧窮現象,特別是當這些數據本身極具敏感性,被調查的現象又與回報資料的個人尊嚴、統計單位各自的利害、國家榮譽及執政議程相關之際。很多時候,若搭配研究者以身為度地親歷現場,用心感受、觀察貧者的日常生活、耐心聆聽他們娓娓陳述,方能理解數字的意涵,窺見貧窮為何及如何影響持存的隱性機制。臺灣貧窮研究亦有類似的情況,比較未關注貧者主觀的體驗及敘述,常被使用的一次性訪談受限於信任與互動隔閡,也往往難取得扎實的資料。因此,能與研究對象建立長期信任關係的貧窮研究更顯可貴,往往能發現其他方法未察覺的貧窮面向。

  其次,貧窮本身是關乎整個社會內的不平等,而不只是眼前貧者自身道德或努力與否的問題。本書並不像某些以貧窮人群為主角的書籍,著迷於對貧窮樣貌的獵奇描繪,而是在忠實呈現貧者生活樣貌的同時,將之置放在社會中相對富有者、政府與貧者的三角關係中,呈現貧窮乃是社會不平等運作下的結果,而政府在其中推波助瀾。張教授巧妙地在行文中地夾敘夾議,讓讀者時而置身在帶著氣味的組屋,彷彿看見低收入父母描述兼顧養育兒女與勤奮工作的艱難,以及因為汙名而在孩子與社工面前抬不起頭的模樣;時而又拉到作者本身以身為度、藉大學教授生活為對照,讓讀者看見貧者共享的人性尊嚴,並反思同樣身為人卻因為社會地位與物質條件的差異而被差別對待是否合理,藉此引領讀者反思國家在分配公共資源時對公民分門別類的歧視性機制,以及其中隱含對不同人群授予迥異價值的意識形態。在這樣的書寫安排下,讓《不平等的樣貌》確實呈現作者宣稱的「我揭露的故事是關於不平等,關於相對的富裕與貧窮,關於我們」。讀畢,我們應能深刻體認,貧窮的討論並不是「別人」的問題,更是「我們」的問題,這問題不能只交給社福單位或有愛心的「善心人士」處理,更應從調整國家體制與政策著手,並反思你我都可能有的汙名想像。在臺灣,貧窮也常被視為是社福政策的一環、社工該處理的問題,不少市民見到無家可居的人,想到的就是打電話通報社會局,但這樣做最多就只是短暫的眼不見為淨,是在一連串問題發生後亡羊補牢式的急難處理而已,從來無法真正解決貧窮問題,背後不平等運作的機制仍不斷製造出更多貧者,而社工即便持續安置無家者,也會發現露宿人數並未減少,新面孔層出不窮。

  第三,處理貧窮乃至於不平等的議程,不能只著眼於客觀的制度設計或物質資源的提供,還必須面對文化層次的問題,即對付你我腦中主觀的迷思。這迷思可能聯繫到讓我們驕傲的國族認同、社會地位以及自身奮鬥的敘事,因此格外根深柢固,牽動著人們察覺不到但卻左右行動的情緒。這些迷思是貧者及非貧者共享的。本書揭示新加坡國人普遍存在一種「正常」人生軌道及理想生活的想像,正派負責的個體理應可成功在這條軌道上前行,走岔路或落後的人若非道德有問題就是懶惰不努力。這種思維模式形成了貧者的思想重擔,讓其自我形象低落,限制了他們做更積極的選擇,也影響下一代的教養,使貧窮再製,使他們更遠離翻身的夢想。一般人同樣受這迷思的影響,並構成了將貧者推往懸崖邊的共犯結構之一員。張教授以自己演講時聽眾的回應為例,討論了輕忽或輕視看待貧者生存困境背後的心態,為何認為「貧窮是可以容忍的」;深刻分析那些指責她研究「為什麼要這樣講新加坡?」、認為檢討政府扶貧體制或方案的失敗是家醜外揚,背後意味著什麼,並揭示這種觀念如何鞏固不平等現象。

  這類迷思也存在於臺灣人及政府施政邏輯裡。政府經常以貧窮率世界數一數二低而自豪,以此說明施政成效及社會安康,卻從不檢討這個相較其他先進國家如日韓英美低出甚多的貧窮率,究竟意味著臺灣真的鮮有貧困現象,還是背後反映的是政府怠惰於發現需要被幫助的貧者,用各種政策或行政障礙來阻擋他們申請取得貧戶資格。同樣狀況也存在於無家可居的問題上,「認真打拚賺錢的人,沒理由(繼續)流浪」的想法普遍存在,政府無視無家者街頭露宿的風險與辛苦,持續消極回應其居住需求,任由房地產、租屋的自由市場發展,與日本、韓國、英國、美國的住宅主管機關積極介入該問題的情況大相逕庭。讀到本書中新加坡大量提供租賃組屋的例證,其貧戶雖然生活空間小且衛生堪虞,但起碼勝於每日遭受暴力、騷擾、歧視驅趕、家當被沒收、低溫威脅的臺灣無家者。政府在做的,主要仍以各種手段引導這些遊民找工作、賺錢存錢以租屋,以此為脫遊的主要手法,只是成效不彰。極有限的收容所或中繼住宅內,住民多半極度缺乏隱私、管理問題頻生,致使無家者寧可待在街頭,忍受被指為國家之恥或都市之瘤的汙名。

  最後,貧窮不只是物質匱乏的問題,還深刻關聯到貧者的尊嚴與肯認。張教授描寫生活在一個社會中,不斷被認為是失敗者且失敗的原因就是自己,再怎麼努力不但沒成效且不被看見,這件事對人會產生多大的傷害。相對地,她反省一些富有或具社會地位的「成功人士」如她,明明未付出或參與,卻自然招來各種讚譽及肯定。這種象徵地位上的貧富差距,將傷害共同生活在這個社群裡的成員形成社會團結,並掩蓋問題且阻礙了制度被檢討而更完善的可能。臺灣一樣存在這樣的問題,在想像我們這個共同體的運作與建立時,貧者總被撇除到一旁。所謂經濟奇蹟的敘事裡,講述的多半是科技官僚與公司CEO的洞見觀瞻,卻顯少看見大量撐起該奇蹟的廉價勞動力,如女工、遷移工人、邊緣底層的敘事或故事。說起臺灣之光或臺灣最美的風景,往往輪不到他們,只有在講述臺灣髒亂市容、缺乏公民素質時才會想到他們。但這種集體敘事中貧者的缺席,顯然是前述迷思下產生的偏誤,這偏誤也不斷分化著「我們」。臺灣自二○一七年起,由一群NGO工作者發起新貧窮文化運動「貧窮人的臺北」,每年在十月十日世界貧窮日前後,舉辦各種認識貧窮樣貌及讓貧者現身的講座、展覽和活動,希望讓社會看見他們的存在,也讓個別貧者參與其中而得到培力。藉此,希望肯認貧者對國家與社會的貢獻,倡議政府及社會大眾應看見他們的努力,去除威脅或侵害其尊嚴的或隱或顯的機制。這麼做不只是種同理心的展現、人道主義的考量,更是形塑社會內部凝聚力、相互信任及休戚與共感的關鍵,對一個標榜進步、文明的國家而言至關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張教授本書的優點除了上述洞見外,還包括形式上以平易近人的文筆、各樣軼事穿插其中的書寫,跳脫一般學術論文大量引用文獻與抽象論理的枯燥文體。無怪乎本書成為新加坡二○一八年書市的另類奇蹟,並引爆該國對不平等議題的熱烈迴響。同時,張教授雖立意走向公共書寫,但本書並未因此流於媚俗煽情,處處可見她節制的筆鋒、中肯的評價,誠實交代自身的資料或推論的限制。這讓本書不失學者作品該有的審慎。張教授是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社會學博士,該系倡議「公共社會學」的著名社會學家麥克.布洛維(Michael Burawoy),一直鼓勵學者不應畫地自限於學院象牙塔內,應竭力將辛苦蒐集並嚴謹分析的成果與公民社會及一般大眾分享,以與政策社會學、批判社會學、專業社會學等取向的努力,共同促進社會朝向更理想的方向轉變。我認為張教授的這本書及後續在新加坡引發的效應,充分展現了公共社會學之理想實現的可能,以及當實現後的威力。本書不僅值得推薦給關心貧窮、不平等議題的臺灣讀者閱讀,也可供希望發揮社會影響力的學術人士參考。

原書序

不平等的民族誌
郭建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社會學教授)


  「我原本是打算研究貧窮,研究低收入者,研究他們。日子一久,我漸漸發現,我揭露的故事是關於不平等,關於相對的富裕與貧窮,關於我們。」張優遠把這段學術歷程寫成《這就是不平等的樣貌》,這本書是關於「不平等的民族誌,而非介紹一系列貧窮的故事」,她邀請我們獨自一人,或是與她和其他人,一起展開這趟旅程。

  思考這本書的意義時,我的腦海浮現一句話,不過我不知道該不該寫出來,因為聽起來太像陳腔濫調,但是重讀這本書,事實上幾乎是任何一頁,我又再次感受到它與眾不同的特質,這在社會學家或是任何學者撰寫的書中都極為少見:這本書以美好的筆觸,講述沒那麼美好的主題。

  寫得很美,是因為閱讀這本書,好似聆聽一首樂曲,多重旋律層疊交織,卻又相互干擾、挑戰。裡頭有兩條主旋律相互呼應、引發張力,來自於兩種截然不同的社會階級:張教授不斷提問、受訪者慷慨分享生活經歷。兩者同樣重要,而前者努力想理解並放大後者的聲音。同時穿插不斷重覆的背景旋律,單調、響亮、反覆的鼓聲:對於功績主義(注二)與向上流動(mobility)的官方說法(national narrative),以及已經內化為評斷自我價值標準的個人說法。

  主題沒那麼美好,是因為不平等、貧窮和進步、富裕並存,不但對比懸殊,也不符合新加坡《國家信約》(National Pledge)記載的普世理想:「…建設公正平等的民主社會…」。在公開宣稱的社區主義(Communitarianism)背後,暗藏深深的個人主義,以功績主義為名,成為不可動搖、神聖不可侵犯的思想基礎。張優遠表示:「我們分叉的意識形態,一方面認為要置群體利益於個人利益之上,另一方面又是適者生存、照顧自己家人優先。」要正視不平等的問題,就必須正視這種矛盾的意識形態,到頭來便是面對自我,如此矛盾的自我。

  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必須讓自己加入、經歷這樣的衝突,在這個不利於學術辯論的社會環境下,批評的言論甚至可能被解讀為對國家不忠。因此她在文中不斷搜尋、自省,有些地方則是模棱兩可,並且反覆提問。她一開始就問道:「我為什麼要把自己寫進來?這不是學術寫作的慣常做法。事實上,我覺得非常不自在。」彷彿覺得自己不該那麼投入。但是,如果無法讓讀者看到作者本身的不自在,就很難讓讀者加入不自在的對話。她知道這個主題會激發各種情緒,包括她自己的情緒;她提及試圖改變現狀的焦慮和不耐,以及聽到座談會觀眾一再稱低收入者為「那些人」,她甚至感到憤怒。在理解低收入者為何陷入岌岌可危狀態的過程中,發現他們沒有受到該有的尊重和認可,這名學者坦白地揭露自己的脆弱。

  的確,這本書並非傳統的學術著作,不過基礎仍是詳盡的實地考察與學術論文的批判分析。如果用狹隘的「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來評估一名教授的「研究成果」,你可能會質疑此書的價值,尤其這本書並非針對專業人士撰寫的學術書籍。但是知識分子必須決定如何發揮所長,這也解釋了張優遠這本書的影響力,以及此書出版後為何在新加坡蔚為風潮,更重要的是,這本秉持嚴謹學術研究態度、卻為一般讀者撰寫的書,如何在國內激發公眾對不平等現象廣泛、深度的辯論。

  這本書觸及各種領域的讀者,從十幾歲的青少年到年長人士,一部分是因為它提供一種表達想法的形式,這正是許多人在尋找的,儘管觀點未臻成熟。張優遠內省的聲音和深具洞察力的分析引導出清晰的結論,讓讀者檢視社會的狀態,並思索如何理解我們處於截然不同生活環境的同胞。

  在這裡,我想提出對二、三十歲讀者的觀察。他們不是在大學唸書,就是在公家機關或私人公司上班,換句話說,這些人都是新加坡功績主義的受益者,其中大多數是有向上流動經歷的第一代畢業生,面對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和生活成本越來越高的環境,可能在穩定的生活中感受到不安全感。我在談論此書的公開場合親眼目睹他們的回應;他們正學習以更細膩的方式提問,沒有脫離生命的形式和本質。許多人思考自己在社會服務、住房、教育、科技或金融界的工作,他們似乎希望從人性的角度理解低收入家庭的經歷和需求,而非只把低收入者當成協助和施捨的對象。這種理想主義打破許多人認為千禧世代漠不關心、憤世嫉俗、養尊處優的刻板印象,然而,他們也可能被歸結為天真、不切實際、軟弱,甚至不愛國,因為那違背了新加坡成功的故事。

  誰知道這種可貴的理想主義是曇花一現,還是能永遠持續,這又會對人民的道德觀產生什麼影響?書中有許多令人深思的句子,我借用其中一句:「尊嚴就像乾淨的空氣,除非短缺,我們不會注意到它的不足;你不會發現自己多需要尊嚴、尊嚴對你來說有多重要,直到你失去它。」我們也可以說,理想主義就像乾淨的空氣。

  張優遠邀請我們參與這一連串不斷發展、緊密相連的對話,這已經超越了她的著作,也超越新加坡。她提到不同社會與同一社會的不平等,尤其在大城市裡:「摩天大樓與貧民窟的對比,大型購物中心與移工宿舍區的對比。」儘管新加坡是都市國家,沒有鄉下地區,但是吸引了上百萬名來自鄰國與亞洲地區的外籍勞工,如果納入這些貢獻經濟成長的外來勞工的需求,不平等的問題就更為複雜。這就是為什麼張優遠的分析可以推及更大的範圍。如果容許新加坡人之間存在明顯的不平等,這代表我們如何看待其他人?此外,如果在新加坡這樣的模範國家,都有如此明顯的不平等現象,那麼本書揭露的動態和觀點,在中產階級逐漸增加、城市貧困問題加劇的亞洲主要城市,理論上都可能出現,例如吉隆坡、雅加達、曼谷、馬尼拉以及印度和中國許多城市的居民,都可能付出不同的代價。

  《這就是不平等的樣貌》不僅是影響深遠的學術寫作新典範,也提供公眾參與的模式。這本書貫穿不同階層、城市、國家和地區,將我們連結在一起。發現自己身處不平等的環境,並開始持續關心、重視每一個人的尊嚴之後,也許更深層的問題是:我們共同的人性是什麼樣貌?

前言

  當代新加坡有沒有貧窮問題?社會學家不會從這個問題下手。根據她對世界的理解,問題的答案必然是有,但是身為新加坡人,聽到這個問題,她會想,嗯,我不太確定。

  我是以社會學家的身分展開這項研究,同時也以新加坡人的身分。從社會學家的角度,我知道只需要去尋找,一定會發現;但是從新加坡人的角度,我無法想像自己會看到什麼景象。這兩個背景是本書的基本架構,無論知道什麼、無論我們的知識出自於哪些經驗真理,每個人都還是會有盲點。這些盲點來自於習得的觀念、來自於內心深處的偏見,是我們與社會上許多人同樣抱持的看事情(或不看事情)的觀點。

  這本書是為了廣大的讀者所寫,一部分是因為我和許多我希望接觸的新加坡人抱持相同的想法。我們對於自己是什麼人,以及這個地方是什麼模樣,多半具有相同的想像和假設。這本書就像超大型手電筒,照亮、搜索,然後提出觀察後的證據,讓我們能夠辨識盲點、重新檢驗自己的假設,這是由外部引導、內心進行的對話。這名社會學家在問新加坡人:看看這裡,你們看到什麼?

  這本書是關於我觀察後的發現;關於一名新加坡社會學家的所見所聞;關於正視貧窮與不平等的關連;關於承認貧窮和不平等問題,如何揭露這個社會和我們自身令人不自在的真相;關於我們一旦看到了,就不能、絕對不能視而不見。

  本書的內容是以單獨閱讀的形式撰寫,不過也按照順序整理。每篇文章都希望達成兩個目標:第一是為讀者描述低收入人士生活的某個層面;第二是顯示我們必須了解人們的經歷,才能理解導致不平等的結構問題:不同階級環境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卻得到截然不同的結果。

  這些文章汲取三年(二○一三年至二○一六年)以來,與低收入者聊天、觀察和深入訪談所得到的資料,以及十年來對於新加坡家庭、社會福利、性別和公共政策的研究。我分析低收入者的經歷,以進一步了解新加坡的托育結構、福利制度、教育體系,以及勞動環境背後蘊含的邏輯和原則。

  我以整個社會為背景,來理解一群人的生活和經歷,這本書是關於不平等的民族誌,而非介紹一系列貧窮的故事。

  為何選擇民族誌的研究方式?通常,針對不平等的研究主要是根據數據趨勢檢視問題。數據當然重要,但是經驗也很重要。了解人們每一天的遭遇,才能闡明社會底層的人如何經歷不平等,以及他們為此付出哪些代價。民族誌的研究法我們看到助長不平等持續存在和深化的鷹架,以及制度和文化如何在鷹架間婆娑起舞。

  為什麼主題是不平等,而非貧窮?不同於在新加坡以及其他不平等問題日益加劇的地區廣為流傳的說法,「窮人」並非存在於制度外,也不是主要趨勢的例外。他們的處境是社會現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他們的生活和謀生方式,與較為富裕的人有直接關連;他們受到的限制,揭露更廣泛的社會狀態和政治經濟的邏輯。

  如果沒有納入不平等,僅僅探討貧困,會導致我們錯誤地將結構性的問題歸結為個人的失敗。另一方面,如果沒有討論貧窮,僅僅研究不平等,尤其是只將重心放在趨勢和數字上,就會使研究缺乏人性,因為我們只提出現象,沒有指出真實的人遭受哪些不平等待遇。

  今天在全世界,我們看到嚴重的不平等、福利國家瀕臨崩潰、社會契約和信任感越來越薄弱。新加坡則是出現高度富裕、高度不平等社會難以避免的緊張關係和矛盾。映入眼簾的是每一天不斷複製貧窮和不平等的生態。到頭來,正視貧窮和不平等,就是認真思考與倫理道德相關的問題:何謂應得、什麼是社會、「完成大我」可以或應該包含哪些層面。

  提問的方式影響我們如何看待解決方案。這本書的使命看似簡單,卻是之前缺少,而且相當重要的:要求讀者以不同方式提問、改變他們看事情的角度,去思考原本認為的「常識」,這麼做之後,就會發現自己是問題與解決方案的一部分。

  研究與撰寫本書的過程中,我有時會覺得煩躁不耐。許多社會的缺失在我看來都是可以解決的問題,但是我不知道從何下手。就像許多新加坡人一樣,我想知道政府可以做些什麼?如同許多社會學家,我想問我們每一個人(尤其是當權者)能夠做些什麼,才能看到不同的結果?

  一位很有智慧的朋友提醒我制度的韌性,他告訴我,看似有影響力的人反而最常感到無能為力。他提出一個比喻:妳搭捷運的時候,是不是會看到車廂突然晃動,卻沒有人跌倒,大家都站得好好的?制度就像那樣,光靠一個人的力量無法改變。

  研究生涯中,我花了很多年時間探討人們為何能動性有限,也就是我們是在自己難以掌控的特定條件下做決定和生活。這是社會學家的根本假設,但是這位朋友說完話後,我提醒他,他的比喻很好,但是其中有很重要的差異:物理定律沒有涵蓋深思熟慮後的行動;分子、原子、重力、力,都不是按照道德行事的人,但是我們是。

  這本書是邀請函。您拿起這本書閱讀,一定有您的道理。我大膽地寫出所見所聞,卻不敢放肆地認為自己知道讀者會如何詮釋,以及這些文章能為讀者帶來什麼價值。這本書邀請所有感興趣的人,希望在接下來的幾年中,我們能夠開啟對話、深入討論,把文字和想法轉化為行動。我們也許決定採取行動,也可能選擇不行動,但是兩者都是我們的選擇,因為我們並非只是分子。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0861464
  • 叢書系列:聯經文庫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4.8 x 21 x 1.7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書籍延伸內容

活動贈品說明

測試圖片
 

內容連載

第二章 日常生活
 
人是非常擅長適應的生物。儘管很多人的願望是搬出租賃組屋,不過大部分還是將就地住在裡面,並設法營造出家的感覺。對於經歷過無家可歸的人,擁有一個可以隨心所欲睡覺、煮飯、覺得安全的地方,就算是進展了。
 
有些人聽到我的研究,會說:至少他們不用流落街頭。此話的確沒錯,也絕非不重要。儘管如此,這種居住環境並非一般現代新加坡人的生活。住在租賃組屋的低收入者有重要的需求未能獲得滿足。要了解這點,我們必須從當代新加坡的社會環境來檢視這些房子。
 
整體而言,受訪者居住的租賃組屋以及建屋發展局的公共組屋周圍都是自有住宅。自有住宅的坪數較大,所以不會顯得那麼密集。自有住宅和公共組屋的公共區域,例如走廊和底層,尤其比較老舊的街區,差異十分顯著。前者較為清潔、明亮、寬敞。租賃組屋的居民每一天都能看到他們的住家和一般大樓不太一樣。
 
生活在當代新加坡,我們被消費主義包圍,隨處可見大型購物中心、廣告和攜帶名牌商品的人:從背包到運動鞋、從皮包到手機。搭乘捷運通勤時,我們會發現很多車站都連接購物中心。一位單親媽媽告訴我,她很怕經過她家附近的購物中心,那間購物中心正好和離她們家最近的捷運站相連,因為她六歲的女兒會要求她「買這個、買那個」。在手頭拮据的情況下,置身於這種消費主義環境,彷彿在不斷提醒她無法滿足孩子的願望。
 
許多受訪者從事服務業,例如居家打掃、在加油站當服務員,或是旅館、購物中心、大樓的清潔工,不然就是負責送餐、搬家或擔任收銀員。他們每天與比自己有錢的人接觸。在這些環境下,收入較高的人對低收入者經常視而不見,但是對於服務別人的人來說,低收入者顯然不可能無視對方。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有時得跟著無法請人帶小孩的父母一起工作;我遇過一對母女,媽媽有時會帶小女兒一起打掃房屋,她的媽媽告訴我,他們去監獄探視女孩的父親時,小女孩會向父親描述大樓裡的游泳池。無論是成年人或孩子,都清楚感受到自己擁有的東西比別人少、感覺自己不如人。

會員評鑑

4.5
5人評分
|
5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9
5.0
|
2022/09/15

人均所得世界第一、教育水準名列前茅,新加坡在許多人的想像中,一直是一個富裕、平等、充滿希望的國家。在此書中,社會學家張優遠直指在新加坡繁榮背後的貧富不均問題,我們看見的只是新加坡的其中一面,而這本書將帶領讀者一窺彷彿月球背面一般長年不見天日、但又確實存在,那更為黑暗、憂鬱的一面。

在台灣,也有同樣的現象,而且貧富的差距更為嚴重。貧富差距是資本主義必然需要面對的問題,其成因複雜且需要長期的累積,因此並非一朝一夕就能解決。執政者首先必須意識到問題的存在,然後從基礎面漸進式地來改善,長期努力下來,才能有些許成果。這是一條艱辛、崎嶇之路,同時也是一條往更好的社會邁進的必經之路。
展開
user-img
Lv.10
4.5
|
2022/05/21

上個月去新加坡找另一半,她現在外派星國,在南洋待了一個星期,以前只有在樟宜機場過境,這次可以入境這座傳說中的城邦國家,非常興奮。喜歡讀文學的人應該都對南洋有一點憧憬,椰子樹搖曳的身姿,懶洋洋的海島氣息,以及可歌可泣的殖民歷史。年紀大了,現在對旅行有另一番感受,心裡很懷念二十幾歲時那種對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心的衝動,歲月催人老,搭上飛機的那一刻少了某種新鮮感,以前會幻想即將踏上冒險的征途,但當下的腦袋是想著有沒有機會到新加坡”打工”,好讓薪水翻倍跳,為五斗米折腰。

喜歡看書的人應該都有透過書籍去認識一個國家的嗜好吧,至少我很熱衷此道。如果要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第一件事就是搜尋「best books about (somewhere)」,這一次空格填入Singapore,跑出來很多推薦書單。話說這一陣子開始感覺越來越多關於書單的網站或文章,從最受矚目的比爾蓋茲書單,到上市櫃公司的CEO都洋洋灑灑列出影響自己最深的幾本書。通常這些書都無法挑起我的興致,閱讀久了就會養成一套自己選書的手感,坦白說就是”看心情”,我很喜歡那種直接去(網路)書店閒晃,然後跟某本書不期而遇的樂趣,閱讀反映當下自己的心境,這句話有它的道理存在。

查閱一下各領域專家推薦的新加坡書單後,標題這一本《This Is What Inequality Looks Like》不斷出現,但我瀏覽完這些清單後,反而沒有動力把任何一本加到Goodreads的待讀清單。老狗常常趴在店門口眼光呆滯,有點擔心自己是否也變成這副模樣了,我不敢說自己見多識廣,不過過往幾年一直閱讀,好像對幾乎所有領域都有皮毛般的了解,久而久之,漸漸疲乏,現在看著那些社科作品常常五味雜陳,因為書中的論述從人類文明初始便已開始論證,只是時空背景不一樣,不然內容其實大概都同樣的套路,不斷的繞圈圈。

知識分子有一種很滑稽的宿命論,就是在文本裡一直辯證,結果根本對社會毫無影響,世界繼續運轉,知識人就哀怨不被世人理解。大量閱讀的人最終一定會有這種感觸,心境上產生一種異類感(otherness),好作家似乎都跟社會格格不入,站在邊緣才能觀看的更清楚? 忘了誰說過,當一個人開始去反思「思考」這件事,他就會頓悟思考是一件很荒謬的事情。人生有限,開開心心,吃喝拉撒睡,其實就很幸福了,愛思考的人是自找罪受,吃飽沒事做。呵呵,這一點我深有同感!

*
但思想模式已經定型,無法打掉重練,所以只好將錯就錯。4/20入境新加坡以後,就決定去探索一下當地的書局。打開旅遊文學家最討厭的Google Map搜尋bookstore,跑出幾間紀伊國屋和indie bookshops。下午第一站先去牛車水(中國城)的草根書室吧,畢竟跟台灣有所淵源,也久仰大名。有趣的是,書局中可能超過一半的書都是台灣的出版物,價格是台灣2~3倍,還沒有萬惡的79折XD,可見台灣真的是華語世界的文學燈塔,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啊! 在台灣當讀者是多麼幸福的事情,要多珍惜才行~

店名叫grassroots,所以書局裡一定有很多極具深度的社科著作,關心時代,針砭時事,果不其然,選書反映了從南洋視角,擁抱世界的胸襟。店門口右側的第一個書架陳列的都是新加坡當地作家的書,這也是最吸引我的角落。我已經養成一種習慣,可以一手看實體書,另一手用手機查GR,因為紙本書太貴,有興趣的書還是買kindle版比較實在,又不佔空間。新加坡的閱讀地景也很奇妙,她是一個僅有約一甲子歷史的年輕國家,要在一個多種族的國家凝聚統一的國族認同,是一件很微妙的社交工程。除了官方英語,還有華語、馬來語、印度語系等語言,這也反映在文學作品上。

新加坡好多某種主題的合集(anthology),例如Malay sci-fi(馬來族群的科幻小說)、Singaporean Noir(新加坡犯罪小說)、Best Singaporean Short Stories等。還有一本《The Naysayer's Book Club: 26 Singaporeans You Need to Know》,看到這種書名想要不買也很難,而且這本有得獎,2019 Singapore Book Award的Book of the Year。
作者訪談26位新加坡的意見領袖,並請他們分享閱讀書單,這個主題太特別了,我覺得是一個認識新加坡很棒的切入點!

順便說一下,這本亞馬遜賣USD12,現場要新幣28.8元,換算一下就知道經營實體店面的成本多沉重。亞馬遜說spend less, smile more. 《一鍵購買》(木馬文化的新書)讓美國付出多少代價? 好啦我知道,思想要neo-liberal才行,不能太左膠,所以要推崇《贏家全拿》的信念,資本市場就是真理,亞馬遜甚至影響了當代的小說創作,有一本書《Everything and Less: The Novel in the Age of Amazon》就在探討這個現象。

我問型男店員說如果要推薦一本書認識新加坡,他會推薦哪一本? 他拿標題這一本《This Is What Inequality Looks Like》給我,他說這本書有在國會引發熱烈討論,也是現象級暢銷書! (上網一查發現新加坡熱銷超過三萬冊)。我剛剛已經有翻過了,但第一時間沒有心情再讀這種書,這跟《窮人的經濟學》和《游牧人生》本質上都是一樣的作品,聚焦在窮人身上,批判惡化中的貧富差距。有時候心裡常常自我調侃,就是這種書害我沒辦法像有錢人一樣思考,在資本主義的世界中,應該要先爬到金字塔頂端才有資格悲天憫人,而且這種書也會讓自己變得有點距離感,不喜歡講太多垃圾話或聊美食。若要維持活潑開朗的主流氣質,這種書少碰為妙。不過店員真心推薦,心一橫還是買下去了(新幣27.9元),加上《The Naysayer's Book Club》和另一本香港、新加坡兩地作家合著的選集,《Tales of Two Cities》(新幣21.4元),買回台灣慢慢讀。

*
在新加坡待了一周,後面幾天也有去烏節路最大間的紀伊國屋。紀伊國屋面積很大,藏書豐富,但是我以前就逛過類似的書店了,英語世界的大型書局逛多了會有既視感,我感興趣的反而是當地文學的書架。紀伊國屋有五六個書架的分類主題是Asian Literature,也有看到三毛和幾個台灣作家的英譯版。這些書常出現在書評網站Asian Review of Books,如果你對這一塊有興趣,可以去研究一下。

紀伊國屋收藏比較多新加坡當地的文學作品,大概瀏覽一番後,對於新加坡文學關注的主題有了一點認識,用英文來形容就是the subtlety of Singaporean identity. 某種微妙的新加坡身分認同。另外,新加坡雖然常被西方外媒批評不民主,類似披著民主外衣的獨裁國家,但他們的公共辯論場域也還算自由吧,只要不碰觸到禁忌話題,對於大部分社會議題都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反觀台灣百無禁忌,真的很棒,不過難免有點混亂就是了。各有利弊,新加坡那種井然有序的秩序感,我個人滿喜歡的。

*
Google Map另外有推薦一間叫BookActually的獨立書店,我循線來到小印度的一間”倉庫”面前,納悶這哪是書店? 可是玻璃門內側又呈列好幾本文學作品,伸手去轉門把竟然鎖住,驚動印度女店員走出來問我:「Are you taking your order?」 我問她這裡不是書店嗎? 她說原本是,但已經改成線上經營了,店鋪改成倉庫。心裡覺得很可惜,從Google Map上的圖片感覺原本是一間很溫馨的indie bookshop。進一步搜尋才發現這間書局的老闆被以前的年輕女店員控訴有不恰當的romantic advances,引發整個新加坡出版界的譁然。因為這間獨立書店本來在當地享有盛名,算是一個愛書人的公共空間,沒想到被玷汙了。後來經營權移轉,加上租金高昂,只好轉成線上書局。

看來不只台灣,全世界閱讀的人口都在減少,紀伊國屋這個月(五月)也關閉了另一間分店,新加坡只剩兩間門市。這讓我想到台灣現在還在討論究竟要讀紙本書還是電子書,這個問題從我小時候到現在,21世紀已經過了20年,我們還在”轉型”階段,心裡真的覺得閱讀會讓人過度懷舊,沉迷在已逝的黃金年代,然後那位新加坡老闆對女性的”浪漫”幻想,搞不好也是文學害的,相信熱愛文學的人應該都懂,閱讀有時候會讓人不切實際,與現實脫鉤,文學與女性? 還是文學與貓比較安全啦,當個喵星人。

*
如果你想驚鴻一瞥新加坡的出版世界,可以去讀《The Straits Times》記者Olivia Ho的報導,感覺她是新加坡出版圈的首席報導者。很多相關新聞都由她執筆。

這篇文章本來要寫《This Is What Inequality Looks Like》的讀後感,可是一查竟然發現已經有中文版了啊! 那就寫一點其他相關聯的內容好了。中文書名叫《不平等的樣貌:新加坡繁榮神話背後,社會底層的悲歌》,一月初由聯經出版,Okapi也已經有超級優質的書評簡介了! 如同那位男店員所說,這本書對於想深入了解新加坡的讀者來說,確實非常好看! 私心的說,如果英文能力許可,可以直接讀原文版,這種社科作品讀起來竟然可以有韻律感,作者的文筆實在優美。我以前就知道新加坡「唯才是用」(meritocracy)的議題,但讀了這本書才知道整套系統如何運作。

新加坡光鮮亮麗的成就背後,隱藏許多不為人知的社會議題,本書替讀者一一解答,雖然聚焦在不平等及貧窮身上,但作者也介紹了新加坡社會的集體思維,而且作者的筆觸非常溫柔,閱畢,心裡竟有一絲絲療癒感。若你想認識這個城邦國家,可考慮翻閱本書。之後如果有機會,也希望多透過閱讀,更深入認識這個迷人的國家~
展開
user-img
Lv.1
4.0
|
2022/04/26
劇透警告

對於新加坡的印象,也許不是像《瘋狂亞洲富豪Crazy Rich Asians》那樣浮誇的排場,卻少不了港灣一帶(HarbourFront)那些爭奇鬥艷的當代建築,對我來說,那是個進步,以及不能吃口香糖(經查後並沒有這項規定)與鞭刑的國家(或城市),以及非常舒適的機場,而我也真的只在轉機時到市區待了半天,儘管幸運認識當地朋友,卻因為知識量不足而缺乏更深入的對話。這本書或可填補我們這些局外人沒想過的新加坡面向,甚至對多數新加坡人來說,討論貧窮這件事令人難以忍受,像是破壞了新加坡美妙的糖衣,然而貧窮卻也真切發生在社會上。而對新加坡居民來說,這本書並非想指責階級上帶來的不平等,而是透過整合這些案例,反思新加坡引以為傲的菁英政策是否仍然有效,將公民的生活需求資本化的代價是否正在顯限,追求更平等的社會福利或許是這個國家下一步的目標。
展開
user-img
4.5
|
2022/04/10

不平等的樣貌,深深的震撼了我對新加坡的觀點。
在新加坡工作近8年的我,租住在政府租屋,每天制式化的生活,工作家裡兩點一線。
當時讓我來這裡的契機是澳洲打工度假,結束兩年的澳洲,途中經過轉機點的新加坡,感覺好像可以試試看。
沒想到,出國工作的時間已達10年。也許是已經適應這樣的環境,但本就享受自由慣了,在內心深處的自由因子蠢蠢欲動,實在壓抑。
書中提到的差異,一一的解釋了我多年在新加坡看到社會現象,有好的但也有相對現實的一面。
建議前來新加坡工作的你,可視本書為前情提要,也許會讓你更了解這座城市繁華背後的真相。
展開
user-img
Lv.6
4.0
|
2022/02/14

作者是來自新加坡的社學家,此書根據進了三年的在田野進行九十次會面二百多人的民族誌研究成果,以散文形式分享新加坡不為外人道的貧窮問題。書中分為十一章,提出針對貧窮的主流論述、社會福利制度、社會工作者、貧窮種族化、民族主義、政府角色和尊嚴生活等的社會學見解,同類書籍有來自香港的黃洪《無窮的盼望》、周永新《真實的貧窮面貌》和陳國賁《貧窮與變遷》。

首先,作者提出現時新加坡對貧窮的認識的不足,包括作者本身於研究之前,忽略了看到國家敍述繁榮背後的社會不公,社會保障制度只鼓勵人努力工作和維持婚姻,並藉中央公積金帳戶 (CPF) 來儲蓄。扶貧政策定下對需要救濟者的要求過苛,手續又繁複,無法提供到位的支援。因此問題並不在於窮人不願努力工作、不願儲蓄,而在於為何社會沒有認清制度問題所在和提供尊重的支援。然而貧窮家庭通常擺放大屏幕電視,經常被新加坡國人所提起,作者反駁道貧窮家庭甚少出門花錢,電視作為主要娛樂來源,因此比冰箱和洗衣機都重要,而且通常大電視不是來自饋贈,便是靠分期付款來支款的。

其次,作者說明新加坡國民對貧窮的意識形態,問題在於「唯才是用」(meritocracy) 的想法和制度仍在左右公共決策,認為收入差異是應該的,忽略了制度缺陷,而加深了社會對貧窮人士的偏見與歧視。其實善於發放福利,大可改善社會現狀,比如可以緩減對申領救濟者的「污名化」。再者,作者試圖解釋民族主義與「種族化」的思維,如何扭曲大眾的視野,如何掩蓋了新加坡對本地貧窮問題的認識,作為全球化的新加坡,作者認為參照外國範例,來回應本地的貧窮也是可以的。

總而言之,作者從社會學出發,判斷出貧窮問題並不是一個單一的個人問題,而是書中最後一章提出種種重疊的問題與現象的結果,看見的不是數據而是活生生的人,不只將貧窮看成是「他們」的事,而是「我們」整個社會的集體問題。除了概說了作者一路以來民族誌田野調查的心得之外,讀此書另一個優點是,尤其是書中第六章〈有差異的應得〉,讀者也可以讀到了不少新加坡文化與社會的現況,其他例子如父母期望子女會自己過得好卻束手無策,又如於後記提到此書英文版出版於 2018 年,意外地成為全國的話題焦點。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感電出版全書系 任選2本82折,打主書《鋰戰:全球儲能競賽的未來真相 (電子書)》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飲食手作展折20
  • 天雜領券
  • 信誼領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