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公告:反詐騙!不碰ATM、網銀、不說信用卡,認證藍勾勾FB粉絲頁詳情

Lv.7
user-img
luo

281則書評

281本書評分

14位追蹤者

575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281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栽培領袖:持續五百年的人才培育學
讀者評分
4.0
|
2024/07/22
如果可以把宗教視為人類歷史的文化遺產、智慧結晶,那麼或許可以較持平的方式,從宗教學到一些什麼。相反的,若是聖俗對立,或是對宗教投射以謎樣情感,以為掌握無形知識,就有高一等的智慧,這些可能都不是持平的方式。

可以觀察到作者試著拿捏持平的敘事方式,描述耶穌會的樣貌,他們就跟大家一樣,會生氣、吵架,但也克服種種障礙,完成事業與使命。觀察這樣的敘事方式,雖然以信仰、靈性、祈禱作為所有故事的背景,但通篇未提到神、靈力、冥冥之力的介入,彷彿是把「神」置入括號中,存而不論,又或是作為一個必要的假設,一切行為皆基於此假設,然而此假設既不能證成也不能證偽。

於是,不管信不信神,我們都可以討論,基於這樣的假設而做的推論,哪些合適或不合適。例如,基於信仰而推論「地心說」,顯然是不合適的推論,但在當時,要持平的評斷這樣的推論,是如此困難。又或是當時兵戎相見的新教舊教之爭,從現在來看也只是意識形態之爭。這些章節作者輕描淡寫帶過,以讀者的角度看,不免覺得避重就輕。但若從另一個角度看,耶穌會在當時已經很前衛、具爭議性了,尤其是在破除形式方面,頗有大破大立的創舉。例如傳統的修會、修道院,一天多次集體祈禱,而羅耀拉直接破除這個規矩,甚至當修士請求延長每天祈禱的時間為一個半小時,還被他罵,「真正克己之士,只需透過一刻鐘的祈禱就能與天主結合。」他更看重隨時保持專注與寧靜、行動中不忘默觀,甚於定時集體祈禱。

而耶穌會所打破的推論、所建立的創舉中,最有名的可能是順應當地風俗。書中雖然提到利瑪竇、湯若望等在中國的事蹟,但未提到崇拜祖先一事引發的風波,倒是提到在印度的修士如何結合婆羅門文化,而打開傳教之門。還有在中南美洲悲壯而徒勞的與殖民者對抗。

作者希望傳遞的訊息是,從這些推論過程中學到什麼?基於信仰而做的推論,跟非信仰有些什麼不同之處?其中很大的一個差異是,認為人具有靈性層面,而信仰的所作所為就是要「協助人靈」,書中提到的耶穌會核心支柱(自覺、才智、愛與豪氣),也都是圍繞這個主題,有清楚的問題意識,「人類世界最可悲的現實是每個人都不能充分發揮潛能,而且一般都基於明顯可見的理由。」而若是透過信仰能面對此問題,一個人將能自我領導,而一個組織將是人人都能當領導者的組織。

跨宗教信仰的溝通是個有趣的主題。在後宗教時代,越來越多人借鏡「修行」以彌補俗世面向的不足。而宗教本身若是能更開放面對差異、時代精神、時代挑戰,也將更體察自己要傳遞的訊息是什麼。至於這本書談到對於事業、領導的啟發,我認為抽離了家庭因素,免不了覺得重要的拼圖少了一塊的感覺。
展開
英雄之書:觸動日本成千上萬年輕人,改變自我的人生開創法則
讀者評分
4.0
|
2024/07/22
可快速讀過並抓住幾點啟發,如作者說,只要有一兩點打中聽者、讀者就很好了。

讀來最有感的是關於直覺力的章節,如果借用《快思慢想》中的概念,直覺力也許是第一系統。而我們已知第一系統與各式偏誤、內隱偏見相關。那麼培養直覺力,而又不受直覺力所誤,似乎是件具有張力與矛盾的事。

書中提到的是發散再收斂的過程,要培養直覺力,要經過嘗試與失敗的階段,在那個階段,充滿想法也滿懷疑、不確定性,然而當你整合成功,你會看到彷彿「選項變少」,而那就是你的「聲音」。「你一定可以找到專屬於你的話語,而這也一定正是你自尊心的核心。」

這過程也經歷了左右腦既獨立運作也合作整合。放空、冥想的練習,有助於切斷左右腦的溝通,讓其能充分獨立運作,將有助於重新整合。
展開
解密「你」的大腦設計圖:你的大腦為何與眾不同?神經科學家帶你深入你的腦袋,解開它的設計與運作之謎
讀者評分
4.5
|
2024/07/20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是一趟奇特的旅程,一方面書中的研究、假設與觀點非常新,帶來衝擊與啟發,另一方面,書中提到的資料與實驗非常多,一時很難讀得通透,甚至懷疑作者有沒有把一些實驗結果寫相反(例如第一章判斷哪一張臉比較快樂)。

我猜作者擅長口語表達勝於書寫。在Youtube或Podcast上找得到作者訪談,都講得非常清晰、生動有趣,建議先聽過以掌握全貌再閱讀本書補足知識細節。我喜歡作者在“Talks at Google”中所勾勒的問題意識。她提到時代的矛盾,在一個強調多樣性、平等性、包容性的時代,我們對於差異性的理解卻還停留在表象,缺乏工具深入探討各式各樣的差異,而腦科學可以不足這方面的不足,因為腦科學觀測到的個別差異,是如何顯著而不容忽視。並且這不是大腦本能、天生就能掌握的事,而是需要後天學習,就像需要學習科學才能掌握科學知識。

大腦天生就善於辨識跟自己相近的大腦。研究發現可以預測一群人之中誰和誰是朋友,因為當兩人的大腦相似,鏡像法就更常成功,就越走得近。但對於相異度越大的大腦,我們越沒辦法以鏡像本能掌握,而需要後天學習,是一種推論他人想法的能力,有時稱作「Theory of Mind」。推論的時候,若僅把客觀知識放在前提是不夠的,還需要把不同的大腦經驗也放在前提一併考慮,才可能推論出較近似的結果。而不同大腦經驗形塑的過程,牽涉到兩種獨立的多巴安路徑,分別像紅蘿蔔與鞭子,前者獎賞的是挑選好選項,後者獎賞的是避開壞選項。不同的大腦,具有的優勢、劣勢通常是相對的,例如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可能反映不同的注意力模式,他們可能更敏銳覺察當下的各種變化。不同的大腦適合不同的情境,但人類往往把「成功的大腦」限縮在一些狹隘的應用上,是很可惜的。如何讓「不同」的大腦找到自己的出路與發展,是一條困難的路,但就像人類想了解自己的大腦運作一樣,這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但人類也不曾放棄過。

書中讀來很有感的地方:

(1) 閱讀能力的差異與大腦的側向性(laterality)有關。閱讀時左右腦都參與的人,閱讀能力可能比不上單用左腦的人。這看似劣勢,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他們的大腦更平衡發展。而左右腦能察覺不同訊息,雖可能導致互相干擾、拖慢處理速度,但也表示他們可以感知的東西不同。

(2) 基底核(basal ganglia)跟控制注意力有關,會把傳向前額葉皮質的訊號調高或調低。我猜這或許可解釋意識內容具有某些被動性、被給予性(given),因為這部分不全然由自我意識所主導。

(3) 人類對於專有名詞的記憶,是一個特殊現象,既不屬於情節記憶,也不屬於語言記憶。因此提取記憶的方式也不同。「舌尖現象(tip-of-the-tongue)」指的是話到嘴邊但說不出來,記憶彷彿偏偏缺了一角的情況,可能原因是神經元啟動不完整。

(4) 要讓大腦更有可塑性、更開放,一個簡單的方式是學習第二語言,並達到雙語腦的程度。這是讓大腦更能處理內在衝突、啟動多路徑的選擇機制,因而越不受限於自動、被動觸發的大腦路徑,而後者往往與內隱偏見、偏誤有關。

(5) 注意力的控制同時牽涉到alpha腦波的增強與減弱。我猜這可以呼應禪坐者所追求的alpha腦波狀態。但若只一味追求alpha腦波的增強,那麼故事也只說了一半。

(6) 一個團隊的集體智能跟什麼有關,書中提到三點,其中我最有感的是第二點,「團隊成員輪流講話的分佈方式,輪流講話分佈得越平均,團隊表現就越好」。這個現象在職場中蠻容易觀察到的,也凸顯了語言所扮演的溝通角色,怎麼說都不會太過。

這本書最後是在談團隊合作、集體智能,也就是說不同的大腦到底如何合作?我想這是雙向的努力,一方試圖跨出天生、本能的理解能力,也就是跨出鏡像神經元、催產素的局限,而另一方也試圖跨出天生、本能的思考、表達方式,盡量以不受內隱偏見、偏誤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樣或許就能促成更多良性的互動。
展開
氛圍的感染:感官經驗與宗教的邊界
讀者評分
4.5
|
2024/07/18
氛圍宗教,反映了宗教的轉向,以邀請取代堅持,是回應時代變化,展現宗教的自覺與再定位,是建立新溝通模式的嘗試。

除魅(或世俗化)之後,宗教失去獨佔人心的優勢,藩籬不再,信眾自由離開,宗教失去約束力。

然而傳統上,宗教(尤其一神信仰)是建立在約束力之上。當時代變化,宗教對於約束力的變化,是否有自覺?是否持平看待?宗教的約束力是建立在假設之上,例如排他、獨一無二、優越、終極意義。這些假設是否需要更新?這些假設才是宗教的核心訊息內容。對比於此,氛圍只是溝通的形式,不是內容。如果沒有更新訊息內容,那也只是換包裝,新瓶裝舊酒。

宗教可以更持平面對心靈的多樣性、獨特性。獨特是相對而不是絕對,每個人都是獨特的,但沒有人是絕對必要而無可取代的。修行帶來的差異,就只是下功夫的深淺,而不是絕對的價值(例如靈恩)。
展開
別讓我走
讀者評分
4.5
|
2024/07/14
命運一部分是可改變的,一部分是不可改變的。人的本能就是反覆去猜測、衝撞、試誤以找出那兩者之間的分際在哪裡,並想找出那不可改變的潛規則是什麼。如果從這個角度看,複製人、有人類意識的機器人都是隱喻。透過易懂的潛規則,使隱喻容易切入。隱喻指向人類存在的處境(condition),是受到潛規則制約的(conditional)。

「有靈魂」是什麼感覺?別人說你沒有靈魂,你無法因此認為自己沒有靈魂。反之,別人說你有靈魂,你也不見得感受得到「有靈魂」的感覺。「有靈魂」是什麼感覺?是困惑不安還是悸動?還是安然、釋懷?書中的回應,鋪陳的子題是:安息。從追尋答案到追尋安息,應該是要轉場的吧,但讀起來一切也就那麼自然而然的發生了。
展開
矛盾思考:翻轉兩難情境,找到問題的新解方 (電子書)
讀者評分
4.0
|
2024/07/13
|
電子書
矛盾思考,相似的概念在文學、哲學作品中常見。現在似乎也越來越常出現在商業書籍中了(例如羅傑馬丁的《決策的兩難》,The opposable mind)。反映出更為變動的環境中,「接受多種對立的真實」是越來越受重視的能力。

此類的書通常會引用費茲傑羅的名句「一流智慧的真正考驗,在於能夠同時擁抱兩種相互對立的觀念,並且仍舊能夠保持運作的能力。」不過此書的作者並沒有這麼做。不知是否是取材上的限制,使得書中的範例少了一些「醍醐味」。

然而這本書的優點在於點出,人傾向壓抑矛盾的情緒,面對兜不攏的情況,會刻意視而不見,藏入內心。然而我們的內心會以各種方式(例如煩惱)不斷告訴我們有哪裡不太對勁。因此覺察內心的訊息是很重要的第一步,書中指的是矛盾情緒,但我認為更廣義來說是像 “guts feeling”、直覺之類的。

而書中提到,若問上班族哪裡最是充滿矛盾的世界,大概都會反射性地回答企業這種組織吧,讀來莞爾。但似乎沒有企業把這類的問題放到檯面上討論,回應了作者說的「人傾向壓抑矛盾的情緒」。
展開
60歲使用說明書:60歲是人生的新人,運用6大放下法則,活出自己史上最好的人生!
讀者評分
5.0
|
2024/07/13
「過了六十歲,我的心就像是蠶豆殼的內側長出了白色纖毛,好像所有的痛苦和悲傷,都能輕飄飄落地。」

書中以不同年紀不同心境的對比,讀來有趣。人生的前半段是各樣的競爭(含生殖競爭)。然而之後的階段,是從競爭狀態解放出來。因此作者強調能放下就能享受這個階段的優勢,而這個優勢不是為了競爭,而是為了愉快的迎接「畢業」。

關於死亡的章節寫得很美,一部分是側寫作者母親的死亡。如果意志能放下對生死的執著掌控,身體就會接管整個過程,看似自然不過,「身體的細胞一齊停止運作,沒有部份器官還在苦苦掙扎的狀況,然後心臟靜靜的停止跳動」

書中提到年長者能為晚輩帶來的祝福、洞察、接納失敗(「即使六十歲的人幾乎可以看穿所有的失敗」),讀了覺得很溫暖。提到三十歲的大腦會刻意選擇失敗的路走,讀來莞爾,原來大腦需要透過無數的試誤,好好失敗,然後才能啟動直覺力。
展開
平台經濟模式:從啟動、獲利到成長的全方位攻略
讀者評分
4.5
|
2024/07/13
以平台經濟對比於傳統的線性價值鏈。從這個角度看,經營平台很像在經營生態圈。背後是複雜科學、網路模式等等。應該是一門可以定量計算的科學。不過書中不是從定量分析的角度,而是從定性分析的角度。提出的觀察視角,即使一般讀者也都能從這些角度思考平台是如何運作的。

廣義來說,資訊彙整的地方就是平台,因此很多人以為建立網站就是建立平台了。但若觀察平台中的動態互動模式,可以再分為很多層次。例如書中提到的跨邊效應(cross-side effects),也就是消費者反過來影響生產者的現象,這是成熟平台的指標之一,但初階平台則無此效應。而平台治理也是,成熟平台都需要一套管理方式,維持生態圈的良性互動,避免劣幣逐良幣。

區分訊號或雜訊,是必要的。然而這也是平台的基本挑戰之一,那就是資訊量太大了,幾乎不可能單靠人類的眼力判讀。開發各種演算法是平台的檯面下功夫與秘密。平台也讓我們重新思考資訊不對稱一事。傳統的生意模式,賤買貴賣也是建立在買賣雙方的資訊不對稱。但平台使這類的資訊可取得、透明化,使得想透過資訊的稀缺性來獲利越來越困難。但從另一個角度看,資訊的不對稱依舊是存在的,那是基於資料處理能力、從巨量資料中取得模式的能力,是演算法對比於肉眼的不對稱性。平台的設計若把此點考慮進去,平台可提供的視角,是人類僅憑肉眼尋找不到的,那麼人類對於平台就會有依賴性。此類的經濟模式,是吸引而不是推送。
展開
重啟人生:一個哈佛教授的生命領悟,給你把餘生過好的簡單建議
讀者評分
4.0
|
2024/07/06
前半段透過晶體智力、流體智力的消長,來說明人生有第二曲線。姑且不論人類是否只由這兩種智力主導,流體智力反應的是輸入與輸出,是一種對價關係,追求更多的輸出就需要更多的輸入。晶體智力反應的是要跳脫這樣的對價關係。

後半段提到人生下半場的靈性追求,譬如印度智者說的「林棲期」。作者反省重拾信仰與靈性追求的過程,以此對比於孩童時代「卡通式」的宗教信仰。這個主題很有趣,可以再談深入一些,成人對於信仰與靈性的重新詮釋,到底與孩童期有怎樣的不同?為什麼我們依舊以「卡通式」的宗教信仰教育孩童?

另外,宗教信仰本就內含對價關係(人類有求於神),難道作者指的靈性追求,可以放下這樣的對價關係?
展開
分人:我,究竟是什麼?(芥川獎作家平野啓一郎鼓舞人心的處世哲學) (電子書)
讀者評分
4.5
|
2024/07/04
|
電子書
作者使用「分人」這個新造詞彙,是從「dividual」直譯過來,表達可再分解的意思,與此對比的是「individual」的個體觀,認為個體是不可再分割的單元。

西方世界為什麼會有不可分割的、單元的「individual」個體觀?是基於一神論的形而上理論包袱所做的假設。作者認為錯誤的假設會推出錯誤的意涵。因此需要修正關於自我的假設。

白話的說,作者的想法有些類似人格的多面向並存。但作者更加強調的是,人格本身的動態性,會隨著氛圍、場域、人際關係而變化,這並不涉及真假的轉換。也並沒有一個核心不變的自我藏在內心深處。

雖然我們不一定有相應的形而上包袱需要解除,也可能覺得這樣的問題意識沒有什麼原創性(人格本來就是動態、彈性的,有人會反對嗎?),但觀看作者提出新的假設,推導出新的自我觀,有些結論蠻有趣的,之前沒有從這個角度想過。

(1) 一個人可以調整自己各種「分人」比例,讓自己喜歡的「分人」佔比多一些。如何做到呢?既然「分人」都是伴隨與他人的互動而存在,那麼就分辨出哪些互動可以產生更多自己喜歡的「分人」,進而增加這些互動。

這裡的互動,廣義來說,也包含獨處時內在對話、閱讀,這些也都涉及虛擬的他者參與。內在對話如果設想一個喜歡的他者,就能產生良性的內在對話,進而產生更多自己喜歡的「分人」。

(2) 作者提到伴侶在一起的原因,因為喜歡「在一起時的這樣的自己」,這個觀點對比於「在一起是因為對方如何如何」。

我們都是透過相處來發現自己的新面貌。而不是要求滿足某些條件,以產生自己想要的面貌。

(3) 如果沒有一個核心不變的「真實自我」藏在深處,那麼人為什麼有探索自我的渴望?又為什麼隱隱有著找不到自我的違和感?

作者認為不應以真實與虛假來劃分,而是觀察自己的「分人化」是否充分而精彩。「分人化」有很多層次與限制,例如最基本的點頭之交,是「社會性分人」,彼此停留在機械化、制式化、符合社會預期的交流模式。隨著關係的進展,就會有不同層次的「分人化」,既然這是動態的過程,也就始終有著變得更好的希望。
展開
人類存在的意義【新版】:一個生物學家對生命的思索 (電子書)
讀者評分
4.0
|
2024/07/01
|
電子書
這是我閱讀的威爾森著作的第二本,原作是集結專欄文章而成,所以內容面向大眾,容易理解。讀到一些有趣的觀點,但也有其限制:威爾森一向以螞蟻的社會性類比人類的社會性,但這是好的類比嗎?這個類比的限制之一,是缺乏比較。為什麼不跟海豚、狼、大象、靈長目的社會性類比?跟人工生命(ALife)的社會性類比?豐富的類比可以呈現主題的豐富性,有限的類比則呈現有限性。

即便如此,並不會限制書中的有趣觀點,

(1) 將「意義」連結到「近因」與「遠因」(proximate and ultimate causation),是一種因果推論的關係。近因例如說,我們有兩隻手,所以能做這個那個。遠因例如說,為什麼我們有兩隻手?為什麼身體是這樣而不是別樣?

這個觀點仔細想一下蠻有趣的。因為通常我們指的「意義」,是說「為什麼是這樣而不是那樣?」,為什麼是「有」而不是「無」?是不是有個目的在哪邊?這樣的思考脈絡,關注的是未來,或者說透過未來賦予當下意義感。

然而作者把關注點放到過去、演化的歷史,是過去賦予當下意義,每個當下可以從過去找到起因、來龍去脈。那麼未來呢?作者提醒我們,人類正在介入演化的脈絡、基因的選擇。換句話說,人類的未來,並沒有預先寫好的腳本,也不全然由演化所決定,而是由演化的力量以及人為的力量交織而成。

對過往的不同詮釋,會影響當下的行動,進而影響未來的結果。而了解演化的力量,也就是嘗試提出對過往的不同詮釋。

(2) 作者提到演化的力量在人類身上是兩股矛盾的力量,既有個體的選擇,也有群體的選擇。作者認為這造就人類獨特的矛盾性格。

我認為這個觀點有點薄弱。人類的矛盾性格涵蓋層面可能更廣(不只是利他、利己的問題而已),而無法簡單以矛盾的演化力量來解釋。另一方面,這應該也不是人類獨有的處境,只要具有社群性的生物,應該都可以觀察到個體選擇與群體選擇的矛盾性。

(3) 信仰宗教是出自原始本能,但是「人們之所以信仰宗教,主要是受到部族意識的驅動。其次才是出於內心對靈性的渴求。」我認為這可以解釋透過宗教尋求認同、歸屬感,但無法解釋靈性本能。

人類因為相信不同的故事,而導致排他、戰爭、殺戮,這個觀點跟哈拉瑞有點像,但解釋方式不太一樣。這類受到演化力驅使的本能,作者統稱為心靈的幻象。類比於動物身上可以觀察到的錯誤行動,例如好鬥的魚朝著紅色圓點攻擊、剛孵化的海龜朝著路燈爬(而跟大海反向),人類的大腦內也有一些原始的迴路,遇到相似的刺激就會被觸發。

(4) 提到人文藝術的潛力還大有發揮的空間。一方面,吸收科學知識可以得知人類為什麼成為現在的樣子,對於人類的本性可以更深刻的揭露。另一方面,認知到當下的獨特性既是各種力量偶然交織的結果,那麼詮釋意義的重點,不在於探討獨特性,而在於探討可能是這樣但也可能是那樣。如果我們越能想像一個不同的現狀,也就越能想像一個不同的未來。
展開
黑天鵝策略:無畏金融風暴的避險投資法
讀者評分
4.0
|
2024/06/26
我喜歡第二章、第三章,解釋白努利公式與聖彼得堡悖論,以骰子與圖說解釋很清楚,讀了有豁然開朗的感覺。也解釋了真實生活中的情況,是 n = 1,而不是 n 無限大。在 n = 1的情況下,需用幾何平均數取代算術平均數。尤其是機率分佈具有正向偏態(positive skewness)而非常態分佈的情況。

其他章節則需要避險投資經驗才能懂。而書中援引尼采的哲學,讀起來有點多餘,並沒有加分效果。
展開
北京的蝴蝶,東京的蜜蜂:了解創新的最後一本書
讀者評分
5.0
|
2024/06/26
書中有些案例對台灣的讀者或許不陌生,但這本書側寫得更深入。

例如一開頭的旭山動物園,小菅正夫園長的話語很有感染力,「什麼是地獄?人類不會因為無法在空中飛行而感到痛苦。但是,如果有某些事明明是可以做,卻無法去做,就會感到痛苦吧。這就是地獄。地獄就是想要實現自己生存的目的,卻無法朝著那個方向活下去。不論是人類或動物都是如此。」

旭山動物園最有名的是動物的行動展示(例如企鵝散步),有別於其他動物園為了取悅遊客而訓練動物才藝,旭山動物園強調「行動展示」的重點是動物的本能,讓動物活出牠本來的樣子,人們因此感受到生命的活力,於是動物園的目標設為「傳承生命的動物園」。這個思考脈絡的反差感蠻大的,平常大家以為動物園的動物過著沒有自由的生活,但旭山動物園的思考轉向,動物園的動物還是可以好好做牠自己,而且動物好好做牠自己就可以感動人。

書中一些案例到現在還持續經營,可以持續追蹤,例如銀座養蜂計畫(銀蜂),讓都市養蜂變得越來越潮了,

書中提到的一些思考點不錯,例如讓偶然變為必然,以及透過動詞來思考,強調「形成(becoming)」,人類並非「存在」,而是「形成」。

至於書中提倡的實踐三段論的思考方式、假說式思考(abduction),究竟如何應用?或許還可以再延伸探討。畢竟書中側寫案例的方式,似乎比較像歸納式思考?
展開
哈洛史尼普波特前所未有最好的災難
讀者評分
5.0
|
2024/06/25
碧翠絲‧阿雷馬娜的作品中,這是我目前最喜歡的一本。先前讀過賴嘉綾訪談阿雷馬娜,提到為了創作此書,畫過不計其數的動物速寫,試著捕捉動物的姿態。翻閱此書時可以感受到這一點,畫面讓人流連忘返。故事也很有張力。
展開
告別【金英夏睽違九年最新長篇小說,最人性的科幻故事】
讀者評分
5.0
|
2024/06/24
讀了之後,會開始想像,如果自己是機器人或是複製人,會怎麼思考?機器人要模仿人類比較難?還是人類要模仿機器人比較難?如果人類把自己想像成機器人,某些問題會不會比較容易解決?

機器人或人類,面對的是不一樣的限制條件。希望變成機器人,或許限制可以變少。然而機器人受制於人類的設計,人類決定機器人「先天」具有哪些限制。

如果機器人具有自我意識,他想優先拿掉哪些限制呢?換個角度想,如果人類的「先天」限制,也可以透過某些開關解除,人類最想解除哪些限制呢?

生理機能的限制是最明顯的,然而自我意識、認同、情感不也是各種形式的侷限嗎?如書中想併陳的選擇,究竟是要保留對特定人事物的記憶、眷戀?還是要併入「集體智慧」,讓自我消失,沒有任何限制?

如果先天寫在大腦裡的限制,有辦法解開嗎?哲是擬真機器人,他的大腦被設計為自我認同為人類,他有辦法改變這樣的身份認同嗎?我覺得書中關於身份認同的變化,可以再加入更多的矛盾,就像人類往往與矛盾信念共存。不知道身為機器人,若想改變自己的大腦迴路會不會比人類簡單?

另外還有一種限制是集體的、社會結構的限制,例如區分位階,動物意識次於人類意識,機器人意識次於動物意識。書中認為這種限制是最容易推翻的,勢不可擋。

彼此對待的方式,也是基於集體限制(制約),例如機器人「死」掉以後,就要進回收廠,但作者想側寫一個允許其他可能性的世界,在那裡,人們試著「把事情想像成別的樣子」,殘廢的機器人、年邁體弱的複製人可以加入共同體,以自己的速度善終。

書中關於機器人會不會有宗教信仰,也是蠻有趣的討論。從一個角度看,信仰是基於情緒,如果機器人會害怕死亡,那麼就可能會選擇信仰。從另一個角度看,信仰是基於假設,因為選擇相信某個假設,而據以行動,例如書中關於宇宙精神的種種描述,似乎連最智慧的機器人也無法求證,究竟宇宙精神是否存在?機器人的意識與人類的意識是否再更深的層次上有所連結?但機器人可以選擇相信它,並依此觀照世界。
展開
我在法國做圖畫書
讀者評分
5.0
|
2024/06/22
閱讀帶來的餘韻,原來可以連結到雪泥鴻爪的意象。作者為出版社命名為「鴻飛」,不只有飛的意象,也有留下爪印的意象。

書中提了許多跨文化的觀察,最喜歡的是這一段,「你身旁的人,即使高矮胖瘦、皮膚顏色和你有所不同,你顯然沒有理由不了解他,沒有理由想像不到他的快樂。只要你體會這一點,你以後的人生就多一份自在快樂的可能性。」

書末作者提到人生的三項功課,在成長階段,有不同的引路人,最懷念的是那些讓他學習以赤子之心去追逐並享用世間美好的人,作者稱此為欲求的藝術。
展開
數位轉型力
讀者評分
3.5
|
2024/06/21
我是《大師543 數位轉型學院》的聽眾,聽詹先生主持節目非常風趣,所以找了他參與過的書籍來讀。

讀的時候想說,數位轉型究竟是知難行易?還是知易行難?本書的預設,似乎是知難行易,所以把重點論述放在知識的介紹。但現實生活中,若參與過公司的軟體專案,就會知道,這應該是知易行難的領域。

尤其是像《超級專案管理》一書所提,以歷史資料來看,專案幾乎注定「失控」(而失控與失敗有很高的關聯性),而軟體專案又在所有大型專案中名列前茅(按照「肥尾」程度排名)。所以軟體專案需要實踐智慧勝於理論智慧。

如果這本書也能從專案資料庫整理出成敗的關鍵要素,會更有故事張力。
展開
Why Greatness Cannot Be Planned: The Myth of the Objective
讀者評分
4.5
|
2024/06/18
如果說人工智慧、計算思維可以拓展人類的哲學觀,重新詮釋人類行為的本質,那麼本書做了很有趣的演示。

主要的論點在挑戰「設定目標」一事,提出哪些情況下,設定目標反而適得其反。日常生活中,設定小目標或許有用,但目標越是高遠,越是無助於達成,尤其是在未知數的佔比越重的情況中,越是凸顯了設定目標的徒勞。

對比於此,作者提出另一種策略與意象,是尋寶人收集身邊的踏腳石。盡可能收集踏腳石,這是我們能把握的。至於遠方遙不可及的目標,不是我們能把握的。只要我們不斷收集踏腳石,最終會把我們帶到有趣的地方、發現新寶藏,那不是事先設想得到的地方。這樣一來,問題的本質轉了一個彎,搜索的重點不在於找到目標,而在於發現新的可能性。

「發現」是廣義的「搜索」,「搜索」是狹義的「發現」,「搜索」是為了特定目標而修剪搜索空間。而「發現」則是盡可能不對搜索空間設限。

現實世界中,各種資源都是有限的,所以我們不得不適當的修剪搜索空間,以得到收斂的結果,然而這也意味著,各種約束條件應該要能靈活調度。要避免的是 “lock in”,困在特定的約束條件中。不幸的是,太早鎖死目標,正會把人束縛在僵化的條件中。我猜想這才是問題所在。與其說問題在於設定目標,不如說問題在於 “lock in” 。相關的想法也在其他書中被提到,例如《跨能致勝》,提到頂尖的運動員、音樂家採取迂迴路徑,先探索再專精,反而比採取單一路徑者,得到更久遠的成果。或是《黑馬思維》,探討不追求集體目標的個體,更能找到自己的路。

如果是從「制約」來看,既有個人面的制約,也有集體面的制約。這也是這本書一方面很容易讀,另一方面又有點難把握的地方。從個人面的制約來看,容易解釋,例如旅遊的時候若太過專注在預先設定的景點,則失去了隨機發現有趣風景的樂趣,因而往往必須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既要預作功課,又要帶著好奇心觀察偶遇的新事物。但有時作者在講的是集體層面的行為,解開集體制約,發揮集體智慧,讓每個人各自尋寶,才能收集最大量的踏腳石,這樣一來,雖然大多數的尋寶人是徒勞的,但集體來說卻可以得到有趣的結果。

我覺得這也是書中較難把握的地方,從作者的角度看,「人類所有探索和發現的行為都可能是徒勞的」,這是本書相當有顛覆性的觀點,不僅點破「尋找就尋見」的信念,也否定了抱持終極目的論的各家學說。作者提出的解決方式,其一是集體智慧,另外就是以意外發現帶來的驚喜,取代得到目標時,預期會降臨的終極意義感。「擁抱現實,讓自己成為一名即便沒有目標,也能發現意外之喜這樣強大能力的尋寶者」。

這本書還有些觀點值得深入再看:
(1) 借用自然界的演化為類比,作者支持的一派說法認為演化是逃避競爭,而在新的生態區位存活下來的結果,作者反對的說法是競爭驅使演化,以優秀物種消滅次等物種。後者的說法是把優秀物種當成演化的目的。然而前者的說法是要發現各種可能的生態區位,分棲共存。作者的參考書之一是 evo-devo 學者 Sean Carroll 的著作,中譯本是《蝴蝶、斑馬與胚胎:探索演化發生學之美》。
(2) 引入計算思維的想法,提到演算法是一個廣義的概念,重點在於明確描述一個可重複執行的過程。由此看來,生物界的基因複製是演算法的一種,思考的過程也可以透過演算法來模擬。
(3) 提到人工智慧的領域包含針對搜索的搜索,可稱為「元搜索(meta-search)」,也就是先搜索演算法,然後再把此演算法應用在解題時搜索參數。所以釐清「搜索」究竟是什麼非常重要,因為搜索什麼決定了得到什麼。

作者是人工智慧領域的專家,他推動的一些計畫背後的想法都很有趣,例如書中提到的 Picbreeder,以及2024年上線的新型態社群網路 Maven 。不過這個領域的變化很快,究竟什麼才是禁得起時間考驗而留存的模式,還有待觀察。

這本書有簡中譯本可參考(譯名《為什麼偉大不能被計劃》)。
展開
超級專案管理:牛津大學教授揭示計畫成敗的法則,教你順利完成任何專案 (電子書)
讀者評分
5.0
|
2024/06/12
|
電子書
或許多數人在工作中都經歷過「專案」的各種形式,但很少有公司或專案管理者會回頭檢視專案(復盤)。這本書提供了檢視專案的n種角度,我覺得很好看。

一如作者在致謝詞中提到,康納曼與塔雷伯(《黑天鵝》作者)是作者團隊的顧問之一,書中時不時可看到他們的影子。

第六章對於「肥尾」分佈的風險管理,給了有趣的例子,「如何處理尾部?答案是切掉」,提到英國的「二號高速鐵路」一案,評估後若碰上考古遺址將是重大風險,解決方式是付訂金預約全國所有合格的考古學者,這樣雖然不便宜,但比起讓造價數十億的工程停工,仍然太便宜了。

我最喜歡的章節是描述建築師法蘭克·蓋瑞的工作方式,他的提問方式(「猶太人會詢問每一件事」),他做模型的方式(目的是要精確規劃,並且擅用數位工具,可以進行數千次的模擬)。這點出了,成功的專案背後都有一套做事的方法。作者提到「優良規劃與糟糕規劃的基本差異就在這,常見的規劃不良,是把問題、挑戰與未知的元素留到以後再解決。」而優良的規劃則是「計畫中的每一個環節都經過檢驗與測試,等專案走向交付,已經沒有需要解決的問題。」

換句話說,不良的規劃,帶有投機取巧的僥倖心態,帶著尚未釐清的頭緒上路,祈願好運眷顧。這是做專案常見的心態,領導者是以信心喊話的方式在做事,而不是以方法論的方式在做事。這樣的差異也會影響專案失控時的處理方式,「專案失控時,永遠還會有其他的成本----那些不曾出現在試算表上的代價」,讓人聯想到專案失控時,無上限超時工作趕進度。

然而工作的方法論越來越受到重視,其一就是做模型、原型(prototyping)、測試、迭代。書中提到的良好工作團隊,都在這方面著力頗深。作者強調這個過程的動態性,真正要突破的心理障礙,是把規劃當成靜態、制式的事物(例如為了製作專案文件而做文件)。

良好的工作團隊是專案成功的要件,作者提到從許多專案領袖的訪談,其中唯一一個共通點是「找對團隊」。挑選團隊時的評估點是什麼?讀完此書之可得到一些啟發,例如工作方法(良好的團隊士氣絕對不會只依賴信心喊話),經驗資料庫(能持平的提出風險評估、預測錨點),以及模組化的核心能力(書中很重視「重複」這個概念,不良的工作以重複來磨損一個人,但好的工作透過重複來打造核心實力,「那個我們重複製作、每多做一次就更聰明、愈來愈好的那件事是什麼?」)。

書中提到的大型專案,往往因為政治力的介入,而變成大黑箱,費用超支,卻往往得以合理化。看來是監督與治理上的漏洞,但願專案管理的意識、素養提升之後,此問題越來越得以攤在檯面上討論。

細節方面覺得還有許多地方可以再專書討論,例如書中未討論IT專案的成敗關鍵,而IT專案無法收尾應是許多公司的共同頭痛吧。

另外,書中關於「系統一」直覺判斷的說法,也有些地方待釐清,提到要避免樂觀偏誤,由系統一而來的感覺是直覺事實就是那樣,是一種直接跳到結論的機制,所以明智的人需要避免以系統一做決策。然而專家又通常是擁有敏銳「技術直覺」的人,作者引用波蘭尼的「內隱知識」理論,認為這是一種實踐智慧。這樣得出的結論會有點矛盾,也有可能過度倚重專家的自信,又掉回信心喊話的原路。

另外,書中提到以量產太陽能發電、風能電廠的方式,以解決暖化問題。讀了覺得有一絲隱憂,因為工業化量產、指數型增長,都不是自然界演化出的模式(除非是癌細胞),而是人為介入才有的模式。而人類最常做的事,就是創造出他無法駕馭的事物。就如同專案會失控,工業化量產、機械化複製的東西也可能會失控。這或許是另一個議題。

整體來說,這本書有踩到專案管理的痛點,並且能區分務實與務虛的做法,但願能衍生更多的應用與討論。
展開
終局思維:矽谷、華爾街菁英高效學習法,跳脫慣性束縛、突破情勢限制,平凡時刻都是翻轉向上的瞬間 (電子書)
讀者評分
3.0
|
2024/06/09
|
電子書
雖然我對作者的前一本書《思考的框架》有蠻不錯的印象,但這本書卻讓我覺得,沒看到預期中的進步。

一開始的破題不錯,要區分本能式的思考,對比於「有練過」的思考。但若是對此領域稍有涉獵的讀者,會覺得內容缺乏亮點、突破性。又例如引述他人的想法,也未有「再詮釋」的原創性,那麼應該建議讀者直接讀第一手思考者的著作,會勝過讀第二手引述者的著作。

例如書中引述羅傑馬丁的想法,讀了覺得並沒有比羅傑馬丁自己講得更好。建議直接讀他的書,例如《決策的兩難》,或是直接在Youtube搜尋Roger Martin,我覺得他的談話很有啟發性、感染力。

與此同時正在讀《超級專案管理》,我覺得更值得推薦,是一種透過實作來鍛鍊想法的方式。另外在讀楠木建的《策略就像一本故事書》、野中郁次郎與勝見明合著的《北京的蝴蝶,東京的蜜蜂》,都是在談策略思考且是讓人反覆回味的推薦書。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