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光廷的所有評鑑

失業100天:失業一時爽,一直失業很不爽

失業100天:失業一時爽,一直失業很不爽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5/02

本書作者郭岱軒擔任過記者和主播,目前轉型為自媒體人。之前臉書看到他的一篇貼文,點進去頁面看一下,覺得形象很陽光啊! 前幾天去圖書館借散文作品時,意外撞見他的著作,決定借回來看一下。這陣子很想探索「失業」這個議題,我之前讀過失業的報導文學,第三人稱講述的方式,難免隔著一層霧霧的薄膜,受訪者吐露的心境多少會經過修飾,我想讀一讀第一人稱的心情分享。

我想了解一下什麼叫失業的心情,年紀越大,越來越能感受到許多PTT版上關於殘酷職場現實的論述,一切都是真的,並非空穴來風。我也開始反思學歷和知識的價值,在許多情況之下,讀書實在毫無用處啊! 假如讀完碩士加當兵一年,男生開始第一份正職時已經25歲,這還是建立於讀書一帆風順的狀況之下,沒有重考、沒有延畢、沒有休學、沒有財務問題、沒有健康問題、沒有壓力大到不知所措…其實仔細想一想,一個人要25歲碩士畢業,必須要天時地利人和,不能有任何一個環節出差錯,否則就毀於一旦。

此外,進入職場後,學歷就沒意義了,一切歸零重來,接著你只有3~5年的時間摸索未來四五十年的職涯方向,因為30歲在職場裡就是老人了,要嘛閃閃發光,不然就開始發臭,這已經是HR心照不宣的共識。怪不得這幾年心理諮商越來越流行,很多人心裡生病了,渴望尋求慰藉,也須備妥銀彈才能承擔一小時千元起跳的診療費,現代人連心靈的平靜都需要外包,也是滿弔詭吼。(我蠻慶幸自己能夠從閱讀中獲得平靜的感受,借書完全不用花錢~)

總之,想來想去,加上自身周圍有幾個失業的案例,我就開始反省什麼叫工作的穩定性,一般人失業不會主動說出來,遑論出書分享心得了,所以作者願意敞開心胸寫下自己的心境,實在是難能可貴,勇氣可嘉!

2019年春節前,作者某一天一如既往進辦公室上班,早上10點老闆傳了訊息請他到辦公室聊一下,寒暄客套後就說明天是他最後一天上班日。沒有工作的頭幾天,心情很舒爽,因為可以睡到自然醒,不用再操心工作的煩心事,但這種日子過很快,一個星期、一個星期快速飛逝,履歷一封、一封的投卻無下文,所謂坐吃山空,戶頭裡的金額一天一天減少,心情既忐忑又挫敗,究竟該如何是好呢?

作者是一個很積極、正向、開朗的人,他用誠懇樸實的文字,記錄失業以來的心情點滴,他也利用這段空檔沉澱自我,進行幾趟小旅行,反思自己從事新聞行業十多年的心路歷程。書中也收錄許多作者的相片,帥哥一枚。其實啊,感覺作者一輩子經歷過不少起起伏伏,但依然希望透過正向的思維,去鼓勵身邊的朋友及讀者。

本書非常溫暖動人,不是心靈雞湯,更沒有人力銀行和商管雜誌專欄那種毫無感情的泛泛空談。在職場裡載浮載沉的人,應該都能從作者的文字中,獲得某種感動和啟發吧~祝福作者未來一切順利!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6 人中有 6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蟋蟀之歌:韓國王牌主播孫石熙唯一親筆自述

蟋蟀之歌:韓國王牌主播孫石熙唯一親筆自述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4/29

中國去年把外媒記者驅逐出境以後,南韓成了未來報導東亞的重心之一,《紐約時報》的領英也一直在徵才,擴編南韓分局的人力資源。過去一年,《紐時》南韓相關的新聞數量也增加不少。身為台灣人,藉機認識一下南韓的新聞業似乎很有意思,這一本書《蟋蟀之歌》是個理想的切入點,作者「孫石熙」號稱韓國最知名的主播,社會正義的代言人,播報新聞鏗鏘有力,為民喉舌。

本書是他37歲時寫的散文集,年屆不惑之年,一個人的思想基本上也成熟了,的確是個很適合省思人生的時刻。他從小時候談起,聊聊自己的人生故事,分享如何走上新聞這一條路。他生於1956年,正好是韓戰結束的年代,南韓民生凋蔽,百廢待舉,他的家庭也與貧窮共存,甚至有一次下大雨,當時住的破房子天花板裂開一個小洞,兩小時後竟然整個垮下來了,泥土和石頭填補生活起居的空白。這是當年平民百姓的縮影,很多人連一個避風港都沒有。

他在書中分享一個令人難忘的故事。他上小學時,班導竟然在午餐時間要求學生將午餐盒掀開,他會在桌椅間巡視,夾起孩子家長精心準備的飯菜,放進自己的碗,大家才能開動。原來當年南韓政府太窮,連老師的工資都發不出來,導致老師必須用這種方法”填飽肚子”。同學們最初也驚訝不已,但老師不斷秀下限,比較有錢的孩子,因為飯菜比較豐盛,老師後來直接把他們叫到講台前一起吃! 時間一久,孩子間竟然分成兩派,寄生上流 vs 貧賤下流,那些跟老師一起吃飯的同學開始以此為身份地位的象徵,獲得老師的認可擔任幹部作威作福。人類天生就愛搞分裂,這種不可思議的現象,令孫石熙唏噓不已。

他有顆崇尚正義的心,更有付諸行動的熱血。他畢業後成為記者,替社會弱勢發聲,後來更成為電視台的主播。1992年擔任電視台工會幹部,替社員爭取權利,結果鋃鐺入獄,儘管付出不小的代價,他也一炮而紅,這些投身社會運動的經歷,讓他更堅定捍衛真相和正義的決心,一路奮鬥至今。2018年朴槿惠醜聞的爆發,他也功不可沒。

讀者可以從本書瞭解孫主播的生命哲學,以及他參與社會抗爭的複雜心境。除此之外,我們也能從這些故事中一窺南韓社會的歷史及轉變。他和同伴想要抗爭,理由就是”不自由”,當年的新聞台由財閥和統治者掌控,根本沒有新聞自由可言,歌功頌德是主旋律,批判性的粉飾太平,實在太假惺惺了。對於嚮往民主自由的人而言,總得有人站出來反抗,才有改變的契機。

我讀完本書,感想是南韓跟台灣在某種程度上很像難兄難弟,亞洲四小龍的經濟騰飛,告別獨裁統治邁入民主社會,社會活力越來越旺盛,科技業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引擎。社會議題方面也存在眾多交集:轉型正義、貧富差距、血汗職場、病態的學業競爭、南北韓議題…等不勝枚舉。台灣也有一群人致力於台韓兩國的交流,感謝這群人的用心付出~

今天有一則新聞,安倍晉三跟台灣鳳梨合照,象徵血濃於水的台日友好。台韓兩國人對日本的態度可謂南轅北轍啊,背後的歷史與文化脈絡,值得細細思索。很開心讀了本書,加深我對南韓的認識。如果你對新聞和南韓有興趣,本書值得推薦!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4 人中有 4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零規則:高人才密度x完全透明x最低管控,首度完整直擊Netflix圈粉全球的關鍵祕密

零規則:高人才密度x完全透明x最低管控,首度完整直擊Netflix圈粉全球的關鍵祕密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4/22

本書入選《金融時報》及麥肯錫2020年度最佳商業圖書獎的shortlist。可以進入決選的書代表有一定的可讀性,本書也不例外。關於《零規則》內容的介紹,已經有許多人替大家整理好了,Youtube上面也有幾個影片或podcast,有興趣的人推薦先去聽一聽,做得都很好! 商管類的書籍通常網路上都會有人分享心得或製作影片,假如有心學習的人也能訂閱一下專門說書的app,商管圖書往往是說書app最專注的主題,畢竟現在是一個”社畜時代”哈哈,搭捷運都會看到廣告~除了苦中作樂,花小錢訂閱說書節目學習新知,CP值還是挺高的。

如果連訂閱費都捨不得,且不排斥”阿六仔”的口音,其實對岸也有一些免費的節目,花點心思也能吸收不少知識。本書三百多頁,我讀書之前已先聽過訂閱的app,聽書半小時,讀書卻花了我五天,其實大部分的內容用聽的即可,當然讀書比較扎實,因為有較多的篇幅去說故事,比較生動活潑啦,可是現在這種資訊爆炸的時代,連學習都變得碎片化,學習的樂趣都快沒了><。

《零規則》的作者是Netflix創辦人里德.海斯汀和INSEAD的教授艾琳.梅爾。艾琳寫過一本書叫《文化地圖》,里德有一天讀完以後覺得很讚,決定邀請艾琳來寫一本介紹Netflix企業文化的書,本書即兩人合作的成果。這本書能帶給讀者很多新鮮的想法,的確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不過既然是介紹企業文化,難免自吹自擂,也不像小說有故事性,純粹是一本比較生動的工具書。

本書試圖傳遞的精神很簡單,Netflix可以成功歸根於三大要素:人才密度、誠實文化、信任放權。他們願意給予市場上最高的薪水挖角最優秀的人才,因為一個葉問可以打十個軟腳蝦,他們鼓勵員工不定期去競爭對手那邊面試,假如對方提出的薪水比目前的還高,Netflix願意立刻提高你的薪資,這樣一來,員工的薪資水平可以領先市場,相對的,假如公司認為你不OK,可以隨時開除你,開出最高薪水挖角適合的人來填補。誠實文化讓員工彼此溝通順暢,做起事來效率十足。最重要的一點,Netflix幾乎不設置”規則”,也就是”零規則”,充分授權員工辦事的權限,信任員工能以公司的利益為出發點,妥善的完成職責。

這三個要素環環相扣,Netflix為了落實零規則,經歷許多陣痛和嘗試,才能達到今天視訊串流的龍頭地位。本書以Netflix內部的各種故事為例,說明零規則的好處,零規則對員工和公司都有利。當然公司必須採取眾多措施,才能保證零規則文化的落實。

話雖如此,你如果上Glassdoor或其他職業網站搜尋Netflix的工作心得,你會看到與本書截然不同的心聲,有些員工真心話大冒險,給出另一種聲音,置頂的一則貼文題為[How much does a functioning human cost?]有多達549人按讚。他說Netflix的企業文化缺乏”人性”,所謂誠實的文化也流於形式,同事之間沒有人敢交心,而且害怕隨時會被開除。就算發生事情,管理層也就寄一封沒感情的備忘錄給大家,and move on。他希望Netflix能夠更關心員工,多加重視人類情感的成分。

本月初我的臉書推播給我一篇天下雜誌的文章〈高中被當五科、托福考七次,屏東女孩當上Netflix產品總設計師〉,本文寫得不錯可以去瀏覽一下~文中提到受訪者剛加入Netflix時壓力大到一度要吃藥才能睡著,可見壓力之大! 現在社會都流行要加入科技巨頭,矽谷和華爾街本質上都一樣,資本主義的cultural diversity。紐時中文網4/8有一篇文章〈在谷歌遭遇性騷擾後,我再也不會愛上一份工作〉,也值得反思。

其實讀久了類似的論述,對照一些自己和朋友的親身經驗,反而由衷佩服Netflix創辦人的真知灼見以及他的坦率。他說:[We are a team, not a family.] 他認清了資本主義的運作邏輯,個體生命的價值就是以金錢來衡量,只有錢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既然如此,不如徹底的服從資本社會的運作模式,讓自己的公司順應市場機制,提高競爭力,贏家全拿!

這個時代只剩溫拿和魯蛇,中產階級已經逐漸消失了。身為小螺絲釘,還是打起精神好好上班吧~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7 人中有 17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恐怖矽谷:回憶錄

恐怖矽谷:回憶錄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4/21

這本書是《紐約時報》2020年度最佳十大好書之一。作者安娜.維納目前是《紐約客》的特約撰稿人,專門報導矽谷的新聞。本書顧名思義就是她在矽谷工作期間的所見所聞,她詳細地從第一人稱的視角,揭露矽谷的文化,可想而知她的體驗不太好,促使她動筆將觀察到的奇特文化寫下來,成果即一本發人深省的好書。先從閱讀的體驗說起吧。這本書雖然探討的是矽谷的陰暗面,但讀起來其實很親切。安娜的文筆很好,她對於細節及場景的描述相當生動,畫面感十足,意象繽紛,很適合改編成電影,而環球影業也已經取得了電影改編權。

故事本身是安娜在25~29歲四年間在矽谷工作的總結。她是土生土長的紐約客,大學就讀社會系,畢業後在紐約的文學經紀公司上班,當了三年的助理。25歲時,她漸漸覺得出版業的前景似乎遙遙無期,沒有她發揮的舞台,某次瀏覽新聞時看到一則關於一間新創公司的訪談,她覺得或許可以試試看,姑且一試,竟然成功錄取了。打包好行囊,她離開了東岸高雅的文藝圈,投入西岸熱錢湧動的高科技業,迎接她的是東西兩岸截然不同的工作文化。

她待在矽谷的第一間公司從事電子圖書訂閱服務,使用者只需支付幾美元,就能閱覽上百萬本書籍。這種新創公司的商業模式遭到安娜出版界的朋友唾棄,這種提供近乎免費的閱讀服務,本質上就是收費的公立圖書館,建立在壓榨作者的版稅上。由創投提供的資金支應,最終的目的就是盡早把公司賣給科技巨頭,而最後它也被Google買下了! 這間企業的天使投資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彼得.提爾。作者任職期間,公司規模很小,只有五個人。安娜是這間公司的第四號員工,前三號員工都是共同創辦人,典型的矽谷創業家: 二十歲初頭的年輕白人,專長為寫程式,自信滿滿,彷彿已經見識過全世界的大風大浪。

相比之下,安娜則像刻板印象裡的文科生,有點靦腆,謙虛有禮。她驚訝於矽谷創業家們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氣,談笑風生,彷彿未來盡在掌握之中! 這只是初來乍到時其中一個culture shock,她努力適應,希望能夠做出貢獻。她最初的期待是能夠發揮自己的文學所長,替這間新創公司的產品注入活力。她提出了一些具有文學涵養的建議,希望優化使用者體驗,讓愛書人在茫茫書海中找到滋養身心的著作。她也主動召開讀書會,希望與創辦人們共同交流,提升app的質感,但三位創辦人從來沒出席過。

三位大男孩關注的是如何衝高使用者數量,優化各種資訊分析的數據,安娜漸漸領悟到,矽谷的文化關注的是各式各樣的最佳化(optimization),以數據為導向(data-driven),一切效率至上,希望盡快提高市場佔有率,接著賣掉公司或公開上市。安娜的職責為選書、編寫文案、秘書工作,但過了幾個月她終於頓悟了,這間公司是三位大男孩的遊戲場,她反而像保母,不受重視的女管家。[她對學習太感興趣了,而不是實作。] 有一次一位創辦人不小心在共用的聊天室輸入這段文字,安娜正好坐在他的旁邊,他立即道歉了。尷尬不已,安娜也知道該換工作了。

離開圖書新創公司後,她在其中一位創辦人的推薦下到一間前景看俏的數據分析公司面試,她在什麼也不懂的情況下意外錄取了,擔任客服人員的職位。這間公司替客戶提供數據分析的服務,它開發了一套產品,讓客戶可以追蹤使用者的使用習慣。舉個例子,A公司研發出一個跑步app,記錄使用者每天跑幾公里、燃燒多少卡路里、每日運動的時間…等數據,這些數據眼花撩亂,A公司可以訂閱數據分析公司的產品,把這些數據視覺化,以簡潔明亮的圖表方式呈現,也就是近幾年最夯的visualization,透過華麗的視覺效果,似乎就大幅提升了資料的可信度。

這也是矽谷的一項特色,開發出一套軟體,讓其他人能夠更快速的開發另一套軟體。顛覆式創新也是一個關鍵字,任何事情都可以被顛覆。此外,這些從使用者身上蒐集而來的數據,涉及個人隱私,但當時法規監管仍未健全,大眾對於科技業處理數據的黑暗面一無所知,任何階級的職員都有「上帝視角」,能夠隨心所欲的使用這些數據。這跟後來引起廣大爭議的劍橋分析事件如出一轍,個資被當成商品,或被用來投放廣告,安娜在工作時,心中時不時會展開道德拉鋸戰,她不斷的發出質疑,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合乎情理呢? 雖然自己只是一個客服人員,但我的工作是否正是造成社會不公義的一環呢?

安娜對於新創產業的薪酬待遇也感到不安。她在出版業時的年收入為3萬美元,以紐約的生活水準而言,這是相當拮据的薪資,但當她加入資料分析新創後,薪水提高至8萬美金(入職滿一年漲至10萬),還包含了優渥的股票選擇權、健保福利…等。優渥的待遇使安娜得以享受過往在出版業不曾體驗過的舒適生活,毫不心痛地吃著一盤18美元的沙拉,上下班都以Uber代步,網購數百美元卻不曾使用過的科技新玩意兒…。

她的工作其實並沒有那麼困難,她常常感到困惑,科技業的薪資為何硬生生比其他行業高那麼多? 當舊金山城裡的公務員、藝術家、服務員…芸芸眾生為了高速飛漲的房價而苟延殘喘時,新創企業的年輕小夥子們揮霍無度,成天開派對,整個矽谷儼然一座巨大的遊樂場,而且遊客都是20幾歲的男性白人,他們不用擔心錢會花完,因為創投和資本市場會不斷注入一輪又一輪的融資。

安娜身為局內人,她的情緒很複雜,一方面慶幸自己身處其中,享受一個世代少見的經濟變革,具備物質的基礎,至少不必為了生存而苦惱。但另一方面,她的精神層面開始感到疲乏,一種忐忑不安的心境,她開始質疑最初投入新創領域的理想,是否已經本末倒置了? 她如同多數人一樣,本來希望透過科技的力量,一起為社會正義貢獻一己之力。但是,她逐漸領略,或許自己正是社會不公義的幫兇之一。安娜在資料分析公司待了一年的時間,儘管盡心盡力,依然被當作免洗筷一樣開除了,接下來,她加入另一間新創,一間提供開源軟體碼代管服務的公司,依然擔任客服人員。她在此任職約3年後決定離開矽谷的科技業,開始為雜誌撰稿,希望透過報導與寫作,讓更多人認識矽谷的文化。

安娜於2013~2017年在矽谷工作,在這四年間,她領略了矽谷獨有的企業文化。近幾年矽谷的企管理念隨著科技的推波助瀾拓展至全球。傳統的企業特色為階級分明、體制完備、一絲不苟;相比之下,矽谷崇尚扁平化組織、結構鬆散、輕鬆活潑的工作環境。總體來看,全世界的企業似乎漸漸往矽谷的精神靠攏,這種新型的制度在多數人的眼中顯然勝過上一代延續下來的僵化官僚組織。不過呢,每一種制度都會有缺失,這也是安娜寫作本書的初衷,她想要揭露矽谷文化的弊病,希望喚醒更多人的重視,凝聚大眾的努力一同去矯正諸多「矽谷精神」的問題。

安娜擅長捕捉不同情境底下各種微妙的情緒,場景的描摹也栩栩如生,經典的劇情元素一應具全,愛情、友情、辦公室政治…她用文字精準的記錄下2010年代的矽谷時代精神:

舊金山都市景觀的變化;共享經濟已經與所有科技新貴的生活密不可分;遠距工作也成為新常態;日益懸殊的貧富差距,遊民四處可見,房價火箭式上漲;社群媒體徹底滲透日常生活,貓咪迷因、陌生人的求婚影片、美食攝影…支離破碎的資訊大爆炸,人際關係變得更疏離;

科技巨頭的員工一天花費四小時搭乘接駁車往返園區與郊區,園區內提供了最完備的設施,讓員工心無旁鶩的貢獻心力,Down for the Cause! ; 隨處可見對於女性、少數族裔、性別取向的歧視;逐漸氾濫的網路霸凌,仇恨言論成了新型態的政治論述…作者的筆觸犀利,勾勒出一幅幅令人難忘的矽谷浮世繪。

德國之聲有一部紀錄片《America’s New Gurus – in search of enlightenment》講述美國精神生活的現況,越來越多年輕人不知道人生的意義為何,開始透過迷幻藥、草藥、瑜珈、冥想、新世紀療法、追尋人生導師…等方式探索內心的精神世界。同樣的現象也發生在矽谷,就算有許多人一夕致富,卻也迷失了方向,嘗試各種方法,希望釐清內心的真實想法。關於矽谷人矛盾複雜的心理,安娜有繪聲繪影的臨摹。

《恐怖矽谷:回憶錄》裡的矽谷,有點像電玩俠盜獵車手+看門狗+南方公園混合體的怪誕拼貼。還好,安娜的人文情懷讓冷冰冰的科技有了溫度。對科技、商業、文學的巧妙交集有興趣的讀者,不妨跟隨安娜的文字,來一趟難忘的矽谷職場之旅吧!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2 人中有 12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Instagram崛起的內幕與代價:以及它如何改變了文化、商業、科技、媒體,與我們每一個人

Instagram崛起的內幕與代價:以及它如何改變了文化、商業、科技、媒體,與我們每一個人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4/21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本書是《金融時報》和麥肯錫2020年度最佳商業書獎的得獎作品,講述了Instagram的故事,以及探討了IG如何影響了全世界的社會文化。作者莎拉.弗埃爾是彭博社的科技記者,從2012年起就開始報導科技與社群媒體,過去這十年也正好是社交媒體蓬勃發展的黃金年代,甚至可以說社交媒體定義了整個2010年代。

自從臉書席捲全世界以後,相似的應用程式紛紛出爐,經過一番激烈的廝殺,有幾間公司脫穎而出。推特以文字為載體,並以即時性聞名;IG算是後起之秀,以圖片分享的功能,填補了市場上的空缺。綜觀來說,目前最有影響力的社群媒體公司也是這三間: 臉書、推特、IG。儘管這幾年陸陸續續有許多新興的app(例如:抖音、Snapchat)嘗試挑戰他們的地位,可是三強鼎立的局面應該還會維持一陣子吧。

我們的生活已經脫離不了社交網絡,假如不使用,就會跟世界斷絕聯繫,因此社群媒體其實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基礎建設了,更驚人的是這些平台上聚集的人口是以十億為單位。這幾間公司掌握的權力可謂空前絕後,他們顛覆了傳統世界的價值觀、架構、經濟體系、人際關係…等。若說他們形塑了21世紀的文明,被稱為文明的開創者也不為過。這幾年公眾漸漸意識到社群媒體公司的影響力太大了,紛紛呼籲對他們進行監管,各國政府也開始著手擬定政策,以維護普羅大眾的權利。

祖克伯身為網路創世紀的先知,他總能未卜先知,因此當新的社交媒體app越來越受歡迎,威脅到臉書的前景,他通常會先發制人,蘿蔔大棒齊下,撲滅星火燎原的可能。祖克伯喜歡砸大錢直接把競爭對手買下來,納入旗下後就冷凍或解散。假如對方拒絕被收購,臉書就會試著推出一模一樣的功能,有時成功,有時失敗,總之臉書也是小心翼翼,希望繼續主宰社群媒體。

這也是IG的命運。

IG有兩位創辦人:斯特羅姆和克里格。如果你已經讀過很多矽谷的創業神話,他們的故事幾乎如出一轍。斯特羅姆是一位史丹佛的高材生,曾經在一間叫做Odeo的公司實習,坐他旁邊的工程師就是傑克.多西,後來的Twitter創辦人之一。兩人個性相近,都有高雅的品味,很快就成為好友。斯特羅姆畢業後加入Google一段時間,他覺得Google的公司文化不太適合自己,而且也無從發揮所長,一段時間後也離開了。

因緣際會下,斯特羅姆加入新創圈,當周圍的同學都一窩蜂創業,他也入境隨俗。IG正式上線的時間是2010年10月6日,離蘋果推出iphone不過3年的光景。當時圍繞在「應用程式」的商業模式正在確立,矽谷的工程師們積極的開發五花八門的app,沒有人知道自己的產品是否會一夕爆紅。斯特羅姆也一樣,他也投入app設計的行列,並透過朋友引薦,認識了共同創辦人克里格。克里格是個很好相處的人,彼此磨合了幾周,一拍即合,就成了一同打拼的夥伴。

他們最初設計的app叫做Burbn,取自波本威士忌的諧音。目標群眾為享受都市生活的年輕人,熱愛穿梭於不同的酒館,他們可以在這個app上面分享自己去過哪裡,或者他們即將前往哪裡,透過分享,給朋友當作參考。倆人其實也不確定這種功能是否能吸引到使用者,而且投資人似乎也對此興趣缺缺。經過一番腦力激盪,他們決定加入上傳照片的功能。當時還是3G的網路,上傳照片是一件心很累的事,而且手機的像素低,拍出來的照片品質不佳。

不過,他們認為隨著手機的發展,人手一機,相機規格也會逐步提升,在未來每個人都是業餘攝影師。若能提供一個讓人們隨心所欲就能上傳照片的平台,似乎充滿願景! 他們也著手設計IG的雛型。接著某一天,他們收到了當地一位攝影師的來信,推薦自己當作測試員,斯特羅姆和克里格也答應了。這位攝影師替IG設計了幾款最初代的濾鏡。加上濾鏡的相片更完美了,低畫素的圖片也能成為藝術品。其實IG並非第一個替照片加上濾鏡的應用程式,可能是天助自助者,天時地利人和,剛好又有名人加持(例如:傑克.多西在他的推特上幫忙宣傳給160萬追隨者,說IG是他最愛的app),IG上線後迅速竄紅。

2012年4月,上線僅僅18個月,臉書宣布以10億美元的金額買下IG。當時IG只有13位正式員工! 這讓全世界都跌破了眼鏡,究竟是何方神聖,讓臉書下重本收購呢? 從臉書的角度來說,祖克伯想先下手為強,避免IG飛速成長侵蝕臉書的市場。從IG兩位創辦人的角度出發,他們從未想過這一款app會成長得如此迅速,公司規模無法應付突如其來的業務增長,甚至連伺服器的數量都快無法負荷了。加入臉書有許多好處,可以藉臉書的資源支持IG的成長。

最重要的一點是,祖克伯拍胸脯保證IG在集團內可以享有完全的自主權,IG雖然被買下,但臉書絕對不會干預兩位創辦人的經營決策。兩人很開心地答應了。可是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先給你甜頭吃,等到時機成熟,金雞母還是會被殺雞取卵。祖克伯前幾年的確信守承諾,讓兩位創辦人自由發揮,但是當IG羽翼豐滿了,反而威脅到臉書自身的前景,祖克伯終究把IG的掌控權收回來。2018年兩位創辦人辭職,離開IG(或者說離開臉書)。IG和FB兩者之間的你來我往,也是一個M&A經典的案例研究。

這本書條理分明的梳理了IG的成長歷程。除此之外,作者也深度分析了IG引發的文化現象。IG能夠蒸蒸日上,擄獲超過十億用戶的歡心,一切都不是偶然的,而是精心設計的成果。斯特羅姆本身就是一位很有品味的生活達人,他也一直熱衷於攝影,曾經去佛羅倫斯學習攝影,喜歡探究事物背後原理的他,將精緻的美學應用於IG的頁面設計,一種有質感的極簡主義風格。與臉書眼花撩亂的頁面相比,IG更顯得平易近人。斯特羅姆堅持IG的風格要始終如一,貼近藝術與美學,他希望營造出一個網路上的桃花源,讓使用者心曠神怡,甚至獲得心靈上的啟發。

最初,世界各地的藝術家、攝影師、畫家…等深受鼓舞,紛紛將自己最迷人的作品上傳,在一段時間裡,IG是一個欣賞藝術的線上社群,正如斯特羅姆的願景一樣,這是一片網路淨土。漸漸的,資本主義也在此發現了新的藍海,以視覺體驗為腳本,看似生動自然的相片,轉變為處心積慮的構圖,置入性行銷成為常態,限時動態成了工商服務時間。

IG有一個社群團隊,專門從眾多使用者中手動精選出最能反映IG風格的帳號,並且推播給所有人,這個團隊小心的維持整個平台上的風格,假如有意外發生,也會想盡辦法巧妙的進行修正。
IG也積極地與網紅及明星們合作,讓貼文的觸擊率發揮最大的效果。IG的興起使網紅產業快速發展,他們定義了當下最夯的潮流,而粉絲也紛紛追隨。

如此一來,某些特定的價值觀就會被放大,成為主流的價值觀,進而成為一種文化現象。例如,全世界的咖啡館變得越來越像,採光、座椅、餐具、擺設…都為了迎合打卡而設計,店主為了吸引客人,總得投其所好,室內設計的風格也就均一化了。

另一個引起廣泛討論的議題,就是IG可能會讓使用者身心疲乏。人都有比較心裡,當你看著他人完美的人生,心中總會五味雜陳。IG鼓勵追求完美的境界,反而變成使用者的緊箍咒,似乎只能將最完美的一面呈現給世人,不能露出一絲絲的不完美。

這本書名取的很有創意,#nofilter,沒有濾鏡,真實記錄了一間影響全人類的公司的背後故事。

你可能已經對社交媒體的生態瞭然於心,可是透過作者系統性的介紹,應該還是能從本書中獲得不少啟發,本書能得獎也是實至名歸了。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7 人中有 7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自由與文學

自由與文學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4/21

高行健先生是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這本書是他2014年推出的文集,主要由演講稿構成,附帶幾篇戲劇或電影的評論,同時分享自身創作的理念。因為這本書屬於作家近期的作品,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高先生一輩子創作思想的濃縮精華。

書名就是全書的重點,高先生認為,真正的文學是自由的文學,不過歷史上文學經常”走偏”,變成政治的工具,特別是20世紀文學被用來形塑意識形態,導致各種戰爭和革命,為了否定而否定。他呼籲真正的文學家別參與政治,因為只要跟政治扯上關係,文學一定會變質,屈從於立場或利益,也就沒有了”自由”。

高先生也說文學是無法改造世界的,它純粹是一種個體生命的情感表述,文學存在的意義在於見證人類生存的困境,每一個作家透過文字記錄當前時代的各種情境,一方面抒發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另一方面留待未來的讀者參照。既然如此,文學就必須是真實的,不能參入其他雜質。

可惜的是,文學創作者,或者說社會上的所有人,往往必須面對經濟、文化、社會等多種規範或約束,絕大多數的人都選擇妥協。單純以文學為例,高先生認為市場導向的創作有時會讓作品流於膚淺,或者說經過包裝,不再真實,非常可惜。當然暢銷書也有它的存在意義,高先生只是出於憂心,指出這種現象會使文學不再自由或真實。真正的文學家得耐得住寂寞。高先生的前半生都在中國度過,這段期間的經歷形塑了他上述的思維。

*
讓我分享一點自己的想法~從小到大,我讀過不少純文學的作品,至今依然熱愛”純”文學,文學家發自內心的真實情感令人感動,也才能觸動我的靈魂。我是90後,開始懂得閱讀文學已經21世紀了,書架上的文學作品是整個20世紀中文文學的匯總,而且歷史有汰換的功能,能夠留下來的作品都是經典,至少值得一讀。

其實文學書讀久了,對於中國文人在歷史上,特別是五四運動以後的處境,深感同情。我發現自己非常熟悉中國文學史,從民初的作家,到文革以後,乃至於當代,基本上都瀰漫著一股無奈,甚至必須流亡才能自由,何等的辛酸。文本中記錄太多駭人聽聞的過往,不知不覺中,某種不安的情緒也融入我的思緒裡。文學家說必須透過文學記錄這些事情,以免後世遺忘,歷史才不會重蹈覆轍。

可是對於單一個體而言,承載這些東西太沉重了,使人喘不過氣。現代社會提倡人要向前看,向錢看,緬懷和沉浸在逝去的歷史,意義何在? 這種感受在每一個年代都一樣,褚威格感嘆黃金年代已經消逝,走不出來選擇結束。兩次世界大戰粉碎了西方的精神世界,為了療癒創傷,人們開始探索個體生命的內心世界,文明的衝突,這種敘事太宏大,沒人能夠負荷。消費主義和資本主義填補了生存意義的空白,好像也不錯?

我可能還太嫩,不知道閱讀這些”純文學”能幹嘛。既然文學是內心表述,我就先把它寫下來,當成一種記錄。有時候文學作品的格局很高,意境很美,沉澱思緒,撫慰人心。高先生的思想深邃,獻上致意!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7 人中有 7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房慧真的人物採訪與記者私語(隨書附贈精美設計48頁典藏別冊)

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房慧真的人物採訪與記者私語(隨書附贈精美設計48頁典藏別冊)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4/19

這本書《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是記者房慧真女士的人物訪談錄,她在2011~2015年於《壹週刊》任職期間負責撰寫人物採訪的專欄,這個專欄提供深度的人物側寫,大部分都3000字起跳,有比較充裕的篇幅去捕捉受訪者的神韻。

作者的文筆出神入化,畢竟曾經就讀台大中文博士班,35歲那年本來想離開學院生活到現實社會裡體驗一下,竟然從此踏上記者的職涯,35歲才開始人生的第一份正式工作。2011~2015年正是台灣媒體業風雲莫測的年頭,商業巨賈試圖壟斷媒體,太陽花學運等社會運動也方興未艾,在這種時代背景之下當起記者,一方面疲於奔命,但也第一手見證整個世代的時代精神。

現在讀這種書感觸良多,因為我也是同樣的世代,不過只是旁觀者,當時有許多同學衝進會場或上街頭,沸沸揚揚,但大家進入社會以後,這些東西都是過往雲煙了,動態貼文也開始以孩子和股票投資為主。我想起學生時代讀過的一些日本小說,主人翁在進入成人世界以後,都學會和體制和平相處。西方知識份子總愛緬懷1960年代的學潮,青春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書中的受訪者大部分都是名人,甚至還兩度訪問了達賴喇嘛。房女士說她將訪談當作學術論文來寫,每次訪談前都會做大量的研究,盡量全方位的認識對方,如果對方是作家,就遍讀其作品;如果是導演,就把其電影都看一輪。這樣一來,訪談時就有比較充足的素材可以對談,有時靈光乍現,吉光片羽都可以成為打開對方心房的鑰匙。這本書的封面設計很有巧思耶,若隱若現的心結,彷彿輕輕一拉就鬆開了。

作者非常博學,各種歷史、典故、作品信手拈來,每一位受訪者不再是扁平的一個人,而是融入了時代背景的立體人像,讀者也可以從中學習每一位受訪者所處”圈子”的一些背景知識。本書非常知性,深度的對談以豐富的知識為基礎,透過單一個體的故事,我們可以去反思自己的人生,對當前的社會也有更深的認識。

書末收錄了作者的訪談心法,訪談也是一門技藝高深的學問! 我到Youtube看一下房女士上大愛電視台的節目《青春愛讀書》的訪談,她跟高中和大學生分享採訪的心得。看著看著,突然覺得怎麼有個人很眼熟,原來李偉文醫師的女兒李欣澄也有上節目,前一陣子剛出書才知道她。怎麼那麼年輕就知道要來上這種節目呢? 真的很會規劃人生!

總之,若你喜歡探索別人的生命故事,本書非常值得推薦!

*
現代人都覺得社會冷漠,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疏離,希望透過某種方式跟別人產生連結,解決寂寞的方式很多種: 可以滑Tinder或Bumble(創辦人是一位很有魅力的女性創業家!);可以看17Live、UP等直播平台;越接近30歲,也開始出現相親的動態,就像經典的Ted Talk「Why 30 is not the new 20?」說的一樣,音樂關掉了,大家忙著找到身邊最近的椅子坐下。

其實還有一種方式挺療癒的,收看訪談節目,因為有兩個人在對話,雖然觀眾是旁觀者,但至少有人跟人之間的交心,蠻適合打發空虛寂寞的漫漫長夜。假如你不排斥中國的節目,又喜歡深度對話,有一檔節目叫「十三邀」,主持人許知遠是對岸頗有名氣的公共知識份子。

目前已經製作到第五季了,我剛看完第六集,受訪者是「胡潤排行榜」的發行人,一位來自英國的老外。胡潤研究院每年都會發布一個大陸有錢人的排行榜:「胡潤百富榜」,這是中國商業界一年一度的盛事,中國貧富差異越來越大,跟八旗文化本月新書《低端中國》裡底層的窮苦生活相映襯。

《十三邀》約訪了這位”做榜單的人,鍍金時代的觀察者”,如果你有興趣看一看,你會對當前中國社會的經濟情勢有更深入的認識。這個節目很適合想要了解中國的人觀看,台灣言論自由的好處就是資訊流通,具有高度參考價值的資訊隨手可得,可惜的是娛樂新聞還是吸引了大部分閱聽人的注意力。

我個人感覺~兩岸關係是台灣社會最重要的社會議題之一,但相關的著作引起的討論似乎比較少,台灣電視台的新聞多少有意識形態,政論節目的兩岸論述大致定義了大眾對於兩岸關係的見解。如果你好奇或想要從另一種角度認識中國,《十三邀》是個值得推薦的切入點。

它跟傳統正襟危坐的訪談不同,許知遠是個不拘小節的主持人,這種跳脫傳統儒家階級框架的對話形式,非常的親切動人,每個人都是平起平坐的個體生命,節目的取材也充滿省思。

台灣人看這檔節目還會有一種感觸,他們在關懷社會的同時,還得謹慎的拿捏分寸。台灣的言論自由得來不易,要好好珍惜及善用。這種節目提供了認識中國的視角,有空的話再去讀一讀駐中國的外媒特派員寫的書,就能從西方人的視角認識兩岸關係。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6 人中有 6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Officially Unofficial: Confessions of a Journalist in Taiwan

Officially Unofficial: Confessions of a Journalist in Taiwan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4/19

本書作者J. Michael Cole(寇謐將)是一位專注於報導台灣事務的加拿大記者/作家/智庫研究員,這本書是他2006~2013年在台灣擔任記者的回憶錄。這本書提供了耐人尋味的內幕視角,讓讀者了解一個外國人在台灣當記者,究竟是哪種感受?

Michael出生於魁北克,法語是他的母語,大學讀英語文學,後來在加拿大軍事學院獲得戰爭研究碩士,畢業後進入加拿大的情報單位當了兩年半的分析師,後來因為理念跟機關有出入而決定離開。當時他的女友是台灣移民,因緣際會在女友的慫恿下,他來到台灣開啟他的記者生涯。

Michael在書中提及當記者從小就是他的志向,他的父親是加拿大廣播公司的工程師,因此他有許多機會接觸新聞從業人員,他很欽佩他們專業的形象,以此為榜樣,希望有朝一日能像他們一樣光鮮亮麗。往後的歲月,Robert Kaplan和卡普欽斯基等知名記者的著作深刻的影響他。國際關係是他的熱情所在,結合文學的專長,他常常閱讀各國的文學作品,增進自己對於世界的認識。

Michael來到台灣後,加入台灣最有影響力的英文報紙《Taipei Times》擔任文稿編輯,後來也兼任記者和評論員,寫過不少關於台灣的新聞報導。因為曾經在情報單位工作過,他的報導焦點就是軍事、國防等議題,特別是兩岸關係如何牽動美中台三方的敏感神經。Michael的身分比較特殊,他是一位外國人,但在台灣的媒體工作,所以稱不上”特派員”,這種身分蠻尷尬的,經常像三明治被夾在許多對立的人事物之間。

在書中,讀者可以感受到Michael是一個心直口快的人,有時忠言逆耳,他的許多觀察深刻的針砭台灣社會的問題。政治上的意識形態在他眼中,就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課題,他也出版過其他書籍,探討的主題也大都圍繞在相關議題上,他寫的這些東西,其實把很多”不方便講”的事情都攤開來說,所以書名副標題才叫confession of a journalist。這些內容很微妙,值得讀者細細思索。

本書很另類的一點是作者採用第三人稱書寫,所以書中會一直說He thinks, he believes…而不是I think, I believe。Goodreads上面唯一的評語給一顆星,抱怨這種很跳tone的筆法。作者在書中稱他必須以第三人稱的寫法抽離自己,才能更客觀的寫出在台灣當記者的心路歷程。書中也有不少篇幅是Michael工作上的nagging,蠻瑣碎的,但從中也能體會記者這行經常吃力不討好。

其實我們需要更多像Michael一樣關心台灣的人,他的故事值得更多台灣人聽見。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5 人中有 5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隱形澳門:被忽視的城市與文化

隱形澳門:被忽視的城市與文化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4/17

這本書寫的超好~假如你想要認識澳門,本書絕對是最佳選擇!

我以前讀過幾本關於香港的書,卻還沒讀過澳門相關的著作。一般人講大中華區,常常指的是”兩岸三地”:台灣、中國、香港,把澳門直接忽略。甚至一般講”港澳”,大部分的人直覺想到的還是香港的樣貌。澳門一直以來都是隱形的,大家知道她的存在,卻不曾花心思去深入了解她。作者在書末提及本書出版的緣由,作者在網路上發表過一些關於澳門的文章,而台灣的出版社看到主動接洽,本書的出版填補了一塊空白,終於有一本比較嚴肅討論澳門的文化著作了,感謝引介啊!

本書分成四章,第一章介紹澳門的歷史,第二章介紹澳門的旅遊業及賭城文化,第三章探討了澳門的在地認同,第四章講述澳門的藝文創作。作者李展鵬教授是一位土生土長的澳門人,大學來政大念新聞系,碩士到中國中山大學讀文學,博士到英國Sussex University讀傳媒與文化研究,這種跨國的經歷,研究領域又是文化議題,更厲害的是文字功力也受過正規的學術訓練,難怪寫得出如此精采的文化論述!

貫穿本書的主軸就是澳門本土意識的覺醒。眾所周知,澳門被葡萄牙殖民,直到1999年才回歸中國,葡萄牙文化深深影響了澳門的文化。不過跟香港的情況迥異,港英政府在67年暴動後勵精圖治,將香港打造成世紀級都市;反觀澳葡政府基本上放牛吃草,沒投入太多心力建設這塊遠東的殖民地。因此今天澳門人並不會特別懷念葡萄牙人的統治。話雖如此,葡萄牙文化依然深入澳門人的生活,從飲食到建築,葡萄牙留下的印記依然清晰可見。

2002年,澳門迎來新紀元,這一年政府開放賭場經營,短短幾年澳門就超越拉斯維加斯成為全球最大賭城。華麗獵奇的賭場紛紛開張,爭奇鬥艷的建築外觀徹底改變了澳門的城市景觀。以GDP來衡量,澳門受益於博弈業湧入的熱錢,人均GDP甚至成為全球數一數二的富裕城市。但光鮮亮麗的背後,也存在眾多社會問題。

舉例來說,澳門人口60幾萬,開放賭場後,雖然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但當地人無法滿足勞動力的缺口,所以大量引入外勞,外勞的數量已高達20萬,幾乎占據全澳門勞動人口的一半。外來人口的移入對於澳門社會必然會有各方面的影響,一來當地人工作更難找了,外勞的薪資拉低了薪資水平,但博弈業促進經濟飛速成長,物價及房價也迅速攀升,導致民怨四起。外勞的剝削又是另一個衍生的問題。

澳門土地小,約30平方公里,等於台北文山區的大小,人口60萬,每年卻迎來3000萬個遊客,跟威尼斯一樣,住宅被改建成旅館,古蹟被拆除,變成賭場或購物中心,交通也變得擁擠不堪。貧富差距也逐漸擴大,對許多澳門人來說,賭城的窮奢極慾,反襯了底層人口的辛酸血淚,土豪揮金如土,越來越多百姓卻只能吃土,構成一幅不忍卒睹的寫實主義畫作。

澳門轉型為賭城以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社會開始懷念起以往純樸安靜的年代,當年的澳門是一個人情味濃厚的小城,去逛街一定會遇到熟人,沒有遊客的喧囂,奢靡的消費主義也尚未荼毒質樸的社會氛圍。2005年澳門人習以為常的舊城區獲選為世界文化遺產,大家才驚覺澳門竟然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蘊。澳門在歷史上缺少對腳下這塊土地的認同,或者說缺乏信心,對於自身文化的定義都是透過他者建立的。

例如,香港文化深度地影響澳門人的身分認同,從小看著香港電影、新聞、連續劇,使許多澳門人旅居國外自我介紹時,乾脆直接說I am from Hong Kong,懶得去解釋什麼叫Macau。書中對澳門與香港之間微妙的文化聯結做了非常生動的剖析,歸功於西西女士的文學經典《我城》,香港社會建立了「城籍」的自我意識,反之澳門對於”我是誰?”尚未建立清晰的文化論述。

可是過去十幾年,這種現象漸漸消失了,澳門社會已經逐漸”向內探索”,開始形成澳門的本土意識,「澳門身分」也越來越清晰,不再是模模糊糊的輪廓了。這也反映在日益蓬勃的藝文創作領域,電影領域的代表作有《堂口故事》、《骨妹》、《奧戈》;繪畫領域有袁偉業、霍凱盛等藝術家的傑作;戲劇領域有《甲戌風災》、《熊到發燒》等作品。李教授的另一個專長是電影評論,在介紹這些作品時,以深入淺出的優美文字娓娓道來,寫的真好! 找時間一定要欣賞一下這些澳門的藝文作品。書中也提及「澳門經驗」對於台灣有參考的價值,這應該不用再多說了,台灣讀者應該都能心領神會。

作者說他去麻六甲旅遊時,看見葡萄牙人在當地留下的遺跡,拓展他的澳門想像。書中也好幾次提起荷蘭人在台南的文化遺留。我對這種感受很有共鳴啊,在台南住了二十幾年,離開以後才開始去思考台南的文化風貌,畢竟學生時代每天都在赤崁樓前面來來回回,任誰都想逃離這個沉悶的古都吧!! 後來有機會到異鄉旅居,才會回頭想想自己的出身。幸運的是,我也有去過麻六甲,根本彰化老街的”山寨版”哈哈,閩南文化複製貼上,文化的遞嬗流轉,實在耐人尋味~

《隱形澳門》有一股魅力,那種文化的流動性,關於空間、時間、社會…眾多文化因素如何巧妙地交織、伸縮、擴散…。幽微的情緒,微妙的心境,既然你會找到這本書,相信可以懂那種難以言喻的知性樂趣~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6 人中有 5 人(83.33%)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Two Trees Make a Forest: Travels Among Taiwan’’s Mountains and Coasts in Search of My Family’’s Past

Two Trees Make a Forest: Travels Among Taiwan’’s Mountains and Coasts in Search of My Family’’s Past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4/12

大眾媒體可以影響一個國家的閱讀品味,本書因為加拿大電視台CBC的閱讀節目Canada Reads而獲得廣泛的關注。本書也獲得幾個加拿大文學獎的提名。這本書《Two Trees Make a Forest: Travels Among Taiwan's Mountains & Coasts in Search of My Family's Past》是一本跟台灣有關的英文旅遊文學,它的作者Jessica J. Lee(李潔珂)是一位加拿大籍的台裔混血環境歷史學家,目前正在劍橋大學擔任研究員。媽媽是台灣移民,老爸是英國威爾斯人,出身於加拿大,大學在加拿大就讀,接著前往英國深造取得碩博士,研究領域是環境歷史和美學。書名取得很有巧思:「雙木成林」,把中文字”林”拆成兩棵樹,兩棵樹組成一座”林子”。副標題直接把內容講明白了,Jessica來台灣旅遊,走訪山岳和海岸,同時追尋自己母系家庭的歷史。

近幾年台灣爬山蔚為風潮,我的臉書幾乎每到周末都有好幾位朋友分享站在高崗上的照片。我周末也喜歡去爬山,只是沒PO文的習慣,因為女友Sandy家添購了一台Toyota Altis給姊妹倆開,周末有空就有一台車可以上山下海。有車子後,移動範圍不再受限,台灣的公路都能趴趴走,剛好又因為疫情關係只能關在島內旅遊,走訪山岳的人數也一直增加。去過台灣的高山就會更愛這座島嶼,讚嘆造物者的鬼斧神工,完全不輸國外。

這一本書出版的時間很應景,去年7月上市,不知道中文版何時會在台出版? 如果你也是喜歡爬山的讀者,這本書很適合你,因為能夠從一位外國人的視角,欣賞台灣之美。作者是環境歷史學家,經過嚴謹的學術教育,美學又是其研究領域,所以她的文字非常優美,對於”空間”的感知度極為敏銳,她具備深厚的知識涵養,能用精美又豐富的字彙去重建旅遊歷程。她可以辨認出各式各樣的動植物,牠們的名字就成了點綴字裡行間的物件,但這也導致一些國外讀者抱怨看不懂牠們的學名,妨礙閱讀體驗。

本書在Goodreads上面有超過一千個評分,但分數只有3.51顆星,評分不算高。我有一位GR朋友也讀了這本書,也只給兩顆星,我特地留言替本書打抱不平,但她的回應也讓我反思許久,她認為本書不夠優美和吸引人。我又看了其他人的評論,許多人也覺得文字枯燥乏味。所以說閱讀是很主觀的事,每個人的感受都不一樣,我對於別人寫的東西往往都是從欣賞的角度出發,盡量說好話,少批評,畢竟我也沒資格說長道短。可是閱讀又教人要懂得批判,如何拿捏也是一門藝術。

描述自然景色之外,Jessica有許多發自內心的感嘆,書寫的風格如下:


Edward Said wrote of the human habit of romanticizing loss, the tendency to render and celebrate in literature the irrevocable gaps rent between peoples and the places from which they come. I turn to his words often, finding in their exactitude an articulation of my own feelings. Said wrote of the ways we aestheticize a lonely death. I think of the trees—once spread far but now diminishing. My grandfather died—skin on brittle bones—without us. His memory came undone, but the places he lost were not forgotten. They were written into him in ways he could not have known: in language, in body.

He wasted away once he could no longer eat, his heart failing in the night. Gong died alone, and it is for this aloneness that I have not forgiven myself. Nothing in this death could be called beautiful.

For so long I have treated Taiwan as a haunted place, guided by memories that are not mine. I’ve carried the weight of my grandfather’s death into the landscape, guilt and grief intermingled. But his death and Po’s have brought me new possibilities for knowing. Sadness has lightened, grown lean on my bones. I find in the cedar forest a place where the old trees can span all our stories, where three human generations seem small. The forest stands despite us.

你可以自己去體會,如果整本書都是以此類筆觸書寫,能不能寫進你的心裡? 我喜歡她低沉、哀傷、內斂,卻又充滿生命力的內心獨白。薩伊德的這種關於故土及離散的知性內裡,哀婉動人,卻並非每個人都可以體會。

至於台灣的高山那麼多,光百岳就要爬一輩子了,究竟要爬哪座山呢? 這就是旅遊文學的樂趣所在,因為每個旅行者遠行的目標不盡相同,每一趟旅程皆獨一無二。作者既然是環境歷史學家,自然及歷史理所當然成為她寫作的主軸。

全書分為三條故事線,第一條是Jessica在台灣旅行的見聞,第二條敘述台灣自然生態的歷史,第三條記錄了她的家庭與台灣的淵源。她走訪了奇萊山、水社大山、九份的雞籠山、台江國家公園、望古、四獸山、溪頭、杉林溪、高雄壽山、陽明山…等地。

Jessica能夠成行,得感謝一個加拿大作家基金會的贊助,國外很多這種由基金會出資的寫作計畫,提供作家一筆經費執行專案寫作,台灣近幾年好像也越來越多由官方和民間組織提供的贊助,讓創作者跨出最艱難的第一步,解決後顧之憂,盡情發揮創意。關於這種贊助,我不屬於那個體制無法評價,單純從一個局外人的角度來看,我覺得這種制度很棒。

以前讀過一本關於南極的旅遊書寫《In Bed with Douglas Mawson : Travels around Antarctica》,作者是一位澳洲的科普作家,受澳洲政府之邀登上補給船,前往澳洲的南極營地進行例行性的補給,船上還有兩位藝術家。原來澳洲政府希望透過文藝創作,讓更多民眾認識澳洲和南極的關係,同時又能擔任傳聲筒,讓民眾了解這些政府計劃的故事,他們的觀察也能當作未來政策的參考依據。對我一個來自台灣的讀者而言,我得以從澳洲人的視角,認識南極洲的探險歷史,也加深了我對澳洲的好感~ 我不知道台灣有沒有類似的政策,但這種政策應該可以使公眾的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吧。

Jessica花了很多心思爬梳英語文獻中,關於台灣的自然學研究。17世紀末,清廷就曾派遣郁永河到台灣探勘硫磺,他寫下《裨海紀遊》,成為珍貴的台灣早期史料。台灣地貌的系統性研究,須等到日治時期以後,日本人將明治維新學到的西方治學精神應用在殖民地的探勘上,他們使用科學方法仔細研究台灣的山川大地。書中提及了一些日據時代影響台灣社會的人,諸如植物學奠基之父「早田文藏」; 台灣近代西洋美術啟蒙者「石川欽一朗」,他也是陳澄波等人的老師。日本人將台灣自然領域的研究帶入新的時代,為後世奠定基礎。不過日本人的辛勤奉獻,目的是鞏固殖民統治,台灣人的利益並非首要考量。

時間來到2017年,Jessica來台旅遊,順便探索了當代台灣社會的環境議題。她在台南旅遊期間,曾經造訪台灣文學館,恰好遇上自然文學的展覽,她提及了幾位知名作家: 巴代、吳明益、劉克襄先生。最值得注意的特點是,台灣自然文學與社會運動密不可分,解嚴以後作家紛紛提起筆桿子,教育大眾環境保育的觀念,經濟發展使福爾摩沙不再美麗,寶島成了汙染之島,環境保育漸漸讓位給資本主義。在自然文學作家的搖旗吶喊之下,民間也動員起來,成立環境保育組織,甚至掀起社會運動。令人欣慰的是,透過數十載的努力,生態保育在今天基本上已成為全民共識了。

第三條故事線是作者母親這邊的家族歷史,被哀傷的時代陰影所壟罩。她的外公外婆出生於中國,外公在二戰期間擔任飛行員,國共內戰後隨國民政府撤退來台,成為所謂的外省人。外公當了一輩子的空軍飛行員及教練,五十幾歲退休後,本來想前往加拿大當客機駕駛,結果因為無法獲得工作資格,只好待在加拿大從事底層的清潔工作,辛苦的拉拔作者母親長大。作者的父母後來也離異,由母親從事多份兼職撫養長大,這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加上跨文化的背景,注定會養成她纖細敏銳的性格,才能寫出如此細膩的文字。我讀越多書,對於台灣複雜的歷史情緒有了更深的認識,書中外省人及本省人的複雜情結,就是一個令人遺憾的時代錯誤,而且這種記憶似乎在年輕一輩身上也漸漸淡忘了。

這本書是作者的第二本書,她的處女作《Turning : A Year in the Water》題材也很特別,博士班畢業後曾經到德國柏林住過一年,在當地的學術機構交流,Jessica一直渴望與身邊的人和土地建立更緊密的連結,所以她在柏林的那一年,前往柏林周遭的52座湖泊游泳,並將這些經驗寫下來。如果你喜歡文學,應該可以”想像”置身於水中引起的那種輕飄飄的靈動感,不愧是環境歷史(美)學家,空間詩學應當如此演繹~

如果你喜歡大自然,好奇外國人眼中的台灣是什麼模樣,可以考慮讀讀本書。

2020年是台灣podcast元年,眾聲喧嘩,注意力商人連耳朵都不放過^^。有一個品牌叫「鬼島之音」,他們有約Jessica Lee上節目談論這本書,有興趣去聽一聽吧~他們做的節目很有深度,跳脫牛肉麵和臭豆腐這種已經了無新意的主題(卻依然佔據Youtube熱門影片排行榜)。加油啊~優質的內容值得更多人聽見!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7 人中有 6 人(85.71%)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60上一頁 12345678910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