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靈性伴侶關係:親密關係的療癒與覺醒(二版)

靈性伴侶關係:親密關係的療癒與覺醒(二版)

Spiritual Partnership: The Journey to Authentic Power

  • 定價:450
  • 優惠價:79355
  • 優惠期限:2024年05月18日止
折價券 領取折價券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優惠組合

 

內容簡介

從尋覓「靈魂伴侶」的幻夢中,醒來吧
內在的恐懼未獲療癒,再多再好的人都無法使你感受到愛
覺醒的親密關係,是療癒內心不安的捷徑

  ★「美國科學圖書大獎」得主、媒體天后歐普拉二十年來始終推崇的心靈導師

  【關於本書】

  靈性伴侶關係是因應新人類意識而生的「非典型」關係,為了共同的靈性成長而建立的平等關係。靈性伴侶的結合,不是為了各取所需、相濡以沫,而是為了鼓勵並支持彼此,去認識自我、釋放恐懼、獲得療癒。

  創造靈性伴侶關係,有賴於三股深層動能:(一)承諾一起追求靈性成長;(二)有意識地選擇自己的角色;(三)勇於說出最難啟齒的實話。靈性伴侶關係,讓人體驗到真實無偽的親密感,在相處中重建彼此真實的力量。

  作者蓋瑞・祖卡夫是美國知名心靈導師及暢銷書作家,其著作總銷量高達六百萬冊,共被譯成三十二種語言。在本書中,他首度完整說明「靈性伴侶關係」的概念,並提出四個具體行動指南,及諸多步驟指引;其中,也分享了他與其靈性伴侶琳達.法蘭西絲之間的真實互動,便於讀者了解靈性伴侶關係的內涵,並實際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為什麼我們需要「靈性伴侶關係」?

  在關係中,我們往往不自覺帶著許多恐懼:你害怕愛你的人不高興,你害怕你最需要的人不開心,你害怕對方將他的意志強加於你,你害怕你所擁有的被別人奪去。你害怕自己得到的太少,又在得到越多之後,越害怕失去。

  傳統的伴侶關係,建立在兩個人對彼此內在恐懼的輪流安撫上,無法根除恐懼之因。而靈性伴侶關係,則教我們放下改變對方的企圖,放下用來操控對方的溝通技巧,只將焦點放在「自我療癒」上:覺察自己一貫的「情緒化反應」,並有意識地選擇反其道而行。

  ◎「靈性伴侶關係」的實際應用

  親子關係

  你可以遠離原生家庭,但是你無法遠離你人格裡的恐懼部分。你可以拒絕和家人說話,但是你人格裡的恐懼部分將會不斷和你說話。沒有一個家庭是毫無痛苦的,因為沒有任何家人的人格中沒有恐懼部分。親子關係是最能為你帶來靈性成長的契機。

  朋友關係

  將朋友關係蛻變為靈性伴侶關係並不需要改變他人,需要的是改變自己。靈性伴侶之間也和朋友之間一樣,會彼此討論孩子、健康、工作、教育、時尚與家庭等等問題,但是會從不同的觀點來探討。他們會期待更認識自己和對方人格裡的恐懼部分,並對此付出慈愛。

  職場關係

  同事關係的本質是既競爭又合作的。在職場中,那些一週五天挑戰你人格裡恐懼面向的人,就像是完美的鏡子,可以映照出你內在的深層恐懼,像是:我不夠好、我沒價值、沒有人會肯定我。

  伴侶關係

  一般的婚姻或戀情關係,大多渴望在對方身上找到自認缺乏的特質,事實上,沒有任何戀情或個人可以完整你,可以無止盡地滿足你人格裡的恐懼部分。即使起初濃情蜜意,假以時日,憤怒、嫉妒、怨尤等等情緒,終會逐一浮現在看似理想的關係裡。

  ※原書名:《靈性伴侶關係:不是普通朋友,也不是靈魂伴侶,適用於所有關係的療癒新起點》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蓋瑞・祖卡夫(Gary Zukav)


  一九四二年出生,哈佛大學畢業,主修國際關係;於越戰期間,擔任美國特種兵綠扁帽軍官。年輕時曾長期飽受易怒、性成癮問題所苦,之後透過靈修自我療癒,轉而成為知名靈性導師。

  歐普拉談話性節目的常客,受邀多達三十次以上;著有《物理之舞》、《新靈魂觀》、《靈魂之心》等多本暢銷書,其中《物理之舞》於一九七九年榮獲「美國科學圖書大獎」(The American Book Award for Science),首開跨心靈與物理學之先河。其著作銷量高達六百萬冊,共被譯成三十二種語言。現與其靈性伴侶琳達.法蘭西絲(Linda Francis),定居於美國奧勒岡州。

譯者簡介

蔡孟璇


  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加州州立大學語言學碩士,曾任出版社編輯多年,並獲兩屆「梁實秋文學獎」譯文組評審獎。譯有《關係的追尋》、《你就是世界》、《告別娑婆3》、《能量醫療》、《心靈能量》、《奧修心的十四堂課》、《阿迪亞香提覺醒四書》、《覺醒父母》等近三十部心靈勵志類作品。

  賜教信箱::windhorse7@gmail.com
 

目錄

【自序】一種新的可能性正在發生
【前言】彼此相伴、向內洞察的親密新體驗

Part 1. 為什麼我們需要「靈性伴侶關係」?

第1章 新人類意識:地球學校的一門嶄新課程
第2章 靈魂視野:愛的三個宇宙法則
第3章 無盡的痛苦:你誤解了什麼是愛
第4章 蝴蝶效應:你的意圖決定你的體驗
第5章 情緒囚籠:從覺察你的情緒反應開始解套
第6章 無意識模式:導致破壞性結果的互動慣性
第7章 幸福的障礙:你人格裡的恐懼面向
第8章 真實的力量:放下對外在事物的操控

Part 2. 什麼是「靈性伴侶關係」?

第9章 非典型友誼:鼓勵你檢視人格裡的恐懼面向
第10章 非典型伴侶:支持你療癒人格裡的恐懼面向
第11章 平等心:不優越也不自卑的互動原則
第12章 靈性伴侶關係動能一:一起追求靈性成長
第13章 靈性伴侶關係動能二:有意識地選擇角色
第14章 靈性伴侶關係動能三:說出最難啟齒的話
第15章 體驗真實無偽的親密感

Part 3. 如何創造「靈性伴侶關係」?

第16章 靈性伴侶關係指南:開啟真實力量的四把鑰匙
第17章 靈性伴侶關係指南(一):承諾
第18章 承諾實作:自我療癒永遠是第一優先
第19章 靈性伴侶關係指南(二):勇氣
第20章 勇氣實作:去說或去做最困難的事
第21章 靈性伴侶關係指南(三):慈悲
第22章 慈悲實作:消弭你與對方的距離感
第23章 靈性伴侶關係指南(四):有意識的溝通與行動
第24章 有意識的溝通與行動實作:聆聽直覺的指引
第25章 透過練習,讓關係不斷進化
第26章 實作範例(一):對談的步驟與問句
第27章 實作案例(二):如何應對對方人格裡的恐懼面向

Part 4. 誰是建立「靈性伴侶關係」的對象?

第28章 家人:家庭是你在地球學校的「固定教室」
第29章 朋友:只給你安慰劑,或真心為你好?
第30章 同事:一週五天挑戰你人格裡的恐懼面向
第31章 伴侶:激發你最大靈性成長潛能的人

【後記】蛻變的時刻,你可以重新選擇
【附錄】蓋瑞.祖卡夫「新靈魂觀學院」相關資訊

【靈魂療癒摘要索引】

摘要1:為什麼我們需要「靈性伴侶關係」?
摘要2:什麼是「靈性伴侶關係」的內涵?
摘要3:「靈性伴侶關係」能帶來什麼助益?
摘要4:「靈性伴侶關係」如何減少恐懼,培養慈悲?
摘要5:如何將「靈性伴侶關係指南」付諸行動?
摘要6:什麼是運用「靈性伴侶關係指南」的最佳作法?
摘要7:誰是發展「靈性伴侶關係」的重要夥伴?
 

前言

彼此相伴、向內洞察的親密新體驗


  人我關係的互動型態已然改變

  新型態的關係是從人類的經驗形成的,它會取代其他所有型態的關係,這是一個好消息。過去的關係型態是為逐漸消亡的人類物種而設計的,而全新的人類物種正在誕生,我們就是其中一份子。這個新物種有它對關係的要求,有它自己的價值觀,也有它自己的目標。相較於那個正在消失的物種,它的潛能遠遠高出許多,對人類做出建設性貢獻的能力也遠遠超出許多。

  有數百萬的人都是這個新物種的一份子,更有另外數百萬的人正在成為它的一份子。它的數量逐日增加,因為擁有這些新能力的嬰孩,每天都在誕生,而且有數百萬的人已開始覺察到他們自己內在的這些能力。你就是這些人之一,否則你不會受到這本書的吸引,否則「靈性」這個詞對你而言將只是個概念,或是一種宗教、一種信仰系統,你會以宗教、詩意或哲學的角度來看待靈性,或對它充滿了關於天堂或超昇至高層次經驗(或被貶入低層次經驗)的想像,你會在聖壇或壁爐架上放一座十字架、供奉佛像,或擺上克里希納(Krishna)的畫像、放一顆水晶或任何能為你帶來光明與靈感的圖像。你會持咒念經,唱誦聖歌,享受那些和你發現相同真理的同行道友們的陪伴,從中尋求慰藉。

  新型態的人類關係會將「靈性」與「宗教」分開看待。靈性非關因襲傳統、遵守戒律、實踐教導或接受他人的權威,它也和建築物無關,和穿著方式、經典以及聖典無干,不過它的確是關乎理解並欣賞萬事萬物的神聖性,同時努力依此原則過生活。究竟而言,靈性非關對自己或他人的評斷,它關係的是在你自己內在發現,並從內在轉化那些導致痛苦經驗與毀滅性行為的內在因素,而且在你內在發現,並從內在培養那些促成喜悅經驗與建設性行為的內在因素。

  新型態的關係、對靈性的全新理解、以及全新的人類物種這三件事,是一起誕生的,也是為彼此而設計的。靈性與宗教之間的區別對舊人類來說並不明顯,但是對數以百萬計的人而言,這兩者的區別正變得越來越顯而易見。儘管如此,仍有一些困惑存在,不僅僅是因為從舊人類到新人類的轉化仍在進行當中且尚未完成,也是因為有許多宗教虔誠人士同時也是靈性人士,或是相反的情況,許多靈性人士同時也是宗教虔誠人士。這是個很重要的過渡期,舊的逐漸凋零,新的逐漸成型,在數個世代的時間裡,這兩者將會重疊──舊人類的影響力及其價值觀會逐漸減弱,新人類及其大不相同的價值觀與目標則會逐漸增強。

  這個過程是不可逆的,因此,執著於舊人類型態及其目標不但完全無益,反而可能製造出痛苦的經驗與後果。每天早晨為了太陽的昇起而哀傷,或為了潮起潮落而苦惱,是件多麼痛苦的事啊!這麼做除了製造個人的不幸之外,有任何建設性可言嗎?人類歷史上除了人類起源以外的最重大事件正在發生,無論我們是接受或拒絕、歡迎或排斥、擁抱或抗拒,我們依然是其中的一份子。一種全新的人類關係互動型態是這整個發生的必要部分,因此,無論我們是接受或拒絕,歡迎或摒棄,都無法忽視它,否則後果堪慮。人我關係是人類努力追求的領域中,難度最高的一項,既然人類關係的本質已經起了變化,那些忽略這種變化的人,他們關係將會變得更加困難。

  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網絡

  人們有各種不同的共同目標,因此也存在著各種不同的舊式關係。商業關係和戀愛關係不同,也和同儕之間的關係、鄰居之間的關係,以及親子關係大相徑庭。你和你的修理工人之間的關係,不同於你的醫生和他的辦公室經理之間的關係,不過那種關係與你和你的會計師或修理工人之間的關係較雷同。房東與房客有他們的關係,員工與同事和老闆有他們的關係,老師與學生也有他們的關係。

  這些關係裡的個體,努力想要達成一個共同目標。這些關係讓關係裡的個體有機會完成一些單靠自己無法完成的目標,例如競選團隊、大企業、社區合作等等,都是這類關係的產物。有一些關係相當非個人化,以致其中個體之間的連結皆互不相干,例如指揮交通的警察和接受指揮的汽車駕駛人之間的關係。然而,所有的參與者皆共同創造了單獨一人無法完成的事,這是一種順暢的交流。有一些關係大多是非個人的,但是會有相互的欣賞感謝,例如你和店員之間的關係。在其他關係裡,個人之間的連結變得更為重要,例如你和姻親之間的關係,儘管那些關係不一定非常親密或具有實質性。

  要達成建立一個健康家庭或相互支持地生活在一起這樣的目標,就必須將更多注意力放在關係裡個人之間的連結上,因為若是那份連結喪失了,或流於表面化,就無法達成目標。董事會成員可能互看不順眼,這種事屢見不鮮;員工之間彼此競爭,這種情況也很普遍;政治盟友可能會彼此剝削,他們通常會這麼做,但儘管如此,他們依然能完成共同的目標。這些關係既困難重重又令人痛苦,但是卻能發揮功能。事實上,多數的關係都落入這個類別。有無數的婚姻和同居伴侶關係都是痛苦而煎熬的,然而,其中的個人依然維持著那樣的關係,因為它們能提供一種每個伴侶都害怕失去的安全感,至少是熟悉感,而這麼做能讓伴侶們達成一個共同的目標。一個讓伴侶能專注於創造正面連結並完成共同目標的關係,是最富挑戰性的關係。

  所有舊式關係的功能,姑且不論參與者之間的連結是微不足道或非常重要,都是為了操弄或控制環境(包括他人),以達成參與者的共同目標。換句話說,是為了改變外在世界,例如選出一位市長、籌組一項運動或創立一個事業等。這類型的關係能讓其中的夥伴一起購買一棟房子、生養孩子、建立家庭,讓彼此不再孤單,或滿足他們彼此在情感、心理、身體或性方面的需求等等。他們的共同目標永遠都是這份關係成立的理由。當目標達成,或當他們無法達成目標時,關係隨即面臨破裂。舉例而言,一個競選團隊關係會在對手贏得選舉之後結束,團隊成員即各奔東西;一個事業若失敗了,合作夥伴們會各奔前程,而若成功了,他們也可能會出售事業,各自發展。

  因共同目標而聚攏的舊式關係,已成為一種妨礙

  這個主題有無數的變化方式:婚姻裡的伴侶會在了解到配偶無法或不願意滿足自己在心理、身體、情感或性方面的需求時,訴請離婚。一個人若成為素食者,他可能彷彿「重生」一般,開始靜坐,或開始信仰另一種宗教,而對於那些沒有經歷類似改變的人,他便不再追求或接受自己與他們之間的關係。任何一種讓人在信仰、外貌上出現變化,或產生不同價值觀、不同目標的轉變,都將終結一段舊式關係,因為關係底下作為基礎的共同目標已經不復存在了。無論那個共同目標是同質性所帶來的安全感,例如相同的膚色、信仰或語言,或是日益增加的市占率、一個新的公司監事會或一個快樂的家庭等等,它們都是關係成立的理由,也是讓關係維持凝聚力的黏膠。若缺乏了共同目標,關係便不再有意義,參與者彼此之間的吸引力將會消退,關係亦隨之瓦解,或是會有其他更相關的人前來取而代之。

  無論目標為何,它都將決定誰的吸引力足以成為潛在的夥伴,誰又不能,以及誰是受歡迎的,誰是遭到排斥的。同質性是被接受的,多元性卻是遭排斥的。比方說,如果共同的目標被接受了,那麼那些無法在言行舉止、穿著打扮或信仰上符合該關係要求的人,就沒有資格成為會員;想要一個未來能養家的伴侶的人,就不會考慮某個失業或拒絕工作的人;一個戲劇導演不會考慮聘用一個不會演戲的人;一個需要行銷總監的企業老闆,也不會考慮一個缺乏這方面能力或資質的人,依此類推。

  共同的目標決定了關係裡的參與者是誰,而那些參與者都是可取代的。一位木匠可以被另一位取代,一位競選總監可以由另一位取代,一位義工也可以由另一位取代,而且正如許多人已經發現的,配偶也是可以被另一位取代的。

  這類型的關係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因為它們隨處可見,我們也不斷在親身體驗著這樣的關係。它們對逐漸消亡的人類物種有其用處,但是現在,它們再也無法給予我們支持了,因為新物種有著與舊物種截然不同的知覺與價值觀。隨著越來越多人體驗到新人類物種的新知覺與新價值觀,我們也開始能以不同的眼光看待自己與他人、看待這個世界與我們生命的意義。我們與他人在一起的理由改變了,因此,我們彼此之間所創造的關係型態也隨之轉變。舊式關係是我們物種用來求生存、擴張一己勢力至整個地球的一種手段,但是它們已經妨礙了我們的靈性成長。

  邁向靈性成長的旅程

  這相當重要,因為我們當前正在藉著靈性成長而進化。靈性成長之於我們,猶如太陽之於植物,是絕對必要的。我們要尋找的夥伴是能讓我們獲得靈性成長的人,而不是讓我們完成共同目標的人。求生存已經不是我們唯一的目標,對我們也已經不再足夠了。我們渴望更多東西,而在我們努力尋求滿足的同時,我們也重新定義了靈性、關係以及進化這些事。
  
  舊人類、由求生存獲得進化、為改變環境而設計的關係型態,以及宗教等,都是由同一本質的結構所組成。它們一起孕育而成,也正一起被另一種本質的結構所取代,這種新結構將構成新人類、由靈性成長獲得進化、為靈性成長而設計的關係型態,以及靈性。舊式結構正在瓦解,新式結構的輪廓則已經漸漸清晰、為越來越多的人所見。
  
  靈性關乎的是靈魂,它要求你必須與人類經驗中最高貴的驅策力產生共鳴,例如和諧、合作、分享、對生命懷抱敬意等。這個目標卻無法由一個人,甚或一群他人為另一個人實現,每一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靈性成長負起完全的責任。靈性是一趟邁向自我覺察與自我負責的旅程。舊式關係讓參與者的注意力焦點轉向外在環境與人,進而改變它們,以此幫助了舊人類生存下來。新式關係則讓我們將注意力焦點轉向內在那些造成痛苦經驗與破壞性行為的內在原因,進而改變這些因素,也轉向內在那些造成我們幸福經驗與建設性行為的內在源頭,進而培養這些因素。
  
  尋求靈性成長的舊人類,會透過避居寺院道場來跳脫外在環境與人事物的干擾,遁入隱居生活。在小密室或山洞裡隻身一人的靜修者,儼然成為追求靈性成長的最著名象徵,他們追求的是超越五官感覺的限制、超越文化習俗的束縛,進入生命中一種不受恐懼所纏擾的自由境界。然而,隨著新人類的誕生,遺世獨立反而造成反效果,因為它會阻礙我們靈性發展所必要的互動。過去只有寥寥無幾的人對靈性成長感興趣,而且每一份關係都是圍繞著共同目標而形成的;如今卻有數百萬的人都深受和諧、合作、分享、對生命懷抱敬意等概念所吸引。在幾個世代之內,所有的人類都將努力追求靈性成長。我們已經創造出與舊型態十分不同的關係了,它們的目的是支持我們的靈性發展。
  
  人我關係對舊人類物種的進化是不可或缺的,對我們的進化亦同樣不能缺少,只是其中的理由有著顯著的差異。關係能幫助舊物種生存下來,幫助我們在靈性上成長,但是隨著新物種的知覺與價值觀在數百萬人身上出現,舊式關係也隨之越來越無法滿足我們了,我們對自我探索、自我覺察與如何自主,越來越感興趣。自我實現、內在的滿足、意義、目的、愛,以及為生命做出貢獻的喜悅,變成了比職業生涯、生活方式與金錢更重要的優先選項。
  
  我們發覺,為了自己的痛苦經驗而怪罪他人的這種作法,越來越令人不滿(無論我們多想這麼做)。與其這樣,不如往自己內在找出造成痛苦經驗的原因,並且著手改變。對於我們所做的事、所說的話及其理由,我們開始認知到情緒與意圖的重要性。我們在尋找一己的選擇與經驗之間的關聯,以此改變自己的選擇,進而改變我們的經驗。我們努力成為我們想要他人成為的那種人,而不是努力去改變他人;同時,我們也正逐漸改變自己在家庭、工作與玩樂上的關係,將它們轉變為新的型態。
  
  關係正以令人驚訝的方式出現在每一個地方。這種在關係之功能、本質與經驗上的轉變,規模巨大無比,而它背後的原因甚至更加強大。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085684
  • 叢書系列:藍光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4.8 x 21 x 2.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二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PART1 為什麼我們需要「靈性伴侶關係」?  
第3無盡的痛苦:你誤解了什麼是愛
 
認清「愛」與「需要」的不同
 
「愛」是所有字彙裡面,一個受到最多誤解與濫用的字。愛,現在是我們進化的引擎,但是它的運作方式卻令人意外而苦惱。多官人類的進化需要學習去愛,探索愛的每一個面向,並且享受愛的每一種可能性。因此,我們現在唯一能進化的方式其實是簡單明瞭的:去發現、體驗,然後療癒我們身上不懂愛的那一部分,然後再發現、體驗、培養懂得愛的那一部分。
 
「無條件的愛」是一種累贅的描述,好比在說「濕的水」。愛是包含,條件則是排除。無論痛苦或喜悅,成功或失敗,健康或疾病,年輕或衰老,愛只是如其所是。愛不可能失望,因為它沒有任何期待。愛、宇宙、意識和光皆然。宇宙是萬事萬物──星星與浩瀚的太空、身體裡的細胞、街邊的人行道、種子、土壤、我們所有人,以及更多、更多的事物。萬事萬物都是一種生命、意識、光和愛的形式,因此不可能不被愛,也不可能沒有歸屬──萬事萬物絕不可能不是那光的、愛的、意識的宇宙之一部分。然而,每個人內在最深沉的痛苦仍是需要被愛、覺得不被愛、渴望去愛、覺得無法去愛,以及想要有所歸屬並覺得有價值。
 
學習去愛能帶給你無盡的慈悲,讓你能親密接觸到自己人格中不懂愛的部分、不想愛的部分與不在乎愛的部分,這些都是有待療癒的範疇。它們會想要報復、評斷、批評、指責等等,而愛會寬恕並且接受一切,不管是仁慈或殘酷、自私或無私、有愛或無愛的人,皆一視同仁。
 
「無條件的愛」會將需要與愛混為一談。「愛」本身就是至福,不要求任何事情;「需要」卻是痛苦而有條件的,而且永遠要求更多。比方說,你買了一部自己渴望已久的新車(或新房子、新西裝、新腳踏車),你對那部車的需求(痛苦的)就被你要保護它的需求(痛苦的)取代了。當你終於創造出一段關係,能為自己帶來你夢寐以求的安全感、性生活或家庭,你害怕找不到這段關係的恐懼(痛苦的),將會被害怕失去這段關係的恐懼所取代(痛苦的)。這些都不是愛的體驗,而是需要的體驗。對那些有需要的人而言,他們可能會看起來或感覺起來像是愛,但是執著的體驗總是揭露出其他東西,執著的體驗就是有所需要的體驗。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宗教命理】大耕老師解盤改運實錄!只要改變命盤上幾個條件,便可能迎來全然不同的人生!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親子天下_加碼
  • 三采尋寶記套書加碼
  • 世界閱讀日(書評)