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由於台灣位於第四紀冰河時期、全世界最大生物避難所的範圍內,所以擁有一些古老血緣的蕨類;加上台灣具有因地理位置與年輕地質史而產生的高聳多變、分化細緻的生態環境,所以更涵蓋了熱帶至寒帶以及特有的種類,這些種類也各自演化出各種不同的生存本領,以適應生長在不同的生態棲位。因此,全世界蕨類植物的各大類,台灣幾乎都可以看到;而蕨類適應環境所發展出來的各種生長方式,台灣也幾乎是無所不包,這些特點都是台灣蕨類吸引人之處。而且,台灣蕨類的豐富性是全世界排名最高的地區之一,除了種數之外,許多種類的數量也相當可觀,因此,蕨類可說是台灣地理景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樣多樣化的蕨類植物,讓台灣成為研究和欣賞蕨類的天堂。
為了讓讀者更進一步瞭解這些在台灣無所不在的蕨類,本書的撰寫方式主要是以演化與生態的角度進行的。地球上的植被,從數億年前的蕨類森林,經過裸子植物森林時期,至開花植物成為森林的主角,每一個階段蕨類都需要適應及轉變,有些類群消失了,有些類群形態特徵轉變了,有些則是因應森林的改變而演化出迥異於以往的新類群。演化的路徑是本書介紹台灣各科先後順序的主要依據,而各種蕨類的適應與生存機制,則為本書的演化枝幹增添綠葉,期盼不僅可將蕨類的來龍去脈做一較有系統地介紹,也希望能增加讀者對蕨類如何適應生態環境,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2001年,本書之原版《蕨類入門》推出時所採用的是當時廣泛使用的分類系統,是根據形態、化石、化學成分、發生學、解剖學以及細胞遺傳等多樣化證據所建構的。至今將近二十年間,許多新的研究,尤其是分子技術的發展,讓彼此的親緣關係更加明確。集全世界眾多學者的努力下,2016年Pteridophyte Phylogeny Group第一版((PPGⅠ)問世,將全世界「蕨類和石松類」共分成51科,台灣有38科;主要的變動是:一、蕨類、石松類、種子植物間的關係,過去認為產生孢子的蕨類和石松類關係較近,分子訊息表達的是種子植物介在兩者之間,且松葉蕨、木賊,屬於「蕨類」,而不是「石松類」。二、原來蹄蓋蕨科中幾個比較特殊的類群,冷蕨、軸果蕨、腸蕨、岩蕨、球子蕨、腫足蕨等,都獨立成科;海金沙和莎草蕨分科;禾葉蕨科併入水龍骨科,燕尾蕨併到雙扇蕨科,滿江紅併到槐葉蘋科;舌蕨屬和實蕨屬從蘿蔓藤蕨科移至鱗毛蕨科。不過,此次修訂新版,我們仍沿用原來比較廣義而保守的分類系統,一來是因為對初學者來說,這可能是較易理解的路徑;再來是PPGⅠ仍有一些親源關係尚未釐清,日後或有部分會再調整。儘管書中採用的分類系統和PPGⅠ切分的角度不同,但內涵並不會因而減損,也不影響對蕨類的認識。
這本書的完成,要感謝遠流台灣館編輯室的傾全力配合,尤其美術編輯黃崑謀先生的繪圖,更成為本書獨特的亮點。同時感謝蕨類研究室歷年來的研究生及助理群:翁茂倫、陳應欽、鍾國芳、張和明、徐德生、王力平、吳維修、李大翔、蘇聲欣、楊凱雲、陳奐宇、劉以誠、高美芳等人,幫忙拍攝幻燈片和筆錄授課內容,為本書的誕生產生了催化的作用。最後,特別感謝陳家慶、呂碧鳳、黃婉玲提供了他們的幻燈片,使得本書增色不少。
郭城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