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天香(新版)

天香(新版)

  • 定價:550
  • 優惠價:79434
  • 優惠期限:2024年06月15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榮獲第四屆「紅樓夢獎」首獎——

媲美《紅樓夢》的雅情氣度,
書寫上海第一人——王安憶,重量級上海傳奇經典。


「我要研究的是,一戶這樣的大戶人家,究竟是怎麼落敗的?我寫了他們對奢華的無限追求,表現在很多細節描摹上,但我無意把他們放在道德中去進行衡量,說到底聲色犬馬的一切,我是喜歡的,它是道德之外的一個世界。」--王安憶


【故事簡介】
嘉靖三十八年(一五五九)至康熙六年(一六六七)的上海興起造園風氣,申姓仕紳家族也隨俗打造一座「天香園」,園中種桃、製墨、養竹、曡石……

天香園的主人申明世之長子柯海,與南宋康王一脈的徐家之女小綢結髮,卻因柯海納江南的閔女為妾,夫妻之間感情從此決裂,形同陌路;而小綢因與申家次子鎮海的媳婦情同姊妹,在性格厚道的鎮海媳婦穿針引線下,弭合小綢與閔女之間的嫌隙,三人遂以閔女巧奪天工的繡藝奠定「天香園繡」名號之基;而柯海兄弟鎮海因具與世無爭的淳厚性格,於妻子閔氏辭世後,遁入空門;而鎮海之子阿潛託付予小綢撫養成人,後娶了杭州的希昭為妻,卻在一個傾聽「弋陽腔」戲曲的月夜之後,無聲無息地跟著唱曲人隱沒在人世裡……

這是一個男性缺席而由女性頂天持家的故事,究竟三代的女人具備何種功夫,得以讓香火延續?

天香園中的「好男好女」各自經歷怎樣的曲折,方頓悟出生命自在花開花落的平凡幸福?


【本書特色】
《天香》的結局沒有大痛苦、大悲憫;有的是大家閨秀洗盡鉛華後的安穩與平凡。傳奇不奇,過日子才是硬道理。《天香》文字婉約如詞、情節幽深如鏡,如此動人心魄的巨作,是部反璞歸真與渾然天成的小說。不慍不火的敘事且不鑿痕跡地耙梳生命之奧義,一路細細品讀,玉潤珠圓的字裡行間,啟示我們體悟得生活與人世,看似平淡實則深刻的生存況味。

生命之所以精彩與重要,是因為懂得欣賞那些被忽略的細枝末節微小事物。
我們不得不撫掌承認,大器、華實、優美的《天香》,說穿了我們最熟悉也最陌生的世故人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王安憶
1954年生於南京,翌年隨母親遷至上海,文革時期曾至安徽插隊落戶。曾任演奏員、編輯,現專事寫作並在復旦大學任教。

《長恨歌》榮獲九○代最有影響力的中國作品、1998第四屆上海文學藝術獎、1999年亞洲週刊二十世紀中文小說100強、2000年第五屆茅盾文學獎、2001年第六屆星洲日報「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富萍》榮獲2003年第六屆「上海長中篇小說優秀作品大獎」長篇小說二等獎;《天香》獲2012年第四屆紅樓夢文學獎;《紀實與虛構》獲2017年紐曼華語文學獎(NEWMAN PRIZE FOR CHINESE LITERATURE)。

2011年入圍第四屆曼布克國際文學獎(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2013年獲頒法蘭西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Chevalier of the Order of Arts and Letters by the French Government)。

著有《紀實與虛構》、《長恨歌》、《憂傷的年代》、《處女蛋》、《隱居的時代》、《獨語》、《妹頭》、《富萍》、《香港情與愛》、《剃度》、《我讀我看》、《現代生活》、《逐鹿中街》、《兒女英雄傳》、《叔叔的故事》、《遍地梟雄》、《上種紅菱下種藕》、《小說家的讀書密碼》、《啟蒙時代》、《月色撩人》、《茜紗窗下》、《天香》、《眾聲喧嘩》、《匿名》、《鄉關處處》、《考工記》、《一把刀,千个字》等。

作品被翻譯成英、德、荷、法、捷、日、韓、希伯來文等多種文字,是一位在海內外享有廣泛聲譽的中國作家。

相關著作:《富萍》《一把刀,千个字》《考工記》《鄉關處處》《匿名》《眾聲喧嘩》《天香》《茜紗窗下》《月色撩人》

 

目錄

新版代序/神遊歸來,情何以堪——獲紅樓夢獎感言
虛構與紀實——王安憶的《天香》/王德威

第一卷 造園


一 桃林
二 喜盈門
三 蠶娘
四 蓮庵
五 丁憂
六 閔氏
七 楠木樓上
八 墨廠
九 妯娌
十 疏浚
十一 繡閣
十二 歸去來
十三 新納
十四 擴建

第二卷 繡畫

十五 希昭
十六 議婚
十七 蕙蘭
十八 希昭初嫁了
十九 金枝玉葉
二十 香光居士
二十一 罔陷
二十二 爭訟
二十三 停車暫借問
二十四 九尾龜
二十五 武陵繡史
二十六 重重疊疊上瑤台
二十七 亭菽
二十八 沉香閣

第三卷 設幔

二十九 九間樓
三十 張陛
三十一 張遂平
三十二 阿暆
三十三 九畝地
三十四 蘭生幽谷
三十五 繡佛
三十六 戥子
三十七 求師
三十八 辟髮
三十九 拜嫘祖
四十 拾孤
四十一 登門
四十二 遍地蓮花
 
 

虛構與紀實——王安憶的《天香》
文◎王德威

從一九八一年出版《雨,沙沙沙》到現在,王安憶的創作已經超過三十年。這三十年來中國文壇變化巨大,與她同時崛起的同輩作家有的轉行歇業,有的一再重複,真正堅持寫作的寥寥無幾。像王安憶這樣孜孜矻矻不時推出新作,而且品質保證,簡直就是「勞動模範」。骨子裡王安憶也可能的確視寫作為一項勞動——既是古典主義式勞其心志、精益求精的功夫,也是社會主義式兢兢業業、實事求是的習慣。

早期的王安憶以書寫知青題材起家,之後她的眼界愈放愈寬,四十年代的上海風華、五六十年代的新社會蛻變、文革運動、上山下鄉,改革開放、乃至於後社會主義的種種聲色,無一不是下筆的對象。她的敘事綿密豐瞻,眼光獨到,有意無意間已經為人民共和國寫下了另一種歷史。王安憶又對她生長於斯的上海長期投注觀照,儼然成為上海敘事的代言人。而她歷經風格試驗,終究在現實主義裡發現歷久彌新的法則。

王安憶這些特色在新作《天香》裡有了更進一步的發揮。《天香》寫的還是上海,但這一回王安憶不再勾勒這座城市的現代或當代風貌,而是回到了上海的「史前」時代。她的故事始自嘉靖三十八年(1559),終於康熙六年(1667),講述上海仕紳家族的興衰命運,園林文化的窮奢極侈,還有這百年間一項由女性主導的工藝——刺繡——如何形成地方傳統。

王安憶是當代文壇的重量級作家,憑她的文名,多寫幾部招牌作《長恨歌》式的小說不是難事。但她陡然將創作背景拉到她並不熟悉的晚明,挑戰不可謂不大。也正因如此,她的用心值得我們注目。以下關於《天香》的介紹將著重三個層面:王安憶的個人上海「考古學」;她對現實主義的辯證;還有她所懷抱的小說創作美學。

王安憶對上海一往情深,九十年代中她開始鑽研這座城市的不同面貌。一部《長恨歌》寫盡上海從四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浮華滄桑,也將自己推向海派文學傳人的位置。但王安憶顯然不願意只與韓邦慶、張愛玲呼應而已。她生長的時代讓她見識上海進入共和國後的起落;另一方面,她對上海浮出「現代」地表以前的身世也有無限好奇。她近年的作品,從《富萍》到《遍地梟雄》,從《啟蒙時代》到《月色撩人》,寫上海外來戶、小市民的浮沉經驗,也寫精英分子、有產階級的啼笑因緣。這些作品未必每本都擊中要害,但合而觀之,不能不令人感覺一種巴爾札克式的城市拼圖已經逐漸形成。

而一座偉大深邃的城市不能沒有過往的傳奇。有關上海在鴉片戰爭後崛起的種種我們已經耳熟能詳,王安憶要叩問的是:再以前呢?上海在宋代設鎮(1267),元代設縣(1290),歷經蛻變,到了有明一代已經成為中國棉紡重鎮,所在的松江地區甚至有了稅賦甲天下之說。

這是《天香》取材的大背景。王安憶著墨的是明代盛極而衰的那一刻。滬上子弟就算在科舉有所斬獲而致仕,也都早早辭官歸里。江南的聲色如此撩人,退出官場不為別的,只為了享受家鄉的一晌風流。小說裡的申家兄弟就是這樣的例子。他們打造天香園、種桃、制墨、養竹、疊石,四時節慶,忙得有聲有色。他們錦衣玉食,不事生產,因為消費——或浪費——就是生產。小說中段描寫申家老少「富」極無聊,刻意擺設店面,玩起買賣的遊戲,因此充滿諷刺。坐吃山空的日子畢竟有時而盡。等到家產敗光、無以為繼之時,當年女眷們藉以消磨時間的刺繡居然成為最後的營生手段。

王安憶記述申家園林始末,當然有更大的企圖。上海原是春申故里,《天香》以申為名,一開場就透露城市寓言的意義。如王所言,江南的城市裡,杭州歷史悠久,蘇州人文薈萃,比起來上海瞠乎其後。但這所都會力量呢另有獨特的精神面貌,在「器與道、物與我、動與止之間,無時不有現世的樂趣出現,填補著玄思冥想的空無。」上海雅俗兼備,魚龍混雜,什麼時候都能湊出一個「興興轟轟的小世界」。這個世界遠離北方政治紛擾,自有它消長的韻律。

從一般眼光來看,申家由絢爛而落魄,很可以作為一則警世寓言,坐實持盈保泰的教訓。如此王安憶似乎有意將明末的上海與當代的上海作對比,提醒我們這座城市前世與今生的微妙輪迴。但我以為王安憶的用心不僅止於此。她要寫出上海之所以為上海的潛規則,「軟實力」。當申家繁華散盡、後人流落到尋常百姓家後,他們所曾經浸潤其中的世故和機巧也同時滲入上海日常生活的肌理,千迴百轉,為下一輪的「太平盛世」作準備。

持盈保泰不是上海的本色。頹靡無罪,浮華有理,沒有了世世代代敗家散財的豪情壯舉,怎麼能造就日後五光十色?上海從來不按牌理出牌,並在矛盾中形成以現世為基準的時間觀。上海的歷史同時是反歷史。

這樣的讀法帶領我們進入《天香》的第二層意義,即王安憶的現實主義辯證。《天香》對申氏家族的描寫,舉凡園林遊冶,服裝器物,人情糾葛,都細膩得令人嘆為觀止。據此,讀者很難不以《金瓶梅》、《紅樓夢》以降的世情小說作對比。尤其《紅樓夢》有關簪纓世家樓起了、樓塌了的敘述,彷彿就是王安憶效法的對象。

但如果我們抱著悲金悼玉的期待來看《天香》,可能要失望了。因為整部小說雖不乏痴嗔悲歡的情節,敘事者的口吻卻顯得矜持而有距離。小說裡的人物橫跨四代,來來去去,彷彿與我們無親。如果《紅樓夢》動人來自於曹雪芹懺情與啟悟的力量,王安憶則另有所圖。她更關心的是一項名為江南家族的「物種」起滅,或更進一步,一種由此生出的「物質文化」——從園林到刺繡——的社會史意義。

由這個觀點來看,王安憶獨特的現實主義就呼之欲出。我們都記得《長恨歌》的主人翁王琦瑤一生與上海的命運相始終,多麼令人心有戚戚焉。但我們可能忽略了那樣的寫法其實是王安憶向以往風格的告別演出。《長恨歌》以後的作品抒情和感傷的氛圍淡去,代之以更多對個人和群體社會互動的白描和反思。中篇《富萍》應該是重要的轉捩點;王安憶返璞歸真,以謙卑的姿態觀察上海基層的生命作息。當中國文壇被後社會主義風潮吹得進退兩難之際,王安憶反其道而行。她重新審視現實主義所曾經示範的觀物知人的方法,還有更重要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所投射的那種素樸清平的、物我相親 / 相忘的史觀。

《天香》的寫作是這一基礎的延伸。如王安憶自謂,她之寫作《天香》緣起於她對「顧繡」——上海地方繡藝的極致表現——歷史的好奇與追蹤。她對這項手工藝的「考古學」讓她得以敷衍出一則傳奇。就此,她的關懷落在傳統婦女勞作與創造互為因果的可能,刺繡作為一種物質工藝的發生與流傳,閨閣消閒文化轉型為平民生產文化的過程。

《天香》其實是反寫了《紅樓夢》以降世情小說的寫實觀。《天香》的結局沒有《紅樓夢》般的大痛苦、大悲憫;有的是大家閨秀洗盡鉛華後的安穩與平凡。傳奇不奇,過日子纔是硬道理。這是王安憶努力,不,勞動,的目標了。

然而《天香》是否也有另外一種寫實觀點呢?如上所述,王安憶的寫實又是以「興興轟轟」的上海浮世經驗為座標,她因此不能不碰觸社會主義唯物理想的對立面,就是上海城市物質史裡戀物、玩物——乃至於物化——的無窮誘惑。她在《天香》裡也不斷暗示,上海文化如果失去了踵事增華,標新立異的底蘊,也難以形成那樣豐富多變的庶民文化。名滿天下的「天香園繡」雖然起自市井,最後又歸向民間,但如果沒有上流社會女子的介入,以她們的蘭心慧手化俗為雅,就不足以形成日後的傳統。

寫作《天香》的王安憶似乎不能完全決定她的現實主義前提。她在後社會主義時代裡寫著前資本主義時代的故事,同時又投射著社會主義的緲緲鄉愁。循此我們要問,現實主義到底是作家還原所要描寫的世界,還是抽離出來,追溯現實的本質?是冷眼旁觀,還是物色緣情?是唯物論,還是微物論?更進一步,我們也要問上海的「真實」何嘗不來自它在「興興轟轟」中所哄抬出的,海市蜃樓般的,「不真實」或「超真實」?這是古老的問題,但它所呈現的兩難在《天香》裡顯得無比真切。

歸根結柢,寫實與寓言,紀實與虛構之間繁複對話關係從來就是王安憶創作關心的主題。這也是《天香》所可注意的第三個層面:這是一本關於創作的創作。早在一九九三年,王安憶就以小說《紀實與虛構》和盤托出她對小說創作的看法。小說為實虛構,但卻能以虛擊實,甚至滋生比現實更深刻的東西。

王安憶的說法也許是老生常談,要緊的是她如何落實她的信念。《紀實與虛構》的敘述兵分兩路,一路講女作家立足上海的寫作經驗,一路講女作家深入歷史、追蹤母系家族來龍去脈的過程。對王而言,每一次下筆都是與「虛構」亦步亦趨的糾纏,也是與「真實」短兵相接的碰撞。兩者之間互為表裡,最終形成的虛構也就是紀實。

寫《紀實與虛構》時期的王安憶仍然在意流行趨勢,不能免俗的採用後設小說模式。到了《天香》,她回歸嚴謹的古典現實主義敘事,切切實實的講述明代上海申家「天香園繡」從無到有的過程。但她其實要讓這現實主義筆法自行彰顯它的寓言面向。小說最重要的主題當然是刺繡,而刺繡最重要實踐者是女性。「天香園繡」起自偶然,終成營生需要;原是閨閣的寄託,卻被視為時尚的表徵;是高妙自足的藝術,也引出有形無形的身價。

就此王安憶筆鋒一轉,暗示女性與創作的關係,不也可以作如是觀?她於是不動聲色地重新編織出《紀實與虛構》裡的線索。小說如是寫道:

天香園繡可是以針線比筆墨,其實,與書畫同為一理。一是筆鋒,一是針尖,說到究竟,就是以一個描字,有過之而無有不及。

技藝這一樁事,可說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稍有不達,便無能無為;略有過,則入「雕蟲」末流……天香園繡與一般針黹有別,是因有詩書畫作底,所以……不讀書者不得繡!

這幾乎是王安憶的現身說法了。

王安憶佩服的同輩作家有信仰伊斯蘭教的張承志。張曾經苦於無法表達他對宗教最誠摯熱切的感受,幾經折磨,他寫出了《心靈史》,竟是以最冷靜的筆觸描寫伊斯蘭教的一支如何在極度困苦中保持高尚的志節,而且代代繁衍至今。王安憶指出,心靈是個極其抽象的概念,而「張承志卻找到了這樣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就是絕對的紀實。」「以最極端真實的材料去描寫最極端虛無的東西。」

王安憶在《紀實與虛構》的階段已經在思索張承志的心靈與形式的問題。但彼時她有話要說的衝動仍然太強,一直要到《天香》,她似乎才寫出了她的心靈史,「以最極端真實的材料去描寫最極端虛無的東西。」對她而言,「心靈」無他,就是思考她所謂「創造世界的方法」。

《天香》意圖提供海派精神的原初歷史造像,以及上海物質文明二律悖反的道理。這兩個層面最終必續納入作者個人的價值體系,成為她紀實與虛構的環節。在她寫作出版跨過三十年門檻的時刻,王安憶向三百年前天香園裡那些一針一線,埋首繡工的女性們致意。她明白寫作就像刺繡,就是一門手藝,但最精緻的手藝是可以巧奪天工的。從唯物寫唯心,從紀實寫虛構,王安憶一字一句參詳創作的真諦。是在這樣的勞作為,《天香》在王安憶的小說譜系裡有了獨特意義。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103412
  • 叢書系列:王安憶經典作品集
  • 規格:平裝 / 536頁 / 21 x 14.8 x 3.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0歲~99歲
 

內容連載

一、桃林
 
嘉靖三十八年,上海有好幾處破土動工,造園子。
 
本朝開始,此地就起了造園的風氣。中了進士,出去做官,或者本來在外面做官,如今卸任回家,都要興土木造園子。近二百年裡,蘇松一帶,大大小小的園子,無以計數。
 
自洪武三年,復又開科取士,士子如同久旱逢雨露。尤其江南地方,多有殷實富庶人家,卻不大有來歷,讀了書無非用作憤世嫉俗,抑或吟風頌月,總之自家消遣。一旦洞開天地,前程在望,無不躍躍欲試。於是,學校林立,人才輩出,到此時,可說鼎盛。那些大小園子,就是證明。每到春暖,這邊草長,那邊鶯飛,遍地都是花開,景象十分繁榮。
 
此地臨海,江水攜泥沙衝擊而下,逐成陸地平原,因之而稱上海。南北東西河網密布,多少年多少代,總苦於淤塞,無數溝渠成了平地,舟船斷路,又有無數平地犁成溝渠,人家淹澇。每逢潮汛,泥澤交織,再倒灌進海水,好比在鹽鹵中漿一遍。歷朝歷代,無不忙於開河與疏浚。及至本朝,拓寬一條范家浜,與舊河黃浦,南蹌浦合成申江,直向海口去。又疏浚咸塘港、虯江、北沙港、蒲匯塘、吳淞江、顧浦、大瓦浦……一併歸向申江,奔騰入海,一個混沌世界終分出經緯來。嘉靖年,申江兩岸設了六處官渡,天塹便有了通途。
 
嘉靖年還有一樁德政,就是築城。三十二這一年,四至六月之間,就有五次倭寇從海上來犯,燒、殺、掠、搶,無惡不作。官紳上奏朝廷,懇請築城,得允之後,知府立即下令,募捐集資,畫界製圖。一時間,拆屋獻田,傾家助役。十月動工,十二月便拔地而起城池。說及時真及時,僅一個月過後,倭寇就來,碰了個釘子,悻悻然而去。三十五年,捲土重來,足足圍城十七日,到底也沒有得手。三十七年,崇福道院重修,立碑記抗倭事蹟。自此,上海平靖。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OKAPI世界閱讀日|植感閱讀】讓植物告訴你,你現在是什麼狀態,需要閱讀什麼?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獨步文化全書系
  • 經典漫畫展(止)
  • 寵物書展(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