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除了最後一文,本書各章選自我在大陸刊行的四書:《當代中國人文觀察》(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學者的人間情懷——跨世紀的文化選擇》(北京:三聯書店,2007年)、《大學有精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以及《讀書的「風景」——大學生活之春花秋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作為大學教授,我主要從事文學史、學術史及教育史方面的教學與研究,但在主業之外,保留了觀察並介入「當代中國文化進程」的習慣。那些介於論文與隨戚之間的文化評論,可古可今,亦文亦學,其基本面貌是:以「學者的人間情懷」為宗旨,以「當代中國人文觀察」為方法。
在《當代中國人文觀察》自序中,我談及:「面封當代中國諸多讓你或悲或喜、亦驚亦歡的文化現象,張大嘴巴的同時,也不由得睜圓了眼睛,觀察、記錄、分析、考慮,甚至直接將其作為研究對象。記得很清楚,當初之所以『越界』,撰文剖析『當代中國』,不外想藉此保持與當下文化建設『不即不離』的聯繋。」幾年後,為增訂本撰寫「新版序言」,我提及:「依舊扮演『觀察者』的角色,有『視野』,有『情懷』,偶爾也有『介入』,但從來不是登高一呼的『英雄』。那是因為,我始終記得舉鼎絕臏的教訓。心境不即不離,態度不慍不火,論題不大不小——偶爾發言,也只求『切己』、『深信』以及『力所能及』。」
如今有機會在香港三聯刊行選本性質的新書,我依舊強調構成本書經緯線的「觀察」與「情懷」,並且堅信:比起專治「當代中國」的學者,我的文章或許不夠專深厚重,但注重歷史溯源,強調當代人的切身威受,自認還有可取處。
本書的開篇之作《學者的人間情懷》,撰寫於1991年4月,那時我正在香港中文大學訪學。文章完稿後,交給了在中國學界享有盛譽的《讀書》雜誌。主編斟酌了大半天,終於抓住時局變幻的縫隙,將其刊於《讀書》1993年第5期。此文剛發表時備受爭議,日後逐渐被接受,分別收入《另一種散文》(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2月)、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讀本》第五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北大百年散文精選》(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年1月)、《中國當代作家面面觀》(北京: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2月)、《白話的中國》(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12月)等各種選本。
至於選擇同樣撰寫於香港的《校圜裡的詩性——以北京大學為中心》殿後,很大程度基於我的「大學想像」——詩意的校園,乃當代中國「人文學」最後的堡壘,不能不堅守。
本書與我此前在香港三聯書店刊行的《歷史、傳說與精神——中國大學百年》(2009),從學術立場到著述文體,均相互支撐,請有心人參照閲讀。
2013年11月11日於香港中文大學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