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紅樓夢人物立體論》是十一年前的舊作。「十年」的歲月雖不至於滄海桑田,仍足以從河東到河西,大地改貌,經緯丕變,人生尤其如此。
然而,縱使世事無常,人的知識思想、心性習態卻是進展緩慢,甚至帶有強大的僵固性,以致往往慣習難改,故有百年樹人之說。這十年只是一個短暫的過程,固然知識更新、學術進展為應有的常態,但意識形態所導致的遮蔽效應,仍避免不了在偏光的指引之下原地踏步,一直重複看到已經被看到的東西。如米克‧巴爾(Mieke Bal, 1946-)所言:「因為知識引導和塗抹著凝視的目光,由此使對象的某些方面成為可見的,而使其他方面成為不可見的。而且還有另一個方面,可視性不是被看的對象的特徵,它也是一種選擇的實踐,甚至是一種選擇的策略,這一選擇決定了其他方面甚至對象處於不可見狀態。」從而,自晚清以迄現代的文化視野,一方面是歷史脈絡的巨大斷層,一方面是粗獷現實的強烈推動,今人對古典時代的原貌或者是無知,或者是扭曲,傳統世界的湮滅破碎與工具化也就勢在難免。
受此趨勢的引導,人們的觀看之道也產生選擇性的取捨,紅學、尤其是紅學中的人物論更是如此,太多的人物評論只是在印證既有的成見,褒貶之說本質上更屬特定心理的集體宣洩。然而追求真理的前提,卻是應該要超越個人、捐棄好惡,這又是人性所最難以達到的。若沒有意識到「成見」,又豈能破除成見?若不自覺人的存在樣態,是可以追求「堅忍、尊貴與無私」,又豈知為了人格的成長,一個人可以做多大的努力?而世界的宏大遼闊、智慧的精深淵奧,足以讓七彩光譜無限地延展,更哪堪限縮在單一的蒼白裡?
本書所論,主要是回歸字裡行間的細讀深思,從作品的內在爬梳搜剔,就其存在的根基探本求實,找到文本的內在一致性與深層的有機性,以建立具有持續性、累積性的知識體系。從十年後的河西回望河東,其中只有〈「寶」與「玉」之重疊與分化〉一篇需要部分改寫或多面補充,其他各篇的議題卻都依然成立,並且在後續的研究上獲得更堅實的鞏固與擴大,這也讓此書的再版仍有學術上的意義。藉此機會,修訂了一些文字上的錯誤,增補了若干資料、說明,以期更臻完善。
倘若一開始的方向和做法是正確的,那麼誠然可以期待終將自有力量奔赴向前,河東與河西不是對立與分歧,而是大地的協調與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