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img
黑皮哥

373則書評

373本書評分

4位追蹤者

507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373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臺北歷史.空間.建築:新莊、艋舺、西門、大龍峒、圓山、劍潭
讀者評分
3.5
|
2024/06/09
從建築與城市空間的演進,來帶出台北幾個早期發展地區的歷史。

雖然閱讀前已經知道「紀臺灣」系列為較偏學術性的書籍,不過相較於《從臺車到巴士》、《臺北城中故事》能用平易近人的文字來寫作,這本還是太學術了一些。內文大量引用過去的統計數據、文獻,而且不是列為註解或參考資料,而是直接在內文大篇引用,實在不適合普通讀者閱讀。在一開的〈新莊〉篇還不算嚴重,〈西門〉篇已經有點過多,而到〈大龍峒、圓山、劍潭〉篇,則是讓人讀不下去了。

如果作為學術論文發表,或許此種寫作方式還可以接受;不過,如果作為面向一般大眾的書籍,這種寫作方式就不太親切了。
展開
直到你專屬於我
讀者評分
3.0
|
2024/06/02
整體氣氛到位,不過故事鋪陳稍嫌冗長,最後反派雖然伏法,但結局收得太快(具體來說是在倒數12頁開始),與前面的鋪陳的比例過於懸殊,一度擔心「該不會讓反派得逞吧」,讓人不太過癮。

雖然現實中反派不一定會伏法,但這已經幾乎成為這類型小說的既定脈絡,也是閱讀這類型小說的一大樂趣之一。犯罪小說讀起來有兩大樂趣,一是對反派的邪惡咬牙切齒,一邊心想「怎麼有人能如此惡毒!」、一邊繼續翻頁,想看看反派還有哪些招式還沒使出。第二,可能更重要的是,如此邪惡的反派受到了與其邪惡程度相稱的懲罰,因為有第二點,讓讀第一點時內心的鬱悶能一掃而空。

而這就是「傑克‧李奇」系列的小說的最大魅力了,傑克‧李奇能給壞蛋痛快的一擊!類型不同但同樣大快人心的,則是《家弒服務》。《家弒服務》同樣以大量篇幅鋪陳反派的邪惡,不過反派得到報應的篇幅也掌握得恰到好處,提供了能滿足讀者需求的一個完美閱讀體驗。
展開
你以為你的選擇真的是你的選擇?關於自由意志的哲學思考
讀者評分
5.0
|
2024/05/28
我覺得有自由意志,而且自由意志是一個不需要特別討論的議題,因為憑著主觀的感覺,便能感受到自由意志。

如同統計檢定,觀察結果與設定的目標不符時才需要檢定,例如,每罐飲料應該有500毫升,若隨機抽樣幾瓶都高於500毫升,那麼便不需要檢定。只有在隨機抽樣的結果皆低於500毫升,或是有的高於、有的低於500毫升時,才需要以統計檢定來做出判斷。

當我們覺得有自由意志(目標),在各種生活經驗上也能感受到自由意志(觀察結果),目標與結果相符,那為何還需要討論自由意志是否存在呢?

不過,哲學常能提供不同的思考方式與面向,不僅能避免思考的偏誤,也能帶來更多的可能性。就自由意志來說,也有可能我們的主觀感受是錯誤的也說不定,此時若死守主觀感受,以之為絕對證據來否定自由意志,那麼思考就會走進死胡同裡,並永遠困在其中。

電影《末日之戰》裡提到,以色列政府在決策時,會有一個人固定擔任「反對者」的角色,無論政策看起來多麼的優良、其他人多麼地支持,反對者一定要從反對的角度來思考政策,用盡全力去找出政策可能的缺陷。

所以,不管答案看起來多麼正確,抱持著一點懷疑總是好的。如果答案真的是正確的,那麼我們可以更加確信;如果萬一不幸答案其實是錯誤的,我們便還能有一絲翻轉的希望。而能允許自己的心中有「反對者」的存在,應該也是自由意志的一種體現吧。
展開
後宮之烏1:不宣之祕(隨書收藏【單集烏妃宮裝卡】)
讀者評分
5.0
|
2024/05/16
看了書籍簡介後,覺得是一部設定新奇的小說,不過又擔心會如許多輕小說一樣,架構無趣、文字粗糙,所幸結果是出乎意料的好。

宮廷加上奇幻元素,或許還有一點點的愛情,讓這部小說層次豐富,而有趣的人物互動更為小說添色,令人一方面好奇故事會如何發展,一方面也期待看到更多書中角色的互動與關係的發展。

本身對古裝劇、尤其是宮廷劇情有獨鍾,應該也是喜歡這個故事的原因之一。利用這個機會,也試著思考:古代宮廷的故事究竟有何吸引人之處?如果細分的話,自己是對古裝劇中的「穿越」情節特別有興趣。在晦暗幽深的深宮之中,突然出現一位與眾人格格不入的主角,由此而生的種種矛盾、尷尬、趣味,讓人總是意猶未盡。就像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突然出現了一位有趣的朋友,從這位朋友身上重新發現了生活的樂趣的類似感覺。歸納起來,就是在平凡中發現新奇的那種樂趣。

基於同樣的原因,我喜歡嘗試新東西,走沒走過的路、吃新開的店,希望自己在日常生活的消磨之後,還能對世界抱持著好奇。雖然世界不會因此而變得更好,但我看待世界的方式,能因此而稍微有點不同。
展開
一流管理者的圓心領導學:從領導特質的平衡點出發,迅速解決問題、建立靈活策略、極大化團隊戰力
讀者評分
5.0
|
2024/05/11
領導,是一種思考方式,沒有一道公式告訴我們如何才是成功的領導,而是在每天不同的情境中從做中學,慢慢累積出專屬於自己的領導思考邏輯與應對進退。而當逐漸有了成果後,這個經驗也不會是狹隘且一次性的,而是可以適用於各種的情境。

作者利用全書300多頁的篇幅,強調必須將「平衡」的概念融入領導思考之中。專業工作可能需要很極端地發展一項技能,但領導不是,領導必須將觸角平衡地延伸至各個方向,這樣才不會有失偏頗、這樣才能保有綜觀全局的能力。

有時,身處問題之中會近的看不清楚脈絡,唯有將自己稍微拉開距離,才能看到問題的全貌。就像身處迷宮之中,只會看見眼前的重重阻礙,而如果從空中俯瞰的話,出路就昭然若揭了。
展開
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
讀者評分
5.0
|
2024/05/08
台灣古建築最完整的百科事典,收錄各種結構、工法介紹,並列出各縣市代表性古建築。建築的時間約從明末清初,至20世紀初日治時代晚期。是認識古蹟的最佳入門書,不論是初學者或是古蹟熱衷者,相信都能從中獲得需要的知識,並有所啟發。

古蹟常能帶給我一種安定感。建築能在此屹立超過百年,彷彿告訴我在瞬乎即逝的人生中,始終有些東西是不變的,而這些東西就像一根根的支柱,支撐起了這個世界的樣貌。另一方面,傾頹的建築又能訴說不同的故事。在不變當中,又有些事是無法永遠維持的,這又彷彿在跟我說,要把握當下,珍惜眼前擁有的事物。

因此,每次凝視古蹟時,總有諸多感觸與體會。
展開
豐臣公主
讀者評分
5.0
|
2024/05/05
十年前曾看過萬城目學的《鹿男》,十分驚豔,卻在十年後才再度看了萬城目學的第二本著作《豐臣公主》。

萬城目學以將地區歷史充分與故事結合聞名,並用隱藏在平凡生活下的秘密事件做為開端。相較於《鹿男》帶點奇幻色彩,《豐臣公主》則是一個比較貼近現實的故事。

十年前看《鹿男》時,我被故事中所包含的歷史所感動,沒想到可以這樣將歷史充分發揮,巧手改造成有趣又知識性的故事。十年後看《豐臣公主》,歷史感雖然同樣富有知識性,但讓我感動的卻是故事中的父子親情。尤其在故事高潮之處,大阪城下的那場對話,其實大家守護著的不是什麼秘密,而是與父親的回憶啊,讀著讀著不禁眼眶泛淚。

小時候,父親有時會煮泡麵,父子倆一起邊看電視邊吃泡麵,我們把這段專屬於父子的時間稱為「談心」。我想我們家應該是沒有什麼祕密的,如果有的話,應該就會在談心的時候跟我說吧。這樣回憶時不禁想著,有多久沒有跟父親這樣兩個人好好的聊天了呢?長大後我們是不是反而變得拙於表達情感?
展開
危殆生活:無家者的社會世界與幫助網絡
讀者評分
5.0
|
2024/04/26
遊民(或如本書稱為無家者),是人類社會裡一個相當獨特的問題。其獨特性來自於兩點:首先,幾乎每個國家、民族的社會都有類似的問題;再者,相較於其他動物,只有「人類」社會才有此問題。

第二個特性很好理解,只有人類才有複雜的「社會」概念,有各種形式的階層、體制,而也只有人類有如此多樣而幽微的情緒,使得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有著千變萬化的形式,因而產生了諸如「好惡」、「歧視」的概念,以及因此所導致的差別待遇。再加上人類對「家」的定義相當特殊,通常指的是有堅固的實體遮蔽的空間,也因為有這樣的「家」,才會相對有「無家」。

思考第二點的原因後,第一點也就迎刃而解了。因為這些國家、民族都是由人類所組成,這些人類有著相似的邏輯與思考方式,自然也就會產生相似的社會結構,然後遇到相似的問題。

但這個問題是不是有「解方」呢?或者應該問的是,這究竟算不算是一個「問題」?如果這是一個人類社會必定會出現的現象,那是不是還有「解決」的必要?當然,如果將其視為問題,那麼勢必就需要想方法來「解決」。

作者透過為期一年與遊民共同生活,親身了解遊民的真實生活境況,包括成為遊民的原因、遊民之間的人際關係、社會救助體制的實際效果等等,對於思考「解決」遊民問題相當有幫助。不過,究竟遊民問題需不需要解決,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展開
致命替身
讀者評分
5.0
|
2024/04/23
標準的傑克‧李奇故事!

每隔一段時間,我的內心就會有一股聲音響起:「是時候該來一本傑克‧李奇故事了!」無論是因為生活單調乏味而感到無聊、工作無法發揮所長而感到沮喪、對社會的不公不義無力而感到失望,一本傑克‧李奇故事都能讓這些疑難雜症一掃而空。

傑克‧李奇毫不拖泥帶水的做事風格,看似粗曠卻精於算計,壞人的計謀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並能料敵先機,一步步瓦解敵人的防線,最後,讓犯罪集團崩潰。傑克‧李奇擁有自己的一套正義觀,對十惡不赦的壞蛋可是毫不手軟,將道德與法律拋諸腦後,這種私刑正義最是大快人心。

希望作者李‧查德能寫作不輟,繼續寫出一本本的傑克‧李奇故事,讓我在陷入低潮、自我懷疑的時候,不斷能重新找到能量。
展開
地海巫師
讀者評分
5.0
|
2024/04/18
近年開始讀奇幻小說,先是讀了知名的《哈利波特》,再讀《迷霧之子》,也曾看過電影《納尼亞傳奇》,加上幾部與魔法有關的漫畫,對一個充滿魔法、怪物、術士的世界有很大的好奇,想探索更多有趣的故事。

《地海巫師》是奇幻小說的開山祖師之一,可以跟托爾金的《魔戒》並列為最想讀、最應該讀的奇幻小說入門作品。《地海巫師》開創了系統性學習魔法的原型,並結合英雄旅程的故事,描述主角從默默無名到歷史留名的成長歷程。雖然只讀了第一本,故事情節也並非高潮迭起,不過可以在閱讀的過程中,看到許多似曾相似的橋段,這些橋段在往後的小說與電影中被不斷引用、改寫、突破與創新。

因為各領域的類型小說經過歷代作家絞盡腦汁的努力,都已經有相當成熟的發展,諸如《莫爾格街凶殺案》、《神經幻術士》等類型小說的先驅,在今日讀起來不免有種過時之感,以至於有時會覺得對這些先驅作品的評價相當困難。不過,如果單純就閱讀的體驗來看,即使年代久遠、故事老套,作為一部好的小說還是應該能帶給讀者一段美好的閱讀過程。這種魅力不會隨著時間而褪色,反而在經過時間的淬鍊洗禮後,更能展現其最純粹的本質。
展開
家弒服務
讀者評分
5.0
|
2024/04/15
閱讀時讓人無法自拔,期待趕快翻到下一頁;而讀完後讓人意猶未盡,希望可以再多個幾頁。

這樣淋漓暢快的閱讀體驗,真是喜歡小說的讀者夢寐以求的了,根據過往的閱讀經驗,大約七、八本才會出現一本。當然非常有可能是自己挑書眼光的問題,加上厲害的編輯將沒那麼好看的書包裝成超棒的書,無論原因為何,每次讀到這樣的小說,都感謝老天讓我們相遇,也感謝極富創意的作者,又再次提升了小說領域的天花板。

心理學家榮格曾提出「共時性」概念,指沒有因果關係、有意義的巧合。生活中很多奇妙的巧合,都可以歸類為共時性,甚至有人將共時性形容為「上帝隱姓埋名的方式」。會想到共時性,是因為我讀的上一本書是《詭畫連篇》。這兩本書的開頭非常相似,都是一位走投無路的女性正在尋找幫傭工作,而後來到了一間夢想中的富裕人家,接著在家中開始發現一些奇怪的事情,美好的泡泡開始破滅。雖然開頭相似,不過在整體的表現上《家弒服務》遠勝《詭畫連篇》。如果《家弒服務》看完讓人意猶未盡,《詭畫連篇》則是讓人覺得食之無味;如果《家弒服務》突破了此類型小說的天花板,《詭畫連篇》則是此類型小說又一失敗的嘗試。如果單獨閱讀《詭畫連篇》,可能會覺得還不會太糟,頂多就是那種想要閱讀小說的渴望並沒有平息;不過,因為機緣巧合,我接連讀了《詭畫連篇》與《家弒服務》,這就凸顯出了《詭畫連篇》的不足與《家弒服務》的超群了。

如果你已經讀過《詭畫連篇》,那麼建議一定要讀《家弒服務》;如果你看了《家弒服務》但還沒看《詭畫連篇》,那麼建議可以省下時間。
展開
街頭商學院:企管顧問的江湖筆記
讀者評分
5.0
|
2024/04/10
第一次看到用小說的形式來呈現的創業書籍,相當有趣!

從小說的故事中,可以看到創業初期有可能面臨到的問題,以及企管顧問如何提供解決方案。當然,解決方案並非一體適用的公式,因為每個案例的狀況都不會相同。解決方案實則是一種思考方式,只要學會了,就能應用到各種五花八門的情境之中。因此,這本書讀起來讓人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新的思考方式開啟了新的視野,彷彿從「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晉升到「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境界了。
展開
詭畫連篇
讀者評分
3.0
|
2024/04/07
一個還可以的鬼故事,但沒有多重翻轉。文案的行銷語言讓人期待太高,讀了之後反而落差更大,有過譽的感覺。

唯一比較有趣的地方,是文字搭配圖畫的呈現方式。圖畫不管如何用文字敘述,還是比不上親眼所見,因此,能將圖畫用圖片的方式呈現出來,是很有創意的技巧。不過,這仍無法掩飾故事本身貧乏、無新意的缺點。
展開
異類矽谷:老派矽谷工程師不正經的深度田野踏查
讀者評分
4.0
|
2024/03/25
在矽谷工作三十年的作者,鉅細靡遺地介紹矽谷的大小事,從文化到地理,是認識矽谷很好的讀物。

有趣的是,作者在書中開頭提到了在矽谷工作的人很喜歡「矽谷式炫耀」,意即在聊天中不經意的抱怨所傳達出的高人一等,像是抱怨自己一年要到國外出差多少次,隱約地想讓其他人羨慕。而這本書讀起來的感覺,便是矽谷式炫耀的具體示範。不管是抱怨印度人的口音、特立獨行的怪人,還是分享各家公司的福利,都讓我有這種感覺。當然這沒有好壞,也無損於這本書所提到的各項矽谷小知識。
展開
密室黃金時代的殺人 雪之館與六個詭計
讀者評分
2.5
|
2024/03/22
密室的詭計有點意思,不過可行性不高,是只有在小說才有可能出現的密室。加上出現數個密室,讓人讀起來感到疲乏。只有劣質的商品才會用數量來博取關注,好的詭計只要一個就足以撐起全書。

另外,全書參雜著輕小說式的輕浮文字,讓這本書的層次又更降低了。現在許多推理小說往往矯枉過正,只求能在詭計上標新立異,卻完全忽略了推理小說的本質畢竟還是「小說」,引人入勝的故事、優美流暢的文字都是基礎的條件,若缺少了這兩者,不管詭計有多巧妙,終究只能淪為二流推理小說。
展開
華麗島志奇
讀者評分
5.0
|
2024/03/18
氣氛絕佳的時代小說!

作者於日治時代末期派駐台灣,以此作為小說的背景,營造出一個融合虛幻與現實的神秘世界。此小說難得之處,在於由日本人寫出日治末期至戰後這段期間台灣的樣貌,尤其是戰後那段日本軍人回歸社會、與台灣民眾共同生活的時期,是其他文獻上少見的描述,讓人可以一窺當時那種混亂與新生混雜、期待與不安交錯的社會氛圍。

不過,若以結合傳說的奇幻小說來看的話,本書並不算出色。無論是與民俗傳說的結合度,或是故事節奏與結尾收尾的掌握,都讓人有種缺了什麼的感覺。有時讀起來不像小說,反而像是紀錄親身見聞的隨筆,是稍微可惜之處。
展開
魔神仔的人類學想像
讀者評分
5.0
|
2024/03/15
相當精彩的「魔神仔」研究!

在科技發達的時代,傳說常讓人覺得落伍,只是穿鑿附會的虛構故事罷了。不過,擁有類似母題的故事能傳頌百年甚至千年,一定其來有自,虛構與否似乎並不是那麼的重要,了解這個故事的源頭,才能對人類的思考模式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若真得下個結論,我覺得魔神仔是虛構的。故事的源頭來自於嚇阻人們進入山林、溪邊等危險場域,而偶爾有人們遭遇奇特經歷時,便被套入魔神仔的故事,越發增加其真實性,例如有人失蹤,不過在山裡被找到。失蹤的真正原因不得而知,不過因為其剛好符合魔神仔的故事脈絡,所以就被拿來強化原本的故事。就像是相信外星人存在的人,只要看到天邊有任何動靜,自然會將其連結至外星人之上。

不過本書的主旨並不是要探討魔神仔的真實性,而是魔神仔的故事母題為何會是如此的樣貌,其中牽涉到許多文化的元素,在各民族之間也有類似卻有著些微差異的故事被傳頌。當人們改為膜拜科技之神時,這樣的研究更屬難能可貴,因為無論如何我在iPhone上都感覺不到任何人類學的意義,而在神祕的魔神仔傳說中卻能感受更深。
展開
冷戰諜魂
讀者評分
5.0
|
2024/03/13
名聞遐邇的間諜小說,今日終於是讀到了。

讀完後,有失望、也有滿足。失望的是情節老套,其中的反轉也差強人意;滿足的則是故事的氛圍營造地相當好,充分展現出冷戰前期那種詭譎不安的氣氛。不過,若考量這個故事寫於1963年,那老套就說不過去了,冷戰時代竟然有退休情報員寫情報員的故事,在當時應該是石破天驚的創舉吧。

書中的間諜不像007電影那般瀟灑英勇,每次總能深入敵境完成任務,而且能全身而退。《冷戰諜魂》裡的主角卻是一個普通人,彷彿只是剛好他的工作是間諜罷了。一開始讀時還不太習慣作者的步調,但讀著讀著,便越來越進入情境,慢慢地將自己代入主角的視角。而整個故事的高潮就在中後段的法庭攻防,先前累積的張力在此一次爆開,餘韻久久縈繞心頭。
展開
時速五公里之前的城市:由高雄老屋開啟地域性空間論述
讀者評分
5.0
|
2024/03/06
大學時,念的是位於高雄西子灣的中山大學。

中山大學匹鄰哈瑪星街區,學生若要覓食,哈瑪星是首選。這裡有能滿足各種需求的餐廳,無論是早餐、簡餐、炒飯、飲料、冰品、消夜,不一而足。我與同學或散步、或騎著機車穿梭在哈瑪星的巷弄,在許多不同的店家與轉角,留下了屬於青春的回憶。

那時,人生中有太多新奇的事物,並不會特別關注老屋,哈瑪星的老屋就只是單純的街景,可能會在騎著機車呼嘯而過時偶然一撇,覺得這棟建築似乎有點不同罷了。直到開始工作後,我才開始喜歡各式的古蹟與老建築,具體的緣由我也不太清楚,可能單純喜歡老建築所傳達出來的那種安定感吧。一棟建築屹立百年,看盡時代更迭,那磨損的牆垣彷彿在訴說著,即使世事多變,但仍有像這樣不變的存在。

高雄,從哈瑪星開始發展;而我首度離家便是來到哈瑪星,好像人生也是從這裡開始似的。近年來,哈瑪星修復了許多街屋與古蹟,讓巷弄更有韻味了。我想,是該找時間回去看看了。
展開
無事烹小鮮
讀者評分
3.0
|
2024/03/04
文字平易近人,而吃永遠是不敗的主題,可惜作者總喜歡在文章中硬插入對時事的評論,令人不禁翻白眼,也讓我對本書的印象大打折扣。

作者曾擔任政府幕僚,對於時事有很多法,甚至想要反駁主要媒體的輿論風向,是可以理解的。不過,身為讀者對於這樣的書感到反感,我相信作者也是可以理解的吧。民主社會可貴之處就在於,不管怎樣的內容,只要有出版社願意出版,就能成為一本書;相對的,大眾有很多的選擇,可以依據自己的喜好來挑選想讀的書,也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雖然偶爾會遇到頻率不合的書,就當成享受這美好果實的小小風險吧。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