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邏輯與哲學:雞蛋問題×不可說的倫理×電車難題,你其實沒你想像的那麼有邏輯!

邏輯與哲學:雞蛋問題×不可說的倫理×電車難題,你其實沒你想像的那麼有邏輯!

  • 定價:480
  • 優惠價:943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40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亞里斯多德問什麼是「是」,什麼不是「是」;
康德跟人反覆討論「靈魂會不會死」的原因?
黑格爾的《邏輯學》其實跟「邏輯」無關?

10個知名哲學家×10本大師經典著作=100分的邏輯先修課!
有了邏輯,思考有條理,說話更有憑有據!

  【什麼是邏輯分析?】
  提出這個問題似乎有些怪,但其實不然。
  人們雖然都會說「邏輯」,對邏輯的理解卻有可能完全不一樣。
  比如人們常說的「那是你的邏輯」、「他做事是沒有什麼邏輯的」等等,前一句話中的「邏輯」的意思大致相當於「道理」或「觀點」,後一句話中的「邏輯」則是指「規律」。
  自邏輯產生以來,很長一段時間,它與哲學融合在一起,甚至在許多人看來,它不僅是哲學的一部分,而且就是哲學的一種工具和研究方法。

  【人是衡量萬物的標準?】
  普羅達哥拉斯的學說以「人是衡量萬物的標準」聞名遐邇。簡單地說,人說什麼就是什麼,即世界的情況以人的認知而定。
  亞里斯多德的論證則是從「人是衡量萬物的標準」得出了「一事物既是又不是」,並從「一事物既是又不是」得出了「人是衡量萬物的標準」。從「人是衡量萬物的標準」可以得出,每一個人都以自己的觀點為準。
  但是,由於人們彼此之間會有完全不同的意見和看法,因此他們這些不同觀點的陳述就會是不同的,即就會有些是真的,有些是假的,只不過他們都認為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而別人的不同觀點是錯誤的。

  【不只哲學,倫理學也需要邏輯】
  一輛失控的列車在鐵軌上高速行駛。
  軌道上,有五個人被綁住,無法動彈。列車將會輾過他們。你站在改變列車軌道的操縱桿旁。如果拉動此桿,則列車將切換到另一條軌道上。但是,另一條軌道上也有一個人被綁著。
  你有兩種選擇:
  一,什麼也不做,讓列車按照正常路線輾過這五個人。
  二,拉下操縱桿,改變軌道,使列車輾過另一條軌道上的那個人。
  該怎麼辦呢?

本書特色

  一般認為,西方哲學的主要特徵是邏輯分析。但是,什麼是邏輯分析?邏輯分析在西方哲學中又是如何呈現的?本書嘗試從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康德、黑格爾、弗雷格、維根斯坦、戴維森和達米特等人的著作出發,研究並回答這些問題。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王路


  人文學院哲學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邏輯學、分析哲學和形上學。曾在德國明斯特大學、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日本東京都立大學、美國哈佛大學、法國巴黎第一大學、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從事訪問研究。已出版多部哲學專著。
 

目錄



導論


第一章 亞里斯多德的《形上學》
關於矛盾律
關於實體
是本身

第二章 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
基本框架和範疇表
一些問題
先驗邏輯
「形式的」邏輯

第三章 黑格爾的《邏輯學》
三種解釋
出發點
邏輯的核心概念
概念的推導
邏輯還是哲學?

第四章 弗雷格的語言哲學
涵義與意謂
對象與概念
專有名詞與摹狀詞
句子結構與思想結構

第五章 維根斯坦的《邏輯哲學論》
可說與不可說
世界的結構
事實與句子
個體對象與事實

第六章 意義理論
達米特的意義理論
戴維森的真之理論
真與意義

第七章 柏拉圖類乎邏輯的思考
柏拉圖的〈智者篇〉
「是」與「不是」
運動、靜止與是
相同與相異
真與假
普遍性與確定性
比較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

第八章 邏輯的意義
對邏輯的追求
邏輯的觀念與技術
分析的傳統與發展
海德格有邏輯嗎?

第九章 真與是
「是真的」與「真」
系詞
「是」與「存在」
邏輯的「是」與形上學的「是」
翻譯與理解

參考文獻

 
 



  二十世紀的分析哲學有一個響亮的口號:哲學的根本任務就是對語言進行邏輯分析。我對這個口號印象深刻主要是因為,它不是看來的,而是聽來的。1980年代初期在西德學習時,我總是拿著一個電晶體收音機,結果在一個名人講座節目中聽到波亨斯基(Bochenski)親口說出這個口號。他那渾厚的聲音至今猶在耳旁:logische Analyze der Sprache。這個口號顯示出分析哲學的兩個特徵,一個是與邏輯相關,另一個是與語言相關。一些名著更是直接命名,不加掩飾,比如維根斯坦的《邏輯哲學論》、奎因的《語詞和對象》。在我看來,與邏輯相關,與語言相關,這不僅是分析哲學的主要特徵,而且是西方哲學的一般特徵,是從古希臘(特別是從亞里斯多德以來)西方哲學的主要特徵。亞里斯多德是形上學的奠基人,人們稱分析哲學是當代形上學,因此保守一些說,與邏輯和語言相關乃是形上學的主要特徵。

  一個直觀的問題是,即便認為與邏輯和語言相關是分析哲學的一個特徵,能不能說這是西方哲學的一般特徵?確切地說,能不能說這也是傳統哲學的一個特徵,是形上學的一個特徵?我的回答是肯定的。這是因為傳統哲學也有邏輯理論和方法的運用,也有大量與語言相關的討論。區別僅僅在於,傳統邏輯與現代邏輯不同,因而在哲學研究中所表現出來的邏輯理論和方法的應用也不同,所展現的對語言的分析也不同。但是這一點並沒有獲得足夠的認知。現代邏輯與分析哲學的結合,因而分析哲學所展現出來的與邏輯和語言的關係,似乎多少還是可以說明的,但是傳統邏輯與哲學的結合,導致其中所展現出來的哲學與邏輯和語言的關係,卻常常是不為人所知的,因而是被忽略的。在我看來,應該對邏輯與哲學的關係有清楚的認知,這對於正確地理解西方哲學,從而更加深入地研究西方哲學,乃是非常必要的。

  傳統邏輯來自亞里斯多德邏輯,是一種基於「S是P」這種句式而形成的主謂形式的邏輯,而現代邏輯來自弗雷格邏輯,是一種基於函數和自變數而形成的具有函數結構的邏輯。這樣兩種不同形式的邏輯所造就的哲學區別很大。最明顯的一點不同可以歸結為從是(being)到真(truth)的轉變:在傳統哲學中,「是」乃是核心概念,而在分析哲學中,「真」乃是核心概念。然而這樣一種重要的區別以及它們之間的密切關聯,卻由於中文翻譯而蕩然無存。長期以來,學界將being譯為「存在」,將truth譯為「真理」,結果從字面上隔斷了邏輯與哲學的相通,也割裂了是與真的連繫。我認為,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由此形成的認知也是有嚴重問題的。

  我於十幾年前出版的著作,雖然也論述了邏輯與哲學的關係,但是重點在於從語言層面闡述有關being的問題。我指出,在西方哲學研究中,應該將它譯為「是」,應該主要在系詞的意義上理解它,並且把這樣的理解貫徹始終。本書是隨後出版的,是該書研究的繼續和深入,重點從邏輯與哲學的關係闡述了有關being的問題,並且闡述了西方哲學從是到真的變化和發展。從本書的序可以看出,我當時以為有關being的研究可以告一段落。這是因為我以為,自己有關是與真的研究,指出了一條理解西方哲學的途徑,人們可以因循這條途徑去深入研究西方哲學。沒有想到的是,我的觀點遭到許多人批評,這當中包括翻譯大量專書的學者的批評。這使我在過去十年中對各種不同觀點做出回應,並且對是與真的問題做出更加深入的研究。今天重讀本書,我認為我的觀點是正確的,它得益於對分析哲學的研究和認知,得益於對現代邏輯在分析哲學的運用的認知,也依賴於對亞里斯多德的形上學以及傳統哲學的研究和認知。歸根究柢,我的觀點得益於對邏輯與哲學的研究和認知,得益於對邏輯與哲學的關係的研究和認知。

  有學者曾經說過,過去說人不懂邏輯,那是罵人的話。我理解,他這話只是對研究哲學的人說的。他的意思是說,研究哲學,不懂邏輯是不行的。其實,類似的話早就有人說過。在亞里斯多德看來,人們進行形上學研究時就應該懂邏輯,而康德則認為,形上學研究應該從可靠的科學出發,即從邏輯和數學出發。今天情況似乎變了:不少研究哲學的人大言不慚地說不懂邏輯,更有甚者,一些不懂邏輯的人堂而皇之批評邏輯對哲學的作用和意義。這無疑是不對的。我認為,對邏輯是可以批評的,對運用邏輯的理論和方法也是可以批評的,對於運用這樣的理論和方法所取得的哲學成果也是可以批評的。但是,這樣的批評必須基於一個前提,即對邏輯的理論和方法、對邏輯理論和方法在哲學中的運用有清楚的認知。缺乏這樣的認知,相關的評論就是不得要領的。尤其應該意識到,這樣的認知是理解西方哲學的基礎,因而是我們研究和發展西方哲學的必要條件。

作者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324756
  • 規格:平裝 / 360頁 / 17 x 23 x 1.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章 導論
 
學界中一直有一種普遍的看法,認為西方哲學的主要特徵是邏輯的、分析的。我十分贊同這種看法。自亞里斯多德創建邏輯以來,邏輯一直是西方哲學的工具,一直為西方哲學家所用。特別是到了二十世紀,隨著現代邏輯的產生和發展,西方哲學的方式發生很大的變化,形成了著名的「語言轉向」,致使西方哲學的邏輯分析的特徵更為顯著。在某種意義上,分析哲學或語言哲學,甚至就是邏輯分析的代名詞。
 
今天也有一種看法,認為分析哲學已經衰落或過時,因而分析哲學的方法,即邏輯分析的方法也已經過時了,因為它注定解決不了哲學的根本問題。我不同意這種看法。在我看來,分析哲學或語言哲學確實不再像幾十年以前在美國那樣唯一地占據主導地位。在哲學的版圖上,歐陸哲學確實似乎足以與分析哲學分庭抗禮,科學哲學、政治哲學、倫理學、心之哲學等等,乃至各種後現代主義哲學,似乎也都有一席之地。但是應該看到,分析哲學仍然是主流哲學,分析哲學的方法,即邏輯分析的方法仍然到處在使用。
 
如果思考一下,從以上兩種觀點其實可以發現一些問題。首先,如果認為西方哲學的主要特徵是邏輯分析,而如今邏輯分析已經過時,那麼是不是可以認為西方哲學那種主要的邏輯分析特徵就要中斷了?其次,邏輯分析的方法固然是分析哲學或語言哲學的主要特徵,難道就不是其他一些哲學的主要特徵嗎?以歐陸哲學為例,難道它就沒有展現出邏輯分析的特徵嗎?最後,由於語言轉向,分析哲學顯示了與傳統哲學完全不同的面貌,但是歐陸哲學並沒有這樣的變化。在這種意義上,即使可以認為分析哲學的衰落導致邏輯分析方法的過時,難道西方傳統哲學那種邏輯分析的特徵在歐陸哲學上也沒有了嗎?這幾個問題直觀上是自然的。但是我認為,在它們的背後實際上還隱藏著一個更為深刻的問題。這就是:什麼是邏輯分析?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親子天下_加碼
  • 三采尋寶記套書加碼
  • 世界閱讀日(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