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免死背!圖解物理強棒教室:史上第一本結合理論、實驗和思維導圖,看圖記憶,快速理解、過目不忘,3分鐘飆漲理科學習力

免死背!圖解物理強棒教室:史上第一本結合理論、實驗和思維導圖,看圖記憶,快速理解、過目不忘,3分鐘飆漲理科學習力

  • 定價:280
  • 優惠價:925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3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融合古今中外知名物理家理論,符合現代考試趨勢,
史上第一本將理論、實驗結合思維導圖的學習方式
看圖記憶,快速理解、過目不忘,
3分鐘飆漲理科學習力,在考場充分發揮實力
 
  親子共讀、課外補充、增長生活中的科學知識

  ★思維導圖連結科學理論→流程圖、魚骨圖、分析圖、圓餅圖、雷達圖,史上最強的圖表解析,讓你一看就懂
  ★時間脈絡明確→以物理的發展歷程編排,逐步推演科學理論的產生經過,使讀者能夠觸類旁通,自行延伸到化學、生物、天文等多項領域
  ★人物關係清楚→介紹從古至今,多位中西方的極具影響力的物理名家,瞭解理論和知識的產生背景
  ★知識連結→展現各個知識背後的故事,能夠連結到其他學科,激發學習興趣,加深記憶
 
  歡迎對號入座!
  青年學子×物理老師×眾多對物理感興趣的讀者都適讀,
  可快速提升邏輯力、理解力和記憶力,
  並從中獲得知識上的滿足。
 
  ◆為什麼音律協調就會令人感到悅耳動聽?那些好聽的流行歌曲又是怎麼譜曲的呢?──聲學中的音律演算法
  ◆指南針為什麼總是指向北方?避雷針為什麼能躲開雷電呢?──電磁學的應用
  ◆沒有測量儀器的情況下,怎麼知道手上的金飾是真是假?──力學中的浮力作用
  ◆近視和遠視所戴的眼鏡鏡片完全不同,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光學的研究
  ◆為什麼當車子啟動後,我們沒站穩就容易跌倒?──牛頓的三大運動定律
 
  學好物理,你會發現,
  原來這些理論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搞懂這些知識,保證讓你成為眾人眼中的全才!
  秒懂、速讀、速解,
  連老師都想不到的學習密招,
  看圖記憶,過目不忘,運用更廣泛,
  考場解題、生活現象分析、增長知識都適用
 
  本書沿著時間的脈絡,重溫物理學的發展歷程,從物理發展的過程中精選出最重要內容,對古代物理學發展、物理萌芽時期、古典物理學時期和近代物理學時期中的重要事件、關鍵性知識概念和基本理論的形成,以及著名物理學家對物理學科發展所作的貢獻,結合思維導圖的編寫方式,為讀者詳盡解說。
 
  此外,本書在「人物小史與趣事」中穿插知識連結,使讀者能夠瞭解相關時期的主要知識點。
 
  本書期望讀者們能夠透過閱讀,激發對科學研究和探討的興趣,並懂得把這些理論和現象背後產生的原因落實到生活中,讓人知道物理不只是教科書上單純的文字、公式和推論而已,還蘊含豐富的知識內涵。相信本書能夠提供給所有對物理發展史有興趣、正在學習和研讀的師生,以及熱愛與孩子共同分享知識的父母們討論時使用,同時也是提高物理能力的得力助手。
 
本書特色
 
  1化繁為簡:文字敘述活潑有趣,增加閱讀和學習興趣,將難解的物理公式、原則和理論與生活連結,方便讀者快速理解。

  2最強圖解:透過流程圖、魚骨圖、分析圖、圓餅圖、雷達圖等各式各樣的圖表,釐清各項知識點,讓你一看就懂,快速建立完整的邏輯概念。

  3知識量完整:沿著時間的脈絡,重溫物理發展的歷程,主要內容包括:古代物理學發展、物理萌芽時期、古典物理學時期和近代物理學時期。
 
名師好評推薦
 
  「本書內容多元豐富,不論是科學家重要的理論、實驗,或是智慧語言,都值得作為高中生閱讀的補充資料,成為建構科學素養的源頭活水。」──北一女中  物理科教師  簡麗賢

  「本書適合青少年在課堂學習前後閱讀,增進對科學史的理解,提升科學學習的興趣,是一本不錯的物理學啟蒙讀物。」──建國中學  物理科教師  賴奕帆

  「以人物故事為基礎,生動敘述物理學的發展歷史,是學習基礎物理學的好書。」──和平高中  物理科退休資深教師  郭鴻典 

  「精彩圖心智,中西物理史,腦洞大開放,素養新趨勢。」──彰化師大物理博士/中港國中 物理科教師 王尊信
 

作者介紹

編者簡介
 
舒錫莉
 
  畢業於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碩士,曾擔任國中物理老師。現為專職物理書籍作者,參與編著過多本數理化相關讀物。
 
王卓
 
  畢業於國立大學物理系博士班,曾任大學物理系副教授。現為物理科學研究人員,理科知識豐富。
 

目錄

前言
導讀與推薦
 
第一章 古代物理學發展
1.1 中國古代物理學發展
1.1.1 物質觀
1.1.2 力學 
1.1.3 熱學
1.1.4 聲學
1.1.5 光學
1.1.6 電磁學
1.2 西方古代物理學發展(中世紀以前)
1.2.1 古希臘的自然哲學觀
1.2.2 古希臘的物理學
 
第二章 物理萌芽時期(17 世紀以前)
2.1 中世紀時期的歐洲(5 ∼ 15 世紀)
2.2 文藝復興時期(16 世紀)
2.2.1 力學 
2.2.2 光學 
2.2.3 電磁學
2.2.4 氣象學
 
第三章 古典物理學時期(17 ∼ 19 世紀末)
3.1 力學
3.1.1 運動定律
3.1.2 萬有引力定律
3.1.3 牛頓以後力學的發展 
3.2 光學
3.3 電磁學
3.3.1 17 世紀
3.3.2 18 世紀
3.3.3 19 世紀
3.4 聲學
3.5 熱學
 
第四章 近代物理學時期(20 世紀至今)
4.1 物理學上的三大發現
4.2 相對論的建立
4.3 量子力學的發展
4.4 核子與粒子物理學的發展
4.5 電磁學 
4.6 熱學
 

導讀與推薦
 
閱讀科普書是建構科學素養的源頭活水
 
  邇來,教育重視核心素養,提倡素養導向教學和命題,強調科學素養。一個人的素養是長期耳濡目染形成,誠如唐朝詩人杜甫所言「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久而久之,科學素養就在思維裡,在行為中。
 
  如何建構科學素養?筆者認為閱讀科普書是建構科學素養的源頭活水。養成閱讀習慣,從閱讀中理解、比較、分析,才不致因所知有限而陷入「矮人看戲何曾見,都是隨人說短長」的窠臼,也才能培養有知識有見地的人。
 
  筆者在高中擔任物理教師,常鼓勵學生閱讀科普書,結合高中教材,拓廣閱讀視野。這是一本科學史的科普書,其中一部分西方科學家是高中物理課本的人物,如克卜勒、牛頓、焦耳、楊格、法拉第、安培、馬克士威、赫茲、湯姆森、拉塞福、波耳、愛因斯坦、德布羅意等,儘管篇幅有限,但融入人文和科學,介紹古典和近代物理的代表人物,讀來饒富趣味。
 
  筆者特別推薦這本書,理由之一是介紹古代科學人物及其著作,例如宋朝沈括的代表作《夢溪筆談》,是古代科普書代表,記錄和見證當時的科學現象,例如暴雷、彩虹、海市蜃樓、磁石等,皆是富含科學概念的散文,值得一讀。以下兩段是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的試題題材,提供高中生讀者參考。
 
  《夢溪筆談》中,記載著一段話:「以磁石磨針鋒,則能指南,然常微偏東,不全南也。」這段話提供古人早就知道應用天然磁石製作成指南針,並藉它來辨別方向的訊息,「微偏東,不全南」則指出地球磁極相對於地理南北極具有微小的偏角。(99年學測題)

  「內侍李舜舉家曾為暴雷所震。其堂之西室,雷火自窗間出,赫然出檐,人以為堂屋已焚,皆出避之。及雷止,其舍宛然,墻壁窗紙皆黔。」這一段說明李舜舉家曾經被巨大的雷電擊中。
 
  有雷火從房子的西邊房間窗戶冒出,然後竄出房簷之上,人們都害怕得跑出去躲避。暴雷停止後,房子卻保持完好,只是牆壁和窗紙都變黑了。文中也指出閃電由屋簷出來,可能是因為屋簷突出,有針尖效應。(108 年參考試題)

  沈括的觀點自有其思維和價值,儘管某些觀點未必符合窮理致知的科學態度,但也給讀者反思,閱讀時應能運用科學知識,瞭解其中道理,切勿盲從。
 
  本書中的內容多元豐富,不論是科學家重要的理論、實驗,或是智慧語言,都值得作為高中生閱讀的補充資料,成為建構科學素養的源頭活水。
 
北一女中物理教師 簡麗賢

前言
 
  物理學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是人類對於物理世界客觀規律認識的結果。物理學的發展 史蘊含 巨大的精神財富,值得我們去尋找和探究。物理學家們頑強、不畏艱難、激動人心的創造過程,搭配上物理學的嚴謹理論和完整邏輯,當我們接觸物理學的定律和公式時,總能體會到科 學的創造性和啟發性。
 
  本書沿著時間 的脈絡,重溫物理學的發展歷程,從物理發展的歷史長卷中剪裁出重要片段,對古代物理學發展、物理萌芽時期、古典物理學時期和近代物理學時期中的重要事件、重要物理學概念和基本理論的形成,以及著名物理學家對物理學科學發展所作的貢獻,結合思維導圖的編寫方式,為讀者娓娓道來。
 
  此外,本書在「人物小史與趣事」中穿插知識連結,使讀者能夠瞭解相關時期的主要知識點。
  本書內容豐富、脈絡清晰,極適合給青年學子、教師和對於物理學科有興趣的人閱讀,能夠從書中獲得知識上的滿足。
  由於編者的經驗和學識有限,內容難免有不足之處,敬請廣大專家、學者批評指正。
 
編者 謹誌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9068376
  • 叢書系列:完全圖解
  • 規格:平裝 / 192頁 / 17 x 23 x 1.2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人物小史與趣事
 
艾薩克.牛頓(Isaac Newton,西元1643 ∼ 1727 年),物理學家、數學家,被譽為「古典物理學之父」。
 
主要成就:提出萬有引力定律、牛頓運動定律,與萊布尼茲共同研究出微積分,發明反射式望遠鏡,發現光的色散原理。
 
◆求學歲月
 
1661 年,牛頓19 歲時進入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接觸大量自然科學著作,經常參加學院舉辦的各類講座,包括地理、物理、天文和數學。在那時,該學院的教學以亞里斯多德的學說為主,但牛頓更喜歡閱讀伽利略、哥白尼和克卜勒等天文學家的先進思想。
 
1665 年,牛頓發現廣義二項式定理,並開始發展一套全新的數學理論,也就是後來為世人所熟知的微積分學。在1665 年,牛頓獲得學位,正當牛頓準備留校繼續深造時,嚴重的鼠疫席捲全英國,劍橋大學因此關閉,牛頓離校返鄉。
 
此後兩年,牛頓在家中繼續研究微積分學、光學和萬有引力定律。
 
◆偉大的成就
 
牛頓運動三定律是構成古典力學的理論基礎,成為解決機械運動問題的基本理論依據。
 
1687 年,牛頓出版代表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這是一部力學的經典著作。牛頓在這部書中,從力學的基本概念(質量、動量、慣性、力)和基本定律(運動三定律)出發,運用他所發明的銳利數學工具—微積分,建立古典力學完整而嚴密的體系,統整天體力學和地面上的物體力學,達成物理學史上第一次大綜合。
 
在光學方面,牛頓利用三稜鏡試驗,白光可分解為有顏色的光,最早發現白光的組成。他精確地分析各色光的折射率,說明色散現象的本質。牛頓指出,由於對不同顏色光的折射率和反射率不同,才造成物體顏色的差別,揭開顏色之謎。
 
牛頓提出光的「微粒說」,認為光是由微粒形成,並且走最快速的直線運動路徑。牛頓的「微粒說」與後來惠更斯的「波動說」成為關於光本質的兩大基本理論。
 
牛頓為說明日光的成分,製作出牛頓色盤,又稱為「七色板」。圓板分為七個扇形,依次塗有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將圓板迅速轉動,可見到板呈白色,說明日光是由以上七種色光合成。
 
牛頓還發明反射式望遠鏡,主鏡使用球面鏡,第二反射鏡是平面的對角反射鏡。
 
知識連結
 
牛頓三大運動定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其他】2024采實電子書全書系:春暖花開‧享閱讀,參展書單書85折起、任選3本79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經典翻譯文學展
  • 世界閱讀日(書評)
  • 兒童自然生態展_本本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