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語展_EZ加碼
音樂大歷史:從巴比倫到披頭四

音樂大歷史:從巴比倫到披頭四

The Story of Music

  • 定價:450
  • 優惠價:69310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28日止
折價券 領取折價券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英國BBC熱門系列節目《音樂的故事》精華文字版
附珍貴史料照片及作者推薦聆賞曲目

  本書顛覆以音樂家生平拼湊的斷簡殘編
  用最宏觀的視野,探索音樂革新帶來的人類歷史改變
  由當代作曲家古鐸撥開音樂起源的層層迷霧
  帶你一同聆聽隨著時代變遷而進化的聲響

  知名樂評家焦元溥專文導讀
  吳家恆、金立群、馬世芳、楊照、詹宏志、蔡永文、謝哲青等國內音樂界專家、名人一致推薦

  21世紀的人類,在音樂的選擇上完全被寵壞了。只須用手指按個按鍵,就幾乎能無所不聽,但在距離我們不遠的19世紀末期,即使是最痴迷的愛樂者,終其一生也頂多只能聽3或4次他們最喜歡的曲子。從前音樂的流行品味由少數富有的贊助者與機構組織主宰,現在音樂已成為人類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它大約4萬年的發展歷史,卻複雜得令人困惑。

  關於音樂精彩絕倫的故事,籠罩在神祕的術語和撲朔迷離的分類中,像是一個為專業人士俱樂部所設的特權聖地與保護區。對於古典音樂的分類方法,人們延續前人一連串錯誤且令人混淆的歷史標籤,時代的錯誤與死胡同讓古典音樂摧毀了自身的路標。當代作曲家古鐸通過《音樂大歷史:從巴比倫到披頭四》,逐章解決這些問題,並解開前人遺留在身後那一團混亂的結。古鐸訴說的這本音樂歷史,主要聚焦在隨著時代變遷而進化的聲響,以及音樂本身的革新,用一般音樂愛好者能產生共鳴的方法來講述,分享音樂發生的奇蹟。

  本書共分8章,從音樂、樂器如何誕生開始說起,分別經歷人類歷史的探索時期、懺悔時期、發明時期、優雅與感性時期、悲劇時期、反叛時期,以迄流行時期。

  在這場從史前樂器到當代流行音樂的奇幻旅程中,古鐸活力充沛地帶領人們走進音樂的歷史,讓讀者身歷其境地感受到每項音樂上的演進,如和聲、記譜法、人聲劇場、管弦樂、舞蹈音樂,以及錄音技術、廣播電視誕生時對人們帶來的衝擊,當他挑選那些對人造音樂具有革命性影響的發明時,他著重於發現其對音樂所帶來的改變,此外他將某些作曲家具有前瞻性的音樂視野帶到讀者面前,從較鮮為人知的佩羅汀到鼎鼎有名的華格納皆然。

  除此之外,古鐸對於什麼是音樂,以及音樂如何運作的知識做出生動清楚的介紹,例如音階是什麼、何以有些和弦聽起來很不和諧,以及二次戰後流行歌曲的共同點,是廣納正確的音樂知識和雄辯的各種觀點,卻又平易近人的一本知識豐富之書。

國內音樂界專家、名人同聲推薦

  專文導讀
  焦元溥(知名樂評家、作家、古典音樂廣播節目主持人)

  吳家恆(知名廣播節目主持人)
  金立群(國立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副教授)
  馬世芳(作家、廣播節目主持人)
  楊照(知名作家、評論家、廣播節目主持人)
  詹宏志(PChome網路家庭董事長)
  蔡永文(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學院院長)
  謝哲青(知名作家、節目主持人)
  (依姓氏筆畫排序)

國際媒體一致好評

  古鐸文筆詼諧、機鋒處處……更重要的是,他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層層展現出個人深厚的學術涵養……可以預見的是,此書將不只能獲獎,更能改變人生。──《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

  這是一本平易近人的工具書……兼而廣納正確的音樂知識和雄辯的各種觀點……,是一場充滿知識且引人入勝的閱讀饗宴。──《蘇格蘭週日報》(Scotland on Sunday)

  古鐸的筆觸頗有滾石搖滾樂團名曲〈跳躍的傑克福蘭西〉(Jumpin' Jack Flash)的朝氣。──《泰唔士報》(The Times)

  撥開音樂起源的層層迷霧,追尋宇宙和藝術定律的演進歷程,還有誰能比這位作者更能擔此重任!──《每日快訊》(Daily Express)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霍華‧古鐸(Howard Goodall)


  生於1958年,英國當代炙手可熱的作曲家,專長是創作音樂劇、合唱曲和電視配樂。曾獲艾美獎(Emmy)、古典全英音樂獎(BRIT)和英國電影與電視藝術學院獎(BAFTA)等殊榮。

  於BBC策畫並主持《音樂的故事》(The Story of Music)系列節目。重要作品有由小說改編的舞台音樂劇《雇工》(The Hired Man)、《愛情故事》(Love Story),以及合唱音樂作品《永恆之光:安魂彌撒曲》(Eternal Light: A Requiem)等。

  古鐸製作了無數的電影與電視配樂,包括《第伯雷的牧師》(The Vicar of Dibley)、《黑爵士》(Blackadder)、《紅侏儒》(Red Dwarf)、《QI》,以及《直闖暴風圈》(Into the Storm)等。2011年獲頒大英帝國獎章(CBE)以表揚他在音樂教育上的卓越貢獻。

譯者簡介

賴晉楷


  政大廣電系畢業,美國百克里音樂學院(Berklee College of Music)主修爵士吉他與現代音樂。現從事唱片編曲、短片及紀錄片配樂、廣告配樂、電視節目片頭配樂、電腦多媒體配樂等。
 

目錄

導讀/焦元溥(知名樂評家、作家、古典音樂廣播節目主持人)
前 言  奇蹟誕生
第一章  探索時期          西元前40000年─西元1450年
第二章  懺悔時期          1450─1650年
第三章  發明時期          1650─1750年
第四章  優雅與感性時期       1750─1850年
第五章  悲劇時期          1850─1890年
第六章  反叛時期          1890─1918年
第七章  流行時期(一)       1918─1945年
第八章  流行時期(二)       1945─2012年
謝  詞
延伸聆賞
延伸閱讀
圖片版權聲明
 

導讀

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焦元溥(知名樂評家、廣播節目主持人、倫敦國王學院音樂學博士)


  首先要說的,是這本書叫作「音樂大歷史」,而不是「西方古典音樂史」。因此如果你是「當代古典音樂」的愛好者,卻發現作者把第一次世界大戰至今的時代歸類為「流行時期(一)和(二)」,講爵士樂、搖滾樂和披頭四遠遠超過魏本、梅湘與史托克豪森,音樂劇多過歌劇,可千萬不要覺得訝異。

  既然是「音樂大歷史」,主要討論的範圍又長達2000年,這本書自然不可能詳盡介紹個別作曲家的生平與作品,也不可能是名曲指南─對於已經看膩這類著作的朋友,您大可放心手上這本,內容絕對和我們所熟知的音樂書很不一樣。但作者古鐸要討論什麼呢?他最主要的內容,在於告訴讀者我們今天聽到的音樂,為何會是這樣的面貌:比方說,什麼時候我們從單聲部歌唱演進到多聲部?什麼時候我們把旋律配上和聲?搖滾樂在什麼時代背景中出現?古鐸不只交代事實,更不厭其煩地解釋背後的原因,回答各式各樣的「為什麼」。如果你想知道為何鋼琴鍵盤上一個八度裡是12個音?大調和小調是什麼關係?什麼是「對位」?為什麼要有「不和諧音」?甚至搖擺樂為何聽起來會搖擺?「流行音樂」何以取代「古典音樂」成為世間主流?身為作曲家的作者都毫不怯戰,以最少量的音樂術語和最精簡扼要的篇幅,為一般讀者說明道理何在。換言之,《音樂大歷史》可以是優秀的教科書,更可以是愛書人與愛樂人的「音普」讀本。作者寫作很認真篤實,但這本書並不是僵硬死板的學術著作,而你若能帶著幽默感閱讀(而且是英國式的冷幽默),更能被古鐸的文筆逗樂,邊讀邊聽之外更能邊讀邊笑。

  也正是因為古鐸的寫作目標明確,他才可以從西方音樂的立場來談「音樂大歷史」,否則這本書該是一本介紹世界各地音樂的總集,從南美洲民歌到日本歌舞伎都該涵括在內。再次強調,音樂類型沒有高下之分:印度傳統音樂和中國古琴,兩者都是精彩藝術,非洲部族合唱和馬勒交響曲也都值得尊重。作者以「西方音樂」為主軸,並不是因為他獨尊西方,而是論及創作技術的發展,所謂的「西方(經典)音樂」確實是已知所有音樂類型中,人類投注最多心力,發展也最豐富多元的一門藝術。它不斷拓展表現可能與技法種類,也包含愈來愈多的觀念、價值與文化。特別從19世紀末至今,經過這120多年來資訊逐漸無國界的發展,現在的「經典音樂」已是高度融合性的概念。它來自「西方」,卻也不再專屬於「西方」。

  就像油畫,其觀念和技法雖然來自「西方」,但席德進或陳澄波並不因繪製油畫就變成西方人,中國與台灣畫家也並非僅能以書法水墨來表達情感與思考。以此觀之,有人以義和團的心態否定「西方經典」,或認為「古典/經典音樂」是專屬西方的過時產物,台灣本土文化和「西方音樂」無法融合,都是昧於事實。如果「古典音樂」和本土文化不能融合,其思考與技法不為台灣文化所接受,那鄧雨賢的歌曲中顯然導音不用回到主音,屬和弦最後不用回到主和弦─這是事實嗎?

  當然不是。但為什麼鄧雨賢不用台灣傳統音律,而要用西方和聲系統下的調性音樂譜曲呢?這就回到古鐸此書的主軸,音樂不只是作品,更是觀念、思想與技術,而且是持續蓬勃發展上千年的觀念、思想與技術。今日全球音樂的主要面貌,乃奠基於「西方」音樂而來。這是歷史事實,我們無須否認,但也不用妄自菲薄。「西方音樂」與本土(台灣)文化的融合,並不只在我們的垃圾車播放貝多芬《給愛麗絲》,或周杰倫在作品裡引了柴可夫斯基《船歌》,而是我們如何運用這個現今已經無所不包的技術與觀念來表達自己。若能真正認識音樂藝術的內涵,特別是它的發展進程,我們可以從中欣賞「西方」,同時也可欣賞自己。

  不過,即使古鐸博學雄辯且思路通暢,《音樂大歷史》也不是不可質疑的聖經。比方說,我就不能同意他對華格納「影響力」的評論。我訝異作者居然對法朗克與其學生對華格納的崇拜視而不見,更疑惑他何以不理解「影響」可以展現在恰恰相反的表現上─寫得像張愛玲,或刻意避開張愛玲,其實是一體兩面,背後都是祖師奶奶巨大的身影。更何況大作曲家有辦法另闢蹊徑,例如德布西就是從刻意擺脫華格納的壓力中找出新方向,一般作曲家或許就只能隨波逐流或守舊不前,因為他們缺乏能力跟上時代。只看大作曲家而不看一般人,並不能忠實呈現一個時代的面貌。至於其他更個人化的觀點,諸如「李斯特的曲子旋律性不夠,曲調讓人記不起來」、「德沃札克新世界交響曲(可能)引用了黑人靈歌調子,而這是一種優越白人對其他文化的掠奪」、「荀貝格用十二音列技法所寫的作品都不好」、「電影音樂是古典音樂的救星」等等,對此我有自己的意見,讀者更可以有相異的看法。但無論我們是否同意古鐸,他都以證據支持自己的看法,盡可能詳細申說,態度開放而非獨斷。至於偏見,古鐸當然也有─別忘了他是英國人,而我覺得他對英國作曲家與音樂活動的重要性,有時顯得過於強調。但這不一定是壞事,至少當他在評介韓德爾時,你會知道他下筆時絕對動了真情,而我也深深被他的文字感動。

  期待大家能更喜愛音樂,更喜愛閱讀。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就讓《音樂大歷史》帶您一同探索,每天都有新收穫。

前言

奇蹟誕生


  也許你最喜歡聆聽的是1600年蒙台威爾第(Claudio Monteverdi)的音樂,或者是1700年的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800年的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900年的艾爾加(Edward William Elgar),也可能是2000年的酷玩樂團(Coldplay)。不論你喜歡的是哪一種,事實上,足以產生那種音樂的每個條件,例如和弦、旋律以及節奏等元素,大約在1450年就已經被發現了。

  當然我指的並不全然是人們所使用的樂器,或是那些讓每一首歌曲、協奏曲或歌劇聽起來既獨特又鮮明的無數新奇古怪創意,而是那些原始素材:音樂的積木。為了讓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的歌劇《唐.喬凡尼》(Don Giovanni)開場可以僅用3個戲劇性和弦就技驚四座,必須有人先想到同時演奏不只一個音的主意。為了讓蓋希文(George Gershwin)能在他的樂曲〈夏日時光〉(Summertime)用高音獨奏在旋律上空恣意翱翔,並製造出迷人的翹翹板伴奏效果,有人得先研究和聲的魔法,以及那誘人的輕快節奏。為了使我能輕鬆寫意地坐在家中鋼琴前面,悠閒地彈奏這兩首傑作──即刻且要如作曲家所想表達的一樣──得先有人想出記譜的方法,並伴隨著演奏表情指示。

  事實上,21世紀的人們很容易忽略一個事實,那就是我們在音樂的選擇上完全被寵壞了,只須用手指按個按鍵,就幾乎能無所不聽。但在距離我們不遠的19世紀末期,即使是最痴迷的愛樂者,終其一生也頂多只能聽3或4次他們最喜歡的曲子,除非你剛好有機會接觸樂譜與樂器的專業演奏者;而且想在家中欣賞大規模曲式的作品,也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在錄音技術與無線電收音機科技問世之前,前人對於要聽什麼與何時可聽這種事,實在沒什麼選擇。也是因為錄製音樂技術的進步,人們可以自由購買喜歡的音樂,並藉由展示自己對某一首曲子或某種音樂風格的偏好來參與音樂,也同時影響其他人。

  然而無可避免的,音樂上的民主化同時也帶來新的問題。一直以來,音樂的流行品味都是由少數富有的贊助者與機構組織主宰,他們在景氣繁榮時,偶爾會給作曲家一點實驗空間,而作曲家們也不必害怕餓肚子。但後來這個被稱為「流行音樂」的時代,卻無預期地變成一道分水嶺,在所謂古典音樂範疇的現代派音樂,以及較平易近人的當代音樂之間畫出一條界限。對在世的作曲家而言,古典音樂的過去讓他們承擔沉重的壓力,尤其當過去錄製的大量音樂被發現又重新出版之後,更是雪上加霜。如果作曲家們不把怨懟轉化成創意,並想辦法結合其他領域的養分重新喚回聽眾,古典音樂幾乎可說是走入絕境。現代的電影音樂,就是古典型態的音樂與現代流行藝術形式巧妙結合的其中一例。對音樂家而言,這種適應環境與隨潮流改變的直覺,在過去100年來特別強烈──也特別需要,但它一直都是音樂生活的殘酷現實。假使所有時代的作曲家都不願意去學習、發明、借鏡甚至剽竊,那我們今天可能還在聽單音聖歌。很幸運的,他們共同努力的心血,轉化成當代西方音樂的主幹。

  我們口中所謂的「西方」音樂──現在世界上幾乎所有音樂創作、錄製與表演的媒介,在過去100多年來,吸收世界上「其他」的音樂文化加以混合─是起源於世界音樂地圖的局部分支。歐洲中世紀部落有他們獨有的音樂形式,在非洲、亞洲、美洲及澳洲(他們至今仍保留其傳統)的部落也是。然而造就「西方音樂」這通用的類別,是交織了其他音樂絲縷,由埃及、波斯、希臘、賽爾特、北歐及羅馬人的音樂組成。然而,就像世界上所有音樂文化傳統一樣,音樂一開始都是即興、分享、自發及短暫的。

  世界上其他偉大的音樂文化,至今仍保有即興和父母口述傳子的傳統,而這項傳統至今已經延續千年,例如印尼與峇里島的某些傳統音樂,已理直氣壯地維持數百年不變。然而,從冰島繁盛到裡海的音樂分支,並沒有原地不動,藉由一連串地改革,使它擁有傲人的新能力。這麼說並不代表我們所繼承的西方音樂比印尼音樂來得更好,然而西方世界廣角發展的音樂動能,大於其他地區的音樂文化,卻也是無法忽視的歷史事實。漸漸的,藉由過人的決心與開創精神,西方音樂的語彙與脈絡,現在看來已成為能夠容納世界上每一個音樂點子的共同語言。

  然而要訴說音樂那精彩絕倫的開放故事,對每個人而言多少都是虛幻的。更糟的是,它看起來像是人為的虛幻,籠罩在神祕的術語和撲朔迷離的分類之中,像是一個為專業人士俱樂部所設的特權聖地與保護區。

  對於古典音樂的分類方法,人們延續了前人一連串錯誤且令人混淆的歷史標籤,幾乎沒有一個能精準描繪出當時音樂發生了什麼事。以文藝復興──「再生」(rebirth)──來說,那是大約介於1450到1600年之間的階段,期間藝術、建築、哲學與社會觀的步伐,都往前邁進一大步。事實上,音樂也在此階段經歷許多轉變,也就是它最偉大的變革─音樂記譜法的發明、格律組織的發想、和聲與樂器製作的發展─其實這些過程早就隨著許多生活的其他面向,在中世紀無數漫長、無知、黑暗的夜晚中悄悄進行。文藝復興時期那些有權勢的人(順道一提,沒有一位是音樂家),受到古希臘羅馬古典(classical)文明的靈感啟發,但是在音樂上的「古典時期」,一直到18世紀晚期才真正萌芽,而古典這個詞,卻已經十分令人困擾地占領了所有西方音樂中非「流行」(popular)的地盤。而在這兩者之間,我們還有巴洛克時期,巴洛克風格在藝術上以華麗多餘的裝飾著稱,但在音樂上卻以純粹與簡約的風格呈現。

  接下來,音符本身出現一個混亂的錯誤標示。例如音樂中長度最長的音符稱為「短音符」(a breve),「a breve」是「短」的意思,一個「breve」能被細分成四個「微量」(minim),意思是「最短的」─即使它最多還能再細分為八個。在英國公認的「八分音符」(quaver),到了法國卻叫「croche」,英國化的「croche」叫作「crotchet」,但是它代表的卻是原來「croche」兩倍長的音符。德國人和美國人把兩個「crotchet」稱為「半音符」(half-note),然而法國人把半個「croche」叫作「double-croche」,把「crotchet」叫作「黑色」(noire),把「minim」叫作「白色」(blanche),但是這黑與白並不是指鋼琴上的黑白鍵,族繁不及備載。

  時代的錯誤與死胡同,讓古典音樂摧毀了自身的路標,我將逐章解決這些問題,並試圖解開前人遺留在身後那一團混亂的結。

  最重要的是,我訴說的音樂故事主要聚焦在隨著時代變遷而進化的聲響,以及音樂本身的革新,而不在那些因為出名而出名的作曲家們。當然大多數的音樂改革是由知名的作曲家所發動,但有時改革的推動者是由許多不起眼的男男女女組成,他們的名字也不會出現在世界各大音樂廳的大廳石板上,他們代表的是龐大西方音樂拼圖的一小塊。世界上已經有許多書籍告訴你,貝多芬在他的鋼琴下到底藏了什麼,或是誰殺死了貓王,而我只在乎他們對音樂帶來什麼樣的改變(你們到時就能知道他們兩位如何改變音樂)。

  這本書最主要的重點,是聚焦在西方音樂獨特迅速的進步,必然會動用到其他音樂文化的觀念與技巧,面不改色地在流行、民謠和藝術音樂之間來回擺動。我的使命是用一般音樂愛好者能產生共鳴的方法,重新講述一次關於音樂的故事。我想這樣做的決心,藉由相信音樂是一種統一的語言而更加堅定,而在一切的努力之後,我確信人們在不同階段所做的區隔和分類,常常是過於刻意的。音樂家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演奏不同風格的音樂,並在各種領域之間轉換技巧,是理所當然的事,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現在該是把這個事實分享給其他人的時候了。

  音樂的故事──一波波探索、突破與發明的浪潮──是一種持續的過程,而下一波大浪也許會在中國北京的後巷發生,或在英國蓋茲黑德(Gateshead)的某個地下室彩排區。不論你喜歡什麼音樂─蒙台威爾第還是曼托瓦尼(Annunzio Paolo Mantovani),莫札特還是摩城音樂(Motown),馬肖(Guillaume de Machaut)還是混搭(Mash-up)──它所憑藉的技巧並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而是某人在某地率先想到的。要講述這個故事之前,我們必須先清除心中日積月累的紛亂雜音,試著想像我們今天視為理所當然的許多創新發明,對曾經目睹它們誕生的人們而言,是多麼充滿革命性、多麼令人振奮,甚至多麼令人摸不著頭緒。

  不久之前,音樂還只是寂靜荒野中珍稀微弱的耳語,現在它就像我們每天呼吸的空氣一樣到處都是。

  這奇蹟究竟是怎麼發生的?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0845303
  • 叢書系列:聯經文庫
  • 規格:平裝 / 328頁 / 17 x 23 x 1.64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7 流行時期(一)1918─1945年
 
在1906年的聖誕節前夕,一個座落在麻塞諸塞州(Massachusetts)勃蘭特石(Brant Rock)、遠眺大西洋並受到狂風猛烈襲擊的發射台,一個意義重大的聲音被聽見了。那是人類首度使用無線電波傳送唱片裡的音樂:韓德爾廣板的緩慢曲〈在那樹蔭底下〉(Ombra mai fu),由一位勇敢無畏的無線電先鋒費森登(Reginald Fessenden)所傳送。
 
這次「播送」(broadcast)──當時關於無線電傳播尚無確切的名稱,最後借用農業辭彙「播種」這個單字──的指定接收人待在蘇格蘭西方海岸特別建造的接收站裡,但這個接收站近來在一場暴風中遭到摧毀,最後節目表居然出乎意料地被海上船隻拾獲。有一段時間,這個實驗廣播並沒有被公開,但它仍是將音樂帶往新時代試驗性的第一步。
 
到了1922年,1000萬個美國家庭擁有收音機──從1919年最初僅6萬個開始──其中有許多是家庭自製的晶體收音機。從1921年起,多達600多個發射站加入這個榮景,芝加哥的KYW廣播電台每晚播放歌劇,以及歌劇季以外的輕鬆節目。同一時間,一個位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廣播電台,在1920年8月從科里西奧劇院(Teatro Coliseo)傳送了華格納的歌劇《帕西法爾》現場演出的訊號,而在該城市內擁有收音機能接收訊號的家庭卻不超過30個。位於大西洋另一邊的英國,世界上第一家國家廣播公司BBC於1922年成立,迎向一個讓音樂能在每個角落屬於每個人的時代,而且通常是完全免費的(在美國,付費給廣播電台的廣告事實上是從1920年代中期才開始;而在英國,政府會徵收電台執照費用來資助國家廣播公司BBC)。
 
免費廣播音樂的時代來臨,當世界上無數心存感激的人們輕鬆享受音樂的時候,音樂的價值、目的與風格也同時產生顯著的改變,遠超過音樂史上所有的變化發展;而20世紀在科技上的長足進步,對流行音樂與古典音樂造成的影響也有很大的不同。

會員評鑑

3
2人評分
|
2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1
1.0
|
2024/05/19
因為中文翻譯真的太差,買了原文電子書來對照著看,發現錯誤一大堆。一本講解歷史的書籍,裡面的內容會把「20世紀」錯翻成「12世紀」真的不行啊!
展開
user-img
Lv.2
5.0
|
2018/06/17

非常淺顯易懂的好書, 雖然我是音樂教育系統出來的, 卻有很多事情我都還是第一次聽到. 很生動好看的書. 力推!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藝術設計】工業革命交鋒魔法世界!影視現正改編中《火藥法師 1 血之諾言》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GL百合展
  • 人文社科經典展
  • 金典獎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