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公告:反詐騙!不碰ATM、網銀、不說信用卡,認證藍勾勾FB粉絲頁詳情

Lv.4
user-img
毒瘤

28則書評

28本書評分

1位追蹤者

23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28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絕筆:史蒂芬.金到目前為止最好的小說!完美集大成!進化版的《終極追殺令》!
讀者評分
4.0
|
2023/12/07

各個環節都無懈可擊的娛樂小說,彷彿就是小說教學的最佳範例。或許有一些《終極追殺令》的影子,但金賽爺的處理更合理、穩健、圓熟。暗殺前、暗殺後、自述三部分所形塑的主角極為完整卻毫無冗餘,其他配角(女主的份量其實算是比較重要的女配)也很完美地跑完該有的戲份。

不過或許就是這種全方位的均衡,讀起來就較為提不起非理性的熱愛,這一點倒是讀者(就是在說我自己)在追尋完美作品時,或許會忽略掉的因素,往往要把書放下才驚覺到。

還是要批一下譯本書名,直接破梗,虧金賽爺這回寫出雙結局。
展開
異教語言學:語言如何讓人產生狂熱?
讀者評分
3.0
|
2023/12/07

作者雖然是語言學家,內容也確實有對異教所使用的語言進行分析,然而本書討論異教的篇幅還是大於語言。而且除了少數案例,作者的分析還是側重於異教對於語言的操弄,而非語言「本身」。或許這是考量到讀者專業程度而做的妥協。

前三分之二分析既定意義下的「異教」(邪教)。作者不諱言自己親友曾經參與其中,大概是這樣,讀起來格外有感。不過對一般讀者而言更有意義的是在後三分之一,分別描述同樣使用異教語言型態經營的直銷和健身事業。

然而最後的網紅部分,只以宗教網紅匆匆帶過,沒有進一步分析其他種類網紅使用異教手段推廣行銷,算是美中不足。
展開
【牛津通識課08】恐怖:反射人類極端情緒的文化形式
讀者評分
3.0
|
2023/12/07

本書絕不僅止於單純定義恐怖文類。第一章導論要細讀。作者從文學與文化入手,介紹恐怖的相關定義與範圍,以及恐怖如何和文化與社會現象相互影響。

接下來各章則依照作者對於恐怖的「分類」,以大量的文學與影視作品來說明佐證。由於篇幅有限,因此提到的作品幾乎都強調合乎「標準」的部分,而較缺乏深入剖析。不過可以從中看出作者為文的脈絡,多少還是從文學史談起,逐步演進到當代。大概他也深知這年頭讀書人絕對少於看戲人,因此越靠近現代,越傾向使用影視作品來介紹概念。
展開
花園裡的機器人【二宮和也主演電影《TANG》暖心原著小說】
讀者評分
2.5
|
2023/12/07

這是男人成長小說,迷思是要學會照顧小孩(i.e. 對自己以外的個體負責任)才能算是成熟的男人,只不過這裡的小孩是撿來的機器人。

明白主旨後,故事怎麼跑完全可以預期,不過作者在過程中穿插添加的各種佐料也讓整部作品更多彩、曲折、溫馨、好食,基本上更容易達成預期效果。過來人閱讀時也多少會回想自己一路走來的探索歷程。

只是主角至少有兩個特質勝過常人許多:一來他個性好又耐磨,換成真實世界諸類型不成熟宅男,整個故事就難以如此和平解決;再者,雖然談不上豪奢,主角完全不用為金錢煩惱也實在令人艷羨。
展開
獸靈之詩〈上〉:保留地的祭歌【呼喚全天下熱愛故事的人們,《新神》作家一鳴驚人的奇幻新經典!】
讀者評分
3.5
|
2023/12/07

我不喜歡這半部(畢竟故事還未完成,而且還有諸多疑點謎團尚待釐清)小說,但它確實是一部好作品,只是需要讀者花費一些耐心下去磨。

首先可以稱道的當然就是世界觀與背景建構的完整程度(某些部分沒用上,不過照目前的劇情發展似乎很難擠出空間?),甚至處處留有後續發展的框架,足以持續激發讀者續追的期待感。再來則是第二部之後的雙線完納,代表作者算是很認真地在經營故事(反過來說,角色的自由度就低,而且感覺很「湊巧」)。

不過第一部的磨合期也確實太長了些,而且過程也顯得比較平淡無起伏。如何在不失精采之餘把故事完整說清楚,正是作家樹立個人風格標記的發揮之處。
展開
從三等秘書到駐美代表:一個台灣外交官的雜憶
讀者評分
3.5
|
2023/12/07

這本的兩個最大爆點其實已經當作宣傳而周知了:一是川蔡通話並非偶發事件,而是精心規劃的外交成果;二是作者駐美的履新過程居然遭受本國代表處的阻撓。後面這檔事簡直就是叛國,但出手的傢伙居然還能安然死在醫院,足見外交圈子裡還隱藏不少党国遺毒。(可惜作者與人為善,對於這些同為外交圈內的党国老少還是揚善為多。)

其實作者在寫書時,發揮的是謹小慎微的一面,因此儘管歷經這麼多大風大浪,基本上可以給人知道的大家早已耳熟能詳,不可以給人知道的還是無法從中看出端倪。

但前面那段不代表本書不值得看。恰恰相反,本書的好看之處就在於作者如何以臺籍無黨身分,於就學時期就立志從事外交,進而高考上榜從基層做起的過程。而且精彩的地方不在於公務正事(同前段所述),而在於為了外交,一介公務員可以在自己權限所及範圍「放膽多做」哪些事。光是這些,就足堪成為有志投入外交工作的年輕晚輩學習效法的對象。
展開
射精道:男人必備,解決所有性事、性功能困擾
讀者評分
3.0
|
2023/12/07

借自武士道概念,將男性性教育教條化以便「教學」的小書,從青春期講到中老年,助孕到疾病診治都涵蓋在內,頗為全面,所以偷懶的家長自己先看過後,丟給家中血氣方剛的青少年閱讀,找時機再討論,應該算是很合理的作法。

向武士道取經的還有作者對於性活動的保守與尊重態度。比起功能取向的強調自慰優點與練習,這點才是全書最需要讀進去的地方。劉備和簡雍「沒收犯罪工具」的故事其實不該只是笑話,所以先培養觀念與態度再求「技術」方面的精進才是道的體現。

不過作者真的十分保守,連飛機杯都只出現在功能障礙的章節,而不把它當作青少年「練習」方式來討論,這部分或許日後有更新版的空間。
展開
零觸碰親密
讀者評分
3.0
|
2023/12/07

本書描述 AI 取代人類後,如何「安置」既有人類的手段。作者這回有抓住「烏==反烏」的概念(儘管「偏見」仍舊巨大,好歹在敘事中提供了可能性),讓讀者跟隨主角一步步接受改造後,屬於人類的部分逐漸被剝除,以換取「更好」照顧的過程。

從禁止人際觸碰開始,一直到加入「人機配種計畫」(老實說,書中使用「配種」實在名不符實,「配對」就行了),接受生化改造,以衝高配對同步率為目標等等,都有現實面所指涉的當代活動。因此某種程度也是作者對於時下人們居然自願主動從事非人化活動的喟嘆。

對比同為後人類的科幻創作,作者在書中的「平等」設定安排刻意否定了某些「自願」放棄人體感官者的「自由」主張,而把非人化侷限在有限的、規則化(或機械化)的物件導向程式設計互動(這部分與前作《瑕疵人型》相呼應),而排除「心靈超越肉體」的可能,悲觀色彩十分明顯,或許也反映出作者觀察現實後所得到的結論:不滯於物的超昇人類智慧/心靈幾乎不存在。

作者結尾處透過主角詢問 AI 完納自己所要表達的結論;然而,換個角度想,書中的 AI 為了「照顧」作者悲觀推論下的人類,下的工本也實在太重了一些。還是軟體化的物件互動,在作者眼中也是廣義的「觸碰」?
展開
如果我們終將分離
讀者評分
3.0
|
2023/12/07

如果你翻開這本書開始看,覺得怎麼都是流水帳而感到煩躁,請耐著性子,仔細觀察出場人物(不多,也就三個)的心理變化,看到最後就恍然大悟了。

本書就是如此樸實無華的逆轉戲碼,很老套,但很有效。甚至觀察太仔細的話會走火入魔,導致結尾處看到另一個角色也會疑神疑鬼(書裡沒明說,不過我認同這個想法)。

原文書名對於心態轉折有推波助瀾的效果,反而譯名會把讀者的預期心理引到不同的方向。
展開
人工心臟:起死回生的暗黑魔戒,小酒井不木醫學犯罪小說選集
讀者評分
2.5
|
2023/12/07

除了第一篇有刻意「誤導」為醫學,實為「法學」故事(所以作者的提示也算明顯),其餘篇章都是基於醫學背景的推理/犯罪/驚悚/懸疑小說,只有最後一篇同名作品踩進 Gernsbackian 早期科幻的範疇。

這篇雖然使用大量生硬 infodump (觀念釋疑:infodump重點在於抽離故事線的「解說」,但內容不一定要正確,而是要與故事搭配)與技術描寫,但實在不算好看,某種程度甚至還「反科幻」。個人比較喜歡的則是中後段篇幅較長的犯罪故事:〈瘋女人與狗〉、〈死亡之吻〉和〈卑鄙的毒殺〉。

卷首林斯諺的導讀大致介紹得很完整,只是他提到不少愛倫坡,卻沒點出〈血友病〉其實也是 Poe 的 ''The Facts in the Case of M Valdemar" 套路(主梗之外連格式都有相似之處)。當然這種「破梗即破功」模式也非 Poe 的發明,想想比干的下場就能理解。
展開
點火
讀者評分
4.0
|
2023/12/04

很難相信這是作家的第一部作品,描寫技法細膩純熟,將敘事者的懷舊回憶、臺中舊市中心地景(各篇連結的核心正是該處最高的,鬧過火災的那棟),以及堪稱本書精華的「過時」技藝的精細書寫(而且拿捏得恰到好處,細到可以引領讀者認識理解,但又不至於過分瑣碎而失去故事焦點),以 3+3+2 的結構合成本書。

前面三篇以敘事者家人(敘事者、姐夫和姐姐)的自述兼成長三部曲形式構成。我對家族成員成長的歷程與心理變化比較無感,比較專注在作者逐漸成形的敘事架構。

中間的三篇跳脫某敘事者家族後,個別讀起來都比前三部曲更上層樓。其中〈末代紳士〉更以科幻形式描繪「生化人穿上手工西裝」乍看還頗無謂且矛盾的新鮮畫面背後,維繫系列故事的匠人技藝上的傳統堅持(這不科幻),以及這個畫面本身所帶來的文化衝擊(這很科幻)。

這個模式其實可以一直無限延伸下去,藉由某種「無用之用」的技藝(後兩篇的主題分別是電競和賽鴿,前者現在還算夯,但故事有約略提到換了遊戲就得重新來過,因此針對某遊戲的專精操作恐怕仍屬無用之用;後者則可能仍然繁盛,只是表世界看不到),探究操持者的種種心聲。

後兩篇應該要切開來講,畢竟大致上(其實在某處有技巧性地帶進來)已經不屬於「點火」宇宙的範疇,而進入精通南北拳的阿仁師世界。正傳〈少年阿仁師〉透過徒弟訪談挖出師父學拳的真正源頭,特意寫成中篇,竊以為是避免過於豐富的歷史背景與角色祕密喧賓奪主,反而破壞故事的單純主軸。

令我驚豔的倒是續篇〈致親愛的讀者〉。體例上是作者對於某位同為阿仁師徒弟的「特定讀者」的真情告白,然而套入情境設定後,它儼然成為(阿仁師故事寫成長篇而獲獎後的)「架空未來」的後設小說!

所以別問我對純文學跨刀寫科幻的評價。儘管多數停留在展現作者文字能力的插花試刀,但看到這種擺明不是科幻,計較起來偏偏又是科幻的科幻,就不得不對臺灣科幻這種特殊生態萌生敬意。
展開
世界不再是平的:後全球化時代的供應鏈重組與地緣政治預測
讀者評分
4.0
|
2023/12/04

本書以很大眾化的語言,分析並斷言目前的「米國秩序」已經走到盡頭,米國終究會撤退孤立。然而贏家絕非中國,而是馬爾薩斯。第一章其實就把立論講得很清楚。

接下來二到六章就從各種構築當代全球化盛世的各個層面逐一分析。模式都是從幹古開始,描述米國秩序的現狀,最後才進行對未來的預測闡述。因此對於歷史夠熟的讀者可以直接飆到各章的後半段。而附圖則可以當作這些章節的總結論。

而第七章農業則更凸顯米國撤退反全球化以後,各種類型國家所直接面對的糧食困境,其嚴重程度甚至可以顛覆前面反全球化後工業重組的世界局勢。

不過目前看起來米國頂多要重整全球供應鏈而已,還沒有完全撤守的跡象。或許要等到作者提到的人口危機積重難返之後,這些預測才會逐一浮現。
展開
今夜來放送:那些不該被遺忘的臺語流行歌、音樂人與時代 1946~1969
讀者評分
4.0
|
2023/12/04

對一個從小聽 AM 賣藥點歌電臺長大的人而言,就算沒趕上 60s,戰後的臺語流行歌跟我還是比較近一點。

作者不時提點一個很重要的概念:由於著作權觀念的缺乏,當年的臺語流行歌沒有什麼「原唱」的概念,誰唱得比較紅就能獲得認同。因此本書體例雖然以「歌」為基本單位進行介紹品評,但其間還包括了詞曲創作(翻唱曲還有原曲比較)、歌手背景與時代連結。而作者本身的音樂背景也提供值得參考的版本比較,很容易讓讀者按書索驥。像〈港邊惜別〉就以近年來的三個中年菸嗓阿伯版本為優;齊秦改編的搖滾版〈港都夜雨〉令人驚豔;然而〈暗淡的月〉翻唱都太過用力,無人能及吳晉淮原版。(我比較好奇作者如何比較洪一峰原版和金門王版的〈舊情綿綿〉,只是書裡完全沒提起。)

後面的章節甚至把相同主題的同性質歌曲直接批次處理,不過也反映出這些歌曲反映的是當時流行跟風現象,只是沒有持續下來。

我個人認為比較可惜的部分在於卷末整理出的流行歌年表,還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名曲並沒有專文介紹。照本書的規模起碼可以再出一集才是。
展開
形式與空無之書
讀者評分
2.5
|
2023/12/04

其實本書的確有進入幻想文類的潛力,但到頭來所有掉弄玄虛之處全都可以歸因於真人實事,以及主角自身的精神狀態,形式上只剩可以和主角對話的「書」一角。功能有點像後設小說中的「作者」,但感受起來除了較為「超然」的立場,卻比「作者」更顯得融入故事(亦即「書」也是構成「書」的一部分)。

少年主角就是走弱勢者一慘還有一慘慘(但作者也很老實地披露角色性格缺陷給人看)的歷程如何透過同為天涯淪落人的引導與扶持勉強撐住,直到關鍵事件後才破繭而出的套路。不過有趣的是,傳統上提供協助的公部門完全無三小路用,只有圖書館與圖書館員才能提供救贖。於是某種程度上,緬懷圖書(館)/文藝創作也成為本書的一大要旨。

母親線就是標準需要斷捨離的路線,讀起來就覺得流於公式,結果本書卻獲得女性小說獎,可見這年頭政治正確比寫得好看來得重要。
展開
翦商:殷周之變與華夏新生
讀者評分
4.0
|
2023/12/04

雖然本書的重點在於使用考古挖掘所發現的直接證據(包括實物與文字解讀),特別是商代大幅採用活人獻祭的基礎上,重新詮釋夏(篇幅有限但解釋得夠明白)商都城的歷史面貌;然而更令人驚豔的是作者的大膽假設(至少也有出一些小心求證)。

歷史闡述大概佔了全書六成,但後面的周昌(作者認為女姓男氏,所以周代王族都以周某稱之)翦商大業,並把大逆不道的相關記載偷渡在易經裡面,這種全新的詮釋就頗有看頭了。作者以周原挖掘出的文王宅院內容物做為直接證據,還爬梳文史記錄重新解讀,除了易經以外,尚書(以及未納入周書的《逸周書》)、詩經也有相關的記錄佐證。同時作者也重新勾勒出周昌與呂尚「合作」的全新圖像,以及呂尚身分的重新解釋。

不過作者的大膽假設不僅於此,武王執行伐紂前後的心理壓力(以及為求奪得王權的「商化」)導致早死,乃至於周旦執行文化清洗,以禮樂取代、封印商代的人祭,幾乎顛覆原本中國上古史給人的印象。

作者在結尾處講到孔子整理典籍時破解周公的經過。這部份如果有修訂在他之前的孔子傳記的話,的確是有讓人追讀的吸引力。
展開
不確定的國家:李光耀與新加坡
讀者評分
3.0
|
2023/12/04

本書作者整理相關文獻,試圖重建二戰後,新加坡如何從英國殖民地發展到新馬合併共組新國家,最後被趕出馬來西亞的政治歷程。內容以新加坡「境內」各黨派政治攻防為主,間以同時期馬來西亞的政治情勢與氛圍。當然李光耀的「手段」就成為全書最重要的關鍵。

其實從人種分布與英國殖民的發展來看,新馬合併本來就有其矛盾之處(新加坡不只是商業更是軍事重鎮)。更何況在當時時空背景下,還有共黨/左翼內部潛伏(所以看李光耀怎樣左右游移,拉一個打一個就是全書最大看點)、印尼與菲律賓對馬來部分地區的主權申索乃至於發兵侵略,都是新馬建國的重大阻礙。

發展到後來,新馬最後還是分家,其實也不算意外,只是不合李光耀的意而已,新加坡後來的發展事實上也沒差到哪裡去,只不過又是另外一個故事。而從這段歷史看過來,「坡縣化」似乎也早就在某些政客的預料之內。
展開
禍【恐怖漫畫大師伊藤潤二盛讚不已的怪奇絕品】(博客來獨家限量簽名版)
讀者評分
3.0
|
2023/12/03

全書以各種人類肉體/感官做為恐怖行為或建構恐怖「世界」的媒介,前兩篇以角色的行為直接挑戰、顛覆正常世界觀,讀起來就還在閱讀優秀恐怖短篇的界線之內。

不過第三篇開始,寫作策略逐漸有「以變格取代正常」的傾向,訴諸的就不只是心理上的恐怖毛毛感,而是讀者驚覺意識中某方面或許已經習慣,乃至於可能開啟腦中某個開關後轉為「理解、認同」的愕然。

把書封撥開,被包覆的內頁封底赫然就是相對的「福」字。所以這種矛盾的相倚感,或是令人不快的認同,大概就是作者最主要的訴求。只是生成這樣的感覺後,反而會降低閱讀單一篇章的衝擊力道。
展開
智慧妻子:Siri、Alexa與AI家電也需要女性主義?
讀者評分
2.0
|
2023/12/03

這是一本把(智慧)家電、智慧(家庭)助理、陪伴型機器人、性愛機器人/娃娃統包在一起做成一個名叫「智慧妻子」的撒尿牛丸,然後想要透過科技/文化研究與性別研究觀點一併處理的初步研究書。

然而讀到第二章就感覺怪怪的,老實說,連我這種已經算重度科技使用的宅肥直男都不會把上述各種功能通通打包在一起叫「老婆」,全書的論述彷彿就是扎個稻草人在打。

當然要以此為起點討論如何賦與人造智慧體(我拒絕使用「智慧妻子」這種統稱)相對應的「人格」與「人權」,以及男男女女該如何與智慧體互動的模式(亦即本書第六、七章簡略提及的內容)也未嘗不可,但以目前的科技發展,要直接討論所謂「機器人賦權」問題恐怕還太早。

大概是基於女性主義的立場,所以全書結論(如後兩圖)看得出來其實是另一篇未雨綢繆保障女權的宣言。坦白說,其實女性也很想要擁有所謂的「智慧妻子」,因此抽空動腦空想一下總是好的。

或許把各種功能與角色獨立探討,我就只要智慧「管家」,會不會比較單純?
展開
民族重建:東歐國家克服歷史考驗的旅程
讀者評分
3.5
|
2023/12/03

本書從十六世紀波(蘭)立(陶宛)聯邦的歷史開始談起,討論波蘭東部到俄羅斯之間這塊混居土地在現代化過程中,如何各自形成民族意識與建國歷程。

不同於姨學的「民族(神話)」做題,建國成功就拓海,無法建國或被滅就填海,本書專注在歷史細節以及各路人馬的領土衝突(連首都都是「對方」的人比較多)與恩怨情仇,而且在民族建構的過程幾乎無所不用其極,不但用盡各種極端手法,連自損三千的引狼入室也都用上。

前兩部分別就立陶宛和(西)烏克蘭的角度來主述,第三部則進入現代(後共產)波蘭東方外交國策,總算各方可以和平解決矛盾各自建國(連民族性未臻完整建構的白羅斯就算還是附庸,總算也是擁有自己的國家),促成歐洲化推進到俄羅斯邊界的現況,算是一個較為正面的結果。

或許是從波立聯邦的疆域談起,所以烏克蘭的內容就比較著重於西部和波蘭接壤的地區,而未擴及到傳統上和俄羅斯牽扯不清的烏東、克里米亞,乃至於基輔周邊的情況。如何箍住整個烏克蘭民族國家,大概就得從專書找答案。
展開
魚夜:喬.蘭斯代爾小說精選集(Netflix影集《愛╳死╳機器人》熱門改編原著作家,獻上其最異色瘋狂的經典作品)
讀者評分
4.0
|
2023/12/03

看慣這些年來政治正確為先的作品,直接面對 Lansdale 文字的時候,的確會震撼於其中的百無禁忌與毫無節操的邪典風味。除了故事背景刻意設定的時代感「合理化」內容的政治不正確,完成於上世紀的篇章也確實較為生猛。唯二成偏於本世紀的〈消防犬〉(2003) 和〈白騾子與斑點豬〉(2006) 精彩度與作品成熟度雖然毫不遜色,尺度終究還是有收回來一點。

〈瘋狗之夏〉、〈山路驚魂〉與〈夾在羅曼史裡的裸照之衍生事件〉這三篇算同類型,恐怖只是皮相,實際上是效法類型發展初期 pulp 刊物會登的主題:偵探、兇殺暴力與(不一定有超自然的)血腥恐怖書寫。Lansdale 的文字沉浸感與畫面感十足,很難快速掃過,鮮明影像自然就在讀者腦海形成,完全沒有另外觀看改編影視的必要。

從〈六八年夏天的郊遊〉到〈在凱迪拉克沙漠深處與死者同行〉是全書的精華,毫無冷場。個人則最喜歡〈打鬼王〉和〈致命一擊〉。〈擋風玻璃外的地獄〉撇開後面天外飛來的虛構橋段,基本上可視為作者剖析創作源頭的解說專文,而放在它後面的〈錯過恐怖電影的那一夜〉則是理論 / 賞析配套的賞析「樣本」,而且刻意配一篇毫無斬節的,和前面做出區隔。

同名〈魚夜〉(1982) 是集子裡最早的一篇,應該也是創作未定型前的代表;〈不從底特律來〉展現出作者作品中少有的溫情;〈牛仔〉放在這裡則是「作品內容不代表作者觀點」的宣言。至於〈哥吉拉的十二步驟戒癮療程〉,我只能說 Lansdale 的調性實在不太適合寫這種嘲諷尻洗式的主題。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