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愛的自由式──女同志情書 張秉瑩
不久前與朋友午後閒聊,我隨口問了一位婆朋友:「那妳是什麼時候看過《愛的自由式》的?」這一問不得了,婆朋友用幾近於誇獎自家踢貼心的語氣興奮地回答:「就我們密集交往的關鍵一週啊!那時有次晚餐,他飯吃到一半,忽然說『你等一會,我出去一下馬上回來。』一回來,手上多了個紙袋。我打開一看,就是《愛的自由式》!多浪漫啊 ~ 我從來沒有在約會時收到禮物是書耶,而且居然是本女同志故事書!我當下就好感動 ~ 要是他跟別人一樣送花送什麼的,那我大概...哼哼......」一旁的踢朋友像慶幸自己出對招般,一邊點頭一邊喃喃自語:「對啊,《愛的自由式》對拉拉們真是太重要了......」
二00一年《愛的自由式》初版。這本承載著作者張娟芬對女同志細膩關愛的書,讓我不論是在現實生活的聚會討論,或者是虛擬社群的隨性聊天裡,都見識到了一本好書如何與讀者的生命產生「T與婆如同麻花似的纏繞著彼此」般的魔力。有的人把《愛的自由式》當作認同教材:「對嘛!這段說得多好!我就說我是個婆啊 ~ 」,也有人把它當作武功秘笈:「你記得第X頁那個故事嗎?那招真是太厲害了!下次戀愛絕對可以採用!」。有因為見到朋友的書架上的《愛的自由式》而終於鼓起勇氣開口「相認」的同志,也有為了希望父母多了解同志而故意在書桌上擺了本《愛的自由式》的拉拉。有被《愛的自由式》相關活動而牽成千里姻緣的不分,也有藉口討論《愛的自由式》內容而讓自己愛情加溫的T婆。情到深處,創意自然來。藉由《愛的自由式》,女同志超越了只能或只敢一個人躲在棉被裡偷偷看書的階段,我們有了互相交換情感、生命經驗的觸媒、禮物、甚至於定情物。
所以,即使時光飛逝,《愛的自由式》卻還是歷久不衰。十年後把它翻出再細讀一遍,裡面的故事依然生鮮到讓人好想幫周遭的朋友們對號入座:「嘻,這真像XXX會講的話。」「嘖嘖,我來問問YYY現在是不是還這樣想。」「哈,那個ZZZ一天到晚說的不就是這個嗎,下次叫他好好把這段分析再讀一下 ~ 」就算T婆不分的風格已經變了一輪又一輪,就算現在讀來跟十年前的感受不盡相同,就算附錄裡的同志團體與網站列表已經需要全部更新,但好聽的故事,就還是好好聽哦 ~
也許你現在最想看的是《育嬰指南》而不是《女朋友》,也許你關心房貸甚於同志政策,也許你為了跟十年前不同的議題上街頭。沒關係,找個想閒嗑牙的休假日,泡杯好咖啡,打開這本再版的《愛的自由式》,回味過去、想想未來。人生原地踏步並不太妙,只要莫忘初衷就好。再版是個審視過去也是個重新出發的契機,對作者、受訪者、讀者、評論者,都是如此吧。莫忘初衷,展望未來。
張秉瑩,網路筆名痞子。曾長期經營管理台灣拉拉網路社區 To-Get-Her,並協助製作眾多女權與同志網站。居美二十年間協助組織許多同志團體,如位於舊金山地區的 MAPLBN (Mandarin-Speaking Asian Pacific Islander Lesbian Bisexual Network) 、以台灣女同為主的 South Bay Girls' Club,以及位於紐約的華人性別研究中心 (Institute for Tongzhi Studies)。二00九年末回台定居,蓄勢待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