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被討厭的女兒:媽媽似乎只討厭我這個孩子,為什麼?寫給那些只敢把疑問與痛楚放在心裡的女兒,期待找到能夠從疼痛中走出來的方法

被討厭的女兒:媽媽似乎只討厭我這個孩子,為什麼?寫給那些只敢把疑問與痛楚放在心裡的女兒,期待找到能夠從疼痛中走出來的方法

あなたは、もっとラクに生きられる 長女が“母の呪縛"から自由になる方法

  • 定價:320
  • 優惠價:9288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72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每一個逞強的女兒,
到頭來,都得面對那個傷痕累累的自己。

  ◎被討厭的理由1:因為妳是媽媽的夥伴,也是媽媽的對手
  對母親來說,女兒,特別是第一個女兒,總是特別的。

  特別期待,也特別依賴。不但只是女兒,也是自己的同志。對媽媽來說,這個女兒或許可以成為她理想中的那個樣子(或許是幹練的,或許是溫柔的),也是自己商量的對象。這個孩子,將會是最能夠理解自己的人。

  但另一方面,背負這樣期待的女兒,最後往往也會成為媽媽的對手。
  不想被媽媽的期待束縛,也不想當媽媽的分身。希望能與其他的孩子一樣,不用被期許當個「小媽媽」;不希望得一直承受媽媽的負面情緒與要求。

  自己的期待與付出最後卻被報以抗拒──於是原來被視作為「夥伴」的女兒,有時、或因此便被視為對手。

  ◎被討厭的理由2:因為放不下母親的身分,因為放棄了母親的身分

  有些母親非常重視自己「母親的身分」,自然認為管理女兒的生活是理所應為之事。說是管理,或許更像是經手一切大小事項,舉凡掌握女兒的交友關係到干涉升學、就業、結婚等,母親都認為「我是為了你(女兒)好才幫你的」。用這句話來限制女兒的行動,甚至是操控女兒的心。

  但也有一些母親,「比起身為母親,更想以一個女人的身分活下去」。她們缺乏母愛,有些甚至很乾脆地放棄職責,根本不理會子女做什麼事或者說什麼話,只關心自己內心的感受。

  而當期待自由,或期待被關愛的子女反抗或要求母愛,無從操控或認為負擔增加的母親,便會產生「討厭」的感情。甚至,因此破壞女兒的人生。

  ◎被討厭的理由3:即使是母親,也會害怕孤單,緊抓著女兒不放

  有些母親,在為人妻、為人母後,便放棄從前的朋友與人際關係。她們把重心都放在家庭上,期待家庭成員能夠回應自己的付出。在這當中,母親們最期待的回應對象往往不是丈夫或兒子,而是女兒──特別是第一個女兒。

  是依賴的對象,也是商量的對象。此外,更是能夠敞開心房說心裡話的人,更是自己與外界的連結。害怕孤單的母親,往往因此緊抓著女兒不放。期待女兒能夠配合自己所有的期待,付出對自己的忠誠。

  但也有一些母親,雖然內心孤單但善於交際、經常受邀外出,給人長袖善舞感覺,但回到家卻總是對女兒說那些朋友們的壞話。表面上和朋友相處那麼親熱,實際上卻緊閉心房,甚至是在背後輕蔑他們。或是雖然結交眾多朋友,也積極參與親戚間的送往迎來,但那純粹是因為這麼做於己有利的關係。這樣的母親,信任的只有自己的分身,自己教養大的女兒。只有對女兒才能敞開心房,說出真心話。

  因此,當女兒無法回應或是拒絕被依賴時,便可能被視作為「背叛者」。「背叛者」被討厭,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嗎?

  ◎每一個逞強的女兒,到頭來,都得面對那個傷痕累累的自己

  勉強自己去配合母親的期待也好,下定決心擺脫母親的擺布也好。這些被期待、被依賴的女兒,都必須面對自己放棄的夢想,或違背母親的期許。

  雖然放棄了夢想,但媽媽開心就好
  媽媽付出這麼多,我不能辜負她
  我有我想做的事,不能被媽媽控制
  我不想被媽媽綁住一輩子

  逞強著配合母親的夢想,逞強著試圖擺脫母親的控制。到頭來,卻依然得面對放棄的失落,或是對母親的罪惡感。還有那個逞強著做了決定,卻傷痕累累的自己。

  ◎「母女問題」的專業心理諮商師的專業解方

  日本著名專業心理諮商師橫山真香說,要擺脫這樣的困境,其實並不需要做出什麼轟轟烈烈的反抗。只要做一些小小的改變或嘗試,就能夠讓自己在擺脫困境的同時,不被罪惡感綁住。比如說──

  感到罪惡感時先思考:如果自己是媽媽,會對女兒做這樣的要求嗎?
  總是順從母親的女兒,則不妨從小事說「No」開始
  把母親的形象縮小──不再是自己從心底仰望的對象
  有效避免衝突,但也不會累積自己負擔的說話方式

  此外,橫山真香也在書中提出分析:自己的母親是在哪一方面有什麼樣的困擾,因而養成這樣的性格呢?透過了解,女兒便有機會能夠體悟母親的內心,也更能夠掌握自己陷入的是什麼樣的困境。橫山真香並針對困境提供建議,讓有類似困擾的人可以循序漸進,逐步擺脫困境,做回真正的自己。

推薦人    

  科普心理作家 海苔熊 專業推薦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橫山真香(Yokoyama Shinko)


  心理諮商師。精神照護臨床心理師。改善母女關係心理諮商師。日本心理治療師協會認可之溝通分析心理諮商師。藝術治療引導師。

  國學院大學法律學院夜間部畢業後,進入出版社編輯部任職。80年代末離職,後來在英國留學期間學習藝術治療,回國後開始從事藝術治療引導師的工作,累積實務經驗。1990年代,以自由撰稿人的身份針對女性及其心理疾病進行採訪報導,最後主題鎖定在母女問題上。在提倡女性人權的NGO組織裡當志工,提供諮商服務。2000年開始,陸續在心理諮商師培訓學校、心理訓練、自然療法師培訓機構等地方進修,通過實習後,擔任日本心理治療師認證學校講師,後來在2008年於橫濱元町、2010年於東京廣尾,分別開設心理諮商室。目前除了以改善母女關係心理諮商師的身份進行心理諮商外,也在男女共同參與籌劃中心及青少年中心等的委託下,以母女關係及自我肯定感等主題,舉辦講座和演講等活動。在mynavi_woman等網站上針對母女問題撰寫相關報導,同時也以時事評論員的身份在電視及雜誌上探討母女問題。

  橫山 真香 官網:shinkos.jimdo.com/
  部落格:ameblo.jp/shinka33

譯者簡介    

李佳蓉


  熱愛閱讀、戲劇、旅遊及大自然的兼職譯者。
  期許自己能翻譯更多不同領域的作品,並且透過文字認識更廣大的世界。
  譯作有:《神回覆的思考技術》、《世界,為什麼是現在這樣子?》(大是文化)、《經營之神的初心1  2》(春光出版)、《誤解這件事》(好優文化)等書。
 
 

目錄

序章 為什麼只有我在煩惱母女關係呢?
長女苦惱於「母女關係」的真正理由

第1章  唯有不再做「母親喜愛的自己」,心才能獲得自由
為找回自由的每一天該有的觀念

2章 唯有認識母親,才能解決母女問題的辦法
和女兒處得不好的母親特徵

3章 一句小小的NO能表達想法
改善母女關係的九大要訣

終章 任何時候都要努力走在你的人生道路上
各種案例 對待母親最好的方式與保持距離的方法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620222
  • 叢書系列:Speculari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5 x 21 x 1.2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序章 為什麼只有我在煩惱母女關係呢?
 
「第一個女兒」苦惱於「母女關係」的真正理由
 
「因為你是女孩子」的束縛
 
就因為母女同性別,母親才會產生特殊情感
 
母親從懷孕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在想像「如果是女兒的話……」,心中充滿各種期待——如果頭胎真的是個女兒,等到長女誕生,想像中對長女的期待就變成了現實。
 
首先,我們來看女兒,也就是母女同性別這件事,會讓母親產生哪些期待。
 
長女的誕生。雖然對育兒還很生疏,難免心生挫折,但看著日漸成長的女兒,由衷感到自己真的當媽媽了。小嬰兒第一次展露笑容、小小臉龐會隨著聲音發出的方向轉動等等,一舉一動都讓人充滿感動及喜悅。
 
隨著女兒慢慢長大,懷孕期間懷抱的夢想之一終於可以實現——為女兒穿上可愛的洋裝。童裝店裡用粉紅色、紅色、黃色或是白色蕾絲鑲邊的洋裝,每一件都想買回家給女兒穿。
 
為長女梳頭也可以在母女關係中加深兩人性別相同的意識。
 
出門之前,為了把女兒打扮成一個小公主,母親讓女兒坐在鏡台前,拿著梳子梳理女兒的頭髮,把女兒的一頭長髮編成辮子或是綁成馬尾,或是在猶豫要使用哪個髮飾的時候,與鏡中的長女相視而笑。這種時候最能讓女兒感受到與母親同性別所帶來的羈絆。
 
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母親發覺長女是個女孩子,也就是開始把她當作女人來看待的呢?
 
這個時間點因人而異,有些母親是在看到三、四歲的女兒坐在鏡子前,模仿大人化妝的樣子時,才有感而發:「啊,這孩子也是個女孩兒呢!」
 
我在前文也提到過,隨著孩子逐漸長大,父母親對孩子的期待也愈來愈多。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希望成績能夠更好、運動項目也能更加得心應手等等,期望孩子能夠文武雙全。
 
如果頭胎生的是女兒,做母親的對同性別這件事,更會產生特殊期待。
 
例如:希望她長得可愛、希望她變漂亮、希望她不只長相,就連個性也能得到大家的稱讚:「她真是個可愛、開朗又心地善良的好孩子。」這就是母親「對同為女人的期待」。
 
因此,母親的期待都聚焦在「身為女孩子應有的表現、身為女性應有的表現」上。
 
無論是個性、生活方式及夢想,母親都希望女兒是自己想像中的樣子

會員評鑑

4.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4.5
|
2021/06/27
【《被討厭的女兒》+《可惡的他人和可憐的自己》】

你有母女相關的議題嗎?或者因為原生家庭的因素,在人際關係上容易產出「都是我不好,一定是我哪裡做得不好」、「容易否認及壓抑自己真正的情緒與想要」、「我對他們這麼好,他們怎麼可以這樣對我?」、「不擅處理複雜與爭執的人際介面」、「為了不要被討厭或排拒,我就先忽略自己的想要吧~」.......。

如果有以上的內傷或其他沒寫出但具體認知內在有大片陰影面積存在,建議可以讀這兩本書。

《被討厭的女兒》是日籍心理諮商師橫山真香所著,將女兒(尤其是長女或獨生女)經常容易面對的家庭議題點出,並以個案寫作形式輔助閱讀,每篇狀況題後都有她的建議。但這本,我個人覺得比較適合家中長輩心理狀況屬於可移動調解,也就是當一方變異,另一方可能願意跟隨成長。

《可惡的他人和可憐的自己》,我覺得書名取得太聳動(或市場導向?),但其實若受原生家庭內傷嚴重導致成長後的人際介面也磕磕碰碰的議題時,描述的狀況反而有種體己與親切感,作者蘇絢慧提供了八大自救行動,讓每個對應的症狀,透過「行動」開始改寫內在木馬程式,除毒後,還原自己一個清楚的意識與覺知當下。

有時候,受傷的人,單是「症狀被描述」、「內傷被看見」的當下,就心存感謝。一方面是知道自己不孤獨,這世上有人也同樣陷落在相同議題時,會因為作者文字譲讀書心中浮現I SEE YOU,被看見被理解而願意移動並做出改變。

『要化解內心和重要關係之間愛恨情仇的衝突,承認過去被傷害與被影響的部分是非常重要的,接著,我們還要願意離開「受傷孩童」的位置,不在重複無助和無力感,試著解開被制約和設定的自我挫敗與自我傷害傾向,然後啟動自己「成人」的能力和對自己的信任,試著學習做自己的「好媽媽」或「好的照顧者」。』~P172《可惡的他人和可憐的自己》

第一步是要自己做檢傷,正視這些傷口,從書中的脈絡行走,多數可以抓出自己行為裡的木馬程式都來自童年陰影,而我們當年為了「自保」與「活下去」的本能,因而產出各式各樣的對應與壓抑,都為後來的不擅人際處理介面埋下彈藥。因此當未來一遇到相關的議題,我們總是很容易被引爆,受傷最重的是自己。

過往,我們常會勉勵自己要「堅強」,蘇醫師倒是提出一個更正確的導論,我們要強壯,而不要堅強。

「堅強,不是強壯。堅強,想擺脫的是內在的軟弱及無助;而強壯,是真實地與自己內心的脆弱及限制接觸,達成和解,在自我重整過後,所產生的自我支持力量。」~P135

讓我們壯大自己,在疫情時代,休整的時間拉長,是時候為自己療傷抓毒,好好愛自己,讓自己一點一點從內在長出力量,茁壯後,成為自己最強而有力的承接者。

#建議兩本一起讀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OKAPI世界閱讀日|植感閱讀】讓植物告訴你,你現在是什麼狀態,需要閱讀什麼?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親子天下_加碼
  • 三采尋寶記套書加碼
  • 世界閱讀日(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