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欣欣此生──北大歷史學者邵循正的求學、品格與生活

欣欣此生──北大歷史學者邵循正的求學、品格與生活

  • 定價:320
  • 優惠價:9288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72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反右、整肅、批鬥、清算、勞改、鬥爭……在時代的紅潮中,照見知識分子不畏強權、不忘本心的生命剪影。

  邵瑜寫下父親邵循正青年時期的求學、與母親鄭遜訂婚後被迫寫「情書」給未來岳丈、父親自英國留學歸來後選擇性吃牛肉的理由、母親手做「元宵餡兒」的神祕療效、外曾祖父鄭孝胥日記的下落等,也寫邵循正夜間寫稿時瀰漫整個房間的煙霧、文革時與「黑幫大院反動權威們」的思想交流、在紅衛兵監督下悄悄替友人捎信……娓娓道出了記憶中說不完、道不盡的往事,時而幽默、時而懷念,展現邵循正的品格、治學態度、教養觀念等,雖不足為史書所記載,卻深深烙印在親友、學生心中。

  「我現在一闔上眼就好像看見兩個老人一個因病戒了煙,一個因病不再提酒,坐在陽臺上,享受在那個時代稀有的、自由寧靜的夕陽。這本書寫了我父親和他的親友在幾十年間的生活,學習,工作及遭遇,可對中國老一輩知識份子有一定瞭解。我希望把它留作資料,使後輩能從一個角度對這一段歷史有一個比較感性的認識。」──邵瑜

本書特色

  ★北大歷史學者邵循正之女邵瑜最誠摯的記憶書寫
  ★從生活軼事看邵循正的治學、品格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邵瑜


  邵循正(字心恆)之女,1948年生於北京,1952年隨父母搬入北大,後來一直在北京求學生活,直到1968-1972年下山西農村插隊。回到北京後曾任小學教師,1979年調入北大歷史系任資料員。1981年隨夫到美國,1993年考入佛羅里達州Broward County做公務員,2014年退休。
 
 

目錄

寫在新版出版之前

一、秋天的童話
二、家世
三、老家
四、清華
五、法國
六、父親和母親(上)
七、西南聯大
八、英國
九、父親和母親(下)
十、「文化革命」
十一、邵氏兄弟
十二、獨生女
十三、親朋好友
十四、鄭孝胥及其子孫
十五、吳晗伯伯
十六、大國脊梁
十七、邵向兩家的情誼
十八、我的婚事
十九、父親和他的學生
二十、信仰
二十一、該出手時就出手
二十二、興趣

附錄:一部鮮為人知的書
 



〈寫在新版出版之前〉

  我的父親邵循正字心恆,生於一九○九年,逝於一九七三年。文革結束後,他的學生要我給他寫傳。我覺得我對父親的專業外行,沒有資格給他寫傳。我請他的學生寫傳,我盡可能地提供我所能得到的資料。文革中,紅衛兵逼迫我父親交代,他寫過不少交代材料。其中一些是在家裡寫的,我都替他抄了底稿,這些底稿至今還在我手中。我根據底稿寫出〈憶父親〉,作為參考材料交給張寄謙先生,由她寫出我父親的第一篇傳,與《邵循正先生歷史論文集》一起出版。以後戴學稷先生和徐如先生又給他寫了更詳細的傳,我認為這兩篇傳都寫得很好。他們都是從學術和工作角度寫的,但他們不可能瞭解我父親那一代學人是如何成長和生活的。所以我根據我父親的交代底稿和我平時所見所聞,訪問了老一輩的親友,寫出生活中的父親,不過這不能做傳,只能是軼事。

  文革中的交代可信,但不可全信。在當時的情況下,任何交代都是有所隱瞞,有所保留的。如我父親交代他參加民盟與吳晗先生無關,但我知道,如果沒有吳晗先生,我父親是不會參加民盟的。對於前輩學人,我盡量找到證據,去還原他們的真實經歷。前輩已逝,我們這一輩也進入老年,如果不趕緊寫出來,很多事就要永成疑案。這本書曾由《世界日報》以《心恆先生軼事》為題,出版了中文繁體字版,我在此基礎上作了一些修改,希望能起一個投磚引玉的作用,能有更多人寫出老一輩人的真實經歷。

  文中涉及眾多人名,我盡量查找有關資料,作出注解來介紹各人情況。但有些是我父親文革中交代出的社會關係,我既不認識這些人,也找不到他們的材料,只好對這些人不作注解。

  蘇東坡詩曰:「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但是如果你置身山外看廬山,就很難知道山中的雪與風了。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位置,從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件事,看到的是不同的側面,也就是片面的。只有把不同的片面組合在一起,才能看到一個完整的事件。我所寫的是我親眼所見和親耳聽當事人所說的,但只能說是片面的。我非常希望聽聽站在不同位置上,從不同角度看同一件事的人說說他們看見了什麼。比如逼死翦伯贊先生的巫中,有人說他拿槍威脅翦先生,有人說他沒拿槍,為什麼他不自己出來說說到底拿沒拿呢?當時到底是什麼情況?我曾在北大歷史系做資料員,我寫這本書只是想把我所知道的事作為資料留下來,所以我只擺事實,不講道理,所有這些事和人的是非功過留與後人評說。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540685
  • 叢書系列:血歷史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4.8 x 21 x 1.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一、秋天的童話

一九五六年秋天的燕園,紅了楓葉,黃了銀杏,松柏更覺蒼翠。一陣秋風,天上飄飄灑灑,竟落下五彩繽紛來。

我在北大附小上二年級,當時的校址就是現在北大圖書館的位置。我父親邵循正在北大歷史系教書,常到北大附小東面的文史樓歷史系資料室看書。一天我放學,正好父親從資料室回來,於是攜手回燕南園的家。秋高氣爽,天高雲淡,腳下踏著沙沙響的落葉。父親指著遠處淡藍色的西山(當時北京沒有那麼多的樓房,站在燕南園和籃球場之間的路上就可以看見西山)說:那就是燕山餘脈。三千年前,西周初年,周武王平定天下,分封諸侯,把他的一個名叫奭的弟弟封為召公,史稱召公奭。召公在燕山腳下建立了召國,為周朝守邊,抵禦北方民族入侵。不久他們打敗了另一個國家,把京城搬到那個國家去,建立了燕國。原召國的臣民就以國為姓,姓了召。幾千年來,中國的漢字從甲骨文發展到現代漢語,字數增加了上千倍。一個召字,也分成不同音,不同意,不同寫法的邵、紹、劭、招、照、昭、超、怊等不同的字。但是燕山腳下是邵族的根,天下姓邵的人當是召國臣民的後代。

唐朝末年,北方戰亂,邵族的一支避亂南遷,定居河南,漸漸繁衍成一個不小的家族。北宋末年,金兵南侵,河南邵家的一支隨宋朝南遷到江西,現在江西還有我們邵氏族人。明朝時,我們這一支的祖先,因經營鹽商,為取鹽方便搬到福州。一直到現在,我們老家還在福州,所以我們是福州人。

父親素以治學嚴謹著稱,但是我那時只有八歲。這件事對我來說,就好像是:從前哪,在燕山腳下有一個國王……我把它當成一個童話聽進去,記住了,卻從未認真。二十幾年過去了,我從沒和別人提起。直到一九八一年,我到了美國,見到我先生的指導教授—羅德島大學的邵明林教授。聽說他是河南人,突然沉睡在我心中多年的童話醒了。我把它講給邵教授聽,他大笑,說我們也許本是一家人。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經典翻譯文學展
  • 世界閱讀日(書評)
  • 兒童自然生態展_本本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