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評論
「這是一本與24個孩子環遊世界的書。
從清晨六點的達卡啟程:卡依達幫忙他的漁夫爸爸。同一時刻,在地球的另一端,時間並不同……
在巴黎,貝諾正在吃早餐。保加利亞的米特克正搭巴士要去上學。而新喀里多尼的馬特艾和尤安妮正玩著音樂。
於是,我們在地球上正值破曉與深夜時分的地方繞了一圈。
克洛蒂德‧貝涵為我們敘述了一個很棒的故事,還創造了令人印象深刻又驚奇的繪圖。將這本折疊書展開後放在地上或桌上,就能探訪二十四個時區,您也會發現每一幅畫都彼此相關,讓您隨著每一頁的繪畫去發現下一個新世界。
我們透過每一頁的故事可以看到,這些彼此距離這麼遠、又互不相識的孩子們,日常生活上的小片段。這真的是令人相當驚奇,而一如往常的欣賞作者的繪畫作品時, 必須要反覆多次觀賞才能發現所有小細節,沉浸在色彩、每個地方,而總會有新發現,真令人驚嘆,這些在第一次閱讀時所錯過的細節。
你將了解到,這部繪本作品是多麼美妙,令人目不轉睛。收到一個美麗書盒的這本書,全部展開全長為四公尺。別遲疑,請您快來發掘它、細細品味它吧!」
讀者encre bleue
「這本有著美麗圖畫的書帶著我們旅行…且讓孩子們了解到時區的作用。」
「我們可以將書展開放在地上,也可以像一般書籍翻閱著。」
讀者Sab
導讀
像風也像光的閱讀經驗
海狗房東(閱讀推廣與說故事培訓人)
如何將某一本圖畫書歸類為好書呢?這雖然是言人人殊的事, 但還是有跡可循的。例如,「能否帶給讀者新的體驗?或是反映讀者既有的體驗?」這是英國圖畫書大獎「凱特格林威獎」在「視覺體驗」項目上鑑賞選書的評判依 據之一。《世界上的此時此刻》這本獨特的作品,無論是主題的選擇、圖像的美學表現,或是突破典型書籍結構的形式,不僅反映讀者既有的認知體驗,也為讀者創 造全新的美感經驗。
在「反映讀者既有的體驗」上,我們在這本書中,能看到抽象概念中的「時區」被劃分為24頁而變得具體;在「帶給讀者新 的體驗」方面,這本書摺疊成手風琴般的特殊裝幀,讓作品的結構表現介於「書」與「非書」之間。攤開時,整個世界就在你眼前展開,一覽無遺;將最後一頁和第 一頁接成環形、站立放置時,既像是地球,也像是一顆閃耀著光芒的星星,每一道星芒,都象徵著當地人們努力生活的光和熱。
近年有不少以地圖、人文地理為主題的圖畫書,書上有許多大城市的人文活動或著名的地標、風景,讀者可以輕易地在紙頁上神遊旅行。克洛蒂德‧貝涵的這本作品特別與眾不同, 她在每個時區裡只畫出某個國家、城市、地區或小島的一隅,有些地方甚至鮮為人知;同時,在每一頁也只畫出非常少數的人,且都是在地生活的人。作者甚至為每 一頁的出場人物命名,他們大部分是孩子,就算是虛構的人,因為有了名字,也都從大眾模糊的群像中跳脫出來、成為有個性的人。
另外,作者在 每一頁都畫了同一隻鳥,這樣的安排也很有意思。當讀者瀏覽整頁圖時,即使作者只呈現該地一隅,但我們的視覺焦點仍是擴散的;有了這隻鳥,讀者可以跟著牠的 身影讓視線再聚焦。若在某幾頁找不到牠,別放棄尋找,牠可能是躲進大樓外牆的廣告中、孩子的衣服或提袋上。唯獨在墨西哥那頁,似乎沒看到牠的身影,是因為 屋子裡有個鳥籠讓牠害怕被囚禁而卻步嗎?還是鳥籠裡的鳥就是牠?或是牠躲進孩子瀰漫古文明圖騰的夢裡了呢?因為這隻鳥,讀者又再向書中的世界靠近一些,看 得更仔細、想得更多、感受得更敏銳。在其他地圖、人文地理的圖畫書中,讀者像是觀光客,在這本書裡,讀者更像是放慢速度的背包旅人。
克洛蒂德‧貝涵的作品在國內出版的還不多,但她繽紛自由卻協調的用色、自在流動的線條,一旦看過就會在心裡銘刻下來。她的筆觸像是風也像是光,也唯有風和光才 能不受限於國界,快意穿梭於世界各地。除了以流動的筆觸連結各頁之外,作者在不同的時區之間也都有巧妙的「過渡」加以連結,例如海洋、道路、建築或樹,讓 每一頁的人與地都是獨立卻不孤立的存在。這透露出一種世界觀:地球上的人看似各自度日、彼此無關,但都以某種形式,緊密相連。
作者別出心裁的種種安排,將讀者從知性的視角、觀光客的心理常態中帶出來,邀請讀者感性凝視每一頁的土地,也更貼近在那一方土地上生活的人。「跨時區描繪世界各地」這麼大的主題,竟能有如此具有溫度的召喚,作者細膩的心意真是不簡單。
若要說圖畫書是文學和藝術的表現形式之一,這本作品足以說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