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
饕餮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怪獸,牠沒有身體,只有一個巨大的頭和一張碩大的嘴。牠十分貪吃,逮著什麼就吃什麼。由於吃得太多,饕餮最後被撐死了。
我們大都知道:飯不宜吃得過多,最好是吃八分飽。其實,我們為人處事也應該遵循八分飽的分寸。所謂人生的八分飽,指的是為人處事有分寸,屈伸合拍。北宋哲學家邵雍曾云:「知行知止唯賢者,能屈能伸是丈夫。」行於其所當行,止於其所當止;屈於其所當屈,伸於其所當伸。對自己不放縱、不任意,對別人不挑剔、不苛求,對外物不貪戀、不沉淪。該享受則享受,當勞累便勞累,依理而行,循序而動。如果必須,做得天下,若非合理,毫末不取。
放眼四望,能做到八分飽的人實在不多。在當今社會的各個角落,被撐死或被撐壞的饕餮式的人處處可見。破產的企業家,入獄的官員,這些所謂的「菁英」在名、利、色的誘惑之下,貪婪地索取著,直到「撐死」。菁英尚且如此,平常人又豈會高明到哪裡去?
樂不可極,樂極生悲;欲不可縱,縱欲成災。酒飲微醉處,花看半開時。貪婪者往往被物所役而利令智昏,而深味八分飽者卻能役物。一個人只有役物,才能在物欲橫流的滄海中冷靜進取、保持一種高蹈輕揚的人生態度。
(二)
蝜蝂是一種愛背東西的小蟲。爬行時只要遇到東西,總是抓取過來背著這些東西。東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勞累也不停止。這種小蟲還喜歡往高處爬,再苦再累也不肯停下來,最終精疲力盡跌倒摔死在地上。
都說天道酬勤,付出總有回報。但像蝜蝂式的勤勞與付出,得到的又是什麼呢?
我們知道:濃墨鋪滿的畫並不好看,畫國畫要講究「留白」,即要求畫畫時不可滿紙著墨,要適當留些空白。在沒有筆墨的地方,顯水天之空靈,突畫意之深遠。此謂之「留白天地寬」。
人生也需要留白。有些心懷大志的人,為了珍惜人生的光陰,習慣於將每天的日程安排得滿滿的,左手與右手不停工作,左腳與右腳不停奔波。即使再累,也得支撐著。這種老黃牛式的精神一度被不少人所推崇。但正如國畫需要留白一樣,你的人生也需要留白。《菜根譚》裡有一句話:憂勤是美德,太苦則無以適性怡情。大意是說,盡心盡力去做事是很好的美德,但是過於辛苦地投入,就會失去愉快的心情和爽朗的精神。人若失去了愉快的心情和爽朗的精神,還有什麼生活的樂趣呢?所以,我們在奮力做事時,別忘了為你的生活留白。
(三)
索取不要過飽,付出不要過多。凡事且求八分飽。
《周易.豐卦.彖曰》:「日中則昃,月盈則食。」意為事盛則衰,物極必反。而《菜根譚》中有云:「天道忌盈業不求滿。」告誡人們事事要留個有餘地,如是則「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損我」;反之,「若業必求滿,功必求盈,不生內變,必招外憂」。
值得聲明的是:作者在此倡導的八分飽人生哲學,並非為無原則的「心靈淡定說」。歷史的前進,社會的和諧,光靠「淡定」是無法達成的。我們需要思考的事情很多,需要付出的也不少。八分飽的人生哲學,講究的是一種和諧的、有彈性的生活方式。
八分飽的人生哲學從不會認為自己所提倡的是絕對的真理,「沒有絕對」是八分飽人生哲學的世界觀。八分飽的人生哲學只是在努力地接近生活的內核,並希望能窺探到八分真相。因此,八分飽的人生哲學,本身就是一種「在路上」的哲學。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