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_加碼
創造自由,自在生活

創造自由,自在生活

自由をつくる 自在に生きる

  • 定價:320
  • 優惠價:79252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要如何打造能如自己所願的人生方式?
  讓超人氣推理小說家森博嗣告訴你,
  在混亂迷惑的時代中生存下去的訣竅。
 
  究竟什麼是自由呢?絕不是簡單的「沒有義務」的狀態,
  也不是那種,毫無顧忌為所欲為的狀態,
  我認為,能隨心所欲成為自己就是「自由」。
 
  我希望可以讓許多人察覺到自由的價值,希望大家能比現在更享受人生。
  像這樣快樂的人愈是增加,世界就會變得愈和平。
  當自由的年輕人上了歲數後,自由的老人也會增加,社會就會變得更容易居住、生存。
  所以就算我可能有點趕不上了,但或許我的孩子們能輾轉享受到這樣的好處。
  ──森博嗣
 
  能隨心所欲成為自己就是「自由」。
  這看起來或許很理所當然,但能理解其中深意的人卻少之又少。
  然而,察覺到這件事本身就是讓人生過得更好的重點。
 
  話說回來,所謂的自由到底是什麼?
  比起「自由」,「不自由」更容易想像。
  像是自己的意志被阻礙那樣,被某種力量壓制,就是受到了「支配」。
  只要是感受到被「支配」所束縛時,就是「不自由」,
  而從這些情況中獲得解放的狀態就可稱之為「自由」。
 
  以自由為目標而活的理由,正因為那是會讓人開心得不得了的事。
  「理科系」推理小說家森博嗣,
  滿懷希望地想著「要是能這樣就好了」寫下了這本書。
 
誠摯推薦(依首字筆劃排序) 
 
  洪毓穗(晴耕雨讀小書院 店主)
  陳雪如Ashley(諮商心理師)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森博嗣
 
  一九五七年生。作家、工學博士。除了在某國立大學工學部建築學系做研究,於一九九六年,以《全部成為F》榮獲第一屆梅菲斯特獎,成為作家出道。此後,陸續發表作品,建立起穩固的人氣作家地位。以《空中殺手》系列、S&M系列、G系列為首,著有多部作品,包括《臨機応答・変問自在》《堕ちていく僕たち》《ゾラ・一撃・さようなら》《工作少年の日々》。
 
譯者簡介
 
楊鈺儀
 
  中央大學中文所畢。兼職譯者。喜歡文字,喜歡閱讀,期望過上晴耕雨讀的好日子。譯有《讀書的價值》等書。
  聯絡信箱:yufenghana@gmail.com
 
 

目錄

前言對「自由」的誤解
 
1章人生的目的在獲得自由
人生的目的是自由/來自身體的支配/健康並不是目的/個別差異其實並沒有那麼大/「意志薄弱」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會被有好處的事物所支配呢?/社會性的支配/來自常識的支配/個人欲求與社會/被支配的傾向/如何逃脫支配?/達成感與自由/做一個有能的自己/覺察到自己正被支配著/自由是人造物/人類的智慧擴大了自由/帶著智慧前進

2章來自他人的支配,來自社會的支配
服裝與自由/部落格的陷阱/他人的眼光/作家這個工作/大學的工作/與自由共處的難處/是誰規定的目標呢?/成為自由的俘虜

3章身邊的支配
思考/人生中的支配與力量/人際關係的支配/打造「儀式」感/建立「會」/通力合作/來自媒體的支配/難以察覺的支配/房貸/彩券/巧妙的支配/應該要會察言觀色嗎?/促成團結的支配/設計自己的家/成見的支配/自由發想

4章反抗支配
為了獲得自由/職場上出現問題時/組織與自由/自己期望的生活方式/自由的事前準備/單純的反對不是意見/沒有一體適用的成功法則/「抽象力」的重要性/與他人商量/解決對策要明確/確認自己的位置/持續不自由的原因/打造自己的期望/人氣與需要/別受困於先入為主的觀念/工作的其他樣貌/活出個性來/不可能沒有個性

5章來自自己的支配最麻煩
年老與好奇心/老人有餘裕/來自你內心的支配/因既定印象而排斥事物/貼標籤的危險/拾起靈感之旅/不會有比夢想還要美好的現實/你為自己設限了嗎?/就算上了年紀也要進行挑戰/演出「樂在其中」的狀態/來自喜好的支配/長久持續下去的竅門/參照人生設計來判斷/不要收藏的原因/擁有純粹的感性/關於拘泥/打磨自由/不被現今自己囚禁住的視角/讓大腦自由/自由的樣貌/電影《空中殺手》/小說《天使心》/不要迅速變老/名為自由的武器/期望落空/獲得自由的方法/一點一滴前進/只要不放棄,就不會遭遇挫折/妥協與迂迴都不是撤退/自我欺騙/進攻是自由
 
後記
 

前言
 
對於「自由」的誤解
 
  一旦想要認真書寫關於「自由」這個主題,似乎總會變得像是在說教,這點讓我非常擔心。不論加上什麼樣的題目,都非常有可能被誤以為「這是本宗教書吧」。在現代,應該不至於會有人覺得「事到如今還來說什麼自由」吧?明治(一八六八~一九一二年)或大正時代(一九一二~一九二六年)還好,現今還在謳歌「自由」是想幹嘛?總之就是恐怕會讓人覺得非常有說教感。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我也覺得「自由」這個詞就像是有著某種宿命般。若是擺在明顯不自由的過去來看,這個詞一定會更形閃亮,但在今天的日本,要說「自由」已經完全生鏽了也可以。
 
  很遺憾的是,本書中沒有寫到像宗教那樣「只要信仰就會得救」的結論。即便讀到了最後,結果也只會明白,自由無法那麼簡單就能獲得(我認為,單只是了解這點也是很有價值的),沒有只要這樣做就能得到的技巧。所謂的自由,我覺得就是那樣「難以獲得」的東西。不如說,盲目相信某件事,或拘泥在某些方法上,才正是身陷大不自由中的狀態,不是嗎?
 
  關於自由,我想要像這樣盡可能寫得淺顯又仔細,所以規劃了這本書,但結果究竟會如何呢……
 
  那麼,話說回來,所謂的自由到底是什麼?
  試著打開字典去查閱吧。應該沒有人會不知道這個詞的意思。在英文中是寫作free或freedom。同時free也有「免費」的意思,也就是說,是表示(在付費等方面)「不受限制」。日語中的「自由」與英文的意思本來有著些微的差異,比較接近「自在」,亦即「隨心所欲」的意思。用法就像是「劍客自由地用刀」這樣。
 
  或許比起「自由」,「不自由」更容易思考。也就是說,像是自己的意志被阻礙那樣,被某種力量壓制就是受到了「支配」,從物理性力量到被命令、規則,還有各式各樣的機制與權力等支配,只要是感受到被這些所束縛時,就是「不自由」,而從這些「支配」中獲得解放的狀態就可稱之為「自由」。
 
  一般人都是怎麼看待自由的呢?
 
  只要觀察一下使用詞語的方式,例如自由行動、自由時間,就是表示沒有固定行程的狀態。許多人或許會把「自由」想像成是「閒暇」或「沒有要做的事」。
 
  使用「自由」這個詞時不一定都是指涉正面的意思。就像若是被工作或學業追著跑,不禁就會想放慢腳步休息,會稍微想要怠惰一下。「想睡一整天」的欲求,很多時候都是從「自由」發想而出的個人希望。
 
  但那究竟是否真的就是所謂的自由呢?
 
  當然,說「從支配中獲得解放」這點並沒有錯,但對許多人來說,獲得解放這點本身就是自由的價值。不過,看起來人們並沒有去思考因為解放而能去做什麼的,所謂的「自由運用」。
 
  我被問到「自由是什麼?」時,是舉劍客用刀為例去回答。若要簡潔俐落的說明,就是「自在」或「隨心所欲」,總之就是「過得如自己所想的那樣」。
 
  有許多人都會覺得:「這不是很理所當然的嗎?有沒有什麼比較罕見、特別的想法?」其實我在年輕時也是這樣想的。
不論是與江戶時代相比還是與戰前相比,現今的社會都是自由的,相較起來絕對是較為自由的。看起來,幾乎所有人都覺得自己是自由的。我也覺得自己活在了一個美好的時代,深信自己基本上是自由的。不過我在孩提時代多少有受到一點限制,很多時候都會有人跟我說:「這要等長大才可以做喔。」所以我相信,要是長成了大人,就會變得更自由,能更接近真正的自由。
 
  我一直都在大學工作,工作內容是教導學生。我告訴過那些年輕人們好多次:「人生最終的目的就是獲得自由。」我大約是在四十歲左右得到這個結論的。大部分時候,大家聽到都是一臉茫然若失的模樣,不過有時也會有人提問:「自由是什麼?是什麼特別的東西嗎?」但我最終還是只能回答:「不是,只不過是能照著自己心中所想來行動罷了。」對方聽了只露出一臉「是嗎?」的表情,像是難以理解的模樣,因此對話只能就此中斷。就像是覺得:「什麼啊,這不是很理所當然的嗎?」好像沒有突然領悟過來似的。就我來說,我不記得自己有再做出更深入探究的說明。正是因為這樣,才會被誤以為是在說教或是宗教一類的吧。
 
  即便如此,在這本書中,我完全就是在盡可能詳細地寫出那些「理所當然的說法」。要說我為什麼會想寫呢……真的就是在非常偶爾的時候,會有人對我所說的「自由就是能隨著自己心意去做」這句話有反應,感動地想著:「是這樣啊,真是讓人茅塞頓開啊。」例如在最近,我不經意地跟小說家吉本芭娜娜談到了自由的定義時,她立刻就有了回應(不是對話,是電子郵件):「啊啊~那真是了不起。」
 
  會有反應的人非常少數。每次,我都會有點高興的想著:「啊!我的意思傳達給那個人知道了!」大概是多少對自由的價值有些了解,以及期望知道自由價值的人自然而然地就能通曉了。若是有時間,就能說明得更仔細些,我雖這麼想,但平時多是放棄的。然而,若是三不五時遇上像這樣會給我反應的人時,我說什麼都一定會擠出時間去說明。雖然未必是只有自己樂於頌揚自由,但若想著「管其他人知不知道」而放著不管,我還是會稍微有點內疚的。
 
  就因為這些囉囉嗦嗦的緣由,我才寫了這本書。
 
  我希望至少可以讓更多人察覺到自由的價值,並且靠自己的雙手來掌握。希望大家能比現在更享受人生。像這樣快樂的人愈是增加,世界就會變得愈和平,而且自由的年輕人上了歲數後,自由的老人也會增加,社會就會變得更容易居住、生存,所以就算我可能有點趕不上了,但或許我的孩子們能輾轉享受到這樣的好處。
 
  我心懷此願地寫出了這些內容。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2590775
  • 叢書系列:暢銷精選
  • 規格:平裝 / 208頁 / 14.8 x 21 x 1.3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人生的目的是自由
 
若先寫結論,我認為,「人生的目的是自由」。為了獲得自由,又或者說是為了建構自由,我們才會活著。至少我現在是認真這麼想的。
 
話說回來,自由是什麼呢?關於這一點,似乎也有必要稍微做些說明。
 
在前言中我也有寫過了,我認為的自由與一般人所設想的或許多少有些細微的差異。例如一般人會說:「孩子是自由的。」「動物是自由的。」我卻相反,認為孩子是不自由的,也不認為動物絕對是自由的。
 
所謂的自由是「能隨心所欲」。為了獲得自由,首先一定要有「想法」,其次是能隨著那想法「行動」或是「思考」,最後感受到「能隨心所欲」的滿足。這分感受就是「自由」。
 
孩子雖會「想著」那也想做、這也想做,但大致來說,是無法隨心所欲的。既有大人會限制說「不行」,很多時候也會因為自己身體能力的不足而做不到。因此,「能自由地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心情,是只有大人才有的,孩子絕對無法說是自由的,確切來說,就是不自由的。
 
動物的情況也一樣,雖然我只能觀察到寵物,但可以發現,動物在還小的時候還是頗自由的,會隨意做各種胡來的事。可是成長到能獨當一面時,或許是能做出區別了,就比較不會亂來。在為了生存以外的事情上,像是挑戰新對象等事,就幾乎不會做了。給牠們新玩具時,也是只有幼獸會表示出興趣。而若是野生動物,就只有在肚子餓時會去覓食,每天擔驚受怕著敵人的來襲而活。只有非常偶爾的時候能有時間休息或睡覺,但看不出牠們會去思考自己想做的事,或是想一一去挑戰。
 
結果可以說,光是逃避敵人耳目及覓食就占了牠們生涯大半的時間。牠們不會自由地跑到某處去冒險,每天的行動都很固定。會像這樣看待動物的,就只有我們人類,說起來,動物應該不會感覺到不自由吧。因為只有人是自由生活的,才會這樣去思考。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心理勵志】往知識的宇宙啟航|2024時報全書系,電子書╳有聲書79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愛的繪本展
  • 台灣廣廈
  • 春季電腦展(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