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10
user-img
黃國華

834則書評

834本書評分

18位追蹤者

1094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834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評鑑發表
守護妳
讀者評分
4.0
|
2017/03/18

Marnie是個外表亮麗、個性開朗的女孩,從小到大,她總覺得有人在暗處窺視,但不確定是不是自己想太多。瑪妮長大後終於嫁給夢中情人,丈夫卻忽然神祕失蹤,留下她獨力扶養一對兒女。女兒正值叛逆期,年幼的兒子則常在暗處自言自語,而且發育不良,需要大筆醫藥費,甚至連丈夫的債主都找上她,逼迫她賣身還錢,隨著瑪妮的生活與經濟壓力愈來愈大,被窺視的感覺也日益強烈,另一方面,連警察都懷疑她涉及失蹤丈夫的案件,在萬念俱灰下只好求助心理學家喬‧歐盧林(Joseph O'Loughlin)。



劇情的提要就是這樣,總之,Marnie是個衰到極點,人生看起來毫無翻身機會。



故事不到三分之一,作者就急著把多重人格的梗洩漏出來,讓讀者處於那個秘密窺視者到底是Marnie自己的另一個人格?還是另有他人?...的迷惑之中,而這個迷惑卻是作者想要誤導讀者方向的詭計,所以才有心理學家出場的必要性。



所謂人格分裂者,其實是一個軀體中住著本尊以外的靈魂,這個靈魂與本尊完全是獨立的人格,之所以人格會分裂,就是在於當人面臨巨大苦痛,而這種苦痛超過自身所能負荷時,任何人都會渴望逃避這些無可救贖的痛苦,這個強烈想要脫離痛苦現實與寄意的渴望,導致出現另一個獨立人格出來。



但幸好作者並沒有把劇情完全導引到人格分裂的層面,而是放在書名的「Watching You」,中文翻譯成守護妳,有點離題但好像也有些貼切。



什麼是守護者?小學生玩的小天使遊戲?歐洲童話故事中的長腿叔叔?在危急時刻出現救援的白馬王子?還是二十世紀初歐戰當中德意志帝國或俄羅斯帝國所扮演的惡魔守護者(德國自詡是中歐日耳曼族的守護者,俄羅斯沙皇所扮演的大斯拉夫民族的背後老大哥)?當自己遭受霸凌,當自己遭受暴力威脅,或當自己面對人生困境時,許多人都渴望有個守護者,但守護的分寸在哪裡?出氣與報復的比例原則又是多少?正常人自然會有一把精準的尺來拿捏。



但Marnie所碰到的秘密守護者卻是個心理極度扭曲的人,Marnie從小到大只要遇到他人的欺凌甚至只是小孩之間的無傷大雅的小小霸凌,這些加諸她痛苦的身邊的人,無一倖免地遭遇到過於強烈的報復,但Marnie卻完全被蒙在鼓裡。這種扭曲人格的守護,也造成Marnie完全失控且悲慘的人生。

不得不佩服作者Michael Robotham誤導讀者的功力,把暗示埋在很微小的細節中,卻又花了許多篇幅把快要想清楚的讀者帶到更身更雜的謎團中。當最後真相大白的時刻,相信應該很少有讀者能精準猜到前因後果,加害者與受害者往往只是一線之間,過度扭曲且變態的愛所造成的傷害往往更難彌補,整本書讀起來相當具有驚悚感,少數的小敗筆是作者過於瑣碎的細節敘述,但瑕不掩瑜啦!看了本書之後,會發現九把刀的樓下的房客遠遠比不上。



本書是Michael Robotham的心理學家Joseph O'Loughlin系列的第7號作品,到2016年為止一共出版了八本Joseph O'Loughlin系列,除了本書以外,繁體中文還有另一本《Say You’re Sorry》(翻成《請找到我》),這是Joseph O'Loughlin系列的第6號作品,據說口碑更好,我迫不及待想要繼續閱讀下去。
展開
軍機處:永遠的權力中心
讀者評分
5.0
|
2017/03/17

我是個歷史相關書籍的重度閱讀者,所謂重度指的不單是閱讀數量很大,深度與廣泛度更是厚重,尋常的歷史書籍對我而言已經屬於「1+1=2」的程度,以致於很難找到能夠讓我讀到「不知道的或沒想像到的」的論點的書籍,但我相信和自己一樣的書迷不在少數。尋常的歷史書籍對我而言宛如一個財經博士去面對經濟學原理一樣,既索然無味又感到浪費時間。



這本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歷史學博士熊劍平的《軍機處》是近一年來讓我拾回對歷史書的閱讀樂趣,講述的是清朝從雍正皇帝開始所設立的非正式權力中心「軍機處」的始末,從雍正一朝開始為了西北軍情所設置的臨時機構,一躍成為清朝中後期的中國權力中樞,軍機處的成立無疑地是雍正想藉由非正式的權力運轉來架空內閣以及對他的皇權產生威脅的滿洲貴族,但意外地藉由軍機處無限地擴張皇權,有清一代,因為皇權與軍權藉由軍機處的運作而產生高度專制的型態,功的部分是讓清朝沒有發生類似明朝永樂或江西寧王之類的反叛的貴族戰爭,也消彌了地方軍閥的反叛動能,清朝從雍正起也沒有發生類似吳三桂或安祿山之類的軍閥割據或反叛,但過的部分在於削弱了六部內閣的權力,政府權力運轉過度集中在皇權,一但發生皇帝怠惰(如道光)或皇權旁落(如慈禧掌權),政府運轉起來會出現中樞神經麻痺與專斷的問題。



整本書討論的是軍機處的運作、皇帝與軍機大臣之間的合作與角力、軍機大臣之間的傾軋鬥爭,可說是一本關於清朝皇帝不折不扣的帝王學書籍。



這本書讓我感到知識含金量的是在於咸豐皇帝死前所任命的顧命大臣-肅順的翻案,多數書籍以及戲劇將肅順抹黑成奸臣,甚至將之描寫成欺負同治與慈禧估兒寡母的壞蛋,但本書卻點出肅順之所以會被慈禧與恭親王聯手拔除的主因,肅順身為滿州貴族,但政治傾向比較能夠接納漢人,且對於當時滿洲貴族們不事生產而大量淪微米蟲吃垮國家財政的亂象極度不滿,想要藉由改革砍到滿州貴族的福利,讀到這裡不禁讓我想到台灣那些領18%以及高額退休金的黨國權貴以及恩庇體系下的大量軍公教,如果肅順的改革能夠堅持下去,清朝末年的局面或許能夠有所改觀。



軍機處是個很奇特的機構,類似民國時代蔣介石所成立的「軍事委員會」,除了權力的運作外,也接納了類似明朝東西廠錦衣衛的功能,透過軍機處,清朝的皇帝掌握的中國歷代中最集中最專制最不受節制的皇權,雖然清朝相對唐宋明等朝代擁有更鞏固的權力中心,但隨著西方勢力的崛起與染指中國,軍機處終究淪為阻礙時代進步的最大絆腳石,閱讀這本《軍機處》除了讓我體悟了權力之間的拔河外也了解到清朝政治的運作模式,其實即便清朝覆亡民國成立,接掌中央政權的袁世凱、北洋政府、國民政府乃至於現代的共產黨政府,其政治運作仍就不脫類似軍機處的模式,獨裁或許帶來政權穩定與政府效率,然而一旦政策失當更會引發無法收拾的大災難。台北市長柯文哲上任之後自稱在市府成立了類似軍機處的早餐會報,不禁讓人搖頭,其對歷史的透徹度竟是如此淺薄。
展開
徒步中國:從北京走到新疆 一個德國人4646公里的文化長路探索
讀者評分
5.0
|
2017/03/17

春雨陰綿什麼地方都去不了,讀讀他人的壯遊之舉的旅行書格外有樂趣,作者Christoph Rehage是德國人,取了個很威的中文名字:雷克,這傢伙曾經從巴黎走回家鄉漢諾威,在2007年11月從北京開始徒步旅行,一共走了4660公里直到烏魯木齊,結束時間是2008年10月,當年他27歲。2010年夏天又從烏魯木齊繼續走了幾百公里,一直走到烏蘇。2012年從烏蘇走到霍爾果斯,就是中國和哈薩克的邊界線。目前他又在中亞一帶徒步旅行。

雷克的筆調很輕鬆也很真誠,不會有那種惺惺作態的文青口吻,看起來雖然有點接近日記流水帳,但卻有股魔力趨喚著我一頁一頁的讀下去,甚至讀到最後幾頁,眼看雷克的旅程即將結束,卻萌起了濃濃感傷,多麼希望他的旅程能夠繼續走下去。

流浪是每個男人埋在心中最深切的渴望,但現實上卻無法達成,雷克放棄了工作、學業甚至愛情(他和中國女友小象之間的遠距戀情也是本書一大亮點),堅持一大堆尋常人不會去遵循的紀律和執著,闢如他有一回在戈壁沙漠露營,營帳外頭是零下三十度的低溫,睡到一半尿意很濃,不想冒險跑到營帳外只好尿到汽水瓶上,隔天上路之後竟然基於環保不汙染環境的原因,不想隨地丟棄兩罐裝了滿滿的結冰尿液,足足背了好幾天職到碰見小鎮的垃圾場才丟棄。

沒有堅持就不會有壯遊。

一年的徒步中國所走的並非所謂大都市或風景區,雷克用最底層近距離觀察被她踏過四千多公里的真實中國,邂逅了底層中國人的渺小、願望、怨懟、生活甚至人生觀,整本書並非純然的行腳記錄,雷克花了些篇幅去記錄自己所看到的中國以及他從學校所學到的中國之間的異同,包括宗教、歷史、環境以及中國人的想法。

整本書讀完之後會有股淡淡的哀愁,旅程的結束、人事的迭異、不知和年能再重逢的人、宛如一場十一個月長短的精采短暫人生,觸發了讀者會去探索過往的人生。

最讓我想要推薦的是雷克的真誠,他在日記中甚至誠實地紀錄年青男人都有會的生理慾望,他甚至投宿在洗浴中心(內行的人都知道裡頭可以幹些什麼事),他誠實地紀錄沿途碰到的善意和惡意,誠實地記錄著自己好幾次差點堅持不下去的心魔。

中國很大,宛如一頭大象,恰好地是雷克的中國女友叫作小象,沒有任何人可以完全了解這個國度,摸到象鼻的人說中國是管子做的,摸到尾巴的人認為大像動作靈敏身輕如燕,莫到大象大便的人會說中國臭不堪言。

想要了解另一種角度的中國,想要探索自己心底頭流浪的基因,想要藉此激勵自己縞若死灰的無趣人生,或只是想要讀一本輕鬆有趣的書,選這本《徒步中國》不會讓人失望。

評:五顆星

展開
昨夜的咖哩,明日的麵包
讀者評分
4.0
|
2016/08/05

關於日本小說,與其從直木賞的得獎作品去挑選閱讀,還不如從獲得「本屋大賞」的作品中去挑選,所謂得本屋就是書店,「本屋大賞」由日本全國書店店員所選出的最想銷售的書中去評分,由於書店店員的品味比較接近一般閱讀大眾,比起直木賞甚至芥川獎,比較易讀也比較具有親和性。



我羅列了一些歷年本屋大賞前兩名的小說:

第一屆(2004年)博士熱愛的算式

第二屆(2005年)夜間遠足

第三屆(2006年)東京鐵塔、死神的精確度、嫌疑犯X的獻身

第四屆(2007年)轉瞬為風

第五屆(2008年)犧牲、第八日的蟬

第六屆(2009年)告白

第七屆(2010年)天地明察、神的病歷簿、哪啊哪啊~神去村

第九屆(2012年)啟航吧!編舟計畫、種族滅絕

第十屆(2013年)畫布下的樂園

第十一屆(2014年)村上海賊的女兒



幾乎都是被我評為4~5顆星的佳作呢!



本書《昨夜的咖哩,明日的麵包》榮獲2014年本屋大賞第二名,是一本圍繞著死亡為主題的故事,雖說是死亡,別擔心,絕對沒有悲苦哀傷的淒美故事,女主角徹子的丈夫一樹七年前過世,七年來一直和公公一起生活在同一屋簷下,本書由幾個小短篇所串成,從徹子、公公、鄰居、丈夫的表弟、男友的角度去訴說和亡者之間的互動過往,因為死亡而造成周邊人等內心的空洞,這些空洞又如何透過生者的努力而去填滿去找到救贖,不管亡者已經過世多久,如果不去努力尋找救贖與慰藉,不去學會「放下」,裂痕與破洞始終不會消失,正是本書想要表達的意念。



作者用的是日本作者近年來最擅長的小確幸文風,透過生活中微小的契機,不經意的轉變,而有了對人生的新啟示。書名雖然有咖哩麵包,但讀者千萬別誤會這是一本用食物來充作療癒的媒介,食物沒有多大關係,故事相當平淡,既是優點也是缺陷,端視讀者心態而定。
展開
玩火的女孩
讀者評分
5.0
|
2016/07/30

先簡單講一下本書,這本「玩火的女孩」是瑞典作家史迪格.拉森(Stieg Larsson)所著之千禧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劇情承接首部曲《龍紋身的女孩》,男主角布隆維斯特所創辦的《千禧年》雜誌即將要出版一本主題是非法性交易的專刊,內容將揭發一些涉及買春與嫖雛妓的政經高層人士,有律師、警察、國安局官員…等等,可是這本書的作者及其女友卻在即將出版前夕慘遭殺害,同一時刻連女主角莎蘭德的監護律師畢爾曼也死於非命,而在場所有的直接證據都顯示莎蘭德涉嫌重大,於是在第一時間那充滿著偏見的檢警在不加思索地狀況下發出全國通緝令,並且利用媒體的渲染下,莎蘭德成了一個連續謀殺的殺人犯!

一旦腐化與腦殘的執法體系開始失控,其張牙舞找的利齒就有如錦衣衛般地可怕與可恨,失控的司法加上失控的媒體,「偏見」將成為體制內的唯一信條,然而居於弱勢的一方,就只能淪為司法惡靈下的祭品,一旦侵害到執法與輿論體系的利益與敏感神經,不論是你的弱勢標籤是女性、族群、同志還是低政經地位之庶民,看完這本瑞典小說「玩火的女孩」後,不禁讓人對整個執法系統感到一股心寒的畏懼,心想萬一哪一天不小心踩到豢養司法體系這頭怪獸的背後主人的任何利益或顏面時,我們會不會就像小說中的「千禧年」雜誌記者一般的被殺害?還是會遭受到女主角莎蘭德般地未審先判?亦或是沒有經過審判就遭到報復性的羈押?

看完這本書以後,我不禁地思索著司法體系到底能不能保護弱者?亦或真的如我臆測般地成為當權利益的保護者,或是被扭曲之偏見價值觀的掌旗馬前足?

法律到底能規範些什麼?本書所探討的是掌有權力的金字塔頂端的司法政府與媒體人,不但不善盡自己手上的權力保護弱勢,反而用盡一切專業的暴力如隔離、強制治療、羈押的手段假意保護實則剝削的方法去箝制弱勢族群,運用學者的無人性專業和媒體的犬儒溫情畫面,去將這些強制行為合理化甚至於合法化,試想,如果你得罪了一位法政檢警高層人士,說不定整個國家機器與媒體幫眾就會毫不思索地把你污名化,先把你定義成精神病患,然後迫使你接受強制治療,再把你宣告成禁治產的不具行為能力之人,接著司法會指派人士掌管你的財產,一如本書的女主角,或「午夜快車」電影中的美國青年,別以為老大哥只在「1984」,進入二十一世紀後,這世界的「類納粹」思維又漸漸死灰復燃;說也奇怪,「龍紋身的女孩」中的那對變態企業父子大亨,不也是受家族中瑞典納粹文化的長年洗腦下才產生對弱勢女性的種種偏見。

第二個閱讀思考點是媒體與媒體的運作,很諷刺的是,書中的被害者是媒體人,加害者的整個共犯結構下也包括媒體,然而最可恨的是,竟然把一切罪行加諸在弱者的莎蘭德身上,只因為莎蘭德在「個人記錄上」有著被主流社會價值所歧視的印記,這些印記包括了精神病史、失能症者、同性戀傾向和涉及校園暴力事件,整個腦殘的主流價值想用最簡單的方式處理那些社會角落的問題,但卻不去認真的面對這些所謂的印記,說不定是「國家暴力」、「司法傲慢」與「校園偏見」下的犧牲者,反正,被媒體餵食習慣的普羅大眾,早就習慣把所有罪惡一古腦地丟給那些與眾不同的人,而這些與眾不同的人往往不過就只是做一點微不足道的小小抵抗,就會被烙印著萬惡不赦,如翁山姬蘇、東土耳其斯坦居民或本書的主角莎蘭德。

第三的閱讀精彩點在於莎蘭德身上,這個女生絕對會讓讀者產生疼惜、不捨等同理心情感,甚至於在閱讀當下都還會情不自禁地替她加油打氣,我很少會投入自己的情緒在故事角色當中,看了這本書後,我似乎也比較能體會出當年的婆婆媽媽守在電視機前看著歌仔戲時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淚了;莎蘭德以一己之力去對抗整個共犯的社會,所幸大概是作者不願意放棄對人性光明的期待,還安排了一些在幫案過程中的助力,如本系列的男主角布隆維斯特、莎蘭德前老闆阿曼斯基、第一任監護官、拳擊教練與部份不具偏見的檢警,只可惜的是,莎蘭德終究得自己去面對並解決這些罪惡的核心,這個軸心竟然是…..(容我保留一點劇情)。

看過第一集「龍紋身的女孩」的讀者,想必應該會對這位有著孤僻的反社會性格,卻擁有一些數理邏輯天份與高超電腦駭客能力的莎蘭德相當印象深刻,在第二集「玩火的女孩」中,她的份量遠大於第一集,也層層解開了關於莎蘭德的種種詭異與神秘,這位女孩的個性與行事作風在本書內更為鮮明,無疑地作者史迪格.拉森很成功地塑造出這個角色,並藉由小說劇情帶出了賣淫性暴力這些被人漠視不去承認的問題,以一個完全顛覆正義化身形象的女主角去衝撞、挑戰這看似完美、但其實是漏洞百出、潛藏許多不公不義的體制與政策,用反社會化的莎蘭德去追求早己破損不堪的正義,用制度的漏洞(電腦的漏洞)去迎戰滿是漏洞的制度,而被定義成無行為能力的莎蘭德竟是個全身上下都是天份的奇才,作者藉此反諷整個社會的主流僵化標籤,並指陳現代社會中種種對女性的不當剝削與施暴,下筆下的相當地重,從「龍紋身的女孩」到本書「玩火的女孩」,作者文字的公義力量是相當巨大的。

最後一個閱讀的點在於反省,身為現代文明社會的公民,應該自問有沒有給任一個弱者說話的權利嗎?有沒有給弱勢者與主流價值的對話空間呢?高度專業運作下的現代社會有沒有產生過不公平的價值判斷呢?具有專業的人士是否會因為身處共犯利益結構中而毫無自覺呢?會不會不知不覺讓統治者或既得利益者灌輸了某些偏見而不自知呢?身為男性有沒有給予女性一個平等的對待呢?

這些問題應該留給那些淪為彷彿東廠爪牙而不自知的執法人員去自省吧!


評:五顆星! 請和首部曲龍紋身的女孩 一起閱讀
展開
比爾.布萊森的大不列顛碎碎唸:原來,英國跟你想的不一樣!
讀者評分
5.0
|
2016/07/30

美國作家Bill Bryson是我最喜歡的作者之一(被我列為最喜歡的作者不會超過5人),他更是我最喜歡的旅行作家(心目中的第一名),他的旅行作品包括了《哈!小不列顛》(Notes From a Small Island)《一腳踩進小美國》(The Lost Continent)、《歐洲在發酵》(Neither Here, Nor There)、《澳洲烤焦了》(Down Under)。更讓我折服的是除了旅行以外,他的書寫題材相當廣泛,從語言相關的探討、科普作品以及純小說類。


我喜歡Bill Bryson的旅遊書可不是隨隨便便就喜歡的,旅遊文章的作者分成三種:

一、拿錢辦事寫文章:又稱業配文,拿了某觀光協會、旅行社或特定團體的金錢或資助,然後寫出一篇篇歌功頌德的廣告文章或出書。這類作者的書佔了旅行書籍的99%。

二、獨立採訪寫作型:又稱沒人緣的孤鳥,我就是其中一個,寫旅行相關文章絕對自掏腰包,不收取任何利益團體或相關人士的一毛錢的資助,雖然客觀,但因為討人厭或者因為無法搭配任何行銷,所以文章或書籍也乏人問津。

三、拿錢還罵人的作家:全世界大概只有Bill Bryson有這種行情與能耐了,他在書中毫不隱瞞地告訴讀者,有些地方的遊記是接受請託而寫的,但最屌的是,明明是接受請託(也就是有取得旅費贊助),他依然一付兼酸刻薄地把他對當地的所有主觀想法一股腦地寫出來,酸的程度一點都不下於時下的網路酸民,如果要尋根找出酸民的鼻祖,Bill Bryson絕對可以稱上「酸民之祖」。

他的文筆的酸,奠基在幽默感與對旅遊地的徹底了解,酸酸之精準可說是一針見血,酸到讀者捧腹大笑,酸到被採訪地的民眾痛哭失聲,酸到被他消遣的人只能眼淚往肚裡吞。


不過,想要進入Bill Bryson的幽默諷刺世界還是得具備一點門檻,如對世界周遭的基本了解,如具備幽默感,如具備對文字的深層解讀能力,以及比尋常人多一些的想像力,否則會讀到哈欠連連找不到笑點。
展開
孤獨的美食家2:五郎的異國食光
讀者評分
5.0
|
2016/07/30

第一次在漫畫與日劇上看到這部作品當下,我不禁皺起眉頭嘀咕著:「會有人想看中年大叔介紹美食嗎?」但萬萬沒想到,不只有人看,這部作品還從日本紅到臺灣,許多赴日本自助旅行的臺灣人更是人手一本按圖索驥,追隨主角井之頭五郎的味蕾與腳步,這股「孤獨美食」的浪潮引領著旅行者的小確幸——踏遍巷弄尋找庶民美食的不知名小店,也成為我書寫日本B級美食的最大動力。

  漫畫主角井之頭五郎是個獨來獨往的自營貿易商中年男子,沒有上司、沒有員工、沒有同事、沒有情人,他經常得面對獨自用餐的孤獨時光,品嚐食物與記憶的連結,以及環繞著食物的人間百態。

  除了採訪美食以外,我每次到日本並不會安排任何吃的行程,和井之頭五郎同樣信奉著隨遇而安的隨緣態度,走到哪裡餓了就吃、不管什麼店,感覺對了就吃,每每誤打誤撞找到許多讓人難忘的庶民B級美食

  最讓人難忘第一集,是井之頭五郎闖進了吉祥寺車站出口的天下壽司那一篇故事,某年深秋我獨自去吉祥寺一帶出差,深秋的東京不到四點半就天黑,折騰了一整天飢腸轆轆的我,又恰好碰上一陣大雨,跌跌撞撞地跑進一家迴轉壽司,心情、遭遇和氛圍恰好與主角井之頭五郎一樣。獨自用餐的井之頭五郎大叔在壽司店那種有點融入又有點抽離的感受,幾乎和我一模一樣呢!

  本書的主題與其說是美食,到不如說是「孤獨」,雖然後來拍成電視劇為了討喜而將片名改成《美食不孤單》,作者久住昌之透過畫面與文字傳遞了現代人該如何面對孤獨,透過中年大叔讓讀者了解如何享受一個人的用餐,一個人如何對食材與餐廳產生「特殊抽離感」,如何更專注的面對食物,當少了與夥伴一起共食的愉悅時,如何悠然自得地想受一個人的生活。

  不管讀者打算飛到日本按圖索驥作個「美食追星族」?還是只打算家裡附近的巷弄小店大快朵頤,最後容我引用五郎大叔最常說的口頭禪送給大家:「今天要挑戰什麼?」一個人的美食,更有一番獨到滋味呢!

展開
你會在嗎?【話題電影 「你會在那裡嗎」 暢銷原著】
讀者評分
5.0
|
2016/07/30

很早就知道法國這位作家,但一來因為愛情小說不是我的菜,且一向對法國作品敬謝不敏,以至於長期忽略了這位暢銷小說家的作品。



今年以來我開始將閱讀觸角伸到愛情小說,希望能找一些比較單純的故事來看,而非格雷的五十道陰影那種具有大量SM調教情色的麻辣故事。



《你會在嗎?》是我第一本接觸紀優.穆索的作品,看了之後簡直驚為天人,只能大嘆自己的品味與視野的受限而沒有早一點接觸,故事大概是一位老醫生偶然的情況中在柬埔寨的落後村莊中獲得十顆神奇的藥丸,每次吞下一顆就可以短暫回到過去的某段時光,老醫生為了再見到過世多年的前妻一面,吞下藥丸展開奇特的時光旅程。



紀優.穆索的作品有兩個共同點,一是玩弄時空,用句比較通俗的就是「穿越劇」,二是雖然都以愛情為主軸,但卻隱含著大量值得玩味的元素。以本書為例,如果可以穿越時空回到從前,能夠阻止悲劇的發生而改變歷史嗎?如果歷史被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會不會變質?



紀優.穆索的作品的結局雖然大多呈現皆大歡喜,但閱讀其作品,最讓我享受的是當最後結局揭曉時,那股迴盪在心中久久無法散去的餘韻,是酸是甜是苦是辣,端視不同讀者的各自人生體驗的深度。



愛情故事最忌諱「脫推拉扯」,許多愛情小說花了太多篇幅在兩人情愛世界的描繪,但紀優.穆索似乎懂得這些道理,會加進冒險與推理的故事橋段降低情愛成分。最後,我必須得說的是,這本《你會在嗎?》的節奏相當明快,鋪陳與埋梗相當合理,最後的餘韻總是讓人捨不得闔上書本。
展開
明天,你依然愛我嗎?
讀者評分
5.0
|
2016/07/30

一看到芭樂味十足的書名,的確會讓人眉頭一皺,連翻都不會想翻,心想一定又是那種廉價套公式的羅曼史小說,除非已經看過紀優.穆索的作品或了解作者的讀友。



雖然我只看過四本紀優.穆索的作品,無疑地這本《明天,你依然愛我嗎?》應該是尚未認識紀優.穆索的讀友的入門首選,雖然故事創作的手法依舊圍繞在穿越時空與愛情上頭,但本書的穿越議題與手法卻推陳出新,和一般的穿越手法大大不同。



本書不再單純歌詠愛情的美好,而是去探索美好的愛情表面下到底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黑暗與陰影,主角的前妻在一年前的一場車禍中不幸喪生,尚未走出傷痛陰影的他,無意間可以穿越時空與一年前的人產生連繫,主角突發奇想,希望能夠阻止車禍的發生.....



基於不能曝雷的道德,無法討論太多本書的劇情,只能說單純的愛情故事到最後直轉急下,即便稱呼本書為推理小說也不為過啊!
展開
米其林情緣
讀者評分
3.0
|
2016/07/16

故事大概背景:哈山.哈吉生長在印度孟買,家裡經營著傳統小吃攤,後來,哈吉家遭逢巨變,輾轉移居法國小鎮盧米埃,在異國重拾舊業賣起印度美食。而在他們「孟買飯店」的對街,則是女名廚麥洛伊的高級法式餐廳。麥洛伊堅守古典烹飪傳統,地位崇高、備受讚譽,但她最大的遺憾,就是有生之年已來不及取得米其林三星的終極肯定。當麥洛伊發現哈吉的廚藝天份後驚人天人,決定從對街的餐廳對手中把哈吉挖角過來,將畢生的廚藝傳授給他。



故事分為三段:第一段是哈山家族在孟買奮鬥以及因為政治因素而被迫移民到歐洲開餐廳的故事,這一部份是整本書唯一精采的段落,將印度美食搭配印度社會近代變遷,印度生活的甘苦,印度料理的辛辣香料的豐富多樣透過哈山家族的故事,讓人無法停止閱讀。



第二段則是哈吉終於獲得家族首肯,到對街的法式餐廳接受女名廚麥洛伊的訓練,本書原名《The Hundred-Foot Journey》(一百步的旅程)即是形容這段受訓當學徒的過程,雖然哈吉只不過到離家族一百步的對街餐廳學藝,但身為一個印度移民,以及面對印度與法國飲食文化之間的巨大差異,雖然只有一百步之隔,但卻有幾千里甚至好幾個世代的遙遠。



如果與第一段相比,第二段卻明顯弱上許多,只能用「學徒奮鬥史」來形容,我讀不到主角如何去面對印度與法國飲食文化之間差異,好像主角是個法國當地人似的,完全沒有文化衝擊與隔閡的橋段,難道一個印度廚師移民,面對完全不同的異國料理,一點都沒有衝擊感或想要融合兩國之間的精華嗎?作者未免對歐洲文化太過一廂情願的肯定了吧!當然這和作者本身是記者背景有關,記者的作品大多是平鋪直敘、找不到明顯缺點,或許在法國料理的專有名詞和食材上的描寫花了相當篇幅,甚至連動物仔殺過成都鉅細靡遺地寫出來但下筆的匠氣未免太重。



到了第三段故事,簡直是災難,主角學成之後到巴黎開餐廳,從選擇地點、開業、找到資助者、一路受各方提拔,最後終於得到米其林三顆星的肯定,一路過關斬將甚至得到一大堆有力人士的或暗或明的提攜,讀起來真得很像作者所服務的雜誌《富比世》(Forbes)所刊登的成功節出人物專訪之類的文章,好不容易讀到依絲小亮點:對米其林星級的批判火花,但作者卻又很巧妙地脫離。



整本書的精彩度可說是開高走低、頭重腳輕,皆大歡喜沒有一絲火花的內容到也和台灣春節的賀歲電影一樣。

展開
雪花與祕扇
讀者評分
5.0
|
2016/07/16

許多朋友一直有疑慮,身為個人專業投資者的我,為什麼很少看財經書,卻像雜食般地涉獵不同領域的大量書籍?難道閱讀僅僅是個人喜好而已嗎?非也!大量且廣泛的閱讀並非僅僅是喜好,而是一種自我訓練。


不論閱讀的目的是什麼?先假設是想要吸收專業的財經知識或他人經驗好了,也不能只是盲目地拿起一兩百本財經書籍來啃,就算您能夠啃完三百本財經專業書好了,對您自己的思考縱深可是沒有多大幫助。


大腦的思考有很多層面,也許有人把大腦當成電腦記憶體,只是不斷地塞東西進去,非也,大腦除了有數字科學或記憶的部份以外,還有感性、圖形、甚至還有邏輯的處理部份,單一專業領域的input,必須建立在其他領域的input上,這樣的知識吸收才能穩固,否則就算您不停地讀了一大堆財務分析、總體經濟、技術分析、價值投資、國際趨勢….的專業知識,對大腦而言只不過會處在「相互排擠」的階段。如果沒有利用閱讀其他領域,如哲學、文學甚至音樂電影,大腦的很大一部份可說是完全沒有受到訓練,簡單的說,透過不同領域的閱讀或越聽,才能擴大思考的base。


例如閱讀歷史書籍可以增加思辨與懷疑的能力與意願,閱讀小說可以訓練「前因後果」的邏輯思考,閱讀其他文字或欣賞畫作,可以訓練從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的能力….等等。


回到本書,不過,請大家暫時先別管這本書,讓我來告訴你一件很特別的事情:女書



什麼是女書:

一九八二年,武漢大學宮哲兵教授在湖南江永縣發現了女書。到目前為止,這是全世界唯一一種為女性所創造,使用,並且只有女性夠解讀的文字,江永縣的女人使用的文字與男人不同──這種文字就叫做「女書」。



「女書」內容大半是對於上江墟鄉當時的社會狀況、婚喪風俗與農村生活的記錄。主要是婦女互相寫信之用,尤其是結拜姊妹之間的書信,內容多半是訴說生活與婚姻困苦。



使用女書的目的

江永及周邊地區的婦女盛行結交「老同」,尤其年輕姑娘之間,生辰相同的人或親密女友之間互相結拜,就是所謂的「老同」。孕育女書的江永縣,是個典型的小農父系社會。這裡婦女多不識漢字,但卻發展出屬於自己的女書,並用女書來訴說她們的情意音聲。婚前,少女締結結拜姊妹,若屬跨村結盟,雙方會交換女書信函。



通常女書文字,傳女不傳子,傳女不傳男,傳承上,女書多由隔代的長輩或姑嫂教給晚輩。江永的女人使用女書的活躍期一般在婚前和晚年,尤其是所謂書寫『三朝書』,江永的女人在出嫁後的第三天,她的親人或閨中好友會用女書文字在紙上、扇子或手帕上書寫「三朝書」向新娘致賀,短短數語,點出了婦女在結婚時的忐忑、怨懟、憧憬或者傳承對婚姻的經驗談。




使用女書的背景

相對漢字這類男書,女書錦限於女人的私密溝通世界,江永縣自古以來受漢文化儒家思想影響,婚前不能自由交往、都是媒妁之言,有「姊妹面前不講假話,丈夫面前不講真話」傳統。



在女性地位卑下,「無才便是德」的封建時代裡,女人不能學習文字,但湖南一偶的江永縣的婦女,數百年來(或數千年)竟然發展了自創一格的文字,女人沒機會學漢字,也造就女書的使用。「他們有男字,我們有女字。男字在書桌上寫、女字在膝蓋上寫」。



能夠開創一種文字且流傳千百年,必須有很強的特殊文化支援才能支撐。



為什麼會產生女書以及背後的文化背景



很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千百年來女書只在不足百里的範圍內流通,更讓人驚訝的,千百年來竟然可以瞞過這個地區的男人,所以有些學者斷定,這鐵定和江永這個區域的特殊性有關。



江永位於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的分界,位處南嶺,自古以來是漢文化與越文化的分界,江永縣西北的千家峒是瑤族的發祥地、江永人口中瑤族比例大於50%,江永的地理位置被瑤族自治區三面包圍,也就是說江永處在漢族與瑤族兩種文明的交界邊緣,世界文字的發展歷史中,文字演變與發生大多在不同文明的邊缘地區,或兩個文明交錯地區,江永是瑶漢生活習俗互相影響的地區。



所以女書的產生必然是和瑤族有極大關係,瑤族自古是母系社會,女性地位遠遠高於漢族,瑤史記載,至民國初年,瑤族仍是母系氏族的婚姻制,多喜招贅,男人受妻支配地位低下。



然而多數是瑤族的江永卻是中國瑤族生活圈中少數被漢化的地方,所以江永的女性便處於母系社會與大男人漢族世界的衝突點,對於漢族的三從四德以及儒家漢文明的低賤女人地位,江永的瑤族女人自然會產生偌大的內心衝突。



江永女人婚前,有著瑤族傳統生活的自由奔放,充分享受身為女兒的快樂。然而一旦結婚,儒家禮教封閉束縛的生活,兩者之間的反差造成對婚姻生活的哀嘆。而且,江永自古有個奇怪的習俗,女人出嫁後依然住在娘家,直到懷孕之後才能搬回夫家,但出嫁後即便住在娘家,也因為裹小腳以及儒家三從四德的約束,生活圈僅能限於閨房、廚房,生活圈子極度封閉狹小,只見得到女性親屬以及手帕交閨蜜,在這種完全封閉的女人生活圈以及婚前婚後兩種文化衝擊下,會發展出特殊的女人文字,自然可以理解。



女書源自漢書嗎?或源自瑤族文明嗎?



我認為女書的創造者一定不是根據漢書,以女書中最常見的「娘」這個字,形狀有點類似「早」這個漢字,也就是太陽從大地升起之意,日是太陽、十是吉祥、永生之義,因此早字又有永生的太陽之義。這是具有相當的母系社會的意識,母親宛如旭日東昇,這種意象不可能起源於男尊女卑的漢文化。





此外,不管是女書的出土還是田野調查,女書只出現在江永這個不到百里的地區,附近的瑤族生活區卻未見女書的出土或傳說,而女書文字的念法也和瑤族的語言不同,更何況瑤族自古至今根本沒有瑤文字的形成。



只能說,女書在歷史上是自成一格,起源與創立完全獨立於周遭的文化。它是一種記(拼)音文字(如同日文的五十音一般),有兩千多個音與義,字呈菱狀、有點、圈、撇、捺、折5種筆畫,從這些筆劃,有些學者推測女書文字的起源應該來自「刺繡的織法」。



女書文化的現狀

由於民國過後,女人接受教育的機會越來越多,江永的女人有了學習漢字的機會,女書的學習漸漸變得不具必要性,強勢的漢文字壓倒弱勢女書文字,江永學習女書的人從1960年過後便逐漸凋零,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破四舊的運動,許多女書使用者或收藏者為避禍而焚毀作品。2004年9月20日,女書的最後一位自然傳人楊焕宜已經謝世。



出土的女書其實也不多,女書不管是書寫在紙上、扇子還是手帕,女疏通常會被當成傳統的陪葬品,所以自古至今出土被發現的女書並不多,所以很難斷定女書文字的源起時間。從現存可以找到的最古老的女書紙本,其紙張的成分最早在明清之際,就科學的角度,女書至少在明朝就已經出現。



中國政府在江永縣成立了「江永女書生態博物館」,在此收藏歷年來出土的女書,以及在此傳授女書文字,但不可諱言的,女書文化已經逐漸凋零,逐漸成為一種歷史上偶然的火花。

女書2

江永女書生態博物館



前往江永縣的方式

從桃園機場可以搭定期航班到長沙,再從長沙搭高鐵到永州市,從永州市搭巴士或租車前往江永縣。



回到本書《雪花與祕扇》,有了對女書特殊文化有了基本認識之後,再來閱讀本書才會獲致閱讀的樂趣,整本書的內容圍繞在受壓迫與歧視的婦女(閏蜜)互訴心情,主題多為訴苦、說可憐,述說生平,作者將女書文化和女同故事融合在兩個江永女人一生的遭遇上。

但是不論是看過此書、還是深入研究江永女書,我產生了一個很大的問題:

為什麼自古至今的女書時期,不少江永的男人早已知道有此種文字,為什麼從來不會想去追根究底瞭解呢?

展開
帶來末日的女孩(同名電影原著小說)
讀者評分
4.0
|
2016/07/16

歐美很盛行末日小說或末日電影,題材不外乎因為病毒、瘟疫、外星人、突變生物造成人類浩劫,尤其是以活屍為題材的作品,情節不外乎因為某種病毒瘟疫或微生物侵入人體,被入侵的人變成行屍走肉或發狂發瘋的活屍,其他正常健康只要被活屍咬上一口或感染,就跟著慢慢蛻變成活屍,譬如《我是傳奇》、《末日之旅》、《手機》、《松林異境》…等等。



近年來台灣引進越來越多這類的小說或電影,相信讀者與觀眾的胃口已經被餵養的越來越大,尋常的設定和老套的情節,根本無法滿足讀者。



本書的原文書名:《The Girl with all the Gifts》,眼尖的讀者會發現和中譯本的書名根本是南轅北轍,Gifts應該是禮物而非末日。當然,我很同情中文書商的處境,如果直接把書名翻成「帶來禮讚的女孩」,恐怕會讓人誤會成勵志或宗教做品。



本書之所以不落俗套,關鍵正是Gifts這個字。容我小小曝點雷,本書故事的設定當然是人類遭到活屍的入侵,面臨巨大浩劫的「人類」為了尋找活屍的秘密,於是去抓了一些小活屍到實驗室作實驗,藉由更精細的互動觀察和探索,想要找出如何製造疫苗的線索。所以,這些被抓去當實驗的小活屍,自然是人類的Gifts,因為要挽回人類命運的所有關鍵都在他們身上。



大部分末日小說,不論人類的敵人是活屍、變種生物還是外星人,情節不外乎拼命找出方法消滅它們,不然就是建立烏托邦式的基地把僅存的人類阻隔起來,反則就是不斷地逃亡逃亡再逃亡。末日小說讓我想到人類面對核災的作法,不論試車彼諾還是福島,人類選擇把核污染的地區封閉起來,宛如拋棄那些地區領土甚至居民,但從來不想認真地面對核災,只想逃避。



和大部分同類型的作品相較,本書的主角是個十歲「活屍女孩」,作者嘗試著以活屍的角度去闡述末日世界,雖然故事過程當中免不了有逃亡和殺戮,免不了有些生硬的生化科技名詞,但最終的結局卻大出讀者意料,基於曝雷是不道德的行為,容我賣個關子,只能說本書的結局提供了截然不同的思考方向,人類面對災難,往往只想消滅它、忽略它甚至躲避它,從來不會去思考「與其共存」,這本小說也許給了我一些探索的方向,但千萬別誤會本書會不會過於嚴肅,不會的,畢竟其娛樂性也蠻高的。



人和禽獸之間的差距在哪裡?人到底該如何面對自己完全不瞭解的異族?利史上有太多血腥鎮壓和一場又一場的百年戰亂,但歷史上告訴我們,瞭解、共存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展開
神祕打字員
讀者評分
3.0
|
2016/07/16

時代背景:1920年代美國禁酒時期,主角背景:警局的女打字員。



玫瑰是個從小在孤兒院長大的貧女,受雇於警局當打字員,過著貧窮無去的低階生活,有一天,局內來了一個新的女打字員歐黛麗,歐黛麗很顯然過著優渥的生活、看起來出身於高貴階級,上流社會的穿著談吐樣貌舉止,怎麼會到警局擔任低薪無趣沒有前途的打字員呢?玫瑰感到好奇,於是一步步地跌入歐黛麗的陷阱中。



閱讀過程中,我的腦海不斷地浮出「大亨小傳」,神秘的百萬富翁,販賣私酒的商人,階級間的巨大差異,頹廢的上流社會,保守迂腐的中下階層.....我可以負責任的指出,本書的書寫完全模仿「大亨小傳」,當然模仿不代表抄襲,只要模仿得巧妙,沒有人會覺得在意。「向經典致意」不成,一不小心就會淪為「東施效顰」。



故事的節奏很緩慢,慢到必須用許多與故事角色與背景都沒有關係的梗來鋪陳,我不喜歡這類的作品,故事的進展完全沒有高低起伏,但作者卻在最後面來個大翻轉,閱讀得過程好像看著塗在牆壁的水泥漆慢慢變乾,在變乾的一瞬間,作者卻換了一張大壁紙來告訴讀者先前看的都是錯的。



故事的兩個主角的背景是警局打字員,但看不出這個特殊的職業在本書故事的安排中產生什麼化學變化,可惜白白地浪費了這麼一個可以好好發揮的特殊職業,作者試圖想要描寫主角玫瑰一步步地陷入陷阱,但幾個事情與心境上都讀不出明顯的轉折,通篇的日常濫情瑣事。



最後突然翻轉的結局,會讓不仔細精讀的讀者一頭霧水,過多且沒有充分說明的伏筆干擾閱讀,除非相當細心的讀者才能從字裡行間去猜測作者的伏筆和企圖,但我必須說讀起來很累人。主角玫瑰相當不討喜,很難讓讀者投入,性格描繪上有許多矛盾,最後大翻轉的結局只帶給我一頭霧水。



我忽然想到《大亨小傳》中的一句經典:「每當你想批評人的時候,要記得,世上不是所有人都像你一樣擁有許多優勢。」,也許我書寫讀後感太流於直白,但閱讀本身必須投入許多時間,有限的時間中,實在不應該浪擲在「不適合自己口味」的作品上。若我書寫的讀後感得罪了哪些人,我也只能說抱歉。

展開
穆罕默德的花園
讀者評分
4.0
|
2016/07/16

2015年11月13日星期五,恐怖組織ISIS在法國巴黎發動大規模恐怖攻擊事件,短短幾個小時造成129人死亡,三百多人受傷。幾天後的11月20日,開達聖戰士組織在馬利共和國挾持170名人質七小時,殺死27人。



幾起恐攻事件激怒了全世界,但也引發了西方世界對伊斯蘭的仇恨,以暴制暴的腥風血雨氣氛瀰漫全球,不論是被害人還是無端遭到歧視仇視者,他們是無辜的,但我懷疑這世界上願意心平氣和看待他們。



最近剛好出版了這麼一本關於穆斯林遭歧視的小說,我特別從書架上取下本書,從虛構的故事中探索「仇恨心」與「被歧視」之間的界線。



當然故事是虛構的,場景是九一一攻擊事件後,美國打算在世貿遺址重新打造一座足以撫慰亡者靈魂的建築物,基於公平與民主的原則,他們公開舉辦徵求設計圖的活動,評審過程完全不公開設計者姓名資料,評審委員由遺族、政客與專家共同組成,經過審閱了上百份設計圖後,他們一致通過選定了其中一件作品:兼具美與療癒功能的設計圖──《花園》。



沒想到,設計者姓名最後公佈時,全體評審通通傻眼了,設計者叫做「穆罕默德.可汗」,看名字就知道這是一位信奉穆斯林的教徒,後來一查,果真如此,穆罕默德.可汗是中東穆斯林美國移民的第二代。建築師穆罕默德.可汗,投稿的理由和其他件築師一樣,積極向上努力爭取作品曝光機會,他是土生土長的美國公民,一輩子只去過阿拉伯世界一次,加上轉機的時間還不到一個禮拜,



「穆罕默德.可汗」這個名字就像一顆炸彈,許多美國人無法忍受讓穆斯林教徒來設計在九一一遺址上的紀念花園,於是各種歧視穆斯林的言論、個人與團體,宛如被喚醒的惡靈,無所不用其極的詆毀設計者,另一方面,部份美國人則認為應該維持美國開國以來的包容文化與精神,接受由穆斯林建築師來設計九一一遺址。



一件單純的建築比圖事件卻引發了大規模的反穆斯林運動,遺族中的有心人士藉此興風作浪,藉操弄民粹博取民調支持的政客,為求獨家新聞不顧新聞倫理甚至人身安全的新聞記者,跟著搧風點火的穆斯林團體,中東地區的恐怖份子…..都企圖藉由此事來謀圖私利,事情的演變越來越不單純。



誠如本書的原文書名Submission(屈服),穆罕默德.可汗會不會在巨大壓力下屈服?相反地,評選委員們會不會屈服在各方壓力之下,自然成為本書表面上的衝突亮點。



但我卻以為,本書內容最根本的核心應該是「價值與尋根」以及「救贖與超脫」,對自己宗教與血緣完全沒有認同的穆罕默德.可汗,他一步步找到屬於伊斯蘭文化的自我,那些九一一亡魂的遺族們,能否超脫極端仇恨心而尋求真正的救贖,才是本書最精彩的部份。



另外還有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世貿大樓中唯一伊斯蘭亡者的遺孀,沒有居留存的她抱持著什麼樣的美國夢從孟加拉跟隨丈夫非法移民到美國?丈夫的死到底要怪罪命運還是要怪罪同屬伊斯蘭教的恐怖份子?對於「穆罕默德花園」爭議,美國捲起歧視穆斯林教徒,被受困腦的無辜者,又該如何自處?是跟著極端團體起身捍衛伊斯蘭信徒在美國的基本人權?還是自私自利地抱怨起那個無謂挑起爭端的建築師或建築物?



本書是作者的處女作,多少在某些角色的心境轉折,不是過於繁瑣,不然就是過於急促,某些橋度也寫得過於熱鬧或矯情,但..瑕不掩瑜啦!Submission告訴了讀者一切的答案,但歐美世界所有人難道都會遷怒99.9999%的無辜善良伊斯蘭教徒嗎?我相信不會!也希望不會!但現實局勢似乎不一定會朝樂觀的方向行進,我們所信奉的普世價值-自由、平等與人權、同理心,會不會面臨被質疑甚至面臨崩壞的邊緣呢?



這本書不會告訴讀者這些,大概也沒人能夠回答,只是在此時此刻,恐佈攻擊與仇視穆斯林兩股力量已經慢慢撕裂出普世價值的些許裂痕,讀這本書格外會讓我得到許多省思的空間。
展開
魔字
讀者評分
3.0
|
2016/07/16

澳洲斷山鎮發生意外,鎮上兩三千名居民一夕之間全死光,進入小鎮的救難隊也都沒再出來過,政府宣稱那是化工意外,但詩人們都知道:殺死那些人的是一個「魔字」。



故事的設定還算有創意,只是有點YA小說的意味,某個神祕組織到處網羅具有說服力的年輕人,然後傳授神秘的詞語(其實就是咒語),加上掌握人類心理學的重要關鍵,用各種咒語來控制不同的人,達到洗腦與鉗制心靈的目的。這些受過魔字咒語訓練的人被稱為詩人,每個詩人有不同代號,像勃朗特、吳爾芙、艾略特和葉慈等等。



精彩的想像設定卻沒有對等的故事結構與人物描寫,通篇故事下幾個角色只是不斷地追殺和逃亡,女主角為了愛情背叛組織,但作者卻沒有更細膩地描寫背叛的理由,整個故事的轉折關鍵在於愛情可以突破魔咒,但女主角的愛情過程卻寫得很粗糙,情節不斷地在美國-澳洲-機場-公路轉來轉去,旅行的過程與畫面在配置上有點過重,無法呼應這本書巨大的奇幻設定。用烹飪來形容,本書有著極佳且龐大的食材,卻沒有好好提味,更忽略了烹飪過程,好端端地浪費如此具有原創性的想像設定。
展開
股票這樣買賺很大:王俊忠教你用景氣循環找飆股
讀者評分
4.0
|
2016/07/12

台灣的股票市場早已脫離齊漲齊跌的一言堂階段,更非單一或少數法人或大戶可以左右的年代,身為台灣金融市場的參與者,喜的是多數投資人早就從明牌與消息的無知深淵覺醒,憂的是鮮少專家學者願意提供學理或經驗來幫助投資人自我學習與思考。能夠強調思考的重要性的財經專家可說是鳳毛麟角,更別提那些所謂的投顧老師或以抱明牌為幌子實際卻從事坑殺散戶的大師。

乍讀這本書稿時,我一直在腦海裡搜索俊忠兄近年來與我互動、以文會友的相知過程,王俊忠以SmartMoney的筆名經營投資理財的部落格,從他開始撰寫一篇篇的財經文章便吸引了我的注意,之後俊忠兄與我便經常的書信往來,和俊忠兄相識相知的幾年來,我學習到許多投資上嚴謹的態度,也學習到許多不同的觀念,兩人雖然碰不到幾次面,但始終維持一種亦師益友亦徒的微妙關係。吸引我經常性研讀他的文章的最大理由並不是為了想要追尋投資方向,更不是想要藉由文章中找尋投資建議或所謂的明牌,而是想要學習他那套清楚具邏輯性的思考過程。

王俊忠與一般財經作家不同的是,第一:他的背景是理工科系與電子業,和一般商學金融背景者不一樣,整本書的重點偏重於思考與邏輯,論述的過程相對比較嚴謹;第二:俊忠兄曾經自行創業,所以投資的角度自然而然會融入創業者的高度,而這種創業者的精神在一般金融業者身上是相當罕見;第三:俊忠兄是位以專業投資維生的作者,其思考與投資的方法有著扎實的金融叢林求生的本領,而非坊間靠拉會員賣商品維生的投資名嘴。

本書所強調的重點在於思考,其論述的中心在於投資時機的思考和思考的角度,點出多數投資人的共同問題:何時才是進場與出場的相對好時點?以及該用什麼角度去思考選擇標的之優劣?讓我讀起來耳目一新的是本書站在創業的角度去思索投資價值而非局限於市場角度,如評估一家公司的價值可以試想如果自己拿錢出來從零開始買新的設備要花多少?所盤讓的設備能不能用?如果不能用還要花多少錢?

本書除了介紹思考與邏輯在投資上的運用之外,另一個值得閱讀的原因是作者所提出的方法和思維,完完全全站在「簡單」的立場,俊忠兄的投資方法不必行萬里路去上市公司朝聖,不必畫出一大堆連數學教授都算不清楚的線型與方程式,更無須東施笑顰學專業法人養了一大堆研究員,俊忠兄以一般人都看得懂且學得會的方法去透析投資的世界,2012到2013年的金融市場鐵定會有異於往常的劇烈變動,如果讀者早已看穿投顧老師的技倆,也厭煩了理專那些無益的投資建議,精讀本書建立一套屬於自己投資思考的邏輯,在未來的金融變局下,便可以成為一名擺脫虧錢宿命且悠遊於財務自由的投資人。
展開
華爾街的放逐者:要撈多少錢,他們才肯罷手?
讀者評分
5.0
|
2016/07/12

創作的目的是行使公民的抵抗權,而揭發真相更是行使抵抗權的最大使命。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從上個世紀的亞洲金融風暴以來,美國網路泡沫、台灣雙卡危機、金融海嘯到房地產泡沫…..其源頭與始作俑者都是金融業,然而可惜的是,由於金融業簽扯到的利益相當龐大,不論是金融業、媒體或是政府,不願更無能去面對金融業種種弊端,更別說去全盤檢討,到底金融業所捅出來的滔天大禍的本質?以至於每隔一段時間便發生金融亂象,進而干擾民生百業。

作者Mike Mayo先後任職於IBM、聯準會瑞銀、雷曼、瑞士信貸、保德信證券、德意志銀行,他將自己在華爾街金融圈所看到的所經歷的亂象書寫出來公諸於世,以業內的角度和現身說法的故事,掀開金融業種種醜陋的潛規則,讀者絕對不能用「扒糞八卦」而應該用揭發真相的閱讀角度來看待本書,畢竟,不僅僅是美國,連我們台灣的金融界早就已經沾染華爾街的惡習,面對與你我生活息息相關的金融業,投資人絕對得用更嚴謹的態度去和金融業者往來。

作者從事的是所謂的證券分析師,他經歷過網路、金融與房市泡沫等金融風暴,Mike Mayo曾經發表看空金融股言論,被同業與同事當成通緝犯對待,甚至遭到惡意裁員,也曾經因為寫了看多的言論,立刻就獲得各種實質獎勵、分紅與升遷,他更在本書暴露華爾街分析師的眾多醜陋的潛規則,他因為事先點出花旗銀行的帳務謎團,遭到整個金融圈的排擠甚至惡意中傷,於是成為所謂的華爾街的放逐者。

那麼,台灣的金融業呢?

獲得主管機關頒獎表揚的基金經理人暗地裡拿回扣,操作勞保基金的投信高層利用大眾的資金替自己的投資護航。某個研究員寫了一篇看空某面板公司前景(事後真的證明他的論點相當公允)卻被公司告上法院,某公司用法律手段來恫嚇我拿掉發表在個人部落格的文章,而我這篇文章也不過只是用客觀事實質疑其現金流量的不足,我曾經在財經節目勸戒大眾要謹慎面對那些不合理飆漲的新IPO公司,不到幾天便接到匿名恐嚇信。

財經名嘴拿了IPO的股票便在媒體上配合發表看多言論,分析師替所分析的營建公司推出的建案站台宣傳,某大型金控竟然聘請在外資券商構任公關行銷業務的人擔任金控投資長,可見在台灣也是一樣,金融業將投資研究視為公關行銷的附屬工具。

讀者在本書可以看到金融業者赤裸裸地出賣自己專業靈魂,毫不避嫌地把法律規定的利益衝突美化成發揮資源整合的綜合效益,研究分析淪為替上市公司股價搖旗吶喊的加油棒,金融高層把金融購併當成自己高額退休分紅的提款機,華爾街這些惡形惡狀,原封不動地搬來台灣,只是名稱改了一下叫做「金融改革」。

讀者可以藉由本書的閱讀,更能瞭解到金融業或分析師們的「葫蘆理賣的膏藥」,而認清楚金融業者與投資人之間的種種利益衝突,而不再傻呼呼地將金融業與分析師的言論照單全收。金融業業者與分析師看了本書也無須氣急敗壞,我也曾經從事金融業十多年,當我看到作者所說的:「近五十年來金融業唯一對社會有貢獻的金融創新-自動提款機」這段話後,也不禁地回顧自己的金融職涯,到底替社會國家與投資人作了哪些貢獻?我和Mike Mayo同樣找不出答案。

最後,我引用Mike Mayo所說的一段話來激勵自己與從事金融分析工作的所有同業:「研究分析不必再拐彎抹角、胡言亂語、客套虛偽,而是有立場、真心表達、言行一致、客觀平衡,幫投資人趨吉避凶。」
展開
華爾街刺蝟投資客:貪婪是一種美德,避險基金教父的投資手記
讀者評分
5.0
|
2016/07/12

刺蝟是種很奇怪的動物,它絕對不和人類來往,甚至一旦小刺蝟不小心接觸到人類,母刺蝟會狠下心來咬死小刺蝟,在刺蝟的世界中,保持純然的作息不和外界其他生物作過度的互動乃是其生物本性,作者巴頓畢格斯是位成功的投資人,用刺蝟來比喻自然是他內心深處的基本信仰。



當獲悉這本在我心中有著經典地位的投資理財名著有機會重新發行,實在替閱讀大眾感到高興,如果單看書名,會讓人誤以為又是一本『吹噓多於實用』的平凡財經類翻譯書而擦身而過,但實際翻閱後,便知道這是撰寫金融業(尤其是操盤業界)各式各樣優秀、傳奇、荒誕、經典的全球避險基金的怪傑人物誌。



2008年的金融海嘯早已離我們遠去,避險基金的種種行徑,在過去的二十年間,從人人吹捧的造神到宛如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市面上對於這些基金經理人或操盤人的相關著作,不是捧為神明不然就是將之妖魔化,雖然這個行業的惡魔還真不少,但也無須視之為無所不能的神仙。每一個避險基金由赤貧變成巨富的故事裡,至少有兩、三檔避險基金是由赤貧走向赤貧,或是由赤貧變成巨富、然後又變成兩手空空的故事。2004年裡,估計有一千檔避險基金關門。



這本書迴異於以往的類似著作,作者以持平的論點和過往在金融界打滾己十年的經驗來真實掀開全球投資界的真實面貌,巴頓畢格斯在金融圈打滾的資歷自然是不必多費唇舌,但讓我驚訝的是他對於人物細膩的描寫能力,以及時空背景與市場現象的巧妙搭配,把操盤者當時的心態以及熱鬧詭譎的市場,毫無保留地描寫出來,栩栩如生地活躍在讀者眼前。作者的寫作能力超過分析師或研究員吹捧企業執行長枯燥又制式的分析報告,讓人難以想像是個不折不扣的避險基金經理人。


如果『人性是文學的源頭』為基礎,大多數財經類的書籍根本就是死的、腐爛的,在物理學的標準來說就是『無機物』,而這樣一本『有機』又迷人精采的金融故事實在難得且可貴。本書所提的每個金融圈人物,出人意表的優劣操作績效與交易事件,搭配不同喜怒哀樂情緒與形形色色的操作個性、各式各樣的交易商品、再加上他們與作者或其他操盤人之間另人拍案叫絕的人際互動和對話,避險刺蝟這樣一個金融物種的雛形外貌與生態棲息、悲歡離合就這樣活靈活現地被他縮影到這本書中。

從作者的寫作風格不難猜到他在市場是習慣孤僻、懷疑重視絕對績效的反向操作與價值投資人。在書裡面他也間接地、簡短地把幾種主流交易策略與方法拿來比較,保留客觀論述而沒有刻意妄下結論。雖然距離現在本書第一刷出版已經將近十年,金融狀況與經濟循環也已經多次的多空易位,但在時間的沈澱下更顯得本書的可讀性、經典性。



巴頓畢格斯在本書大量描寫人性矛盾、貪婪恐懼、損益的失落和金融界造化弄人的不確定,以及運用隨意信手拈來的美式幽默的寫作元素,讓本書的可讀性大大提昇。作者平實地敘述自身在投資界的創業與操盤過程,透過一則又一則的故事,毫無掩飾地描寫他所觀察到的歐美金融界人士的怪咖,讓人不免唏噓,金融圈能發生的詭譎詐騙之術或是交易金童的風花雪月、殘花敗柳,縱使隔了層語言,以及華爾街到台北金融圈千里之遙遠,卻還是能讓台灣的讀者輕易瞭解,這就是西諺說的:『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若投資者想要參與市場交易,就免不了跟螢幕背後那群資金充沛、想法怪異、嗜血如命的避險基金的刺蝟怪咖交手,瞭解這群金融界頂端人物的想法,才不會讓自己的投資血本無歸。當然除了當成讀者增廣見聞的好教材外,讀者可以透過巴頓畢格斯去透析他人如何面對市場變動、如何趨吉避凶或者如何面對難堪的投資風險。
展開
超越祖魯法則:瞄準成長股的超人利潤,散戶選股策略經典
讀者評分
5.0
|
2016/07/12

這本《超越祖魯法則》其實是舊書重新發行,幾年前我就很想推薦,但礙於台灣早先的繁體中文版本已經絕版,所以就一直擱著,直到最近又有書商重新發行,我才正是向大家推薦。



本書提到的投資觀點很多也略嫌雜亂,但主要的論點(或是最值得一讀的論點)是所謂的本益成長比(Price/Earnings to Growth Ratio,簡稱PEG),又稱動態股價收益比,本書作者是英國投資大師吉姆·史萊特(Jim Slater),他是第一個將PEG應用在投資和選股的方法的專家。



PEG的選股指標,結合考慮了目標企業的本益比高低和未來獲利的成長性。可以彌補本益比分析法的不足,投資人可以根據本書的論點去修正自己的投資策略。



不過我必須提醒讀者,這本書讀起來不太容易,倒不是書中的專業論點過於艱深,而是作者書寫方式略嫌雜亂,文筆不是挺流暢,所以讀起來得多花一些精神,如果讀者可以搭配閱讀我在自己部落格所發表的有關於PEG的文章,相信會對這本書的閱讀頗有幫助。



Jim Slater 的PEG公式=本益比除以稅後淨利年增率



整本書多半是圍繞在這個公式所衍生出來的觀念以及實際例子上頭,對於已經具有粗淺財務分析與會計基礎的讀者,相當具有啟發性,或許可以幫忙讀者釐清一些財務預測上的盲點。
展開
穀倉效應:為什麼分工反而造成個人失去競爭力、企業崩壞、政府無能、經濟失控?
讀者評分
5.0
|
2016/07/12

拿到這本書之後第一個疑問是:什麼是穀倉?整本書看下來,作者並沒有對穀倉,Silo這個名詞作出任何字面定義,也許是想要讓讀者從他所舉的眾多例子與事件中去慢慢體會,也許是我們與西方人之間有文化隔閡,但不管怎樣,我還是先去找尋Silo的定義。



從維基百科網站中得到的定義多半是農業上的用途,我又在這個中文部落格中找到這樣的定義:

「供應鏈裏的上下游公司,將自己的機構視為一巨大的穀倉,但是彼此之間卻沒有交換資訊或整合,因而造成供應鏈上下游需求的波動。自從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的概念提出以後,silo這個字出現就越來越頻繁。希望藉由供應鏈上下游的整合,將各個企業的silo消除掉,而成為一條可以快速回應市場的鏈條,而不再強調企業追求自己的最佳化。」



這個定義相當貼近本書所要表達的意念。



讀完整本書之後我嘗試著用自己的心得與語言來定義穀倉:派系山頭舒適圈。



可以將穀倉視為社會、公司、國家、政權或自我心中的既有利益的舒適小圈圈,好比一座座存了稻穀的倉庫,當人們習慣守著屬於自己的那座穀倉之後,往往會形成狹隘視野、不想與其他人溝通分享的「小城堡」。



譬如分工過度細膩的大公司下的每個部門、政黨下內鬥內行外鬥外行的派系、鬆散國家體系的軍閥、本位主義的政府部門....甚至學術圈的學閥。



穀倉對於秩序的建立的確有幫助,穀倉效應會讓我們對世界的萬事萬物有所定義,讓生活、經濟運轉、組織以及自我定位妥善分工,促進每個個人、每個專業能夠在各自的領域中發揮所長,譬如金融業中的股票投資部門(稱之為自營部),自營部的員工經由分工,可以瞭解自己的業務範圍,什麼該作?什麼不該做?而自營部底下又經由分工,分成前台交易、中檯風控、後檯作業。交易員又經由專業分工,不同交易員職掌股權投資、衍生性商品交易、套利...等等。



所以單單一家公司就可能因為專業分工而形成大大小小的一大堆穀倉,當這個組織還沒有變得龐大之前,專業分工之間或許還會有橫向的彼此合作、資訊資源與專業共享,然而,一但組織龐大到某種境界時,穀倉有時適得其反,不同公司的不同部門,甚至同一個專門團隊的不同成員可能因為互相競爭,或者是基於本位主義想要保護或獨享自己穀倉內的資源,彼此孤立的部門單位或專家團隊會開始溝通不良,甚至各自為政。



每座穀倉之間都不知道其他穀倉到底在幹什麼事情,往往因此忽略了風險,付出嚴重代價;過度分工可能造成資訊封閉與創新不易。最嚴重的是,穀倉容易造成狹隘視野或心理盲點,進而導致愚蠢行徑。



作者舉二○○八年那場金融海嘯為例,他認為其中一個關鍵因素,在於金融體系各自為政,幾乎沒人有辦法觀照全局,發現金融市場逐漸高漲的危機。金融業或金融管理當局內部劃分為許多不同部門,或不同穀倉,結果主管對自己底下交易員的舉動一無所知。在上位者也因為穀倉效應而不知道底下所有交易部門的曝險程度。



穀倉效應並非完全負面,作者從人類學觀點去切入,穀倉效應其實是一種文化現象,成因是社會團體與組織必須具備特定的分工慣例,人類從原始部落慢慢發展到現代國家,心理上以及實質上的穀倉,有其建立的必要性。誠如我前面所言,人類必須將事物分類,否則無法思考,社會也必須靠分類才能開始進化運作。



譬如本書以芝加哥警局為例,為了分工必須把芝加哥市分成好幾個分局與派出所,藉此讓警察在辦案與巡邏上有工作界限範圍,但分工太細卻造成各個分局不想對其他警察分享轄區內的黑幫犯罪者或前科者...等等資訊,而造成高犯罪率與低破案率,芝加哥警察局於是形成一座座小穀倉。不單單龐大的警察局,許多大型公司的不同團隊通常習慣自我保護,彼此防備,激烈競爭,不歡迎外人插手干預自己的事。



作者把人類學的方法搬出來,人類學認為了解社會的最佳方式是懂得切換觀點,既從局內觀之,亦從局外觀之。芝加哥警方因為穀倉的形成,而無法用局外人的觀點來看待與處理犯罪行為,也就是犯了專業傲慢與各自為政,分局之間因為本位的績效主義不願共享資訊資源(譬如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線民等),警察也礙於過於專業而不信任非警察出身的專家,這讓我想到台灣的軍方,歷年來少數幾個文人出身的國防部長,都會遭到軍方無情無理的抵制與排擠,其實這就是種糟糕的穀倉效應。



回到金融業自營部門那個例子,由於現代交易的技巧與技術越來越複雜繁瑣,高進入門檻與過度精細的分類,這些部門漸漸複製出專業菁英階級,菁英階級特別樂於維持現狀,他們會設法強化既有的文化、規則與分類方式,讓外界無法了解他們運作,讓外界無法參與他們的利潤分配,久而久之就形成僵化排外的穀倉,部門裡頭的人長期控制實際資源資訊,一旦冒了太大風險,外部的人也無法得知。



企業之所以會形成穀倉效應,主因乃過度強調專業分工與自負盈虧,在企業界裡,『穀倉』這個比喻意謂著組織內部出現不同次文化,如同一座座孤島,沒有水平連繫,甚至缺乏上下連繫,過度強調自負盈虧往往會演變成類似民初軍閥的世界,他們開始試著「保護」自己的部門,不只對抗公司外的競爭對手,也對抗公司裡的其他部門,不願彼此分享點子,優秀人員不再跨部門輪調,合作程度降低,連創新實驗與長期投資也逐漸減少,大家短視近利,不願承受風險。



作者舉瑞士銀行為例,2009年瑞銀發生房市相關損失,總金額達到一百九十億美元。瑞銀集團是大型跨國銀行集團,素以保守穩健聞名,很難想像會突然間蒙受巨大損失。其實瑞銀集團高層並未蓄意隱瞞,反而在過程中自認公司非常安全健康,持有「一等一的次級房貸債券」,除了高層連稽核監管人員也是陷入自我催眠。深究其因發現,瑞銀內部各部門過度分工,基於獨善其身的利潤中心制度而無法合作,反而將關鍵資料握在各自手中,不肯對外交流,高層無從掌握幾個部門的真實全貌。



多數銀行就如同瑞銀,由特定不同部門負責不同的金融商品,受不同規則限制,結果陷入個別穀倉窠臼。有些銀行允許專責人員交易整套貸款與衍生性商品,但不能拆開為個別的衍生性商品、債券或貸款;有些銀行允許專責人員交易個別的衍生性商品、債券或貸款,但不能碰整套的抵押債務債券。由於這些嚴格規定,業者對不同種類金融資產的需求並不均等,市場並不開放、自由與一致,價格遭受扭曲。



或許一開始是為了規避風險而進行專業分工,譬如讓不同部門經手同一種交易工具的不同型態,藉此防止集體舞弊,但在過度分工與各自績效獎金競爭壓力下,制度流於僵化甚至扭曲,產生了「各掃門前雪」的山頭主義,集體防弊搖身一變成為「集體盲目」。



更離譜的是,瑞銀集團的風險管理人員也因為過度分工,三千名風險管理人員理應全面監控整間公司,卻拆成三個不同團隊,分別追蹤不同部門與市場的風險,彼此之間很少溝通交流,很少交換資訊,跟風險管理的概念根本背道而馳。造成有些跨部門交易的風險(如把房貸包裝成債券,再把債券包裝成股權+衍生性金融商品這類複雜的交易),無法清楚計算。當然從事操作的債券部門也因為在損益自負的制度下獲取龐大的獎金,交易員只在乎能否增加自己團隊(或穀倉)的獲利,不在乎整個銀行或系統。自然不會有既得利益者想要去揭露整體風險(甚至在過度專業分工下,搞不好連交易員本身都無法也不想去了解)。



我引申作者的話:「過度分工是無時無刻不在的威脅,不只糾纏瑞銀集團,也幾乎糾纏了所有的大型金融機構。」



瑞銀的危機是金融危機的縮影,不管是政府、金融業,整個系統過度分工,總體經濟研究者關注經濟數字,卻忽略金融系統的細微變化;銀行監管機關監督個別銀行,卻忽略其他金融機構;民營銀行業者卻放任影子銀行(如券商、私募基金、保險公司或中國的信託公司)無止盡地擴充信用,卻不想也無從去瞭解風險膨脹的速度與規模,更別說將這些資訊往上呈報給金融監理當局或各國央行。



穀倉不只存在組織或公司,連觀念都存在穀倉效應,長久以來,經濟學家或各國政府的財經當局,他們著重在「實體」經濟,對貨幣的影響不感興趣,也就對金融市場不感興趣,大部份政府的財經政策放在財政領域,如赤字、稅負與政府支出,或放在生產力等個別經濟領域上,經濟學認為貨幣只是交易工具,只是用來藉由利率來刺激或收縮實體經濟,而忽略了龐大流通貨幣所造成對實質經濟的直接影響。



我個人認為是這個世界過度放任或信任貨幣當局(如央行或可以創造信用的商業銀行),太過度信任市場經濟的理性預期,也過度信任市場的效率性,而忽略了過度分工下的專業傲慢以及人類的自私盲點,金融技術發展日趨複雜,多數人甚至多數官員往往會跳過不懂的專業術語,反觀學者專家則靠晦澀術語包裝自己,以建立威信,譬如台灣的9A總裁。以至於連2008年金融海嘯,都無法事先發現其嚴重性,金融界的穀倉造成整個行業的集體理盲,如此大的次級房貸泡沫竟然視若無睹。



作者舉了蘋果電腦與臉書這兩家能夠打破穀倉的例子,他認為蘋果與臉書能夠在組織不斷龐大之下還能維持扁平式的管理,才是打破穀倉效應的最佳方式,但我個人卻無法完全認同,蘋果與臉書之所以能夠維持相對的扁平式組織,在於公司裡頭有強人,強而有力的領導人的確能夠打破部門藩籬,防患穀倉效應的產生,但這種期待明君的方法,其實不太管用,因為一旦領導人的威信光環不在,或離開公司組織,龐大的組織自然會形成一座座的穀倉,譬如中國的唐朝,當中央政府的資源影響力下降,軍閥藩鎮就一個個浮現。



穀倉效應根本就是生物天性,作者用章魚甕為例,日本魚夫抓章魚所用的章魚甕是一種細頸的甕子,聰明的章魚自然會想要爬進舒服的甕中,章魚爬進去是輕而易舉,但想要爬出來卻難如登天。



穀倉的問題不單單是組織太過龐大,而是在組織太過封閉,封閉的原因在於專業門檻、過度維護各自利益(很像政治派系),想要打破穀倉必須要有所覺醒,作者提出人類學家的方式,從外部的不同觀點去打破它,闢如芝加哥警局找來一個網路業者來改革警局,藉由大數據來整合不同分局之間的零散資訊,但這必須曠日耗時,首先必須讓警察可以接受網路阿宅的調度指揮,讓他們相信(至少半信半疑)網路數據分析也能抓犯人,更重要的是,大數據的方法必須要很有效,否則任何的改革都會遭致保守傳統力量的巨大反撲。



可惜的是,作者所舉的芝加哥警局的例子,只成功了一半,當局引進大數據分析犯罪模式的確可以事先預測到哪一個分局轄區在什麼時候發生犯罪的機率高低,以至於可以事先將警力調度到即將發生犯罪的區域上頭,可惜的是,政在人在政亡人亡,當主事者調離芝加哥之後,這套非警方思考模式的系統就宛如束之高閣,犯罪率再度攀高,破案率在度下降。



我引用作者的話來評論芝加哥警局這個例子:「多數公家單位有個問題,那就是年輕聰明的新人太多,經驗豐富的老手太少,沒有能力與眼光去分辨各個細節是否重要。談到分析研究,我們最大的問題是很難說服年輕人去綜觀全局。」



也許我可以更改成,願意使用不同視野或新觀念的人,多半沒有分辨細節的經驗,而穀倉內的經驗豐富的老手,又往往流於各種利益而不願改變。



當然任何人只要樂於跳脫穀倉,破除既有生活裡的界線,就能獲得全新視野,只是,這種行為在偌大的組織內已經被視為「革命」,譬如重大違背民意的法案在朝野對峙中陷入僵局,藍綠都無法解決時,卻有一群年輕人跳進國會霸佔立法院,引發太陽花學運,這也是種打破穀倉的好方法,但是並不是每個想要打破穀倉的人都能夠如願。



留在穀倉接受既有界線,往往比較輕鬆,這個世界期望我們把職涯規劃得平平順順,一路成為專業人士。我們從18歲進入大學就被分類成某種專業科系,我們一路上接受專業訓練成為專才,卻忽略了通才教育的重要性,即便是某類專業領域中,一樣是被切割成各種小範圍的專才,闢如金融業被分成銀行、券商與保險等等,在證券公司中,股票團隊歸股票團隊,債務團隊歸債務團隊,衍生性商品團隊歸衍生性商品團隊,諸如此類。由於合作不易,很少人在做跨資產類別的研究。多數股票分析員不太了解債券,他們只想顧好股票這一塊專業,不願也沒有機會去接觸其他領域,從事證券分析的人不懂債券的評等,也不懂債券交易,債券交易的人也不會去了解從債券商品中被切割出去的衍生性商品的複雜內涵。



在組織中或在人生職涯上,我們被教導轉換跑道是一件壞事,專業與專注似乎是現代世界共同追求的目標,往往假借效率、專責與成效等名義,甘於身處穀倉。



如果個人想要打破專業穀倉,如果組織想要打破派系穀倉?作者提了五個啟示供大家參考:



第一個啟示,是大型組織不妨讓團隊界線保持靈活彈性。



第二個啟示,是組織必須反思薪資與獎勵機制。當人員的報酬完全取決於團隊表現,不同團隊又彼此內鬥,也就難以互相合作,且無論公司花多少錢舉辦聯合活動或採取開放式辦公空間都用處不大。



第三個啟示,是資訊的流通至關重要。



第四個啟示,是我們有時該重新想像另一套分類系統,甚至加以實驗。



第五個啟示,是不妨靠科技挑戰穀倉。電腦的好處是沒有根深蒂固的心理偏見,我們得以用不同方式替資料重新分類,測試不同的資料分法。



整本書讀下來有得到解答嗎?坦白說不容易,但至少有些耳目一新的觀點讓人思考吧!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